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法師:解讀《圓覺經》之普賢菩薩篇 第一講 佛法教義的核心思想


 2020/12/27    熱度:1454    下載DOC文檔    

第一講 佛法教義的核心思想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唐罽賓三藏佛陀多羅譯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淨覺地。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於不二境。現諸淨土。與大菩薩摩诃薩十萬人俱。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淨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辯音菩薩。淨諸業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等。而為上首。與諸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於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來法眾。說於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及說菩薩於大乘中發清淨心。遠離諸病。能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咨詢如來因地法行。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墮邪見。汝今谛聽。當為汝說。時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雲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花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實無花。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花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花。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花。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花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文殊汝當知  一切諸如來

  從於本因地  皆以智慧覺

  了達於無明  知彼如空花

  即能免流轉  又如夢中人

  醒時不可得  覺者如虛空

  平等不動轉  覺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  眾幻滅無處

  成道亦無得  本性圓滿故

  菩薩於此中  能發菩提心

  末世諸眾生  修此免邪見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是根本的教義,罽賓國沙門佛陀多羅譯。按照教體規程來說也是輔助佛性涅槃性德說法的一個教典。冠以“大方廣”這個名字就是了義說,不是方便說,因為這裡講的“大方廣”是法身,是三世一德的意思。

我們不認識自己存在的問題的時候,不知道從哪個方向去看這些問題,包括自己生活世界一切一切,不知道怎麼系統地觀察。因為我們沒有系統觀察的路徑和思維方式,所以沒有辦法體會到如何面對這些問題,怎麼去解決這些問題沒有很好的途徑,也就沒有解脫(自在安祥)的感受。

我們以前也聽過一些課程,無非是強調通過現實境界怎麼去產生解脫。因為我們所居的現實環境就是這個樣子,說再多玄妙的東西我們沒有辦法去認識,產生不了感受。比如外道學說,他以知見告訴你某一種感受境界,然後叫你去希望,讓你去想、去猜測,但實際上你並沒有見到過,也不知道裡頭到底是什麼!認為他說的是什麼就聽著什麼,這是典型的一種外道思想。

佛法則不同,不是往外頭去想。透過佛的教誨告訴你自己身心世界的結構,自己的作用,這叫自覺道。佛跟外道本質的差異就在這兒,我們體會不到這一點的時候,如果去聽外道的教義,不去用智慧判別,很容易就會認為他講的是很能接受的,很有感受。比如“信上帝者可以得永生”,永生是什麼?信上帝就能得永生,為什麼?強調只要信就可以得永生。沒有人性思想剖析過這種文化層面作為積澱的時候,可能會覺著很容易接受。

麥加城朝聖的時候人很多,而且人們絕對相信那是真主的痕跡。麥加城有三個教門的宗教共同的一個聖地,他們說那是耶稣當時升天的地方,也是穆罕默德升天的地方,還有猶太教先知升天的地方。伊斯蘭蓋了一個圓頂的大清真寺,人們去那裡朝聖,人們去祈禱,認為有一個所謂的能力能幫助他解脫什麼事。這是外道的思維方式,向外去求,不去考慮我自身的能力。

佛法不同,告訴你自覺之道,給你說自覺性。為啥叫自覺性?自身心力是自己一切的根本,也就是說生活、生命的好壞,現象的發生,是你的根本。我們現在通過學習佛法來剖析這個問題,是為了叫你能夠看清自己,而不是看清別人(我們一般都是在看清別人)。看清自己,把握自己!現在都講把握住自己,把握住什麼呢?你並不知道,實際上你都在把握外境(身心以外)的東西。

能夠把握住身心,叫賢人,這個把握是很有自主力,有主動的能力去掌控和駕馭身心。能夠把握身心和世界的協和統一,叫聖人。能夠超越身心和世界這兩重性叫佛。我們剖析這個問題,目的是叫你從舊有的方式裡超越出來,你自身的生命所有的一切都會變化,變得清淨和快樂,那種安詳不是任何世間出世間的語言形容能表現得到的。

我們已經學習了好幾部經典,會有一種印象,我們用了很多詞匯去形容本質的東西,包括般若呀、空性呀、心性呀、心能啊,都是形容它,但是怎麼去展現?我們今天這段經文,比較准確地描述了心性怎麼在心和境之間起作用?‚怎麼去調控心境的和諧統一?看清楚,你叫覺者,看不清楚你叫迷者,就是眾生。

什麼叫佛性?佛性就是你的覺性,你能夠去看得很清楚,看清楚才能調節。看不清楚沒辦法調節,沒辦法去掌控,只能順應過去的習慣,過去的習慣就叫無明業力。我們天天講無明業力,實際上你光知道有這麼個詞兒,能真正體會到無明業力的時候,無明業力就要消失了。你沒有體會過永遠沒有辦法知道無明到底是什麼樣的狀態。什麼叫無明?這一段經文非常清晰地形容出來。

這要感謝這位居士提出打禅七,才想起來講這部經,正所謂法有緣方生、仗緣方起。什麼是禅七?“禅”是思維,思維你的“七”。“七”是什麼?是你的執著性。思維你的執著性就是去明其道義,這是真正打禅七。不是在那兒坐著就叫禅七,那叫“靜坐七”。記住!你不了道義的話,坐那兒叫妄想,練氣功吶。正所謂“練拳不練功,到了一場空”。你要去調節煩惱除了道理沒別的,你們不要指望某一種對治法能把煩惱治掉,那是不可能的,只是一時的壓住。

我們都有這種感覺,在這個環境裡很煩惱,去換一個環境,感覺很好,很輕松了,就像人們說的散散心去了。你的心如果能散掉就不會再有了,散不掉。心是不生不滅的,別管真心妄心,都是不生不滅的。只有以道去斷其生意,把妄想心的生意斷掉,了其生則不死性(不死性就是你的空性)就現前。那樣的話你不會有煩惱,也就不可能有煩惱。

這裡講的煩惱是干擾性,身心世界的波動給生命軌跡帶來的干擾。生命軌跡跟身心世界的波動,這兩個是分開的,身心世界的波動(運動的軌跡)跟生命法則不謀和的時候就產生煩惱。

生命法則是什麼?我們追求健康、快樂、祥和的生命過程,這是我們的法則。但是我們身心世界的運行軌跡會波動,因為自控性差一些,一旦遇到波動的時候,與選擇的法則發生沖突,所以產生煩惱。這就是我們平常話講的“事與願違”,事是我們所經歷的感受,願是我們的理想,兩者相違背。為什麼相違背呢?因為兩者沒有統一起來,換句話說你沒有得道。兩個統一起來不相矛盾這叫得道;兩個統一不起來叫凡夫,叫執著。為什麼?因為有煩惱。什麼叫煩惱?因為有波動性,有互相違逆性。有煩惱相就有執著。為什麼有煩惱相?因為有執著產生煩惱相,互相干擾性,不協調性。眾生的煩惱根源是這麼個過程。

這段很重要,要仔細去想的。我們現在透過學習佛法就要把事跟願通過智慧來協調,智慧不是聰明,聰明協調不了的,只能把很小范圍內的身心世界的運行差異性給扭轉一下。什麼叫聰明?就是我們所理解的知見,“我們理解了一個問題,下回注意。”要知道,“下回注意”這個意思已經就是無明。不要以為“下回注意”,叫智慧,不叫!充其量叫小聰明,就是我們所說的世間經驗主義。經驗就是無明,它根本也是煩惱。為什麼?因為一旦超越經驗的時候還是煩惱的,證明那是不圓滿的,不圓滿就不是本性,不是生命本質,證明經驗這種思維模式還是不符合道義(究竟的本義),所以憑經驗生活的人依然還有煩惱,還會有一種不相適應的感覺。

為什麼老人跟小孩兒有一種代溝的表現?代溝說明你的經驗拿過來給他用是不適合的,這就產生所謂的代溝。所謂的代溝也就是意識模式的沖突,實際上一切人的生命實質都是一體性的,為什麼你不能去理解他呢?因為你是以經驗思維模式來看待問題,還是無明,還是你的根本煩惱性。你的煩惱性沒有剔除,所以沒有面對現實去解決問題,一切問題不能迎刃而解。作為凡夫眾生來說就是這幾種思維方式帶給你一切負面、正面的影響。有負面就有正面,有好的就有壞的,這是必然的,所以在相對生死法裡頭不能解脫。

我們現在要學習絕對的道理來建立絕對的種性(也就是我們說的思維模式)。絕對的思維模式是不用想的,想出來的一定是相對的。什麼叫想?通過想象出來的都叫相對法生死境界裡的東西,其結果依然是執著跟煩惱,絕對是通過種性、通過緣起性來改變的。緣起性是什麼?是智慧力的發起點,是我們對心性的認識(我們的心和心的作用,稱為心性,心融攝身心和世界)。

這裡有一個很微細的差異性,我們怎麼去理解?平常有很多身心的感受,不是你要不要想的問題,不管你要不要琢磨,它自己就往外出。比如我們每天的念頭,有好多東西你不想去琢磨它,但是自然而然它就往外出,這就是你的種性所決定的。我們作為煩惱眾生的種性就是這樣的,就要不斷地去生,稱為“眾生”。依眾緣(很多條件集合到一起)就會發生當下一念,以這個念再生下一個,不斷延申就產生我們現在所依止的身心和世界。身心、世界都是這樣來的,你有這樣的身心(身心是我們主體生命的觀念)就有這樣的世界。自我價值這個主體生命觀念就是這麼來的,總在生。

念頭為什麼生?因為虛妄想。我們總在攀緣上一個念頭,是活在前面那個念頭裡頭的。要想了卻煩惱,先去把前面那個停止。怎麼停止?我們不再進行下去了,換一種思維方式,不要把前面那個念頭再拿來思維。前邊那個念頭再拿來思維的時候又進去了,必然是無明種性。為啥?無明種性是不需要想的,這種“不需要想的”是一種慣性,它不是正覺。正覺是清楚的,無明是不清楚的。

智慧和無明的差異是在哪呢?智慧是很清晰地知道前面的景象,念頭的觀照力一下就知道,這個知道是清楚的。無明是不清楚的,下面發生什麼事不知道,根本沒有前瞻力。沒有前瞻性,後顧性也產生不了。智慧是很清楚,對好壞之受沒有分別的,好的受它接受,不好的受也一樣接受,這是智慧和無明的差異性。

我們怎麼去看這個問題?通過文殊菩薩請問的這一段,我們就可以了解真正本來的身心世界的結構。了解這個結構以後,才能重新去看待它。當然會有很多障礙在裡頭,障礙從哪來?從舊有幾十年的思維習慣,我們講的劣根性(按照正常的身心成長規律,人從零歲到三歲劣根性就形成了)。劣根性就是我們所謂的性格,性格是最大的無明。格是隔開,性是個性,有個性就跟一切都隔開的,性格是隔離本性的最大的障礙。

本性本身是具足一切功德的,本來生命體的作用是一切都豐滿具足的。比如大自在天還不是超三界的聖人,憑他那種意識妄想(也是妄想心,但他的妄想心相比我們人類世界來說強得多,所謂心量大得多,心量就是他認識自我身心的力度要深得多。)他就可以把五欲六塵當中的享受任意驅使、任意變化,遠遠超越我們現在所見到的生活世界。他的生活世界之所以稱為大自在天,相對於我們人來說是自在的,包括他所依的世界宮殿和他自己的身心狀態。

比如他現在轉報是男身,他可以變成非常偉岸莊嚴的,為什麼可以變?因為他對身心世界的了解比我們徹底,換句話說,他對那個“機器”比我們清楚,我們不清楚這個“機器”所以沒辦法使喚。現在我們所使喚的“機器”這點兒性能,比如一部很好的電腦在我這裡只會上網、打字,別的不會,而這部電腦到專業人手裡可以畫圖呀什麼,能做很多事。這是你了解的深度(心量大小)的問題,心量大的駕馭能力就寬,所展現的性能就寬。

我們不了解身心,實際上最完美、最好玩的是身心和世界這兩個“機器”。身心是主控機器,世界是境界。就像駕馭電腦一樣,如果能掌控電腦,進到信息網絡虛擬世界裡頭可以任意去玩兒,並不是說電腦進到裡頭了,是網絡裡的東西是反射過來的。

能想通這個模式吧?我們的身心就像計算機一樣,世界就像網絡一樣(在《華嚴經》裡就講這個境界)。但是要操控好,不然會染病毒或者死機。還有一點,內存量要大,否則計算速度就慢。“內存”就像不同種性,主板不一樣,性能就不一樣。我們了解這些,就可以拓展到無限的世界空間,全部能看得到,不但能看得到,而且能進入其中如幻地游戲,這是佛法教義的真正的核心。

這是可以做得到的,並不是修行好多年還沒有感受,那不是佛法。只要方法(理念)對路,碰一下就有好處。這就像電腦機器一樣,只要打開了,接通網線了,就可以玩。關鍵你沒有打開,再加上你那裡有點病毒,要不就是你的網絡不夠寬,反正你是不好玩。這都是外緣障礙,但現在這些對於你們在這裡聽課的人來說都不是障礙。為什麼今天上課沒有接上網?這些法一定要親歷親為的。七月三十來了好多人,為什麼那天沒有去講?那天沒有因緣。沒有緣起,法一定要有緣起,有緣起才有法義。

只要有因緣就好辦,沒有因緣法是出不來的,法能夠真正去有益我們思維方式的改觀。所以我們透過這個因緣把這一段去學習一下,這是佛法整體的概念,(佛法教義的整體核心思想)。你要把這個思想去想想清楚,再去聽這段經文,(不僅是聽這段經文,你去念經也好),就知道佛的智慧真的太偉大了。沒有掌握他的核心,建立好的緣起,灌輸一個好的種性,發生的力就不一樣。

我們昨天看三軍儀仗隊的規則,他們訓練的時候很苦的,但是剛當儀仗兵時,領導就給他們灌輸一個觀念,儀仗兵的儀仗姿態比生命還要重要的。給他灌輸這麼個知見,這叫種性決定了,而且他自己又加入進去了,這叫去體會了。我們是光有知見不去體會,道理明白了一定要去體會。比如我剛才講的這些道理能聽懂吧?話能聽懂,要認真地去修行。修行包括去頂禮呀,去拜佛呀,去聽經呀,去誦經啊,認真地去做,然後感受就升起來了。換句話說,緣起就建立好了,智慧觀照的能和力才會產生,這是系統的。再深入,力量再徹底的時候,身心世界就徹底解放出來了。

身心和世界徹底解放出來是個什麼境界呢?就是你的身心在世界裡是自在的,世界在身心裡也是自在的,身在心裡頭是自在的,心在身裡頭也是自在的,世界呢?都是自在的。自在是沒有障礙的意思。不解脫的時候,身心是身心、世界是世界,這兩個是格格不入的。怎麼格格不入?世界過去了身心還是這樣。世界能進到身心裡頭去嗎?能。為啥?你做夢嘛,你夢裡頭不是有個世界嘛,那就是世界在你的身心裡頭。為什麼你那個時候的那個世界是昏沉迷惑的呢?因為那個時候你的身心是迷惑的,這就是身心跟世界的差異性。

這是身心跟世界的兩重概念性,把這些理解認識清楚以後,你整個的感受就不一樣了(修行就有感受了)。認識不清楚的話,再辛苦也體會不到。就像人自己的生活一樣,身心跟世界不統一,想的是這樣一個問題,而生活空間卻跟這個不相應。你不了解自己,世界就沒辦法駕馭;你了解自己了,世界(生活空間)才會改變,才能夠選擇合適的生活空間。到底我們是心轉境還是境轉心呢?心跟境,境跟心是平等性的,統統都是你的心,正是因為心的平等性,所以心跟境之間的作用才是互補性的,才是能夠協調統一起來的。

而我們卻只知道心境與心境之間的變化,“哎呀,我心情不好了,換個環境就好了”,實際上不是這樣,我們的心有自我解脫性,它碰到不相應的境界的時候,解脫作用就產生了。我們不了解心的本具的功德,凡事不好就跑,形成習慣性了,這叫逃脫。總在換,所以事事無常,干什麼事也不能堅持到底,總在選擇境界的差異性,不去鑒別身心的差異性。我們都在看世界,不看身心,所以總在改變世界,總想改變生活空間。認為生活空間改變了身心感受才好,這就是差異,選擇這種想法、這種做法導致很多錯誤的發生。

我剛才講的這些道理想明白了,再聽這段經文就會覺得有意思了,佛祖的境界你能體會得到。這個體會只是在你的思維層面,但是這個思維已經不是思維錯誤的東西了。並不是學佛的人啥都不想,人家學佛的人是想的正覺的東西,符合本性的東西,本質是吉祥的、快樂的,是光明的。光明是能覺和所覺都是一樣的平等性,光和明、能覺和所覺在生活過程之中產生的作用是一樣的。

然而我們認為自己這方面是主要的,客觀的東西是次要的,所以就可以任意去毀壞客觀世界的構成,可以隨自己的意思去改造自己的環境。比如家居裝修,就按照我們主觀意識一味地去營造家居環境。幾十年前一個人家能住幾十平米就了不得了,現在六百、七百都不算大房子,還嫌小吶,然後再多整幾處什麼的。一味地按照主觀意識去營造生活環境和氛圍,恰恰把本有的條件性忽略了,身心世界的統一性、協調性完全打破了,所以負面的作用就出來了,房子大了冷清呀,收拾麻煩吶,各種費用要交啊。還要想很多,人少了不好啊,想想辦法,總之自己心裡找平衡就對了。

找著平衡了,自我感覺良好,就住下安心了。心安理就得,心安了,就認為這事沒問題了,住著特踏實。就怕你心不安,為啥不安?認識不能跟上環境變化就會導致相應的負面的東西全部發生出來。心理負擔重啦,房貸還不起了,好多好多,你去琢磨吧,反正事兒多了,住著感覺挺好收拾起來麻煩啊。我們去營造出來的環境實際上是一味地追求自己主觀意識的感受,忘記了客觀環境,這是心跟境的不協調性、不統一性,導致身心負擔嚴重虧損,這就是煩惱跟執著的來歷。

簡單把概念給你理一理,學佛的人一定要把佛法的核心思想掌握,然後再去聽經。每一本經論是為了講解這個核心,告訴你法則。這樣,相應的一種方式就會產生,身心的好的模式才會發生出來。

我們看經文,這段經文很短,但是完完全全地把我們剛才說的問題非常准確清楚地描述出來。文殊菩薩的智慧、佛的智慧,肯定是那樣的。但是憑我們認識的力量和深度,把字想破了,也想不出來,為什麼?因為你的身心境界不一樣。

為啥說不一樣?“一時”,佛經裡講“一時”不是說某一個時候(以前我講《楞嚴經》也說過),“一時”有幾種作用,一個是告訴你佛法的圓融性,三世十方(所有的生活空間和時段)都是適用的,稱為“一時”,標致就在於此。另外一個,從身心角度來說,眾生心有有細約的分別跟執著會建立,假如這部經典告訴你,哪年哪月哪日佛在哪講經,好,你的細約分別就會產生,不會產生如對目前的感受,會想“佛那時候說的,現在適用不適用呢?”

現代人還懂要與時俱進吶,任何的東西都要跟著時代的環境變化,理才適應。佛法是這樣子的,因為佛的智慧是圓滿的,“一時”就是告訴你它在哪都適用,而且任何的身心狀況下,都能讓你的心獲得安詳,這是“一時”伸展的意義。

佛學院科班講經一般講“一時為時成就,不有良時,安成法會?乃是師資道合,機教相契,說聽始終,名為一時”就像今天,叫時成就。

我們學習佛法一定要去了解佛法的切合實際的用處,佛法實際是要解脫身心的,解決身心跟世界之間和諧關系的。把“一時”解成“時成就”只是從境界裡分析,沒有告訴你身心的狀況。啟發的緣起種性是外界的東西,沒有明確跟你的關系(沒有往你自己的身心意識裡去引導你)。佛法不是學問,不能只告訴你這句話的文字意,應該讓你去把身心跟世界的關系協調好,怎麼去看這個關系?道義就在這裡,往這個方向引導你,叫與道相契合。

婆伽婆”是婆伽梵的意思,佛的另一個名稱。這裡所講的婆伽婆跟我們理解的不一樣,我們平常理解佛一定是三十二相妙聖莊嚴。《涅槃經》說能破煩惱就叫婆伽婆。自己首先沒有煩惱,然後又能去破別人的煩惱,這就叫“婆伽婆”。這是以智慧等量,不是以身相等量的。要以身相等量的話,《金剛經》說得很明白,轉輪聖王就是佛了。

我們看科班講義是怎麼解釋“婆伽婆”的:“涅槃經雲‘能破煩惱,名婆伽婆’亦即有德之意。以有般若德,能破一切煩惱。以有解脫德,能了二種生死。以有法身德,能證究竟涅槃。圓證三德秘藏,名婆伽婆。”

般若德是什麼?是空觀。解脫德是受用性。這裡講的般若德、解脫德和法身德是三身義(三身所具備的)。般若德一定要以我們所謂的化身體現。什麼叫化身?就是現在的業報身,業報身顯般若德才能慧歸本質,我們所謂的本性。

解脫是圓滿報身,是你自己生活世界理性的恆定的模式,這叫圓滿報身。為什麼?如果你對生活的理性標致很清楚,那麼你對所有的境界都是不粘連的,(生活的原則方向很清楚,所有的境界對你來說是不粘連的),它顯現的是解脫德。

法身德是什麼?法身是究竟一切義,是生命升華以後所顯現的那種德相。我們生活世界裡也有法身德,但只是在你的生活世界裡顯,因為你沒有遍滿一切,所以你顯的法身德就是很有區限性的。但是隨著心量和智慧福德圓滿以後,就是前兩德所謂的受跟用圓滿以後,你自己的法身就顯現了。法身就是方向性(最終的目的)所體現出來的,稱為法身德。

“圓證三德密藏”是什麼?在這三種現象裡頭都能夠任意自在,以什麼任意自在?以一念的分別能夠在這三種層面裡都非常圓融自在(就是非常清晰、非常明白、能駕馭)。按照我們能理解的意思,是在根塵識境界裡頭都能超越,這三德俱顯;我們在根塵識裡頭超越不出來,三德不顯,所以就不能稱為圓證三德。

入於神通大光明藏 三昧正受 一切如來光嚴住持 是諸眾生 清淨覺地”這句話很簡單,但是它的的確確把我們本來的東西說得很清楚了。第一句話是說明怎麼顯現本有的東西,“入於神通大光明藏”。首先什麼叫“入於”?剛才我說了,通過什麼修行?通過能分別的一念。什麼能入?什麼能出?能出能入的,不受三世十方所約束的是什麼?對,念頭是不受三世十方任何的現象約束。“神通”是什麼?神妙不可思議。你的念頭有什麼不能通達的呢?你只要能知道的,它都能通進去。

我們要修行得知道用什麼修行,這叫修。行是規范的,本來就有的,具足的。只是修的要看清楚,修的是能動的、能夠去改變的。能夠動的東西去看清楚喽,這叫“入於神通大光明藏”。

大光明藏”就是行,就是我們說的標准。“”是心體,“光明”是心的覺能,“”是境界。用一念分別的作用來體會觀察心跟境的微妙,它所含藏(蘊藏)的一切都能見得到才對。“入於”首先你得明白,能入的心是不可思議的,所以稱為“神通”。要相信自己的念頭沒有錯、沒有對。沒有錯、沒有對的前提條件是什麼?沒有見取心、沒有知見煩惱才行,知見一定要純淨,神通性才能顯出來,有知見就有障礙。

什麼叫知見障礙?你看到這個杯子,如果心裡有個知見“杯子”的話,就會被“杯子”所障礙住。如果它打掉了,心的念頭馬上分別出來了,就不是所謂神通了,神通是沒有掛礙的意思。“光明藏”是我們的心體的覺能受,你用能分別的這個去觀察心境。而“心”還可以理解成時間的縱橫,時間能變,時間可以過去現在未來,這就像光明一樣,我們成天說光陰似箭。心體表現成這兩種狀態。

心的主動性表現為時間的能動性,心的整體性表現成空間的包容性,這是心體的表現。我們用心體的能分別性觀察心體的表現,觀察的目的是為了得三昧正受。什麼叫三昧正受?能夠去理解,能夠去正確地駕馭,這叫三昧力,以三昧力才能產生三昧正受。我們不了解它,三昧不能形成。三昧是熟練掌握的意思。熟練是針對於意識分別,針對於我們念頭的串習力,針對於念頭的適應性。因為念頭已經適應現有的這個身心了,去超越它的時候得有個適應性。這是佛祖已經證明過來的,所以佛告訴你是這麼一個境界。

一切如來光嚴住持”這是肯定地告訴你一切真理所發生處,“如來”是真理究竟行處,“光嚴住持”是真理真實的形象體現處,也正是所表現的地方是三昧正受光明藏,但是這是已覺之人叫“一切如來光嚴住持”。

未覺之人叫什麼?“是諸眾生 清淨覺地”在眾生界來講是“清淨覺地”。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