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克·康菲爾德:踏上心靈幽靜 第12章 靈性生活的周期 修行方式也有周期


 2020/11/20    熱度:546    下載DOC文檔    

  修行方式也有周期

  世俗生活有周期地運行,且每一周期都包含靈性的功課,同樣地, 內在靈性修行的技巧和方式也有自然的周期。我們常認為不同的靈性道路有不同的修行方式,比如服務窮人、禱告獻身、瑜伽體位、隱修閉關或研究探索。但靈性之旅可能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引導我們吸納許多不同的修行面向。某階段的修行可能是全心奉獻、追隨一位老師,下個階段卻可能是自己修行、探索;或是在某個階段全心過著與世隔絕的孤獨生活,下個階段卻試圖通過服務他人而擴展慈悲心。我們可能在某些階段專注於身體,某些階段側重禱告和臣服,另一些階段則注重研究和思索。

  就如我在第六章談到的,我的老師阿姜查能敏銳地察覺學生所處的不同周期,借此指導學生的修行,讓他們能有意識地處理自己的周期。當他覺得學生已仿好准備,就會把害怕寂寞的學生分配到遠離人煙、與世隔絕的洞穴中修行,依戀平靜生活而難與人相處的學生則被送到曼谷大馬路邊,每天有數百位朝聖客駐足的寺院,不喜歡料理食物的學生會被派到廚房工作,傲慢的人每天的例行職責可能是清掃浴室和廁所。

  某些禅寺會把這些周期正式納人訓練,指派團體成員擔任某些角色一兩年,作為修行的一部分。包括師父的侍者,一方面學習服務、負責和獻身,同時從接近師父的機會中獲益。還有一種角色是糾察師,要拿著香板巡視,注意打坐的學生是否打盹,還要大聲維持秩序,拉回迷途的學生,不接受任何散漫或懶惰的借口。另一種相反的角色是寺院的照顧者,為需要的人提供額外的坐墊、照料病人、安排整個閉關活動,並提供各種滋養的支持。學生被分配某種角色後,不論是否符合自已的性情,都要全力以赴。從某個角度來看,這種訓練很有趣, 會互相輪替,一個人擔任一整年嚴格無情的紀律維持者之後,可能會被派去做一個溫柔親切的照顧者。靈性修行期待人能學習所有角色,包括在需要時砍柴挑水、不動如山地禅坐、像祖母般烹調食物,並像佛陀一樣開懷大笑。

  我們的意識包含所有這些角色,而且還更多,如英雄、情人、隱士、獨裁者、智者和愚人。即使沒有老師或團體可以引導我們進入不同的修行面向,在禅修中也會自然遇到。身心似乎是互相循環的,好像有自然的智慧會帶領我們進入最需要被我們接納和了解的部分。禅修有時會提供極大的平靜感,使人能安詳地走出人生的劇碼;接下來可能對自己的家庭創傷和童年的痛苦有新的覺察,然後花很長的時間處理悲傷和寬恕;接著可能又進入深人的專注和廣闊的洞識。但接下來可能是以新的方式開啟身體,在修行中呈現身體的疼痛或能量的釋放。持續進行個人的療愈時,可能會看見世人受苦的景象,覺得必須有所回應,而將之納入修行。這些循環並沒有固定的順序,也沒有高下之別。這些內在的周期開啟時,我們的靈性任務就是要覺察它們,並將愛、智慧、寬恕帶入每個周期裡,這是所有周期都需要的要素。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