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佛教景觀與旅游經濟的發展
生活中的佛教 佛教景觀與旅游經濟的發展 當你在祖國大地上愉快地旅游時,你會看到金碧輝煌、雕梁畫棟的一座座寺院,聳立於峰巒秀發的高山之巅,或隱約偶露於郁郁蒼松古柏叢內,或以古樸秀美的古建築展現在高樓栉比的鬧市區中,會使你情不自禁地向它靠近,促使你興致勃勃地進去觀光游覽一番。在此之余,還會使你對於它的由來與歷史價值有所思索。應當說,它們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與旅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僧人和勞動人民,運用自己聰明智慧,付出辛勤勞動的產物。 趙樸初居士在《中國佛協三十年》這篇報告中說:“我國古代許多僧徒們艱苦創業,辛勤勞作,精心管理,開創了田連阡陌,樹木參天,環境幽靜,風景優美的一座座古剎大寺,裝點了我國錦繡河山。”正是這樣,普陀、五台、峨眉、九華……一座座名山,白馬、棲霞、玄中、國清、靈隱、育王、天童、東林……數不完的古剎,於幽雅靜谧的環境之中,鐘聲破曉,梵呗悠揚。加之一系列的自然與人文景觀,引來了無數的文人雅士和游子騷客。近二十多年來,由於我國經濟的飛快發展,以及眾多古剎名寺的相繼開放,加速了寺院景點的維修和建設,吸引了無數的海內外游人與香客,從而大大促進了旅游事業的發展。在國內眾多的風景名勝區中,絕大部分都是和佛教歷史及寺院有關的,自然其和旅游事業是相當密切的。佛教景觀與旅游經濟的發展可以說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這方面我就不多說了。下面要探討的,是佛教旅游項目的開拓問題,這項工作如果做好了,還可吸引不同愛好的、多層次的游客的興趣,更進一步促進旅游事業的發展。 佛教旅游項目的開拓 近年來,隨著人們到寺院旅游觀賞興趣的增加,佛教旅游事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我國有著2000余年的燦爛而豐富的佛教文化,眾多的名山古剎,展示著佛教旅游將更加深入發展的美好遠景。因此,對於一些民間流行的朝山進香,禮佛上供,參加佛事活動等等,我們如能加以組織引導,則既能推動旅游事業的發展,還能使信仰佛教的游客滿意。這方面的項目,有的旅游部門可以單獨經營;有的旅游部門可與當地佛教協會聯合組織開展;有的則可以由佛教協會單獨組織;甚至對某些項目有興趣的游客,也可以三五成群自願結合,自定計劃進行,那也會同樣有不小收獲的。 從長期以來佛教旅游的情況來看,下列項目是可以進一步開拓的。 1、名山訪勝游 “天下名山僧占多”,我國的許多名山,諸如山西的五台山、四川的峨眉山、安徽的九華山、浙江的普陀山與天台山、江西的廬山與雲居山,既有秀麗旖旎的風光供游覽,又有眾多的古剎名寺可觀瞻。尤其是五台、峨眉、九華、普陀等素有“佛教四大名山”之譽,揚名海內外,我們可以順路前去環游訪跡,也可以單獨瞻禮其中的一大名山。一般說來,去名山訪勝,組織單位要配備好熟悉該山情況的導游,一面陪同游覽,一面為大家介紹名山歷史、文物古跡、古剎高僧、歷代名人題詠、民俗風情等等。通過旅游,以將名山豐富的文化藝術瑰寶和盤托出,使游客對我們國家古老而燦爛的文化精華之一——佛教文化的歷史、建築藝術等有新的認識。而且在此之中,還可以瞻仰歷代高僧的遺跡風范。如五台山文殊菩薩道場,峨眉山普賢菩薩道場、九華山金地藏肉身靈塔,普陀山不肯去觀音院,廬山慧遠大師所鑿蓮池與捨利塔,雲居山上虛雲和尚茅棚、捨利塔與紀念堂等,都可前去觀瞻,從中不但對所景仰的前賢大德有較為全面的認識,同時也可以游覽很多的名勝古跡。 2、朝山進香游 春節後一直到清明節前後,近幾年還延續到五一黃金周,是我國佛教信眾傳統進香的旺季。從十多年來的情況看,成隊的信佛群眾不僅僅是香客,而且是一支充滿游興的旅游者和購物者。旅游部門可以與當地佛教協會聯合組團,開展“朝山進香旅游”,為去古剎大寺的香客提供方便,並安排素食、住宿寺院,禮請方丈或其他法師講經與開示等項目,同時隨同配備對佛教知識有一定造詣的導游全程服務。這項活動的開展,既方便了信眾香客,又可以消除其封建迷信成分,不僅使他們在宗教感情上得到一定的滿足。而且,還可促使宗教活動的正常化,並能實行文明進香,注意安全用火,對保護文物古跡發揮更大的作用。 3、佛事活動游 我國佛教宗派主要的有八宗,禅、教、律、淨、密……它們各具特色,每宗都有祖庭與發祥地。後來僧人繼承祖師家風,並發揚光大。弘揚愛國愛教,利樂有情精神,實踐“農禅並重”之祖訓,貫徹人間佛教思想,寺院出現了嶄新面目。各地佛教協會可以專門組織信眾、香客去揚州高曼寺修習禅法,領悟要旨;可以至浙江天台山聆聽法師講說天台止觀大意,尋訪古跡;還可以到廬山東林寺參加專修念佛,聽講開示。另外,也可以到雲居山真如寺瞻觀僧人們“農禅並重”的實踐,親見樣板叢林之新貌。總之,以觀瞻寺院佛事活動為目的旅游,既可以讓信眾沐浴法乳,得到啟迪,又能夠較好地滿足他們的信仰要求,增強正信的大願。 4、佛教建築觀賞游 2000多年來,我國歷代佛門四眾弟子與其他勞動人民,在中華大地上創建了許許多多的佛教建築,貢獻了自己的聰明才智,以及用數字難於表述的物力、財力。因而,為我們留下了數以萬計的佛教古建築群。在峰巒疊翠、幽谷奇巖之中,坐落著幢幢碧瓦黃牆,雕梁畫棟的殿堂樓閣,千姿百態的佛窟,形式各異、數目眾多的佛塔。這些對我們今天說來,認真地去觀賞歷代佛教古建築,研究它們的特色、構成材料、建造工藝與風格,不僅是很好的享受,還能夠得到精神上的陶冶,可以擴大知識面。 一般說來,進入寺院之後,漫步於殿堂樓閣之間,感覺到的是一幢幢獨立建築物。然而我們若是登高覽勝,鳥瞰全寺,立即會領略到全寺建築群體布局展現出來的藝術性與整體性,是那樣的完美。大雄寶殿坐落在建築群體正中中軸線的重心位置上,其他殿堂或左或右,或前或後地配置恰當,錯落有致,對稱標准,頓時“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之感油然而生。如有興趣,再對大雄寶殿建築風格與工藝進行一番欣賞,取數個寺院大殿樣式略作比較,就不難看到只是將其脊、梁、屋面進行不同的組合,就建成了歇山式、庑殿式、懸山式、硬山式等多種樣式,呈現不同藝術美。假設還有進一步的興趣,我們再仔細觀賞一下,大雄寶殿中諸佛像的塑造工藝則各有千秋,風格多樣。從材料的選用,內架的搭設,泥胚的塑造與加工,直至加色繪彩,金箔鑲貼等多道工序都有著很深的學問,值得探討。更有趣的是,各殿堂中佛像大多塑造在蓮花座上,而蓮花座又都是以一層或數層須彌座為台基。須彌座,也稱“須彌壇”、“金剛座”。本是古代印度佛教教義中的須彌山上的一種佛座造型,隨著佛教傳人我國後,經過與中國傳統台基基座形式相結合,形成上下有凹凸嵌線中間束腰並施以雕飾的基座。對於這種基座,不同朝代有相異的造型,如在魏晉時期石窟中所見,形式較為簡單,上下的線道只是方角式的層層支出,後來逐漸出現了圓順線條的“蓮瓣”枭混、卷草紋飾等。到了唐代以後,造型工藝又更為復雜,增添了較華麗的裝飾,在基身上設有分格小立柱,內鑲“壺門”,門內刻塑有力神或飛天圖案。進入元代,則出現了簡化趨勢,束腰的角柱成了“巴刺馬”式樣,壺門及其內人物雕像多不使用。時至明清,造型又有變化,較為明顯的是束腰變矮,有的甚至減為一道線,而蓮花瓣則增肥加厚,裝飾多用植物或幾何花紋。據有關史籍記載,自魏晉時期須彌座隨著佛教特別是佛像的塑造傳人我國之後,即受歡迎,不但寺院中多有建築,而且在世俗社會的大型建築物上也爭相使用。特別是到了明清時期,以至近現代社會,這種須彌座的使用更為廣泛與普遍,北京故宮太和殿、太廟、九龍壁等建築台基都是須彌座。所以,我們在寺院觀瞻時,看到觸目皆見的須彌座,若對其由來與發展作一番思考,那也是很有意義的。不僅如此,我們若推而廣之,對寺院種種建築都進行一番探究,相信是既可以加深對佛教的認識與了解,又能夠增長不少建築學,特別是古建築學的知識。 5、佛教詩文欣賞游 天下名山僧占多,一句話准確點明寺院所在錦繡佳境之處。因此,相對於繁雜紛紛的世俗社會而言,寺院的靜谧環境,自古即為學人士者所羨慕。於是登臨游覽,朝禮上香,交結方外之友。與此同時,對各地寺院吟詠描繪的文字之作,也就大量出現。所以,我們去寺院游覽觀瞻的同時,結合歷代文人墨客對該處所題詠的詩文作品,做一番品味欣賞,那自然是情調高雅,令人心曠神怡的樂事。 “一片樓台聳天上,數聲鐘鼓落人間。瀑花飛雪侵僧眼,巖穴流光映佛顏。”(蘇轼)精煉的語句,准確的描繪,展現了深山古剎的全景,讀之令人向往。“蘿幌棲禅影,松門聽梵音。”(王勃)“曲徑通幽處,禅房花木深。”(常建)幾筆勾勒,佛寺的黃牆碧瓦,靜寂無聲,呈現眼前,宛如一軸美妙的寺院風光畫卷。尤其是讀到那些詠頌名剎大寺的著名景觀,諸如“雁塔晨鐘”,“寒山夜鐘”、“草堂煙霧”、“馬寺鐘聲”等等的詩文,更是繪形描色,教人頓有身臨其境之感。 在歷代寺院詠頌詩文中,既有以寺院景色環境為題材的,也有不少富有哲理,甚至是禅意幽邃的良句佳作。蘇東坡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借山峰談哲理,寓意深刻,成為千古絕唱的名句。 從另一方面,我們在誦讀詠頌寺院的詩文作品之中,也可領略到不少前哲古賢的風范懿行,在江西雲居山真如禅寺內有一塊“談心石”,旁側刻有當代高僧虛雲和尚題的一首詩:“坡老崇佛夙願深,談心石上暢幽情。碧溪橋畔留古跡,雲經卷舒本無心。四海歡騰共天日,澤被蒼生慶和平。信義真誠曾留帶,雲辟溪橋標印名。”此中既追述了“談心石”的由來,又濃墨重彩地記載曾執掌雲居山真如禅寺法席數十年的佛印和尚,與名士蘇東坡之間的深情厚誼。讀之,無不為之感歎。 因此,到寺院游覽觀瞻的同時,對歷代題詠的詩文作品進行品味欣賞,既可得到文學的熏陶與修養,對於增長我們的歷史與佛學知識,也大有裨益。 6、佛教金石碑刻鑒賞游 在眾多的寺院之中,堪稱“深山藏珍寶,古剎有名碑”。我們去寺院游覽觀瞻,也可將此列為一個項目,相信會很有收獲的。 自古以來,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熏陶,在一些重大事件之中或於其後,大多都勒石為碑以記載;更有許多文人墨客在游覽觀瞻寺院濃興厚意之中,揮毫題書,後將其刻之石崖之上。因此,直至今天在不少名山大剎的內外,都留有不少的碑林摩崖。而在一些寺院珍藏的許多極為珍貴的金石文物,如九華山所珍藏“九龍金印”、“玉獅方印”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無價之寶。 各地寺院內外的碑刻,大致可分為摩崖石刻、詩文碑、記事碑等多種,摩崖石刻,內容較為精煉,意義卻很為深邃。像江西黃龍山黃龍寺前,“三關”二字,每字一尺見方,筆力遒勁,刀鋒清晰。據載為宋時所刻,但迄今仍清晰可讀。讀之,在品味其書法價值的同時,自然對於被譽為黃龍家風的“三關”之說,要是探其由來,從中可得到很大的啟迪。而在碑刻之中有不少是佛像或其他人物像刻碑。如九華山上的“金地藏刻像碑”,高達一米余,很是可觀。又如普陀山楊枝庵以及江西廬山秀峰寺內的“觀音像碑”,高有數米,觀音像采用線條勾勒,層次分明,形態慈祥端莊,原作為唐代名畫家吳道子所畫,是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寶。至於寺院內外的詩文碑與記事碑,數量之多,分布之廣,尤可稱奇。不少詩文碑選擇了歷代名人佳作秀章,復經大手筆書法家書寫镌刻,讀詩文品書味,韻味無窮。而眾多的記事碑,則保存了不少的珍貴史料,如江西楊岐山楊岐寺內所保存唐代詩人劉禹錫所撰《袁州萍鄉縣楊岐山故廣禅師碑銘》等,對於我們今天研究楊岐宗的發展歷史,就有著極高的參考價值。 所以,到寺院游覽觀瞻,將金石碑刻鑒賞列為一個項目,是有其實用意義的。從中可使我們領略到祖國歷代珍貴文物,開拓眼界,增長知識,一定會獲益匪淺。 7、佛教楹聯鑒賞游 楹聯,作為我國傳統文學作品中一種特殊樣式,發展歷史悠久,並且以其平仄的對稱、聲調的協調、意義的深遠,或是頌揚美好,貶斥丑惡,警誡人生,啟迪智慧,素為人們所喜愛。在佛教東傳進入我國的同時,隨著佛經翻譯的普遍推廣,以佛教思想同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產物——佛教楹聯,早就出現,而且影響深遠。今天,我們來到寺院旅游觀賞,無論是在山門與天王殿,還是大雄寶殿與禅堂,都有镌刻或是書寫張貼著楹聯。我們如能認真鑒賞這些佛教楹聯,無疑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情。 從各寺院所镌刻或張貼、書寫的楹聯看,佛教楹聯在注重形式美的同時,尤其突出內容的深邃,用詞的熨帖,平仄的對稱。如江西廬山東林寺大雄寶殿門聯,“自聖教東來,妙谛廣宣,普令三惑齊消,六根同淨,性海無邊登覺岸;溯蓮宗始創,高賢輩出,總願一心不亂,五濁橫超,法王自在布宏恩。”既簡述了佛教東傳人我國的歷史,又特別地突出慧遠法師於此弘揚淨土法門,率徒眾立誓往生西方之偉業。佛教楹聯傳頌較廣的當推“楊岐燈盞明千古,寶壽生姜辣萬年”一聯,大多寺院是將其持在庫房門前,上海龍華寺則是張貼在老素齋部門外。此聯之中,平仄對仗,精心造合。而且,巧用“楊岐燈盞”,“寶壽生姜”等典故,讀之令人尋味。“楊岐燈盞”中的“楊岐”,指的是坐落於今天江西萍鄉市郊楊岐寺的開山祖師——楊岐禅師,即宋代高僧方會禅師。當年,他在楊岐寺弘揚臨濟家風,自成一脈,世稱“楊岐宗”。同時,楊岐祖師繼承百丈祖風,對於寺院管理既嚴密細致,又合情合理。就是對於各殿堂的香燈以及寮房用燈的點燃,添沒等也是井然有序,如佛前長明燈由香燈師精心照看,對寮房用燈則要求按時點燃與熄滅,做到合用、節約。正是這樣,世人對楊岐禅師很是佩服,就以此為內容,贊揚他在楊岐的修持與治寺,用燈為喻,頌其光明照耀千古。下聯“寶壽生姜辣萬年”,則借寶壽禅師與生姜的典故人聯,以警戒後人。寶壽禅師是一位嚴奉戒律,認真修持的禅師。他平常擅長種植生姜,當時受請充任寺中庫頭,庫裡有不少生姜,一次縣裡長官慕名想從他那裡要幾塊生姜,寶壽禅師堅持寺規,提出要姜那就得到常住交款。為此,縣裡長官對此很是贊揚,認為寶壽禅師嚴格制度,可以作為方丈的接班人。所以,後人以此為典,頌揚寶壽禅師,使這種精神發揚光大。由此,我們可以領略到佛教楹聯的深遠意義。此外,我們在鑒賞佛教楹聯時,從中還可以學習到不少的佛學知識。如南京永濟寺大雄寶殿前有這樣一聯,“松聲、竹聲、鐘磬聲,聲聲自在;山色、水色、煙霞色,色色皆空。”看似平鋪直敘,描述自然,但寓意非常深刻,告人以“色色皆空”之真谛。讀之再三,深得啟迪,智慧頓增。 正是這樣,各寺院中佛教楹聯各具特色。在鑒賞過程中,我們要認真閱讀,仔細品味,加深理解。這對於我們的歷史、文學與佛學諸方面知識的增長,無疑是會有很大幫助的。 8、佛教美術鑒賞游 佛教美術作品,在寺院中見到較多的有造像、壁畫、裝飾圖案與雕塑幾種類型。當然,這些類型的作品,其題材都是以佛教教義、佛教歷史為主。寺院中的造像,自然是佛像、菩薩像,歷代高僧與祖師像。就拿佛像來說,不同歷史時期的作品有不同的風格。最早在漢代創建白馬寺之際,佛像與佛經同時在中國出現,而到三國時期佛像的繪畫已經大量出現,也湧現了一批名畫家,如謝靈運、張僧繇等人。不過,這一時期的佛像畫大多是臨’摹印度傳統佛教的畫法,佛的體態與“卐”字花紋都有很明顯的印度風格。伴隨著佛像在中國的出現,菩薩、羅漢、天龍等的造像也同時出現。進入隋唐之後,佛、菩薩等的造像在畫法與色彩等方面都逐漸地呈現了中國化特色。而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特色到了宋元以後,更為明顯,並且出現了不同的流派。 寺院中的壁畫,在中國出現也不晚。據史籍記載,早在魏晉時期就已經有了。然而,由於歷史動蕩所致,那時期的寺院壁畫至今幾乎是無一幸存。進入隨唐以後,寺院壁畫的繪制數量增多,題材匿為廣泛。當然,仍是以佛教經典內容為主要題材。其中又以釋迦牟尼佛一生的出家、成道、傳法等內容更為多見。畫面有單幅的,更多的則是多幅連環圖式。像記述釋迦牟尼佛一生中所修種種菩薩行的事跡,捨身喂虎、捨身貿鴿等則經常可以看到。到了明清時期,寺院壁畫中出現了一些以中國歷代高僧求法、弘法為題材的畫面。如玄奘大師西行求法,慧遠法師率眾結蓮社等。而保存迄今的以憨山大師《醒世詩》為題材的壁畫,在雲居山真如禅寺雲海樓,虛懷樓上,仍清晰可見,吸引游人駐足觀瞻。 在歷代寺院壁畫發展的過程中,山寺圖與雜類圖也相繼出現。所謂“山寺圖”,即以描繪山寺的風景全貌為題材。有的是水墨渲染,也有不少是工筆繪制。至於“雜類圖”,即是畫者不是依照經論內容而是一時隨興而畫的作品。當然,其也多與佛教內容有關。見得較多的有“參禅圖”、“禮佛圖”、“香象皈依圖”等。 在佛教美術作品中,在寺院中較多見的還有形式多樣的裝飾圖案,諸如蓮花、梅、竹以及“卐”字等。而內容較為廣泛的“水陸圖”等,就一般大多要在水陸法會等場面才可看到。這種水陸圖數量較多,至少也在32或72幅以上,多的有200多幅。這種水陸畫的內容、畫法都有一定的章法,要求較高。 佛教美術作品中,雕塑占有較大的比例。一般說來,各寺院諸殿堂內的佛像、菩薩像、羅漢像等均屬此列。雖然佛像等有木雕與泥塑、金屬鑄造的不同,而且所采用的技法又各相異,但總的說來都須經精雕細塑。我們在寺院觀瞻游覽時,如能仔細鑒賞不同佛像在質地材料、制作工藝等方面的長處與不足,那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在佛教雕塑作品中,還有一大類“金石”。所謂“金”,就是古代人們或是為紀事,或是警誡,或是銘功而在金屬器皿上刻鑄文字。在佛教寺院中的“金”,則指鐘、磬、爐、鼎等上所鑄文字。就寺院中的鐘、磬、爐、鼎等本身說來,即是重要法器。若是鑄造時間距今甚遠,則有著較高的文物價值。而其上的“金”,就猶如錦上添花,使之成為研究佛教文化與冶煉技術的珍貴史料。所謂“石”就是古代遺留下來刻在碑碣或墓志上的文字與圖畫銘刻等。這在佛教寺院內外多有所見。尤其是碑刻與墓志,所記述的都是不可多得的史料。此外,還有經幢、墓幢,都是重要佛教歷史資料的載體,值得認真賞鑒。 9、佛教音樂鑒賞游 說到佛教音樂,有人恐怕會問,佛教戒律中不是有“不聽視歌舞”的條文嗎?怎麼佛教又有音樂呢?是的,戒律中有這一條,但佛教音樂與此並不矛盾。因為佛教音樂與世俗“YIN音婉娈,嬌弄頗繁”之聲有本質的不同。佛教音樂莊嚴、肅穆,以其緩慢的旋律來渲染和加強佛事活動的氣氛與效果。而且,從佛教發展歷史上看,早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就已經有佛教音樂,當時在禮佛過程中,“……諸人見佛歡喜,禮拜,既作伎樂供養佛。佛微笑,語阿難言,諸人等由伎樂供養佛,未來世一百劫中,不墮惡道,天上人中受最快樂”(《百緣經》)。而後,在《分別善惡報應經》中更認為:以妙音樂供養佛塔,能獲得身相端嚴、見者歡喜、音聲微妙、言辭和順、肢體適悅、遠離嗔意、慶喜多聞、崇貴自在、命終生天、速證圓寂等十種勝妙功德。以別具特色的佛教音樂來弘揚法理,效果無疑會加強,也使信徒更能在音樂之中接受佛理。《法華經·普門品》中認為:“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所以音樂作為佛法的一個重要方面,其使用越來越廣泛與普遍。這自然也與佛教音樂在中國流傳的悠久歷史分不開。 據史料記載,佛教音樂傳人我國的最初,是由來自西域的僧人們帶進來的。後來出現以模仿印度曲調,用漢語演唱的佛教音樂,由於種這音樂有著較為濃郁的印度風味,人們稱之為“梵呗”。但梵呗中“梵音重復,漢語單奇,若以梵音以詠漢語,則聲繁而唱促;若用漢曲以詠梵文,則韻短而辭長。”所以,到三國時期曹植有鑒於此,就在東阿縣(今屬山東省)的魚山刪治《瑞應本起經》,制成“魚山呗”。據傳此呗“傳聲三千有余,在契則四十有二。”在曹植的同時,支謙等人也先後制作佛教樂曲多則。而後,得到梁武帝蕭衍的推崇,佛教音樂進入宮廷,定為“正樂”。進入唐代,佛教音樂又有進一步的發展,在宮廷與社會上獲譽甚佳,並且得以更為廣泛與普遍的傳播。 經過1000多年的傳播,中國佛教音樂形成了“悠和、典雅、恬靜、純樸”的特色,深得四眾弟子與世俗人們的喜愛。並且,在其傳播過程之中,出現了風格相異的不同流派,南北曲調不一。如北京智化寺的京音樂、五台山佛樂、揚州的蘇北調、廣東潮汕腔、開封大相國寺音樂等等。一般說來,漢傳佛教音樂以“溫文爾雅”見長,內容包括朝暮課誦、焰口法事、佛誕慶典等幾大類。所用樂器古代較復雜,梁朝和隋代多有钹、鐘、鼓、铙、磬、洞箫,也有用金石絲竹加入的。而就今天說來,一般多用磐、引磬、法鼓、手鼓、铪子、木魚、笛等,也有一些寺院還加用二胡、唢吶、三弦、琵琶等民族樂器。演奏出一種“蓄韻幽微,超然脫俗”的意境,聞之無不令人心曠神怡。因此,我們去寺院游覽觀瞻,注意鑒賞佛教音樂,那肯定是一項很有收獲的趣事。而對於愛好和研究音樂的游人來說,更可以一面游覽觀瞻,一面收集佛教音樂素材,這更是一舉兩得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