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良教授:《楞伽經》與靈辨的《華嚴經論》
《楞伽經》與靈辨的《華嚴經論》 張文良 靈辨的《華嚴經論》是中國佛教學者對《華嚴經》最早的注釋書之一。此注釋書本來是百卷大著,但現存的只有十二卷。這部著作是在問世百多年之後才為法藏所矚目,並向當時的佛學界做了介紹。此書作為現存最早的《華嚴經》的注釋書,對我們了解中國佛教學者最初是如何理解《華嚴經》的具有重要意義。自該經論的部分殘卷在日本被發現,特別是其五十一至五十六卷在韓國被發現之後,學界陸續發表了相關的研究成果,其版本、流傳和基本的思想傾向逐漸得到解明。但由於史籍中關於靈辨的記載很少,現存的《華嚴經論》本身又不是全本,所以如何定位該經論在中國佛教思想史上的位置,仍然有許多問題有待探討。特別是它受到哪些思想的影響,其思想又是如何影響到後來的地論宗和華嚴宗的,仍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明。 本文擬從《華嚴經論》所援用的典籍入手,考察《華嚴經論》的思想來源和思想特質。《華嚴經論》所援用的經論包括《楞伽經》、《菩薩纓絡本業經》、《淨度三昧經》、《大方等大集經》、《十住毗婆沙論》、《十地經論》等。其中,《華嚴經論》與《楞伽經》的關系特別值得關注。特別是在《華嚴經論》的“唯心”說、“八識”、“藏識”說等思想中,可以明顯看到《楞伽經》的影響。本論文力圖從《楞伽經》對《華嚴經論》的影響這一特殊視角,對靈辨華嚴思想的特征進行考察,並對《華嚴經論》在中國華嚴思想發展史中的意義略做管窺。 一、《楞伽經》與《十地經》 據學者們的研究,《楞伽經》屬於唯識學發展第三期的經典,其內容以所謂“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等為中心而展開,關於唯識的論述,與《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正統唯識的思想有很大不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將如來藏說與阿賴耶識說結合起來,提出“如來藏識”作為一切染淨法的生因。這種說法對後世的中國佛教思想特別是對地論宗、華嚴宗等產生了很大影響。 但《愣伽經》的思想成份很復雜,除了唯識、如來藏思想之外,中觀的思想、唯心的思想、無我的思想、十地思想等在其思想體系中也占有重要位置。其中的唯心思想和十地思想,直接與《十地經》有密切關系。 眾所周知,唯心說源於《十地經》的第六現前地的著名的唯心偈。即三界一切法都是人的心識所造,如夢幻泡影,沒有真實性。在《楞伽經》中,同樣認為我們的認識對象和周圍的環境都是內心所顯現,虛幻無實。如世尊在回答大慧菩薩的“青赤諸色像”如何產生時雲“譬如工畫師,及與畫弟子;布彩圖眾形,我說亦如是。彩色本無文,非筆亦非素”。即用畫師畫出種種圖像的譬喻來說明世界的虛幻性,這與《十地經》的唯心偈如出一轍。 又如在說明如何滅除眾苦時雲: 妄想三有苦滅,無知愛業緣滅。自心所現,幻境隨見。 即眾生之苦是基於分別的顛倒之見所生,如果消除了無知與愛等根本煩惱,消滅了諸業生起的條件,則能夠認識到對象的世界都是自心所現,如同幻境,有相而無實。獲得了這種認識就是獲得了“如實正觀”。《楞伽經》的“自心所現”說是《十地經》的唯心說的另一種表達。 在《楞伽經》看來,眾生成佛的過程,就是“淨除自心現流”的過程。所謂“自心現流”,即由自己的“心”所現出的世界的持續。在《楞伽經》看來,作為自心根源的阿賴耶識以身體(感覺器官)、受用(感官的對象)、建立(環境世界)的形式而自我顯現,並以不斷的剎那滅的形式而持續。只要這種剎那滅在持續,則主客對立的世界就被誤認為是實在的世界,人就陷入輪回而不得解脫。截斷了這種持續,則意味著獲得了覺悟。 《楞伽經》中的“唯心”概念雖然與《十地經》有關連,但又不是《十地經》的“三界唯心”思想的簡單繼承,而是在吸收唯識思想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發揮。從佛教思想發展史看,唯識說從對“識”的分析出發,深化了對“心”的認識,對心與境、心與物的關系做了更深刻的考察。《楞伽經》的唯識說雖然與瑜伽行派的正統的唯識說有所不同,但在繼承和發展《十地經》的“唯心思想”方面是一致的。 關於菩薩到佛的修行次第,《楞伽經》也吸收了《十地經》的菩薩十地的思想,特別對八地以上的菩薩的修行和境地做了詳細的分析。如《十地經》認為,菩薩到達第七遠行地,菩薩的所有的修習結束,其境界遠遠超過聲聞、緣覺,而進入“無功用”的境位。即菩薩從此位到佛地任運自在救濟眾生,雖救濟一切眾生而不作救濟想。《楞伽經》則認為在到達第六地、獲得滅盡定之前,菩薩行與聲聞、緣覺二乘並行,而到達第七地則證得“自心所現”,通達三界唯心,完全覺知法的無自性。從第八地到第十地稱為“無顯現地”,在這一階段,得到佛的加持,獲得十力、自在、神通、大悲、善巧方便及無幻三昧。第十地稱為“法雲地”,菩薩由諸佛國土諸佛授灌頂,獲得法的皇太子之位。雖然《楞伽經》對十地的內涵的表述與《十地經》不盡相同,但其基本理念是一致的。 正因為《楞伽經》與《十地經》之間有著密切聯系,靈辨在對《華嚴經》特別是對其中的十地品進行注釋時,參考和吸收《楞伽經》的思想就是自然的了。《華嚴經論》對《楞伽經》思想的吸收主要集中在“自心所現”、“八識”、“藏識”等概念。 二、“自心所現” “唯心”思想出自《華嚴經》“十地品”,但“十地品”中的“心”的概念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確定的含義。其中即講到心的遍在性、明淨性、解脫性,也講到心的如幻性、染污性和束縛性。總體而言,“十地品”中的“心”可分為“關於眾生所說的”部分與“關於菩薩所說的”部分。前者即“關於眾生”的“心”的概念,是眾生的貪、嗔、癡等煩惱之心。而後者即“關於菩薩”的“心”的概念,主要指菩薩厭離欲望、追求解脫之“心”。第六現前地所說的“三界唯心”是指前者,即“眾生之心”,亦即源於貪、嗔、癡的煩惱之心。但這裡對“心”的描述都是心理或精神現象層面的描述,並沒有探討“心”的本質或本性,所以它並不是後世所說的與“真心”、“理心”相對的“妄心”、“事心”。 如上所述,《楞伽經》以“自心所現”的概念,發展了《十地經》的“三界唯心”的概念,這種發展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認為“自心所現”的世界包括人的身體感官、認識對象和周圍的環境,都是剎那生滅的煩惱之“流”;二是將“自心”規定為藏識或阿賴耶識,自心所現就是由阿賴耶識生發出前七識和一切煩惱。即通過引入如來藏和阿賴耶識說,來具體說明“自心”如何生起諸法。 《華嚴經論》也繼承了《楞伽經》的“自心所現”的概念。如雲: 不正思惟者,自心現染淨虛偽,轉非真如相故。……虛妄攀緣者,依彼地自心現,起意識身故,如鹿逐熱時,非水水想。 這裡的“不正思惟”即人的意識活動,它們雖然為“自心”所現,但在性質上卻是與事物的真實本質“真如”相反的虛妄之心。如鹿饑渴時,會幻想出水的樣子,但實際上並不存在實在的水。這裡的“如鹿逐熱時,非水水想”的譬喻,也出自《楞伽經》卷二“一切佛語心品”。在《楞伽經》中,譬喻眾生由識所生境界皆虛幻不實。
(信息來源:中國民族宗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