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煥法師:佛的願力


 2021/5/21    熱度:590    下載DOC文檔    

靈陽寺2008年11月28日至12月5日念佛七法會

(12-2下午) 佛的願力

感恩常住三寶慈悲,感恩諸位法師慈悲,感恩諸位同修慈悲,阿彌陀佛!大家好!

今天上午給大家講了貪嗔癡三毒,佛明白到這是給生命帶來很大痛苦的根本。如果我們不存在這三毒,自然有一個健康快樂的人生,我們念佛就會得到無量覺、無量光、無量壽。這是佛的願力。

佛願望每個眾生都有這種緣分,但是我們真正達到這方面的緣分,還有各種各樣的障礙。剛才講的貪嗔癡三毒,不僅是魔障的障礙,更重要是人為的障礙。因為有了人為障礙以後,才有魔障障礙和環境障礙。

佛教所講的“一切唯心造”,表達一個人可以做成好人,也可以做成壞人,所以一切好壞都是唯心所造。父母都願望生下來的孩子成為一個好人,天地也都願望每一個生命來到世間上都成為老實人。但是多數生命來到世間後,都不知恩,忘記父母的恩德,忘記天地的恩德,忘記師長教育的功德。父母是我們生命的根本,天地給我們的生命有緣分生活在世間,師長是成就我們生命之光輝!

我們都沒有這麼圓滿地想過,都是為自己考慮,所以沒有整個人類的整體觀念。稍微有一點良心的人才有局部觀念,一般都是個體觀念。個體觀念就是專門為自己打算。

一個人的心量就成為一種層次。佛是整體觀念,不單是為一方,而是為整個世界。比如阿彌陀佛的觀念就更加廣泛,他為十方世界。菩薩的功德只有局部觀念。凡夫只為自己打算,越打算越煩惱,越打算越痛苦。

佛願望我們都能和他們一樣,佛在《阿彌陀經》裡面說到:“於五濁惡世裡,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的意思是:只要接受我的法化,不管你們在娑婆世界也好,在哪裡也好,差別有多大,只要你們能接受我的法化,你們就會有緣分和我一樣。

有沒有道理能證明我的解釋是對的呢?在《阿彌陀經》裡,還有這麼一句話:“為諸眾生說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佛的意思是:我這麼講太簡單了,我雖然有這樣的願望,但是你們難相信咯,這個是難信之法啊!

於本次法會上,我為你們定位了,但是大家每天還是去請法,請很多的法。我們作成的法本,應該是你們回去以後,按照法本為合家請法。現在你們來到法會,應該由我們為你們請法。為什麼這麼講呢?比如上級通知我們去開會,是我們另外定大會的主題,還是大會規定有主題呢?

我這兩年來感覺到培養人才很不容易,雖然有人發心,但發心只有三分鐘的熱度,過了三分鐘就冷了。什麼叫做無上菩提?無上菩提也相當於釋迦牟尼佛捨王位,捨江山,上雪山去求道,不實現理想就在菩提樹下長坐,最後發願力:不得道不起座。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面真正的捨命全交。

要自己決定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點都不難,不難在佛有願力接引你,佛說話算數。如果佛沒有接引,那麼我們絕對不知道西方極樂世界在哪裡。惟有佛接引以後,我們才能有緣分達到極樂世界。

剛剛往生的張菩薩,她是本次法會上的第三個往生者,法會前往生了兩位。大家要懂得,她是代表陽上的人,又是代表冥界的人,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往生前是陽上人,往生後就是冥界的人。在49天之內,還是在半陰半陽的階段。佛非常重視這個階段的生命,所以佛親自來接引這樣的生命回歸極樂。

本次法會有什麼殊勝微妙呢?有剛剛往生的人,統領我們法會上的老祖宗、父母師長、冤親債主,乘佛本願,佛光接引我等共同往生西方。我們參加助念時,如果我們有一種願意往生西方的心願,連自己的靈魂都可以有緣分往生西方。只不過我們還沒有捨報往生,而張某是捨報往生。

佛教的五戒

佛所講的道理,讓我們的行為得到規范的就是戒律。一些人認為是為成道而守戒,我認為佛不是這樣的意思。佛為眾生訂出戒律,比如五戒中的不殺生,目的是:一、保護一切生命,尊重一切生命;二、保護大自然的一切,尊重大自然的一切。不殺生就表示生命之間需要互相尊重,互相殺生就是污染環境,污染大自然。

第二,不偷盜。每一個人擁有的財產都是不能侵犯的,這是個人勞動得來的成果。我們見人家有財產就去占用,互相占來占去,結果就不互相尊重了。所謂不偷盜,為的是個人的財產得到保護,得到尊重。我們希望不希望自己的財產被別人拿走呢?即使我們隨便讓人家拿走自己的東西,我們也不能去拿人家的東西。所以我們不要偷盜,偷盜是一種不良的行為。

第三,不邪YIN。這是指非婚姻的男女之間行不正當的男女關系,這樣的行為會影響家庭和諧、社會和諧,而且也造成一個人沒有道德觀念。所以大家一定要理解到,不是婚姻范圍內的男女關系,是造成不和諧的根本原因。

第四,不打妄語。佛是教育我們各守本分,各正其位,不打妄語。打妄語是說話騙人,說不老實的話,這是一種不良的行為。打妄語會影響別人,又降低自己的品德。個人品德的高低和說話非常有關,假如每個人都能說道德語言、愛心語言、感恩語言,那這個人就是有無上的品德。有些人專門說話傷害人、騙人,這樣會給人家帶來煩惱,所以佛認為語言行為也非常重要。

第五,不飲酒。在佛陀時代,僅僅有酒,社會上還沒有抽煙吸毒。所以佛說的戒律裡面沒談到吸煙和吸毒,我認為現在的第五條戒裡面,應該加“不能抽煙和不能吸毒”。

為什麼佛規定我們不能喝酒呢?飲酒、抽煙、吸毒首先是傷害自己的身體,對健康沒有益處。喝酒過分了,就借酒醉搗亂家庭、搗亂周圍。吸毒會影響到家庭和社會的和諧,一般吸毒的人,都會因為吸毒而死亡。我原來喝酒很厲害,我得癌症就是由酒精肝產生的。所以說自己受苦受難,還是跟自己的隱私行為直接有關。

佛所定出來的一切戒律,不是為成佛而定,而是佛為愛護我們的生命而定,為愛護大自然而定,為愛護整個社會而定。你們不要認為守戒是為成佛而守戒,應該是為自己健康快樂而守戒。能按戒律去做,就成為“我尊重人人,自然得到人人尊重”。學佛的好處首先從這點體現出來了。佛已經為我們完全定位好了,我們能依教奉行就行了。如果能依教奉行了,就叫做得法。

謝謝大家!

(12-2晚上) 互動分享

感受人:我72歲了,一身的病。六月份來到這裡,現在我的病都好了。昨天我的手指不能動,我就念“南無阿彌陀佛”,現在好了。學佛讓我煥發青春。

感受人:我是從江門來的,我是一個無知的人,是同修啟發我來的。聽了師父的幾次開示,師父真的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報名皈依了,做師父的徒弟。

感受人:我經過打念佛七,八年的腰骨疼痛現在已經好了很多。

感受人:我是廣東清遠人。我有高血壓,上個月打念佛七後血壓就正常了。後來我的心髒病復發了,我來到靈陽寺,我的心髒舒服了。

感受人:我的腳痛十幾年了,現在腳輕松了很多。我的喉嚨不好,通過念佛以後好了。

感受人:我原來有風濕病、高血壓,沒有吃藥,只是念佛,現在好了。我每天都很快樂,師父功德無量!

感受人:我是廣西南寧橫縣人。我是婦產科醫生,腰痛了兩年,住院兩次,醫生說我的腰治不了,已經老化了。我來念佛了兩天,睡得很好。

感受人:我是南寧的。我過去做了很多錯事,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老人,得了很多重病。我現在來求哀忏悔。

感受人:我是來自廣東肇慶的,我腰痛十幾年了,今天已經不痛了。念佛以後全身都很溫暖,我以前吃不了蘿卜,現在可以吃了。

感受人:我是肇慶人。我第一次來到靈陽寺,來之前腰痛,第三天就不痛了。請法了以後吃得好,睡得好,精神特別好,法喜充滿,念佛越念越精神,周身都感覺到年輕有力。

感受人:我媽媽患的是腎炎,聽朋友介紹就來到了靈陽寺。沒來之前,她吃飯都吃不了,現在吃得好,睡得好,精神比以前好很多了。

感受人:我這次來打念佛七,頸椎病好了。

感受人:我是廣西隆安人。我來到這裡天天都有感應。我相信我的冤親債主都離苦得樂。因為我有胃病,念佛時嘔吐了,嘔吐以後就沒有什麼感覺了。我感覺到自己的病完全好了,靈陽寺真的是塊黃金地。

感受人:我是貴港人。原來跪不了,坐不了,站不了。第一次來打佛七的時候,身體就好了很多。回去以後感覺到好了50%。這是第二次來,是為感恩而來。

感受人:我是來自南寧的,是第一次來打念佛七。佛七的第三天,我身上的病全部好了。我老公賭博,不信佛的,通過請法以後,他懂得關心人了,我的兒子也叫我在這裡好好地念佛。

感受人:我有很多病,有乳腺癌、肺癌、頸椎病。這幾天感覺到身體很輕松,而且很開心。我以前很怕死,今天不怕死了。昨天晚上有一個聲音在我耳邊講:“你要認真念佛。”所以我就認真念佛。

感受人:我是肝癌晚期病人。我跟婆婆打電話忏悔了,以前我的肝部很硬,現在感覺到很軟。

感受人:我是因為腦血管硬化引起四肢不方便,今天可以跟大家繞佛了。

感受人:我是廣西人,患有乳腺癌。我覺得師父的開示通俗易懂,念佛後感覺全身輕松柔軟。謝謝大家!

感受人:我代表湛江的同修上來感恩。我們湛江往生的菩薩托夢說她很好,叫我們不要擔心。湛江來的同修,有患肺癌、鼻咽癌、精神病的,癌症的病人好了80%,他們都很安詳快樂。念佛請法後我的女兒參加全市的考試,考得很好,同學們都覺得不可思議。

感受人:我來自馬山,我得了鼻咽癌,是第二次來打念佛七。我十念佛號以後睡眠就很好,還有我的鼻咽癌後遺症——頭痛、鼻塞好了很多。

感受人:我是廣西桂林來的,是第一次參加打念佛七。我來接受“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我念佛流淚了,感應很大。原來我腦動脈硬化、頭暈,這幾天都很清醒。我有腸胃炎,現在大小便正常了。

感受人:我是湛江人,71歲了。我感覺到念佛很輕松很舒服,念佛還看到了蓮花。

感受人:我是新會人。我的老公得了肝癌,前三天肚子很脹,喝了大悲水以後可以大便了,肚子不脹了,很舒服。他好了很多,精神了很多。

感受人:我從廣東來的,有胃病、婦科病。都是因為我埋怨家庭太多,特別是埋怨婆婆,來這裡感覺比在家裡好了一些。

感受人:我是廣東鶴山人。我天天看見蓮花和阿彌陀佛。我的大伯摔跤了,我幫他請法以後,他說好了很多。我手腳痛,就認真忏悔,現在好了。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