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群教授:不二法門:祖師禅的超越性


 2021/10/12    熱度:436    下載DOC文檔    

不二法門:祖師禅的超越性

董群

超越(transcendental)作為哲學范疇是一個引進的概念,在西方哲學中,對這一慨念從未有過一個約定俗成的界定。但這並不影響人們在禅學研究中對它的喜好,人們常常使用這個概念來描述禅,本書也采用此概念。佛家也有超越的提法,比如講“超越三昧”。那是對超入三昧的又一種提法,指在對於禅定的修習中,一般人是漸進的,但是佛與菩薩不必依四禅八定的次序而漸進,可以直入最高階段。這對理解祖師禅的超越論也很有啟迪意義。禅家也曾有超越之說,那是“超佛越祖”,超越諸佛與諸祖師的權威,顯露自己的心性,這也是祖師禅的超越論的一種含義。一般意義上講,超越必須是和感性具體相對的,和有限相對的,且是邏輯上在先。祖師禅的超越,被稱作為“內在的超越”,這是和所謂“外在的超越”相對而言的,一般來說,可以用“分離的超越”和“不分離的超越”來區分這兩者,前者是指超越者脫離被超越的對象的,而後者則表現為超越者和被超者的內在關聯。我們說無限是對有限的超越,外在的超越觀則主張無限是脫離有限的超越,而內在的超越則強調無限不能脫離有限而獨立存在。祖師禅的內在的超越,正有這種“不分離”的特征。除此之外,還有獨自的特點,它不是以外在的理想境界為超越的目標,而是在自心之內所實現的人格的自我完善和品質的自我提升。從方法論上來講,它是以般若空觀的不二法門為基礎的對妄執的否定,對邊見的否定。不過,祖師禅的否定方法又與印度佛教中觀學派的離四絕百之法表現得不盡相同,中觀方法講相非,祖師禅是講相即。相非之法體現出的是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相即之法可以說體現出的是現實主義,這也是祖師禅入世精神的反映。

超越自我

這裡的自我,是現實社會中生活著的每一個眾生,他們的內心充滿煩惱,被無明妄執所纏而心不知,自家本有寶藏而不識,陷於生死輪回之中而不覺苦。所謂超越,就是要讓眾生認識到這種狀況對解脫的障礙,而有自我否定的自覺和勇氣,能自己實現對自心真性的覺悟,實現祖師禅的頓悟。至於佛地,成就菩提,入涅槃境。而所謂佛境界,所謂菩提,所謂涅槃,其實都是眾生自性中本來具備的,都是自心的本質。所謂超越,乃是超越自心的現象而達至本性,因而稱其為“內在的”。內在的超越,非離凡夫眾生而成佛,乃是即凡夫而成佛,即眾生而成佛;非離煩惱而得菩提智慧,乃是即無明而成智慧;非離生死而入涅槃,乃是不捨生死而入涅槃,這是祖師禅的超越論的一大特色。與頓悟論相應,這種超越也是頓超,瞬間完成的。這種超越的基本精神,是立足於現世解脫,在現實的人生中成就解脫,而不是徹底否定現世,否定人生,這也是祖師禅的宗教理性的體現。

超越作為眾生的自我:即眾生而成佛

佛教常把沒有實現覺悟的人稱為眾生,中國的俗語中也有“芸芸眾生”之說,這是個中印合璧的用語。“芸芸”,眾多貌,形容眾生充滿塵世。在《壇經》中常常可以看到惠能使用這個概念,諸如“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本性般若之知,亦復如是”等等,但惠能更喜愛使用“世人”的提法:

菩提般若之知,世人本自有之。

世人離見,不起於念。

世人性本自淨。

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若無世人,一切萬法,本元不有。

這“世人”,即是世俗之人,凡夫、迷人、愚人、少根之人,用帶點政治色彩的話來說,是平民,社會上很普通、平凡而又沒有“身份”的人。他們要麼沒有文化,或者是文化程度很低,沒有可以炫耀,可資清傲的學問;要麼沒有財富,需要為維持基本的生存而勞碌;要麼沒有權勢,在一般人看來,他們完全沒有一點可以使自己產生自信的資本。而惠能卻把同情和關懷投向他們,指出他們完全可以成為大智上根者,覺悟者,解脫者,完全可以實現超越。所謂佛,並不是遠離眾生,遠離平常的人而另有什麼純粹的佛,佛只是眾生,只是世俗之人,是覺悟了的眾生,要說高貴的話,這些卑賤者最高貴。

惠能自己的覺悟就是一個成功的超越范例,一個自幼喪父的孤兒,一個靠打柴為生的人,一個不識字的人,一個身材瘦小的邊民,剎那間就實現了超越,成為一個覺悟者,一個拯救眾生的傳道者,一個宗教領袖。這種經驗,應該是很有感召力的。

惠能如此,人人也都能如此,實現超越的根據,就是眾生自心的本有佛性,本有智慧。佛和眾生不是截然分開的兩類不同的境界,不過是同一個人的迷悟兩種不同表現。世人的超越,不是離開眾生而成佛,不是要你追求外在的偶像,不是要你去徹底否定現實的生存狀態,不是要你去離開習慣已久的世俗生活,也不是你外在的社會地位的改變,而是心靈的體悟,體悟到自己的本命元辰,體悟到諸佛眾生建立在佛性基礎上的平等,體悟到諸法的空幻之性。有了這種體悟,你就能感到俗世所謂的貧富貴賤,都是虛幻不實的,如煙如雲,它們之間也無所謂有什麼差別。富貴者,也沒有什麼值得令其心喜的,貧賤者,也沒有什麼可以值得心憂的。所謂歡喜,應是得法之喜,悟禅之喜;所謂憂,也應是憂於不能明心見性。人生不應追求虛幻不實之事,而有著更緊要的大事去做。大珠慧海教誨道:“莫求一世虛名快樂,不覺長劫受殃,努力努力。”(《大珠禅師語錄》卷上)所謂否定,就是要否定你對虛幻之物的執著,所謂超越,就是要超越你內心的迷執。

由此可見,在超越之前和超越之後,人還是這個人,事還是這些事,編民依然還是編民,獵人依然還是獵人,行者依然是行者,社會身份依然未變,社會地位依舊未改,但心靈有了變化,由癡迷而轉向了覺悟,對世界的看法也改變了,不受一物而纏,不被一欲而染。從此,你就是個精神自由的人,可以任運自在,任心逍遙,隨所住處而得安樂。這也是頓悟後的境界,頓悟法門就是祖師禅實現超越的手段,頓悟和超越是合二為一的,“一念若悟,即眾生是佛”(同上)。

從社會哲學的角度來看,惠能的這種思想也是高級的安民之道,與天台宗的三谛圓融,華嚴宗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論等都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從宗教的角度承認了現世的合理性,只不過天台、華嚴要依經而作嚴謹的論證。比如說華嚴的理事說,先要分析理法界和事法界的不同性質,理法界,指事法的本性,無盡的萬法都以同一法性為根本,事法界指各各差別的萬事萬法。再論理和事的關系,為理事無礙法界,理事的圓融無礙,又以理遍於事、事遍於理、依理成事、事能顯理、以理奪事、事能隱理、真理即事、事法即理、真理非事、事法非理等十門分析。由此而進入事事無礙的關系,為事事無礙法界,又以理如事、事如理、事含理事無礙、通局無礙、廣狹無礙、遍容無礙、攝入無礙、交涉無礙、相在無礙、普融無礙十門分析之。所謂事事無礙,也就證明了現世中所存在的一切的合理性。祖師禅則不需要這樣來證明,在祖師禅看來,這是不證自明的,因為本性如此。

對於即眾生而成佛這一觀點,更精確地講,應是即眾生心而成佛,而不是即眾生之色身而成佛。這一點是要指明的,禅宗佛性論的基本觀點是即心是佛,而不是即身成佛,即身成佛主要是密宗的看法。後面的幾個相似的提法,即煩惱而菩提,乃是即煩惱之心而得菩提;不捨生死而入涅槃,乃是即生死之心而入涅槃,心是成佛的主體。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