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開示錄


 2011/3/30    熱度:15021    下載DOC文檔    

  清定上師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我們眾生無始以來,由一念無明煩惱的執著,才有色,受,想,行,

識的諸行。有業行感苦報,是必然的結果。假使我們能夠以真智觀真境,不被

惑業煩惱所控制,處處能夠觀無我,立刻可以把現前的身心轉變成就佛智的作

用,這個方法就叫“轉依”。

 

  那些不懂得佛法的人,不知道執著五蘊的危害,造業受苦,是可憐的。既

然能夠知道執著五蘊,造業受苦危害性,就要好好的轉變它,利用它為修行所

用,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在懂得佛法之後,就應該曉得現在的五蘊,能夠

起一個正覺的觀念,依法修行,立刻可以轉變過來,起五智的作用。比如說,

我們以前不懂佛法時,執著自己身體色蘊的地,水,火,風四大是我,這個色

身是我,由這個色起受,想,行,識的心。身子有一點不舒服,就想避免;有

一點覺得可樂的,就想貪著,由色起受,由受起想,由想起行,由行起識。這

就形成煩惱造現業,流轉生死。現在學修佛法,就要把它轉變過來。我們要隨

時隨地的感想,內而身心,外而世界,徹底皆空。不光是身心空,看十方世

界,山河大地,房子,財物,有情無情,眼睛透過一切有相去觀空。這即是觀

想真心,不被假像所迷惑。金剛經上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對一

切有形相的事物,立刻曉得它當體即空,不被假象所迷惑,自然就得自在了。

 

  能夠把身心世界觀空,自己身心內空,山河大地外空,內外空,空空,大

空,勝義空,乃至佛說的廿空,十六空隨時隨地不斷地在空觀中去修,自己就

感覺到身子空了,虛空無邊。我這個身子也無邊。象這樣觀修的結果,本來執

著現前的我放松了,這時身輕心安,空樂無分。無邊無際的法界,無邊無際的

虛空,空明淨寂,這才是真正我的身子,這個身子是諸佛的法身。法界藏身,

平等法身,就得大自在了,就是轉色蘊為大園鏡智,好像一面鑒照於法界的大

園鏡,我在大園鏡當中,大園鏡就是我,虛空光明就是我。現前的我是假我,

是幻象光影,是空的。

 

  由於有四大的色身就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人家說我好話,我就很

高興,說我壞話,我就不高興。那個人對我好,我就認為稱我心,那個人對我

不好,我就認為可恨,這樣一種愛憎的心情,就是因為受業來的。假使內而身

心空了,外而世界空了,一切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都空了。人相,我相,眾生

相,壽者相都空了。再觀一切眾生都是自己的父母親,無量劫來的父母親。我

現在知道佛法的道理了,我就要把佛法的道理告訴他們,讓他們也知道佛理,

依法修行,早日成佛。

 

  佛經中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性”。一切眾生皆具佛性,皆具諸

佛法身光明;問題是現在有執著,所以不現,只要我們能夠把這個道理告訴他

們,我們的父親,母親,就由信起覺了!曉得自身是佛,自心能作佛,不斷觀

修,一旦明心見性,就成始覺了!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大家都心遍虛空,佛

也,眾生也,我自心也,三無差別,這個就成了平等性智了。然後在這個大圓

鏡智,平等性智,以及法界的自性上,觀一切不空的東西和事情,就是說整個

的虛空裡包含著無邊無數的佛土,無邊無數的山河大地;也包念著無邊無數的

世界,這些世界中有完全無苦的極樂世界,也有極苦的世界,如我們的娑婆世

界。眾生中有胎生,卵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

非無想,無量無邊的情眾生。我們這個娑婆世界裡面,包括六凡四聖。六道眾

生,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天,人,阿修羅(三善道)四聖:聲聞,

緣覺,菩薩,佛。由於善巧觀察,轉變想蘊為妙觀察智,由不斷殊妙觀察,轉

變行蘊為成所作智。極樂世界就是法藏比丘根據四十八願觀察成就阿彌陀佛的

極樂世界。這個六道眾生中的有情世界,同一個成了四聖的正覺世界,以及十

方剎土的器世間,都在整個法界裡邊,沒有一個人,沒有一樣東西,沒有一個

有情無情,出於法界外的。這法界二字,一般初學的人不容易懂,為了使大家

容易理解,現在用一個普通的名詞來講,就叫宇宙。所謂宇宙,宇是一個“

宇””字下一個“於”字,意思是存在此中,即所講的是空間。宇宙的宙字,

“宙”字下一個“由”字,是由過去到現在,由現在到未來,講的是時間。這

個無邊無際的空間,同無始無終的時間所組成的宇宙,即是所謂法界。在這個

法界裡邊,器世界,有情世界,在表面上看起來不空,正覺世界,聲聞,緣

覺,菩薩,佛,也是有這個聲聞,緣覺,菩薩,佛的不空。若真正究竟講來,

整個法界上,器世界,有情世界,正覺世界,其真實的體性,都是空的。

 

  講空了,又不是斷滅。金剛經上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

不說斷滅相”,一切法的自性是空,但能起的作用是不空,因緣條件具足了,

就能成就緣生法,所以拿整個佛法來講,完全是研究宇宙人生的真實正確的宇

宙觀。我們每一個人,在這樣的宇宙當中——無邊無際的空間,與無始無終的

時間中,我們應該怎麼樣做一個正確的人,來自利利他,自覺覺他。最要緊的

是一個正確的作意觀念,沒有這個觀念,修行就會走錯路的。一切法自性空,

一切法的緣起作用不空。雖空不是斷滅,雖不空不是執實的。因空故所以能夠

緣起,因緣起故當體即空。例如說,我們現在的妙果寺,這座房子已經破爛

了,現在要重新把房子蓋過,將來變成很莊嚴的一座佛寺,那麼我們這些建築

工人,第一步就要把現在的妙果寺所有的房子全部拆光,經過計劃砌起新的金

剛殿,大殿,後面的三聖堂,首先要具體設計,逐步蓋起新房,假使不把舊房

子拆空,你要想蓋新房子,可能不可能呢?不可能。所以我們修行人,必須在

一切法的體性上,觀它是空,然後能夠緣合三界莊嚴寺院,所以觀空不能說斷

滅,因為不空即不能緣起,同時新寺建成了,因為緣起故也當體即空。再舉例

說,我們這個講經法會在一個鐘頭以前,根本沒有,在一個鐘頭之後,大家散

會回去了,也就不見了,現在暫時在一個多鐘頭中,我們大家會合顯現法會。

為什麼呢?因緣條件,時間空間,條件具足了,大家無量劫來時的善根,在家

出家平日發願的心情,共轉法輪的願望就實現了。這位雪山法師請我給大家講

一講修行法要,有這樣的因緣,這個臨時法會就顯現了。空故緣生,緣生當體

即空,因為空故— —真心體性是空,就叫真空。現在的形象是有,不是實執的

有,是如幻的有,所以叫妙有。我們學佛的弟子,一定要懂得真,空,妙,有

這個道理。

 

  曉得真空了,我們這世間一切苦,樂,貪,嗔都解脫了,不去執著了,放

下再放下,徹底觀空了。同時曉得妙有了,知道一切因果緣起一絲一毫都不會

錯的。所以經書上說:“生死涅磐,纖毫自性無。”我們大家流轉生死,聲聞

緣覺,證得涅磐,乃至成佛,證得無上涅磐。有為法,無為法,徹底自性是沒

有的,都是空的。但是作用,緣生因果如如不虛誤。生起的條件,因果一點不

錯。你殺一只雞,這只雞將來就要壞你的命,這就是你殺它的業報;你做一件

好事,將來得樂報,也是不失的;你念一句阿彌陀佛聖號,極樂世界就有你的

一朵蓮花。你一日乃至七日,一心念佛,日日發大光明,這朵蓮花,將來你命

終時,就往生到極樂世界;這朵蓮花,就是你的往生蓮座,見佛聞法成就的菩

薩,這是決不有疑的。一心念佛往生因果如如不虛誤。一切法自性空,同一切

法緣起情況不別,這兩個不但不矛盾,而且相互起作用,這個真理是龍樹菩薩

根據如來世尊經教所造的《中論》《十二門論》《中論》三論當中精細闡明

的,說出這個重要的法義。我們經過修行,實際證明是如此的。所以這個道理

我們一定要知道,知道這個道理,叫妙觀察智。

 

  要知道仔細地思索世出世法,法空不空的道理。仔細觀察,也是我們這個

心,不是別人家的心。我們能夠起這個作用,不是以前打妄想,妄想別的雜亂

事情。而想的是世出世法的正智,這個觀察叫妙觀察智。有了妙觀察智,然而

依法,依戒修行,能夠使自己所有的願力,都能成功。例如說,大家現在在坐

念佛的人多,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真實的,不是沒有的,確實是存在的,沒有

一句虛假,釋  牟尼佛如來世尊完全不會講一句假話的?是真語者,如語者,

實語者,不妄語者,不異語者,因為十方世界諸佛,都贊歎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的功德莊嚴。是什麼道理呢?阿彌陀佛在百千萬億劫以前,他出家為比丘,叫

法藏比丘。這位法藏比丘,他因為修行,深深地感覺到發了菩提心之後就要度

一切眾生成佛。他看到,有很多的苦世界,眾生的煩惱很重,而且非常之難

度。例如說:觀音菩薩,地藏菩薩,經常到地獄裡度眾生,把他們度出來了,

脫離了地獄之苦,但不久之後,又因在人間造惡業又到地獄去了。是個什麼道

理,他們的煩惱根沒有度脫,繼續造業,又回到地獄。文殊菩薩,普 推 薩,

地藏菩薩,彌勒菩薩他們對眾生發了大悲心,總是要度眾生,千遍,萬遍,都

要度脫他們,所以在地藏經切利品上,參加這個切利天會上的百千億的佛,菩

薩,都是什麼人呢?都是地藏菩薩發了大菩提心之後,千百萬次度他們成佛

的。所以地藏菩薩的發願是:“度盡眾生,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

佛。”

 

  既然我們知道了這個道理了,知道了極樂世界是怎麼成立起來的,他就是

阿彌陀佛的因地法藏比丘,在過去的佛,定自在王如來面前學法的時候深深地

感覺到,要使苦惱的眾生得到解脫,趣向菩提,很不容易,要想自己發願成立

一個極樂的世界,接引別的世界眾生都往生到這個極樂世界來,第一步離女

心,不是別人家的心。我們能夠起這個作用,不是以前打妄想,妄想別的雜亂

事情。而想的是世出世法的正智,這個觀察叫妙觀察智。有了妙觀察智,然而

依法,依戒修行,能夠使自己所有的願力,都能成功。例如說,大家現在在坐

念佛的人多,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真實的,不是沒有的,確實是存在的,沒有

一句虛假,釋  牟尼佛如來世尊完全不會講一句假話的?是真語者,如語者,

實語者,不妄語者,不異語者,因為十方世界諸佛,都贊歎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的功德莊嚴。是什麼道理呢?阿彌陀佛在百千萬億劫以前,他出家為比丘,叫

法藏比丘。這位法藏比丘,他因為修行,深深地感覺到發了菩提心之後就要度

一切眾生成佛。他看到,有很多的苦世界,眾生的煩惱很重,而且非常之難

度。例如說:觀音菩薩,地藏菩薩,經常到地獄裡度眾生,把他們度出來了,

脫離了地獄之苦,但不久之後,又因在人間造惡業又到地獄去了。是個什麼道

理,他們的煩惱根沒有度脫,繼續造業,又回到地獄。文殊菩薩,普 推 薩,

地藏菩薩,彌勒菩薩他們對眾生發了大悲心,總是要度眾生,千遍,萬遍,都

要度脫他們,所以在地藏經切利品上,參加這個切利天會上的百千億的佛,菩

薩,都是什麼人呢?都是地藏菩薩發了大菩提心之後,千百萬次度他們成佛

的。所以地藏菩薩的發願是:“度盡眾生,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

佛。”

 

  既然我們知道了這個道理了,知道了極樂世界是怎麼成立起來的,他就是

阿彌陀佛的因地法藏比丘,在過去的佛,定自在王如來面前學法的時候深深地

感覺到,要使苦惱的眾生得到解脫,趣向菩提,很不容易,要想自己發願成立

一個極樂的世界,接引別的世界眾生都往生到這個極樂世界來,第一步離女

光如來聖號,一想到藥師琉璃光如來法身,就象萬裡無雲萬裡天,如同蘭色的

天空一樣無邊無際,想這個蘭色天空光明回光返照,照著自己,這樣稱念藥師

琉璃光如來,藥師琉璃光如來法身光明,回照自己,自己犯戒罪墮,就能消滅

還復清淨。這是菩薩因地發願,經過修行,果地成佛的功德。所以如來世尊

說:“一個眾生能夠得到人身,要遇到佛法,是很不容易的,但能夠聽到藥師

琉璃光如來的聖號就更不容易了,什麼道理?要在無量劫來為眾生而起大悲,

為大悲發無上菩提心,這樣才能聽到。前面所說,那個法藏比丘,聽到世自在

王如來的介紹,二百一十億尊佛的因地行願,當中經過修行,最後成就果德,

他把二百一十億尊佛的特別勝願,園滿無上的,經過長期修行最後證成的無上

剎土集中起來,他就發這個願。當時世自在王如來贊歎他,說是現在正是這個

時候,你發了願之後,將來可以饒益無量無邊的眾生,無量無邊的菩薩。因

此,法藏比丘就在佛前發了這個四十八願。發了四十八願之後,經過無量劫的

修行,修行成就了這個無苦的極樂世界。眾生往生到這個世界裡,煩惱業報很

快的清淨了,不但是自己能夠解脫,而且能夠度一切眾生解脫,而且很快趣向

無上菩提,不要說聲聞,緣覺的數目不清楚,菩薩的數目也數不清楚。

 

  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有很多很多的人,都是阿 跋致,八地以上的菩薩,而

且很多是一生補處的菩薩,下一輩子就要成佛了。何以成就這樣一個極樂世

界?這個世界是怎樣成就的?就是阿彌陀佛的因地法藏比丘以他的妙觀察智,

同成所作智,修行成就這個世界。這種智慧,就叫成所作智。成所作智,就把

我們原來的色,受,想,行都轉變了。本來色蘊,轉成大園鏡智;本來受蘊,

轉成平等性智,本來想蘊,(為了人一切分別要念)轉成妙觀察智,現在再進

一步用妙觀察智,現前觀想的力量,轉行蘊成就所作智,成就了這個極樂世

界。

 

  極樂世界成就以後,大家看看四十八願裡面的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

十願,在這三個願中講,凡世界一切的眾生中的任何一個人要想往生極樂世界

裡,首先要有虔誠的信心,要相信阿彌陀佛的發願是不虛假的,信佛,信法,

信僧。信佛,信阿彌陀佛的因地的發願,果地的功德。信法,相信持名念佛,

自己一心念佛,把自己的心要念到一心不亂,怎麼一心不亂呢?要觀想阿彌陀

佛的法身是無量光佛,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第二個是阿彌陀

佛的報身佛,是無量的壽佛,彼佛壽命無量無邊阿僧祗劫,彼佛無量無邊的化

身,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佛,佛的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阿彌陀佛從發菩

提心到成佛以後,彼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這十劫當中,到現在,沒有一

天,一分鐘,一秒鐘不想我們法界的一切眾生,只要你有一念,我命終一定要

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念頭,同阿彌陀佛要攝受眾生到極樂世界,得解脫成佛果

的這個願相符了,就如電話打通了一樣。我們自己的覺心同佛的覺心就能合在

一處,自願和佛願就能合在一起。阿彌陀佛憶念眾生,如母憶子,象一個母親

想念自己的兒子一樣,子若逃逝,雖憶何為?我們當兒子的不想母親,母親就

是想你想死也沒辦法,你一個人跑到外面去不回家來,母親也找不到。子若憶

母,如母憶子,母子歷生不相違遠,母親每天從早到晚在家想我,只要我一念

想母親,兩個心念就合攏了,不離開了。例如我們發願要往生極樂世界,從發

願的一天起,極樂世界的八功德水裡,就有我們的一朵蓮花,只要我們天天念

佛,天天憶佛,這朵蓮花天天放大,天天放光。當我們臨命終時,它就是我們

一步用妙觀察智,現前觀想的力量,轉行蘊成就所作智,成就了這個極樂世

界。

 

  極樂世界成就以後,大家看看四十八願裡面的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

十願,在這三個願中講,凡世界一切的眾生中的任何一個人要想往生極樂世界

裡,首先要有虔誠的信心,要相信阿彌陀佛的發願是不虛假的,信佛,信法,

信僧。信佛,信阿彌陀佛的因地的發願,果地的功德。信法,相信持名念佛,

自己一心念佛,把自己的心要念到一心不亂,怎麼一心不亂呢?要觀想阿彌陀

佛的法身是無量光佛,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第二個是阿彌陀

佛的報身佛,是無量的壽佛,彼佛壽命無量無邊阿僧祗劫,彼佛無量無邊的化

身,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佛,佛的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阿彌陀佛從發菩

提心到成佛以後,彼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這十劫當中,到現在,沒有一

天,一分鐘,一秒鐘不想我們法界的一切眾生,只要你有一念,我命終一定要

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念頭,同阿彌陀佛要攝受眾生到極樂世界,得解脫成佛果

的這個願相符了,就如電話打通了一樣。我們自己的覺心同佛的覺心就能合在

一處,自願和佛願就能合在一起。阿彌陀佛憶念眾生,如母憶子,象一個母親

想念自己的兒子一樣,子若逃逝,雖憶何為?我們當兒子的不想母親,母親就

是想你想死也沒辦法,你一個人跑到外面去不回家來,母親也找不到。子若憶

母,如母憶子,母子歷生不相違遠,母親每天從早到晚在家想我,只要我一念

想母親,兩個心念就合攏了,不離開了。例如我們發願要往生極樂世界,從發

願的一天起,極樂世界的八功德水裡,就有我們的一朵蓮花,只要我們天天念

佛,天天憶佛,這朵蓮花天天放大,天天放光。當我們臨命終時,它就是我們

 

  我們佛弟子,最要緊的是你要相信佛法,你的動機及出發點在哪裡?你在

為你自己個人?或是在為一切法界眾生?有的人說,前世不修今生苦,今生不

修來世苦。這句話對不對?是對的,這個是站在個人的立場上——苦樂的立場

上講的,真正講就是說:“我們修行不是為我們個人。為我們個人修行的功德

比較少,范圍小。我們修行為法界的一切眾生,是為度一切父母眾生而修行

的。我們日日這樣觀想,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父母親,一切

男子皆我父,一切女子皆我母,對我們有無量恩德,我們不超度他們,誰去超

度?假使我們不度父母,我們就不是一個佛弟子。既然是佛弟子,第一個就是

報四恩,度三有。報什麼恩?第一報父母恩,父母擴大了就是眾生,那麼,怎

麼能夠度眾生?主要是靠三寶加持的力量,所以要報三寶恩,那麼?怎樣才能

報三恩呢?我們怎樣去修行呢?在什麼地方修行呢?要報國土恩,我們生在什

麼地方,在什麼地方成人,是靠國土恩。所以我們佛弟子,除了愛教以外,還

要愛國,愛國就是報國土恩。今天我們祖國開展四化運動,造益於全國人民,

使這個社會走向一個新的安樂的社會。那麼,我們每一個佛弟子,應該除了為

佛法修行外,為這個國家建設四化也應該盡自己的心力,盡自己的實力,貢獻

自己的力量。所以對佛弟子,我們頭一個條件提出: 要歸依三寶,發菩提心,

歸依佛,從不覺到覺;歸依法,從邪到正;歸依僧,從染到淨。歸依佛,法,

僧,就是要做到覺,正,淨。覺什麼呢?覺就是說,處處要做到無我,完全為

眾生,任何一個事情,起一念為我的心就是私心我執,起一念為眾生的心,就

是利他大悲心。觀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地藏菩薩,他們就沒有一念為自己

的,都是為他人的。觀音菩薩,因地發了願說,將來我成佛的時候,法界眾生

 

  我們佛弟子,最要緊的是你要相信佛法,你的動機及出發點在哪裡?你在

為你自己個人?或是在為一切法界眾生?有的人說,前世不修今生苦,今生不

修來世苦。這句話對不對?是對的,這個是站在個人的立場上——苦樂的立場

上講的,真正講就是說:“我們修行不是為我們個人。為我們個人修行的功德

比較少,范圍小。我們修行為法界的一切眾生,是為度一切父母眾生而修行

的。我們日日這樣觀想,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父母親,一切

男子皆我父,一切女子皆我母,對我們有無量恩德,我們不超度他們,誰去超

度?假使我們不度父母,我們就不是一個佛弟子。既然是佛弟子,第一個就是

報四恩,度三有。報什麼恩?第一報父母恩,父母擴大了就是眾生,那麼,怎

麼能夠度眾生?主要是靠三寶加持的力量,所以要報三寶恩,那麼?怎樣才能

報三恩呢?我們怎樣去修行呢?在什麼地方修行呢?要報國土恩,我們生在什

麼地方,在什麼地方成人,是靠國土恩。所以我們佛弟子,除了愛教以外,還

要愛國,愛國就是報國土恩。今天我們祖國開展四化運動,造益於全國人民,

使這個社會走向一個新的安樂的社會。那麼,我們每一個佛弟子,應該除了為

佛法修行外,為這個國家建設四化也應該盡自己的心力,盡自己的實力,貢獻

自己的力量。所以對佛弟子,我們頭一個條件提出: 要歸依三寶,發菩提心,

歸依佛,從不覺到覺;歸依法,從邪到正;歸依僧,從染到淨。歸依佛,法,

僧,就是要做到覺,正,淨。覺什麼呢?覺就是說,處處要做到無我,完全為

眾生,任何一個事情,起一念為我的心就是私心我執,起一念為眾生的心,就

是利他大悲心。觀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地藏菩薩,他們就沒有一念為自己

的,都是為他人的。觀音菩薩,因地發了願說,將來我成佛的時候,法界眾生

過了,應知道佛經上講,文殊菩薩十大願主要是:每一個願,不管怎麼樣的眾

生,殺我,害我,罵我,打我,壞到極點,都是對我很好的,對我有緣。什麼

緣?可以教他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是成佛的因,成佛是菩提心的果。文殊菩薩

在十方諸佛成佛時,文殊菩薩為上首菩薩,幫助佛教化眾生,發菩提心。為什

麼說文殊菩薩稱為智慧第一菩薩?因為文殊菩薩圓成諸佛的根本智。他早已經

是成佛了的,即不動如來,阿眾佛。但是為了利益眾生故,依舊化身為菩薩,

妙吉祥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種種身。同樣地,普推 薩也是早已經成了佛的。

利益眾生故,現普 推 薩身。普 推薩教我們說:“一切諸佛都以眾生起大悲

心,以大悲發菩提心,以菩提心成等正覺”。

 

  所以,我們假如不能夠觀想無量無數的眾生都是我的父親母親,這個觀想

沒有了,大悲心起不來;大悲心起不來,菩提心就不能發。所謂菩提是什麼意

思?菩提即覺。什麼覺?第一是始覺;第二個是隨份覺。第三是究竟覺。發菩

提心,也有前後第次不同,我們觀想法界,一切眾生無量劫來的父親,母親,

都是佛性,都能成佛,這是第一個始覺;第二個覺是想,法界一切眾生都對我

們以極大的恩德,我一定要報恩,逐步引導他們趨向成佛,這是隨份覺;第三

個觀想是法界眾生對我有無量恩德,我就要報恩。怎樣報恩法?應該這樣思

索,一切眾生都在生死流轉,特別是地獄,餓鬼,畜生在三惡道受苦,我們應

該撥他們的苦。拔苦就是大悲心。那麼,怎樣把他們拔出三惡道,得到人天的

安樂,解脫的安樂,菩提的安樂,怎樣能夠究竟圓滿成佛呢?就是無上菩提

心。一定要成佛才能夠度眾生圓滿,這些菩薩摩诃薩們都是這樣的。有這個知

母,念母,報恩,拔苦,與樂,成佛。諸佛菩薩,他們是這樣發願。我們每個

佛弟子都要這樣發願,這樣發願了,就叫菩提心,這也叫發心菩提。

 

  發了心之後,我們的煩惱,業障,現行要消除處處為自己打算的心念,應

該做忘我利他的事情。那麼,怎樣去做呢?就要依佛的教義,依佛的戒律,不

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乃至於沙彌十戒,比丘二百五十

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及菩薩戒, 以戒的力量,使我們止一切惡,修一切

善,利益一切眾生。或是問心有愧的,不應該做的事情,應盡量不做,不應該

說的話不說,身不造殺盜YIN,口不造妄語,绮語,兩舌,惡口,心不起貪,

嗔,癡。防止這十惡,要天天修,時時修,使一切壞念,壞事,壞因緣,都減

少,這叫伏心菩提。伏心菩提之後,進一步精進念恩,報恩,想念一切眾生,

拔苦與樂,自己起大悲心,這樣修行之後,想念一切眾生,為什麼他要執著受

苦。普 推薩說:“能如說修行,利益諸眾生,攝受於有情,代眾生受苦,勤

修諸善根,不捨菩薩業,不離菩提心,如是等供養”。大家念過普賢行願品這

部經的都知道,我們應該遵照如來世尊怎樣教我們的,我們說修行,主要就是

處處要利益於一切眾生,隨時隨地利益一切眾生。舉個例子講,比如我們在馬

路上看到有一個孩子在車道上跑來跑去,孩子他不懂得,車子開來了,就會發

生危險,我不管這孩子是誰的,都應該把孩子抱上街沿來,無論他住在什麼地

方,都應該把他送回家去。假使我們的鄰居有個女人要生產了,丈夫不在家,

公婆也不在,沒有人照顧,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知道了,我們能不管嗎?假使

不管,自己的心裡也過不去應立刻幫助他,或者送他到醫院去或者叫護士來,

這是應該做的。那麼,凡是一切好事,對利益眾生的事,我們樣樣都要做,凡

是對眾生不利的事情,我們一樣也不做,這個叫止惡修善,伏心菩提。

佛弟子都要這樣發願,這樣發願了,就叫菩提心,這也叫發心菩提。

 

  發了心之後,我們的煩惱,業障,現行要消除處處為自己打算的心念,應

該做忘我利他的事情。那麼,怎樣去做呢?就要依佛的教義,依佛的戒律,不

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乃至於沙彌十戒,比丘二百五十

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及菩薩戒, 以戒的力量,使我們止一切惡,修一切

善,利益一切眾生。或是問心有愧的,不應該做的事情,應盡量不做,不應該

說的話不說,身不造殺盜YIN,口不造妄語,绮語,兩舌,惡口,心不起貪,

嗔,癡。防止這十惡,要天天修,時時修,使一切壞念,壞事,壞因緣,都減

少,這叫伏心菩提。伏心菩提之後,進一步精進念恩,報恩,想念一切眾生,

拔苦與樂,自己起大悲心,這樣修行之後,想念一切眾生,為什麼他要執著受

苦。普 推薩說:“能如說修行,利益諸眾生,攝受於有情,代眾生受苦,勤

修諸善根,不捨菩薩業,不離菩提心,如是等供養”。大家念過普賢行願品這

部經的都知道,我們應該遵照如來世尊怎樣教我們的,我們說修行,主要就是

處處要利益於一切眾生,隨時隨地利益一切眾生。舉個例子講,比如我們在馬

路上看到有一個孩子在車道上跑來跑去,孩子他不懂得,車子開來了,就會發

生危險,我不管這孩子是誰的,都應該把孩子抱上街沿來,無論他住在什麼地

方,都應該把他送回家去。假使我們的鄰居有個女人要生產了,丈夫不在家,

公婆也不在,沒有人照顧,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知道了,我們能不管嗎?假使

不管,自己的心裡也過不去應立刻幫助他,或者送他到醫院去或者叫護士來,

這是應該做的。那麼,凡是一切好事,對利益眾生的事,我們樣樣都要做,凡

是對眾生不利的事情,我們一樣也不做,這個叫止惡修善,伏心菩提。

他們能夠離苦得樂,快快成佛。

 

  一般人說:我們自造的業苦都受不了,還要代一切眾生受一切苦,怎麼受

得了。我說是兩樣的,一切應當自受的苦,是他過去造的惡業苦果,這是不可

避免的,宿業——善惡的業,感苦樂的。我做菩薩發了心代眾生受苦,性質是

兩樣的。只要我們發心,把眾生的業苦讓我自己來受,我們修行一念觀察,一

切眾生,一切惡業當體即空,自己沒有力量,十方諸佛加持,這個業苦,當體

即空,所以我們有這樣的心,發生了這樣的作用。我們念念為了利益眾生,念

念無我,所以修行到最後,諸佛的光明照著自己,自己的光明發現了,證明了

觀世音菩薩所說的,覺空空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忽然超出世出世間十方圓明。我們念佛的時候,念到一心不亂,內而心身,外

而世界,徹底皆空,諸佛的光明照著自己,自己的光明照著眾生。在這樣的情

況之下,正如佛經上說:“忽然超出世出世間,十方圓明。”至於我們這顆

心,普遍十方,十方世界圓明,就是我們的心,就是諸佛的法身,就是眾生的

佛性。所以,懂得這個道理對我們很有幫助。因為這樣,所以能夠明心,能夠

見性,小乘法,聲聞緣覺修無我,修到明心,見性時見無我,證須陀洹果,斯

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大 似薩明心見性,證初地除了證見無我外,

特別要見到利他功德。體會到我今天怎麼能夠見自性。因為天天想到眾生,忘

記了我,所以能夠見性,明心菩提之後,一步一步要漸修,得了好境界之後,

立刻觀空,把一切功德都布施給眾生。自己得了光明之後,把這光明普照法

界,利益眾生,這樣修就從初地歡喜地進到二地修持戒進離垢地,三地修忍辱

進發光地,四地修持精進進智慧地,五地修靜慮進難勝地,六地修般若成現前

地,七地修方便成遠行地,八地修菩提成不動地,九地修大智慧地,十地修大

悲成法雲地。善慧地是智慧圓滿,法雲地是大悲心圓滿。以上出一地到一地,

進到等覺叫出到菩提,最後妙覺成佛,無上正等覺稱為究竟菩提。

 

  我們佛弟子皈依三寶之後,就要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有了這個發心菩

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趣向無上究竟菩提,每一個人都要向這

個方向學修。因為這樣,我們把上面所講的,轉變我們的身心——轉變我們的

色成大園鏡智,轉變我們的受成平等性智,轉變我們的想成妙觀察智,轉變識

成法界體性智。什麼叫法界體性智?轉變行成所作智?今天我們念阿彌陀佛的

時候,所念的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法界藏身阿彌陀佛,現在阿彌陀

佛的法身,不是普遍所講的,絕對空法身,他那個法身,十方世界的器世界,

在他法身裡邊,十方世界無邊的眾生,在他法身裡邊,十方世界中的聲聞緣覺

菩薩乃至諸佛的功德身,也都在他的法身裡邊,所以稱為法界藏身阿彌陀佛。

 

  我們念佛的時候,不是想一個人在念,應該想到法界眾生同時在念阿彌陀

佛,在佛堂清淨的地方出聲念,沒有佛堂就在家念,環境不清淨就默念。默念

的時候,就想法界一切眾生和我在起念。都是我的父母親,都和我在一起念

佛。這樣念佛,一切眾生心裡都發光。光光相照,成平等法身光。比如說:我

們現在有三只電燈,三只電燈合在一起的光,不分別了。這就是光光相照。只

要我們從菩提心出發,一心念佛,十方諸佛,十方眾生,同我們成一個法身,

同一個佛性沒有兩樣。這個就叫“ 真正安心淨土“。自心念佛,一切眾生念

佛,無量無邊的眾生,無量無邊的時劫以來,同我們有怨業的,全部解脫。無

地,七地修方便成遠行地,八地修菩提成不動地,九地修大智慧地,十地修大

悲成法雲地。善慧地是智慧圓滿,法雲地是大悲心圓滿。以上出一地到一地,

進到等覺叫出到菩提,最後妙覺成佛,無上正等覺稱為究竟菩提。

 

  我們佛弟子皈依三寶之後,就要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有了這個發心菩

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趣向無上究竟菩提,每一個人都要向這

個方向學修。因為這樣,我們把上面所講的,轉變我們的身心——轉變我們的

色成大園鏡智,轉變我們的受成平等性智,轉變我們的想成妙觀察智,轉變識

成法界體性智。什麼叫法界體性智?轉變行成所作智?今天我們念阿彌陀佛的

時候,所念的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法界藏身阿彌陀佛,現在阿彌陀

佛的法身,不是普遍所講的,絕對空法身,他那個法身,十方世界的器世界,

在他法身裡邊,十方世界無邊的眾生,在他法身裡邊,十方世界中的聲聞緣覺

菩薩乃至諸佛的功德身,也都在他的法身裡邊,所以稱為法界藏身阿彌陀佛。

 

  我們念佛的時候,不是想一個人在念,應該想到法界眾生同時在念阿彌陀

佛,在佛堂清淨的地方出聲念,沒有佛堂就在家念,環境不清淨就默念。默念

的時候,就想法界一切眾生和我在起念。都是我的父母親,都和我在一起念

佛。這樣念佛,一切眾生心裡都發光。光光相照,成平等法身光。比如說:我

們現在有三只電燈,三只電燈合在一起的光,不分別了。這就是光光相照。只

要我們從菩提心出發,一心念佛,十方諸佛,十方眾生,同我們成一個法身,

同一個佛性沒有兩樣。這個就叫“ 真正安心淨土“。自心念佛,一切眾生念

佛,無量無邊的眾生,無量無邊的時劫以來,同我們有怨業的,全部解脫。無

量無邊的眾生都是我的父親母親,他們對我這樣的修行,都生大歡喜心,都希

望我們快快成佛。

 

  所以我們佛弟子,最要緊的三點,第一個是歸依三寶,第二個發菩提心,

第三個是要下決心精進修行。首先要止惡修善,一切壞事不做,一切好事多

做。好事與壞事以什麼為標准呢,第一個是依戒律,第二個是依菩提心。依戒

律,依佛的戒律,在家居士就是殺,盜,YIN,妄,酒的五戒,那麼我們就要聽

佛的話,不隨便殺生,不偷盜人家的一切財物,特別是對三寶的財物,我們絲

毫也不能占便宜。因為三寶的財物是法界眾生的,十方三寶共有的。我們占了

便宜之後,就害了法界眾生,就是侵損三寶了。在家居士,他們自己的夫婦為

正YIN,夫婦以外的對象是邪YIN。犯了邪YIN的,你這就不清淨了,生生世世不清

淨。那麼,出家之後,根本斷YIN欲。不但不能有YIN欲的行為,而且一念也不能

起,起一念就是心念之罪。為什麼道理呢?出家人割愛斷欲,斷煩惱,證解

脫。

 

  妄語是最容易犯的。比如說,本來沒有這個事情,我說有。有的時候是方

便妄語,很難免的。比如說,到人家家裡去,本來是還沒有吃飯,覺得在人家

家裡吃很不方便,就說自己吃過了,這個話動機不是壞,但事實上是在打妄

語。所以我們佛弟子,做到所講的話與心裡所想的一樣,這叫心口一致,言行

一致。經書上講:直心是道場。完完全全是為利他人,沒有一句話是欺騙人

家。欺騙人家就是欺騙自己,人家還沒有被欺騙,自己已經犯錯了,受騙了。

所以自己在戒妄語上要下點功夫。

 

  至於飲酒,在家弟子受五戒,假使殺盜YIN妄四戒受不全的,受三戒二戒都

可以的,但是酒戒一定要受的。為什麼道理?酒是與我們成佛— —覺,完全相

對立的。覺是不迷,酒是迷性的。只要我們吃酒,不應該說的就說了,不應該

做的事情去做了,所以絕對不應該吃酒,一定要把酒習除了,這個大家一定要

注意的。現在一般人不懂得這個道理,不曉得酒的害處。我們拿出家人來講,

戒律條文更多,更要依戒修行。

 

  第二個依菩提心修,今天我做一天的人,做了那幾件事情對別人有利益;

那幾件事情對別人不利的,起過那種心;不滿意人家的,起過那幾種心使人家

歡喜的。凡一切有利於眾生的好事,應該多做,凡是危害他人的事,不應該

做,壞心不應該起。佛告訴我們,十方諸佛在,過去莊嚴劫已成佛,現在賢劫

始成佛。到釋  牟尼佛及諸佛戒律上都是說: “應斷一切惡,應修一切善,應

渡一切眾生“。所以我們一定做到止一切惡,修一切善,做不到自己慚愧,已

經做錯了自己就忏悔,沒有做錯就堅持。這個是第一要緊的,止惡修善法。

 

  第二個要緊的就是說:“斷惑證實法“。怎樣能夠做到壞事不做,好事多

做呢?一定要把我執煩惱度脫,然後能夠真正做到一切壞事不做,一切好事多

做。所以這一步的修行要斷自己的我執,把我除去了,貪心也沒有了,憎心也

沒有了,愚癡心也沒有了,這第二個要斷惑證真,斷煩惱證得解脫。

 

  第三個最要緊的是忘我利他。很多人要去修行,他修行不管人家,自己修

如何,大家要了解,不僅曉得,而且要真實說佛法,一定要曉得佛法的大概情

況,特別是要懂得佛的真實義。我們講經前念到一句:“無上甚深微妙法,千

百萬劫難遭遇“。所講的是聞到佛法不容易。第二句話:“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今天我見到佛了,聞到法了,我願意受持,受是接受佛所

講的道理。我完全相信,持是照佛所講的依法修行。主要是第一個,願解如來

真實義,要懂得佛的真正的本義是什麼?佛真正的本義不是別的,完全是忘我

利他。就是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性,因為妄想執著,而不證得。佛一

代時教,就是告訴我們怎樣驅除雜亂的妄想,怎樣消除無明的執著,證得這無

上菩提。佛經上說“自心是佛,自心能作佛”。要相信自心佛性沒有兩樣,自

心能夠修行成佛。相信這個道理後,處處念自己的覺性,念一切諸佛的法身,

這叫”安心淨土“。把這個心安在覺心的淨土上叫“安心淨土”。安心淨土

了,然後利他自利,菩薩處處念念不忘師尊,三寶,念念不忘父母眾生,念念

不忘依戒依法修行,念念不忘成佛度眾生。我們每一個信佛的弟子,都要把這

個念念做到。比方一般人不曉得佛學,說你信佛教就是迷信,因為他們對佛教

道理不知道才叫迷信。我們知道道理的信叫正信,不叫迷信。同樣的,不知道

正理,相信外道的邪理,也是不正確的,這叫邪信。我們現在即是正信。成佛

的時候,叫無上正等正覺。

 

  覺了就不迷,對一切境界來了,我們能夠象一面鏡子一樣,照得清清楚

楚。雖然照而內心不動,寂而常照,清清楚楚,這樣完全不迷。不象夜裡一

樣,睡覺睡著了,自己喊著話,別人說話不知道,現在醒了,就知道了。現在

知道了,還不是真知道,真知道什麼?要把現在分別的念頭放下去,要使無分

如何,大家要了解,不僅曉得,而且要真實說佛法,一定要曉得佛法的大概情

況,特別是要懂得佛的真實義。我們講經前念到一句:“無上甚深微妙法,千

百萬劫難遭遇“。所講的是聞到佛法不容易。第二句話:“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今天我見到佛了,聞到法了,我願意受持,受是接受佛所

講的道理。我完全相信,持是照佛所講的依法修行。主要是第一個,願解如來

真實義,要懂得佛的真正的本義是什麼?佛真正的本義不是別的,完全是忘我

利他。就是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性,因為妄想執著,而不證得。佛一

代時教,就是告訴我們怎樣驅除雜亂的妄想,怎樣消除無明的執著,證得這無

上菩提。佛經上說“自心是佛,自心能作佛”。要相信自心佛性沒有兩樣,自

心能夠修行成佛。相信這個道理後,處處念自己的覺性,念一切諸佛的法身,

這叫”安心淨土“。把這個心安在覺心的淨土上叫“安心淨土”。安心淨土

了,然後利他自利,菩薩處處念念不忘師尊,三寶,念念不忘父母眾生,念念

不忘依戒依法修行,念念不忘成佛度眾生。我們每一個信佛的弟子,都要把這

個念念做到。比方一般人不曉得佛學,說你信佛教就是迷信,因為他們對佛教

道理不知道才叫迷信。我們知道道理的信叫正信,不叫迷信。同樣的,不知道

正理,相信外道的邪理,也是不正確的,這叫邪信。我們現在即是正信。成佛

的時候,叫無上正等正覺。

 

  覺了就不迷,對一切境界來了,我們能夠象一面鏡子一樣,照得清清楚

楚。雖然照而內心不動,寂而常照,清清楚楚,這樣完全不迷。不象夜裡一

樣,睡覺睡著了,自己喊著話,別人說話不知道,現在醒了,就知道了。現在

知道了,還不是真知道,真知道什麼?要把現在分別的念頭放下去,要使無分

別的正念提起來,象一面鏡子一樣,它沒有分別的,但是一照,全部在裡面,

一放下來,一個也沒有,為什麼呢?它自己本來無我,無我就能夠照,現量平

等智。

 

  十方諸佛成佛,在時間上——無始無終,在空間上——無邊無際,在這裡

面,所有的一切一切無不知道。金剛經說:“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一恆河中

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

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印

度的恆河,象我們的長江一樣,一條長江沙無量,一條河的沙,每一粒沙變一

條恆河,恆河是無量的,這樣多的恆河所有的沙,變成一個世界,這世界的眾

生無量無數。所有眾生起心動念,如來悉知,都知道,無不覺的。所以,在佛

經上,無論什麼人問什麼事情,無量劫以前的事情,你一問,佛可以馬上講出

來,也不需仔細想,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一般人所講的,我們眾生每一個人起心動念,佛都知道,那麼佛的心裡就

忙煞了。佛經上說,佛雖然一切眾念都知道,但不分別那個心念是自己或人家

的。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都是空

的,不受人影響,象鏡子一樣,你照不准形相,鏡子已轉變了,裡面也空的。

知道了這個道理,就是大圓鏡智,就曉得覺的道理。

 

  所以,我們佛弟子一定要覺,不要迷。一件事情來了,這個事情是好的,

利益眾生的,我們做。不利益眾生的,不做。不利眾生的事情做了,自己的正

心經雖然只有二百幾十個字,實際上心經包括般若經六百卷的內容。般若經六

百卷分為四處十六會。六百卷裡面第一會到第八,講的是廣般若,第九會金剛

經,講的是涅磐者,一切法空。第十會講的是理趣般若,也講的是密法,從十

一會,十二會,十三會,十四會,十五會到十六會,這六會補充說明前面的廣

般若。六百卷般若經,道理意義全部攝在心經裡面。

 

  心經裡所有修法,就是教我們:第一步照見色,受,想,行,識空,教我

們轉變成為大園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法界體性智,還教我們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這要我們把六根

六塵轉變了。不要受六根六塵的影響,一切法是空的。第二就是說:不光是世

界上世俗法是空,出世法也是空的。“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

無老死盡”,這就是把十二因緣法也觀空了。假使執著了十二因緣法,就是不

肯修菩提法。不光是十二因緣法,就是聲聞法——苦集滅道四谛也觀空。苦集

滅道四谛能使我們證得阿羅漢果,我們發菩提心的阿羅漢就是登七地。始終是

小乘阿羅漢。因地呢?我們修行的人,一步步地向上,要世間法空,出世間法

空,然後到菩薩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六度萬行。假使菩薩

執著了六度萬行,我是菩薩,你是眾生,我度你,有我相,有人相,有眾生

相,有壽者相,即非菩薩。所以,連菩薩法最後也空,無智亦無得。不光是菩

薩法空,連成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也觀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

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過是名字上有,這個道理非常重

要。

 

  心經上最後說:“菩提薩捶,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

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菩薩如此,佛呢?“三世諸佛依般若

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闡明了心經的功德,最後還說:這

個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

苦,真實不虛。”能觀空,以智慧力量觀我空法空,把世出世間一切法徹底觀

空,以悲心的力量,對一切眾生起大悲化度心的作用。

 

  最後一段咒子,把心經總結了,把六百卷般若經也總結了:故說般若波羅

密多咒,即說咒日:“ 億,揭谛,波  揭谛,波羅僧揭谛,菩提薩婆诃”。

第一個揭谛,一切惡法不做,一切善法要做,揭谛是印度梵語,漢譯為“法”

或“出離”。出離一切惡法,修一切善法。第二個揭谛,,斷煩惱,證解脫,

斷惑證真。第三個揭谛,是波  揭谛,止惡修善,斷惑正真,一定要到究竟彼

岸,煩惱未斷盡,問題還沒有解決,止惡修善不能徹底解決。那麼,一定要止

惡修善,斷惑證真,做到波  揭谛了。是不是修完了?沒有?波  僧揭谛,自

己證解脫,要度一切眾生解脫——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自己到

彼岸了,要度一切眾生到彼岸,這個是要緊的。到了彼岸,菩薩修萬法是不是

圓滿了?菩薩要真正圓滿菩薩萬行,要真正成佛,徹底能夠圓滿,所以,“菩

提薩婆诃”,最後成就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什麼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印度語,譯成漢語,“阿”字是 “無”

字,“耨多羅”是“上”字,“三”是“正”字,“藐”是“等 ”字,“菩

提”是“覺”字。即無上正等正覺。我們剛才所講的,也是最要緊的,是隨時

隨地要正覺。正覺就是說,自己起一個念頭,是完全為利他的。比方說,我們

今天做一件事情時,對四化有利的是正的,反過來,要貪便宜,不肯去勞動等

各種情況是錯的。要起正覺。我們對人的關系,對一切眾生,我們要知道佛

法。打我罵我害我,到了極點,也不起一念嗔恨心。

 

  過去釋  牟尼佛因地修菩薩行的時候,有個冤家拿尖刀刺進他的心?,還

把刀轉一轉問他:“你痛不痛?”在這個時候,一般人要起不歡喜的恨心了。

但這個時候的菩薩怎麼講,他說:“真可憐啊!你受煩惱的業苦啊,我們今天

這樣的情況,不是你害我,而是煩惱害你。今天你這樣的煩惱作法,這個責任

歸我,我是菩薩,我應該使你覺。我沒有使你覺,你還受煩惱的苦,這是我的

責任,將來我成佛,我首先度你”。菩薩當時是這樣表態,那麼最後怎樣呢?

釋  牟尼成佛時,首先被?的五比丘中有一個就是這個人。首先度他成阿羅

 

漢。菩薩是這樣忘我利他的,所以我們處處要從大悲心出發。忘我利他,是最

要緊的。做佛弟子。忘記了這個利他的思想就不是佛弟子。忘記利他就不是正

覺。一樣事情正覺容易,樣樣事情正覺就難了。要修成處處遍正覺,我們叫等

正覺,無上等正覺,一樣事情正覺,樣樣事情正覺,遍等正覺。比如釋  牟尼

佛在祗園精捨講經說法時,有一個初信佛法的在家弟子,雖是有一點相信但還

沒有徹底相信,聽人家說佛能知過去,能知未來,現在的一切無不徹底知道,

他心裡懷疑。他想考驗,祗園精捨四周有幾百萬株竹,他就喊了幾十個人來,

三天功夫砍了幾千株竹,不但砍了竹,他還把砍下來的竹,每一株竹有多少竹

葉都記錄下來。到第四天,他在佛講經的時候,對佛如來世尊說,我現在有一

個問題,請如來世尊為, 我解釋。如來說,你盡管問好了。他說祗園精捨四周原

來有多少竹子,多少竹葉?現在有多少竹子,又有多少竹葉?如來世尊沒有考

慮,就說:“在三天以前,祗園精捨有多少竹子,一共有多少竹葉,這三天以

內你砍了多少竹子,砍去多少竹子有多少竹子,現在留下來有多少竹子,有多

少竹葉,同他所記的數目一樣。這樣,那個弟子心裡一下子就慚愧了,才明白

真知真覺,等正覺,樣樣事情都知道,一點不假的。

 

  比方,我們現在想身上有多少個白血球?有多少個紅血球?昨日多少?今

日多少?我們身子有多少細胞,多少分子,原子,離子,質子?鄰虛塵到底有

多少成份?我們自己知道嗎?我們不知道。等到修行成就的時候,自己完全清

楚。今天增加了多少白血球,自己清清楚楚,今天少了多少白血球之後也清

楚。比如說,今天晚上我們在坐的,有多少男居士?有多少女居士?如果以現

量觀照起來,有多少個男的?多少個女的?是不會錯的。我們修行到最後,不

起分別念,起現量正智念了,就能知道過去,就能知道未來。

 

  因此,我們一定要好好修行,就是根據上面所講的,我們首先要歸依三

寶,要發菩提心。從發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趣向無上究

竟菩提。一定要這樣的修行,我們下功夫修行了,要斷一切惡,修一切善。第

二,斷一切煩惱,正一切解脫。第三,修行要緊的就是要安心淨土。要把自己

的心放到清淨剎土裡去!什麼是清淨剎土?有三個:一個是十方諸佛的法身,

就是我第一個清淨剎土;第二個是自己同一切眾生的佛性,就是我們內心的清

淨剎土;第三個看待一切法,看到一切有為法,比如房子,一看過去有相的立

個問題,請如來世尊為我解釋。如來說,你盡管問好了。他說祗園精捨四周原

來有多少竹子,多少竹葉?現在有多少竹子,又有多少竹葉?如來世尊沒有考

慮,就說:“在三天以前,祗園精捨有多少竹子,一共有多少竹葉,這三天以

內你砍了多少竹子,砍去多少竹子有多少竹子,現在留下來有多少竹子,有多

少竹葉,同他所記的數目一樣。這樣,那個弟子心裡一下子就慚愧了,才明白

真知真覺,等正覺,樣樣事情都知道,一點不假的。

 

  比方,我們現在想身上有多少個白血球?有多少個紅血球?昨日多少?今

日多少?我們身子有多少細胞,多少分子,原子,離子,質子?鄰虛塵到底有

多少成份?我們自己知道嗎?我們不知道。等到修行成就的時候,自己完全清

楚。今天增加了多少白血球,自己清清楚楚,今天少了多少白血球之後也清

楚。比如說,今天晚上我們在坐的,有多少男居士?有多少女居士?如果以現

量觀照起來,有多少個男的?多少個女的?是不會錯的。我們修行到最後,不

起分別念,起現量正智念了,就能知道過去,就能知道未來。

 

  因此,我們一定要好好修行,就是根據上面所講的,我們首先要歸依三

寶,要發菩提心。從發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趣向無上究

竟菩提。一定要這樣的修行,我們下功夫修行了,要斷一切惡,修一切善。第

二,斷一切煩惱,正一切解脫。第三,修行要緊的就是要安心淨土。要把自己

的心放到清淨剎土裡去!什麼是清淨剎土?有三個:一個是十方諸佛的法身,

就是我第一個清淨剎土;第二個是自己同一切眾生的佛性,就是我們內心的清

淨剎土;第三個看待一切法,看到一切有為法,比如房子,一看過去有相的立

刻就觀他是無相。即“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是覺。

 

 

  能夠這樣修行,隨時隨地,不被環境——外面的境界所迷,自性是始覺,

有這個始覺,逐步修成正覺,等正覺,到成佛,叫無上正等正覺,到了十地菩

薩已經同佛差不多了。但有上,什麼有上?最後成佛的妙覺還未現前,佛的覺

法是遍虛空,遍法界的。一尊諸佛如來的平等法身。這個法的名字叫什麼?他

就叫妙覺。如法華經上說,大道聖智如來,已經坐菩提道場降魔了,但是十方

諸佛的平等覺法沒有現前,繼續入定十個小劫。這麼長的時間,諸佛平等覺法

現前。為什麼大道聖智如來要示現成佛?這因為要和無量無數的眾生,無量無

數的菩薩,結被度之緣。為什麼他的覺法不現前呢?這有二個原因,一個是如

來世尊現個樣子給我們學佛的知道,學佛要懂得有兩個我,一個就是假我,一

個就是真我。懂得佛法道理了,翻來覆去的觀想,看清楚,這叫做懂得道理

了。

 

  一切法自性空,一切法緣起,作用不空,這個道理曉得了,佛的一代時

教,從學華嚴經到法華、涅磐經,全部的教理都知道這叫解悟。你真正要親悟

入,叫證悟。什麼是證悟?比方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一句話,你

有沒有感覺?你有沒有修行證到?的確是自性同佛的法身,一切眾生心合在一

起了,懂得這個道理是解悟,要親自證得有實際受用,這是證悟。

 

  我們佛法能夠住世,不光是佛法,經教道理要解悟,還要取得證悟。所以

我們要有教證正法永久住世。教證正法不是靠那一個人來維持,是靠我們在坐

的,在家和出家的大眾弟子們,大家發心。一個要認真學習佛法,從不懂到

懂,從不理解到理解,從不悟到悟。先有理解,解悟,慢慢修行到證悟。那麼

最要緊的是使這個證果自然有證法的,能夠利益眾生,永久住世。所以我們要

緊的,就是利他自利。信佛度生就是每一個人都發願,一定要成佛。這個願頭

就是說:發菩提心,這個菩提心發了,是一個佛子真正的善因,這個善因發了

 

以後——現在發了菩提心,將來一定成佛。至於修行,一定要安心淨土,隨時

隨念,要想到諸佛的法身,念念不忘諸佛法身,念念不忘自性佛法。這樣修

行,大家很快就會成佛。

 

  今天晚上就簡單地這樣講,祝願大家一心修行,現身成就解脫,究竟趣向

無上菩提!吉祥圓滿

 

 

一九八四年三月二十日於浙江溫州

台灣學佛網首頁佛教知识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