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達居士:生活禅修指引(講義摘錄)第七講:沖突對立的消解


 2020/12/18    熱度:758    下載DOC文檔    

生活禅修指引(講義摘錄)

第七講:沖突對立的消解

*沖突的種類

沖突對立在人生的情境中是經常出現,甚至可說人生本就是沖突矛盾的集合體,人從母體呱呱墜地後,第一個反應就是「哭」。因為它在母胎內太舒服了,什麼都不必做就能得到養份的供給,也不必思考和行動,只是這樣地活著就得以成長,但是當它出生後要呼吸,無可避免的須接受冷熱的考驗和風吹雨打,這一切都要靠它自己,臍帶一旦剪斷就要自己去活存和成長,當被孤立出來後沖突於是產生,那種沖突不可說不大。其次是死亡,也是一種沖突,因為既然辛苦的活下來了就不想死,人生雖然不怎麼美好,但總比死了以後什麼都沒有要來得好,因為死後美麗的夕陽看不見了,美食也無福消受了,優美的風景也無法欣賞了,一切的一切都取消了,所以死亡也是個大的沖突,至於生與死之間的沖突更是不勝枚舉。

沖突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外在的一是內在的。外在的如:國與國之間的戰爭、黨派之間的政治斗爭、商業的競爭、人與人之間的勾心斗角,這樣的沖突其解決方法是世間法,有一套處理的方式,是屬專業領域,而我們今天所要探討的是內在的沖突,所有的外在都源自於內在,人們如果沒有那麼強烈的渴望要「得到」、「占有」、「支配」,則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的沖突,就不會發生,所以最難克服的是我們內在的沖突。

*內在沖突的表現形式

內在的沖突所表現出來的,大約可分為「貪」、「嗔」、「疑」三大類。「貪」是欲望、需求、擁有、占有。「嗔」是當「貪」無法完成時所產生的挫折、報復、反擊、嫉妒、怨恨等形形色色的負面情緒,都是「嗔」。「疑」是觀念思想上的矛盾沖突,佛法有一名詞為「見诤」,是當人與人之間的觀念產生沖突時,在見解上的诤辯。即使同樣都是信佛的,因宗派不一樣也會「诤」,更甚者在學「原始佛教」者之間,因修持的方法不同也會「诤」,這些都是觀念所引起的爭執。所以貪、嗔、疑是三大內在沖突的來源,可衍生出千百種的煩惱。

*沖突的本質

沖突的本質為何?這一切都是因有「我」「要」如何而來!因外在的情境與所希望的不同而引發。所以當有一個「我」在認知時就是「無明」,認為有一個可以占有的事物時就是「無明」。想要占有是「貪」,想要而得不到於是產生抗拒、報復是「嗔」。所以最根源的部分是從「無明」而來,因迷惑而不知諸法的真實面目,這才是真正沖突最根本的來源,而這根本的來源一直深入到潛意識裡,一出生這種本質就一直跟著我們,它表現成許多種形式。首先是「本能」,人會本能的維護自我,「我」生下來就是要維護自我的存在,也就是求生的本能,不但是求生而且是求快樂的本能,所以即使有人說「我沒有分別心」「我不要有思想概念,這樣我就沒有煩惱」,但這不是口頭上說說就可以做得到的。我們看看動物的肉弱強食,動物行為的動機是沒有邏輯性的思考,而是以本能來進行,人類有時何嘗不是如此,所以要克服這種本能上的沖突等於是挑戰大自然。

大自然的災難如:大地震、星球的碰撞等,都是大沖突,但是這些沖突,對一個已經覺醒的人而言,已經不再是沖突了。外在是如此地動湯不安,但內在是寂靜的,這種的奧妙佛陀發覺了。佛陀在出家前所遭遇的內在、外在沖突比一般人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生、老、病、死及人與人的斗爭、國與國的戰爭等,佛陀對這些現象是非常的不滿,不希望人生是如此的過下去,不希望世界是這個樣子,他要追尋宇宙的真理,所以他是要消解這些沖突,但是當他開悟以後,這世界仍是這樣並沒有改變,到底改變的是什麼?「改變的是我們的心」。所以,今天我們的重點不是在「治國平天下」,而是「淨化人心」。讓我們的心平靜和諧下來,就有智慧去消解沖突。要從根本下手,從存在的本質下手,打破「我存在的感覺是那麼的實在」,如此我們才有真正的平靜。

*「概念化」是一開始就錯

我們雖然知道這些沖突要放下,但真正遇上時又毫無招架之力,還是一樣苦惱,這所有原因都歸結在對事物的認知是「一開始就錯」。有了「概念化」後,接下來的消解就無法徹底。如果能不用思想而是「直接的」觀照時,所觀照到的就不僅止是表象的六塵,而是背後更豐富的世界。觀照時不但是看念頭的升起及行為的過程,更要看念頭未生起前的一段。我們的習慣都是將「沒有念頭」到「有念頭」的這一段忽略了,也因此我們的觀照是不完整的,所有的問題都出在我們沒有看見「一念不生」到「念頭升起」這一段過程。所有概念化的形成過程我們都沒有看見。語言文字的內在裡有一認知的結構是在沒有語言文字前就已存在的,即使是嬰兒或動物,「我」存在的意識都還在。我們的修行須追溯到那一層次才可能消解沖突。我們平常的修行偶爾會體驗到未概念化前的平靜,但是當外界會對我們造成傷害時,雖然沒有概念化,但是那「我」已經本能的出現了,例如:地震引發「我」而有本能的恐懼,表面上是沒有念頭,但是潛伏在我們認知結構內早就已有這樣的模式,都已經是極細微地隱藏著。

*各種層次的「模式化」

較粗淺的模式是我們對問題的「反應」,中層的模式是我們的念頭思想是「怎樣的被引發」的,深層的模式是即使我們什麼念頭都沒有升起,但認知的模式就「早已存在」。一般我們所探討的各種模式都只是表層或中層的模式,也就是在語言概念上來探討研修,這樣是沒辦法解決根本的問題。至於這最底層模式的消解,是無法用語言文字或任何形式來表達的,因為一旦表達出來,一個未覺醒的接收訊息者,所接收到的一定是一種「模式化的」「語言文字概念化的」,因為未覺悟者都是向外索求問題的解答,而不是看問題的本質。世間法可由向外追尋而求得答案,但要用世間法來解決煩惱的根本,是行不通的,也就是說深層模式化的消解之體驗是超出語言文字的范圍。

有些問題是能回答的,而有些問題是無法回答的。例如:杯子的水是冷是熱,這是可以回答的,只要插支溫度計就可知。但是要回答我們的苦惱有多深有多不安,因為無法「量化」,也就無法回答了。有些問題是很容易解決的,例如:杯子的水沒了,那就去添加,不須去觀察動機,但是有些問題非看內在不可,這在語言文字的層次是無法得到解答的。例如:「什麼是無明?」「什麼是覺醒?」「什麼是真理?」。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是必須回頭來看自己的問題,回到念頭未升起前存在的本質。

*何謂「看清自己」「看清真相」?

「看清自己」的重點不單是不透過思考,還有一很重要的重點是「看」,有些打坐也是沒有思想,但是並沒有「看」,只注意他的呼吸或只觀想某一特定的對象。「看」是看清事事物物的真正面目,亦即不帶任何的架構來看事情,這樣就能松開而不黏著。我們的沖突都源自一種形態,包括身體、理念的維護,這維護需要力量,當維護的對象開始頹敗時,我們就又費更大的力氣來加以維持,但當敗壞到無維持時內心就開始掙扎、沖突、矛盾,這些個維護的認知就是沖突的來源,生命本身就是一種沖突,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覺醒的生命」才沒有沖突,如:阿羅漢、佛,否則沖突是一直存在。

所謂放下並不是以「我」為中心,不是「我」放下其他的「我」再放下我這個「我」。「放下」是自然發生的,沒有「我」「要」「放下」「我的」「快樂」、「我的」「痛苦」,是真理顯現它自己,是緣起顯現的中道,不是「我」抓住這真理。佛顯現「悲智」不是他抓住「悲智」,是「悲智」自己在佛身上顯發,佛陀並沒有一個「我」要抓住慈悲心、智慧、禅定,他不抓任何事物,他的戒、定、慧是自然發生的,當真理看見真理時,一切就回到本來真實狀態。當我們「迷」的時候是緣起在運作,當我們「覺醒」時仍是緣起在運作。從來我們就不可能抓住任何一件事物,但是我們以為我們能,以為「我」可以把「我的」煩惱去除。「我」不是要把它拿掉的東西,而是看清它是「沒有」,要不然就會像拔河忽前忽後,沒完沒了,我們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只是「看」。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