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強教授:歷代感應傳通鑒
歷代感應傳通鑒 陳士強 一、[唐]唐臨“冥報記”三卷 唐吏部尚書唐臨撰。收入《大正藏》第五十一卷。《法苑珠林》卷一百著錄為二一卷”。據本書卷上唐绛州大德沙門僧徹一則的記載,撰於永徽五年二(五五)。 書首有作者自序,說: “昔晉高士謝敷、宋尚書令傅高、太子中書捨人報演、 齊司徒事中即陸果,或一時令望,或當代名家,並錄《觀世 昔應驗記》。及齊竟陵王蕭子頁作含且驗記》、王琰作《冥祥 記》,皆所以徽明善惡,勸戒將來,實使聞者深深感悟。臨 (唐臨)既慕其風旨,亦思以勸人,辄錄所聞,集為此記。仍 具陳所受及聞見由緣,言不飾文,事專揚確,庶後人見者, 能留意焉。”(第七八八頁上) 《冥報記》共收各種善惡報應的故事五十三則。其中屬北齊、梁和後瑰的僅七則,其余的均屬隋代和唐初。故事不立標題。編次不以時間先後為序,也不以類別相區分,故無定例可循。 卷上,收隋京師大德沙門信行、唐京城真寂寺沙門慧如、绛州大德沙門僧徹、河東沙門道英、隋幽州沙門智苑(即“靜琬”)第報應故事十一則。 卷中,收隋魏州剌史崔彥武、唐國子祭酒蕭璟、毆中侍御醫孫回璞、戶部尚書武昌公戴胃、陳公太夫人豆盧氏等報應故事十八則。 卷下,收後魏司徒崔浩、梁元帝、唐魏郡馬嘉運、遂州總管參軍孫恪、華州鄭縣張法義等報應故事二十四則。 《冥報記》所記的故事僅後魏司徒崔浩、梁元帝二則來源於經籍上的記載,其余的全是作者根據所聞得來的消息編撰。故事之末一般都有聽誰人所說的小注。如“每聞舅氏說”、“法端及道俗皆說雲雨二“雍州司馬盧承業為臨(唐臨)說雲,是著作即降所傳之”、“京下人士多知之,崔尚書敦禮具為臨說,閻尚書立德亦說雲爾”等等。 《冥報記》中對三階教創始人信行的記敘,特別值得注意。信行與唐臨家族有著特殊的親密關系。當年,賴唐臨的外祖父、隋左僕射高穎的薦舉,信行得以從相州法藏寺應紹入京。他在京城住的真寂寺一後改名“化度寺二也是高穎所造。盡管信行一派在隋開皇二十年(六〇〇)就已遭到第一次查禁,但唐臨家族對這一教派的推重不減。故《冥報記》將信行的事跡列為全書第一,信行的弟子慧如列為全書第二。書中對信行的教義、操行及在隋代的社會影響的記述,可補《歷代三寶記》卷十二、《大唐內典錄》卷五、《續高僧傳》卷十六有關記載的不足。 二、[唐]道宣(集神州三寶感通錄》三卷 本書原名《東夏三寶感通記》,後稱《集神州塔寺三寶感通錄》及今名,簡稱《三寶感通錄》。唐麟德元年(六六四),西明寺沙門道宣撰。收入《大正藏》第五十二卷。 書首有作者自敘,書未有後語。作者在自敘中說: “夫三寶利見,其來久矣。但以信毀相競,故有感應之 緣。自漢洎唐,年余六百,靈相朌向,群錄何尋。而神化無 方,待機而扣;光端出沒,開信於一時;景像垂容,陳跡於 萬代。或見於既往,或顯於將來,昭彰於道俗,生信於迷 悟。故攝舉其要,三卷成部雲。”(卷上,第四〇五頁上) 全書共收佛教寺塔、經像、僧尼方面的感應故事一百五十則,每則故事均立有標題。 卷上,“明捨利表塔”。分為二節:前叫敘西罟會稽鄧塔緣、東晉金陵長干塔緣、石趙青州東城塔緣、姚秦河東蒲坂塔緣、周岐州南塔緣、齊代州城東古塔緣、隋益州福感寺塔緣等十九座塔的來歷事緣;後“雜明神州山川藏寶等緣”,即敘述神州佛捨利的感應事跡。凡二十則。 卷中,“列靈像垂降”。敘述東漢洛陽畫釋迦像緣、南吳建業金像從地出緣、西晉吳郡石像浮江緣、東晉揚都金像出渚緣、元魏涼州石像山裂出現緣、北涼河南王南崖素像緣、宋都城文殊師利金像緣、齊番禺石像遇火輕舉緣、梁荊州優填王依檀像緣、陳重雲殿並像飛人海緣、周晉州靈石寺石像緣、隋葆州興皇寺焚像移像緣、唐遼口山崩自然出像緣等有關佛、菩薩的畫像、金像、石像、木像的瑞祥靈跡。凡五十則。 卷下,“引聖寺、瑞經、神僧”。分為三節:前敘臨海天台山石梁聖寺、東海蓬萊山聖寺、相州石鼓山竹林聖寺、岱州五台山太系聖寺、終南山折谷炬明聖寺等十二所寺廟的事緣;中敘昙天竭、釋道安、令狐元執、河東尼、李山龍、陳公太夫人、崔義遠等誦經感通事,及“周經上天”、“益州空經”等佛經靈異,合三十則;末敘“神僧—安世高、朱士行、耆域、杯度、釋昙始、釋寶志、釋慧遠等三十人的感應事跡。總八十則。 本書是根據托名東晉陶淵明所作的《搜神記》、劉宋臨川王劉義慶《宣驗記》、《幽明錄》、南齊王琰《冥祥記》、王巾《僧史》、蕭子頁《三寶記》、梁裴子野《沙門傳》、寶唱《名僧傳》、朱君台《征應傳》、虞孝敬《內殿博要》,蕭綱《法寶聯璧》、任防《述異記》、隋侯君素《旌異記》、唐唐臨《冥報記》、道世《法苑珠林》和道宣自己的《續高僧傳)等書編成的(見卷下所記)。就所記的人物而言,大體上類似於僧人總傳中的“神通”、“神力”、“神異”、“感通”類的僧人,但在范圍上有所擴大,不論是譯師,還是法師、律師、禅師,只要神異之跡較多的,均采選人列。而且不僅記人的感通,也記物(如寺、塔、捨利等)的靈跡。前面所說的《冥報記》以記世俗人(尤其是官員)的善惡報應故事為主,記僧人的很少,而《三寶感通錄)則以記僧人的感應故事為主,記世俗人的很少,兩者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三、[唐]道宣《道宣律師感通錄》一卷 簡稱《感通錄》,或《感通記》。唐鱗德元年(六四四),西明寺沙門道宣撰。收入《大正藏》第五十二卷。 作者自敘道: “生緣有幸,近以今年二月末,數感天人,有若曾面, 告余雲:所著文翰《續高僧傳》、《廣弘明集》、裨助聖化,幽 靈隨喜,無不贊悅。至於律部,抄錄疏儀,無足與二。但與 斷輕重物,少有疏失。斯非逾抑,惟譯者如何以王貴衣,同 於白衣俗服,相從非重,乃至氍婁同法相量者,亦在輕 收。二第四三五頁中) 本書是借托道宣與天人一即天神)交往時的問答而寫成的,用的是第一人稱(“余”)。大體上分為兩截: 一、“初問佛事”:記述一些佛像、寺塔的緣由和靈跡。有益州成都多寶寺石佛、京城西高四土台、五台山大孚靈驚寺、涼州和縣石像、江表龍光瑞像、坊州顯際寺古像、玉華宮南檀台山磚塔、蜀地簡州三學寺、涪州相思寺篆銘、揚都長干塔、鼓山竹林寺等。 二、“後論諸律相”:討論律制中僧衣、塵具、戍壇的相狀和含義。是對作者己撰的《釋門章服儀》和《捨街國只洹寺圖經》若干觀點的解釋。 書中透露了作者企圖通過多設戒壇,說戒、受戒、傳戒,以維護僧團威儀的想法。 四、[唐]懷信《釋門自鏡錄》二卷 又名《僧鏡錄》。唐藍谷沙門懷信撰。原書未署撰時,從卷下《悭損僧物錄》中“唐揚州白塔寺道昶冥言誡勸事”附出的法界寺尼妙覺條,和卷上《業系長遠錄》中“唐沙門道光多生求度不得官名事”所記的年代推考,約撰於武則天久視元年(七OO)至長安四年(七O四)之間。收入《大正藏》第五十一卷。 書首有作者“序”·說: “幼蒙庭訓,早沾釋教,頓聞長老之遺言,屢谒名僧之 高論。三思之士假書弦以是資,九折之賓待箴銘而作訓。故 乃詳求列代,披閱群篇,余同病之下流,訪述津之野客,其 有蔑聖言,輕業累,縱逸無恥,頑疏不撿,可為懲功者,並 集而錄之。仍簡十科,分為三軸(傳今的為二卷),朝夕觀 覽,庶裨萬一。”(第八O二頁下) 本書是一部記敘僧人因造惡業而遭致種種報應的故事,以供佛教僧眾鏡戒的著作。全書分為十錄,“所收凡七十三條(雅浩二章,事跡七十一人。附見十四人。——原注)”(第八O三頁上)。也就是說,正條敘錄的文章有二篇,僧人的業報故事有七十一則,附見的別的僧人的業報故事有十四則。每則事例均立有標題,標題下附注附見者的名字,有的還注有出典。凡屬作者第一次編錄的,均注雲“新錄”。 一、業系長遠錄(卷上,以下六錄同卷)。收西域聖者達磨蜜多五百世作狗身事;西域聖者閣夜多遇見鬼及烏的生死久遠事;西域聖者離越辟支佛曾謗人偷牛得報事等五條。 二、勃逆闡提錄。收宋北多寶寺道志偷相珠受苦事;北齊晏通盜錢恥像現身著癞地陷事;唐思禮折像盜絹被神壓打事等三條。 三、輕毀教法錄。收宋京師東安寺釋慧嚴神誡事;齊邺下大覺寺僧范布薩見神責豎義事;唐襄州神足寺慧眺訪“三論”拔舌三尺事等五條。 四、妒賢疾化錄。收齊相州道秀變作蛇身事;隋揚州白塔寺道契神打殺事;唐衡州衡岳寺慧期患目苦死事等五條。 五、忿恚貪鄙錄。收齊青州道攜樫財頻得重病事;齊宋州昙亮怪惜變作蛇身事;齊齊州道慧錢夜移走事等十條。 六、俗學無裨錄。收宋彭城寺慧琳毀法被流目盲事;梁偽沙門智稜罷道毀法失昔舌卷事等四人。 七、懈慢不勤錄。收後魏崇真寺僧慧嶷王前見判五僧事;唐文法寺僧玄真破齋受罪事等十條。 八、害物傷慈錄(卷下,以下二錄同卷)。收晉襄陽竺法慧被害並門人折足事;宋江陵四層寺竺慧熾食肉生餓狗地獄事;唐神都太平寺僧威整害蜘蛛事等凡六條。 九、飲嗷非法錄。收隋河西隋興寺法西飲酒醉被閻王勸戒事;梁高祖《斷酒肉文》等七條。 十、樫損僧物錄。收周益州索寺慧曼盜僧財作牛事;隋相州道明侵柴燃足事;唐印州僧割杓減粥現瞰糞穢事等十八條。 十錄所記敘的這些事例,大多是關於僧人品行方面的,如偷盜行竊、侵用僧物、毀壞經卷、折損佛像、謗黩高行、誣陷善人、矜傲嗔恚、、貪鄙樫吝、滯酒荒情、食肉傷生,以及其他犯戒行為等。少數是關於小乘學者或非傳統教派(如三階教)批評大乘經和大乘教義的,以及原是沙門後來轉為道士,利用佛教的概念義理編撰道教經典和充實道教教義的。 本書雖然沒有編入自宋以來的歷代官板大藏經,但它在佛教界的流傳卻很廣。幾部重要的佛教通史,如《佛祖統紀》、《釋氏通鑒》、《佛租歷代通載》等都采用過它的資料。 五、[唐]盂獻忠《金剛般若經集驗記》三卷 簡稱《金剛經集驗記》唐開元六年(七一八),梓州司馬孟獸忠撰。收入《續藏經》第一四九冊。 書首有作者自序,說: “夫般若者,乃諸佛之智母,至道之精微,為法海之泉 源,實如來之秘藏。……今者取其靈驗尤著,異跡克彰,經 典之所傳,耳目之所接,集成三卷,分為六篇。”(第七五頁 上) 本書是一部專記誦持大乘經典《金剛經》的感應故事的著作,按誦持(金剛經》而能獲得的直接的應驗和利益分為六篇。每篇之首冠有“序”,篇末附以“贊”。共收錄以隋唐為社會背景的《金剛經》感應故事七十則。 一、救護篇(卷上),收故事十九則。序雲:“若持若誦,護國護身,投烈火而不然(燃),溺層波而詛沒,般若之力其大矣哉!故以救護之篇冠於章首。(第七五頁下) 二、廷壽篇(卷上),收故事十二則。序雲:“如能四偈受持,一念清信,積塵積劫,喻壽量而非多;無數無邊,等虛空而共永。集其體徽可驗者,列為延壽之篇。(第八二頁上) 三、滅罪篇(卷中),收故事三則。序雲:“夫三界虛妄,一心所作。心在分別,一切俱邪;心絕攀緣,則萬殊皆正。夫心者,不內不外,亦不中間。心垢則眾罪鹹生,心淨則眾罪同滅。……愛申滅罪之篇。(第八九頁上、下) 四、神力篇(卷中),收故事十六則。序雲:“道契如如,切無等等。將開於塔,移天人於地界;不起於座,示妙喜於閻浮。聖烈巍巍,固無得而稱矣。故跡其尤異者,列為神力篇。(第九一頁下) 五、功德篇(卷下),收故事十則。序雲:“夫至功非功,為而不宰;上德非德,成而不居。故九定四禅,入無所入;三空六度,行無所行。莫而無邊,非相非名,不染不住。積恆沙之身,不能方四偈之德,神功聖德其大矣哉!故為功德之篇,以勸來者。(第九八頁下) 六、誠應篇(卷下),收故事十則。序雲:“無受無心,誠而必應;無為無得,感而遂通。……故以誠應之篇,繼之於後。”(第一O五頁上、下) 本書收錄的故事少數是從唐代蕭璃的《金剛般若經靈驗記》和即余令的《冥報拾遺》等書中摘抄而來的,大多數是作者根據聽聞撰錄的。見錄的故事以唐梓州惠義寺沙門清虛為最多(或許作者與他交往甚密),神力篇十六則中,他占了八則;誠應篇十則中,他又占了六則。清虛,俗姓唐,自少誦持《金剛經》。書中詳細地記述了他從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六九六)起,至睿宗太極元年(七一二)之間的主要行履,特別是通過念誦《金剛經》,以滅火、解痛、出泉、伏神、祈雨請雪等神異事跡,也涉及當時的名僧法藏、義淨、復禮、唐中宗等歷史人物,以及社會情況(如自然災害等)。 六、[唐]惠英、胡幽貞《大方廣佛華嚴經感應傳》一卷 簡稱《華嚴經感應傳》。唐建中四年(七八三),四明山大方無生居士胡幽貞,根據法藏弟子惠英的原作“刊纂”。收入《大正藏》第五十一卷。 書首和書未均有胡幽貞的題記(無標題)。書首的題記說: “此傳本華嚴疏主藏公(法藏)門徒僧惠英集,為上、下 兩卷。今子鄙其事外浮詞,蕪於祥感,乃筆削以為一卷。俾 有見聞於茲秘乘,生難遭想,各勉受持。(第一七三頁中) 本書共收《華嚴經》傳習者的感應故事二十則。不別門類,不設標題。除首尾記敘的西域天親、北魏靈辦、東晉佛馱跋陀羅、北齊惠炬、北齊劉謙之等五則以外,其余的十五則事例均發生在唐高宗、武則天朝。所記的人物分別是:居士樊玄智、禅定寺兩僧(道詳、惠悟)、九隴山一尼師、西域三藏、洛州敬愛寺僧、西城二梵僧、中天竺三藏日照、惠英本人、法藏、實義難陀、西域華嚴僧、華陰鄧元英、绛州二童女、揚州僧弘寶、西京崇福寺僧惠招、定州僧修德等。 書中對法藏行跡的記載頗有價值。以後新羅崔致遠、北宋贊寧、清續法等人各撰的《法藏傳》,無不借用這些資料。由於轉抄流傳,今本已有一些衍文,須留意。 七、[唐]文捻、少康《往生西方淨土瑞應傳》一卷 本書收入《大正藏》第五十一卷,但不署撰人。據序言所說,乃是淨土宗名僧文志、少康所撰,後經刪節。《續藏經》本題名為又往生西方淨土瑞應刪傳丫,署“唐道诂撰”,可知是道诂根據文訖、少康的原著刪成。原著約撰於唐貞元(七八五—八O四)年間。 書首有道诜撰的序言(無標題)說: “夫以諸佛興慈,多諸方便。唯往生一路,易契機緣。 詳往古之志誠,並感通於瑞典,則有沙門文訖、釋子少康, 於《往生論》中、《高僧傳》內,標揚真實,序錄希奇,證丹誠 感化之緣,顯佛力難思之用。致使古今不墜,道俗歸心,再 續玄風,重興盛事。使已發心之士堅固無疑,未起信之人依 投有路。”(《大正藏》本,第一O四頁上) 全書共收東晉至唐大歷(七六六—七七九)年間淨業修持者的感應故事四十八則。每則故事以所記的人物為標題,如“鳥場國王”、“隋朝皇後”之類。首篇是東罟的慧遠,末篇是唐代的邵願保。 其中記僧的有二十一篇,數量最多。這些僧人是:東晉的慧遠;後魏的昙鸾;梁代的道珍;後周的僧崖、慧命、靜霭;隋代的智顗、道喻、登法師、洪法師、唐代的道綽、善導、街法師(僧炫)、岸法師(惟岸)、大行、藏法師(僧藏)、感法師(懷感)、懷玉、法智、道昂、雄俊。記尼的有五篇,如劉宗尼法藏等。記沙彌的有三篇。記國王和皇後的各一篇。記官吏的有二篇。記黎民百姓的有十五篇。這中間除“沙彌二人”篇、“隋州約山村翁婆二人”篇是記二個人的故事的,“宋朝魏世子”篇是記魏世子一家的故事的,其余的都是一篇記一個人的故事的。 所記的故事較為簡短。最短的僅四、五十字,如“女弟子裴”篇,最長的也不到三百字,如“颛(智颛)禅師”篇。故事的中心內容是宣揚念佛者在臨終時獲得的往生西方淨土的種種瑞應。其中“善導禅師”篇所記的善導的姓氏、裡籍、活動要比(續高僧傳》卷二十七(會通傳)附載的(善導傳)詳細,可補其中的未備。“感(感懷)法師”篇所記的感懷事跡,要比(宋高僧傳)卷六和(佛租統紀)卷二十七的記載早出一百八十余年和四百六十余年,十分值得珍視。另外如有關唐代僧街、僧藏、懷玉、法智等的記載也頗具價值。 七、[逮]非濁《三實感應要略錄)三卷 遼代沙門非濁集。收入(大正藏)五十一卷。原書未署撰時,據非濁的活動年代推測,約撰於遼重熙元年二O三二),至清寧九年二O六三)之際。收入(大正藏)五十一卷。 書首有作者自序,說: “蓋《三寶感應要略錄》者,靈像感應以為佛寶,尊像感 應以為法寶,菩薩感應以為僧寶。頁以濁世末代目足斷惡修 善規模也。夫信為道源,功德之眾;行為要路,解脫之基。 道達三千,勸勵後信;教被百億,開示像跡。今略表其肝 要,粗敘奇瑞,此緣若墮,將來無據。簡以三聚,分為三 卷,令其易見矣。(第八二六頁上) 此書的性質與唐道宣的《集神州三寶感通錄》相同,屬於三寶類感該傳。全書分為“三聚”(即三篇),收錄佛像、經典、菩薩方面的感應故事一百六十四則。每則故事均設有標題,並注出典。但注典粗疏,有的還阙注。 卷上,“佛寶聚”。收佛像(包括寺塔)方面的感應故事五十則。主要有:優填王波斯匿王釋迦金木像感應;釋道如為救三途眾生造阿彌陀像感應;釋雙惠造阿阙佛像感應;貧人以一文銅錢供養藥師像得富貴感應;造毗盧遮那佛拂障難感應;釋含照圖寫千佛像感應;胎藏曼陀羅相傳感應;金剛界曼陀羅傳弘感應等。 卷中,“法寶聚”。收經典方面的感應故事七十二則。主要有:龍子從僧護比丘誦習《阿含經》感應;釋普明誦《維摩經)感應;光宅寺雲法師講《勝鬘經》降雨感應;中印度國講《金光明最勝生經》感應;《尊勝陀羅尼經》請來感應;唐玄宗誦《仁王咒》感應;書寫《法華經)滿八部必有救苦感應;釋惠嚴刪治《涅槃》感應等。 卷下,“僧寶聚”。收菩薩方面的感應故事四十二則。主要有:文殊師利菩薩感應;宋路照太後造普賢菩薩像感應;造千臂千眼觀音像廷壽感應;南印度國造不空羁像感應;雍州鄂縣李趙待為亡父造大勢至像感應;唐益州法聚寺釋法安畫減惡趣菩薩感應;代州總因寺釋妙運畫藥王藥上像感應等。 這些故事從不同的角度,對佛教的神異靈徽和皈依佛法僧的功德利益作了描述。 八、[明]襪宏《往生集》三卷 明杭州雲棲寺沙門株宏集。收入(大正藏)第五十一卷。此書的撰時,據書首刊載的作者自序所署的日期,為明萬歷十二年二五八四)。但實際上,卷一《婦女往生類》“薛氏”條,和卷二末“續錄”中的“方氏”、“唐體如文學”、“楊嘉樟文學”、“郝熙載文學”、“孫大殲居士”、“吳居士”諸條,分別記有明萬歷十二年以後發生的事,時間最晚的為“萬歷四十年五月”。以此推測,此書在萬歷十二年初稿撰成之後,又有繼補。續補的時間約在萬歷四十一年(一六一三)和萬歷四十二年(一六一四)之際,即株宏去世(一六一五年)前剛的一、二年。 株宏在(往生集序)中說: “世尊始成正覺,為諸有情普演佛乘,既而機難盡投, 由是於一乘中示三乘法,而復於三乘中出淨土一門。……聞 昔有傳往生者,歲久減沒,不可復睹,而斷葷遺跡班班,互 載於內外百家之書。予隨所見辄附筆札,乃摘其因果昭灼 者,日積之成篇,殆存十一於千百而已。今申申竊此中峰廛 居,掩關於上方,乃取而從其類後先之,又證之以諸聖同 歸,足之以生存感應,計百六十有六條。而間為之贊,以及 其隱義,題曰(往生集》。”(第一二六頁中、下) 《往生集》是以唐文志、少康的《往生西方淨土瑞應傳》、宋戒珠的《淨土往生傳》、志磐的《佛租統紀》卷二十六至卷二十八的《淨土立教志》的資料為基本素材,芟繁補阙,增廣新聞而編成的。它的內容較唐文訖、少康撰的更為廣泛。如:敘錄的人物要多得多;有“畜生往生”的事例;有佛教經論中有關於文殊、普賢等大菩薩也都希望往生淨土的片段;不只記念佛者臨終時獲得的種種祥瑞靈跡,而且也描述念佛者在平時就能產生的卻鬼、解冤、睡安、治病、脫難等效應。據作者在自序中的說法,全書共收事例“計百六十有六條”,其實這是指(往生集y初輯時的收錄總數,並不包括續補的。據今本《往生集)統計,實收二百五十五條(同題之下以“又”字分列的兩件事,作兩條計)。每條事例均置有標題,大多是以人名為題,也有少數以物名或事名為題,事例之末間附“贊曰”。全書共分為九大類,每類事例之末均設“總論”。其體式與《宋高僧傳》相仿。 一、沙門往生類(卷一)。收東晉遠祖師(慧遠)、慧永、劉宋昙鑒、北齊慧光、梁道珍、後魏神鸾(昙鸾)、隋智者大師(智颛)、法喜、唐善導和尚、五會法師(法照)、台巖康法師(少康)、道綽、五代永明壽禅師(廷壽)、宋(趙宋)晤恩、圓淨常法師(省常)、慈雲忏主(遵式)、元祖輝、明楚琦、寶珠等九十八條。除三例以外,基本上按朝代的先後編排,以下八煩不定。 二、王臣往生煩(卷二)。收東罟劉遺民參軍、宋王龍舒國學(王日休)、江公望司谏、馮濟川谏議(馮楫)、王敏仲侍即(王古)、唐白居易少博、宋蘇轼學士、張無盡丞相(將商英)等三十二條。 三、處士往生煩(卷二)。收劉宋周繼之、唐元子才、元吳子章、宋計公、東晉張铨、梁高浩象、明華居士等二十八條。 四、尼僧往生類(卷二)。收隋尼大明、唐尼淨真、尼悟性、宋尼能奉、尼法藏等五條。 五、婦女往生類(卷二)。收隋皇後、唐姚婆、馮氏夫人、孫氏、吳氏女、元鄭氏、明薛氏等三十二條。 六、惡人往生類(卷二)。收唐張善知、張鐘馗、雄俊、惟恭、宋瑩珂、仲明、吳瓊、金奭八條。 七、畜生往生類(卷二)。收龍子、鹦鹉等四條。 八、諸聖同歸類(卷三)。收擇生極樂、往生無數、面見彌陀、十願求生、偈論淨土、請佛形儀、造論《起信》、龍樹記生、集善往生、得忍往生、第二大願、念佛滅罪、勝會書名、略舉尊宿十四條。此類事例大多是摘自佛教經論和禅宗史傳中有關淨土往生的片段,帶有文鈔的性質。 九、生存感應類(卷三)。收鬼不敢瞰、夢得聰辯、冤對捨離、夫婦見佛、卻鬼不現、薦拔亡靈、睡寢得安、病目重明、瘧疾不作、捨利進現、治病皆愈、俘囚脫難等十四條(日本《續藏經》本《往生集》在此類之末,還附有《普勸為人必修淨土》、《勸修淨土代言》、《佛示念佛十種功德》)。 此外,在卷二“畜生往生煩”之後附有“續錄”,所收都是明代僧俗修習淨業的感應事例,有僧明本等二十條。 本書對於研究東罟至明代佛教各派(包括以“教外別傳”相稱的禅宗)以及社會各界人土的淨土信仰,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同時也反映了作者株宏的一些淨土思想。 九、[明]道泛《見聞錄》一卷 古吳沙門智旭撰。收入《續藏經》第一四九冊。原書未署撰時。從書中所記“徽州商人程伯鱗,久居揚州,事觀音大土甚虔。乙酉夏,北兵破揚城,程禱大士求救”(見第四八八頁下)一事推斷,本書當撰於清兵攻破揚州之後,智旭去世之前,即清順治三年(也可稱南明紹武元年,即公元一六四六年)至順治十一年(也可稱南明永歷八年,即公元一六五四年)之間。 本書無序跋。全書共收錄明代中後期僧俗善惡報應方面的故事七十九則(不設標題)。其中以因偷盜、負心、侵奪、害人、殺生、焚經、破像等而招至惡報的事例居多,以因持齋、念佛、放生、打忏、誦經、忍辱無诤等招致善報的事例為次。大旨歸於“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勸人止惡修善。具有一般的警世導俗的社會倫理意義。 十、[清]戒頸(現果隨錄)四卷 清杭州靈隱寺沙門戒顯撰。收入《續藏經》第一四九冊。原書未署撰時,據作者在卷四“方氏以虔誠禮誦盡室生還”條之末的按語:“余與方與三兄弟素稱莫逆,癸卯在黃州口述,今辛亥復晤湖上,屬(囑)余書事編入。”(見第五二七頁上)則知是書實撰於康熙十年(一六七一)。 書首有介石淨壽“序”,說: “戒顯師具德和尚(弘禮),和尚為我天董(圓悟)門下之 人,至其記我徑山費祖捨利事(指《現果隨錄》卷四有“費隱老 和尚逝後茶毗現多捨利”條),其言可征也。又讀其述論(即 按語),極贊念佛功德,則知蓮社(指淨土宗)中人也。通篇 但載現親聞現業感現果者(指“現報”),他如宿因後報(指“生 報”及異熟(指“後報”等,非今所取。”(第四八九頁上) 本書根據“凡現在因果系親見聞者,皆人此錄”的原則,共收錄明代中後期及清初僧俗中間有關行善而得善報,作惡而招惡報的故事一百三則(《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誤作“九十一則”)。每則故事都沒有標題,故事之尾均有他者加的按語(寵翁曰”),記敘故事的來源以及自己的感受。 卷一:收“陳益修以力護關廟大士賜目”、“圓通師禀受大戒頓脫無常”、“朱綱魂游冥府論前世事”、“願宗伯以盡節被溺彰顯前因二“魏應之退念開齋卒致缢死》等十八則。 卷二:收“汪司馬魚頂金經镂板傳世”、“張封翁以還金厚德子孫世顯”、“葛即玉父子刻勸善書施人全家免難”、“北高峰五聖募石柱建靈隱大毆”、“久病翁喜還夙債頓去心蛇”等二十三則。 卷三:收“錢伯韫以老年學佛竟得西歸”、“徐亦史捐財惠民隨獲美報”、“江口屠人不聽僧勸立招慘報”、“吳江路叢大報恩奇冤立雪”、“王郡丕赴任吳地為蛙伸雪”第二十九則。 卷四:收“楊君以錯口救人致家溫富”、“瞽者以害心劫殺己命立顼”、“曹溪原直禅師以悟道精修末後現瑞”、“允修以惡性毆妻終受蛇報”、“漁船以巧計沒人立報抵命”等三十三則。 由於作者生活交往的區域在南方,而故事的來源又與作者接觸的人物、涉履的地方有密切的聯系,故上述故事絕大多數是以太倉、蘇州、昆山、麻城、黃梅、杭州、嘉定、寧波、撫州、湖州等地的人和事為基礎敷述的。其中有些是作者的親屬、老師、朋友、同侶、鄰裡和作者本人的生活故事,以及有口皆傳、婦孺皆知的社會新聞。在漢傳佛教因果勸戒類著作中,本書保存的史料是較多的。 十一、[清]弘贊同(遭集)五卷 清康熙已未歲(十八年,公元二(七九年),廣州南海寶象林沙門弘贊輯。收入《續藏經》第一四九冊。 書首有弘贊的同鄉羅浮陳恭尹《六道集序》(未署撰時);弘贊的弟子東莞李龍標《六道集敘》(康熙二十一年作);弘贊《六道集目錄》,弘贊《六道集述言》(康熙十八年作)。 弘贊在同(道集述言)中說: “此集之由作也,冀諸智者知三界之無恆,識六趣(即 “六道”)之非久,標志上乘,希求出世,遠劫火之燒然 (燃),免淪墜之沉溺。”(第六五O頁上) 本書是一部編錄佛教關於世界結構的和眾生生死輪回的基礎理論——“六道二天、人、阿修羅、鬼神、畜生、地獄)的經文和事例的雜集。卷一為“天道”,卷二為“人道”和“阿修羅道”;卷三為“鬼神道”;卷四為“畜生道”和“地獄道”;卷五為“地獄道之余”。 書中對每一道的解釋和論證大致包括以下內容:開頭是“述言”(又稱“釋名”、“述名”、“列名”等),對一道的名稱、性質、居處以及眾生因為甚麼原因“業因”)而成為此等生類進行闡釋;接著是“述諸經文”(又稱“集諸經文”、“錄諸經文”等),摘引佛典中相關的論述。主要有《法句喻經》、《三教平心論)、《正見經》、《輪轉五道經》、《優婆塞戒經》、《二教論》、《五王經》、《善見律》、《雜事律》、《舊雜譬喻經》、《賢愚經》、《度狗經》、《天地本起經》、《順正理論》、《正法念經》、《提謂經》等;其次是用來證解此道的具體事例,少則二十余則(如天道),多則六十余則(如地獄道),事例中的主人公絕大多數是漢地的僧侶,個別是印度人。以上三項內容的行文中間夾有一些小注,並附出典;最後是“音釋”,即對前面出現的一些佛教術語和作者認為冷僻的字或詞加以诠釋。如“帝釋”、“十惡業”、“由旬”、“二十五有”、“十二緣生”、“阿練”、“八難”、“緣覺”、“阿羅漢”、“大鵬”、“灌佛”、“水陸大齋”等。 為使讀者了解佛教關於世界結構的模式——三界,作者還特地在卷一放了一張插圖,名“婆娑界一日月須彌山三界之圖”,形象地勾勒了它的整體結構,即使是沒有讀過多少佛書的人,一看也能明白。可謂是佛家實施形象教學的一個例子。 摘自《內明》第2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