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證法師:佛法初識(二)
佛法初識(二) 關於第七識: 第七識名叫末那識,在十八界中,就是意根。 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 六根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六塵是: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 六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此六識,以順序,眼識是第一識,耳識是第二識……意識是第六識。 注意:十八界中有第七識,叫末那識,即意根;但第八識不在十八界中,不被十八界所攝,祂是產生十八界的總根源。十八界都是可生可滅的法,而第八識是不生不滅的法。第七識唯有無余涅槃一種情況可斷滅,但畢竟是可以斷滅的法,既然可斷滅,就並不是常住法。故唯有第八識是真正永恆不滅的常住法。第八識在七地滿心位以前都叫阿賴耶識,成佛以前都可叫異熟識,成佛後叫無垢識。 一心有八種不同的功能,以其功能的不同,分為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識是識別、分別、了別、知道的意思。眼識了別色塵,耳識了別聲塵,鼻識了別香塵,舌識了別味塵,身識了別觸塵。 前五識只能各自了別與其相應的內塵的粗相,或叫總相。 意識了別內法塵,內法塵是內五塵上的影像,透過這些影像,意識既能了別五塵之粗相,也能了別其細相,或叫別相。祂不像前五識一樣能直接了別前五塵,但也正是因為祂是透過五塵上所生的法塵來了別的,所以祂不但能了別全部五塵的總相,還能了別五塵的別相,了別其相互關系以及綜合效應。 末那識雖然也是透過五塵上所生的法塵來了別一切的,但祂的了別,既不同於前五識面對面地直接對五塵的總相進行了別,也不同於第六識能作精細的了別,而是另有特點。 末那識的特點主要有三:恆、審、思量。 恆,指第七識在大乘法中,由於菩薩雖證無余涅槃,而絕不入無余涅槃,所以,同第八識一樣,也恆常存在,無有滅時,無有間斷之時(但不能因此就說祂也是真心,因為祂畢竟是可滅的,而第八識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滅的)。 審,指第七識雖能了別所有五塵上所生的法塵,但由於祂遍緣一切法,並只能和五別境心所的慧心所相應,而其慧單獨運作時極其羸劣,所以只能透過法塵了別五塵有無重大變化。但祂對意識所了別結果的審查,卻極其敏銳。當祂發現五塵有重大變化的時候,祂就會叫意識來幫祂進行具體的、細致的、准確的了別,故亦能剎那剎那做深細微妙的審查。 思量,就是作主、做決定,這是第七識的一個重大功能,而且唯有第七識這個功能與“恆”、“審”俱在;因為第八識恆而不審,第六識審而不恆,而前五識不恆不審。眾生的每一個起心動念,每發出一個詞語,每一個大大小小的行為動作,都要靠第八識中相應的種子現行才可以,而第八識中相應的種子要現行,就必須有一個發布命令者,因為第八識是一個被動心體。 這其中,第六識是為第七識提供具體情報者,第七識是根據情報或業力發布命令者,而第八識,則是執行命令者。當然,有的時候,第七識並不一定依第六識所提供的情報作決定、發命令,而是依俱生我執的習氣來做決定、發命令的,所以才會有所謂理智與感情的沖突。理智,屬於第六識根據實際情況的清醒思維或判斷,而感情,則多屬累世形成的駕輕就熟的相對穩定的個人性格。 末那識恆與我見、我愛、我慢、我癡相應,故曰我執識。 阿賴耶識的了別內容恰恰與前六識相反,不了別內六塵,而透過五根的扶塵根直接現量了別外五塵,即根身、器界;祂還了別自身內含之所有種子和前七識的全部心行,因為祂永遠隨緣,成就一切,恰如其分兌現一切因果。 因為初地菩薩見道位的修行已經圓滿,開始進入修道位,所以初地菩薩的知見和佛的知見一樣,叫“見與佛齊”。 菩薩修行成佛一共有五十二個位次,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共五十個位次,再加上等覺、妙覺兩個位次。 第三轉*輪的唯識經典,又把這五十二個位次分為五位,即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究竟位。其中從初信到第五住,是資糧位;第六住位,是加行位;從第七住到初地的入地心(每一地又有入地心、住地心、滿地心之區別),是見道位。見道位又有兩種,即真見道、相見道。第七住,是真見道;從第八住到初地的入地心,是相見道。從初地的住地心到等覺,是修道位。妙覺,是究竟位。 三轉*輪和五時說法都是對釋迦牟尼佛說法內容或時間的劃分。 五時說法: 1、華嚴時:佛成道後,於最初二十一天,上天為大菩薩說《華嚴經》,總佛法之大成,度大菩薩,是為華嚴時。 2、阿含時:即在鹿野苑等處,於十二年中,說小乘四阿含經,度聲聞、緣覺乘人,是為阿含時。 3、般若時:繼阿含時後,度菩薩乘人,也為使小乘人回小向大,於二十二年間,說諸部般若經,講大乘般若總相智和別相智,是為般若時。 4、方等時:方等經即是大乘經典的總稱,也叫方廣經。繼般若時後,於八年中,說《維摩經》、《勝鬘經》等唯識系列的經典,講大乘般若道種智和一切種智,是為方等時。 5、法華涅槃時:再後八年,說《法華經》,會三乘於唯一佛乘;將入滅時,於一日一夜,說《大涅槃經》,顯佛地究竟涅槃之常、樂、我、淨義,昭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是為法華涅槃時。 三轉*輪:和三會說法類似,表示釋迦牟尼佛說法,有三個大的時期,所說佛法,有其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度化對象。 1、初轉*輪:也叫初會說法,以弘演聲聞、緣覺所修的出離三界生死的解脫道為主,總名二乘菩提,所度部眾為聲聞部。 2、二轉*輪:也叫二會說法(二會也叫般若會),以弘演大乘般若中道、法界實相般若之總相智與別相智為主,所度部眾為賢位菩薩(即十住、十行、十回向)。 3、三轉*輪:也叫三會說法(第三會也叫方等會),以弘演大乘成佛之道為主,即是方廣經所說諸地菩薩應修證之一切種智究竟了義妙法,乃是唯識增上慧學,所度部眾為登地以上之聖位菩薩。 佛法有五乘之分: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佛乘。乘,即車,是運載工具。人天乘是世間法,余四乘則是出世間法。 《法華經》中還有四車之說,即羊車、鹿車、牛車、大白牛車。羊車即聲聞乘,鹿車即緣覺乘,牛車即菩薩乘,大白牛車即佛乘。 如何匯同五時、五乘及三轉、三會? 1、第一會初轉*輪即阿含時,包括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 2、第二會二轉*輪即般若時,菩薩乘。 3、第三會三轉*輪即華嚴時、方等時、法華涅槃時,佛乘。 聲聞乘修四谛法門,四谛即苦谛、苦集谛、苦滅谛、苦滅道谛,簡稱苦谛、集谛、滅谛、道谛,或苦集滅道。聲聞乘所證,有四果,初果名須陀洹,二果名斯陀含,三果名阿那含,四果名阿羅漢(也簡稱羅漢)。阿羅漢已經徹底滅除了分段生死的見思煩惱,見煩惱即我見,思煩惱即我執。眾生所執之自我猶如一張皮,煩惱好像皮上的毛,皮沒有了,毛就沒有地方可以長了。所以要想證解脫果,首先要斷的就是我見。須陀洹是小乘的見道位,小乘的見道位要斷三縛結(我見結、疑見結、戒禁取見結)。 小乘見道的第一個內容,就是斷除我見,要證到根本沒有自我。“我”是眾生錯誤的想象,是不如理作意。我見也叫身見。若我見、身見並用的時候,身見偏指錯認五蘊中的色蘊即色身為自我,我見則偏指錯認五蘊中的其它四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即精神作用為自我。而五蘊都只是因緣暫時聚合所生起的現象,因緣若散即滅,只是過程,並無實質,所以無我。 苦:佛法所說的苦有三種或八種。 三苦是苦苦、壞苦、行苦。 1、苦苦:純粹的受苦,如被打,牙痛等皮肉之苦以及精神上受煎熬等等。 2、壞苦:就是凡夫所認為的樂,因為其樂並不能常保,所謂樂的感覺很快就會過去,過去之後又是苦或者不苦不樂。所以真正不變的永恆的快樂,在世間是不存在的。世間往往是苦中有樂,樂中有苦,苦樂參半。比如有愛、能愛是樂,但對所愛人或事的思念可能又是苦,和所愛人或事的分離也是苦。再如吃美味佳肴感到快樂,但吃得太多了,享受過後生病了,就是苦。看見了好東西起了欣賞的念是樂,可轉念一想,得不到又變成了苦。 3、行苦:一切事物,包括我們的身體和精神,剎那變化,無有停止,統統只是一個暫時的過程,就像一場場戲一樣,演過就沒有了,永遠抓不住、留不住,最終一定會消失。因此,所有的事物,包括我們對事物的感受,其實都只是一種不停變化的現象,都為行苦所攝。一般人只能感覺到大的變化,而對於剎那間的那種微細的變化是感覺不到的。 眾生無明,都是以苦為樂。佛法,就是教人從根本上離苦得樂的方法。什麼叫真樂?在小乘來說,沒有分段生死的煩惱就是真樂;在大乘來說,直到成佛,連變異生死的煩惱也徹底去除得干干淨淨,才是究竟真樂。 小乘修行的目的僅是自覺,使自己從無明煩惱中覺醒過來,離苦得樂。大乘修行的目的,不僅是自覺,還要覺他,使一切眾生也都能從無明煩惱中覺醒過來,也都離苦得樂。這種自覺覺他的大願什麼時候圓滿?要到成佛的時候才圓滿。菩薩還沒有圓滿,還在逐漸圓滿、走向最後圓滿的過程中。 我們所在的世界叫娑婆世界,就是平常人所說的銀河系。娑婆世界的教主就是釋迦牟尼佛。娑婆的意思是堪忍,因為娑婆世界的眾生以苦為樂,極能忍受痛苦,認為好死不如賴活著,好多人一直忍受多年的病痛,即使到了臨終,還是不願意放棄生命。 從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往西,再過十萬億個世界,那裡有另外一個世界,叫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那裡的教主,正在那裡教化眾生。 那是一個無苦的世界,一切所需,自然而有,無需勞作,所以那裡的人有充分的時間聽聞、思維、修習佛法;那裡的人都從蓮花中化生,長得都像阿彌陀佛一樣,十分莊嚴。 那裡的人沒有煩惱,所以也不生病,不會死亡,永遠年輕,永遠健康,無需醫院、無需醫生、無需藥物;那裡沒有女人,所有的女人往生到那裡,就都變成了男子,所以那裡也沒有家庭,沒有家庭所帶來的一切痛苦煩惱。 那裡黃金為地,地平如掌,池樹皆七寳所成,微風吹動,有百千種美妙音樂自然響起,也有無數美麗的小鳥飛翔鳴叫,都在音樂聲中演說佛法;七寳池中有各色蓮花,大如車輪,放出各種光色,光中有佛化出,無量菩薩圍繞著佛,聽佛說法。 寳樹之間有寳網相連,寳網上有無數寶珠,互相輝映,於寳網上可以看到一切想看的事物,知道自己的過去未來,當然也知道自己必然成佛;那裡有無量的大菩薩,幫助阿彌陀佛教化眾生,所以那裡的修行人,永遠不會退轉,直至成佛…… 阿彌陀佛有兩大助手,一名觀世音菩薩,一名大勢至菩薩。他們都有大慈悲、大願力、大智慧、大神通,不但在極樂世界幫助阿彌陀佛,也在娑婆世界幫助釋迦牟尼佛,接引有緣的念佛眾生到極樂世界去生活、修行。 佛法分為三個時期,有不同的說法,其中一種說法是正法時期1000年,像法時期1000年,末法時期10000年,共12000年。現在正處於末法時期的第一個一千年中。 佛法中表示時間極長的單位叫劫,有小劫、中劫、大劫、阿僧祇劫之分。表示劫的方法很多,有一種方法說,人壽從十歲起,每一百年增長一歲,一直增到人壽八萬四千歲,叫一個增劫;再從八萬四千歲起,每一百年人壽減一歲,一直減到十歲,叫一個減劫。這樣一增一減為一小劫。 (84000-10)×100×2=16,798,000,一小劫約為一千六百八十萬年;20個小劫為一個中劫,為335,960,000年,約三億三千六百萬年;四個中劫為一個大劫,為1,343,840,000年,約十三億四千四百萬年。無量個大劫是一個阿僧祇劫。阿僧祇的意思是無量數,並不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無量的概念。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五)〈阿僧祇品第三十〉(於阗國三藏實叉難陀譯)中曾提及“阿僧祇”為124個大數中的第105個:“佛告心王菩薩言:一百洛叉〔洛叉為十萬,為第1個數〕為一俱胝〔千萬,1後面7個0,為第2個數〕;俱胝俱胝為一阿庾多〔1後面14個0,為第3個數〕;阿庾多阿庾多為一那由他〔1後面28個0,為第4個數〕;……僧祇僧祇為一趣;趣趣為一至;至至為一阿僧祇〔此為第105個數”。經中最後一數,為第124個數“不可說不可說轉”〕。到阿僧祇這個數,數目已然太大,無法以前述方式表示,大約是1後面有N個0,而N約略是7後面有31個0, 佛法中表示時間極短的單位叫剎那,一彈指間就有60個剎那。事物的生滅極其迅速,肉眼看不到,心也感受不到,現代的儀器也測量不到,因為一剎那中就有900個生滅,所以人們不知道是假相。就如電影,大家看到銀幕上的形象都是連續運動的,其實原本是一張一張的單張膠片,因為人的視覺跟不上一張一張膠片的轉換,所以誤以為是連續的。可見人的感覺,其實都是錯覺,人都是在錯覺中生活而不自知,不知真實,故曰無明。 愛因斯坦說:“物質是人的錯覺”。他的結論與佛法很接近。為什麼是錯覺?因為人的感覺器官的能力實在太有限了,即使有現代科學儀器的幫助,也還是很有限。如光譜,我們只能看到赤橙黃綠青藍紫,而此七色,在兩頭都無限的光譜中,只是極其微小的一部分,所以我們看到的,只能是假相,真相永遠也看不到。但論其究竟,所有的相其實都是假相,真相是沒有形相的,所以《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屬虛妄”。 釋迦牟尼佛出生於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其父淨飯王,其母摩耶夫人,住世八十年,示現涅槃至今已有2553年。 我們現在所處的劫,名叫賢劫。這個劫中,共有千佛出現。第一尊名拘留孫佛,第二尊名拘那含牟尼佛,第三尊名迦葉佛,釋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佛,未來的彌勒佛將是第五尊佛。 彌勒佛是未來佛,現在其實還是菩薩,就住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欲界的第四天,叫兜率天。兜率天分內外院,其外院住一般的天眾,其內院則是彌勒淨土,住修行的菩薩們,彌勒菩薩為他們講解第三轉*輪的唯識系列經典,等待因緣成熟,大約5億7千6百萬年以後,下到人間示現成佛。 天,在佛法中,是六種生命形式的一種。其生存環境叫天界,簡稱天;其中生活的眾生叫天人,也簡稱天。六道眾生生存的客觀環境,分為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 欲界的眾生都有男女之別,都有男女欲望,故名欲界。欲界有五趣。趣,義為趣向,五趣指有情生死,有五個去處,即地獄,畜生、餓鬼、人及六欲天,所以也稱五趣雜居地。又佛、菩薩來此度生及有修行成聖果者,故又稱凡聖同居地。欲界共有六天,也叫六欲天。從下往上,依序是: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欲界天的天人,身體已是微細物質構成,一重比一重高大,平常人是看不見的。 色界的眾生已無男女欲望,故亦沒有男女之別。由此可見,並非只是極樂世界沒有男女相,即使娑婆世界的色界也已經沒有男女的區別了。其實三界中,只有欲界的眾生才有男女相和男女的欲望,其它兩界都沒有。 色界眾生處於禅定之中,以禅悅為食,無需飲食,故無大小便利,亦無內臓。沒有鼻根、舌根之勝義根,無香塵、味塵,故亦無鼻識、舌識。十八界中只有十二界了。 色界共有十八天,其中初禅、二禅、三禅各有三天,共九天。四禅則共有九天,其中包括聖人居住的五不還天。色界的最高頂——色究竟天,是釋迦牟尼佛的報身為地上菩薩講說如何成佛的一切種智的地方;已經登地的菩薩,可以發願往生極樂世界跟隨阿彌陀佛學習,也可以發願往生色究竟天跟隨釋迦牟尼佛學習。色界天人的身體更加微細,一重比一重更加高大,色究竟天天人的身體最為高大。 無色界共有四重天,依序為: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無色界的眾生則已沒有身體,只是精神的存在,所以十八界中,只剩下意根、法塵、意識三界了。色,是物質之義,無色,即沒有物質。故無色界沒有山河大地、亭台樓閣,也沒有色身。既然沒有身體,當然也沒有男女相以及男女的欲望。 問:無色界沒有物質,可是又說有法塵,而法塵為色法所攝,這豈不矛盾嗎? 答:說法塵是色法,是說法塵依色法五塵而有,是五塵之影像,不能離於五塵而獨起;還因為法塵是意根、意識所分別的對象,不同於心法之能分別。但法塵既然只是影像,畢竟不是實質性的色法,故無色界沒有物質,卻有法塵。 真正的學佛人,並不發願往生無色界天,因為沒有身體,並且長劫住在四空定中,無法聞思修學,無法實踐佛法,更無法弘揚佛法,自利利他,增長福德和智慧,徒耗生命,浪費時間而已。 佛法雖然也有世間法的人天善法,但祂的主法是出世間法,其人天善法的目的,還是引導眾生修學出世間法。除佛法之外的任何宗教所宣揚的法都只是世間法,而世間法不論多麼好,從本質上來說,就是煩惱法、生死法、輪回法。 中國的儒教,宣揚仁義禮智信,固然是世間善法;道教修身養性,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也是世間善法,但縱然能升天,仍在六道輪回之中。其它的各大宗教,如天主教、基督教、猶太教、東正教、伊斯蘭教等等,也只不過宣說升天的法門而已,而且由於他們不修禅定,不可能生到色界天,只能生到欲界天而已。道教、印度教、婆羅門教、耆那教等由於修禅定,倒有可能生到色界天乃至無色界天;但縱然生到色界、無色界天,仍然在輪回之中,不能脫離生死。 但是,這裡有個大問題,就是其它宗教的人到底能不能升天,去享天福?論其實,絕大部分的人,不但不能升到天上,連人身也未必能保住。為什麼?因為不能受持五戒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是獲得人身的起碼條件,如果連人身都保不住,怎麼可能升天呢。所以外教所說的升天法門,並沒有多少真實性。 五戒是:第一、戒殺生,第二、戒偷盜,第三、戒邪YIN,第四、戒妄語,第五、戒飲酒。這是獲得人身的五個基本條件,缺一不可。那麼,試試看,五條都能做到的究竟有多少人呢?所以佛說,得人身者如手中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關於小乘與大乘: 乘,車之義。小乘即小車,只能自坐或乘坐少數人;大乘即大車,可以乘坐很多人。小乘指聲聞乘和緣覺乘,大乘指菩薩乘和佛乘。 小乘: 只能乘坐少數人的小車之義,只是自度,不發大願度他,有聲聞、緣覺兩種。但遠超凡夫、外道。外道並不是貶義詞,只是說他們不是佛道。小乘的修行人開悟時,即斷除我見、疑見、戒禁取見之三縛結,證得初果須陀洹;悟後起修,歷經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逐漸斷盡貪、嗔、癡、慢、疑之五根本煩惱,則證得四果阿羅漢。初果、二果、三果為分證,四果為滿證。緣覺的解脫果位,名辟支佛。阿羅漢和辟支佛,都只是小乘聲聞、緣覺證得解脫時的果位名詞,還稱不上是菩薩,所以更不是佛。但他們已是出世間的聖人,若誹謗出世聖人,則有無量罪過。 大乘: 可以乘坐許多人的大車之義,不但自度,而且發大願度他。大乘的法,是成佛的法,當然包括解脫法在內。為了生生世世隨佛修學,菩薩永不入無余涅槃,八地以前的菩薩還要故意留一點點煩惱,以潤來生,叫作“留惑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