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達居士:生活禅修指引(講義摘錄)第四講:覺知與覺醒


 2020/12/18    熱度:1055    下載DOC文檔    

生活禅修指引(講義摘錄)

第四講:覺知與覺醒

*覺知是覺醒的基礎

每個人以自己相應的法門來修行時,多少都會感受到放松、寂靜,這時很自然地會有覺察與觀照的功夫,但是覺察觀照淺的話,只是一種覺知,若深的話則可通達覺醒。因此,覺知與覺醒仍有一段距離,但是覺醒的基礎絕對是一種覺知,也就是我們常談到的「活在當下」。一個覺醒的人一定是活在當下,而其中內心的歷程就是我們所要探討的。

一個人為什麼會受到很大的苦、很大的沖突,遭遇很大的困境,這些所謂的「苦」是從何而來?我們一般都認為是因為命運不好、運氣不好,環境不好、身體不好、健康不好、頭腦不好、周圍的人不好,所以我不好,把所有的問題都導向外在。如果外在問題解決了,我就會變好,但事實是如此嗎?這其中有很大的盲點,我們自己沒有覺察、沒有觀照自己內心思想、情緒、欲望等,沒有「覺知」,因此,在解決外在問題時往往就會糾纏不清,所以要覺知、覺察,有了覺知、覺察最後可導致「覺醒」。

*覺醒是在「當下」與「過去」無關

覺知、覺察是一個人覺醒的開端,而這覺醒就在當下。它不在書本或道場內,不在老師、朋友那裡,也不在任何時間或地點上,不在外在而在我們的內心裡。當我們內心打開來時,我們就有覺醒的機會,如果我們的內心沒敞開,就無法覺醒。什麼情況是沒有打開,簡單的說就是當遇到問題時,我們立刻想到就是因為如何如何,不論那個理由是什麼,我們就判斷說這都是我命不好,這都是我的業障深重,這都是我小時候不用功,所有這些我們將它歸之於外在的,這都是一種不覺察、不覺知,其實所有的困境都是在當下,與過去無關。

在心理學中的精神分析派,認為小時候的某一些事件留下的陰影,導致後來的心理的疾病,所以我們要以催眠的方式讓他回到童年,喚起兒時的情景。認為當時的情景是一個「結」,只要將這結松開,身心就能得到調適。所以這派心理學的理論認為每個分析都要回到過去找,但是真正發生作用不是在過去,是因為「領悟」,而領悟是「現在」,譬如說當你回到兒時的某一情景時,你忽然發現到自己已經不再是小孩了,這時你才能跳出來,要不然如果我們只是回憶過去傷心的事,過去的痛苦,無助於當下的覺醒。如果沒有回到當下的領悟,只是停留在他的催眠,那只是用一個意識形態,用一個觀念或用另外一個催眠來代替舊的催眠而已。小時候的自我催眠說我是很苦的,將它代替成我是不苦的,但這也只是一個觀念被另外一個觀念所取代,裡面沒有覺醒。真正產生治療作用是在於跳開當時的情境,是因為跳開後它才有治療作用。如果沒有跳開,只是回到過去,並不能產生治療的作用。所以我們強調的是當下的覺知、覺醒。

*空靈的心

當下的覺知、覺醒是從什麼地方開始?人們都有著許多情緒、思想、願望,這些都是遮蔽住我們覺知、覺醒的障礙,所以須將這些障礙排除,內心空靈,那覺知、覺醒才會出現。當一個人陷入困境時,我們會發現他整個人的思緒都會被某件事所占據,例如:想到先生是如何的對她不好,兄長是如何的對她不好等等,內在的空間都被占滿了,所以就沒有覺知力,所有的思考與情緒都陷入一種混亂的狀態,這時就沒有覺察,必須打開心靈,將塞滿心中的每件事物都拿開,而這過程就是佛法所謂的「放下」,要放下才能看清楚,才能覺察整個事件的緣起,這時恍然大悟原來我的心結是這樣的緣起。既然它是這樣地緣起而來,也會這樣地緣起而去。但我們處理事情往往不是這樣,我們總是設法將一個狀態、現象改變成另外一個狀態、現象,而不是去看它的本質,這就是沒有覺察。一個有覺察力的人,他能從現象中因覺察而走向覺醒、醒悟,導致一種照見、明白、觀照。

覺知與覺醒兩者是相通的,一般人修四念住、修觀照,如果沒有體驗到「法」,雖然以心理學的方法將沖突在當下引發出來,並不必然可以解開。當沖突引發出來時,只是情緒被引發了,整個對立被引發,但卻是沒有很好的引導能讓他照見沖突、矛盾的根,若沒有一種覺察或智慧的觀照,那樣不一定導致「領悟」,雖然沖突很嚴重,但卻是留下很多沒有處理完的情緒。過去經驗的重復、情緒的再現,不一定導致一種覺醒。那麼要如何才可導致覺醒?這就是我們要去更看清楚的地方,要有一種捨棄、放下、跳開,覺知當下,這時內心「放松」、「寂靜」,覺知才會變成一種覺醒。其實每一個人都有覺知,「我知道我在生氣呀!」「我知道我自己業障深重啊!」「我知道我命不好啊!」這些我都知道,但是我無能為力,我還是在困境裡。像這樣雖然自己以為有覺知、有明白、有觀照,其實不然,關鍵點就在內心被一件事物占據時,不論他是觀念上的預設立場或是情緒上的黏著,或是一種強烈的欲望,當在這種狀況下,那種覺知是不完整的,是支離破碎的,沒有辦法導致一種全然的覺醒。覺醒必須是在這些障礙放下、松開、寂靜以後,你才能看到一個完整的緣起,看到它的「空性」。

*明白後放下?放下後明白?

當我們體驗到空性之後,才能知道原來一向抓得很緊的,根本不是所想的那個「樣子」,我擔心的事情不是那麼的「實在」,我們害怕「死」,其實死不是「實體」,只是變換存在的形式,害怕沒有感情的依靠,害怕親人離我而去。這些害怕其實都是因為不明白緣起,一旦緊緊抓住一件事物,就沒辦法明白,那就是一個矛盾。

我就是因為不明白所以抓得很緊!你又說要我放下才能夠明白!既然我已經放掉,我當然就明白,又怎麼會抓住呢?到底是先「放下」才「明白」?還是先「明白」才「放下」?「禅修」就是不論你是什麼原因,也不管用什麼方法反正就是設法讓你「放下」。只要先暫時隔離,保持內心的空間、放松、寂靜,突然之間回頭來看過去緊抓不放的,你就會覺得那其實不是這樣子的,這時才會有所「明白」。如果一直沒有一個距離,沒有一個空間,這明白的機會就不存在。當你看見(明白)時,下次就不會去抓,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就能了解「其實不是這樣子的」「其實是不須要生氣的」。

*「看只是看、聽只是聽」是覺知嗎?

覺察力的培養其關鍵就是心裡不要有任何的填塞,才可能有真正的覺知。這覺知不僅止是「看只是看」、「聽只是聽」,不只是如此而已,裡面要有智慧,去觀照事物的真相。

至於怎樣去看見事物的真相,那當然還有很多須要去探討的部分,但這「不填塞」是一個起點,是覺察力培養的基礎。所以,覺察力是從哪裡來的?它是從放松、寧靜導致的一種覺察,又當放松、寧靜到能夠將占據心中一大堆的意識形態、預設立場、欲望、情緒等都能暫時擺一邊,就會導致覺醒。這個覺醒可能會很短暫,但是這種覺醒的可貴在於能夠讓你看清事物的真相,下次那些「填塞物」要來占據你的內在時,就不是那麼容易了。所以要建立一個中心,那中心是「覺醒」,這覺醒必須以放松、寂靜、柔軟、覺察為基礎,才有覺醒,要不然僅憑思考,只聽開示,覺醒不一定會產生,那畢竟是有一段差距的,這就是禅修的過程。


覺醒從覺知的對象而言有不同的面向,例如對情緒的覺知:生氣時知道是在生氣;難過時知道是在難過;苦悶時知道是在苦悶;無聊時知道是在無聊;興奮時知道是在興奮;喜歡時知道是在喜歡;忽然之間有這想法,有那想法;忽然之間很堅持這觀念,忽然之間又很懷疑這觀念,這過程都要知道;忽然之間很想要這東西,又忽然之間很不想要這東西;忽然之間有一個計劃,想要完成一件事;忽然之間又覺得心灰意冷;這些所有的心理過程都要覺知,這樣才叫做「覺察」。在不斷的覺察中,不該有的就會像倒垃圾一樣的被倒出來。當你看見自己的身心變化和種種外在事物的互動、緣生緣滅的時候,覺酲就現起了。所以,記住:禅修就是當下覺知你自己的內外因緣,除此之外,並無捷徑,好好內觀吧!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