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堅法師:破山海明的出家修學生涯


 2020/12/25    熱度:934    下載DOC文檔    

破山海明的出家修學生涯

道堅法師

破山海明的出家修學生涯(1615—1629)

破山十九歲出家,三十三歲開法嘉禾東塔廣福禅寺,其間有漫漫十五年的求學生涯。在這漫長的修學歷程中,破山排除一切困難,精勤不息,遍參諸方善知識,最終成為一代法門宗匠。現在將破山的出家修學歷程介紹如下。

1、出家初期的修學因緣

破山在出家初期的修學歷程中,大致分為三個時期,一是在大竹縣姜家庵出家的數月,二是親近鄰水縣慧然法師講《楞嚴經》,三是到湖北黃梅的破頭山參禅學教三年,以克期取證的方式獲得證悟。

(1)出家姜家庵

十九歲的破山出家於大竹縣姜家庵,禮大持律師為師。大持律師以年事已高而難以承擔教化重任為由,讓他跟隨容光法師學習。在短短幾個月後,大持長老竟然圓寂。因容光法師的見地及佛學修養均難以令破山滿意,他只有離開出家的姜家庵,另覓師承。雖然在姜家庵只有短短幾個月的出家經歷,但破山對它久難忘懷,在他弘法利生階段,曾經回到家鄉大竹縣,把姜家庵修葺一新,更名為佛恩寺,以報效大持律師的剃度恩情。為了紀念這位引導他走上修學佛法道路的大德,破山為大持多次掃墓,並開示道:

然祭掃者,何如世俗中,為臣當盡其忠,為子當盡其孝。則仁義道中,理不可無。吾教中亦有授受之源,燈燈相續,則師資之禮,亦復如是。(《破山語錄》卷二)

以“為臣當盡其忠,為子當盡其孝”的仁義之道,盡師徒授受之禮。可見破山雖然在名份上稱戒行精嚴的大持律師為“師翁”,但他始終是破山心中永恆的恩師。後來,受大持律師指派為師的容光法師捨戒還俗,更名胡賢所居士。破山在離開姜家庵十六年後,與胡賢所居士亦有書信相通:

不肖違座右,不覺十有六年矣。想法體畢竟輕利,山門中道眾畢竟和合,老師爺道場畢竟彌固。是以懷瓣香回座右,以了先師爺得度之念。歲首,抵梁邑,聞吾師入厘,垂手融通二谛,但不知的有是否?頃值南亭兄到,詳細言之,欲不肖回山,恐吾師亦不納為弟子耳。故先以數字詢上問安,意可為吾師耶?意可為吾護法耶?(《破山語錄》卷十三)

容光法師雖然還俗,但在名義上他仍然是剃度恩師。胡居士也不忘舊緣,力勸破山重興姜家庵,可見他雖入塵緣,卻常懷出世之心。破山在信中問他是願意繼續出家為我的師長抑或在家作我的護法呢?可見出家與否並不重要,關鍵是弘法護教的心常在就行了。

(2)聽慧然法師講《楞嚴經》

大竹縣姜家庵的大持師圓寂後,聽說鄰水縣延福寺有一位專弘《楞嚴經》的慧然法師,破山便欣然而往,跟隨慧然法師學習《楞嚴經》。《破山年譜》雲:

聞延福寺慧然法師講《楞嚴經》,往彼聽受,至“一切眾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自謂我出家,原為生死,生死豈不是輪轉意?若不受輪轉,畢竟要知常住真心。知常住真心,則不受輪轉。遂將《楞嚴》十卷熟讀,於“七處征心,八還辯見”文中,恍有入處。(《破山年譜》)

破山在家從寶誌禅師所著的《勸世歌》明白了世事苦空無常的原理後,在出家修學的路上,首先深入學習屬於大乘教法的《楞嚴經》,這裡一切眾生皆有常住真心的思想,是眾生皆可成佛的依據,對破山的影響非常深遠。《破山年譜》中引用《楞嚴經》的“一切眾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等經典原文為:

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常住真心”即人人本具的自性清淨之心,因妄想執著及無明所覆,此常住真心不能顯現,故有輪回六道的緣生業果。破山熟讀十卷《楞嚴經》,當他見到“七處征心,八還辨見”一文後,恍然間悟到了心、境的真妄不二之理。這種“恍有入處”的境界,破山自認“只是一味道理印證”,即只是理上的見地,還沒有落到實處,沒有在修學上得到受用。(《自述行實》)所謂“七處征心”,即佛於楞嚴會上征诘阿難“心目所在之處”,阿難先後以心在內、外、中間等七處作答,但都被佛所論破。(《楞嚴經》卷一)佛陀的目的是想破除阿難的妄想緣心,使他的妄心無所依止,因而一一論破,以顯此心遍一切處,無在無不在的妙用。所謂“八還辨見”,即以所見八種可還的境界,辯別能見的性不可還。據《楞嚴經》卷二載,阿難不知“塵有生滅,見無動搖”的道理,妄認緣塵,隨塵分別,如來遂以“心”、“境”二法辨其真妄,若言“心”,則謂“今當示汝無所還地”;若言“境”,則謂“吾今各還本所因處”,用以顯示“所見之境可還,能見之性不可還”的道理,並以明還日輪、暗還黑月、通還戶牖、壅還牆宇、緣還分別、頑虛還空、郁[土*孛]還塵、清明還霁等八種變化的相狀來辯析能見之性不可還,能見之性不可還的道理。

從《楞嚴經》的“七處征心、八還辯見”中感悟到真妄不二之理後,慧然法師又為破山開示了禅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悟法門:

又聞達摩西來,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謂之教外別傳。此旨幽微,卒難玄會。一日,詣法主室中請益,主以因緣譬喻,種種開示,予只是不決其疑。(破山《自述行實》)

剛剛接觸到頓悟法門,破山感到教外別傳的意旨幽微玄妙,不得其門而入,就登堂入室,請教慧然法師。慧然法師以“因緣譬喻,種種開示”,但始終沒有打破破山心中的疑情。破山狂心頓起,不能自止,既然慧然法師不能讓他的狂心得到安歇,他便生起了遠游江南參訪明師的念頭。在離開慧然法師前,破山呈上偈語,表明為解脫生死煩惱而出家的態度:

我為生死來出家,何須更算海中沙。

無常殺鬼卒然至,錦繡文章亂似麻。(《破山年譜》)

破山強調,他是為了解脫生死大事而出家,不願在理論上大量花費有限的時光。於是,破山辭別了給予他佛學啟蒙的慧然法師,悄然出蜀,去參訪江南善知識去了。

(3)七日克期取證

破山離開故鄉熱土,一路風餐露宿,開始了行腳的雲水生涯。途經荊南,抵達蕲水吳王廟時,因水土不服及傷風感冒,他患上了嚴重的痢疾。孤身在外的破山無依無靠,眼看即將拋屍荒野,“有居士張稜溪者,見師雖病,眼光射人,遂延至家中,以藥調理。三月余病愈,乃辭謝”。(《破山年譜》)

自從在鄰水縣慧然法師處聽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悟法門後,破山“終日悶悶,疑著此事”。他在游方的過程中,翻閱“古人公案語錄,一發如銀山鐵壁一般”,難以契機。古人疑情大發而住山修行的事例,令他神往不已。年僅二十三歲的破山也想效法前輩先賢,“誓願住山”。於是破山來到位於湖北黃梅縣西北的破頭山(又稱破額山),但見雙峰疊翠,泉石幽深,為潛修之佳境。唐武德七年(624),禅宗四祖道信在此薰修,信眾日增,漸成叢林濫觞,遂改名雙峰山,並就地構築庵室,稱為正覺寺,又稱四祖寺。道信也曾住錫此山三十年,致力於宏揚宗風,開禅宗叢林之濫觞。昔日釋迦太子坐金剛寶座,說不證菩提則不起此座,破山效仿釋迦的悟道精神,在破頭山上,也發誓“若不明此事,終世不落山”。(破山《自述行實》)

受前賢的影響,破山“住破頭山,草衣木食三載”。三年的苦修生活,破山毫無所得,所謂“一生伎倆,盡情搬弄歷驗過,只是胸中厮結不開,昏沉散亂,打並不下”。(破山《自述行實》)一天,他信手翻閱《高峰語錄》,見有“以七日為限,刻期取證”的修行方法,破山感到甚為契機,便依高峰原妙禅師的啟示,放下一切,以七日為期,作“背水一戰”式的刻苦修行。

於七日中克期取證的修行方法,又稱“打七”,即修行者希望在七天的時間取得最佳修行效果。打七一般為大眾薰修,並有專人的指導,但也可以根據相關文獻介紹或指導,憑藉個人的意志潛修。關於以七日克期取證的開示甚多,如信庵《修西輯要》克期取證條開示念佛法門時強調道:“欲得一心,必須結七。”而明代晦山戒顯(1610~1672)在《禅門鍛煉說·入室搜括第三》中說:“欲期克日成功,則非立限打七不可。立限起七,不獨健武英靈,奮迅百倍。即懦夫弱人,一求入保社而心必死,亦肯捐身而捨命矣!故七不可以不限也。”以捐身捨命的克期苦修,歷代修持成功者代不乏人,這給破山以極大的信心。當時他依著《高峰語錄》所開示的方法做了四五日,感到“兩眼昏花,腳手無力,行路似雲浮空”,但他“也不驚恐,也不怕怖,只是這些無意味底語,疑不自決,如有氣死人一般”。眼看七日期限已到,然心中疑團,卻如銅牆鐵壁一般地蘊結在胸中,厮結不開,令破山大為失望,甚至產生了“若不得悟則一死了之”的念頭。他來到雙峰山的萬丈懸巖上立定,給自己立下了死令狀:“悟不悟,性命在今日了。”他從辰時開始,立到未時之際,“眼前惟有一平世界,更無坑坎堆阜”,感到意境超然深遠。正在恍忽間,“舉意欲經行,不覺墮落巖下”。從懸崖墜下的破山非常幸運,他只是“將足損了一損”。充滿希望和熱情的七天苦行並沒有預期的悟境,卻從懸崖墜下,險些喪失性命,令破山心灰意冷。當破山在夜裡遭受腳痛折磨而輾轉反側時,忽然一陣鑽心的疼痛,令他暫時忘卻了久久蘊結在胸,令他放心不下的種種疑問。這一瞬間因腳痛引發的輕松與清涼令破山興奮不已,“密舉從前所疑所礙者,如獲故物,方放身命,睡到天明”。天亮後,他心中不再為疑雲所礙,一片豁然開朗,他興奮地大叫起來。有一居士以為他腳痛難忍,就來好言相慰,破山卻對他說:“非公境界!” (破山《自述行實》)意思是此時此刻,我如何能將內心生起的喜悅傳達與你呢。

破山還是沙彌身分,出家僅僅六年,在破頭山上依高峰原妙禅師克期取證的方式苦修了七天七夜,終於開悟。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