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煥法師:信仰是回歸精神


 2021/1/14    熱度:484    下載DOC文檔    

廣東雷州和諧寺2010年農歷十二月念佛七法會

(初六下午) 信仰是回歸精神

精神要以信仰來完善,物質要以接受來完善。人一旦沒有信仰,就缺少了精神的作用。信仰精神才能安住生命,信仰物質只能提高能量。先有良好的命,也就是先有良好的精神,才需要一定的能量。能量是拿來營養精神,當精神都不存在了,就根本不需要能量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懂得:來到寺廟重在請回我們的精神,不是來到寺廟接受物質,物質應該是在家庭裡面接受。

我們人類往往缺少信仰,缺少信仰就是缺少精神資糧。單方面信仰物質,所以精神不存在了,物質能量過剩了。我們現在很多的病就是叫做物質能量過剩病。

過去我們的信仰是一種迷信的信仰。比如想要法師摸摸頭,這種是迷信的信仰。我認為,精神就是人的命,命就是人的精神,精神最需要得到安住,回歸安住就會得到精神的康復。所以寺廟為什麼要建在安靜的地方?安靜的地方才給生命精神得到恢復。

專搞經忏的寺廟,叫做生活的寺廟,不是修養的寺廟。真正的寺廟是以修養為重,也就是以道為重,以人為本,常住應當做到無條件地普利十方,然後十方也無條件地供養三寶。寺廟不應該成為討價還價的商業場所。

信仰能找回精神,接受能得到物質。我們人缺少信仰,生命有危險的時候,就依賴物質來處理,用藥、動手術,也許最終還是賠命。所以醫院醫得病,沒辦法醫得命。

要想把命請回來,靠自己的信心。什麼叫做信心呢?保持樂觀就是信心了。有信心就有命在,失去信心就是沒命了。想給生命康復,人要用勇氣。怎麼樣才算有勇氣呢?第一把病忘掉,不要把病留在心中,忘不了就等於抱著不放;第二是不怕死,不怕死的人才是不死的,怕死的人當下就死了。簡單說,勇氣能跨越災難,信心能保得命在。留得命在於有信心,得到康復在於有勇氣。所以,如果人沒有信心了,你去醫院,動完手術,人也走了。

信仰是宗教的根本,信仰是回歸精神。那我們為什麼要拜佛像?佛像是代表無量壽。無量壽就是無量健康,不健康就長壽不了嘛。拜佛的目的就是請求自己和家人能夠健康和佛一樣。你們來到寺廟,說:“保佑我啊!”也不知道保佑什麼。應該這樣做:拜佛以後,長跪合掌,說自己叫什麼名字,合家有多少個人,父母叫什麼名字,夫妻叫什麼名字,子女叫什麼名字,今天代合家來到寺廟,請求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願得到佛慈悲的成全,為我們合家拔除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請求合家成為無量壽,請求合家成為無量覺,請求合家成為無量光。這才得到真正的保佑。

佛教是慈悲之教,慈悲之教是救苦救難之教,也是構建和諧之教。為什麼我們佛教要合掌呢?合掌就是和合一切,上和,中和,下和。為什麼出家人叫做和尚呢?以和合為高尚,所以簡稱和尚。如果當和尚的一個人都和不了,不能叫做和尚。一個人都和不了,那就是孤掌難鳴。

信仰分有正信和迷信。人如果沒有精神了,那就死人了。死人就沒有精神了,活人就是有精神了。我們的信仰,是信仰生命的精神,信仰大自然的氧吧,信仰人與人和合就是力量,力量來自相互依靠。這就是正信。如果我們的信仰沒有根據,沒有依據,沒有憑據,沒有數據,沒有證據,就是叫做迷信。科學的信仰,有根據存在,有依據存在,有憑據存在,有數據存在,有證據存在。

佛菩薩像為什麼頭部畫有一個光圈?那是慈悲的光波。因為人越無私,越有光亮。人私心越嚴重,越是黑暗。為什麼人有私心就黑暗呢?因為你的私心專門追求物質,你已經失去精神了。生命被物質全部占位,沒有一點空間了,生命就成為一片黑暗。

為什麼來到寺廟可以找回精神呢?因為我們把家裡面的財物無條件地來供養三寶,讓我們的生命重新恢復空間,所以又見到光明了。如果來寺廟拿走物質,那就更麻煩了,更黑暗了。

精神和物質是相對立的,又是相輔相成的。如果物質一點都沒有,精神也隨著不存在了。反過來,都讓物質占位了,精神也隨著沒了。物質過剩也不行,物質缺乏也不行,如何是好呢?恰到好處就好了。所以人吃飯,吃到八分飽就行了。如果吃到十分飽了,就走不動了。所以人不要貪財物,貪就一片黑暗。

我們所做的一切,首先應該不忘記父母的恩德,第二也不要忘記社會的恩德。沒有社會,你生產出來的東西銷往哪裡啊?你的生活所需來自哪裡啊?所以過去的聖賢提出,經營的利潤應該分為五份,一份作為生活所用,一份作為教育後代,一份擴大生產,一份報答社會,一份報答老祖宗,這樣就會永遠興旺。

我們來這裡,即使生活條件不好,也要感恩這裡的環境,樂觀接受這裡的環境,這樣就得到精神回家了。如果來到這裡,說這裡不行,你們絕對不是拉肚子就是頭痛,要不就感冒。去寺廟得病,肯定是心態不對,一者沒有為合家請回命,二者埋怨這裡的環境,生煩惱心。所以大家要樂觀。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