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達居士:生活中的觀照
生活中的觀照 黃國達 前言 *現代人的修行方式 一般我們談到觀照,往往想到的是自己一個人靜靜的坐在屋子裡,或是在森林裡才能修止觀。但是事實上現代人很少有這樣的機會,現代人的煩惱相形之下比古代人還要多。要追求解脫,現代人比古代人更不容易。因此,現代人學習佛法可能與古代人在經典所描述的方式,要有一些改變。也就是說,必須在生活的當下去學習佛法,這就是我們要做生活觀照的理由。我們就在上班、下班、與人來往中、在家庭裡、打電話、走路、說話、穿衣、洗澡等,種種生活細節裡來觀照,要不然我們真的沒有那麼多的時間整天打坐。也許你會問,打坐打禅七重不重要呢?這種禅修的確是很有幫助,但是如果平常沒有修行,即使七天關在那,也很難有成就。因為平時累積了一大堆垃圾,而要在七天內就清理乾淨,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我們的修行要像清潔隊一樣,每天清運而中間不可有間斷休息的時刻。我們這個班為什麼叫「研習班」?而不稱之為「研討班」?因為我們的重點不在討論,而在於練習。這種的練習往後的幾堂課,就會在課堂上立即練習,現在只是要求各位回去以後要確實練習。各位目前的功課還滿多的,成長團體要做功課,生活觀照研習班要做功課,生命日志也要做功課,還有雜阿含經要研讀,非常辛苦,但對各位的成長相當的有幫助!(一)色蘊及受蘊的觀照*五蘊是一體的多面 我們前一次談到有關對色蘊的觀照,是屬於對物質世界及身體的觀照,在四念處裡較屬於身念處的部分,但比身念處的范圍較廣,包括眼、耳、鼻、舌、身與色、聲、香、味、觸,五根與五塵的應對,而物質的世界與色蘊的關系同時也牽涉到其他四蘊,因為色蘊和其他四蘊是互動的。我們雖以色蘊的觀照為主,但不停留在色蘊,因為色、受、想、行、識的相互關系,有如一體的多個面向,雖只是就單一的面向看,但事實上它是一個完整的法塵,不可能將色蘊從整個存在中抽離出來,但是我們在觀照時,仍然要對每個面向分別的觀照,才能觀照得完整。色蘊的觀照*觀照的三個階段 我們如果對色蘊經常的觀照,透過三個階段(1專注當下2質疑生疑情3體驗實相)不斷地練習就會有寂靜涅槃的體驗,縱然只是一剎那的體驗,但是這種松脫放下的體驗,可以讓我們感受到自由和喜悅。*專注當下 一般常談的四念住(身、受、心、法),屬於專注的成份比較多,這種專注用另外一個名詞來說就是"活在當下"或"活在眼前",不要停留在過去也不要停留在未來,不要停留在想像和猜測,也不要有很多的分析解釋,只是活在當下。眼睛看、耳朵聽、吃飯喝飲料的時候、□到味道、聞到香味時、各種觸覺如:冷、熱、松、緊、痛、養等,在感覺中很專注的去知覺它、覺察它。*質疑生疑情 第二階段就要去質疑,例如當有痛的感覺時,質疑自己痛從哪裡來?痛消失時到哪裡去?當我們生起一個念頭說我很痛時,也問自己真的很痛嗎?痛又如何呢?真的那麼難受嗎?如此不斷的質疑慢慢地我們會從感官的世界中升華。 我們一直都很沉迷於感官的世界,要聽好聽的、吃可口的、聞香的、看美的,喜歡撫摸柔細的、溫暖的,不喜歡觸摸粗糙的、冰冷的,我們為滿足感官的享受於是有所選擇分別,對物質的世界及對身體的反應都會有撿擇,會將我們所謂的幸福界定在能夠有很好的物質環境,感官能享受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以為這樣就是幸福,若不是如此就不幸福。我們對幸福的定義就這麼的狹隘,就只有物質世界和感官世界。當我們處在平靜的狀態時,就覺得無聊,於是往KTV、游樂場找各式各樣的消遣和刺激,這樣的世界就是活在感官的世界,對這樣的感官世界我們要不斷的質疑和觀照,例如質疑這樣地刺激就好嗎?這麼的刺激就是我須要的嗎?這樣的感官享受,好看、好聽、很香的環境,就是我要的嗎?如果這樣的環境就是你所要的,那麼升天就好了!不必成佛、菩薩、阿羅漢!因為天界的生活,感官就是一直處在滿足享受的狀態。 當我們不斷地在專注中去質疑時,這些個感官的撿擇享受是會蛻變的,我們會看到一切法塵不是那麼的實在,不是固定不變也不是孤立的。好看的東西是靠不好看的東西因緣和合來促成,美麗的花朵靠臭味的糞肥來培養,糞肥臭氣難當,美麗的花朵卻香氣迷人。漂亮的女人生病開刀時,血流滿五髒六腑,美嗎?再美麗高貴的人也要排糞尿,一個支撐美麗的背後其實是一種丑陋,美麗和丑陋的界限在哪?它是不可分割的,但是我們卻硬要去分割,把不好的遮起來,把好的顯現出來,不斷地在分割。但是當我們在專注質疑時,問它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時,我們看到的是整個的緣起。這時我們體驗到法塵不是固定的,是不可分割的,如果不斷地抽絲剝繭和分解剖析,將會發現什麼也沒有,沒有實體的,物質的世界全是如此,沒有一樣物質可以不被分解,連金鋼鑽分解的結果也只是碳原子,碳原子也可再分解,最後就只是能量,能量回過頭來又形成各種物質。所以能量也沒有一個實體,所有的法塵都是沒有實體,沒有固定的存在。*體驗實相 當我們不斷地質疑時,對空性、緣起就會愈來愈徹底的了解,這時我們就慢慢進入第三階段。這階段就不單只是物質的世界,已從色、受、想、行而進入識,眼見色生眼識而可感知外在的世界,我們的眼球、外界的光線、物體等都是物質的,可是在這當中卻有個感覺、感知在裡面,好像有個能夠看、能夠觀照的某種東西在體內。這時要進一步進入第三階段,要體驗看的本身、能看的及所看的都是緣起,不是對立的也不是孤立的。沒有一個能看的我,也沒有一個所看的對象--色,進入第三階段以後的那種不被拘束的自由,是愈來愈明顯,這時有人形容是「萬法合一」,有人形容為「空」、「解脫」或「無我」,但是它真正的含義是什麼?以中觀來說叫做「無自性見」或「畢竟空」,但是所有的解釋畢竟都是文字,重點還是要自己去體驗,體驗這些對「解脫」的解釋,它所表現在我們實際生活和生命的就是對於物質世界不再黏著於感官,那麼如果不再黏著於感官,不就是麻木了嗎?不是的!他是帶一種欣賞的特質,能單純到連喝口水都感到美好!在沒有黏著的時候就回到一種空的、自由的、豐富的、當下的,也可以說是一種寂滅。在這物質寂滅的時候,沒有實體、沒有分割、沒有固定、沒有我、沒有我的,沒有任何一樣東西是我或是我的,身體不是我也不是我的,房子和車子不是我也不是我的,如此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和自由。這就是從物質世界得到解脫,也就是從色蘊的面向觀察。受蘊的觀照*受蘊的內容 受蘊是一種好的和不好的感覺,基本上就是這二種感覺,但是這二種感覺是心理上的「感覺」而不是生理上的「感知」,例如我們認為他很丑,「很丑」是一種解釋,是一種思想。但是生理的感知是一種舒服或不舒服的感知,它不是一種思想,而是有實質的東西在進出,例如身體有疼痛就是不舒服,肌肉放松了、環境的聲音安靜下來了就是舒服。 心理上好與不好的感覺是會演變為情緒的,不好的感覺演變成恐懼、憂慮、懊惱、傷心、絕望、嫉妒、仇恨等的情緒,這種不好的感覺對外的表現是抗拒,對內的表現是否定,例如有人說「我不想活了」,雖然和思想有牽連,但基本上都是從感覺裡出來的。好的感覺如:自由、平靜、喜悅、輕松、溫柔等,如再建構上去就有愛恨情仇、悲歡離合等的感情問題,如此牽連就更更深更復雜了。 人類有愛與被愛的本能,也就是說好的東西他就喜歡,喜歡就會愛,愛了就有執取。都是從感覺變成情緒,情緒再變成感情。例如男女在一起,日久生情,發展成為感情關鍵就在第一眼有「好的感覺」,若沒有,以後就很難來電!例如長相要帥要漂亮,若不帥不漂亮就很難來電了。開始時雖是以物質的做為基礎,但是最後就回到一種心理的感覺,這種感覺大家都把它看成很神秘,但是今天我們要把它瓦解,使它露出真面目,使它不羅曼蒂克!*專注地看著感覺 有人或許會問,佛法這麼理性,那麼有智慧,是不是就會把世間的情給否定了呢?不會的!我們今天所要瓦解的是那分「執取」。首先要活在當下,專注地讓感覺出來,不要排斥,不要懊惱我怎麼會有這種感覺,我怎麼這麼貪!我怎麼可以喜歡女孩子!我怎麼可以喜歡男孩子!我怎麼可以動這種邪念!這些懊惱都不要去理會,只要看著自己的感覺,慢慢地這感覺就會沉澱,最後會發現,原來最神聖的和最卑劣的感覺都存在我們的內心裡,聖潔和污穢一直都在一起的,無法被分割的,若不可被分割那該怎麼辦?不要去理會它,不去批判、解釋、分析,就只是看著它,慢慢的愈看就會愈清楚,活在當下!不論是悲傷、喜悅、得意、沮喪都看著它,看著它就會產生蛻變,慢慢的內在裡沒有扭曲,沒有遮掩。悲傷時就看著悲傷,或許你會問悲傷時已經夠悲傷的,怎麼還有可能看著悲傷呢?奇怪的是就是可能,若不相信的話,下次悲傷時試著看著它,你會辦到的!為什麼光看就能產生蛻變?因為過去我們從來不曾這樣看著自己,當悲傷時就一直自我催眠說「我好悲傷!」,於是就愈來愈悲傷,在當時就是不看著不觀照,執取的心出現時就說「我好喜歡喔!」,於是就一直黏著下去,只要看著它就會脫離出來,不看就會被卷進去。*質疑情感 對於情感的觀照,第一個步驟是看著它,第二個步驟是質疑。對於情感的質疑似乎是相當煞風景的事,但是如果不質疑的話,就沒有真正的愛和慈悲。我們很喜歡某某人,那是因為她溫柔體貼,她做事能干,因為她笑的樣子很像我媽媽,看到她就想起我的老師等等,但是當那種喜愛隨著因緣而改變時,我們就會變得不喜歡了!不愛了!而被愛的人就會感到莫名其妙,我還是我怎麼會不愛我了呢?因為我有權不愛你,因為愛是有條件的,是因緣和合的,所以我們要質疑。 那又怎樣?常常問自己就比較不容易沉陷,要不然我們一點覺醒的力量都沒有,怎麼可能有更深入體驗。觀照和質疑其實是同一件事,但我們為什麼強調質疑?因為一般人的觀照是抓著來觀照,也就是這樣把觀照都捏死了!必須放開後再來看,去看覺受、看感情。當我們一有平靜的感覺,就認為我的修行所要得到的就是這種平靜,於是說「好好喔!我要!」然後就這樣掉了進去,像這樣的感受都不要,只是觀察、質疑、觀察、質疑。*體驗實相 質疑的結果是自由、清涼,沒有渴望維持、渴求再發生等。當緣起展現一種平靜時,那就是平靜,當緣起展現一種混亂時就是混亂,沒有渴求,因為沒有任何一個對象是我們可以支配的。自我的支配欲--我執,在觀照質疑中會慢慢淡化。 人類對各種事物的黏著以感情的黏著最深刻,人都有愛與被愛的須要,去愛一個人固然很好,因為這是一種欣賞、一種美,但人也有被愛的須要,被肯定的須要,這就是為什麼男女朋或夫妻分手時會那麼的痛苦,因為分手代表互相否定。當兩人在一起為什麼會帶有那麼高的喜悅?因為他(她)不再孤獨,終於有一個人全心全意來愛我了!雖然他(她)自己意識不到,可是當承諾發生時,他(她)覺得太滿足了!至於結果如何就沒想那麼多了。人有愛和被愛的須求,但我們要質疑這愛和被愛的須求。如果我們的愛是建立在條件上,被愛是建立在依賴上,則是沒辦法自由和解脫的。 所以當經過第二階段質疑之後,慢慢內心就會愈來愈松脫,對外在的渴望、渴求,對心靈感受的追求,就會愈來愈淡化,不追求平靜也不追求混亂,不追求美的感受,也不追求不美的感受,只是回到真實的、當下的,很清醒的活著而已。對物質世界抱著一種奇妙的、欣賞的態度,寂靜的看著,對感情的感觸也是如此。當有條件的、依賴的內在都消除,就回到真正的愛和真正的慈悲。我們對萬事萬物美好的感受,很自然地從內在出來,因為沒有對立所以和諧,就是如此單純,沒有條件的,純粹是對人的欣賞,這種的欣賞是內在提升的結果,是屬於很高層次的部分,也就是當我有一個「好的感覺」就只是一個感覺,沒有我也沒有感覺的實體,只是讓感覺發生,所以在感覺當中、情緒當中、感情當中就自由了,這就是受蘊的觀照。 (二)想蘊的觀照想蘊的內容※想蘊是自主的也是不自主的 想蘊在五蘊裡是相當重要且核心的部分,歷代祖師大德對佛法的注解,想蘊的部分占了相當大的篇幅,在修行的過程中想蘊的觀察和了解也花了很大的工夫。想蘊就是一般所謂的思考、思想、念頭等,而念頭又可分兩部分,屬於動機的部分是行蘊,另一種是想蘊的部分。若由心理的過程來分析,當六根與六塵接觸產生六識,在觸的當下俱生受、想、思,受即受蘊,想即想蘊,思即行蘊。當根境和合時,即產生情緒的感受、感情、思想、行動,也就是身心的反應運作立刻出現,此身心的運作好比電腦的機器一樣,不斷的反覆運作,是自動的運作。尤其是想蘊,當我們沒有接觸境界時,想蘊還是不停的運作,包括我們在睡眠時的夢都是想蘊。想蘊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當我們接觸外境時會思考,思考包括分析、歸納、推理,種種理性作用的部,也包括記憶的部分,大腦會儲存記憶,因此當思考時會產生聯想,也就是把過去的記憶呼喚回來,最後就下判斷和結論,結論下好後之就根據這結論下達指令,開始產生行動。※想蘊的陷阱--所知障 想蘊在人類的身心世界裡是屬於相當復雜的部分,要觀察它非常的不容易,一般學佛的人很容易踏入想蘊的陷阱內。學佛的人在佛教裡吸收了很多的知識和觀念之後,都將它儲存到想蘊裡變成記憶和知識,但卻無法對這些記憶和知識加以活用,於是這些學佛以後所得知識都變成了所知障,知道的愈多障礙愈多,譬如說:當這些知識經過推理分析以後,自己產生一套的見解,用這個見解去觀察他人,而不是觀察自己,然後就對他人下判斷說:「你這人沒修行」「你這個戒律沒守」「你的知見不合乎中觀」「不合乎禅觀」「你這有執著」「你這是我執、那是法執」等等,這種知識都很豐富,卻都在觀察他人,就是沒有在觀察自己,這是其中的一種盲點,另外一種盲點是雖然在自我觀察、自我反省,但是運用不得當,開始觀察時就將一些佛教的名詞套在自己的身上,碰上問題時不去思考它的原因,不去面對現實,就直接將佛教的知識搬過來用,於是說「我業障深重」「娑婆世界就是苦海」「成佛要三大阿僧只劫」稍微有點境界就說我開悟了!就是很容易將一些境界、佛教的知識套上去,稍微有一點禅定就以為是解脫了,這些現象很普遍,卻都是「所知障」。※思考不是觀察 想蘊另一種很難脫離的陷阱是我們很容易將思考和觀察混淆,也就是還未看清楚事實之前,我們就已經下結論了,這色是無常的、受想行識是無常的,色是無我的、受想行識是無我的,色是空的、受想行識是空的,這樣想一遍以後就以為懂了,可是事實上並沒有懂,這些都是結論,都還是停留在知識的范圍,雖然眼睛看著眼前的一切,在心裡默念無常,可是你與這件事的無常並沒有結合、沒有相應,看歸看,可是心裡那一對眼睛卻沒有睜開來,而只是將無常、無我套在上面,所以表面上你是在觀察,可是那個觀察不是觀察,只是將結論復誦一遍、將結論貼在上面而已,這並不叫觀察。真正的觀察就有如喝一杯水時,喝一口後杯子的剩一半,再喝一口,杯子的水空了,從開始到結束都觀察到,水的從「有」到「無」整個過程全看見,此時雖然無下結論說這是無常的,但是心裡已經觀察到一個無常的完整的事實,所以這時的思想和觀察就是分離開來了。※概念只是抽象的表達 思想在什麼時候有用?當我們整個過程已經觀察清楚以後,要表達出來時,我們就說杯子的水是無常的,就用這樣的觀念來表達,可是表達給別人聽時,對方所感受到的是整個過程嗎?不是!對方只是接收到一個抽象的觀念而已。這就是思想最大的問題所在。思想的特質是什麼?它是抽象的被抽離出來的,例如當我們還很小時,我們不知道「人」是什麼,但是慢慢長大後,知道凡是有口、有眼,會說話會思考會行動的生命體就是「人」,「人」是一個「概念」,是從具體的、不同的現象中抽出共同的特性來叫「人」,這「人」是有別於豬、狗、貓、熊、獅、虎,乃至植物、礦物,以後我們只要用到「人」這字眼時,人的共同特性立即浮現在腦海裡,思想的用處就在此。但它對我們的觀察並沒有幫助,概念的東西對觀察沒有辦法有幫助。當你有這些結論的概念時,你的觀察就受限了。※想蘊的三個層次 一、概念(底層):所有想蘊建構的基礎都是從概念出發,概念是從不同的個體抽取共同的特質,這是「人」、這是「生物」、這是「地球」、這是「我」、這是「你」等等,用種種不同的概念對事物做一簡單的區分,但因人類經驗的不同,每人區分的結果會有所不同,又因時空的差別,古代人與現代人的思想概念就不同,古代的人沒有電腦,所有與電腦有關的名詞、設備都沒有,因此與電腦有關的概念古今的差別是截然不同。又例如古代人與大自然接觸頻繁,狩獵與種田都是利用大自然,對生活周遭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是了若指掌,他們的概念與現代都市小孩也必然是不同。這些都是底層的想蘊,是接觸外界後隨即概念化的想蘊。二、觀念(中層):當事物概念化之後,我們根據對自身有利或有害、喜歡或不喜歡的原則,建構出中層的想蘊--觀念的世界。我們會有一些觀點出現,例如開始有好人壞人的區分,做好事的就是好人,做壞事的就是壞人,再一進步有價值觀出現,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百善孝為先」「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的觀念,而且有一些是影響我們很深的觀念,如:人要做有出息的人、人必須很能干、要有才能、要出人頭地、不可以被人看不起、人要活得有尊嚴、要活得有價值、到每一地方都要受人歡迎、如果有人說一句讓我很難過的話那就是我的錯、我們認為所有犯錯的人受到懲罰是應該的等等,我們一直都有這些觀念,其他例如:認為每一樣事情都要有一個標准答案,有最正確的處理方法;我們也會認為如果沒有得到一最安全最好的保障,那就是很可怕的一件事;認為若對未來沒有一個很好的計劃,一定會將事情搞得一團糟,所以每一件事的處理都是步步為營;我們會認為對沒有辦法控制的事將會是一個非常可怕的狀況;對未知未發生的事,如果有危險就應該提心吊膽,隨時隨地都要去擔心它;我們有各式各樣的想法,包括學佛就是為了要成佛、開悟、證果、解脫;如果拜佛、念佛就會很有功德等等,這些都是在想蘊的中層裡。這種價值觀的想蘊一直都占據我們整個的心,占據我們整個思想,這比底層的看到什麼就給它一個名稱、一個概念要來得更復雜。三、妄念(表層):妄念是根據底層的概念和中層的價值觀所發展出的一種應對的念頭,例如:「今天天氣很好」這並不涉及價值觀,但是它不斷會對事情有一些描述,這念頭是來了又去,去了又來,載浮載沉。例如:打坐時會發現一種飄忽不定的東西,就是表層的想蘊。這種想蘊是忽然之間想到哪件事,然後又忽然想到另外一件事,總是有自言自語、喋喋不休的想蘊,總是有一些想法一直會出來,東想西想、胡思亂想,這就是表層的想蘊。想蘊的觀照※表層的觀照 松脫了中層想蘊的執取,最後我們還會面臨一底層的結構,也就是在我們的概念中,每一樣東西都是實在的,動物是動物,花是花,草是草,都是一個個分割地存在著,最後我們還是感覺有一很實在的時間和空間,很實在的物質,實在的心,這心可知覺萬物的,不論我們歷經什麼樣的改變,這個心都一直在那兒,來覺知一切,我們就以為心是很實在的東西,這心我們將它當成有「我」的實體,這個身體就是「我」也是「我的」身體,有一種「我」的感覺,有對立就有一個「你」或「他」,這些都是很實在的概念,很難摧毀。摧毀這些概念不但要質疑,而且要在禅定中去觀照,才有辦法看清楚。例如要確定這房間內是否有貓?唯一的辦法就是搜遍房間內的每一個角落,從頭到尾看清楚才能確定,才會相信沒有貓。所以要觀察到一切法塵沒有實體,沒有我。就是要看清楚,這一切都是六根對六境產生六識,身心不斷的運作,除了這些以外沒有一種法塵是固定實在的,這樣的觀察才能真正將「我執」「我見」破除。體驗實相 想蘊是體驗實相一個很大的障礙,它不斷的黏在身心裡,不斷的下判斷,當我們在看東西時隨即說「我在看你」「我在看人」「這個女孩很漂亮」,思想觀念立刻投射進入觀照,要怎樣能不投射呢?首先,將表層的東西(妄念)淡化,也就是進入定,讓思想暫停。其次,讓價值觀判斷如:很美、很丑、很好、很壞等的觀念都暫,最後回到一種很素樸的,一種的存在,這種存在只是一種相依相待的緣起互動。如:「我在這裡看著你」這當中就是一個完整的緣起,只是這樣,沒有一個真正「我」的心,它只是身心自然的運作。底層的思想概念要破到底,是要比較深的智慧才能行深般若波羅蜜,照見五蘊皆空。中觀要破的就是這最底層的思想概念。心理學只能破中層的觀念執取,但中觀中層、底層一起破。表層的妄念只要修定就自然會減少。但若中層底層一旦破除,表層自然就乾淨,不受污染。此時的身心對中層底層觀念思想的來來去去,只是像一個處理器而,裡面沒有執取,沒有黏著依附,思想已不對身心構成困擾。或許有人會問,底層一破除是否就不知道對方是「人」?不是!只是沒有黏著,沒有一個固定的角度來看事情,不會認為這是實在的東西,不會將它「當真」。雖然口中說這是「我」,但內心並不陷入「我」,那就是自由的、覺醒的,雖然身心仍在運作,但是卻是自由的。 想蘊的觀照是五蘊中困難度最高的,因為人往往是當一件事發生後,就不斷地分析解釋,而這些分析解釋不是落入中層就是落入底層,都是黏在上面,看不見事實的真相,譬如說,當你對我笑一笑時,我馬上反應解釋說你對我有好感,但不一定就是如此,我們卻從來不質疑!你看我一眼!我就認為你是對我不滿,尤其是流氓太保那種心態就是看人「不順眼」。夫妻之間互動不良時,也是如此!他(她)一固動作,太太(先生)立即解釋成你就是這樣這樣!每次都是這樣!於是罪名就這樣被加上去,這些罪名實在是莫須有的,我們沒有自我觀照時是看不見的,就這樣掉進想蘊的執迷中出不來,以為真的就是這樣。跳脫想蘊迷陣的方法就是先自我觀察,質疑是嗎?是嗎?真的嗎?真的嗎?於是才會出來。回到沒有任何的判斷分析,就是面對面的直接互動,這才是實相,但是人很少能夠超越這個層次,回到一種純然的存在,就好像一朵花,一棵樹,它只是展現自己而已。人就是沒法「就只是展現自己」,沒辦法讓緣起就當下去展現,一定要去□加作料「啊!這好棒」「啊!我好難過」「啊!這好可怕」「啊!這就是我夢寐以求的」我們一定一直在□加作料,結果心就跟著忐忑不安,沒有自由輕松,情緒就跟著起伏,想蘊即使只有一絲毫的黏著,就能引起內心很的波動,如果一個人能看穿這一點的話,他就有很深的般若,其他的色、受、行、識蘊,就有能力去解開。 人們一切執著的核心就在想蘊,最難處理的就是想蘊,一不小心就陷入想蘊,我們為什麼會脾氣不好,為什麼會那麼憂傷,一個情境只是一個情境而已。大自然的變化、生老病死、成住壞空是那麼自然的現象,一片樹葉掉下來,一朵花枯萎了就可以引起我們很深的哀傷,因為它讓我們產生很多的聯想,看到一彎明月,就開始思鄉,想起母親,想起青梅竹馬的伴侶,那聯想是那麼的豐富,將這情景寫成文章作成詩,但這都不是本來真面目,或許你會問那不是太沒趣,太不浪漫了嗎?太沒感情了嗎?不是的!佛法的感情並不是這樣的,不是那麼容易就陷進去,而是觸對境界時,就只有關懷、悲憫,一種很奇妙的喜悅,就是樣而已。看到一朵花有奇妙的喜悅:「好美啊!」沒有占有,就僅止於「好美」。或許你又會問,那麼的單純不是很單調嗎?不會的!一個人拋棄想蘊的執著時是活得更豐富,更寬闊。當我們進入思想時,展現就受限了,心智就窄化了。補充說明※觀照三階段可再細分為五階段 上周所探討的觀照三階段,或許粗略了些,因此我們可在專注當下之前加上思維觀察,也就是當我們在專注之前要刻意動用思想來觀察,如此才能進入第二階段的專注當下,而專注當下又可分為表層當下的專注和裡層當下的觀照。數息、念佛都是屬於表層專注的部分,只是活在當下的一部分,但是除表層當下的專注,還要再進入裡層當下的觀照,如此才能更深入去質疑而生疑情。因此,觀照三階段可再細分為:1.思維觀察。2.表層當下的專注。3.裡層當下的觀照。4.質疑生疑情。5.體驗實相。 ※五階的觀照互有包含 五蘊觀照的五個階段的區分是沒有絕對性的,而是互相包含,例如:第四階段的質疑追問,可以包括第一階段的思維觀察。第二階段與第三階段則可隨情況有所不同的著重點。第四階段質疑的很清楚時,第三階段的觀照就已經很明朗的一片。所以與其說是階段,不如說是一種靈活的運用,但是在運用時,可能開始時是側重思維,例如:還搞不清什麼叫「緣起」時,就不知道怎樣觀察起,這時就須要側重思維。還有當我們心定不下來,這時就不須觀察,只須側重表層當下的專注,先將心靜下來。因此雖互有包含,但是階段還是存在。(三)行蘊及識蘊的觀照 ※行蘊是理性也是非理性 行蘊與識蘊的內容較單純,但人對此二蘊的執著卻是很深。行蘊是一種願望、希望、動機、想要,沒有理由的就是要,例如:小孩哭哭鬧鬧的就是要他想要的東西,是非理性的「要」,這就是行蘊。十二因緣裡的「無明」緣「行」,行來自無明,但是若對行的本質繼續去探討,會發現在大自然裡它是改變自我、改變環境的一個動力。它是一種反應,沒有這種反應的話就和死人一樣,例如冷了不知道穿衣服,熱了不知道吹電扇等沒有知覺的反應。行也可與環境有很好很靈活的互動,這是行很好的一個功能,於是我們可將「行」區分為非理性的希望和透過合理而自然的希望。它們到底又是如何的區分?非理性的希望有如建造在沙灘上的城堡,它是建立在自性見、執取、實在感上,它對這世間的看法是不正確的、是誤認的,有了這樣的基礎,所發展出來的認知與願望都是有偏差的。第一個偏差是它認為有一個自我的實在感,它所有的行為都是要維護自我的存在。第二個偏差是自我的所有願望是要被滿足的,如果不被滿足那就是很不幸,如果滿足了就叫幸福,它就是有這種思想,想蘊裡有這種偏差和污染就造成行蘊的偏執。※行蘊的造作有如「飲鸠止渴」 偏執的行蘊對空間的感受是實在的,它覺得這一切的空間物質和他內心裡的預設想法是不一樣,所以它要去改變,而這改變又涉及時間感,現在不好但我以後要讓它變好,過去不好,現在不好,但以後要好,就落入時間空間的實在感,落入一種有「我」、「我的」的預設思想。這樣造作的行為或動機都是苦,求不得是苦,得到了還是苦,因為得到了又會發展另外一種需求,所以有如「飲鸠止渴」,一個行為會牽動另外一個行為,永遠不停地在掙扎。在西洋有一個人叫「尤裡西斯」,他推著一個大石頭從山下推到山頂,當他在喘口氣休息時,大石頭卻從山頂滾下山,於是他又從山下開始推石頭,這種行為是相當盲目的。一個人維護自我,追求我要的東西,這是「我的」,認為有實在的「時間」「空間」,想要將一個東西改變成另外一個東西,這就和「尤裡西斯」是一樣的盲目,所以有人認為「無明」就是一種盲目的沖動。※「行」中沒有「我」 經過般若智慧或中觀、禅的智慧之後,是不是所有的行動都停止了呢?不是!那些能量、行動並沒有停止,只是被看見了,看見了以後就消除自我的實在感,外在的一切不屬於「我」,也不屬於「我的」,時間沒有實在感,空間也沒有實感,所有物質的、感官的、內心的都沒有實在感,這一切都是如幻如化的,只有活動而已,活動而沒有自我,走路而沒有自我,走路是「行」,是物質的形象,它有一個思想知道那地方是哪裡,這個都知道,而且付諸行動,但是這當中都沒有分割,譬如說沒有一個自我在走路,沒有在時間當中走路,沒有在空間當中走路,所以禅宗講「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裡面的玄機就是拋開任何的立場和執取時,這一切就只是當下的展現而已,走路就只是走路,而走路又不是走路,說話、工作、吃飯、喝茶、行住坐臥任何行為舉止,都是一樣的展現。我們做身念住時,觀察身體的動作時,內在意識的推動和外在身體的動作,同樣都是空,都是幻化的,都是沒有辦法被分割的,這就是「行」中沒有「我」。當有執取時就是苦,當沒有執取時它就沒有苦,這之間的關鍵就是要觀照,要參究,要有疑情,要明白我想要的真的要得到嗎?這真的是我想要的東西嗎?要這樣去問自己,我真的沒有他不可以嗎?我那麼希望擁有這個東西!這「希望」是什麼東西?那麼希望將自己變得更好,那「更好」又是什麼東西?什麼叫做更好?要去探究、要去看,如果看不透就永遠只是從一個東西要成為另外一個東西,永遠不停的在掙扎,這就是「行蘊」是世間的「行蘊」。※「識」是「我」嗎? 識是最深層的內在,我們所有的色、受、想、行都是可以被覺知和感觸的對象,這些能夠觀察感觸的東西,都是有一個「心」或是「識」在觀照。那麼心和識是不是實在的呢?很多外道或修禅定的人,不知不覺會將「識」當成一很實體的東西,能看能聽,能知能覺,以為這就是一個實在的「我」,有這樣的誤認。其實這一切都只是六根對六境所產生的意識而已。離開六根和六境,意識是沒有辦法存在的,它是在依存關系中存在的,我們只是活在一個整體當中,沒有任何的色、受、想、行是可以離開識的,識也不能離開色、受、想、行,它是整體的存在,沒有辦法被分割。識本身隨著六根六境的變化,它所展現的樣子也會不一樣,沒有一種可抽象出來可稱之為純粹的意識的東西,例如當沒有知覺的時候就沒有意識了,意識只是知覺的轉換而已。六根對六塵是物質的,所產生的識是精神的,精神的識是沒有實體的,是最難破除的。一般學禅定的人很容易將這識當成是最後的、宇宙的、內心深處的根據地,不論這世間是如何的變化,彷佛有個「我」不斷的在觀察,有個觀察者,有個明白一切都是空的「識」,以為什麼都可以被破除,就是「心」不可以被破,有些人將這「心」或「識」稱之為「真心」或「真我」,可是並不是這樣的,除了整體的緣起空性以外,其余的什麼也沒有,這些「我」的存在只是存在感覺中,只是一種感覺,如果沒有任何的添加,就沒有所謂的「我」在觀察,這件事只有觀察、只有整體、只有被發現、只有這樣的整個呈現出來。「行」和「識」蘊其實不是很復雜的,那覺知的識和行蘊一樣有染著的,以為這裡面有一個自我為中心可覺知的「真心」、「真我」,那就是一種黏著。要能照見五蘊皆空就須看清這一切都是緣起,知道裡面沒有我,沒有觀察者,沒有能看能聽的一個實體,沒有一個能理解、能想、能感受的實體,只是緣起互動而已,如果能辦到就得以進化了。※照見五蘊皆空 《心經》裡有「照見五蘊皆空」,我們到底要如何的照見?這一切現象是那麼的復雜,要如何觀察起?古時候的禅宗或是修止觀的祖師大德就發展出一些方法,例如念「阿彌陀佛」「哺都」「嗡嗎咩悲咪□」或是「摩诃般若波羅蜜」看到字的流動性,看到它的變化性,心一念就不是剛才的字,一出來就開始轉換,一念就沒有了,一剎那就沒有了,有如電燈的開關一開就有,一關就沒了。它是一種流動的過程,這裡面沒有一個實體,每一個音聲當中都包括一些思想、念頭、覺知、覺受在裡面,也就是說,這一簡單的字詞是一個整體的存在,當我們念「阿」就是當下的整體。如果我們將這「阿」孤立出來,認為它是一個聲音,那是我們這樣認為,那個能念「阿」的人被孤立出來叫做「我」,這也是一種分割,將那「阿彌陀佛」認為是什麼....、什麼.....、什麼.....的,這只是一個想,我念「阿」是在「做一件事」,是一種「行為」,是一個「念頭」,那就落入「行蘊」,所以一個「阿」字就有色受想行識在裡面。 要觀察廣泛而難觀的一切法,就要從這簡單的字詞「阿彌陀佛」、「嗡嗎咩悲咪□」「摩诃般若波羅蜜」、「哺都」裡去觀察,也就是去感受它的當下,感受它的整體,感受它的沒有實體,感受它的流動,最後你會發現那實在是太奇妙了!不但「阿彌陀佛」很奇妙,一切法也很奇妙,喝口水也都很奇妙。從口未張開到水吞到胃裡,都是緣生緣滅的,與念「阿」時的緣生緣滅是一樣的,只是有些緣比較長,就好比一棟房子可能要幾十年才改建,時間是比較長,而有些緣的時間比較短,是一閃即逝。一個娑婆世界可能要經過幾億年的光陰,閃電時只是一個閃光、一個霹雳聲,時間有長有短,但是它的結構和本質是一樣。我們看是看什麼?我們不是看外相,不是研究「阿」和「彌」有什麼不一樣,「彌」和「陀」有什麼不一樣,不是研究現象的差別,而是在「阿」「彌」「陀」「佛」當中看到內在的普遍性,去體驗空性,這就是我們禅修的方法,也是觀照五蘊的方法。我們觀照五蘊的目的不是在分析歸納,研究它們的差別,那是世間法的作為。我們要照見五蘊皆空,其方向就是要將五蘊放入三法印裡去觀照,「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要將這三個法印融入五蘊,在每一個當下去感受五蘊皆空,於是我們用一個最簡單的字或句來把五蘊呈現出來,不是只在那兒哼哼唱唱而已,是去觀照空性,去照見五蘊皆空。問與答問:若是念「阿彌陀佛」會聯想到西方極樂世界該怎麼辨?答:除了音聲方法之外,可用觀呼□的空性,「吸--」整個吸的過程是流動變化的,裡面是沒有實體的。沒有實體的流動變化意味呼吸就呈現它的整體性,但也不是說呼吸就可代表一切,而是呼吸可以呈現當下的緣起,在「呼」和「吸」當中就觀照到,「呼吸的人」和「呼吸」是一樣的不可分割,沒有實體、沒有呼吸的人,最後連呼吸都沒有,呼吸都沒是什麼?就是「空」!這種「空」是超越的「無」,這種「無」好比世俗谛所謂的太陽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這是從地球的角度來看,可是從太陽的角度來看,則地球是繞著太陽轉。所以我們站在超越的角度來看時,一切都是空性。可是站在現象界的角度來談,就有這是呼吸、這是頭、這是手,從空性的角度來看就沒有頭、手、呼吸,沒有實體的。到目前為止都是以思考的方式來趨入這空性的體會,這是不夠的,一定要確實地去實行。問:如何藉由「阿彌陀佛」或「哺都」來感受空性,是不是就是指很專注地在念?答:要將心打開來,變成很敏銳,讓「阿彌陀佛」呈現它本來真實的面貌。問:在體驗空性時,例如走路時就只是專注的走路,是不是不要有任何與空有關 的心思意念? 答:當你在行禅或打坐時,就是要將范圍縮到很小的部分,如果你觀照到一個法空,你也就同時知道其他任何的法都是空,如果我們能在一點上突破,其他點也就知道是空了。問:在專注當中是否可以有內在語言,提醒自己我現在在做什麼、在感受什麼, 例如:吃飯時說「我在咀嚼」「我在吞咽」?答:這是方法之一,但是今天我們所談的方法更直接更單純,就只是「阿彌陀佛」或「哺都」,就是看住「哺都」,看到「哺都」本來的真面目,如果能看到,那麼其它的觀呼吸、走路的本來面目,也就有能力同時看見,至於看不看得見,就要看你活在當下的定力是不是很強,如果很強就能看得見。如果連這最單純的方法都無法照見五蘊皆空,那麼其他方法就很難說了。定點突破就是藉助一單純的方法,來看到它的無相,若每樣都看卻都只是看表面,當然無法突破。前幾次介紹的是著重廣度,對色、受、想、行、識分別其現象為何,但是現象背後的空性是什麼,這才是我們要觀照的重點。「當下」談多了,以為就是套公式而已,不是思考的五蘊皆空,而是打開去看真面,一開始也許感受不到所謂整體的、無時空感的空性,但是我們抱著一種很奇妙的心情、很有趣的心情來看它,不帶任何的思想,用一個全新的眼光、欣賞的眼光來看目前正在看的「哺都」或是呼吸,而不是用舊有的模式來看,要學習這樣的一種心境。問:我在專注中偶爾有入定的一種靜止的感覺,請問老師如何終止這種感覺?答:有入定靜止的感覺時,只是照見五蘊皆空的開始,還須更往前,將靜定的感覺穿透,就是讓靜定的感覺還原到只是五蘊中的「受蘊」,但是不停留在受蘊,空的觀照是不停留在任何一點,而是要看到它本來的面目。靜定會感覺得很舒服,但不可只停留在舒服的感覺,還要再深入看舒服的緣起空性。我們的討論都還是在思想的范圍,但是實際去做時,就離開思想。這步驟是須要的,因為我們要發現真相,就只有這條路,否則只是討論就永遠無法進入。必須去看平靜只是一個發生,只是身心狀態烘托成平靜的樣子而已,而這平靜是不能保留的,它呈現與否是不一定的,它是無常的,但是我們的心裡卻抓住這種感覺,於是在抓的當下就不自在。雖然是靜定,但內心深處還有不自在。靜定和不自在是共存的,一個人在靜定的狀態時,內在還有一絲的不安,但是這一絲的不安我們根本沒有機會去看見。在禅定中為什麼還有不安?困為不安是隱伏著的,深陷其中的人並不知道,只是停留在一種舒服的狀態,萬一他退定了,他會覺得滿遺憾的,如果出定入定都一樣不覺得遺憾,沒有好壞,以這樣的心情去出入定,那種心境就比較接近般若智慧的境界。 Q:是否每天要固定的時段打坐? A:不一定要每天。有些科學家是在散步時做沉思,而不是在實驗室或研究室裡沉思,在那種場所反而沒有靈感。譬如說如果你在搭車時特別容易靜下來時,如果在某一種情境你可以靜下來,那就是你修行的時間,有些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裡,反而容易看到空性,你在什麼情境下比較容易看到空性,就從那個角度去看,有時候沒有東西可看反而打瞌睡,心反而低沉。有些人是聽聲音比較容易進入空性,有些人則由觀想進入,有些人是在散步時,這都是因人而異的。當由各種情境進入空性時,逐漸地分割的感覺就會消失,思想就會離開,不是要求思想離開,只是看透思想的本質,你知道思想像小丑,只是這樣而已,它只是一個工具而已,這時你就不會依賴它,你在東想西想時就會覺得奇怪,我怎麼想這些干什麼,覺得其實不須要想,享受這奇妙的當下,整個就從思想的狀態回到一種直接的觀照。這樣的習慣如果養成的話,敏銳度就會愈來愈高。一個人若是喋喋不休是看不見真相的,無論他的喋喋不休是不是與真理有關,都是沒有辦法看見真相,即使將經典的內容或是克裡虛那穆提的說法在腦子裡轉一遍,還是看不到真理。必須是與內在直接的接觸,才能看見真相。禅宗的「無念」指的就是這種「直接」,與不思想又有不同,不思想還是有個念頭要求自己不要想。無念是當思想升起時和沒有思想是一樣的,不再變成一個添加物了。思想還原成只是思想而已,感覺只是還原成感覺,只是坐在這裡感覺,沒有我在感覺,只是整體的呈現。問:當觀照時總是有念頭告訴自己「這是緣起」,這樣的觀照是否妥當? 答:這是觀照的第一步,但再進一步就不用喋喋不休說這是「緣起」,思想的「緣起」只是指月的那根手指頭,你要看到真正的緣起,實際去看到它,例如你按下錄音鍵,結束時鍵再彈上來,「啪!」那一剎那就是緣起,而不是用想的說那就是緣起,按下去和彈上來都是緣生緣滅,正在進行時也是緣生緣滅,都沒有離開緣起,這才叫照見五蘊皆空。修行有個臨界點,剛開始總是很模糊,若有若無,似曾相似的般若,等到臨界點爆破時,真般若就湧現。用思想的般若叫文字般若,似乎「是」又「不是」的般若叫觀照般若,等到實相般若時是實相自己告訴你它的真面目,不必等你動念頭,也不必用質疑的,當下就已經是了。問:臨界點的爆破是否須有大的沖擊? 答:只要對內在經常的觀照,就好像對房子很熟悉,而且不只是看到表相,對於所謂「氣氛」的東西,你就會看得見,這當中就有普遍性的東西,而這氣氛不是在東邊也不是在西邊,它是普遍性的味道,也就是每一個法都有一共通的味道--空性,不論那一種氣氛都離不開空性,但是這空性的部分我們接觸太少,所以就爆破不了。如果接觸機會愈多,你會發現沒有一樣法塵可以離開空性,當一通百通時就是爆破的時刻,而我們現在是好像有點通又沒有真正斷、真正破。當然,如果有大的沖擊,觀照確實會很深刻,如果有一次很強烈的看到空性的話,有這次經驗的基礎,以後雖然定心退失,但是要去看空性就比較容易,因為你已知道方向,哪一個是哪一個不是,所以就較容易再進入空性。沒有看過空性的話,就會被「不是」給吸引過去,一直會留在現象上面,一直會以為我這平靜大概就是空性,我這無所求就是空性。問:如果觀照上已有相當的功夫之後,再去修苦行是否就是一個大沖擊?答:不一定。因為沖擊要沖擊到個人生命中最堅硬、抓得最緊的部分,不一定是苦行就有效,例如有人是對“名”很執著,這時修苦行對斷除“名”的執著就不一定有幫助,有時修得愈是苦行名氣愈大,到處有人崇拜,反而助長對“名”的執著。苦行只是對治某些物質上的執取,對思想上的執取,苦行就無法奏效了。對感受的執取,苦行也不是全然有用,只是一部分有用,也就是對苦的感受已不在乎,不追求樂的感受,這是有用的,但是對平靜的感受,他還是很執著,對思想也可能還是很執著,對所想要的禅定和解脫還是很執著,對覺知的主體還是很執著,這時苦行是沒有幫助的啊!(四)五蘊整體的觀照※五蘊的觀照如同熟悉一棟房子 前幾次是針對五蘊的內容及觀照分別的練習,其目的是為了能方便一個個的去觀察,有如進入一棟房子。當我們不熟悉裡面的格局時,必然是一間一間的看,從客廳、臥室、餐廳、廚房、浴室,個別的了解其位置及物品的擺設,等住進去以後才不致於摸不著門路。同樣地,我們身心的觀照也是一樣,當你對色、受、想、行、識都了解後,就是整體的觀照,隨著時空因緣對色、受、想、行、識的觀照是不停的變換,不駐留在某一定點,好比人待在房子裡,時而在客廳,時而在臥室或廚房,但基本上還是整體的,因為你還是在這房子內。※上班族一天的生活觀照 上班族生活中的觀照也是采用三個階段的方式:1、專注觀照,活在當下2、質疑生疑情:從追問中去感受一種很奇妙的心情。3、體驗實相的「能所雙泯」。一步一步愈來愈深入的去觀照。 專注的觀照就是所謂的「活在當下」,也就是打開我們的心,不論外在呈現什麼,我們只是活在當下,看就只是看,聽只是聽,做事就只是做事,只是保持一種覺醒,除這以外什麼都不用再去添加,這樣的態度可遍及在生活中的每一部分。從早上睜眼醒來,就可以去感受身體的情況,如:雖然是醒了,但頭仍是很痛,或是睡得很飽,人神清氣爽的,去感覺身體是很疲倦或是精神飽滿;起床時身體慢慢的移動,注意自己的每個動作,刷牙、洗臉、上廁所等都保持活在當下的覺醒。這些動作就是我們起床開始修行的第一個功課,從起床就開始專注,在每一個當下去觀察,從動作中去感覺流轉,從連續的動作中去覺察念頭的轉換,不同的動作意味著有不同的念頭升起,連沖馬桶這簡單的動作都是由念頭帶動,都有思想在裡面,都要去觀照。不要急急忙忙的,一顆匆忙的心是無法去修行的,我們寧可多兩分鐘的時間來做這些動作,不要為了節省這兩分鐘而做出如機器人般沒有「覺知」的動作。梳洗完畢吃完早餐然後出門搭公車,在公車上以默念方式觀照「南無阿彌陀佛」、「哺都」或是注意呼吸,在這當中保持活在當下的覺醒,這就是起床到工作前的功課。 至於在工作中要如何修?當你正在忙著工作時,如:講課、電腦輸入、寫字等,這時只要保持一顆平靜的心,觀照的能力還不足時只要求平靜就好,不須起個心念來觀照,因為這樣恐怕會分心。這時我們的心大部分都停留在現象界,很難回到空性,所以這時不必要求自己一定要一邊工作而又要如何如何的觀照,只是平靜就好,輕松的、當下的去處理工作中各種事務,就這樣而已,能夠這樣就已經很不錯了,因為你的修行和生活已經沒有沖突了,不像有些人工作時心裡又想到修行,在修行時又想到他的工作,一直都放不下。我們工作時就只是很平靜的專心在工作,在工作中不會將很多的情緒、預設立場、期待和胡思亂想都帶入工作中,只是很平靜、輕松、喜悅,就是這樣子去做,這才是最有效率的。事情不斷地在做,但是內心裡沒有負擔,只要這樣就好了。回到家裡吃完晚飯,有些人可能會看看電視新聞,內心都是一樣的平靜輕松,看完新聞,抽一段時間約半小時的時間,做「靜坐」觀照的工夫,這種靜坐和在公車上做的是一樣的--「默念觀照」。※紀錄修行日記 在睡覺之前,記錄一下白天觀照的內容,一百個字左右即可,若實在沒空也要寫個二、三行,做個簡單的記錄。內容是寫一些今天所發生比較特別的事情,內外身心有什麼特別的感受,將它寫下來。例如:今天中共試射飛彈,寫寫自己的感受;「我害怕嗎?」「我怕的是什麼?」,我是害怕我的財產會損失,或是害怕生活水准會變得低落,或是其他,若真的是害怕,會不會采取行動,是不是要移民呢?還是有其他的行動?去看看自己對這件事的反應,或許會認為修行和這件事沒有關系,這些觀念都可做為記錄的內容。其他例如:工作忙碌;上級不合理的待遇時自己情緒上的變化等等,都可做為記錄的內容,記錄的方向大約可分為三個方向:一、當時身心的反應,如:恐懼時是不是心跳加快或全身發麻,或臉色蒼白,將身體上各部位的變化記錄下來。二、情緒的反應:是害怕、稍微害怕或是非常害怕;擔心、稍微擔心或是非常擔心;焦慮、稍微焦慮或是手足無措,將程度的大小寫下來。三、觀念:例如今天被老板訓了一頓,內心裡很不舒服,去記錄為什麼不舒服,是因為我沒有錯,我是被冤枉的等等,屬於觀念上的都將它記錄下來,然後去質疑,如此修行就有了焦點,有了著力點。時間少寫少一點,時間充裕就記錄詳細一點,但總是要做個記錄,以免懈怠,寫完之後可再繼續用功打坐做默念的工夫,或放輕松上床睡覺。這就是一天的修行生活。※什麼時候做「質疑」? 我們的修行生活中會有一些波動,例如:修行日記所記錄的波動就要去質疑,稍微有點波動就要去質疑,同時將自以為是,理所當然的都重新再找出來看,是不是就真的是這樣:我認為我是一個什麼....什麼....樣的人,我認為我是個很帥的,我是一個很老實的人,我是一個用功修行的人,我是一個不用功修行的人,我認為這個方法很好,我認為這個人很好,凡是所有「認為」的都重新檢視、質疑、追問,質疑追問可解開一直解不開的結,若是就一直這樣認為,那麼予盾和沖突就會不斷發生。若看不出波動與波動之間的關系,那就是愚蠢的、是沒有智慧的觀照。若只是停留在悲哀、痛苦、渴望的情緒中,而不去質疑,那是不會進步的。雖說一天到晚都「活在當下」,卻活得不深刻、不暢快,那種活在當下與真正體驗實相的活在當下是有差距的。差距就在我們不知不覺中加入許多雜物、垃圾,這些都要靠質疑不斷的將它清除掉,是隨時隨地都要做的,只要心情有波動就去質疑,而不是要等到寫日記才做的。 質疑是在當下就要就做的,例如:當情緒莫名其妙的陷入低潮,就要立刻觀照、質疑,看自己當時有什麼想法和觀點,將症結找出來,結果可能是因為覺得學佛學了好幾年,忽然之間覺得自己沒有學到什麼,情緒就是這樣陷入低潮的,想到過去花了那麼多的時間在「學佛」上,結果什麼都沒有得到,這時就要去質疑追問「為什麼我要得到呢?」「我到底要得到什麼?」「我為什麼沒有進步呢?」,去追根究底。又例如:當你陷入因境之時,有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就在裡面續繼去觀照、質疑、追問,「我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我到底想要得到什麼?」「我為什麼對我的現況那麼不滿意呢?」這樣不斷的質疑,就會有明顯的進步,但也不要忽略第一階段「活在當下」的工夫,第一階段的工夫沒有落實,第二階段是很難進入的,因為平常若沒有培養足夠的敏銳度,就根本不會想到要去做疑質的工夫,這種人若要他去分析身體的反應乃至他的想法,是哪一個想法使他感到那麼的苦,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平時就沒有觀照,好比從來不曾進書房看看書架的書,突然要他去找某一本書,對他來說就是一件因難的事了。※修「止觀」消除「實在感」 第二階段質疑得徹底,就可將所有可以看到的「不是的」、「垃圾」都清除,之後就進入第三階。在質疑徹底之後,仍還感覺有一很堅固的實體在,還有一個「我」存在,一切的一切都存在有「不空」的感覺,雖然發現這一切都是流動的,都是因緣所生的,但是這種感覺升起時,還是覺得那麼的實在,當「實在的」還未改變時,我還是覺得那麼實在。人生要幾十年才會老病死,不是生下來立即死亡,活著時還是覺得存在是那麼的真實,我能看、能聽、能想,這「能」實在太堅固了,不論我是醒著、睡著、活在當下或質疑追問,都問不出個所以然來,總覺得那麼實在、堅固,這時在靜坐方面就要用比較長的時間來達到消除「實在感」的目的。其方法是要將前面兩階段的工夫結合起來,是一種有能量的而不只是活在當下,是要在當下去覺醒,不只是質疑追問而是變成一種疑團,或是一種一切都打開來的,什麼都沒有的,只是看,從對立中、從能看所看之僵持中,放松下來,柔軟下來,去感受它的整體性,讓流動的歸流動,變化的歸變化,讓緣生緣滅的歸緣生緣滅,這種的工夫在日常生中比較不容易做,這要靜下來才能做這屬於止觀的工夫。 色、受、想、行、識皆是空,能看的眼睛、能聽的耳朵,要靠身體的支持,若身體敗壞了,則「能」看、「能」聽也沒有了,「能」是靠色、受、想、行來支撐,既然是五蘊的一部分,所以這其中就沒有「我」,雖然有覺知的作用,但是能覺知的心與所覺知的對象是沒法分割的,它是一個整體但又不是個實在的存在,只是緣生緣滅不斷的流動變化而已,我能看到你,你也能看到我,不是死的,物質與心靈或內與外不是對立也不是分割,它是整個因緣全體的展現,去感受那全體的展現,第三階段就是在學這種工夫,這就是止觀、中觀、禅的核心。逐漸地自我的感受就純粹只是一種感覺,存在也只是一種感覺,當它呈現出來只是一種感覺,除了這以外,什麼都沒有,慢慢就將對立消解。這樣五蘊整體的修行是透過以上所提的觀照三階段來修持,如此就相當完整,阿迦曼尊者將這種整體的觀照稱之為「大念住」,所以它的層次可以有深有淺,可以分開來修,也可以一起修,總之,要自己去落實,去體會。
她真的那麼美嗎?美麗的笑容真的那麼迷人嗎?真的讓我神魂顛倒嗎?真的嗎?真的嗎?她就是我一生夢寐以求的對象嗎?去問問自己,若不經一番的質疑,一番的覺醒,哪一天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痛苦!我們這樣的質疑,和另一種修行方式是不一樣的。有一些學傳統佛教的行者,對一些事采壓制的方式,不可碰,不可想,認為情欲的東西都是邪念,是障道法,避之惟恐不及,但是我們對情欲的看法只是質疑而不否定,否定只是腦袋裡生出一些想法套在上面,於是就認為它不好!我不要!其實心裡認為很好很想要。由於內外產生了極大的沖突,覺得學佛實在太辛苦了,這個不可以做,那個也不可以做,最後乾脆就放棄學佛了。佛法教我們的是一種覺醒的心,要我們觀察我們所沉迷的對象真的那麼好嗎?厭惡的對象真的那麼壞嗎?真的受不了嗎?我一定要如何如何!我一定要和他分手!離婚!我一定永遠不要再見到他?真的那樣絕情嗎?要回頭再問問自己,再去觀察。
由觀察當中我們會發現到比較豐富的內涵,而不是停留在一種腦筋的思考,我們的觀察只是觀察而沒有批判、解釋、分析,這種第一階段的活在當下,到第二階段的質疑,其基礎是在觀察當中質疑,在質疑當中觀察,並不是質疑完就沒事,質疑的目的是為了要有更深入的觀察,就好比直升機的螺旋翼,當它一直在旋轉時就能不墜落,一旦機翼在空中停止旋轉,整個機體就立刻墜落。相同地當專注的觀照沒有質疑時,很可能就此陷進去。當我們不斷地質疑,只要內心有疑情,常常問自己真的嗎?是嗎?
表層的想蘊我們利用禅定;活在當下;或專注在佛號;或數息觀;那麼妄念就會漸漸的消失淡化。妄念有如猴子,東抓西抓,蹦蹦跳跳,心猿意馬,當不理會它時,它就消失不見了。但表層的想蘊(妄念)是由中層(觀念)及底層(概念)來支援,也就是說,如果你擔心一定就會胡思亂想,如果害怕就一定會胡思亂想,如果想要一個東西,也會一直在想。※中層的觀照
中層想蘊的處理,就是看清楚它,瓦解它,觀照它,用質疑的方法去瓦解。例如:人一定要很能干,很受歡迎,是這樣嗎?一定是這樣嗎?如果有一個人不喜歡我,難道這是就世界末日了嗎?難道是這樣嗎?這是真的嗎?就這樣的去問自己,然後去觀察,結果會發現不是和所想的那麼糟,人和人相處都是緣份的關系,有些人喜歡我,有些人不喜歡我,不一定是我的錯,也不一定是他的錯,只是緣不好,也可能是我做了哪件事讓他討厭,就只是這樣而已。喜歡的會變成討厭,討厭的也會變喜歡。愛的會變成恨,恨的也會變成愛,這都是有變化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我們固定的觀念並不是很正確,須要不斷的去質疑,中層的想蘊才會慢慢的瓦解,也就因此心胸會愈來愈開擴,處理問題的方式就不會在一個模式中打轉,說一定要如何如何才可以,一定要怎樣的工作、婚姻,一定要怎的老婆,不會在模式中跳脫不開,於是就會活得很靈活。不會一直想要去支配他人,不會認為一定要得到什麼東西才會快樂,這些個觀念都會被瓦解,這時就很輕松自在,雖然不是很努力的在修定,表層表飄忽不定的想蘊,也會愈來愈少,因為你不須要那些東西,你不須要刻意的保有和維護一樣東西,那種自我防衛機構會被瓦解。你會發現真愛是什麼,真愛只是沒有條件的關心,只是這樣!而不是一種占有、一種要求,這是很美的一種人際關系,彼此不是互相牽絆,沒有一種模式套在彼此的關系,因此覺得很寬闊很自由,這一層次的執取不斷的破除,智慧就會能源源而生。※底層的觀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