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運法師:勸修念佛法門之一


 2020/11/15    熱度:1147    下載DOC文檔    

勸修念佛法門之一(上)

──寬運法師佛七開示

今天我們想為大家介紹一下「念佛法門」。

我們都知道,念佛法門有很多種,除了持名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實相念佛四種外,還有慈照宗主的離相念佛三昧法門、天台智者大師的天台念佛三昧三觀法門及空觀念佛三昧無念法門、廬山慧遠大師的參禅念佛三昧究竟法門、攝心念佛三昧調息法門、一想念佛三昧專念法門。

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什麼是「三昧」,又為什麼不叫「一昧」、「二昧」呢?「三昧」其實是梵語,又稱「三摩地」、「三摩提」。漢語意譯為「等持」、「正定」等;即將心定於一處的一種安定狀態。在佛典中,「三摩地」譯為「等持」,「等」是指離開心的掉舉、惛沈,而得平等安詳;「持」則指將心專止於一境的意思。如《大智度論》說:「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又有謂:「法界是一處,正觀能住不動。」是故,「等持」即是將心止於一境而達到不散亂的狀態。

此外,還有忏罪念佛功德系念法門、六時念佛功德回向法門,晨昏念佛功德信願法門、簡徑念佛功德十念法門等多種法門。

可見念佛法門其實相當之多,其中的十念法門方法很簡單但卻非常之重要。我們都知道,阿彌陀佛於因地修行時,曾為法藏比丘;他曾經發過四十八種誓願,其中第十八願為「念佛往生願」,即願十方眾生,若至心信樂欲生佛國,乃至發往生之十念,悉得往生。此願為四十八願中最重要的一願,所以被稱為「願王」。因此,我們念佛必須真誠懇切、至心信樂,同時更不造五逆十惡;一念到十念,求生淨土,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必來迎接至西方極樂世界。

現在我們大部份人所修的是持名念佛,其實,正如前面所說的,還有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實相念佛、無相念佛等。當然如果念佛能配合禅修,即所謂「禅淨雙修」,有了禅定的功夫,得力就會更快。

然而,什麼是「禅」呢?永嘉大師說:「行也禅、坐也禅,語默動靜體安然。」這就是坐禅所達到的喜悅與輕安;有謂「一座坐禅一座佛;一日作禅一日佛、一生坐禅一生佛」,坐禅可以說是修行人的根本修持。因此,我們不單坐禅,最好還要配合念佛。其實「禅」有很多種,其中有:凡夫禅、外道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的所謂「五種禅」,還有祖師禅、如來禅、看話禅、默照禅等等。要修習哪一種禅,就看個人的根器而定;依個人程度,選擇與自己相應的來修;不過,無論修哪種禅,坐禅的人都必須起大悲心、發宏誓願。因為如果不發願的話,一旦有禅境出現,就很容易迷失方向,不知到那裡去了。所以說「精修三昧」,也就是「精修正定」;「念佛三昧」,也就是「念佛正定」。但是,怎樣才能達到念佛正定,即一心不亂呢?我們必須做到休息萬事,身心一如,所謂「念佛心時心是佛」,心和佛是完全相應的。但要達到這種境界,必先有一些基本要求,就是:首先我們必須正身端坐──怎樣才是正身端坐?不左傾右側、不前躬後仰,而且要耳與肩對、鼻與臍齊、舌掛上腭、唇齒相著、目須微開、氣息調好、寬放臍腹;一切善惡,都莫思量。

坐禅的時候,調息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常說「人命就在呼吸之間」,所謂「有出無入,有入無出」,一口氣不來的時候,我們的生命便完結了。那我們應該怎麼去調息?如果將氣息調好,其實就是一種全身的運動。我們打坐最好是雙盤坐,如果做不到的話,亦可以單盤,若真的無法把腿盤起來的話,那散盤也可以,最重要的是放松。因為真正的禅是不拘形式的,只要我們對一切善惡都不起思量,內心便能清淨;所謂「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又謂「菩提只須心覓,何勞向外求玄」?佛教不是外求的,而是內求,但如何才能做得到?我們的妄念是這麼的多,煩惱是那樣的重;要用什麼來控制我們的念頭?那就是阿彌陀佛的佛號,所謂「念起即覺,覺之即無」;如果我們能將一切妄緣放下的話,久而久之,就能自成一片;一切的煩惱就會自動消失。這就是念佛三昧。

不過,大家要知道,禅修不止是禅宗裡面才有,天台宗亦非常重視;《摩诃止觀》、《童蒙止觀》等止觀方法,都是智者大師終其一生實踐而得到的對禅的體悟;其中如「一念三千」、「圓融三谛」、「一心三觀」等,都是透過禅定功夫才能達到的境界,是一種對宇宙人生實相的覺悟。因此,禅修對念佛非常的有幫助,可以將我們散亂的妄心收攝回來。

除了上述所講的這些念佛三昧法門外,還有一種「般舟三昧」;

「般舟三昧」以九十天為一期,在這九十天之內,要身常旋行、不休不息,即是所謂的「不倒單」:用一條繩子把身體吊起來,也不打坐,念佛念到累了,就捉住這條繩子來睡覺;當然不睡覺是最好的,若不睡覺、不休息,要怎樣修?就是要口念阿彌陀佛──心裡想著阿彌陀佛,還要唱念阿彌陀佛;行也阿彌陀佛、坐也阿彌陀佛,就算睡著了還是阿彌陀佛,如此日夜精勤,才能達到般舟三昧的境界。

在香港,以前有一位淨真老和尚,他就修過九十天的般舟三昧。般舟三昧又叫做「生死關」,即進入關房之前要簽一份生死狀,由於大多數人,進去以後就出不來了;所以修這個般舟三昧的人非常之少。因此,如果我們知道有人修,就應該去護關,這個功德實在非常之大。

勸修念佛法門之一(下)

──寬運法師佛七開示

上面提到這麼多的念佛方法,其中的攝心念佛三昧調息法門,就是利用「調息」來配合「念佛」,把我們散亂的心收攝起來。調息的方法可因人而異,有些人習慣從一數到十,然後重新再數;有些人則喜歡從一到十、從十到百、從百到千、從千到萬,綿綿不斷,一直連續數下去。

一想念佛三昧專念法門:「專念」就是專注在一個念頭上面,一念念到底。「一想」所想的即是阿彌陀佛,所謂「憶佛、念佛當來必定成佛」──我們要用心去觀想、去憶念;憶想的時候還要叮咛自己:「回家去吧!回家去吧!」有了這份渴望回家的殷切情感,阿彌陀佛就自然會接到消息。與此同時,憶念之時不能打妄想,一有妄想便不是「一想念佛」,而是「妄想念佛」;妄想一多就無法專念,我們必須自我警覺,因為我們所追求的是「三昧」,而不是「多昧」。

忏罪念佛功德法門:忏悔能消我們的業障,真正的忏悔要發自內心、要虔切至誠、要五體投地、要痛哭流涕;唯有真心誠意才能與佛感應,如果只是一時的慚愧,而沒有深刻的反省,如何能痛改前非?在座各位,有沒有試過因忏悔而五體投地、痛哭流涕?如果沒有的話,即表示我們還不夠誠心。所以忏悔實在非常的重要。

此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可能幫助我們忏悔,如禮忏、拜佛等;同時,我們必須讓忏悔達到系念的作用,即一邊忏悔、一邊想著阿彌陀佛;因為如果我們只想透過念佛來清靜一下,就等於沒有目標,所以我們還要系念──把心念完全緊系於佛號上。

六時念佛功德回向法門:六時念佛即是晝夜念佛。比如說,我們的精進佛七以七天為期,藉七天的念佛功德回向往生淨土;所以我們每天法會結束的時候,都會在往生堂前回向給過去父母師長、六道眷屬、冤親債主,希望他們也能一同去到西方極樂世界。不過,我們要回向給別人,首先必須自利充盈,如果自己的資糧都不足,哪有能力回向給別人呢?但是,怎樣才能增加我們的資糧?就是要常念佛、多念佛;念佛念得多了,我們的資糧便會日漸累積。

晨昏念佛功德信願法門:晨、昏念佛即早、晚念佛。但是我覺得六時念佛比較有效,因為只有二六時中不斷念佛,才能把我們的心念系住、安定下來。所以如果條件許可,大家無妨多作六時念佛。

整體來說,其他還有很多念佛法門,但都不是很容易修的,不過無論我們在寺廟裡也好、在家裡也好,除了六時念佛之外,最好能修「攝心念佛三昧調息法門」;在《坐禅三昧經》中說到:「菩薩坐禅不念一切,惟念一佛,即得三昧,初機修習,未免昏散二病,須假對治人天。」為什麼說菩薩坐禅不念其他的,只是想佛?因為祂只是一心一意想著釋迦牟尼佛或阿彌陀佛,甚至是七如來,由於所想的只是佛;有謂「佛佛道同」,所以很容易專一、很容易得到三昧。一般來說,通常初開始修禅的人,很容易發生兩種毛病,一是昏沈,尤其是念佛或法師講經的時候,就特別想睡覺,這種昏沈非常障礙修行,所以我們必須以精進來對治。二是散亂,我們的心經常都處於一種混亂的狀態,所謂「心猿意馬」,沒有一刻能靜止;如果不來寺廟裡念佛,終日掛慮的就只是家庭、子女的事情;來到寺廟既要念佛又要想東想西,心裡就更不得安靜。那我們應該怎麼辦才好呢?我們必須要用佛號來收攝浮動的心思,使它慢慢調伏、漸漸便能沈穩。

《蓮宗寶鑒》裡說,我們修禅定,必須在靜室裡修,因為人多的地方,我們的心容易雜亂、妄想就會多。首先正身端坐數出入息,從一數至十,從十數至百,百數至千萬,久而久之,雜亂的心就會寂靜下來,而呼吸亦會越調越暢順。我們剛開始學打坐,會非常專注於呼吸,但是當禅修功夫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慢慢就會感覺不到呼吸的存在,所謂「一息自住、不出不入」;甚至感覺到這個呼吸,好像是從八萬四千毛孔中雲蒸霧起,無始已來的所有疾病都自動消除;就好像我們出汗一樣,汗水流出之後,會頓感身心舒暢。

所以說禅修可以治病,可以治療我們身心的疾病;如果有老人睡眠失調,亦可以用這種方法來調整。禅修可減輕甚至消除我們的煩惱,可以使我們身心獲得輕安,這種感受,只有實踐坐禅的人才能知道。當我們真正進入禅定境界的時候,就好像一個盲人,忽然有眼,重見光明,一切都洞然明白,了然清晰,此時已不是用眼來看,而是用心來看,這就是慧眼初開。所以說,禅修是修行的根本。當然最好是既修禅定,亦修攝心念佛,這樣的話,就能對治昏沈與散亂。我們在打坐數息的時候,先觀想自己的身體,在圓光之中,然後默觀鼻端,想出入息,每一息,默念南無阿彌陀佛,一聲方便調息,不緩不急,心息相依,隨其出入,無論行住坐臥,皆可以進行,但切勿間斷,要綿綿密密地行持,久久純熟,自然便能深入禅定,息念兩忘,身心與虛空合為一體,達到天人合一、佛我一如的境地。那時心眼──即六神通的天眼,自然開通,三昧忽爾現前。

這種境界唯有透過真正的實踐才能獲得,所以,如果大家都想心眼開通,不妨嘗試上述的方法,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