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煥法師:覺悟、智慧與慈悲
廣東化州南山寺2010年農歷十二月念佛七法會 (十六下午仁煥法師開示) 覺悟、智慧與慈悲 道場應該成為道德教育的學校,因為眾生都缺少覺悟,缺少智慧,缺少慈悲,所以我們需要佛陀這三個方面的教育。如果每一個眾生能得到佛陀覺悟的教育,佛陀智慧的教育,佛陀慈悲的教育,那也會成佛。因為缺少了這三方面,所以才是生死凡夫。 有覺悟的人能認識生命,理解生命,完善生命,發揮生命,圓滿生命。覺悟的人又能認識本分,理解本分,完善本分,發揮本分,圓滿本分。覺悟的人認識大自然,理解大自然,愛護大自然,尊重大自然。 如果我們有智慧以後,也自然和佛一樣了。該做的事情,認認真真地努力去做。不該做的事情,遠離,不靠近。這就叫做斷惡修善。如果我們沒有智慧,就容易變成顛倒的人,該做的不願意去做,不該做的非常努力去做。沒有智慧的人根本不考慮到前因和後果,做錯事情產生後果出來,又怕了。所以智慧的人就是信仰因果,尊重因果。 覺悟是於命上講的,智慧是於本分上講的。覺悟生命,行通大千。 佛陀為什麼為我們制訂戒律?特別是第一戒:不殺生。這個是不是尊重生命啊?佛陀的覺悟認為一切生命應該是共生共存。我們沒有覺悟,所以互相傷害。大家想一想,人家害我們,我們願意嗎?所以也沒有誰願意讓人家傷害。所以覺悟的人是生命平等,包含民族平等。 平等,怎麼做得來呢?佛陀給自己說了一句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意思說,讓這個世界成為平安的世界,沒有第二條道路,唯有和合。所以佛教為什麼見誰都要合掌呢?就是表示和合一切。“和尚”,就是努力和合天下事,上能和,中能和,下能和。和不了,不能叫做和尚。 我今天為什麼要跟大家談談自己的心得和體會呢?如果利用寺廟來搞產業,那我仁煥不必要走這條路。如果寺廟沒有為十方,把寺廟變成私人的財產,那出家不能叫做法師,那是騙人的。我不願意走那樣的路,因為我在家也有能力過生活,為什麼又偏偏跑來寺廟混飯吃呢?真正的出家,不是靠廟吃飯,應該是養廟。靠廟吃飯,那就不對了。又靠廟吃飯,又不接受教育,更加不對了。今天,我帶著好多年的心情,我曾經為兩件事流淚,一是感動流淚,二是無奈流淚。感動什麼呢?你們十方都為離苦得樂來到法會,表達你們一者對三寶的信仰,二者也是對法師的信仰。無奈什麼呢?我們當法師的沒有盡到本分。 我想培養人才,是願望能有人走進這條路,能做普利十方的事業,能做造福人類的事業,能成為共同離苦得樂的事業。道場應該是真正培養人才的地方。培養什麼人才?一種是解脫的人才,二種是菩薩人才。 佛教教育和佛教慈善要同步,佛教修養和服務社會要同步。我認為寺廟在哪個地方,一定要做到和諧一方,平安一方,繁榮一方。寺廟不允許有是非。 無私的人,不著相的人,覺悟的人,智慧的人,慈悲的人,就是一片光明。佛菩薩為什麼頭上有光圈?佛菩薩沒有私心,只有愛心奉獻。佛菩薩有無上智慧,所以佛菩薩信仰因果,尊重因果。因為他們信仰因果,尊重因果,所以他們沒有障礙。而且佛菩薩不但自己沒有障礙,還能為十方解決障礙,這就是覺悟。 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慈悲不是佛菩薩的專利,誰願意做慈悲人誰就是菩薩。智慧也不是佛菩薩的專利,只要你信仰因果,尊重因果,就是智慧人。覺悟也不是佛菩薩的專利,如果能做到:把命交給佛,把果報交給十方,上求菩提,下化眾生,就是覺悟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