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學佛修行萬善同歸——兼論延壽大師的四料簡
生活中的佛教 學佛修行萬善同歸 ——兼論延壽大師的四料簡 永明延壽(904—975)是宋代首屈一指的大師級人物,他精通三藏、著作甚豐,不但是禅宗中很有名的祖師,又是禅淨合一的創導者,是淨土宗的宗師,為自宋以來學佛四眾最崇拜的人。 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到唐代大乘八宗都很盛行,特別是禅宗和淨土宗,在民間已很普及。到宋朝,因為經歷了五胡之亂的戰爭破壞,研究佛學和修行的人逐漸衰少,可以說當時學佛的人,不是習禅的就是念佛者。 因為禅淨兩宗的入門方便不同,用功的方法又兩異:禅宗講明心見性,立地成佛;淨土宗則是念佛名號,發願往生淨土。禅宗旨在仗自力而即心悟道,即心成佛;淨土宗則仗他力求生極樂,待花開見佛,證悟無生。又由於當時多數的學佛者,不明兩宗要旨及其本體上的一致性,故多相互攻擊,有勢不相容之狀。因此,禅淨兩宗對立嚴重,參禅者不許念佛,念佛的人絕不參禅,中間有條明顯的鴻溝。永明延壽大師見此情況,遂作《萬善同歸集》。本書的核心思想是強調悟與修的統一,大師說:“萬法唯心,應須廣行諸度,不可守愚空坐,以滯真修”。主張禅淨雙修,對禅宗學人輕視佛教善行,不重佛教經典,輕視他宗等作了批評,提倡禅淨融合、禅淨雙修,在大師的四料簡中,更具體地明確了這一觀點。 大師的主張,使修學佛法的人,對於禅淨兩宗的無二本體和人們不同的修行方法,更加明確,從而使我國佛教起了一個很大的變化,禅淨兩宗都得到很大的發展。 延壽大師 弘化事跡 大師字沖玄,俗姓王,原籍丹陽,後遷錢塘(杭州)。錢文穆王時,知稅務,多用官錢買魚蝦放生,罪當死,王使人視之曰:“若悲懼則斬之,否則捨之”。因臨刑面不改色,被無罪釋放,聽其出家。因投四明翠巖禅師出家。次參天台韶國師,發明心要。初住天台智者巖,九旬入定,有鳥築巢於衣耐。後於國清寺行《法華忏》,夜見神人持戟而入,師呵之曰:“何得擅入!”對曰:“久業淨業,方到此中。”又中夜繞像,見普賢前蓮華在手。遂上智者巖,作二阄,一為“一心禅定”,另一為“萬行莊嚴淨土”。乃冥心精禱,七拈皆得淨土阄,於是一意修淨業。振錫金華天柱峰,誦經三載。一日於禅觀中,見觀世音菩薩,以甘露灌其口,因是獲大辯才。建隆二年(961),忠懿王請住永明寺,賜號智覺禅師。日課一百八事(據《智覺禅師自行錄》載,百八佛事主要有受持經咒、念佛淨業、禮佛、忏悔、行道、誦經等),未嘗暫廢。學者參問,指心為宗,以悟為則。夜往別峰,行道念佛,旁人時聞螺貝天樂之音。誦《法華經》積一萬三千部。居永明十五年,弟子一千七百人。常與眾授菩薩戒,施鬼神食,買贖放生,皆以回向淨土。著《宗鏡錄》一百卷,會天台、賢首、慈恩異同之旨。又著《萬善同歸集》3卷,收於《大正藏》第48冊.系廣舉經論、祖釋等禅家心要之書。各卷之初首敘其概旨,而後以問答體,解明其意旨。全書雖以宣揚禅旨為主,多處闡明大師的禅淨雙修思想,華嚴、天台、淨土等諸宗思想之融合,亦隨處可見,所引用之書目亦甚多,論據確鑿。本書著重弘揚大師的禅淨合一、禅淨雙修思想,集中指歸淨土,最為切要。例如:大師所講的“萬善”,其中最重要的是持戒。他認為“戒為萬善之基,出必由戶,若無此戒,諸善功德皆不生”。又說“戒能開發菩提心”,若人棄捨此戒,雖山居苦行,食果服藥,也“與禽獸無異”。其次萬善包括“濟急利時”,如植樹造林,打井修廁、建造橋梁、平治坑塹、開通道路、造立船筏、建造亭台等公益事業,以及施食、給漿、病緣湯藥、給住處、衣服等慈善行為。此外,萬善還包括“博愛濟生”、“止殺興哀”、“放生續命”。大師還說萬善中被稱為“第一福田”的是“盡忠立孝,濟國治家,行謙讓之風,履溫恭之道,敬養父母。”大師還指出純粹的神定容易昏昧,故須策勤念佛、誦經、禮拜、行道、講經、說法、教化眾生,萬行無廢,所修行業,都悉回向往生西方淨土。大師又主張坐、行念佛的功德都很大,認為坐念佛一聲,可使八十億劫罪消。對行道念佛,更引偈“行道五百遍,念佛一千聲,事業常如此,西方自然成。” 來說明行念佛的功德亦不可限量。又嘗作《四料簡》雲:“有禅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禅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禅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無禅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開寶八年二月二十六日,晨起,焚香告眾,趺坐而化。荼毗後,捨利鱗砌於身。後有僧來自臨川,經年繞師塔。人問其故,曰:“我病入冥,見殿左供一僧像,王勤禮拜。因詢其人,曰:杭州永明壽禅師也。已往生上上品矣。王重其德,故禮敬耳”。大師雖說是法眼宗的巨匠,但可以說師一人集佛法於一身。在理論上成功地將禅、天台、淨土、華嚴,甚至密咒,都結合在一起,並且這一思想既圓融又統一;在修持實踐上,他持戒精嚴,行道念佛,禅淨合一而修。 真實修行 萬善同歸 大師在《萬善同歸集》中,十分明確地提出:空有相成,理事無礙,禅淨雙修,為佛教的本旨。禅者於期見性成佛之同時,亦應廣行眾善,這一思想在其後又得天衣義懷、慧林宗本諸禅師的共鳴,元、明以後,一直在教界風靡不絕,遂形成我國佛教禅淨雙修的一大特色。 上面已經談到,大師見當時禅者唯執理迷事而墮於偏見,乃為說理事無礙,空有相成之義趣,極力倡導理事合一,禅淨雙修之要義: 理事無礙是說宇宙間之理體一邊,即所謂諸法之本體,屬於不生不滅的無為法,此即諸法實相;世間一切現象,千差萬別,屬於有生有滅之有為法,此為虛幻假有。此二非一非異,不是絕對性的兩截,因此終日度生,而實無一眾生可度。終日說法,而無一法可說。因事由理顯,離理無事,理因事彰,若離事不能顯理。例如波由水成,可喻離事不能顯理;又如水能成波,可喻離理不能成事。 凡夫離理行事,聲聞離事不見理。菩薩則以無所得為方便,行有不乖空,入俗不礙真,住無為之理體,作有為之佛事。萬善諸行皆為菩薩入道資糧,成就般若之助緣。般若如慧目,萬善如行足。無萬善行足,有般若慧目亦不能到達清涼地。故知修行佛道,不可人空捨有,應悲智雙運,目足兩具。 據此,大師在本書中十分強調悟與修的統一,反對當時禅宗的“守愚空坐”,提倡修禅行人回到修諸善行的實處,主張禅淨融合與禅淨雙修。大師認為“萬法唯心,應須廣行諸度”。並指出禅宗行人,之所以重悟輕修善行,這是認識上的錯誤,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片面理解“即心是佛,何須外求”,以為自心是佛,否認了實際修行的必要性。大師認為性是內在的本覺,必須外仗善緣,方能助開覺智,絕對沒有不修行而得菩提者。大師於文中引《華嚴經》雲:“解脫長者告善財言:我若欲見安樂世界阿彌陀佛,隨意即見,乃至所見十方諸佛,皆由自心。善男子,當知菩薩修諸佛法,淨諸佛剎,積習妙行,調伏眾生,發大誓願,如是一切,悉由自心。是故善男子,應以善法扶助自心,應以法水潤澤自心,應於境界淨治自心,應以精進堅固自心,應以智慧明利自心,應以佛自在開發自心,應以佛平等廣大自心,應以佛十力照察自心。”接著大師舉古德釋此文曰:“心該萬法,謂非但一念觀佛由於自心,菩薩萬行,佛果體用,亦不離心,亦去妄執之失。謂有計雲:萬法皆心,任之是佛。驅馳萬行,豈不虛勞?今明心雖即佛,久翳塵勞,故以萬行增修,令其瑩徹。”大師在此說明萬行雖由心,但不能說不修。又因萬法即心,修當然也不礙心。 二是諸佛《通戒偈》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而禅宗行者往往是強調了“善惡都莫思量”,認為修行要不問是非,不談善惡。大師引經,以理事無礙之理指出其錯誤:“若華嚴圓旨,具德同時,理行齊敷,悲智交濟。是以文殊以理印行,差別之義不虧。普賢以行嚴理,根本之門靡廢。本末一際,凡聖同源,不壞俗而標真,不離真而立俗,具智眼而不沒生死,運悲心而不滯涅槃。以三界之有,為菩提之用。處煩惱之海,通涅槃之津。夫萬善是菩薩入聖之資糧,眾行乃諸佛助道之階漸。若有目而無足,豈到清涼之池。得實而忘權,奚升自在之域。是以方便般若,常相輔翼。真空妙有,恆共成持。”大師說:“道場有二:一理道場,二事道場。理道場者,周遍剎塵。事道場者,淨地嚴飾。然因事顯理,藉理成事。事虛攬理,無不理之事。理實應緣,無閡事之理。故即事明理,須假莊嚴。從俗入真,唯憑建立,為歸敬之本,作策發之門,咽相嚴心,自他兼利”。 又引《淨名經》說:“但除其病,而不除法”。引《金剛三昧經》雲:“有二入:一理入,二行入。以理導行,以行圓理。又菩提者,以行人無行。以行者,緣一切善法,無行者,不得一切善法,豈可滯理虧行執行違理?”“若不成就眾生淨佛國土,不能得無上道。何以故?因緣不具足,則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緣者所謂一切善法,從初發意行檀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於是行法中,無憶想分別故。”說明止惡行善,積累福德,修習善法,廣度眾生不但是成佛的根本條件,於世間法亦大有好處。他說:“佛法眾善普潤無邊,力濟存亡道含真俗。於國有善則國霸,於家有善則家肥,所利弘多為益不少。”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佛法所講的許多善行,其功德利益無量無邊,不離真俗,存亡兩利,可以利益一切:對於國家來說,國有善則國家昌盛;對於家庭來說,家行善可使家業興旺。 大師稱一切善法為“萬善”,並認為其中以“戒為萬善之基,出必由戶。若無此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華嚴經》雲:‘戒能開發菩提心,學是勤修功德地,於戒及學常順行,一切如來所稱美。’《薩遮尼干子經》雲:‘若不持戒。乃至不得疥癞野干身。何況當得功德法身。’《月燈三昧經》雲:‘雖有色族及多聞,無戒智猶禽獸。雖處卑下少聞見,能持淨戒名勝士。’《智論》雲:‘若人棄捨此戒,雖山居苦行食果服藥,與禽獸無異。若有雖處高堂大殿好衣美食,而能行此戒者得生好處及得道果。又大惡病中,戒為良藥。大怖畏中,戒為守護。死暗冥中,戒為明燈。於惡道中,戒為橋梁。死海水中,戒為大舡。又如今末代宗門中,學大乘人多輕戒律,稱是執持小行,失於戒急。所以《大涅槃經》佛臨涅槃時,扶律談常,則乘戒俱急,故號此經為贖常住命之重寶。何以故?若無此教,但取口解脫全不修行,則乘戒俱失。故經雲:屍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從定發慧,因事顯理。若阙三昧,慧何由成?是知因戒得定,因定得慧。” 大師所說的萬善,范圍非常大,但行善不為助道,只求福門,則似箭射空,如人入暗,果招生滅,寧越心塵。若達惟心所見,一切皆是心之相分,終不執為外來,然不壞因緣,理事無礙。論中所舉之善有世善及出世善二大類: (一)世善 種樹園林,造井廁橋梁,平治坑塹,開通道路,造立船筏,興置橋梁,於要道建造亭台,在路旁栽植華果,濟往來之疲乏,備人畜之所行; 懷慚抱愧,常生慶幸之心,識分知恩,恆起報酬之想; 敬養父母,承事尊賢。或稱揚彼德,開舉善之門。或贊歎其名,發薦賢之路。成人之美,助發勇心。喜他之榮,同興好事。削嫉妒之虿刺,息忿恨之毒風。 (二)出世善 大師所舉的出世善法,種類更多,例如: 若常於三寶中,恭敬供養無疲厭; 深信正法,勤行六度; 讀誦大乘,行道禮拜; 寶炬、蘇燈續命供佛; 散華供養,以華獻佛; 燒香塗香,懸幡塔廟,莊嚴佛事; 稱揚佛德,贊歎大乘,勝報無邊,殊因最大。贊一偈有超劫成佛之功,頌一言獲舌相妙音之報; 勸請諸佛,不般涅槃,悲濟含識; 隨喜贊善,助他勝緣; 晝夜六時常行三事:一禮十方佛,忏三世罪。二隨喜十方三世諸佛所行功德。三勸請諸佛初轉*輪,及久住世間。行此三事功德無量,轉近得佛; 若作諸善,悉皆回向; 發大願者,萬行之因,能長慈悲不斷佛種,大事成辦所作克終; 造新修故,立像圖真,興建伽藍,莊嚴福地; 書寫大藏,啟發真诠; 放人出家,紹降佛種,開出離之道,施引接之門; 成他大業,助發菩提,作增上之緣,為不請之友; 飯僧設供,資備修行,開大施之門,建無遮之會。造經房禅室,或施華果園林,供給所須,助成道業。行道路佛塔僧房,除去磚石荊棘不淨。乃至看病浴僧義井圊廁,扶危拯急濟用備時。備辦香水,澡浴眾僧。瞻病施藥,飲食知足; 受一日戒,或持八關齋; 起四無量之心,攝物同己。成四安樂之行,利益有情。 如此等等,不勝枚舉。此外如忘身為法,禁絕邪師,建正法幢斷魔術索,朗慧日於無明暗室,蔭慈雲於煩惱稠林,使信邪者趣三脫之門,俾執見者裂八倒之網;放生贖命,止殺興哀,可斷燒煮之殃,釋籠罩之絷,續壽量之海,成慧命之因,於世出世法皆大有裨益 大師所說的修淨土法門,及其功德利益,下文將專門討論。 行萬善之功德利益 大師於文中列舉了大量經文、祖教,說明行善之功德利益,勸人修萬善。例如: 《法華經》雲:“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供養於畫像,漸見無數佛。” 《大思維經》雲:“若不散華獻佛,雖得往生,而依報不具。” 《賢愚經》雲:“捨衛國內,有豪富長者,生一男兒面首端正,天雨眾華積滿捨內,即字華天,乃至出家得阿羅漢。阿難白佛:華天何福而得如是。佛言:過去有佛,名毗婆屍,有一貧人見僧歡喜,即於野澤,采眾草華,用散大眾。爾時貧人,今華天比丘是。散華之德,九十一劫身體端正。意有所須,如念而至。經雲:若以一華,散虛空中,供養十方佛,乃至畢苦,其福無盡。《論》雲:“億耳阿羅漢,昔以一華施於佛塔,九十一劫人天中受樂,余福力得阿羅漢。”或燒香、塗香莊嚴佛事,焚一捻而位期妙果,塗故塔而身出梅檀。昔佛在世時,有長者名栴檀香,昔曾以香泥塗故塔,從是以來九十一劫,身諸毛孔出栴檀香,從其口出優缽華香。 或懸幡塔廟,寶蓋聖儀標心,而雖為他緣獲福,而惟成自果。故佛在世時,有婆多迦,過去曾作一長幡,懸毗婆屍佛塔上,從是以來九十一劫,天上人中常有大幡覆蔭其上,受福快樂,後出家得道。又經雲:若人懸幡風吹一轉,受一輪王位,乃至爛壞為塵,一塵一小王位。《百緣經》雲:“有一寶蓋長者,過去曾持一摩尼寶珠,蓋毗婆屍佛捨利塔頭,從是以來九十一劫,天上人中常有自然寶蓋覆其頂上,乃至遇佛出家,皆成佛果。 或稱揚佛德,贊歎大乘,勝報無邊,殊因最大。贊一偈有超劫成佛之功,頌一言獲舌相妙音之報。《觀佛三昧經》雲:“昔過去久遠無量世時,有佛出世號寶威德上王,時有比丘與九弟子,往詣佛塔禮拜佛像,見一寶像嚴顯可觀,禮已谛觀說偈贊歎。後時命終,悉生東方寶威德上王佛國,大蓮華中忽然化生。從此已來恆得值佛,得念佛三昧。佛為授記,於十方面各得成佛。”《法華經》雲:“譬如優昙華,一切皆愛樂,天人所希有,時時乃一出。聞法歡喜贊,乃至發一言,則為已供養十方三世佛。是人甚希有,過於優昙華。《華嚴經》雲:“又放光明名妙音,此光開悟諸菩薩,能令三界所有聲,聞者皆是如來音。以大音聲稱贊佛,及施鈴铎諸音樂。普使世問聞佛音,是故得成此光明。”至於諷詠唱呗妙梵歌揚,昔婆提揚呗清響徹於淨居,釋尊入定,琴歌震於石室,園林樓觀,入法界之法門,音聲語言,成佛宗之佛事。《毗尼母經》雲:“佛告諸比丘,聽汝等呗,呗者即言說之辭。”《十誦律》雲:“為諸天聞呗心喜,或音樂舞妓螺钹箫韶,發歡喜心種種供養。”《法華經》雲:“若使人作樂,系鼓吹角呗,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銅钹,如是眾妙音,盡持以供養。或以歡喜心,歌呗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或勸請諸佛,初轉*輪,不般涅槃,悲濟含識。《智論》“問雲:菩薩法爾六時勸請十方佛者,若於目前面請諸佛則可,今十方無量佛亦不目見,雲何可請?答:如慈心念眾生令得快樂,眾生雖無所得,念者大得其福,請佛說法亦復如是。又雖眾生不面請佛,佛常見其心,亦聞彼請。” 或隨喜贊善,助他勝緣。如觀買香,傍染香氣,雖不親作,得同善根。《論》雲:“有人作功德,見者心隨喜,贊言善哉。在無常世界中,為癡冥所蔽,能弘大心建此福德,菩薩但以隨喜心,過於二乘人上,何況自行。” 或成道利生,皆因弘誓,是以有行無願,其行必孤。有願無行,其願必虛。行願相從,自他兼利。《華嚴經》雲:“不發大願魔所攝持,樂處寂滅斷除煩惱魔所攝持,永斷生死魔所攝持,捨菩薩行魔所攝持,不化眾生魔所攝持。《智論》雲:“作福無願,無所樹立。願為導師,能有所成。譬如銷金,隨師所作,金無定也。菩薩亦爾,修淨土願,然後得之。以是故知,因願獲果。”又雲:“若能一發心言,願我當作佛滅一切眾生苦,雖未斷煩惱,未行難事,以心口重故,勝一切眾生。” 《法華經》雲:“若人為佛故,建立諸形像,刻雕成眾相,皆已成佛道。或以七寶成,鍮石赤白銅,白镴及鉛錫,鐵木及與泥,或以膠漆布,嚴飾作佛像。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彩畫作佛像,百福莊嚴相,自作若使人,皆已成佛道。《作佛形像經》雲:“優填王來至佛所,白佛言:世尊!若佛滅後,其有眾生作佛形像,當得何福?佛告王言:若當有人作佛形像,功德無量不可稱計,天上人中受諸快樂,身體常作紫磨金色。若生人中,常生帝王大臣長者賢善家子,乃至若作帝王,王中特尊。或作轉輪聖王,王四天下,七寶自然,千子具足。乃至若生天上,作六欲天主。若生梵天,作天梵王。後皆得生無量壽國,作大菩薩,畢當成佛入泥洹道。若當有人作佛形像,獲福如是。” 《華首經》雲:“佛告捨利弗,菩薩有四法終不退轉無上菩提。何等為四?一者若見塔廟毀壞,當加修治,若泥乃至一磚。二者若於四衢道中,多人觀處,起塔造像,為作念佛善福之緣。三者若見比丘僧二部诤訟,勤求方便令其和合。四者若見佛法欲壞,能讀誦說乃至一偈令使不絕。為護法故,敬養法師。專心護法,不惜身命。菩薩若成就是四法者,世世當作轉輪聖王,得大力身如那羅延。捨四天下而行出家,能得隨意修四梵行,命終生天作大梵王,乃至究竟成無上道。是故猕猴戲造石塔,尚乃生天。樵人誤唱佛聲,猶雲得度。何況志誠,寧無勝報?或興崇寶塔,鑄瀉洪鐘,乃至大如拇指,天界福生。或復暫擊一聲,幽途苦息。 《無上依經》雲:“佛告阿難,如帝釋天宮住處,有大飛閣名常勝殿,種種寶莊各八萬四千。若有清信男子女人,造作如是常勝寶殿,百千拘胝施與四方眾僧。若復有人如來般涅槃後,取捨利如芥子大,造塔如阿摩羅子大,戴剎如針大,露盤如棗葉大,造佛形像如麥子大,此功德勝前所說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阿僧只數分所不及一。何以故?如來無量功德故。《涅務須經》雲:“善守佛僧物塗掃佛僧地,造塔如拇指,常生歡喜心,亦生不動國。此即淨土常嚴,不為三災所動也。” 或書寫大藏啟發真诠,或刻石銷金剝皮刺血,令見聞隨喜。十種傳通,誓報四恩,明遵慈敕,足以佛智贊而不及,天福報而無窮,齊善逝之功,作如來之使。《法華經》雲:“若人得聞此《法華經》,若自書若使人書,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籌量多少,不得其邊。或興崇三寶,廣扇慈風。或牆塹釋門,威力外護,遂令正法久住,佛道長隆。外感則雨順風調家寧國泰,內報則道生垢滅果滿因圓。能遵付囑之恩,不失菩提之記。” 放人出家、廣度僧尼,紹隆佛種,開出離之道,施引接之門,群經具贊。《出家功德經》雲:“若放男女奴婢人民出家,功德無量。”《本緣經》雲:“以一日一夜出家故,二十劫不墮三惡道。”《僧只律》雲:“以一日一夜出家修梵行者,離六百六千六十歲三塗苦。乃至醉中剃發,戲裡披衣,一向時間,當期道果。何況割慈捨愛,具足正因,成菩薩僧,福何邊際。” 忘身為法,禁絕邪師,建正法幢,斷魔羂索,朗慧日於無明暗室,蔭慈雲於煩惱稠林,使信邪者趣三脫之門,俾執見者裂八倒之網。 成他大業,助發菩提,作增上之緣,為不請之友。《涅槃經》雲:“助人發菩提心者,許破五戒。”故知損己為他,是大士之行。 飯僧設供,資備修行,開大施之門,建無遮之會。是以減一匙之飯,七返生天。《付法傳》雲:“有一比丘球多,觀其無福不能得道,令教化供僧,便證羅漢果。又有羅漢名祗夜多,具三明六通,觀見前生曾作狗身,未曾暫得一飽,常忍饑渴,遂每躬自執炊,供給眾僧。”《大報恩經》雲:“思維諸法甚深之義,樂修善法,供養父母和尚師長有德之人。” 造經房禅室,或施華果園林,供給所須,助成道業。昔支辨安禅道侶,致天樂自然。日給誦經沙彌,獲總持第一。《大報恩經》雲:“若以飯食璎珞施人,除去嗔心。以是因緣獲得二相:一者金色。二者常光。乃至掃塔塗地,給侍眾僧,起恭敬心,成殷重業。發一念之微善,成無邊之淨緣。《菩薩本行經》雲:“昔佛在世時,有阿羅漢婆多竭梨,觀因地曾掃灑定光佛古塔,誅伐草木,嚴淨已訖,踴躍歡喜,繞之八匝作禮而去。命終之後,生光音天,盡其天壽乃至百返作轉輪聖王,顏容端正見者歡喜,欲行之時道路自淨。九十劫中天上人間,富貴尊榮快樂無極。今最後身值釋迦佛,捨豪出家得阿羅漢。若有人能於佛法僧,少作微善如毫發許,所生之處,受報弘大無有窮盡。”《正法念經》雲:“若有眾生淨心供養眾僧,掃如來塔,命終生意樂天,身無骨肉亦無污垢,香氣能熏一百由旬,其身淨潔猶如明鏡。” 若行道路佛塔僧房,除去磚石荊棘不淨,以是因緣得三十二相中一一毛右旋相。乃至看病、浴僧、義井、圊廁,扶危拯急濟用備時,皆大菩薩之心,成不思議之行。利他既重得果偏深,或永受堅固不壞之形,或常得清淨相好之體,或往生佛國甘露之界,或頓獲輕安自在之身,皆三十二相之殊因,八十種好之妙果。《大方便佛報恩經》雲:“三業清淨,瞻病施藥,破除驕慢,飲食知足,以是因緣得三十二相中平立相。”《福田經》雲:“佛告天帝,我昔於波羅奈國安設圊廁,緣此功德世世清淨,累劫行道穢染不污,金色晃昱塵垢不著,食自消化無便利之患。” 《百緣經》雲:“孫陀利比丘,過去作長者,因備辦香水,澡浴眾僧。復以珍寶投之水中,今所生之時,捨內自然有一湧泉,香水冷美,有諸珍寶充滿其中,端正殊妙。後出家得道。”《高僧傳》雲:“道安法師感聖僧語曰:汝行解過人,秖緣少福,能浴眾僧,所願必果。” 施以良藥救眾患,妙寶延命香塗體,蘇油乳蜜充飲食,以是得成此光明。或施無畏,善和诤訟,哀愍孤露,救拔艱危,福受梵天,行齊大覺。因強果勝,德厚報深。《華嚴經》雲:“又放光明名無畏此光照觸恐怖者,非人所持諸毒害,一切皆令疾除滅。能於眾生旆無畏,遇有惱害皆勸止,拯濟危難孤窮者,以是得成此光明。”又茲悲喜捨種種利益,度貧代苦轸念垂哀,及施畜生一抟之食,皆是佛業無緣慈因。 《法句經》雲,行慈有十一種利。佛說偈言,履行仁慈,博愛濟眾,有十一譽。福常隨身,臥安覺安,不見噩夢,天護人愛,不毒不兵,水火不喪,在所得利,死升梵天。故經雲:一切聲聞、緣覺、菩薩、諸佛,所有善根,慈為根本。《毗沙論》雲:“若修慈者,火不能燒,刀不能傷,毒不能害,水不能漂,他不能殺。所以然者,慈心定是不害法故。有大威勢諸天擁護,害不能害。”《像法決疑經》雲:“佛言,若人於阿僧只劫,以身供養十方諸佛,並諸菩薩及聲聞眾,不如有人施與畜生一口之食,其福勝彼百千萬倍,無量無邊。《丈夫論》雲:“悲心施一人,功德如大地。為己施一切,得報如芥子。救一厄難人,勝余一切施。眾星雖有光,不如一月明。《華嚴經》雲:“菩薩乃至施與畜生之食,一抟一粒鹹作是願,當令此等捨畜生道,利益安樂,究竟解脫。永度苦海,永滅苦受。永除苦蘊,永斷苦覺、苦聚、苦行、苦因、苦本,及諸苦處,願彼眾生皆得捨離。菩薩如是專心系念一切眾生,以彼善根而為上首,為其回向一切種智。”《大涅槃經》雲:“佛過去惟修一慈,經此劫世,七反成壞,不來生此。世界壞時,生光音天。世界成時,生梵天中作大梵王。三十六反為大帝釋,無量百千世作轉輪聖王,乃至成佛。又師子現指,醉象禮足,慈母遇子,盲則得明,城變金璃,石舉空界,釋女瘡合,調達病痊,皆是本師積劫熏修慈善根力。能令苦者,見如是事,今既承紹,合履玄蹤。 《梵網經》雲:“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故常行放生。乃至若不爾者,犯輕垢罪。”故知有情無情,不可傷害。《華嚴經》雲:“佛子,菩薩摩诃薩作大國王,於法自在,普行教命令除殺業。閻浮提內城邑聚落,一切屠殺皆令禁斷。無足、二足、多足種種生類,普施無畏,無欺奪心,廣修一切諸行,仁慈莅物,不行侵惱,發妙寶心安隱眾生。於諸佛所,立深志樂,常自安住三種淨戒,亦令眾生皆如是住。菩薩摩诃薩令諸眾生,住於五戒,永斷殺業,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發菩薩心,具足智慧,永保壽命,無有終盡。乃至見眾生心懷殘忍,損諸人畜,所有男形,令身缺減受諸楚毒,見是事已,起大慈悲而哀救之。令閻浮提一切人民皆捨此業。”《涅槃經》雲:“一切惜身命,無不畏刀杖,恕己以為喻,勿殺勿行杖。”昔有禅僧鄧隱峰,未出家時曾射一猿子,墮地而終。須臾猿母亦墮而死,因剖腹,開見肝腸寸寸而斷,遂捨其射業,因此出家。是知人形獸質受報千差,愛結情根其類一等。所以失林窮虎,乃委命於廬中。铩翮驚禽,遂投身於案側。至如楊生養雀,寧有意於玉環。孔氏放龜,本無情於金印。命既無於大小,罪豈隔於賢愚。三業施為,切宜競慎。誤傷誤殺尚。答余殃,故作故為寧逃業跡。 《法句經》雲:“戒性如虛空,持者為迷倒,何苦堅執事相,局念拘身,奚不放曠縱橫,虛壞履道?答:此破執情,非祛戒德。若見自持他犯,起譏毀心,戒為防非,因防增過,如斯之類,實為迷倒。”《淨名經》雲:“非淨行非垢行,是菩薩行。故不著持犯二邊,是真持戒。”《大般若經》雲:“持戒比丘不升天堂,破戒比丘不墮地獄,何以故?法界中無持犯故。此亦破著了諸法空,事理雙持身心俱淨又若論縱橫自在,唯佛一人持淨戒,其余皆名破戒者。帶習尚被培牽,現行豈逃緣縛。三業難護放逸根深,猶醉象無鉤癡猿得樹,奔波乍擁生鳥被籠,若無定水戒香慧炬,無由照寂。是以菩薩禀戒為師,明遵佛敕,雖行小罪由壞大懼。謹潔無犯輕重等持,息世譏嫌恐生疑謗。夫戒為萬善之基,出必由戶。若無此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 故經雲:屍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從定發慧,因事顯理,若阙三昧,慧何由成。是知因戒得定,因定得慧。故雲贖常住命之重寶,何得滅佛壽命壞正律儀,為和合海內之死屍,作長者園中之毒樹,眾聖所責,諸天所诃。善神不親,惡鬼削跡。居國王之地生作賊身,處閻羅之鄉死為獄卒,諸有智者宜暫思焉。 或受一日戒,或持八關齋,或不啖有情,或永斷葷血,不值三災之地,能升六欲之天,既為長壽之緣,又積大慈之種。經雲:昔有迦羅越,興設大檀請佛及僧,時有一人賣酪,主人駐食,勸令持齋聽經,至冥乃歸。婦語之言,我朝來不食,相待至今,遂破夫齋。半齋之福猶生天上,七世人間常得自然衣食。一日持齋,得六十萬歲自然之糧,又有五福:一者少病,二者身意安隱,三者少YIN,四者少睡臥,五者命終之後神得生天,常識宿命。 懷慚抱愧,常生慶幸之心;識分知恩,恆起報酬之想。《雜阿含經》雲:“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二淨法能護世間,何等為二?所謂慚、愧,假使世間無此二淨法者,世間亦不知有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宗親、師長、尊卑之緒,顛倒混亂如畜生趣。 《正法念經》雲:“造一所寺,不如救一人命。”愍傷一切蠢動含識之類,其福最勝。或盡忠立孝,濟國治家,行謙讓之風,履溫恭之道。敬養父母,成第一之福田。承事尊賢,開生天之淨路。或稱揚彼德,開舉善之門。或贊歎其名,發薦賢之路。成人之美,助發勇心。喜他之榮,同興好事。削嫉妒之虿刺,息忿恨之毒風。起四無量之心,攝物同己,成四安樂之行,利益有情,是以諸大菩薩皆思往世。 以上世出世法,皆為佛教信徒應該遵循力行之事,如果現在的佛子,能認真地學一學,則不論對自己、對國家都大有好處。如人人都能“濟急利時”,去做植樹造林,修橋鋪路,施衣給藥,注意環保的話,則佛教徒當能對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又如教徒都能“忘身為法,禁絕邪師”的話,那李洪志的*輪功、清海無上師的觀音菩薩修行法門等邪法,肯定會無立足之地。 萬善同歸 禅淨雙修 大師在《萬善同歸集》中特別提倡理事無礙,空有相成,廣修萬善之行,禅淨雙修,最後萬行同歸於淨土。這一理義的提出對後世影響極大,不但開創了具有我國特色的禅淨雙修佛教,從而西方淨土也成了各個宗派的共宗。 大師是各宗兼通的法眼宗巨匠,認為一切事理,皆以心為本。理為真如觀,以真實心為本;事為心識觀,以緣慮心為用。此中,前者為真如門,後者即生滅門。然即體是用,用不離體;即用是體,體不離用。據此則心能成佛,亦能成眾生,心外無有一法,淨土亦唯心所現。大師提倡唯心淨土,而其他禅者則撥無西方,認為執心外實法,有乖唯心之理。大師即說: “無念一法,眾行之宗,微細俱亡,唯佛能淨。故《經》雲: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況居凡地又在初心,若無助道之門,正道無由獨顯。”又引《如來不思議境界經》雲:“三世一切諸佛,皆無所有。唯依自心,菩薩若能了知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隨順忍,或入初地,捨身速生妙喜世界,或生極樂淨佛土中。故知識心方生唯心淨土,著境祗墮所緣境中。既明因果無差,乃知心外無法。又平等之門,無生之旨,雖即仰教生信,其乃力量未充,觀淺心浮,境強習重,須生佛國以仗勝緣,忍力易成速行菩薩道。”《起信論》雲:“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於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佛土,見於佛永離惡道,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回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十疑論》雲:“智者熾然求生淨土,達生體不可得,即真無生,此謂心淨故即佛土淨。愚者為生所縛,聞生即作生解,聞無生即作無生解,不知生即無生無生即生。不達此理,橫相是非,此是謗法邪見人也。” 大師說到淨土的生因時,認為持戒、習禅為上品之因,行道念佛是中下品之行。《萬善同歸集》中說,九品之行不出定心與專心:定心如修定、習觀,能上品往生;專心唯持佛名號,以眾善助之,回向發願往生,此亦可下品得生。 大師引《法華經》中的“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來說明念佛的重要。接著大師又引經論來闡釋念佛的功德利益: 《寶積經》雲:“高聲念佛,魔軍退散。” 《文殊般若經》雲:“眾生愚鈍,觀不能解,但令念聲相續,自得往生佛國。” 《智論》雲:“譬如有人初生墮地,即得日行千裡,足一千年,滿中七寶,以用施佛。不如有人於後惡世,稱一佛聲,其福過彼。” 《大品經》雲:“若人散心念佛,乃至畢苦,其福不盡。” 《經》雲:“受持佛名者,皆為一切諸佛共所護念。” 《華嚴經》雲:“住自在心念佛門,知隨自心所有欲樂,一切諸佛現其像。” 大師更引飛錫和尚《念佛三昧寶王論》雲:“浴大海者,已用於百川。念佛名者,必成於三昧。亦猶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念佛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既契之後,心佛雙亡,雙亡定也,雙照慧也。定慧既均,亦何心而不佛,何佛而不心。心佛既然,則萬境萬緣,無非三昧也。誰復患之?於起心動念,高聲稱佛哉。” 《業報差別經》雲:“高聲念佛誦經,有十種功德:一能排睡眠,二天魔驚怖,三聲遍十方,四三途息苦,五外聲不入,六令心不散,七勇猛精進,八諸佛歡喜,九三昧現前,十生於淨土。” 《群疑論》雲:“問:名字性空,不能诠說諸法。教人專稱佛號,何異說食充饑乎?答:若言名字無用,不能诠諸法體,亦應喚火水來,故知簽蹄不空,魚兔斯得。故使梵王啟請轉正*輪,大聖應機弘宣妙旨。人天凡聖鹹禀正言,五道四生並遵遺訓。聽聞讀誦利益弘深,稱念佛名往生淨土。亦不得唯言名字虛假,不有诠說者乎?” 《論》雲:“問:何因一念佛之力,能斷一切諸障。答:如一香栴檀,改四十由旬伊蘭林悉香。又譬如有人用師子筋以為琴弦,其聲一奏,一切余弦悉皆斷壞。若人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煩惱一切諸障皆悉斷滅。” 《大集經》雲:“或一日夜,或七日夜,不作余業,志心念佛。小念見小,大念見大。” 大師在回答對“念誦有妨禅定”的非難時,指出:且禅定一法乃四辨六通之本,是革凡蹈聖之因,攝念少時故稱上善,然須明沉掉消息知時。經雲:如坐禅昏昧,須起行道念佛,或志誠洗忏,以除重障,策發身心,不可確執一門以為究竟。故慈愍三藏雲:聖教所說正禅定者,制心一處,念念相續,離於昏掉,平等持心。若睡眠覆障,即須策動念佛誦經,禮拜行道講經說法,教化眾生萬行無廢。所修行業,回向往生西方淨土。若能如是修習禅定者,是佛禅定與聖教合,是眾生眼目,諸佛印可。一切佛法等無差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皆雲念佛是菩提因,何得妄生邪見?故台教行四種三昧,小乘具五觀對治,亦有常行半行種種三昧,終不一向而局坐禅。接著又舉: 《金剛三昧經》雲:“不動不禅。離生禅想。”《法句經》雲:“若學諸三昧,是動非是禅,心隨境界生,雲何名為定?”《起信論》雲:“若人唯修於止,則心沉沒,或起懈怠,不樂眾善,遠離大悲,乃至於一切時一切處,所有眾善隨己堪能。不捨修學,心無懈怠,惟除坐時專念於止,若余一切悉當觀察應作不應作。若行、若住、若臥、若起,皆應止觀俱行。是以若能通達,定散俱得入道。若生滯閡,行坐皆即成非。”南岳《法華忏》雲:“修習諸禅定,得諸佛三昧。六根性清淨,菩薩學法華,具足兩種行:一者有相行,二者無相行。無相安樂行,甚深妙禅定,觀察六情根。有相安樂行,此依勸發品,散心誦法華,不入禅三昧,坐立行一心,念法華文字。行若成就者,即見普賢身。”是以智者修法華忏,誦至《藥王焚身品》雲: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頓悟靈山如同即席,乃至密持神咒,靈贶照然,護正防邪,降魔去外,制重昏之巨障,滅積劫之深痾,現不測之神通,示難思之感應。扶其廣業,殄彼余殃。仰憑法力難思,遂致安然人道。是以或因念佛而證三昧,或從坐禅而發慧門,或專誦經而見法身,或但行道而入聖境。但以得道為意,終不取定一門,惟憑專志之誠,非信虛誕之說。 《般若經》雲:“文殊問佛雲:何速得阿耨菩提?佛答:有一行三昧,欲入一行三昧者,應須於空閒處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系念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大師設問:“經中祗贊如說修行,深解義趣,勤求無念,默契玄根。雲何勸修廣興唱誦?”師自答雲:“若約上上圓根,大機淳熟無諸遮障,頓了頓修,若妄念不生,何須助道。大凡微細想念,佛地方無。故《安般守意經?序》雲:‘彈指之間心九百六十轉,一日一夕十三億意,意有一身,心不自知,猶彼種夫也。是知情塵障厚,卒淨良難,若非萬善助開,自力恐成稽滯。又若論福業,遍行門中,萬行莊嚴。不捨一法,皆能助道,顯大菩提。具足十種受持,亦無所閡。’” 《普賢觀經》雲:“若有晝夜六時禮十方佛,誦大乘經,思第一義甚深空法,於一彈指頃,除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劫生死之罪。行此法者,真是佛子,從諸佛生,十方諸佛及諸菩薩為其和尚,是名具足菩薩戒者,不需羯磨自然成就,應受一切人天供養。且行道一法,西天偏重,繞百千匝,方施一拜。經雲:一日一夜行道志心報四恩,如是等人得入道疾。” 《繞塔功德經》雲:“勇猛勤精進,堅固不可壞,所作速成就,斯由右繞塔,得妙紫金色,相好莊嚴身,現作天人師,斯由右繞塔。” 大師在談到“行道念佛與坐念的功德”時,說“譬如逆水張帆,猶雲得往。更若張帆順水,速疾可知。坐念一口,尚乃八十億劫罪消。行念功德,豈知其量?故偈雲: 行道五百遍,念佛一千聲。 事業常如此,西方佛自成。 若禮拜則屈伏無明,深投覺地。致敬之極,如樹倒山崩。” 《業報差別經》雲:“禮佛一拜,從其膝下至金剛際,一塵一轉輪王位,獲十種功德:一者得妙色身,二出言人信,三處眾無畏,四諸佛護念,五具大威儀,六眾人親附,七諸天愛敬,八具大福報,九命終往生,十速證涅槃。” 三藏勒那雲:“發智清淨禮者良由達佛境界,慧心明利,了知法界本無有閡。由我無始順於凡俗,非有有想,非閡閡想。今達自心虛通無閡,故行禮佛隨心現量,禮於一佛即禮一切佛,禮一切佛即是禮一佛,以佛法身體用融通故,禮一拜遍通法界。如是香華,種種供養,例同於此。六道四生,同作佛想。” 文殊雲:“心不生滅故,敬禮無所觀,內行平等,外順修敬,內外冥合,名平等禮。”《法華忏》雲:“當禮拜時,雖不得能禮所禮,然影現法界,一一佛前皆見自身禮拜。” 《那先經》雲:“國王問那先沙門言:人在世間作惡至百歲,臨終時念佛,死後得生佛國,我不信是語。那先言:如持百枚大石置船上,因船故不沒。人雖有本惡,一時念佛不入泥犁中。其小石沒者,如人作惡不知念佛,便入泥犁中。” 《智論》問雲:“臨死時少許時心,雲何能勝終身行力?答:是心雖時頃少,而心力猛利如火,如毒雖少能作大事。是垂死時心,決定勇健故,勝百歲行力,是後心名為大心,及諸根事急故。如人入陣不惜身命名為健,故知善惡無定,因緣體空。跡有升沉,事分優劣。真金一兩,勝百兩之疊華。爝火微光,熱萬仞之(上艹下積)草。” 大師設問曰:“心外無法,佛不去來。何有見佛及來迎之事?大師白答雲:“唯心念佛,以唯心觀,遍該萬法。既了境唯心,了心即佛,故隨所念無非佛矣。” 《般舟三昧經》雲:“如人夢見七寶親屬歡喜,覺已追念不知在何處。如是念佛,此喻唯心所作,即有而空,故無來去。又如幻非實,則心佛兩亡,而不無幻相,則不壞心佛。空有無閡,即無去來,不妨普見,見即無見,常契中道。是以佛實不來,心亦不去,感應道交,唯心自見。” 《智論》雲:“譬如嬰兒,若不近父母,或墮坑落井,水火等難,乏乳而死,須常近父母養育長大,方能紹繼家業。初心菩薩多願生淨土,親近諸佛,增長法身,方能繼佛家業十方濟運,有斯益故,多願往生。” 大師又引諸經之說:生安養者,緣強地勝,福備壽長,蓮華化生。佛親迎接,便登菩薩之位,頓生如來之家,永處跋致之門,盡受菩提之記。身具光明妙相,跡踐寶樹香台,獻供十方,寧神三昧。觸耳常聞大乘之法,差肩皆鄰補處之人。念念虛玄,心心靜慮,煩惱焰滅,愛欲泉枯,尚無惡趣之名,豈有輪回之事? 《安國鈔》雲:“所言極樂者,有二十四種樂:一欄檐遮防樂,二寶網羅空樂,三樹陰通衢樂,四七寶浴池樂,五八水澄漪樂,六下見金沙樂,七階際光明樂,八樓台陵空樂,九四蓮華香樂,十黃金為地樂,十一八音常奏樂,十二晝夜雨華樂,十三清晨策勵樂,十四嚴持妙華樂,十五供養他方樂,十六經行本國樂,十七眾鳥和鳴樂,十八六時聞法樂,十九存念三寶樂,二十無三惡道樂,二十一有佛變化樂,二十二樹搖羅網樂,二十三千國同聲樂,二十四聲聞發心樂。 《群疑論》雲:“西方淨土,有三十種益:一受用清淨佛土益,二得大法樂益,三親近佛壽益,四游歷十方供佛益,五於諸佛所聞授記益,六福慧資糧疾得圓滿益,七速證無上正等菩提益,八諸大人等同集一會益,九常無退轉益,十無量行願念念增進益,十一鹦鹉捨利宣揚法音益,十二清風動樹如眾樂益,十三摩尼水漩宣說苦空益,十四諸樂音聲奏眾妙音益,十五四十八願永絕三途益,十六真金身色益,十七形無丑陋益,十八具足五通益,十九常住定聚益,二十無諸不善益,二十一壽命長遠益,二十二衣食自然益,二十三唯受眾樂益,二十四三十二相益,二十五無實女人益,二十六無有小乘益,二十七離於八難益,二十八得三法忍益二十九身有常光益,三十得那羅延身益。” 在說西方極樂之樂的同時,大師更說娑婆世界處於八苦之中,苦不可言。今略述其中生死二苦:一生苦者,攬精血為體,處生熟藏中,四十二變而成幻質,上壓穢食下熏臭坑,飲冷若冰河,吞熱如爐炭,宛轉迷悶不可具言。及至生時眾苦無量,觸手墮地,如活剝牛皮,逼窄艱難,似生脫龜殼,銜冤抱恨擬害母身,才觸熱風苦緣頓忘。嬰孩癡駭水火橫亡,脫得成人有營身種,業田既熟愛水頻滋,無明發生苦芽增長,膠粘七識籠罩九居,如旋火輪循環莫已;二死苦者,風刀解身火大燒體,聲虛內顫魄悸魂驚,極苦並生惡業頓現,千愁郁悒萬怖悼惶,乃至命謝氣終寂然孤逝,幽途黯黯冥路茫茫。 大師舉經說明往生淨土真實不虛:九品往生上下俱達,或游化國,見佛應身。或生報土,睹佛真體。或一夕,而便登上地。或經劫,而方證小乘。或利根鈍根,或定意散意,或悟遲速根機不同,或華開早晚時限有異,今古具載凡聖俱生,行相昭然明證目驗。故釋迦世尊親記文殊,當生阿彌陀佛土位登初地。《大經》雲:“彌勒菩薩問佛,未知此界有幾許不退菩薩得生彼國?佛言:“此娑婆世界有六十七億不退菩薩,皆得往生。”智者大師一生修西方業,所行福智二嚴悉皆回向,臨終令門人唱起十六觀名,乃合掌贊雲:“四十八願莊嚴淨土,香台寶樹易到無人,火車相現一念改悔者,尚乃往生。況戒定慧熏修行道力,終不唐捐。佛梵音聲,終不诳人。”《稱贊淨土經》雲:“十方恆河沙諸佛,出廣長舌相,遍覆大干證得往生,豈虛構哉? 大師對《維摩經》所說的成就“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等心眾生謙下無閡,於諸菩薩視之如佛,所未聞經聞之不疑,不與聲聞而相違背,不嫉彼共不高己利,而於其中調伏其心,常省己過不訟彼短,恆以一心求諸功德”等八法於此世界,應行無瘡疣,始生於淨土。為什麼劣行微善也能往生呢?大師答道:“理須具足,此屬大根。八法無瑕,成就上品。如其中下,但具一法,決志無移,亦得下品。” 大師對《觀經》上所說的十六觀門,皆是攝心修定。觀佛相好,谛了圓明,方階淨域,作了“散心而能化往”的解釋:九品經文自有升降,上下該攝不出二心。一定心,如修定習觀上品往生。二專心,但念名號,眾善資熏,回向發願,得成末品。仍須一生歸命盡報精修,坐臥之問常面西向,當行道禮敬之際,念佛發願之時,懇苦翹誠無諸異念,如就刑戮若在狴牢,怨賊所追水火所逼,一心求救願脫苦輪,速證無生廣度含識,紹隆三寶誓報四恩,如斯志誠必不虛棄。如或言行不稱,信力輕微,無念念相續之心,有數數間斷之意,恃此懈怠,臨終望生,但為業障所遮,恐難值其善友,風火逼迫正念不成。何以故?如今是因,臨終是果。應預因實果則不虛,聲和則響順,形直則影端故也。如要臨終十念成就,但預辦津梁,合集功德,回向此時,念念不虧,即無慮矣。夫善惡二輪,苦樂二報,皆三業所造,四緣所生,六因所成,五果所攝。若一念心嗔恚邪YIN,即地獄業。悭貪不施,即餓鬼業。愚癡暗蔽,即畜生業。我慢貢高,即修羅業。堅持五戒,即人業。精修十善,即天業。證悟人空,即聲聞業。知緣性離,即緣覺業。六度齊修,即菩薩業。真慈平等,即佛業。若心淨,即香台寶樹淨剎化生。心垢,則丘陵坑坎穢土禀質,皆是等倫之果,能感增上之緣。是以離自心源,更無別體。 《維摩經》雲:“欲得淨土,但淨其心。隨其心淨,即佛土淨。”又《經》雲:“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 《華嚴經》雲:“譬如心王寶,隨心見眾色。眾生心淨故,得見清淨剎。 《大集經》雲:“欲淨汝界,但淨汝心。故知一切歸心,萬法由我。欲得淨果,但行淨因。如水性趣下,火性騰上,勢數如是,何足疑焉。 大師不但撰述文字,而更在行動上身體力行,《佛祖統紀》卷二十六說,大師“日課一百八事,未嘗暫廢。學者參問,指心為宗,以悟為則,日暮往列峰行道念佛,旁人聞螺貝天樂之聲。”故後人尊大師為淨土宗第六代祖師。 永明大師《四料簡》略談 大師的《四料簡》自宋代以來,在我國佛教徒中歷代相傳,禅淨古德多有贊言,在《淨土十要》中亦多有提及。近代佛教中的正法眼藏、淨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在《淨土決疑論》一文中,作了詳細的解釋。印光大師說“《四料簡》是大藏的綱宗,學佛修持的准則。”近年忽有人對之提出質疑,甚至說永明大師的《四料簡》系偽托。對此,王永元居士曾著《永明(有禅無淨土)偈釋疑》發表於《弘化》雜志總第12期,在禅淨的理論上予以釋疑。筆者在此再談一些看法: 晚近以來,佛學衰落,禅宗只重在文字和口頭;淨土宗流於神化,信徒多在求拜祈福,更因許多佛教信眾因沒有仔細地去研究,以為大師的《四料簡》言語支離,不足為法。也有人對此產生懷疑說:“若依《四料簡》所講‘有禅有淨土,猶如戴角虎,今世為人師,來世作佛祖。現在學禅的人中,也有長期兼念佛的,未見得能夠‘今世為人師’,來生即會成佛祖的。”又有人說:“‘無禅有淨土’,‘萬修萬人去’。現在各寺院經常有念佛和打佛七,去念佛的人很多,也有許多“專修”念佛的人,但未見得他們中,有幾個人在臨命終時,能顯現瑞相往生淨土的。”如上所說的學佛者,以為《四料簡》所說不符事實,不足信;又有學禅之人,自未虛心精研,又不信古德的話,便自做主張地認為《四料簡》是抑禅揚淨的。但礙於大師的道德和聲望,因大師是禅淨兩宗的傑出祖師,因而又不能講他老人家說錯了,故又提出《四料簡》是後人偽造的論調。 由於近代學佛者對《四料簡》認識的颟顸籠統,及不加重視,自然也影響到我國禅淨兩宗的發展。為提高我們的修學水平,我認為我們必須引起對《四料簡》的重視,並加以深刻的研究和理解。 對這首偈語的研究,首先要注意分清禅與淨的理體和事修。 從義理的本體方面來說:是“禅淨不二”,“即禅即淨”。故中峰國師說“禅外未曾談淨土,須知淨土外無禅”。蓮池大師說:“若然是兩物,用得融通著”。此即“歸元無二”。 在事修的方法方面來說:禅是捨方便,叩己而修,直見自性;淨是異方便,念佛往生,借他顯自。此可謂方便有多門。故蕅益大師說:“淨不需禅,禅決需淨。”永明大師的《四料簡》是站在專修方面說,是方法論。字句精簡,含義豐富,研習者先得認明什麼是禅,什麼是淨,分清了禅與淨,然後再依文字分析,就會知曉此偈字字皆是天造地設,沒有一字不恰當,沒有一字可以改變。所謂有者,是俱足的實有,不是浮浮泛泛細小的有。所講有禅非但未悟不算有,即是悟了而未徹底,亦不得說是有禅。所講有淨土,要有深信,有知道事理不礙的切願,要終生不退轉的實行,還要能在念佛時沒有昏沉和散亂。如徹悟禅師所說:“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倘若念佛偏執唯心淨土,而沒有信願,或有信願而不真切,悠悠泛泛,敷衍行事。或修行雖亦精進,但心戀塵境,或求來生福報者,都不得說是有淨土。 本文主要依據永明延壽大師的《萬善同歸集》所寫,其余經、論則查閱《大正藏》電子版,未入藏者或查原文,旨在紀念大師,弘揚大師萬善同歸於淨的傳統,特作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