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修平教授:什麼是中道?


 2021/9/14    熱度:2041    下載DOC文檔    

什麼是中道?

中道,梵文madhyama—pratipad,即離開二邊之極端、邪執,不偏於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中道是大小乘佛教共同主張的一種思維方法。中道之義稱中道義,中道的真理稱中道理,觀中道之理稱中道觀。因中道表現了宇宙萬有的真實相,故就中道即實相的意義而言,又稱為中道實相。中道觀念在佛教中也是不斷發展與深化的。早期佛教的中道觀因其側重點的不同主要有苦樂中道、無記中道、有無中道、斷常中道等。

苦樂中道是佛教中道觀念的最早形態。這一主張的提出與當時印度一些思想派別對待人世生活的兩種極端態度有關,一種偏於享樂,以順世論為代表;一種偏於苦行,以耆那教為代表。釋迦牟尼本人從青年時期王室的奢華生活,到出家修行後的艱難苦行,對苦、樂兩種感受的極端體驗,使他認識到這兩種生活方式都不是通向覺悟與涅槃的正道。因此,證悟後他教導弟子:“捨此二邊,有取中道,成明成智,成就於定,而得自在,趣智趣覺,趣於涅槃。”(《中阿含經》)

早期佛教的中道觀念還表現在“無記”上。“無記”指釋迦牟尼對當時的思想派別所熱衷於討論的種種形而上的問題均采取“不為記說”的態度,即不給予明確的答復,因為這些問題對解脫人生的煩惱來說並非當務之急。例如,“十無記”說提到的十個問題:世間常住、世間無常、世間有限、世間無限、我身是一、我身是異、如來死後有、如來死後無、如來死後亦有亦無、如來死後非有非無。對志在修行解脫的人來說,糾纏於這些問題就如同一個中了毒箭的人不立即進行治療,而去追究弓箭的構成等問題。在“十無記”或“十四無記”中已經表露出佛教“有無中道”的觀念。

有無中道涉及的主要是有關世界有沒有一個主宰體(根本因或造物主)的問題。佛教將諸“外道”提出的“有”與“無”均看成極端,主張“離有無二邊”,離“無”,但又主“無我”;離“有”,又認為有涅槃境界。中道就體現在對“有”與“無”的雙離之中。

斷常中道從時間的角度延續了對世界有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主體這一問題的討論。《別譯雜阿含經》中說:“若說有我,即墜常見,若說無我,即墜斷見。如來說法,捨離二邊,會於中道。”早期佛教講“無我”,卻反對順世論關於“無我”的“斷見”,並不否認有輪回與解脫。雖與婆羅門教同樣講輪回與解脫,卻又不承認有恆常不變的“阿特曼”(我)的存在,離開外道所執的“常見”、“斷見”,在佛教看來就達到了“中道”。

中道觀念在大乘佛教時期發展得更為全面徹底,到中觀學派出現時,就真正成了佛教理論的核心。大乘佛教中較早明確強調中道的是小本《寶積經》。在部派佛教時期,佛教分成許多派別,各部派都程度不同地存在偏執的問題,如方廣部的偏空與說一切有部的著有。小本《寶積經》列舉出有我與無我、有真實心與無真實心、不善法與善法、世間法與出世間法、有诤法與無诤法、有為法與無為法等一系列概念,認為它們分屬“二邊”,並倡導“中道真實觀法”,以去除對二邊的分別,這是對當時部派佛教執空執有的一種糾正。後來在中國產生較大影響的《維摩诘經》,以“不二法門”體現了對中道的強調。“不二法門”直接講“無分別”,也是一種對中道精神深入貫徹所達到的境界。此外,早期大乘經中的《法華經》和《華嚴經》也不同程度地講到了中道對於佛法的重要性。

中觀學派在吸收和借鑒從前學說的基礎上,將中道觀在印度佛教的發展推向了一個高峰。中觀派的“中道”觀念集中體現在“八不中道”的理論中。龍樹在《中論》中提出:“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用“八不”來說明萬法性空的道理,以顯不偏不倚之中道。中觀學派認為,生滅、常斷、一異、來去這四對范疇是概括一切存在的基本范疇,也是我們認識之所以成立的根據。在這些范疇前冠以“不”字加以否定,那就能“總破一切法”,即否定我們主觀上的一切認識和客觀上的一切存在,從而顯示萬法無自性、一切皆空的真理。青目在解釋“八不”時曾有這樣一段問答:“問日:諸法無量,何故但以此八事破?答日:法雖無量,略說八事,則為總破一切法。”在他們看來,真正的緣起說應該是對生滅、常斷、一異、來去等八個方面都無所執著。萬法由因緣聚散而有生滅,實則無生無滅,不能誤解為有實在的生滅,只有通過否定生滅才能顯示出緣起說的真正本意。由否定生滅,進而否定常斷、一異和來去,即克服八種偏見,離開八個極端,就是八不中道,亦稱八不緣起。中觀派對中道觀念的發展超越了般若類經典主要在“方便”層面上談中道,將其真正上升為普遍的思想原則並貫穿理論體系的始終。中國佛教三論宗的吉藏繼承並發展了中觀派的中道理論,他一方面抬高“八不”,認為“八不”是“眾經大意”,“為眾教之宗歸,群聖之原本”,另一方面把“八不”與“中道佛性”聯系在一起,認為“八不即是中道佛性”。

中道觀念在大乘佛教的另一主要派別瑜伽行派中亦有表現。此派從唯識的根本立場出發,在某些方面對中道思想做了發揮。《成唯識論》雲:“是故一切皆唯有識,虛妄分別有極成故。唯既不遮不離識法,故真空等亦是有性,由斯遠離增減二邊,唯識義成,契會中道。”在瑜伽行派看來,“真空”指“我”與“法”非實有,“有性”則指“真空”與“識”非無,這就是“唯識中道”之理的體現。唯識學的三性三無性也從另一個角度論證了非空非不空的中道實相說。遍計執性,指對事物的虛妄分別,認為“我”、“法”實有,而實際上“我”、“法”均是不實的,這表明了“空”;依他起性,指一切現象依因緣而起,緣起的現象是無自性的,但不是絕對的虛無,這表明了事物有“不空”的一面;圓成實性,指的是把握事物的實相,達到一種如實圓滿的認識,這種認識是般若正知,遠離空有二邊,即為中道。三無性與三性是對應一致的。相無性,指世間的遍計執非有;生無性,指事物的依他起非空;勝義無性,指遠離一切虛妄分別,證人圓成實性的真如境界。法我非有,識心非空,非有非空並舉,體現出獨特的“唯識中道”精神。

隨著佛教傳入中國後,中道觀念在中國諸多佛教宗派理論中都有重要體現,特別是三論宗、天台宗使其有進一步的發展。

(摘自《佛學問答》洪修平、許穎 著)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