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金柯博士:念佛與萬行


 2021/1/14    熱度:1015    下載DOC文檔    

念佛與萬行

日本淨土宗的創立者法然上人,根據善導大師「正行雜行」之辨,而提出了「拋棄一切萬行,唯立念佛一行」的主張,而所謂「念佛」又嚴格界定為「口稱佛名」,除此之外,一切皆拋棄。這樣的主張,其根據又依善導大師所言:「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當然是有根據的。然則,「念佛」與「萬行」之間,是否存在一種拒斥的關系,即除了口稱佛名之外,其余一切萬行,都叫作「隨緣雜善」,因此都必須被拋棄呢?是否有別的可能性呢?

我注意到善導大師《觀經疏》卷四〈散善義〉為「念佛」作了定義:

「言『念佛』者,即專念阿彌陀佛口業功德、身業功德、意業功德;一切諸佛亦如是。又,一心專念諸佛所證之法,並諸眷屬菩薩僧。又,念諸佛之戒。及念過去諸佛、現在菩薩等難作能作、難捨能捨、內捨外捨、內外捨。此等菩薩,但欲念法,不惜身財。行者等既念知此事,即須常作仰學前賢後聖捨身命意也。」

換言之,善導大師在這裡界定的「念佛」並沒有狹窄到只有「口稱佛名」,而是專門憶念阿彌陀佛的身口意業功德,和阿彌陀佛所證之法,還有他因地的菩薩萬行。善導大師還說,念佛之後,「行者等既念知此事,即須常作仰學前賢後聖捨身命意也。」換句話說,會自然的「仰學其意」,也就是仰學菩薩萬行。

在這樣的說明當中,「念佛」與「萬行」是「連結」的關系,而不是「拒斥」的關系。不是只口稱佛名,其他一切萬行都不鼓勵,而是在念佛的前提下,仰學菩薩萬行。

從《觀經》九品往生來看,彌陀的救度是不揀根機的,即使五逆十惡,臨命終時,回心稱名,也蒙救度,至於無為涅槃之淨域。從淨土信仰的核心來說,傻傻的念佛人最是被贊歎的,但是,念佛的人,知道法藏比丘為了度化我,做了那麼多難行能行、難捨能捨之事,難道就沒有一點點感染祂的傻勁,「作仰學前賢後聖捨身命意」嗎?且先不講「難行難捨」之事,遇到了「應行應捨」,念佛之人可以「裝傻」嗎?善導大師解釋「三心」中的「至誠心」為「真實心」。如果沒有慕善之誠、勇為之義,那麼,這樣的念佛人是不是具有「真實心」,我是存疑的。因此,「念佛」與「萬行」之間,不應該是「拋、捨」之類的拒斥,而是以「念佛」為核心,在領受阿彌陀佛無條件的救度的同時,應「仰學萬行之意」。

二○○四年十一月一日撰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