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法師:論“三法印”與現代生活(靜覺)


 2021/8/3    熱度:772    下載DOC文檔    

論“三法印”與現代生活
靜覺


  三法印者,《大智度論》卷三十二雲“佛說三法印,所謂一切有為法無常印,一切法無我印,涅槃寂滅印。”《法華玄義》稱:“諸小乘經,’若有無常、無我、涅槃三印,印定其說,即是佛說。若無此三法印印之,即是魔說。”三法印是原始佛教之教理,乃其後大小乘根本教理的基礎,為佛教的三項根本佛法,此三項義理可以用來印證各種說法是否正確,所以稱之為三法印。在原始佛教教理中,三法印、十二緣起、四谛,皆以緣起觀為依准。緣起說為佛陀教法之代表,是佛教與其它宗教或古往今來任何哲學流派區別的根本特征,而三法印則為緣起說的基礎,四谛、十二因緣只是緣起說的一種表現型態。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所謂真理,必須符合四個條件,即:普遍如此,必然如此,本來如此,永恆如此。而印證佛法是否合符這些條件的定律,就是三法印。由上觀之,可知三法印是佛教中何等重要的義理。

  二、略釋三法印三法印,簡單地說,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架寂靜。現在略釋如下:1、諸行無常(梵語an汁ydh sarvasamskdrah),又作一切行無常印、一切有為法無常印,略稱無常印。一切世間有為諸法概皆無常,眾生不能了知,反於無常中執常想,故佛說無常以破眾生之常執。“諸行”是指事物和一切現象,“行”是遷流、轉變的意思。世間一切形形色色的事物,沒有一樣是常住不變的,沒有一件不在剎那剎那之間遷流變化。因為世間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即在一定的條件下而產生。如種子在一定的條件下生長、發芽,植物的生長除了種子,還需要具備水份、溫度等多種因緣;又如眼識的產生,要靠客體存在,視覺器官正常,注意力不受干擾等條件。諸行無常印又稱一切有為法無常印。

  “有為法”指的是具體事物的運動變化。事物的變化是永不間斷,即生即滅的。今天的我已不是昨天的我,如果把此時此刻的我看成是一剎那前的我,就是靜止不變的恆常觀念。中國儒家有句名言“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其實,照著古人的月也不是今時的月,而是古時之月。儒家的這種觀念,就是一種恆常不變的觀念。佛教的觀念與這種觀念恰恰相反。一般人認為,人一生幾十年,到最後生命結束才算“無常”。其實不然。人體細胞乃至人的思想意識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進行著生滅交替的運動。無論是物質或者精神,無論是宏觀世界或者微觀世界,無論是有情世界眾生的生老病死以及心念的生住異滅現象,或者是器世間山河大地的成住壞空之演變,都逃不脫無常這條規律。器世間成住壞空的“成”,是生成,這是由因緣作用而產生的現象;“住”是生成後暫時存在,並產生作用的現象;“壞”是存在著的物質和生命,在經歷了一段存在和產生作用階段後必然導致的變異現象;“空”是從無到有的物質現象,在經歷子“住”和“壞”的歷程後,復歸於本來的無。物質世界的成、住、壞、空,生命過程的生、住、異、滅,在在都說明了佛教“諸行無常”的哲理。總的說來,因緣所生的諸法,是空無自性的,它隨著緣聚而生,緣散而滅。因此,宇宙萬法在時間上剎那不住,念念生滅,過去的已滅,未來的未生,現在的即住即滅,它是三世遷流不住的,無固定不變的事物存在,沒有什麼永恆可言,所以佛陀說“諸行無常”。2、諸法無我(梵語nairatmanahsarvadharmah),又作一切法無我印,略稱無我印。一切世間有為無為法概皆無我,眾生不能了知,而於一切法強立主宰,故佛說無我以破眾生之我執。“我”的意義有三:一、作為人稱反身代詞;二、作為個人(包括肉體或精神)的實體存在;三、作為超越或主宰個人的絕對實體存在或形而上學存在。從實際生活或日常用語的角度出發,佛陀並不否認作為個人的假名安立的你、我、他的存在,但是作為三法印之一的諸法無我的“我”,是主宰或實體的意思。中觀鼻祖月稱大師在《中觀論疏》中說:“我”指事物的不依賴其它事物的自性,任何事物都沒有這種自性,因此是“無我”。由此,可以知道,無我就是“無本性,無自性”。在佛教的諸多經典中,我們可以看到,能夠稱“我”的,必須具有“恆常、主宰、不變、自在”之義,但是,遍觀世出世間的一切諸法,並沒有獨立存在的,不變的實體或主宰者。無我有人無我和法無我兩種。人無我的“人”主要是指自己,是主體;法無我的“我”,指除了自己以外的他和一切事物,是客體。事實上,人無我和法無我在本質上是一回事,只是所說的對象不同罷了。不研究、不分析,籠統地稱做“人”,可以。但仔細的研究分析,可知人是由物質身軀和思想、感覺、行為、主體意識等五種成分(5-蘊)組成的。其中每一種單獨成分都不是“人”。如果軀體是人的話,“人”就不會死,因為人的軀體可以長期保存,如古代埃及的木乃伊,如六祖慧能大師的肉身等。同樣,思想、感覺等精神成份也不能單獨地看做是“人”。所以,—‘般人執著為“我”的身體,是沒有自性的,是依煩惱業緣、五蘊諸法所成,是虛幻不實的,如梁柱瓦椽和合而成房捨,離開梁柱瓦椽則別無房捨。因此,“我”只是假名而已,並無實體,所以說“諸法無我”。佛法深刻揭示自我和客觀事物的無自性本質,目的是為了消除眾生虛妄的我執和貪心。3、涅架寂靜(梵~santam nirvanam),又作涅架寂滅印、寂滅涅架印,略稱涅架印。一切眾生不知生死之苦,而起惑造業,流轉三界,故佛說涅架之法,以出離生死之苦,得寂滅涅架之樂。涅架是四聖谛—一—苦、集、滅、道中的滅谛,是破除貪癡,斷滅一切煩惱、痛苦、人我等無明火焰,而達於寂滅無染、充滿快樂、光明、自由自在的境界,也就是身無惡行、心無惡念、身心俱寂的一種解脫境界。

  涅架就是脫離了煩惱,脫離了煩惱就超脫了輪回。佛法認為在輪回中的生命沒有寂靜、安寧、快樂可言,只有根除煩惱,脫離苦海,才會得到愛恨息滅、身心安樂自在的無為之樂。苦和樂是對立的觀念,無苦便是樂。人生在世,常為擾攘紛纭的世事及貪嗔癡等煩惱無明所系縛,正如犯人被扭械枷鎖束縛而不得自在。一旦枷鎖卸除了,就得解脫,解脫就是涅槃。因此,涅架不是死亡,而是快樂,無比的快樂,是佛教最圓滿的境界。三、三法印與現代生活三法印是佛陀的根本思想,是原始佛教的聖義。它是不受時空限制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我們學習佛法的目的,就是為了實踐佛法,把佛教的人生觀作為自己的人生觀,從而使自己在當下就有一個幸福美滿的人生。那麼,如何把三法印與現代生活聯系起來,如何在現代生活中運用佛教的根本思想三法印呢?這就是我們下面所要探討的問題,也是本文的中心所在。(一)諸行無常與現代生活常即永恆、不變之義。世間的萬事萬物,一切的一切,都不是永恆不變的,我們的人身、我們的生命、我們的資生器具、我們所依住的山河大地等等,請問哪一樣是恆常不變的?都是無常的!所以佛陀在《金剛經》中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也正是說明了無常的道理。1.我們的人身無常宇宙中的一切有情共同處在一個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生死死,永無止境,流轉不息的生命運動的環形激流之中。在流轉的過程中,沒有片刻停留的自由,沒有固定的貴賤、強弱、貧富、高低的位置,也沒有一成不變的親仇利害關系。在生死交替的流轉過程中,自始至終充滿著矛盾和痛苦,被視為“幸福”和“快樂”的東西,也都伴隨著苦,或者結局是苦,或者是暫時的鎮痛,或者純粹就是從一種苦境到另一種苦境的意識的轉移,本質上都是苦。這種輪回流轉,好像一個上下轉動不息的“水車”,三界六道眾生的生命猶如水車的車斗,忽上忽下地變換著位置。上界的人及神通廣大的天人,也會墮入下界畜生、地獄、餓鬼道,反之,下界的三惡道也會轉生人天等三善道。把一個個的生靈投入到這個流轉系列,並且推動這個巨輪轉動不息的動力是什麼呢?既不是上帝,也不是神佛,更不是其它不可知的神秘力量,而是眾生自己一種虛妄顛倒無明意識和這種意識支配下的善惡行為—一—造業。善行是能使上升的因業,惡行是能使下墮的因業。我們了知人身的無常,就可以破除眾生的斷見。持斷見的人認為,生命的存在就是物質形體的存在,形體的死亡就是生命的滅亡,沒有前生,也沒有來世。在現代生活中,執斷見的人為數不少。他們因為有這種錯誤的見解,就不相信三世因果,富貴者不知道自己的富貴是前生善因所感,從而拚命享受、揮霍,而不知道要繼續行善,積累福報,他們以為自己的富貴是長久的。貧窮者也認為自己窮困是命定的、不能改變的,所以俗語雲:“命裡只有三格米,走遍天下不滿升”,從而消極悲觀,不積極行善布施,積極進取,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們不知道自己之所以貧困是自己前生的惡業所招感,他們也不知道自己貧困的境況是可以改變的。因為有這種錯誤的觀念,使得意者

  驕世傲人,失意者了無進取之心,此正所謂“富貴而驕人,貧賤則肆志”是也,這都是因執斷見而不信因果,認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而不可改變的表現。我們了知人身的無常,就可以善待一切生命,深刻體認眾生平等的道理,而少造甚至不造殺業。我們這一輩子有幸生而為人,如果我們沒有修行或者修行功夫不夠的話,我們不知道自己後世會落入何道。有這種心理,我們就會戒殺放生乃至作種種善業。清朝名儒俞曲園在他的著作《右台仙館筆記》中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休寧朱封地方有位姓朱的人,娶妻許氏。一天,許氏拿了十幾個雞蛋給母雞孵,夜裡夢見她已去世的公婆用紅布遮頭,臉上帶著憂淒的神色從外邊走來,剛走到雞窠邊就不見了。第二天一早,雞窠裡有二只小雞破殼而出。
  許氏心裡暗想,一定是我公婆投的胎,便趁著小雞還不知道痛苦的時候,就把它們投進水裡淹死,隨後請來和尚念經三天,求免公婆罪孽。幾個月後,許氏夢見公婆來謝她說,我們倆人在世時殺生太多,陰間罰我投生為雞,現在幸虧媳婦替我們忏悔,以後我們就可以轉世為人了。這種有關因果輪回的故事,在一般人看來,認為離譜而不信,然而古今記載的這類事情不勝枚舉,令人不得不信。如近代俞如哉所輯《因果輪回實錄》(香港佛經流通處印行)一書,就收有自古以來有關因果輪回的故事近百則之多。我們知道了生命的輪回,我們更應該戒殺放生。近代淨宗大德印光大師曾作放生法語道:“好生惡死,物我同善。我既愛生,物豈願死?由是思之,生可殺乎?一切眾生,輪回六道,隨善惡業,升降超沉。我與彼等,於多劫中,互為父母,互為子女,當思救拔,何忍殺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於未來世,皆當成佛。我若墮河,尚望拔濟。又既造殺業,必墮惡道。酬償宿債,展轉互殺,無有了期,何敢殺乎?……”這一段話將生命的輪回以及為什麼要戒殺放生說得清清楚楚、明明了了。至於歷史上在家居士所作之戒殺詩,則比比皆是。如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寫道: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又如北宋江西詩派始祖黃山谷曾寫道: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
  原同一種姓,只是別形軀。
  苦惱從他受,肥甘為我須。
  莫教閻老判,自揣看如何。
  勸君休殺命,背面復生嗔。
  吃他還吃汝,循環作主人。
  還有南宋大詩人陸游,也提倡戒殺,我們且看他的《戒殺詩》: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難伸。
  設身處地扪心想,誰肯將刀割自身?這些詩從各個角度勸導人們應該戒殺放生。歷史上大德高僧及居士對戒殺放生是很重視的,我們舉不勝舉。由了知人身的無常,而深信因果,戒殺放生,在當今是很有現實意義的。在當今之世,佛教對全人類的生存環境的改善,可以說有著巨大的發言權。由佛教的教義出發,佛教的不殺生乃至放生,則自然而然地保護了野生稀有動物、鳥類、昆蟲。如果提倡信佛,推廣佛教,這對於維護生態來衡,保護珍稀動物,無疑有著巨大的功效。試想,一個崇信佛教的人,連小螞蟻都不去傷害,還會去獵殺珍稀動物嗎?2、我們身邊的人事無常我剛出家時,就讀到“蓮池大師七筆

  勾”一文,深有感觸,至今記憶猶新。此文也正好說明我們身邊的人事無常,教誡人們不要貪戀執著,而應“一筆勾”銷。原文雖不長,而意義深刻,茲錄如下: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嗏,出世大因由,幾情怎剖?孝子賢孫,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金章一筆勾。鳳侶鸾俦,恩愛牽纏何日休?活鬼喬相守,緣盡還分手。嗏,為你兩綢缪,披枷帶杻。觑破冤家,各自尋門走。因此把魚水夫妻一筆勾。身似瘡疣,莫為兒孫作遠憂。憶昔燕山窦,今日還存否?嗏,畢竟有時休,總歸無後。誰識當人,萬古常如舊。因此把貴子蘭孫一筆勾。獨占鱉頭,謾說男兒得意秋。金印懸如,斗,聲勢非常久。嗏,多少枉馳求,童顏皓首。夢覺黃梁,一笑無何有。因此把富貴功名一筆勾。富比王侯,你道歡時我道愁。求者多生受,得者憂傾覆。嗏,淡飯勝珍馐,衲衣如繡。天地吾廬,大廈何須構?因此把家捨田園一筆勾。學海長流,文陣光芒射斗牛。百藝叢中走,斗酒詩千首。嗏,錦繡滿胸頭,何須許口?生死跟前,半時難相救。因此把蓋世文章一筆勾。夏賞春游,歌舞場中樂事稠,煙雨迷花柳,棋酒娛親友。嗏,眼底逞風流,苦歸身後。可惜光陰,仫仫空回首。因此把風月情懷一筆勾。文中所說的孝子賢孫、魚水夫妻、貴子蘭孫、富貴功名、家捨田園、蓋世文章、風月情懷,請問哪一椿是常的?哪一椿是久的?哪一椿又是永恆不變的?蓮池大師看透這些,“孝子賢孫,好向真空究”;恩愛如魚水般不可分離的夫妻也不過是“活鬼喬相守,緣盡還分手”,所以俗話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限來時各自飛”;“貴子蘭孫”也“畢竟有時休”;“富貴功名”乃“聲勢非常久”;“家捨田園”是“得者歡喜失者憂”;“蓋世文章”在“生死跟前,半時難相救”;“風月情懷”只是“眼底逞風流,苦歸身後”。這種種的無常,在現代人的生活中,又有幾人能看得透?又有多少人不是執著、貪戀、沉迷於此中?如果人們能夠看透這種種的不實無常,就不會引生種種的執著而產生種種的痛苦、煩惱,就能夠隨緣隨分地安住於現實生活中,就能夠得到一個較為自在快樂的人生。3、我們的生命無常上半年轟動一時的美國電影《泰坦尼克號》,其內容也說明了人命無常的道理。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死亡只是一艘遙遙無期的船,盡管它有朝一日必然會駛來,但是青春的美麗和生活的忙碌總是把死亡隔離得遠遠的。然而,無常總是隨心所欲地降臨,它並不聽憑人的意願,除非是一個修行有成,得生死自在的人。當人們在不經意間,在歡樂和幸運的間隙,它悄然而至,帶走了一個個活生生的靈魂。一轉眼,剛才那個活生生的還與你笑語聲喧的身影就化做一縷清煙,飄搖於無垠虛空之中。對於“泰坦尼克號”的乘客來說,坐上有始以來最大、最豪華的巨輪.而且又是處女航,這是一件無比榮耀的事情,幸運之神仿佛會隨著這艘巨輪降臨到每一位乘客的身上,未來的生活也會從此進入一個新天地。所以,每一個乘客都是歡天喜地地踏上這艘巨輪。看著夕陽在西天燃燒,把海面點綴得燦爛輝煌,每一個人都體會到了神話一般的生活的喜悅。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大多數人從此踏上了不歸路。有的時候,生與

  死只是剎那間的轉換。
  在災難面前,這些尚未從狂歡和榮耀中蘇醒過來的人無助地在甲板上跑來爬去,如同遭遇大水的一群螞蟻。當晨曦漸漸生起,我們看到脆弱的生命在冰冷的海水中漂浮,與前一天晚上的喧嘩和熱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生命原本是無常的,而在此無常中,人們的生命顯得如此的蒼白,沒有意義。海難發生得太突然,在人們沒有任何思想准備的時候,而災難的過程又太短暫,來不及讓人做任何的思考。面對死亡,所有的人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一千四百多名乘客的身份、職業、個性和才能已經失去了分辨的必要。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在其中死了,有兩類人活了下來,一類是被照顧上了救生艇的人,另一類是從容面對死亡的人。但其中那些不願行善甚至不惜作假來保持自己生命的人,他們雖生猶死。那從容面對死亡的一類人,如那牧師在船還未傾斜的瞬間,還在為甲板上無助的生靈做最後的祈禱;如那母親依然在哄兩個天使般的孩子睡覺,讓孩子在美麗的故事中甜甜地睡去;如那對老夫婦相扶相持,手緊緊地牽在一起,靜靜地等待著最後時刻的到來;還有那支樂隊,尤其是那位小提琴手的從容絕望而又執著堅持演奏到最後的態度……,他們拒絕了驚恐,他們的肉體被超越,他們的精神將得到永生。他們的死是生命的進一步升華。他們是對生死無常看得比較透徹的人,也許他們並不懂得佛教的道理,但這又有什麼關系?或許他們就是佛菩薩的化現14、我們所利用的資生器具無常我們所住的房屋,我們所用的桌椅,我們所乘坐的交通工具等等,都是無常的。房屋的倒塌,桌椅等的損壞,也許是微不是道的小事,而汽車的相撞、輪船的沉沒,飛機的墜落等,則給人類的生命財產帶來難以估量的巨大損失。前幾天,我的一位朋友,就囚車禍死於非命。多麼年輕的一個生命,多麼有為的一位青年,就因車禍,頃刻消失了。這除了說明生命的無常外,不也正說明了器物的無常嗎?還有上面所提到的“泰坦尼克號”,它之所以會沉沒,就是因為該船的設計者自信該船是“永不沉沒”的。只要是船,就有沉沒的可能,一切器具既能造成,就會壞滅,這就是無常。那些人因為不了知無常的道理,而過於自信、自大和虛榮。因過於自信而沒有准備足夠的救生艇,因自大而設計了過於龐大的船體,因虛榮而在看不清海面的夜晚加足馬力,試圖創造奇跡和制造新聞。當巨大的冰山突然出現在船的前面時,一切都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泰坦尼克號”把自己的首航變成了終航,並無情地把一千多人的生命變成了它的隨葬品,因“永不沉沒”的自信而預支了人們全部獲救的可能。5、我們所依住的山河大地無常我們依之所住的山河大地也不是堅固不壞的,也是無常的。比如地震、水災、火山爆發,還有戰爭,使多少人喪失生命,使多少人流離失所,其中的損失不是可以金錢來計算的,所以佛在《八大人覺經》中說:“國土危脆”。翻開報紙、打開電視、收音機,世間的天災人禍到處都是,令人心驚。這種種的無常,都是我們大家的共業所感。如果我們人人都來保護生態平衡,提倡世界和平,那麼世間的災難就會消失。這要靠我們每一個人上至國家領導,下至平民百姓共同來做,否則於事無補。

  自然界的災害是因為我們破壞了生態平衡,人世間的戰亂是由於人的心態不平衡。我們只有深刻地認識到這些,改變自己的觀念,保護生態平衡,維持世界和平,才不會使人類走向毀滅。(二)諸法無我與現代生活前面說過,“我”有主宰、實體、恆常、不變、自在等義。諸法無我的理論依據是無常說和緣起說。佛教認為萬物無常,剎那生滅、不存在可以名之為“我”的固定不變的實體,認識到這些,就可以使我們滅除執著,到達解脫的境界,得到身心自在。如何來理解“諸法無我”呢?比如說“人”,人由色、受、想、行、識五蘊組成。色相當於肉體,包括眼、耳、鼻、舌、身五根,它們由地、水、火、風四種元素組成;受蘊是眼等五根接觸外界而產生的感受;想蘊是概念活動;行蘊是意志活動;識蘊是知覺活動。這裡面哪裡有一個“我”呢?所以佛陀在《雜阿含經》中教導弟子們說:“身體不是我。如果身體是我,身體就不會陷入苦,人們可以說讓我的身體這樣,讓我的身體別那樣。可是,身體不是我,所以身體會陷入苦,人們不能說讓我的身體這樣,讓我的身體別那樣。”比如在我們生病身體疼痛時,我們能命令它別痛嗎?它不會聽我們的,它還是照樣痛。所以,佛陀說身體不是我。同樣的道理,受、想、行、識也不是我。對於諸法無我,《南傳彌蘭王問經》(漢譯《那先比丘經》)中用一個“車喻”說明得非常清楚。龍軍(漢譯那先)向彌蘭王解釋“人”的名字只是一個稱號,並不存在與這相應的“人”。龍軍問彌蘭王:“什麼是龍軍?你認為頭發是龍軍嗎?”彌蘭王回答說不是。龍軍依次詢問汗毛、指甲、牙齒、皮膚、肉、腱、骨、骨髓、腎、心、肝、肋、脾、肺、腸、胃等是不是龍軍?彌蘭王回答說不是。龍軍又依次詢問色、受、想、行、識是不是龍軍?彌蘭王回答說不是。龍軍又詢問是否五蘊之外的某種東西是龍軍?彌蘭王回答說不是。龍軍便說:“我問得這樣仔細,也沒有發現任何龍軍。因此,龍軍確實只是一個空洞的聲音,實無龍軍。”接著,龍軍以車為喻,依次詢問車桿、車軸、車輪、車身、旗桿、車轭、車閘、刺棒是不是車?彌蘭王回答說不是。龍軍又詢問是否這些部件之外的某種東西是車?彌蘭王回答說不是。龍軍便說:“我問得這樣仔細,也沒有發現任何車。因此,車確實是一個空洞的聲音,實無有車。”最後,龍軍總結說:正如各個部件湊在一起,便出現“車”這個詞,同樣,五蘊和合,稱之為人。但依真谛,於此“人”不可得。對於佛陀所說的諸法無我,覺音菩薩在他的《清淨道論》第十八品中總結說:“有數百部經,只說名色,而沒有人及補特伽羅。正如‘車’這個詞,只是表達車軸、車身、車桿等等部件依據某種關系互相聚合,而當我們逐一考察各個部件時,我們發現依照絕對意義(第一義)並沒有車。正如‘房屋’這個詞,只是表達木材和其它結構依據某種關系圍繞空間,而依照絕對意義並沒有房屋。正如‘拳頭’這個詞,只是表達拇指等手指依據某種關系捏合,而依照絕對意義,並沒有拳頭……。同樣道理,‘人’和‘我’只是表達五取蘊,而當我們逐一考察各個部分時,我們發現依照絕對意義,並沒有‘人’,可以妄稱為‘我’或‘我的’。換言之,依照絕對意義,只有‘名色’。凡是如是觀者,他的見解才是如實之見。”
  我們如實了達諸法無我,就不會對世間的一切產生執著。《中阿含經》第二一六《愛生經》記載:佛陀住在祗捨園時,捨衛城有位家主失去心愛的獨生子後,無心工作,不思飲食,總是去火葬場哭喊道:“我的獨

  生子啊!你去哪兒了?”後來,他去見佛陀。
  佛陀告訴他說:“因愛而生憂愁、悲哀、痛苦、傷心和煩惱。”為什麼會生愛呢?就是不了達諸法無我,從而產生了愛的執著,才有了諸般痛苦。在《愛生經》中,佛陀還向波斯匿王的王後末利夫人派遣來見他的婆羅門那利鴦伽舉例說明因愛而生憂愁、悲哀、痛苦、傷心和煩惱的故事。佛陀說:在捨衛城有個婦女失去母親,精神失常,從這條街跑到那條街,從這個路口跑到那個路口,詢問別人有沒有看見她的母親?其他失去父母、子女或配偶的婦女和男子也是如此。還有一個婦女已經結婚,而娘家親屬想要拆散她的婚姻,把她嫁給一個她不喜歡的人。她把這個情況告訴了她的丈夫,她的丈夫便劈死她,然後自殺。她的丈夫心想:“這樣,我倆就永不分離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像這樣的事例比比皆是,多如牛毛,這都是因眾生不了達無我之法產生了愛執而引起的。無我的事物就是緣起的事物,這是一切事物的存在形式。一切事物的存在都不是與其它事物毫無關聯的單一獨立的存在,而是在與其它事物相互依賴、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眾緣和合的關系中形成和存在的,根本不存在不依任何條件、絕對獨立存在的事物。世人所謂永恆不變的、不依任何條件絕對獨立的精神實體的存在和人的與生俱來的自我意識都是一種愚昧無知所產生的虛構自我意識。這種虛構的自我意識是一切罪惡的根源。因為這種自我意識產生自私自利的欲望和自私自利不可能滿足時的怨恨。貪欲和憎恨心理掩蓋了人們光明的本性,扭曲了人們的思想感情,使人們產生煩惱,干出種種蠢事,造成種種惡業。一旦勘破無我,徹悟自性本空,就能從虛妄夢境中覺醒,鏟除煩惱的根源。佛法的宗旨就是無我。處處忘不掉“我”字,這正是世俗意識的特點。由此,在每一個人的思想觀念中形成的肉體和思想意識的主人翁似的“我”,想到“我的利益”、“我的家庭”、“我的榮辱”、“我的得失”、“我的名利”等等,這個無形的“我”就出現了。這個“我”把肉體、思想、感情、意識都看做是他的附屬物,認為是“我”的身體,“我”的思想感情,“我”的感覺等等。這個“我”是苦樂的感受者,在切身的利害面前,這個“我”就會跳出來,這個“我”在自己和別人中間畫上愛和恨、親和仇的界線。名利和財產的占有欲都從這個“我”產生,它支配著每個人的行動。從這個“我”出發,人就有了自我自私意識,就產生愛恨,計較利害得失,使人的心胸變得狹窄,目光變得短淺,品行變得惡劣。“無私地奉獻”、“忘我的精神”、“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捨己為人”等這類菩薩行、高尚行為都產生於正確對待“自我”的態度。佛和凡夫在品德上的根本不同之處是:佛為眾生著想,凡夫為自己著想。要想解脫自在,首先要破“我”、破私,作個無我之人,否則,永遠都得不到解脫。就是因為有這個“我”,使人產生執著。
  產生執著的人認為錢是可愛的,權是可愛的,利益是可愛的,都是需要的,都是真真實實的,因而不惜一切手段,拚命去追求。但是,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比如愛執,你認定你所愛的對象是可愛的,是真實的,你的思想感情就象一雙手似的緊緊抓住愛的對象不放。可是,假如你發現你所愛的對象是騙子,是虛情假意的,或者,你看透花容月貌般的女性最後不過是一堆骷髅,你還會不撤手嗎?壁畫上的美人和金銀財寶,人看了不會產生貪愛之心,因為看的人都知道那是假的,是假色假相。假若把你生活中的意中人、金銀財產,都看成畫面上的假色

  假相。你還會同樣起貪心嗎?又比如你走路遇到大風,把灰塵刮進眼睛,你也不會對風生氣,假如有人把灰塵撒入你的眼中,你就會勃然大怒。同樣的結果,你為什麼對風不生氣,對人就生氣呢?理由很簡單,你把風看做是“無心”的,把人卻看做是“有心”的,這就是人對事物所產生的看法上的區別,即“有心”執心,“有人”執人。無心無人便無所執,無所執也就無恨可生,但是,只有徹了諸法無我才能做到。實際上,這個“我”並不存在,只是人們的思想意識中的一個虛構妄念。由於這種虛構妄念,使人們產生自私,產生貪欲,產生虛榮心,產生種種煩惱,受種種苦。明白諸法無我就不會因我生出萬般煩惱,就會明見諸種事物包括他人,都屬因緣和合的暫時聯系,其性虛幻,無可愛、可憎、可取、可捨的固定品質。自己和身外諸物的關系也屬因緣的暫時關系,而沒有固定的從屬關系。悟出“諸法無我”,就不會因物生貪,因貪求物,因求不得而生怨恨憤怒,因憤怒而又引起眾多煩惱,造眾多惡業。我們如果對世界上的各種事務、各種關系,不從本質上去認識,迷惑於表面現象,就會產生錯覺幻覺,並把錯覺幻覺當做真實可靠的東西進行執著地追求,而陷入貪愛迷戀的痛苦之中,從而失去理智,在苦海中越陷越深。而這種以虛當實的貪戀執著意識,就是我們生命自身難以打開的枷鎖。我們如果了達了無我之法,就可了知世事的虛幻性、不可靠性、短暫性、充滿苦惱等性質問題,而不會對這些事事物物產生執著貪戀,從而得到解脫自在。(三)涅架寂靜與現代生活涅架寂靜是佛教追求的最高目標,涅架(巴利語nibb6na,梵語nirvdna)一詞,原意是“吹滅”、“清涼”、“平靜”。原始佛教對涅粱的理解主要是指修行達到倫理和心理的最高境界。在巴利語三藏中,涅架通常指“心的平靜”、“完全平靜”。佛陀常將貪嗔癡比喻為火,必須予以熄滅;熄滅了貪嗔癡三毒之火,也就獲得了內心的清涼和思想的平靜。由此,“斷愛”、“止貪”、“寂滅”、“離苦”、“和平”、“寧靜”、“清淨”、“善”和“解脫”等等都是涅架的同義詞。《雜阿含經》第四九O經雲:“捨利弗言:涅架者,貪欲永盡,嗔恚永盡,一切煩惱永盡,是名涅架。”概括地說,涅架寂靜就是滅除了貪嗔癡,去除了煩‘廟,而得到的無與倫比的快樂。在《中阿含經》第二O四《羅摩經》中,佛陀對自己達到的涅架境界是這樣描述的:“眾比丘啊J我自己處在生中,知道了生的危害,我追求無生,無上的解脫一一—涅架,我獲得了無上的解脫一—涅架;我自己處在老中,知道了老的危害,我追求無老,無上的解脫一一涅架;我獲得了無上的解脫一一涅架;我自己處在病中,知道了病的危害,我追求無病,無上的解脫———涅架,我獲得了無上的解脫—一涅架;我自己處在死中,知道了死的危害,我追求無死,無上的解脫一一’涅架·,我獲得了無上的解脫一—一涅架;我自己處在苦惱中,知道了苦惱的危害,我追求無苦惱,無上解脫—一涅架;我自己處在污穢中,知道了污穢的危害,我追求無污穢,無上的解脫—一涅架,我獲得了無上的解脫一—涅架。”簡而言之,佛陀所指的涅架是指無生、無老、無病、無死、無苦惱、無污穢的無上解脫。在原始佛教中,涅架也是極樂境界,《法句經》的《幸福品》中說道:“健康是最好的收益,知足是最大的財富,信賴是最親的

  親人,涅槃是最高的幸福。”在《中阿含經》中,佛陀將快樂分成十個等級:一、眼、耳、鼻、舌、身五種感觀的快樂;二、第一禅快樂;三、第二禅快樂;四、第三禅快樂;五、第四禅快樂;六、空無邊處快樂;七、識無邊處快樂;八、無所有處快樂;九、非想非非想處快樂;十、滅受想快樂。這第十種最高等級的快樂也就是涅  境界的快樂。到了大乘佛教,涅槃的概念又有了變化發展。在大乘佛經中,一般也接受早期佛教的涅架概念。例如,《大般涅槃經》卷四雲:“滅諸煩惱,名為涅架”;“離諸有者,乃名涅架”;“離欲寂滅,名曰涅架”等。《大智度論》卷三十一雲:“愛等諸煩惱斷,是名有余涅架。聖人今所受五眾盡,更不復受,是名無余涅架。”但對涅槃的理論闡釋,大乘教義則有進一步的發展,《成唯識論》卷十還將涅架進一步分成四種:本來自性清淨涅架、有余依涅架、無余依涅架和無住處涅架。其中無住處涅架指已經擺脫障礙,達到“真如”,但不滯留於涅架,而懷著慈悲,運用般若智慧,救度眾生。這也就是大乘佛教的“菩薩”概念。上面反復地說明了涅架的意義,不管是大乘佛教的涅架意義還是原始佛教中的涅架意義,都離不開現實生活,都與我們的現代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在現實生活中,誰沒有生、老、病、死?誰沒有憂、悲、苦、惱呢?如何才能去除生老病死、憂悲苦惱進入涅架呢?通向涅架的途徑就是實行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精進、正念和正定。八正道也叫八聖道分,或八聖道支。由這八正道就可以得到解脫,進入涅架寂滅的境界。

  在八正道中,正見就是正確的知見。什麼是正確的知見呢?印順導師在他著的《成佛之道》中說:“又復正見者,即是四谛慧;如實知四苦,應斷及應修,惑苦滅應證,由滅得涅架。”由知苦斷集證滅修道而進入涅架。世間有種種的苦,在前面闡述諸行無常時,我們已略作解釋,其實,無常的就是苦的、無我的。正思就是對正見所見的,作更深入的正確思惟。從無常的正見中,引發正思。眾生對於自我及世間一切原本是熱戀貪著的,正思就是看到一切都是無常、是苦,而對於名利、權勢、恩怨等能夠放得下。這是從深信因果中來的。所以厭於世間,卻勇於為善,勇於求真,而不像一般頹廢的灰色的人生觀,什麼也懶得做。從無我的正思中,於五欲能不致染著。正語就是合法的語言文字,指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正業就是合法的身業,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正命,是合法的經濟生活,即有合法的職業,合理地取得錢財,在使用方面,不可過於浪費,也不可過於悭吝。正精進也稱“四正勤”,即:一、沒有生起的惡法,要使它不生;二、已生的惡法,要斷除它;三、沒有生的善法,要使它生起;四、已生的善法,要使它增長廣大。總之,正精進就是指努力的去惡行善。正念則指專心系念,攝心不亂。正念修習成就,就能得正定。正定是趣向涅架的勝定,而不是外道的邪定。在現代生活中,走這八條正確的道路,就可以使我們的社會得到安寧,人民得到安樂,我們的自身得到清涼、快樂、解脫、自在,也就是進入涅架寂靜的境界。只要我們明了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而來修這八聖道,我們就能滅除一切惡業,修行一切善業,那麼,我們在現實的當下,在現代生活之中就可以得到涅架寂靜。四、結  語法印中,“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是對現象及諸法進行觀察。就時間上而言,現象乃生滅變化的無常存在(諸行無常);於空間上,理論上而言,現象界之諸法,必與他物相互關聯和合,無一孤立獨存者(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則是諸法現象的價值觀,即在現實的凡夫的輪回境界中,充斥著不滿、苦惱,而無法獲得絕對的幸福,即涅架寂靜。我們只有依照佛陀的教導,修習八正道,就可以脫離輪回,進入絕對理想的境地—一—涅架寂靜。三法印中,諸行無常唯明有為,涅架寂靜唯明無為,諸法無我則通明有為無為。又三法印加上“諸受是苦”,則稱為四法印。因為“諸行無常”印中包含了“諸受是苦”,無常即苦,故通常說三法印,而省略了“諸受是苦”。三法印是識別佛法、非佛法的標准。在原始佛教的教理中,它是緣起說的思想基礎,是最初的根本佛法,這在前言中已經說了。如果我們能夠正確地理解三法印,並用於現實生活中,也就能把握與實踐佛陀的根本思想了。願大家在現代生活中好好地運用佛法,用三法印來指導我們的思想,去除種種執著,我們就能得到一個快樂、幸福、美滿的人生。

參考書目:
  1.《愛心中爆發的智慧》多識著,民族出版社出版,1997年10月第二次印刷。
  2.《南傳彌蘭王問經》巴宙譯,中國社會科學院1997年10月第1版。
  3.《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郭良蓥著,中國社會科學院1997年12月第l版。
  4.《成佛之道》印順法師著.《妙雲集》中編之五,台灣正聞出lta~~出版。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