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師:午後法語


 2021/11/7    熱度:828    下載DOC文檔    

午後法語

妙境長老

午後法語.一

一、從《論語》說起……

孔夫子周游列國,過曹國往宋國時,司馬桓魋要殺孔子,孔子說道:「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這話的意思是:老天爺賦與我德行,你桓魋又能把我怎麼樣呢?《論語‧八佾》也說:「天將以夫子為木铎。」上天(或說上帝)命令孔夫子到人間來宣揚仁義道德、教化人間,我是上天的使者,老天爺若不同意,你桓魋是不能殺我的。

另外在《論語‧述而》篇中有一段文:「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文意是:社會大眾不能學習道德;或者學習了很多的智能,卻不把所學的智慧布施給大眾,向大眾講解仁義道德;或者聽聞了仁義道德的功德,而不能把自己的身口意轉向仁義道德、不能把仁義道德融合在自己的思想行為裡;或者聽了老師的講解,知道自己的身口意有過失,而不能改正過來,這使我引以為憂!

在這段文字中,「德之不修」是重視行,「學之不講」是重視解;孔夫子有智慧,既重視解,也重實踐;社會大眾若不能照著這樣做,便是孔夫子最大的憂慮。

對照這兩段話,看出孔子認為他的德行不是修來的,而是天老爺給他的,或者說是自然有的;但是天老爺沒有給社會大眾道德,他們要自己努力地學習、修行才能夠有道德。這正是儒家的思想。我不知道儒家的學者如何看待這兩段文字的不公平,希望有機會能得到儒家學者的解釋。

我看見《論語》這兩段話,感到天老爺不把道德給其它的人,唯獨孔夫子得天獨厚,這是不平等的,並且與佛法緣起的教義不符合。佛法認為: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都需要自己努力的學習、修行,而後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佛法不說任何人是自然就有道德的。

不過,雖然不符合佛教教義,「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夫子這段話還是說得好。他不說:你這個人生活困難,衣食不足,應該如何設法改善,只說你的品德要是沒修好,值得引以為憂!

午後法語.二

二、能善分別諸法相‧觀第一義摧怨敵

鸠摩羅什大師譯《維摩诘所說經‧佛國品》裡有段偈文:「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其中「於第一義而不動」,在玄奘法師翻譯的《說無垢稱經》中譯為:「觀第一義摧怨敵。」兩者都譯得極好!

「善」是智慧。你用智慧去觀察諸法相,諸法之相,有世間雜染生死的緣起相——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乃至生緣老死。學習佛法而還沒有得聖道的凡夫,這一念的分別心,就在是非人我、煩煩惱惱的境界裡活動,也就是無明緣行的境界。

諸法之相還有出世間清淨還滅的緣起相。學習佛法有成就的聖人,他的心「於第一義而不動」,安住在第一義谛裡——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處滅,六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在第一義谛裡無生也無滅──沒有是非、沒有煩惱,不為四魔怨敵所動,是大安樂、大自在的境界。

諸法相有生有滅,和不生不滅的第一義谛是相反的嗎?不!你能通達法相就能悟入第一義谛;要想悟入第一義谛,我們就要時時地這樣學習。

當我們眼見色、耳聞聲,乃至第六意識分別種種事情時,不要再像以前那樣的分別是是非非,要重新的想(觀察):「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觀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的,是畢竟空、無自性的,也就是無生無滅。時間久了,智能增長,就能悟入第一義谛。

午後法語.三

三、風水‧福德‧智慧

有人說:「風水不好的地方,住在那裡的人不能和,會有是非、煩惱!」我認為,我們不妨想一想:「為什麼人會產生糾紛、沖突?」這是內心的思想問題,不是那裡有座山使令這些人不合、那裡有座山使令這些人富貴;這是智慧問題。

或者有人只有智慧而沒有福德,或者既有智慧也有福德,這就有所不同了。有智慧的人決定有福德,因為他不為修福而助人,他會用智慧策動自己的慈悲心,幫助別人解決困難,於是心情快樂,福報就來了。

有智慧的慈悲,與沒有智慧的慈悲,是兩種不同的境界。「他是我的親朋好友,所以我要為他們服務;他不是我的親朋好友,與我何干!」這樣的慈悲心,《維摩诘經》名之為「愛見大悲」;明白點說,就是感情用事。

但佛法中的大悲,是大智慧境界的慈悲,不管是不是我的親朋好友,都是朋友,不是敵人。而在這位修行人本身來說,是「於第一義而不動」,度眾生而無眾生相,這樣學習叫做學習聖道,也就是學習「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

因此,還是佛教的理論圓滿——一切法以心為本;世間上的一切,都只是人們的虛妄分別。現在我們來到佛教裡,不想再虛妄分別,要用清淨智慧改正自己。否則就如孔夫子所說的:「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這是值得憂慮的!

但是堪輿先生看風水有那麼多的靈驗,你能完全否認嗎?這若與佛法會合的話,佛法中說:「若有情世間、若器世間,業煩惱力所生故,業煩惱增上所起故。」外法以內法為因緣,有情世間的根身,器世間的房捨、山河大地,都是內心的業煩惱所生起的。根身、器界「相以據外,覽而可別」(《摩诃止觀》卷五‧T46.53上);要而言之,外在的一切,都是你虛妄分別心所顯現的,它是枝末,內心才是根本。

由於外相表現出你內心的事,所以懂得堪輿、相術這類學問的人,他由外面的相就能揣摩出若干消息,這是符合緣起道理的。但是,佛教的理論主張枝末的外相,不能決定人的命運;主宰人的命運的,是自己的思想。所以佛法主張學習戒定慧,改正人的思想後,那座山就會變;因為枝末是隨順根本勢力而轉的。

我們想要改變虛妄分別並不是難事!《維摩诘所說經》中告訴我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觀第一義摧怨敵」。我們學習了這樣的理論,還要常常這樣思惟、觀察、鍛煉、實踐,就能逐漸增長智慧;這當中還要有戒、定的資助與支持,當智慧漸漸有力量時,那座高山是無能障礙的。

午後法語.四

四、依聞思修增長智能

智慧有兩種:一是生得慧,一是修得慧。前生修成尚未失掉而轉來今生的,是生得慧。後來經過自己努力學習,進一步得到開發的,是修得慧。

釋迦牟尼佛大慈悲,告訴我們開智慧的方法,就是「聞、思、修」。「聞」,是聽聞佛法。經律論是佛菩薩的智慧;我們不斷地學習經律論,也就多少得到了佛菩薩的智慧,這是聞所成慧。

其次,「思」就是思所成慧;聽聞了無常、無我的道理,然後在心裡面專精思惟。這必須要有數據、要有所憑借。譬如,我看見這兒有棵很茂盛的樹,過了多少天它枯萎了,這就是無常!如果依此而能專精思惟無常的道理,就能使令自己的智慧力、理解力增長。但是這個階段的聞所成慧和思所成慧,還都是凡夫散亂的智慧。

「修」所成慧則是成就三摩地後,在定中依據你在聞、思階段所得的智慧,再作進一步的思惟,這就高過了聞、思所成就的智慧了。

我們要相信:不論那一個人、不管你的才華是高是低,只要來到佛法裡面,願意努力於聞、思、修,就能增長智能!

午後法語.五

五、成就高明的智慧——無我

我們遵循著聞、思、修的道路去學習,智慧得到增長,遇到事情的時候,我們所作的反應會把自己的智慧呈現出來。在思所成慧以下的范圍裡所呈現的智慧,同時還會帶有不智慧的成分顯現。要是依照佛所開示的四念處去修習,進一步能有修所成慧,此時縱然還沒得聖道,遇事的反應也會與前面的聞、思二慧不同;其不同就在於具有無我的智慧。

我們從《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等這些佛教的經論看出來,無我慧是佛教徒凡聖之隔的關鍵,是非常重要、非常高明的智慧。如果你說你的聞所成慧很高,思所成慧也很高,但是你沒有修無我觀,你那高明的智慧裡有個「我」,那就是「無明緣行」,能使令你的智慧污染,因此就高而不高。要是你能夠得到佛法的禅定,並在禅定中修四念住、修無我觀;生起了無我的智慧,遇見事情,就容易超越個人利害而為他人著想,這才是名符其實的「高明」。

我希望各位同學平日常能反省自己:反省自己表現出來的言語行動是有智慧?還是沒有智慧?常常反省,是能令自己進步的相貌,儒家尚說「一日三省」,何況學習佛法的人?在學習佛法的過程裡,實踐的經驗很重要,但要再加上反省;如果不反省,等於沒經驗。

午後法語.六

六、常修四念住開大智慧

其次,任何人都有自尊心;但是智慧的高低,不一定和自尊心成正比。當然,自尊心可能是進步的動力,但要注意:自家的一言一行,會把自家的智慧完全表露無遺。不管你的自尊心有多高,你所反應出來的智慧就是這麼多,別人看得清清楚楚。

而佛教徒很幸運,佛陀教示我們一個開大智慧的方法,就是要常常靜坐修奢摩他,也要修毘缽捨那: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不要認為這是小乘的方法,這也是通於大乘的。

有自尊心而感覺到自己沒有智慧,心情自然是很不愉快;只要我們願意常常學習佛法,常常修四念處,智慧就會增長,自己的心情就有了變化。譬如現在有個特別美的女人來了;我以前看見美女,心裡會動,但現在我心不動,這就知道自己所修的不淨觀,有一點力量了。以前我常用自己的立場,來判斷一件事情的利害,現在我忽然忘了自己,而能就大眾的利益與立場作判斷。這時候,你就知道自己的智慧進步了。

「觀身不淨」,能逐漸降伏欲心;「觀受是苦」,則能減輕一切的欲。譬如今天吃月餅,行堂沒發給我,我心裡不在乎。以持午為例:佛制了「非時食戒」,如果有人有病緣不能持午,佛也多少開緣,但頂多喝點非時漿,而始終不開緣在晚間正式吃飯。如果有人去庫房拿常住收藏的食品,管理人(守護主)隨順他,拿的人和管理人同樣違犯戒律。

佛所以制這條戒,有幾個原因,其一:晚上吃東西容易增長欲心(指男女欲),這對修行梵行的人來說,是個很嚴重的問題。第二:晚上吃飯占去了你修行的時間;你或者要去張羅、烹煮飲食,或者要到聚落托缽乞食,一來一往,不但浪費了很多時間,還會生出很多其它問題來。所以佛就制這條戒,晚間不吃。

對歡喜靜坐的人來說,少吃是好的。你若吃得很飽,靜坐的感覺會怎麼樣?要是肚子不很飽,靜坐的感覺是不一樣的。這是食欲的問題。

又譬如,居士與大眾結緣,就是不與我結緣,我心裡不介意;那個居士對別人都很恭敬,就是對我不恭敬,我心裡完全不動!學習「觀受是苦」,當你面對現前這些順逆境界能不動心時,那就表示你有進步了。

智慧與煩惱不能同時存在!煩惱強,會傷害智慧,智慧受到煩惱的蒙蔽,就不能開通。反之,智慧強則能破除煩惱,煩惱的黑闇就減少了。當然,我們是凡夫,難免因為失念而產生錯誤,但是你常修四念處,常用四念處的智慧觀察,馬上能恢復正念。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事之間,能常提起正念,自然是水波不興,風平浪靜。

午後法語.七

七、般若波羅蜜最第一

每個人的生得慧、修得慧都是有高低的,也都在日常生活中完全表露出來。如果我表現得很丑陋,連自己都不歡喜,不要緊!只要願意改變自己,肯靜坐修四念住,就能逐漸地變成莊嚴。佛教徒有佛法的開示和引導,經由聞、思、修,使令我們有一條路能沖破這一切的不理想,得到出世間的智慧而轉凡成聖,這是佛教徒非常幸運的地方!《金剛經》上說:六波羅蜜中,般若波羅蜜是第一波羅蜜,這是不可思議的智慧功德!要是對佛有恭敬心,再加上自己願意努力學習,必然能獲得這出世間聖道的智慧。

——登載於二○○○年六月法雲雜志第七期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