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師:《佛說未曾有因緣經》之二


 2020/11/25    熱度:635    下載DOC文檔    

《佛說未曾有因緣經》(二)
間時:2011年05月14日
地點:台北科技大學
主講:智崇上師
紀錄:張春美、周雅容
整理:周雅容、梁玉明
 
今天接著再講《佛說未曾有因緣經》。
 
上次講到阿逸多王,因為接受了安陀羅王的禮物,一百個美女、很多珠寶,就撥了一百萬的兵將給安陀羅國王。安陀羅國王得了一百多萬的兵將,加上自己的一百萬兵將,就把摩羅婆國滅了。阿逸多王開始享樂、不理朝政,國家就慢慢衰敗、滅亡,他也死了。好,我們今天就從這裡開始。
 
阿逸多王死了以後到哪裡去啊?他在人間死了,就掉到地獄,受盡痛苦。可是因為他之前學得很好,也修得很好,雖然一時中了計,收了人家的禮物,開始敗壞。可是他掉到地獄的時候,他知道自己做錯了事情;也清楚自己為什麼會生在地獄。這個就是識知宿命,他知道是怎麼回事。
 
能夠識知宿命是一種智慧,於是他把修行的功夫又拿出來,好好的忏悔,改惡向善。他很快的就在地獄裡面死了,投生在餓鬼道。生到餓鬼道的時候,他還是識知宿命,曉得自己這回為什麼會落到這種狀況,所以他繼續的忏悔改惡向善,在餓鬼道也很快就死了。死了之後就投生在畜生道,得到野干這個身體。
 
野干是什麼樣子的畜生呢?有一點像狼,像狐狸這樣的動物,也像非洲有一種叫做鬃狗的動物,我們在網路上可以查到它的圖像。它專門吃腐爛的肉,那些獅子、老虎吃剩下的腐肉。但是它在出生的時候,還是一樣有智慧;過去在阿逸多那一生的時候,修行的功夫還在。所以還是一樣改過向善,然後行十善,修十善法,也教其他的眾生修十善法。這個就是釋迦牟尼佛在說祂自己的故事。
 
故事裡,這個野干正好碰到獅子要追殺它。當時它會害怕,就逃命;一不小心就掉到山裡面的一個井裡去了。在井裡面它是准備等死的,它知道在畜生道死了以後,它可以生天的。它知道會這樣子,所以它是很高興的在等死。可是這個帝釋,就是玉皇大帝,把衣服放下來,把它救起來了,所以它就死不成了。所謂死不成,意思是生天生不成。它本來要准備生天的,結果生天生不成,那就只好再繼續承受野干這個身的苦啦。
 
這個也就是為什麼它說,給它甘露食是有功的。讓它有機會向這些天人說法也是有功的。反而救它的命並沒有功,因為它本來可以生天的,被你一救以後生不了天了,怎麼算有功呢?它這麼一說以後,天帝不太相信。所以就問它:「如果你說你是好人,求死是快樂的,壞人求死是痛苦的。好吧,就算你這麼說好了,如果你真的是求死的,你希望死;那我衣服放下來,你不要拉著衣服爬上來就好了。事實上你還是拉著衣服爬上來,所以你還是不想死啊!你說你想死是騙人的。」
 
這個野干,還真的有智慧。它說:「我今天之所以會拉著你放下的衣服當繩子爬上來,不是因為貪生怕死,而是因為有三件大事因緣的關系。第一個因緣是,你把衣服放下來,天帝你有意要救我。如果你要救我,我不理會你,不要這麼被拉上來,這樣子違背了你的善意。如果我不讓你的善意得到滿足的話,我有罪。是為了滿你的願,我才願意被拉上來。如果我不滿你的願的話,以後我自己的願也都不會圓滿,以後也會遭殃、會痛苦的。那是為了滿你的願,不是因為我貪生怕死。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我看天帝,還有一起來的八萬天人,都想要聽法;我不拉著衣服上來,就不能講法給你們聽。不能講法給你們聽,那我就是吝啬,對於說法是吝啬的。你們想要聽,不講給你們聽,不教你們,那是吝法。吝法的罪也很大,以後就得不到好報,下一生生出來的時候,不是聾子、就是啞巴、瞎子。就算不是這樣,生在一個好地方,也會變成一個頑冥不化的人,學什麼都學不好。所以這個不行,我不可以吝法。
 
不但不可以吝法,吝財也不行的。譬如說,你現在很有福氣、很有錢,看到窮人需要布施一點的時候,你捨不得,不肯布施。光這樣子的吝財,也會墮入餓鬼道,以後吃不到東西,受盡窮困、饑渴之苦。所以我不能吝財,更不能吝法,都不可以的。這是第二個原因,我要拉著你的衣服上來。
 
第三,為什麼會拉著你的衣服上來呢?因為可以跟天人傳法,教這些天人,這樣子是法施。法施功德無量,這麼功德無量的事情,不做怎麼可以呢?當然要做。是因為這三個原因,才拉著你的衣服上來的,不是因為貪生怕死。」這麼一講,天帝也無話可說,就接受了。因為聽到法施的功德無量,所以天帝就問:「教化功德,其福雲何?唯願說之。」希望它講一講法施的功德是什麼?
 
野干就說,教化的重要性,就是要告訴人家,死後有生;死了以後,還會在另外一個地方生出來的。不是在這裡死了,以後再也不生了,什麼都結束了。這個很重要啊,如果說死了就是一了百了,什麼都沒有了,那現在做什麼壞事,也沒什麼關系了。我現在做壞事,當然就是要得到一些好處;現在就只有這一生,結束了以後就什麼都沒有了,可撈就趕快撈一點吧,做壞事也不在乎,反正也不會有什麼以後要受報的事情。所以我們一定要告訴他,真實的狀況不是這樣子,死了以後,有下一生的。這樣子的話,大家就會為了下一生,而不會肆無忌憚、亂搞一通了。所以第一個就是要讓人知道死後有生。
 
然後再告訴他,教化的另一個重點就是,你做好事就有好報,下一生就有好報。如果做壞事,下一生就有惡報。如果你好好修道的話,就會成道。這四個重點,就是我們要教化,要說的事情。如果你是做好事的,你是修道的,那麼你就會得到好報。怎麼樣子的好報?你就生天。因為你是修道的人,生了天,以後也就在天上教人家怎麼修行。因為你有智慧,如果在天上教,就是天師。
 
再來呢,你也有可能下一生就做金輪王。金輪王就相當於統治四天王天的王,就是我們一般講的統治四天下;當然也是修十善來教化天下。也有可能下一生就做人王,就是我們地球上的國王、總統之流。因為你能識知宿命,你也會用十善法來教導、治理國家,你有懂得因緣的智慧,這樣事情就會做好。
 
不過當你做到高位,做到人王、金輪王、天師,這也很危險。為什麼呢?這個時候你受五欲的樂,得到很尊崇的富貴;這種地位就很危險,會有很多魔難來考驗你,就會讓你倒楣的。你稍為一糊塗,就做了壞事;做了壞事就會受惡報,掉下去受苦。不過因為你有在修,就算你掉下去了、受了惡報,可是你有智慧,識知宿命,所以還可以讓自己改過向善,忏悔業障,然後又會爬上來。
 
如果能夠有智慧,智慧能夠增長,又修菩薩行,能修到無生忍;這樣的話,就是所謂菩薩教化的功效、修行的功效,這也就是法施的功效,法施的好處。你修法、得了功德,如果你把那個法施出去,別人受你的法教;雖然對當世這一生,也不見得有什麼立刻的好處,但是在下一生的好處就會比較多。下一生就算墮落了,因為你有智慧,你就有機會再升上來。如果你沒有修這些法,沒有這樣修行,你就沒有智慧,你掉下去,就爬不出來了,所以這個法施的功德很大。
 
天帝聽了以後很高興,原來財施和法施,有這麼大的不同。財施,就好像點一個小燈,可以把一個房間照亮。法施就好像是大太陽,把天下都照亮了,黑暗都消除了。原來有這麼大的差別。所以天帝就稱贊野干:「你,這個野干和尚,」他稱它和尚。「你呢,就好像太陽一樣,你的智慧光明一照下來,我們這些天人都見到光明,天下都亮起來,把眾生的黑暗都掃除了。」
 
這個時候,天帝和八萬天人,把衣服整理好了以後跪下來,合掌,要請它教他們十善法。「這樣可以饒益我們這些天人,也可以增長你野干和尚的功德。」野干就答應了。「好,正是時候,那麼現在我就教你。」它就告訴天帝,「你要受這個十善法的戒,那麼你先要做一件事情,就是忏悔業障。你要會忏悔自己的業障,要淨身口意。」怎麼忏悔身口意的業障呢?
 
第一個身業,就是殺、盜、YIN這三件事,要把它清除掉。為什麼講身業呢?身業指的就是,用你的身體去執行的那些業。你的身體沒有做這樣子的事,那就沒有這個身業。口業有四個,就是妄語、兩舌、惡口、绮語。妄語是謊話,兩舌是挑撥離間的話,惡口就是凶狠的話,绮語就是胡說八道的八卦。口業就是指你的嘴巴說的,這四種,你只要說了,就是有口業。這四個口業也要把它清除掉。
 
什麼是意業?我們一般都講貪、瞋、癡,這裡稍微不同,不是貪瞋癡,而是嫉妒、瞋恚、憍慢這三個,憍慢就是傲慢。後面還加上一個邪見,邪見指的就是不正確的心態,對於自己的嫉妒、瞋恚、憍慢,總認為是自己有理,是別人的不對。所以邪見指的就是嫉妒、瞋恚、憍慢這三個。 
 
這十種惡要把它戒掉,「禁身口意十業,不犯眾惡」。這十個惡你要禁止掉,不能再犯。你能夠禁止不犯了,就叫十善;做的話就是十惡。這也滿簡單的,只要不作惡就十善了,如果你做了這十種惡事的話,那就是造了十惡;你一心的、誠心的把這十惡去除了,就是身口意淨。把身口意干淨了,這樣就是十善,這十善也滿容易做的,只要不做十惡就十善了。
 
天帝就再問:「十惡、十善的果報是什麼?能得到什麼好處?」野干就告訴他:「我曾經聽佛說,十善的果報就可以讓你上生到六欲天,做了天人,有七寶宮殿,有五欲自然,百味飲食,壽命無量。父母妻子,六親眷屬,端政淨潔,歡喜快樂。所以人如果做了十善的話,就會生天,在六欲天裡面,得到這麼多好處,天人的福報都有了。你如果在天人的時候,繼續持十善,天上的福盡了要死掉時,在天上死,還會在天上出生。你繼續持十善的話就會這樣,生生世世都在天上生、天上死,一直在天上;而且下一生的福報,比上一生的還要更好。」
 
這個跟世人的十善稍微不同。世人,指的就是人世間的人,修善很困難。他的困難在「心道三戒,難可護持。」指的就是意業,嫉妒、瞋恚、憍慢這三個,很難守。記得我過去也講過,我覺得身業好守,口業也好守;可是意業守不住啊!它自己就要生出來,要想啊;只要這麼一想,就犯戒、就造業了,管不住啊!你看這個經裡面,跟我所講的英雄所見略同。真的,我就覺得這個很難;果然,這裡也講,這個是很難的。
 
不過經文裡面說「心道三戒,難可護持。」那個三戒到底是指什麼?其實很簡單的,不是講「不瞋戒」嗎,就是戒瞋恚;你要做到不瞋,就是不生氣嘛,一個讓你生氣的事情來的時候,你的瞋心就冒出來了,根本管都管不住的,所以戒也戒不了。你要它不生是很難的,我們人世間的人,真的就是很難。怎麼辦呢?說有方便法,先來練習修持心。心裡面一直要自己保持是好心的、慈愛心的,這麼做久了以後就可以不瞋了。他也沒有辦法直接說:「我就是要不瞋。」沒有辦法立刻做到不瞋,就讓你先做到慈心,養成習慣之後,漸漸的才讓這個瞋心不起。
 
可是我們人世間的人,想要行慈心也很困難,行一下就忘掉了,做一做就沒了,一下就飄走,就不見了。他形容那個不見的狀況,就好像拿刀來砍水,你砍下去把水剖開,它馬上又合起來了。只有在砍的那一瞬間,好像有砍開來,但是刀子一劃過去,那個水又合起來了。我們要行慈,你看是這麼困難的。所以要守不瞋戒啊,很難。
 
嫉妒這個戒也是一樣,遇到狀況出現的時候,它就會發作。看到別人有好的地方,那個嫉妒心就會發作。看到人家有福氣,就發作了;他怎麼可以有福氣?看到人家長得漂亮,心裡也發作了,為什麼她長得漂亮,我不漂亮?就是看不得別人好啦!一看到別人好,那個嫉妒心就要發作,你要不起嫉妒心,很難。嫉妒各種人家的好,人家如果很健康、不生病,你也會嫉妒。看到人家聰明,你也會嫉妒。反正人家所有好的,你都會嫉妒,嫉妒心就是這麼自然的跑出來了。要不嫉妒很難。
 
憍慢的心也是一樣,遇到狀況的時候,它就會發作。什麼時候這個憍慢的心會發作呢?看到人家不好,肢體殘缺不全、或者窮困、或者丑陋、或者又聾又啞有智障,憍慢的心就出來了,就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所以要不憍慢,也很難,它要發作的時候就發作了。我們世間的人,要持住這個心戒,要不讓它發作,難呀!雖然我們有的時候強制自己不發作,可是只能一時;稍微不強制一下,稍微放松一下,它就發作了,它自動發作的。所以世人修十善的果報,就不會像天人那樣,效果那麼好;天人修十善的果報,比人世間的人好多了。
 
天帝聽了以後就覺得,這些世人的毛病,我們天人也有啊,也不見得沒有,那個心道三戒也是一樣,很難。嫉妒、瞋恚、憍慢還是一樣,沒有停過啊。我們怎麼福報就比世間的人要好呢?這個野干就說:「人世間的人,他的福報少,煩惱多,就是苦多樂少。而天人是苦少樂多的,所以彼此福報是不一樣的。」天帝又說:「我們這些天人啊,享樂享多了,心都很粗的,好像猿猴一樣。要持這個十戒,也不是能夠一直都保持著。常常也是,這個時候持持、那個時候又忘掉了。跟世人的問題一樣,雖然比較好一些,但還是有同樣的問題。如果我們中間忘失了,犯了戒、做了壞事了,怎麼辦?有沒有辦法補救?」
 
野干就說,它聽它的師父說:「如果人行十善,但是不小心,有的時候又犯了戒,也就是做了十惡當中的一兩個惡;做了,怎麼辦呢?那麼就要找一個賢明福德的人,把自己所犯的錯,向他坦白,表示忏悔。」這個狀況有一點像天主教,大家有時候看電影會看到,常常有很多人到天主堂跟神父告解,好像就是這樣子的事情。不過電影裡,每次演那個告解都是開玩笑的,好像神父就正好是一個壞人,告解以後,知道他犯的錯就去整他;電影裡面,常常演負面的。這裡應該是正面的,就是你向那個賢明福德的人,將你所犯的錯事,向他坦白,請求原諒;自己忏悔,重新再受這十善戒。這樣就算把這個戒恢復了,就沒有犯戒了。
 
這樣做為什麼會有用呢?後面它就舉例了。其實善就好像稻的苗,惡就好像雜草。我們還是常常要去把雜草拔除掉,你去告解、忏悔,就等於是把雜草拔掉,這樣稻苗就會長得更好。講到這裡我就想起,對於這個問題,意業的這三個戒很難守,那麼我的方法就是:如果你心裡面起了這三個意業,譬如說有嫉妒、有瞋恚、有憍慢,這個心一起,你就對於使你起心的那個對象,那個人或者那個事,就在心裡面很誠心的跟他說:「對不起,請原諒」。
 
我發現,至少我自己覺得很有效。大家如果還記得的話,不妨試試看。如果你發現我講的這個方式沒有效,你就講十遍;如果十遍還沒有效,你就再用今天經裡面講的那個方法,也是可行的。你去找一個賢德的人,向他告解、向他忏悔。然後就說,我以後不犯了。我的方法不需要找人,不需要找一個賢明福德的人,就自己心裡這樣說,我就覺得有效了。如果說這樣還沒有效,也許真的要找一個人,向他坦白、忏悔,這樣子比較更有力量一點。
 
天帝本來憂慮他還是會犯戒,他們要怎麼樣子補救;這個時候,補救的辦法也告訴他了,所以他們就不再憂慮了。但是他們又想到另外一個問題,想到:「我們雖然犯了戒也可以補救,那麼我們就生生世世一直在天上。但是在天上還是要死,死而再生、再死還是要生,所以還是有生死的問題。在生死的過程當中,還是有風險,一生一死的時候,他化自在天天王會來整我們。」
 
這是為什麼?他們生生世世都這麼有福氣,福氣愈來愈大,生死對他們好像也沒有什麼關系了,那時候他化自在天天王就會嫉妒;這一嫉妒,就會來整他們。在生死交接的時候被整的話,就會糊塗了,這一糊塗的時候,就會做壞事;一做壞事就糟了,就要受惡報。所以還是有生死的風險,生死的不安全、不確定性在那裡。所以他就問:「唉,這樣還會有生死呀,還是有無常啊,那個他化自在天王,看我們這樣子的修福,心懷嫉妒,就常常來作弄,留難我們呀!我們一被弄的話,就忘失了善道,就會造下惡業的因緣,就會受苦報。要怎麼樣讓我們可以不死,或者是沒有生死的這種風險,不會被這些魔王擾亂?」
 
這是進一步了,野干就回答,它曾經聽它的老師說,只要發菩提心,修菩薩道,魔王波旬也不能來損害你們。為什麼呢?因為發了菩提心、修了菩薩道就有智慧,有智慧心就不亂,沒有迷惑,就不會受到他的傷害。有了智慧以後,我們就識知宿命,所以就不會造惡了。心一直是清淨的,就得了無生忍,得了無生忍的話,就遠離生死。
 
天帝聽了,哇,那怎麼修菩薩道啊?他就想修了。所以修菩薩道,就是比十善法還要更進階的一個法。野干就回答他說:「我聽老師講,求佛道者,從原而起。你要修佛法修行的話,就要從原始點開始。要從你的最原始點開始。」這句話滿深的。我把它化成另外的話來說,我們人的原始點在哪裡啊?用禅宗的話,就是本來面目。用我常講的話,就是你那個不可被知的能知。那就是原始點,所有一切的原始點。
 
所以一定要找到那個原始點,從原始點開始。如果用我們圓覺宗修行的話來說,就是先入解脫門,解脫門就是你的原始點。所以你要先回到解脫門,從解脫門再開始,這個就是「從原而起」。你一定要從原始點開始,經文裡面說得滿多的,我就照這個經文來念一下。
 
「先當廣學諸法因緣,」從了解因緣開始。「解因緣故」因為你了解因緣了,信心就堅固,「信根力故」信心堅固了,就能起精進;能精進了,就不起一切惡業因緣。「純善之心,無放逸故,智慧成就。智慧力故,總攝三十七品助菩提道。」後面的這一段,比我剛才跟大家提的,又淺一些。我剛才跟大家提的那些,是一針到底,一句話就講到源頭了。它這裡不是,這邊怎麼講?你要學這些因緣,因為信心堅固,就精進,精進了就純善,純善了就有智慧等等。那個只是告訴你,你怎麼悟本來面目;怎麼去做,然後你可以悟本來面目。
 
我們不必這麼麻煩,我們就說,那個原點是什麼?那個原點就是你的本來面目。你能夠悟了本來面目,那個時候才開始起修。但是很多人誤以為,到了本來面目就結束了,以為是修行的結束,已經修完了;不對,不是這樣子,那是才開始而已。我們還是回到經文。
 
天帝就問,三十七品這個太深了,不是我們這些粗心的人、剛開始學的人能夠懂的,有什麼方便的善法,可以入這個菩薩道呢?野干就說,有,它聽它的老師說過,要修菩薩道,可以有方便法,來調伏諸根的。什麼方便法呢?就是六波羅蜜和四無量心。這個就是可以修菩薩道的方便法。
 
這個時候天帝又再問了,六波羅蜜是什麼東西啊?野干就告訴他,六波羅蜜第一個是布施。布施是第一波羅蜜。它可以破什麼呢?悭吝的貪心。把這個貪心破除掉。第二個守善,不行惡就為善。有一說是守戒,意思相通,就是不做惡了,就是守善波羅蜜。第一個是布施波羅蜜,第二個守善波羅蜜,第三個是堪忍波羅蜜。我們也叫做忍辱波羅蜜。我覺得堪忍比較好一點,比較容易讓人懂一點。意思是遭逢不如意的惡事,心能堪忍,不懷報復心。被人家欺侮了,心裡面不起報復心,能夠忍住,當然就是不生氣,忍住那個瞋心,那就是堪忍波羅蜜。
 
第四是精進修行波羅蜜,就是精進波羅蜜。第五收攝其心,不邪念故,第五其實就是禅定波羅蜜。這裡講的更實際一點,講禅定好像是一個專有的術語,這裡不是用這個專有的術語。收攝其心的意思是:你的心是收攏的。所謂收攏,就是你的心是愈來愈簡單,愈來愈純化,就是收攝。也可以說是歸納的,也可以說是歸元的,這就是收攝。那麼邪念是什麼呢?是發散的,那個心啊,愈來愈復雜,愈來愈復雜。那個心念是發散出去的,就是邪念。我們用另外一個說法:一個是向外馳求的,這是壞的,是邪念;一個是攝心內證的,就收攝了,就這兩個方向。
 
六者修習智慧,照除煩惱無明暗。這第六,用我們的專有術語,就是般若智,就是智慧,智慧波羅蜜。這邊的智慧,這部經特別強調,就是懂因緣,識知宿命,就是般若智。就是這六個波羅蜜。
 
所以六波羅蜜,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這就是所謂的六波羅蜜;加上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就是它說的十波羅蜜。四無量心,加上六波羅蜜,就是十波羅蜜。修這個十波羅蜜,就就算修菩薩行了,就可以避免生死的風險。因為你修這個就可以修到無生忍,這樣子就遠離了生死的風險。
 
天帝又再問,那什麼是慈?你見到有痛苦的人,就起那個慈心,作為救護,皆令得所。慈是什麼呢?看見人家有困難、有需要,你去滿足他的需要。有這樣子的心,就是慈。那悲是什麼?悲一樣也是看到別人有困難、有痛苦,你心裡面起的心是,幫他把困難、痛苦消除,這就是悲。慈是看到人家有困難,有某種需要,你去滿足他的需要,這是屬於慈。悲稍不同的是,面對這種狀況,去幫人家把痛苦排除,那就是悲。
 
喜是看見人家有好,我就高興;看見人家好,我就跟著好,跟著高興。喜真正的意思,就是隨喜。前面講到嫉妒,嫉妒是看見人家好,我心裡就起嫉妒;這裡不是,看到人家好,我就跟著人家一起好,很替人家高興,不是嫉妒心,是起喜心,替他高興。看見人家好,就替他高興,也隨順著去做同樣的、高興的事情。這個就叫做隨喜。所以這個喜,就是隨喜。
 
捨是看見人家有痛苦,我們就布施給他,協助他;做這樣事情的時候,不要他回報。把要人家回報的心全部捨掉,「不望現報、不望生報、不望後報」,所有的回報,全部都不要。所以這邊的捨,就是把要回報的心捨掉。
 
這樣的慈悲喜捨,還只是慈悲喜捨,還沒有到無量。為什麼又說它是四無量心,要無量呢?因為做這個事情是對所有一切眾生做的,眾生是無量的,你對眾生行慈,眾生那麼多,你的慈就必須要是無量的,所以就變成無量心。因為眾生無量,慈心無量;眾生無量,悲心也無量;眾生無量,喜心也無量;眾生無量、捨心也無量;所以這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這麼來的。
 
這樣的話,十波羅蜜就全有了。這樣子的十波羅蜜,就把菩薩道全部含攝了,全部總攝、包含。這個時候,天帝聽了野干說十善行法,又聽到菩薩行,他所有的疑惑都解了。聽了非常的高興,非常的歡喜。所以他就跟他的八萬侍從、八萬諸天一起,修敬。一起非常的恭敬,叉手合掌,對野干說:「弟子今日,八萬諸天,一心同時,發菩提心,如和上說,菩薩道行,當具奉行。唯願和上,隨喜聽許。」
 
野干就答:「宜知是時,斯則是其本心所望。」野干就說,如你們的願。諸天就叉手合掌,叉手是什麼?叉手就是右拳在左胸一比,合掌、叉手表示一個禮節,西方現在都還保留著;拿帽子在胸前一比,沒有帽子就手一比,敬禮的時候就這樣表示。叉手合掌之後,他們就開始修了。
 
但是他們還繼續再問,他們想要供養;希望能夠設供養。野干就回答說:「唉呀,你們就不要問了。」它說 :「我吃什麼你們最好不要問,講起來太難聽了。」可是天帝說:「不管好不好,你就說給我們聽嘛!」野干沒辦法,因為他們想要照它所吃的來供養它。它說,它是吃獅子、老虎的糞便,還有吃那些死人的腐肉;有的時候,餓得不得了的時候也吃泥土。這麼一直吃,但是從來沒有吃飽過。
 
這個時候,天帝他們聽了就很難過、很悲哀,就對野干說:「唉!照你所說的食物,我們也供養不下去,那就沒有辦法了。我們要回到天上去了,以後我們怎麼來報答師恩呢?」野干就說:「你們就把你們所學到的,到天上以後,再輾轉教給別人,這樣子就是報恩了。就是報我的恩,也報一切諸佛的恩,也會增長你們的福德。」
 
諸天就起立,跟野干說:「弟子之徒,今還天宮,未審和上,何時當捨此罪報身得生天堂,共相見也。」野干說,最多七天,它就要把野干的這個身捨掉,就是要死了,「就會生到兜率天去。如果你們也可以、要生天的話,希望你們也能生到兜率天。」為什麼呢?兜率天中有很多菩薩,專門教化諸天的佛法就在兜率天。所以天帝就跟它說:「我們會遵守您的教誨,如果我們在忉利天福盡以後,命終了,我們也會想辦法生到兜率天去,與師相見。」講完了,就在野干身上灑上花,然後就離開了。這些天人回去以後,七天,那個野干不離開它的座位,七天就命終,就生到兜率天做天王子。還是一樣,識知宿命,以十善教化諸天。
 
我們再回到波斯匿王這邊,這個時候,佛就告訴波斯匿王:「那個野干是誰?就是我,釋迦牟尼佛。我當時就是做了野干。當時那個帝釋天,就是捨利弗。當時那個阿逸多的老師憂波達,就是彌勒佛。還有八萬諸天,跟著玉皇大帝的八萬諸天,就是現在娑婆國土,八萬菩薩打不退者。」那個時候的八萬諸天,就是現在的八萬菩薩。
 
佛又告訴他:「我回憶過去,從初發心,到修菩提行,乃至證到無生法忍。於其中間,」在這個過程當中,與彌勒佛、捨利弗,一直都是很好的修行同伴,都在一起的。不要命的去追求明師,「親近奉侍,研精學問,成就智慧。智慧力故,於五道中,隨所生處,教化成就,無量眾生,令得度苦。至今成佛,」直到現在,「我成釋迦佛了,皆由般若智慧方便,斷除一切結習因緣,成等正覺。」完全是靠這個般若智。就是懂得這些因緣結習的般若智,所以現在才能夠再繼續,用智慧來教化這娑婆世界的眾生修行。
 
這個時候波斯匿王,還有他一起來聽法的眷屬,聽了以後就心開意解,非常的高興,起來作禮。他原先坐都坐不下去,根本不想聽,想要借機會跑掉,聽到現在就高興了。也不知道疲倦了,他說:「為什麼會這樣呢?世尊您以前講四聖谛、十二因緣、出世間法的時候,我們都很笨,聽了都不了解,所以身體才會疲倦。現在聽您講這個菩薩法,大家聽了,雖然好像還沒有全懂,但是心裡面很開心,就覺得很滿足。那麼,希望佛能夠教我們,怎麼修這個菩薩法?」
 
佛就問波斯匿王:「這個菩薩法,修身口意三業,這個十善道、十波羅蜜,是總攝了一切的菩薩法、佛法,你們能夠修嗎?」波斯匿王就說:「唉,正如您說的,這個法實在很難修,尤其這個意根的心道三法,很難修。該怎麼修呢?」佛就告訴他:「告訴你們一個修法,因為你們的心很粗的,要好好修很難。你們的煩惱都被風這麼一搧,就動來動去,根本忍不住,所以你們也沒有辦法持久的。想要修這個十善的話,就用三個時間來修。一個是上時。就是一醒來,到早飯中間,這一個時間修一修,這就是上時。中時是什麼呢?吃一頓飯的時間。吃飯你最多半個小時嘛,就是半個小時之內的事情,這是中時。那麼再一個下時,就是走路散步的時候,那也半小時不到的事情。修十善就是這三個時間修就好了。」
 
波斯匿王想:「這樣子修有用嗎?這麼短的時間,這樣子修一修有用嗎?」佛就告訴他:「有用,修的時間雖然短,但是有用。」祂就舉例,為什麼有用。「譬如說,你累積了一百年的稻草、或者是木材,只要點一個小小的火,一下子就把它燒光了。修這個十善,雖然三個時間那麼短短的,修一修而已,你累積的業障,恐怕堆積如須彌山這麼多;但是沒有關系,這個小小的火可以燎原,所有的這些稻草、木材,小小的火一點了以後,一燒就光了。所以你們不用擔心,這樣子的時間就夠了,就可以把你們的業障消掉。消掉了,你們的菩提心就發芽了,以後就會長成佛果。」
 
波斯匿王聽了以後更高興,就跟世尊說:「弟子今者,大得善利,所以者何,聞世尊說,修十善道,功德因緣,能令眾生,成菩提芽,弟子今者,志樂菩提,當勤修行,心不退卻。」那麼,「佛說是時,隨從王者,」所有跟著波斯匿王來的那些人,全部都發心要修菩提道,要修菩薩道,要修十善法。
 
這一段,如果大家有上過修行班二,修行班三的話,修行班一二三都上過的話,以上所教的法,全部都學過了。這個就是波斯匿王他們學到的,現在再補充一些經文上面沒有的因緣給大家。
 
在前面,有安陀羅國王,還有他那個出主意的臣子,以及被他殺掉的摩羅婆王。我們的經文裡面,只說到被安陀羅國王設計陷害的阿逸多王,他死了以後,就掉到地獄,後來又做了野干。從野干又再上生,到後來,原來它是釋迦佛。我們就好奇的想要知道,那個安陀羅國王,他死後的下場是什麼?他那一生,我們用世間人的角度來看的話,他是意氣風發、功成名就的,那應該是得意萬分。他想辦法從阿逸多王那裡得到了一百萬兵,加上自己一百萬,就把摩羅婆國滅了,把摩羅婆國王斬首。
 
我們很想要知道,這個安陀羅國王死後會是什麼?當然這個故事,釋迦佛是在兩千多年前,差不多三千年那個時候講的;祂講的那個故事,對祂而言已經是無數劫前的事情了。我現在就問,無數劫前的安陀羅國王,以及他的那個出主意的臣子,下場是什麼?我現在告訴大家,他們現在還在地獄。我講的時間是現在,現在還在地獄。安陀羅國王在地獄,他那個出主意的臣子也在地獄,他更慘,他還被很重的手鐐腳铐铐住,在地獄還被铐住。
 
另外那個摩羅婆國王,當時他的下場也是下地獄,但是很快的就從地獄出來,在人道做了王公貴人,做了好幾生。之後就生天,生天了以後,現在是佛,在佛世界。當時在那一生來看的話,他是很倒楣的,對不對?被殺頭,國家也被滅了,還下了地獄。我們如果來算他們的報酬率的話,那一生看起來,最賺的是安陀羅國王,最虧的是摩羅婆國王,次虧的是阿逸多王。但是如果用比較長的時間,算到現在的話,最虧的是安陀羅國王,和他的臣子,臣子可能更虧;摩羅婆國王和阿逸多王都不錯。所以到底要怎麼算這個賺賠呢?真實的狀況是,要把時間拉得很長來算,算出來才是有智慧的結果嘛。如果只看一生的話,你以為很賺,其實是大虧啊!那麼摩羅婆國王為什麼會掉到地獄?因為他被人家滅了國、砍了頭,所以下地獄嗎?不是,是因為他前生做過出家人,但是犯戒;所以他會受這個要下地獄的報。甚至這個被滅國、被殺頭,都是跟他做出家人的時候,犯了戒有關系,所以才會受這個報。這個報受完了,他就生上去,現在是佛。
 
從這個角度來看,好像倒楣的事情並不是壞事,在那一生,看起來是倒楣的事情,反而把債務還清,破產法成立,然後又重新站起來。把債務還完了,又重新再起來了。用當時那一生來看,最賺的就是安陀羅國王了;但是他是最虧的,你用長時間來看,他真是虧得不知道虧到什麼程度了。因為無量劫都在地獄,你賺那一生有什麼意思?賺一生那麼一點點,賠那麼多生,你到底賺什麼?
 
你看看我們世間的、現在的人,不是常常做這種事嗎?就是為了這一生,然後留下無窮的後患,還以為自己賺了,實際上虧了都不知道。所以,不懂這個事情的話,就是沒智慧。你看得懂這樣的事情,才叫做有智慧。這個情況也像有些公司,不是只看今年怎麼樣、怎麼樣;你用十年來看,他已經破產了。只看一年他是賺的,甚至只看一季,眼光那麼短。只要眼光是短的,就是沒智慧。有智慧的話一定是時間很長的,這一生不夠,要好多生來看,才會有智慧。
 
【現場問答】
 
問:有一天走在路上念百字明,念著念著忽然發現周遭的外境消失了,只剩下自己邊走邊念。請問這是攝心內證嗎?這是捨所留能的初步嗎?
 
師:我想這個應該算是入定,就是入定。
 
問:阿逸多受王位後,修十善法一百年,還受不了色誘而落入地獄。請問要如何修十善法才可免於色誘?
 
師:這個好問題。阿逸多王不但修一百年的十善法,他前面在跟他老師修學、還沒有做國王的時候,他就學會九十六種學問,什麼算命、斷吉凶、念咒、施法、施藥,什麼都會。但是人家來陷害他,他就算不出來吉凶,沒辦法算。這是沒辦法的。所以也可以知道,現在你學的那些學問,都沒辦法免掉這個事情。修十善還沒有辦法免,要怎麼樣子才可以免呢?要修十波羅蜜,把十波羅蜜修好了可以免。不是修了十波羅蜜就可以免,十波羅蜜要修好了,至少修到無生法忍,證無生法忍,才可免。不然沒有辦法免。
 
還有一個辦法,是當時不可免,就像阿逸多王學了那麼多東西,還是不免要上當;但是他學的東西,對他有沒有幫助?有。當他掉到地獄的時候,他所學會的那些東西,對他就有幫助了,那是肯定的。所以還是有幫助,不過還是要去受那個苦。這些受苦對我來講,我把它解釋成出麻疹,這個麻疹還是要出一下,以後就可免了。有的人可能出麻疹也不能免,還會繼續出,一出、二出、三出,原因是因為沒有學菩薩法。你要這個麻疹出一次就可以了,你還是要修菩薩的十波羅蜜。有這個功夫,那才能夠免,上一次當以後就可以出來了。像阿逸多王,上過這個當以後,他就不會再上了。
 
問:請問師父,我每天出門都會看到一個鄰居。有一天她跟我講,她叫謝秀端,於是我當下就在心裡,把她的形象和她的名字連接在一起,於是我便認識了這個女人。請問這是不是識發生的過程?我發現如果這連接名字的動作,是因為心中的時間感才會發生,請問這個時間感是不是行?如果是,那就是行產生了識,對不對?
 
師:不對,不是這樣說的。識和行的關連不是這樣子解的。
 
問:有ABC三個人,A與B是好朋友,B與C是好朋友,A與C是一般朋友。C有一天偶然機會下,發現B有習慣性,在不被A發現的情況下,搶走對A有好感的追求者。A也對對方有好感,但都沒多久就分手了,之後又是如此,C與B溝通後,得到的結果是:公平競爭。請問C該如何處置?
(一)告知A,但破壞A與B,B與C之間的關系。
(二)告知A,A相信B,B與C之間關系變差。
(三)用《佛說未曾有因緣經》的故事方式,去啟發A思考。
(四)或梁師有更好方法,請梁師開示。
(五) A與B之間有何因緣?
 
師:哇!這個問題很復雜嘛!我想你講的事情應該滿多的,C既然與B已經溝通了,而且得到了結果,這是經公平競爭的結果嘛。這樣的話,C該如何處理?我覺得你的這些方法,只有這個第三,用《佛說未曾有因緣經》的故事去啟發A,就啟發A而已。至於我有沒什麼方法?我什麼辦法都沒有。
 
問:布施錢財時,是否要考慮現實狀況?
師:你看看我們的十善法,我們這回講的六波羅蜜,這個布施波羅蜜是在布施什麼?在干什麼?為什麼菩薩要修這個布施波羅蜜?當然十波羅蜜都要修,我們現在只來探討布施波羅蜜,為什麼要修?
 
布施波羅蜜是什麼呢?就是把你自己的好東西,對你個人而言,那是你的好東西,送給別人。這個是布施。平常我們自己的好東西,當然要把它留下來;我認為是好東西的,不是我的我都要把它拿過來,現在已經是你的東西了,又是你喜歡的好東西,修布施是在干什麼?就把這些好東西給別人。這個動作是違反人性的動作。為什麼要做一個違反人性的動作?就是為了把我執磨掉。布施,其實就是在把你的我執磨掉。
 
我要說磨的原因,因為這個實際狀況就是在磨掉。這個我執是很厚的、很堅硬的,你沒有辦法把它一下子就拿掉、打掉,你做不到的。我們怎麼磨呢?就是用布施,用每次的布施,就把你那個人性、我執的部分,把它磨一點、磨一點,就這樣。磨久了才能夠把這個我執磨掉。
 
我執是什麼?就是無明殼。你把它磨掉了,才有辦法把這無明殼打出一個洞來。這個洞不是這麼打就打得掉的,是在那裡磨的,很辛苦的。這麼磨磨磨,把它磨掉的。一生不夠,要用很多生,很多生持續不斷的修這個布施。所以這個布施,根本就是在磨你的我執。把這個我執磨掉了,你就修成了,你就回到原點了,你就回到本明了,那個時候才能起修佛道。
 
所以布施的錢財,是否要考慮現實,自身的現實狀況?你要考慮的話,就是在維護這個我執,要維護它,不要把它傷得太重,就是這個呀。你可以考慮,但是這樣子磨,要把它磨掉的時間,就遙遙無期啦,就很長啊!
 
問:經中許多地方,譬如講悲的部分,都提起將善業回向眾生。但是為什麼師父曾經指示我們不要回向呢?
 
師:因為有別的原因。這部經裡面要他們回向,我們為什麼不要這麼做呢?因為我發現,我們很多人這麼做了以後,產生了其他負面的事情,所以不要大家做。一方面,自己的功夫不夠,自己也沒有多少善業,靠那一點點善業活命都不太夠,所以還是暫且不要回向,等本錢夠一點的時候再說吧。因為有很多事情出了狀況,所以才做這樣子的調整的。我們是對我教的方法,是針對我們所遇到的問題而設的。那個經典,那個時候他們是針對他們的狀況而設的。
 
問:如果屬下是其他部門的頭痛人物,調到本部門,如何與該同事和平共處?
 
師:喔,就是一個其他部門的頭痛人物,調到我這個部門來了,做我的部下。那麼這個人,我怎麼去跟他同事?這是一個籠統的提問,所以我也只能籠統的回答。那麼就好好的跟他和平共處,沒辦法做什麼特別的回答。
 
我們今天問題就到這裡。謝謝各位。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