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聖嚴法師談祈願·發願·還願
聖嚴法師談祈願·發願·還願 發願與發誓 為什麼要發願? 佛教徒如何發願? 如何發大願? 不要發空願 如何還願?
佛教徒常常“發願”,一般人則常常“發誓”,那麼發願與發誓的意思到底相不相同?
“誓”和“願”都是一種希望、一種承諾,譬如說青年男女互訂終身,男孩說非她不娶,女孩說非君不嫁,這是山盟海誓,可以說發誓,也可以說許願。有時,誓、願兩字也會連在一起用,稱為“誓願”,像是在中國隋朝時,天台宗的慧思禅師曾寫過一篇《發誓願文》,也有人稱《立誓願文》,內容就是在說明他要如何修行,如何使自己的身心清淨,並且發願盡形壽推廣佛法。
發願都是發好願,但“發誓”不一定都是發好的誓言,譬如有的人發誓說,某某人那麼壞,這一生如果不把他殺了,我誓不為人;或是,如果這一生殺不了他,那我下一生即使做鬼,也不放過他。還有人發誓要自殺,抱著必死的決心,即使被救起來,還是會再自殺。這些發的都是毒誓、惡誓。另外,有的人為了要完成理想,也不管這個目標多麼困難,或根本沒有達成的希望,就發誓說,我不成功便成仁,如果做不到,那我也不用活了。雖然他的目的是好的,但他發誓的內容卻過於偏激,這也是一種惡誓。
因此,惡誓、毒誓就和發願不同了,不論是發願還是許願,所想的一定都是好願,所以,誓和願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
不過,許願對一般人來說,不外是希望發財、升官、考試及格,或者是希望完成某一個私人的心願。這些雖然也是願,但都是小願,是自私自利的願。
真正的修行人、真正的佛教徒,是“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就像地藏菩薩的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還有藥師佛的十二願、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普賢菩薩的十大願,這些都是為眾生、為他人、為無盡期的未來,所許下的一個大願。
凡是大乘的佛教徒,因為希望能學習佛菩薩精神,所以都會發“四弘誓願”,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四弘誓願是學佛基本的願,是以度眾生為目的,因為要度眾生就要先斷自己的煩惱,所以想要度眾生、斷煩惱,就要修學佛法;度眾生是慈悲,斷煩惱是智慧,慈悲和智慧究竟完成的時候,就是成佛。成佛的願是廣大的,與個人為了成就自己而許下的願,完全不同。
誓與願有相通的地方,也有不一樣的地方:發誓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而發願一定是好的。我們一般人發的誓多是毒誓、惡誓,發的願則多是自私的小願。如果僅僅是發小願、自私自利的願,你得到的利益不僅是暫時的,而且是非常微小的。我希望諸位能夠發菩薩的願、發成佛的願、發度眾生的誓、發利益他人的誓,為了成就他人,一定要先成長自己,最後獲得最多利益的一定是你自己。
我們每一個人來到世間,都是為了完成兩大任務:一是為了償債與收帳而受苦受樂;二是為了還願與發願而盡心盡力。
我們在過去的無量世中,造作了很多惡業及少許善業,所以今生受報,雖然有樂有苦,通常是苦多樂少。我們在過去的無量世中,許過不少的善願,所以今生有許多機會讓我們還願。然而不論如何艱難困擾,還願是慈悲和智慧的實踐,也是自動自發、樂在其中的修行。
還願與受報都要面臨苦難,但還願時的受苦受難,是慈悲喜捨的菩薩心行,不同於受報時的有苦有難,是愁怨恐懼的煩惱障礙。
受報是被動的、等待的,所以有許多期待與憂懼。而愁怨恐懼是來自於人不斷貪求的習性,總覺得一定有一個比現在更好的東西,如果得不到就煩惱不已;可是一旦得到時,卻又恐懼失去,或者再度落入追求的輪回中。而發願是一種把握當下、不計得失的奉獻付出,是一種直下承擔,所以你的心不會總是在衡量自我利益中猶疑掙扎、上下起伏,而是甘願的、平穩的歡喜承擔。
因此,發願不但可以說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更可以說是生命的方向。很多人以為生命的方向是要朝向賺錢、當大官或多讀幾個博士才有價值,其實讓自己的身心能夠安定健康,讓社會大眾能夠平安幸福,才是人生的大方向。
我們在受報及還願的今生中,如果能少造惡業、多發悲願,便是福智雙行、自利利人,如此既能提升自我的人品,也能淨化人間的社會。這便是我們為什麼要發願的最主要原因。
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環境,如果以物質生活的條件而言,比起二十世紀的前期,已經富足了數倍,可是我們大家並沒有得到更多的平安和幸福,甚至也找不到生命的安全感及生活的安定力。這是因為人心浮動不安,社會價值觀混淆不清,大家盲目地追求財富、成功、名望、權勢,甚至追求放縱的快樂,以致自己和環境發生矛盾沖突,內心也失去了平衡。許多人都主張和平,卻在高喊和平口號的同時,暗地裡制造沖突及戰爭。因此,我們處在這充滿矛盾的時代,更應該要透過發願來安定自己與世界。
以我個人來說,因少小失學,深知教育的重要,所以曾說:“今天不辦教育,佛教就沒有明天。”因此,我興辦了像佛研所這樣的佛教高等教育單位。而現在我更要說:“不辦以心靈環保為重點的教育,不用等到明天,世間的大災難已在接連著出現了!”所以,我繼而發願興辦法鼓大學。然而興辦一所大學所需的資源很多,難免會遇到許多現實的阻礙,但因為我有願心,所以能夠一一跨越,並尋求因緣來助成。
因此,希望大家不但自己要發願,也要勸勉他人發願,不論是一人滿一願,還是多人滿一願,願願都是為給自己一個難得的機會,願願都是為後代子孫留下一個大好的希望,願願都是為我們的未來播種無量的福田,願願都是圓滿救人救世的無盡大願。
每個人的一生都應該要發清淨的願、遠大的願,而不要發愚蠢的願、不切實際的願,佛教徒當然也不例外,但佛教徒更應該要發願以佛法來成就他人、成就自己。
以我個人來說,我十五、六歲時,就知道佛法相當好,可惜知道的人很少、誤解的人太多。其實佛法是非常有用的,可是因為很多人都將它解釋成一種玄理或者迷信,反而失去了佛法原有的價值。如果將佛教誤解為迷信,淪為一般的民間信仰,就抹滅了佛法與世法不共的智慧;若成為玄理,淪為高談闊論,那又完全脫離實際生活,對我們的心理、生理健康毫無幫助。
因此,我發了一個願:我能夠懂多少佛法,就告訴他人多少;用我的口、用我的筆,用一般人都能理解的方式,將佛法的好告訴大家。我並不奢望我說出來或寫出來以後,所有的人都覺得很有道理、都能認同,因為願意接受我的人有多少,是我沒有辦法控制的事。
我不會想,要把全中國的人都變成佛教徒,把全世界幾分之幾的人變成佛教徒;或是幾年以後,我要完成多少大願、收多少高徒。如果那樣想,是狂想、是做夢,因為這些因緣都不是自己能夠掌控的。
所以,一個人願意聽也好,兩、三個人,五、六個人願意聽,我也歡喜;人多也好,人少也好;一切看因緣,也就是隨緣。但隨緣並不是被動地等待因緣,反而是主動地促成因緣,只是不去擔心和煩惱因緣可以促成多少。
對在家居士來說,每一個人都有家庭、有父母、有親戚朋友,還有一起工作的同伴,其實我們不需要影響太多人,從身邊的人影響起即可。我們可以發願:我願所有和我一起生活的人,都可以過得很幸福愉快;我願用盡一切方式讓他們身心健康、沒有煩惱;我願盡自己最大的力量來為他們奉獻。我想這些願,每個人應該都可以做得到。
不要以為這個願好像只在自己的周圍繞圈圈,就覺得這些願不大。這個願雖然小,卻是大願的基礎。照顧好自己的小家庭,是菩薩行的基礎;如果能再擴大一些,以一切眾生的煩惱為家,擔負起“如來家業”,那就是更深廣的菩薩行願了。
所以,我們不能以實質的東西或數量來衡量願的大小,例如別人布施一百萬,那我就要發願布施一千萬。同樣的,在發願時,也不要陷入數字、數量的框框中,否則框框過大,那會變成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流於狂想、空想;框框過小,則又局限了各種可能性,又流於個人的小願。
人不要被框框局限,但要有大方向,從人道、天道、解脫道、菩薩道到佛道,層層超越。從近而遠、從小而大、從微而著,有次第、有彈性地不斷進步,這才是佛教徒標准的發願方法和心態。
做為一個佛教徒,狂想不能有,但宏願不能沒有。或許自己人微言輕,沒辦法登高一呼使得萬山相應,但還是要有為社會奉獻、希望影響整體社會的大願心。
人在年輕的時候,總是滿懷理想壯志,期許自己的人生要有大格局、大視野,還要發大願,實踐人生的價值。但是到了中年、到了老年,卻發現自己一個願望也沒有達成。究竟人的一生該如何發願才能落實,而怎樣的願才是大願呢?
年輕人因為不知道天高地厚,對自己的能力也不清楚,既想要做這樣,也想要做那樣,總認為自己的未來是無限的。因此以為別人能夠做的,自己也一定能夠做得到;別人不能做的,自己可以挑戰出一番大事業來。所以,志向非常遠大,對自我的期許也非常高。然而,對自己沒有深切了解而設想的未來,其實是非常不切實際的,就像是一場遙遠的夢。
所謂人要有大志、有大願,不是說一定要完成一樁什麼大事業,或者什麼具體的大目標。因為要達成這些目標,還需要許多因緣配合,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執意以此為目標,無異是緣木求魚。例如有人發願這一生一定要做大老板,雖然自己很有才能,但如果缺乏資金、時機等因緣條件配合,事業也不一定能成功。
“願”應當是一個人生的大方向,希望自己這一生能朝正面的路走,不要走向負面。正面是什麼?就是願這一生能以慈悲對待別人,不要自私自利;願這一生能以智慧對待自己,不要常常起煩惱;願這一生能踏踏實實地走,不要三心二意或是好高骛遠。
在這個方向之下,對外,我們不會做出對社會、家人無益的事;對內,不會做出損壞自己健康、傷害自己心靈的事,也不會自討苦吃、自投羅網、自我作繭。凡事想得開、看得透,把握機會,積極努力;沒有機會就要制造機會,並提升自己的才能、見識、技術,盡量地學習。
人的一生,從出生到死亡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遇到的每一次經驗都是學習的機會,即使失敗也是一樣。所以,不要把失敗當成是一種抬不起頭來的丟臉事情。如果自己已經看准了,已經有了計劃、有了認識,結果還是跌倒,那就表示自己先前並沒有確實認清這條路;但如果是走路不小心,或是山上突然掉下一塊石頭打到你,那是意外,非人力所能控制。失敗的原因很多,不要因為暫時的失敗就以為此路不通,小心一點,或是稍微修正一下,還是可以達成的,而且走一步就實現一步。重點是不要往黑暗面走,不要取巧、不要讓他人受損失。取巧而讓別人受損失,就像拿石頭砸自己的腳,最後遭殃的一定是自己。
所謂的發大願,不是要做大人物、做大事或賺大錢,而是要為他人多設想。為社會、為國家、為全體眾生,自己受一點損失沒有關系;受損失的同時,其實是一種成就、一種奉獻,是值得的。但也不要做無謂的犧牲,或沒有意義的冒險,這是非常愚蠢的事。
我們常常聽人許願說:“我希望、我想要、我願意……。”然而卻忘了“願”是一種對生命的承諾,最重要的是要實踐它。然而“說”總是比“做”容易,因此常常有人說了一大堆,卻完成不了多少,這就叫做“發空願”。
雖然說有發願總比沒發願好,但若發了願,卻沒有辦法實踐,還是要扪心自問,是不是自欺欺人?如果明知做不到,或根本不想做,卻還要發願,那就是欺騙。但如果是目標很遠、很難做到,但自己還是想做,也願意一步一步地往前走,那就沒有關系。
例如佛教教大家發學做菩薩的願、發成佛的願,但成佛、做菩薩的願非常廣大,不能立竿見影,必須將累世所做的一點一滴的好事,所求的一點一滴的善法,所做的一點一滴的布施,通通匯歸到成佛這條路上,所以要在此生成佛是不太可能的。雖然如此,大家還是要發成佛的願,因為如果發了願,就算是種了善根,就好像一顆種子,遲早會發芽,因為已經有一點引子在那裡了。而且因為你曾經發了願,也願意有一天能夠做到,你就會慢慢地實踐它,總有一天會實現的。
但如果你心中認為,我根本沒有想要成佛,也沒有想要做菩薩,成佛、做菩薩跟我一點關系也沒有,連發這個願的心都沒有,那麼你根本就不會產生任何力量,激勵自己往成佛之路邁進,所以也永遠都不會有成佛的機會了。
另外,有的人擔心如果做不到所發的願,會犯了欺騙罪或妄語罪,所以干脆不要發願。其實這要看情況,也就是要看你發願的目的是什麼?例如你允諾他人說:“我發願要做菩薩,我發願要賺錢來布施大眾、護持佛法,所以你先幫忙我,提供我資源,等我成功以後,一定會報答你的。”如果你這樣說的目的是為了取得別人的信任,以得到別人的財富,那就是犯了欺騙罪和妄語罪;相反的,如果你心中並沒有欺騙的意念,但說了卻沒能力做到,那就沒有關系。
例如你發願想學插花,因為學會後,不僅自己可以欣賞,也可以美化環境,帶給別人好心情,真是一舉數得。可是到最後都沒有去學,但因為沒有傷害到人或是讓人受到損失,所以沒關系。
發願除了不能心存欺騙外,也要避免發不切實際的願,做不合常理、根本不可能實現的事。像是發願要把一堆沙子煮成熟飯,沙子要如何煮成飯呢?這就是不可能的事。
記得有一位居士,他每次見到我,都說等他將來有了錢,一定要供養我、護持我的弘法事業,然而一次一次都沒有辦法實踐。我相信他的初發心絕對沒有問題,但如果經過那麼多次,還是沒有辦法實現,那就要考慮自己的能力來修正這個願,而且願的大小也不在實質數量的多寡,能有這個心才是可貴的。
所以,最重要的是發願的動機,不要擔心做不到,因為有願才會有前進的力量;但若發的是不切實際的願,或是心存欺騙,那就是不該有的行為了。
現代人的物質生活雖然非常富裕,但是有很多人卻覺得活得很痛苦、很無奈、很茫然,常常會疑惑:“既然活著那麼痛苦,我為什麼還要來到這世上?來到這世上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會有這些疑惑,是因為不了解人生目的與人生意義的關系。
人生的目的是許願和還願,人生的意義是盡責和負責。許願是我們過去許的願,這輩子還要再來許願;還願則是過去許的願,還未實踐的、還未兌現的,我們這一生來還願。
一般人從小就有許多夢想、許多心願,但夢想歸夢想,長大以後是否能夠實現,那是另外一回事了。記得我小時候,因為家裡很窮,我媽媽常常為了沒有足夠的錢給我們買衣服穿、買東西吃,覺得很對不起我們。當時,我就許了一個願,我說:“媽,沒有關系,我們現在窮一點,等我長大以後,我一定要賺很多很多的錢,專門給媽媽用。”可是一直到現在為止,我始終沒有實現這個願望。
那麼我要如何彌補這樣一個遺憾呢?只有以奉獻一切給眾生來報答父母的恩惠。如果我們許的願無法在當時實現,甚至到最後都沒有辦法如願,那就幫助其他的人、做對社會有益的事,以此表示對父母的紀念或懷念,這就叫做還願。還願不是為佛裝金身,或捐多少香油錢,而是要實踐所許的願,如果已經無法對那個對象還願,那麼你就用另外一種方式來彌補自己沒有實現的願。
其實許願、還願並不是佛教徒的專利,只要是人,對未來都會有一種期許和希望,常常會想:“如果我可以……,我一定……,如果我能……,我願……。”這就是一種許願。所以,人只要希望有前途、只要認為前面有路可走,一定會有自己的志願和期待。而如果你的願心不僅僅是為自己,也為他人謀福,那會更好、更有價值。
既然你許了願就應該實現,所以許願的目的,就是要你為了還願不斷地努力;努力以後,還要不斷許願,然後在還願、許願之間,你的人品就會不斷提升。
同樣的,在一生當中,我們扮演許多不同的角色。在家裡,你是個母親,也是一個太太;在公司裡,你可能既是下屬,也是上司;在學校裡,你可能既是老師,也是學生。每一個人同時都扮演了許多角色,而每一個角色都有它的責任,所以你有許多的責任。通常人只要一想到責任,就比較能自我約束,而不會做壞事。因此,西方人有一種觀念,他們認為,單身的人不如有家室的人可靠。這是因為有家室的人責任較大,責任感也就較重,當然這不能以一概全,但是身份的確能讓我們想起自己該負的責任。
負責任是一種健康的心態,是一種良好的觀念。一個不負責任的人,心理不會健康,也不會活得很愉快。如果能夠常常存著許願、還願、盡責、負責、感恩、奉獻的念頭,那麼你的人生一定活得非常有意義,而且非常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