寬運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淺釋(十五)


 2020/11/14    熱度:1201    下載DOC文檔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淺釋(十五)

「六入」即「六根」。在母胎十個月的期間,由名色漸漸成長到六根完備,於出胎後對六塵境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所以名為「六入」(自第五七日形位後,漸具根相,至第六七日名發毛爪齒位,第七七日名具根位,六根初成。從名色、六入至出胎,中間總有三十八個七日皆屬胎中位)。這是有情生命一生的自體。

「觸」即「接觸」。根、塵和合而成觸。指出胎後六根與一切外境的接觸。當小孩二、三歲的時候,天真純樸,六根對境但起單純之知覺,沒有憎愛的分別。此為六根與一切外境接觸的一種作用。

「受」即「領受」(領受所觸之境)。根、境相對於違、順二種境界上,生起苦、樂二種感覺謂之「受」。當四、五歲至十歲時,年紀稍長,漸漸有了知識,知道接受一切境界,對於飲食、衣服、玩具等,開始有所求,而且能分別好丑,只是暫時仍不會生起貪愛之心。此為對境所起的一種情緒。

「愛」即「貪愛」。於所對境,能起貪愛。當十一、二歲至十八、九歲時,逐漸長大成人,開始生起欲望,對於五塵欲境,心生貪著,但尚未懂得著意追求(經文中雖單舉「愛」字,其實亦含有「憎」字在內,所謂遇順境時則起貪戀之心,遇逆境時則起憎惡之心)。此為對境所起的一種貪染心。

「取」即妄取、追取。二十歲後貪欲日漸轉為強盛,於一切境,用力追取(經文中雖單舉「取」字,實則亦含有「捨」字在內,所謂遇可愛之樂境則念念貪求,必盡心竭力以求得之而後已,遇所憎之苦境則念念厭離,必千方百計以圖捨之而後已)。此為愛染欲境的一種趨求──前面所說的「無明」是過去惑,今「愛」、「取」二支為現在惑,同時又為未來因。

「有」即「業」。有即有因有果的意思,由前際因(愛取),生後際果(生老死),業力牽引,因果不亡,遂演變成三界輪回的事實。換句話說:由愛、取二者所驅使,而去造作種種有漏之業,以感未來生死之果報。果報的范圍雖廣,要之不出「依」、「正」二報。「依報」即是欲有(欲界)、色有(色界)、無色有(無色界)。「正報」即是本有(現在之身)、中有(中陰身,此身已死,後身未成,於此中間所受化身謂之中陰身)、後有(後世受生之身)。「欲」等三有為受生處之依報,「本」等三有為所受身之正報。前「行」指過去業,今「有」指現在業,雖屬現在卻為未來生死苦果之因。此為所作業力感報的一種規定。

「生」即「受生」。以現在所造之業為因,依因感果,必招來世受生——在四生六道中受生(此「生」之一支通因通果,若對前之「愛」、「取」、「有」三支而言,則屬未來受生之果,若對後之「老死」一支而言,則屬未來感果之因)。此為未來受報的一種活動。

「老死」即「老耄」和「死亡」。諸根衰敗叫做老,身壞命終謂之死。既然有生就必然有死,由於無常轉變,四大和合假有的身體自然從少至老,必至於死,猶如燃香般地漸漸消殒;要想青春常駐,永生不死,是絕對不可能的事(老、死本來二事,為什麼合為一支?因為「老」不一定會經過的,若夭折而死者就不須經歷此階段,故與死合為一支。)此為未來受報的一種結果。

總而言之,「無明」是無始一念不覺障蔽真心的一種虛妄(過去惑);「行」是依無明妄惑所造的一切業因(過去業);「識」是依所造業而受現世投胎之第八阿賴耶識(業報主);「名色」是神識依父母精血,身心漸次發育的一種狀態(約初受胎時言);「六入」是在母胎中六根初成的名稱(約住胎言);「觸」是六根與六境接觸不起憎愛的一種作用(約出胎後言);「受」是對境分別苦、樂的一種感覺(五、六歲後的作用);「愛」是對境生起的一種欲望(十四、五歲後的作用);「取」是廣求五欲的一種作業(二十歲後的作用);「有」是由貪愛而造作的一種業力(作業成就);「生」是依著所造的業力去受報投生的一種事實(依業受報);「老死」是由無常轉變根敗身亡的一種現相(生命結果)。也可說:「無明」是一切煩惱的總指揮;「行」是生死的創業者;「識」是生死的承擔者;「名色」、「六入」是生死的業報身;「觸、受、愛、取」是生死的犯罪者;「有」是生死的受罪者;「生、老死」是生死的受刑者。

上述即十二因緣的名義大概解釋。

接下來繼續講「流轉」的意思:

因為「無明」不覺的愚昧性所驅使,迷聲逐色,處處顛倒取著,因而做出種種不合理的「行」為來;此即是因無明而引起一切作業——「行」,故曰「無明緣行」(「緣」是生起和引起的意思)。《雜集論》雲:「無明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得愚癡故,二、與行作緣。」有了過去所造業因——行,因而牽識(業識)受報,此則因行而引起業識的投胎,故曰「行緣識」。《雜集論》雲:「行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於諸趣中種種差別,二、與識作緣。」有了業識托胎,自然組成形體,此則因業識而引起名色的成立,故曰「識緣名色」。《雜集論》雲:「識有二種業,一、持有情所有業縛,二、與名色作緣。」有了名色,自然漸備六根,此則因名色而引起六入的構成,故曰「名色緣六入。《雜集論雲》:「名色有二種業,一、能攝諸有情自體,二、與六入作緣。」有了六根,自然能與一切外境接觸,此則因六入而引起接觸的作用,故曰「六入緣觸」。《雜集論》雲:「六入有二種業,一、攝諸有情自體圓滿,二、與觸作緣。」既有了接觸。自然對順境為樂受,對違境為苦受,此則因觸而引起苦樂的感覺(受),故曰「觸緣受」。《雜集論》雲:「觸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所受用境界流轉,二、與受作緣。」既有了苦、樂的感覺,自然樂則生愛,苦則生憎,此則因受而引起貪愛的情緒,故曰「受緣愛」。《雜集論》雲:「受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於所受用生果流轉,二、與愛作緣。」既有了貪愛,因而開展欲心,廣為追求妄取,此則因貪愛而引起妄取的活動,故曰「愛緣取」。《雜集論》雲:「愛有二種業,一、引諸有情流轉生死,二、與取作緣。」既有了妄取,自然廣為造作,而受業力的支配,此則因取而引起業有的規定,故曰「取緣有」。《雜集論》雲:「取有二種業,一、為取後有,令諸有情發有取識,二、與有作緣。」既有了現在業因,必受未來果報——六道受生,此則因有而引起帶業受生,故曰「有緣生」。《雜集論》雲:「有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後有現前,二、與生作緣」。既有了生命,自然由老至死,於中免不了一切憂悲苦惱,此則因生而引起老死的結果,故曰「生緣老死憂悲苦惱」。《雜集論》雲:「生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名色、六入、觸、受、次第生起,二、與老死作緣。」至於「老死」二者,《雜集論》中亦有解釋:「老死有二種業,一、數令有情時分變異,壞少盛故(老),二、數令有情壽命變異,壞壽命故(死)。」

總之,前者生起後者繼續,故曰「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此十二支要之不出惑、業、苦三道,及因果律。先說因果:

「無明」與「行」二者為過去因,是能引之業因(能成就現在識、名色等五支果,人一生之由來均是靠此二因)。識、名色、六入、觸、受,此五者為現在果,是所引之業果(依過去無明與行二因所感,故望前過去二因是為現在之果,此即是我們現實身心活動的過程);此即是過去、現在二重因果。

「愛」、「取」、「有」此三者為現在因,是能生之苦因(我們一生之所作業,皆生於愛、取二支,以此二者所造之業為因;因必有果,故望後之生、老死二支是為現在因)。生、老死二者為未來果,是所生之苦果(此二者皆由愛、取、有三因之所感,故望現在之三因,則又為未來之果);此為現、未二重因果。所謂由過去無明與行二支因,招感識、名色、六入、觸、受的現在五支果。復由現在的愛、取、有三支因,招感未來的生、老死二支果。前因今果,今因後果。如是輾轉依因再感果,果上再造因,因果不失,前後相繼不斷,是以,生死輪回無盡。

其次再說明「不出惑、業、苦」的意思——頌曰:「無明、愛、取三『煩惱』(煩惱即惑),行、有二支屬『業』道,從識至受並生死,七事共成一『苦』道。」這是說「無明」和「愛」、「取」這三支屬於煩惱道(無明為過去惑,是由惑發業;愛取為現在惑,是依惑造業)。「行」和「有」這二支是屬業道(「行」是過去業;「有」是現在業)。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這七支屬於苦道。「惑」、「業」、「苦」三道為一切有情輪回生死的一大綱領。所謂依過去世的「無明」(惑)、「行」(業)二惑業,招感現在世的「識、名色、六入、觸、受」五苦道;復由現在世之「苦道」(識、名色、六入、觸、受),再生現在世之「惑」(愛取)「業」(有);依現在世之惑業——愛取有,再受未來世的苦道——生、老死;依未來世之苦道再生未來世之惑業。現在之惑業既由現在之苦道而生,則過去之惑業亦從過去之苦道而生;現在之苦道既生現在之惑業,則未來之苦道亦生未來之惑業。從上溯之,則過去之惑業實從過去之苦道而來;往下推之,則未來之苦道更生未來之惑業;過去無始,未來無終。如是依惑造業,由業引生苦道;依苦道,再起惑,再造業,再感苦。惑、業、苦三者成為螺旋式的、沒有窮盡的生死輪回,故曰「流轉門」。

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一直在這惑、業、苦的軌道上兜圈子,無有休止,所以無法跳出輪回。辟支佛觀察到這點,心生畏懼,厭生死苦,於是用般若空智斷除惑業,在無窮生死延續中獲得解脫而證涅槃(滅苦)。

上面把「流轉門」的道理大致講完了。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