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師:學習佛法的次第
★頌文★★★。 超定老法師慈悲,各位法師、各位居士,今天我們中國佛教,這個地區,不管是美國也好,加拿大也好,新加坡也好,台灣也好,佛教徒比十年前增加得非常的多,這可見,有善根的人還是不少的。雖然說,現在是末法時代,不是正法,但是,有善根的人多,還是特別吉祥的。但是,相信佛教的人多起來,也自然的引起一些問題,其中一個問題,就是學習佛法的次第,我們應該怎麽樣學習佛法?這個問題,不但是初來到佛教的人,就是已經出了家,在佛教裡面受了大戒的出家人,也同樣的有這樣的問題,所以,我想就這一方面表示我個人的看法,提供各位作參考。我分四節談這個問題。 【頌一】: 第一節,我說四句話。 【第二頌】: 『一切眾生皆求樂,若無資具樂非有,佛知眾具從施出,故佛先說布施論。 【第三頌】: 『若不發心修聖道,生死眾苦無能出,聖道甚深復甚深,從聞思修為次第。 「若不發心修聖道,生死眾苦無能出,聖道甚深復甚深,從聞思修為次第」, 這個人不希求世間的欲樂,也不希求世間的三昧樂,只想要得涅槃樂,這種人,當然是少數,在佛教徒裡面,這種人不是很多,明白點說,就是出家人,在家居士也是有。如果我們沒有這種意願想要修聖道,那麽,「生死眾苦無能出」,在三界裡面流轉生死,受了很多很多的苦,受三惡道的苦。 【第四頌】: 『假使積珍寶,崇高至於天,如是滿世間,不如見道跡。 以下是贊歎學習聖道的重要,我們世間人,尤其是我們在欲界地面上住的人,我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財富,所以我們努力的去賺錢、去積聚珍寶,我們很成功,「假使積珍寶,崇高至於天」,珍寶積聚起來,能達到天那麽高,積聚很多的珍寶,「如是滿世間」,像這樣滿世間的珍寶,都是自己的財富,「不如見道跡」,也不如能得聖道,因為什麽呢?得聖道,就是心安。世間上有很多如意的事情,也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但是,得聖道的人的心裡面不動,不如意的事情來了,心也不動,如意的事情來了,心裡面也不動。你說你很成功,滿世間的珍寶都是你的,你心裡還是不安,你到社會上去,你心裡面都在想「你們都在打我的主意」,心裡也有很多的疑惑,可能還要找幾個保镖的人,不然心不安,雖然有保镖,可能心還是不安,回到家裡來,很多很多的問題,心裡不安。如果你得了聖道,雖然一分錢也沒有,但是你心裡面很安,不論什麽事情沖擊你,你心裡面都不動。所以,得聖道好過得世間的財富,所以,「不如見道跡」。 【寒山詩】: 這句是寒山詩裡面的。寒山,這個人,他在什麽地方住呢?他在「重巖」,一重一重的高巖,最高的地方,躲在那裡獨居,對比起來,那裡最好,在那裡住。「鳥道絕人跡」,這個地方是鳥在飛來飛去的道路,人是很難到那裡去,「絕人跡」,只有鳥飛到這裡來,我就在那裡住。
【頌一】:
有情無量入佛法,根性有異學亦別,增上生與決定勝,如是二途一切攝。
【頌二】:
一切眾生皆求樂,若無資具樂非有,佛知眾具從施出,故佛先說布施論。 己所不欲勿施人,博愛眾生不行非,善有善應不虛妄,故應受持清淨戒。 有情雖為欲所苦,願離於欲者甚少,若能發心修靜慮,得三昧樂欲苦滅。
【頌三】:
若不發心修聖道,生死眾苦無能出,聖道甚深復甚深,從聞思修為次第。 身不淨,受是苦,止觀無常與無我,過去心未來心現在心,無所住不取相不可得。 唯見色聞聲,是人不知佛,真如非是識境故,暖頂忍世第一,一剎那見聖谛。
【頌四】:
假使積珍寶,崇高至於天,如是滿世間,不如見道跡。
【寒山詩】: 重巖我卜居,鳥道絕人跡,庭際何所有,白雲抱幽石,
住茲凡幾年,屢見春秋易,寄語鐘鼎家,虛名定無益。
★★★★。
『有情無量入佛法,根性有異學亦別,增上生與決定勝,如是二途一切攝。』。
「有情無量入佛法,根性有異學亦別」,「有情無量」這句話,當然眾生是無量無邊的,胎卵濕化,欲界、色界、無色界,各式各樣的眾生非常多,雖然是無量無邊,但是,現在說的「有情無量」不是那個意思,是來到佛法裡面的人,叫做「有情無量」,就是已經相信佛教的人。這一方面的人,他們肯相信佛法,這叫做「入」,「入」這個字,就是相信的意思,如果他沒有相信佛法,那不能算是入佛法。現在的人,我感覺到,的確是有智慧的,小孩子是例外的,年紀稍微大了,知識成熟了,對於某一種思想能建立信心,不是簡單的事情,他一定經過長時期的思惟觀察,感覺到是真的,我才相信的,如果有一點疑問,那是不可能有信心。所以,這裡討論的人,就是已經有了信心的人,他來到佛法裡面,他應該根據什麽樣的次第來學習佛法呢?
「根性有異學亦別」,人的善根、心性,是不一樣的,雖然都是有善根,但是不完全一樣,你有你的思想,我有我的好樂,那麽,自然是不一樣。「根性」這句話,「根」這個字,是指過去世,就在現在的生命之前的生命,他可能在佛法裡面熏習過、學習過,或者他學習過南傳的佛教,或者學習過北傳的佛教,也可能學習了密,或者學習顯,或者學習得很深,或者學習一少部分,各式各樣的情形不一樣,那麽,「根」是指過去栽培的。「性」,是指現在的心,「性」這個字,在佛教裡面是很深奧的,但是,現在我們不是那樣的意思,性者,心也,就是現在的心。現在的心,現在我所歡喜的,我現在歡喜陀羅尼,或我歡喜靜坐,或我歡喜做種種的功德,這就叫做性。這二個字,就表示過去在佛法裡面的修行。或者,現在,在這個社會上,小時候父母的栽培,後來在學校裡面的學習,後來在社會的大環境裡面,也可以說是學習,這種種的關系的醞釀,他現在的心情是怎麽回事?他在佛法裡面歡喜怎麽樣?有人做醫生的,有人做律師的,當然他的思想是不一樣,來到佛法裡面,也可能相同的,也可能不相同的。所以,「根性有異學亦別」,他來到佛法裡面學習的時候,也就不一樣,是不同的情形。
不同是不同,我們從大方向上來說,可以歸納成二類,我們不要說是無量無邊的差別,就是「增上生與決定勝」,就是這二類。
何謂「增上生」?這個人不想學習正法,他不想要成佛、做大菩薩、做阿羅漢,他沒有這個興趣,他有什麽興趣呢?就是希望我現在的生活好一點,我現在的生命結束了,我將來的生命更好一點,我就歡喜這樣,你叫我修學聖道,我不歡喜。我們佛教徒裡面,還是有這種情形的,這樣做,這樣的想法,也是對的,不能說不對。我希望我將來的壽命長一點,我的富貴比現在好一點,我將來的財富比現在還要多,我的身體健康沒有病,這樣的想法,也是對的。我希望我將來的眷屬,父母也好,所有親愛的人,都是特別好的,就像唐太宗,父親也是皇帝,兒子也是皇帝,你看這個情形有多好,就是,我們希望將來的眷屬更好,現在就是好,將來還要更好,這樣的想法,也是對的。我希望將來的智慧比現在更高,我將來的能力比現在更強,這樣的想法,也是對的。這就叫做增上生,這是一類。
第二類叫做「決定勝」,何謂決定勝?他是決定的勝利了,就叫做決定勝。例如,漢高祖劉邦與楚霸王項羽作戰,劉邦常常是戰敗,戰勝的時候不多,楚霸王戰勝的時候是很多,但是這都不算數,最後勝利才是勝利,最後是劉邦勝利了,楚霸王是失敗了,決定勝是這樣的意思。他這個勝利以後,永久不再失敗了,叫做決定勝。這樣的意思,在佛教裡面,可以說,學習聖道的人,譬如說,你能夠得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我做阿羅漢,我做辟支佛,我做大菩薩,我成佛,這是決定勝,就是從那個以後,決定不會再失敗了,是決定勝,這是一類人。我們佛教徒裡面,很多很多的佛教徒,根性屬於這一類的,叫做決定勝。
如果我願意增上生,剛才說的,當然也是很好,但是,不是決定勝。因為我們將來可能再來人間,再來人間的情況比現在好得多,滿我所願了,的確是比現在好,但是靠不住的,為什麽靠不住呢?有可能糊塗了,權力大的時候,有可能「天子一怒,流血千裡」,你可能要開槍了,可能會做惡事,做惡事就會失敗了,就可能會這樣。如果說:「我不做人,我要到天上去」,到天上去,當然是不錯,天上是不老也不病,但是終究還是要死掉,死掉的時候,你的功德特別大,可能繼續又生到天上去,但是,終究有一天,要從天上下來,來到人間了,可能還是一樣,也可能還是做錯事了,也可能過去做過什麽錯誤的事情,從天上下來時,就直接跑到三惡道去了,就苦了,那麽,不是決定勝。只有修學聖道是決定勝。
所以,從我們無量無邊的佛教徒裡面,我們可以分成這樣二類,一類是歡喜增上生的,一類是歡喜決定勝的。這樣的分類,是經論現成的說法,不是我的分類。
「如是二途一切攝」,就這二條道路,可以包括一切的佛教徒。一切的佛教徒,不超過這二類,是這樣。當然,有的人是增上生,忽然轉變成決定勝,那也是可能。也有可能自己是想要修學聖道,也是這樣子做了,後來又退回去了,又做增上生了,這還是有可能的。除了這二類以外,那就不算數,不算是在佛教徒以內的。所以,這二類可以包攝一切的佛教徒。這二類的佛教徒,因為大家的意願不一樣,他學習佛法的次第也就不一樣了。
己所不欲勿施人,博愛眾生不行非,善有善應不虛妄,故應受持清淨戒。
有情雖為欲所苦,願離於欲者甚少,若能發心修靜慮,得三昧樂欲苦滅。』。
我們就先說增上生,增上生,他學習佛法的次第應該怎麽樣呢?「一切眾生皆求樂,若無資具樂非有,佛知眾具從施出,故佛先說布施論」,如果我們走增上生這條路,我們就是要做這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要布施。第二個偈,「己所不欲勿施人,博愛眾生不行非」,就是戒。第三個偈是修禅定。就是施戒修。你如果想要增上生,有這樣的意願,你學習佛法的次第就是施戒修,做這三種功德,修習這三種辦法。
第一個方法是要布施,為何要布施呢?「一切眾生皆求樂」,不論是佛教徒或非佛教徒,大家的意願,都希望心情快樂,我自己也快樂,我也希望自己的父母快樂,我也希望哥哥弟弟姊姊妹妹一切的兒女夫妻都快樂,或者我做了皇帝,希望全國的人民都快樂,或希望全世界的人民都快樂。希望快樂,是所有的人的心情,一切眾生的心情都是這樣子,乃至畜生的世界也都是一樣,都是希求快樂的。希求快樂,這件事,這樣的希求,就是決定勝這一類的人,也是希求快樂的,沒有說我希望苦的,沒有這件事。如果說要修苦行,修苦行的目的是什麽?目的還是要求樂!如果只是求苦,沒有什麽意思的。所以,求樂,這句話,沒有人不是這樣,而且是對的,希求快樂是對的,沒有錯誤的。但是,這種快樂不是天然而有的。尤其是我們佛教的教義,認為世間上的事情都是因緣所生,沒有因緣就沒有這件事,要自己創造才有這件事,所以,我希求快樂,就要努力創造這種快樂,快樂才會出現。我們在佛法裡面講,樂是從那裡來的呢?現在這四句話,「一切眾生皆求樂,若無資具樂非有,佛知眾具從施出,故佛先說布施論」,這不是我作的,這是入中論說的。
樂,要各種因緣才有樂。樂,是什麽因緣?要有資具,才有樂。資具是什麽?例如,我要住一個好房子,我心情才快樂,所以,這個房子就是資具,我有好的長褲、我穿好的衣服,我還買一個好的汽車,這都是資具,我有一個好的浴室,現在人的智慧增長了,浴室在房裡面,古代鄉村的人,可能現在還都是那樣子,就是我的家現在也還是沒有進步,根本可以說沒有廁所,現在的人進步了,把廁所放在房子裡面,這也是資具進步了,所以有樂。各式各樣的資具,能夠進步了,就使令我們心情快樂,天氣冷的時候,屋子裡面有暖氣,天氣熱的時候,屋子裡面有冷氣,這就是資具。若沒有資具,我們沒有什麽樂,我們沒有病痛的時候,身體健康,也是感覺沒有什麽樂,就是感覺到沒有什麽苦就是了。所以,「若無資具樂非有」,樂要靠種種如意的資具,才會出現快樂。我們人間的人、欲界天上的人,都是這樣子。若沒有外緣,就沒有樂可說。所以,我們要希求樂,一定要有資具。這些資具是從那裡來的呢?「佛知眾具從施出」,佛的智慧,知道資具是從布施來的,你要布施,就是我們要有同情心,看見別人有困難時,我們拿出力量去解除他的困難,或者老年人要去看病,他沒有病,我用車載他去看病,如果他的眼睛有病,我用車載他去看病,把他的眼治好了,這就是功德。
我們人稍大一點,朋友就會多,或者我們見的人多了,你就會發現人的眼睛不一樣,有的人的眼睛有神有威,有的人的眼睛沒有什麽神,平平常常的,可能看上去好像要睡覺的樣子,沒有精神,但是有的人的眼睛有威有神。我遇見一個人的眼睛有神,就是現在台灣的印順老法師,你到那裡與他見面談話,他現在九十多歲了,你現在去看他,他的眼睛還是有神,與別人不一樣。另外我聽一個做過將軍的人,他帶過軍隊,做過將軍,他告訴我,他在前線統帥幾十萬軍作戰的總司令,他回去向老蔣報告的時候,兩眼相對的時候,心裡就害怕,就是他的眼睛有威神。人的眼睛就是不一樣。印順老法師九十多歲了,他看書還是戴眼鏡。我們的眼睛也是我們的資具。有的人身體有病,就是資具不太好,但是,有的人身體健康沒有病,沒有病也是樂,有病是苦惱的。
所以,這些資具,他的眼睛特別有神,是從那裡來的呢?就是他做過特別的功德,其中一樣功德,他幫助別人增長智慧,他做過這件功德,他將來的眼睛就會不同,若是這個人傷害別人的眼睛,他將來的那個眼睛就會有問題了,就不同了。例如,那個地方黑暗,需要有個光明,大家從那裡走,才感覺到安全,那麽,你就發心在那裡設一個燈,那麽,你將來的眼睛就會特別好。
所以,我們佛教也會說到其他的一些事情,有的人身體健康,從來沒有病,但是有的人常常有病要常常看醫生,這是什麽原因?佛法告訴我們,你有慈悲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非常好,常愛護一切人,不傷害人,你將來的身體就會健康,如果我隨時惱了,我就要打人,我就是傷害人,你將來的身體就會多諸病痛,因為你常常使人痛苦,你說一句話像刀似的,別人聽見你一句話就心裡痛,將來你的心情也不會快樂的,就會不好。
各式各樣的資具,最重要的資具是我們的生命,這個生命是最重要。這個資具是從那裡來的呢?「從施出」,從布施出來的。我布施人家歡樂,我常使人心情快樂,不要因為我而使人苦惱,這也是布施。別人有困難,我能去幫助,困難有各式樣的困難,盡我所能,使人心情好一點,你能這樣做呢,你就會有如意的資具,你現在也會好,你將來的資具也會特別好。
我們剛才說過,劉邦與項羽,劉邦的助手人才特別多,不管是文武,人才是特別多,項羽的人才是特別少,人才可以說是資具,劉邦的資具特別多,項羽的資具特別少。唐太宗也是,他的部下人才特別多,所以他成功了。所以,劉邦也成功了,而項羽失敗了。所以,人要資具特別好而且要特別多,這是從那裡來的呢?這是從施出。佛教的六波羅蜜裡面,有一個忍波羅蜜,你若能修忍波羅蜜,你的朋友就會多,而且會逐漸的提高他的程度。如果你不能忍,你說話隨時會傷害人,或者如何如何的,你的朋友會少。朋友少,也可以說是資具少。所以,從這方面看,我希望我將來的資具多而且好,就要有忍波羅蜜。
「故佛先說布施論」,佛觀察眾生皆求樂,為滿足你的樂的願望,就告訴你一個好的方法,就是你要先做布施。固然我們有財富,我們拿財富去解決別人的困難,其實不只於此,隨時隨地都是布施,隨時你說一句好話,那也就是布施,隨時有不如意的事情,你心裡面不要憤怒,其實也是一種布施。
我們說布施,其中有一樣是無畏施,我布施你一個不恐怖,如何講呢?這句話包含的意思非常多。例如,這個人在佛法裡面,他信佛了,他能受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我們勸他受五戒,他經過考慮以後接受。如果我勸一個人受五戒,他不接受,這表示什麽意思?「我要殺就殺,我要盜就盜,我要說謊話就說謊話」,就表示這個意思,這個人與你做朋友的時候,你的心情如何?你與這樣的人做朋友的時候,你時時要謹慎,如果這個人誠懇的、真誠的,不是虛妄的,他受五戒,你與他做朋友的時候,你的心情是如何?你心裡面安一點,這個人不偷盜、不說謊話,他說的話,可信的成份多,心情就沒有恐怖,恐怖的程度會降低了,這就叫做無畏施。所以,我們能夠品德好,我們就叫做無畏施。這樣子,你將來的情形非常的好,環境非常好,好到什麽程度?你的朋友都對你很忠實的,就是你當初能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你對與你有關系的人,你都能保持住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所以你將來到任何的地方,結果的時候,你周圍的人對你也都這樣子。所以,佛教裡面說,我們在人間能受五戒,你受持得很圓滿的時候,你會生到天上去,天上的人都是這樣子,都是非常的忠厚和平,不像人間的人是靠不住。釋提桓因是愛好和平的人,阿修羅要與他作戰,他是不得已要與阿修羅對抗,但是,實在說,他的性格是和平的。
所以,佛告訴我們要布施,你能這樣做,你將來就能快樂了,你將來就會有很多如意的資具,心情就會快樂,就沒有苦惱,所以,我們若想要增上生,屬於這一方面,你就要學習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法布施是什麽?就是智慧的布施,用你的智慧去布施給需要的人,你將來就會得到增上生的快樂。
「己所不欲勿施人,博愛眾生不行非,善有善應不虛妄,故應受持清淨戒」,前面是說布施,以下是說持戒,就是有的事情,我們不可以做。我們想要做這件事,為什麽不做呢?我願意這樣做,就可以這樣做嘛,為何不准我做呢?道理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人」,很簡單,你說我要做這種事情去影響對方,如果對方也以同樣方法來對付我,我歡喜不歡喜呢?我不歡喜,那麽,你也不應以這樣的事情來加在別人的身上,你應該「己所不欲勿施人」,這就叫做戒。佛教說的戒,就是這樣的意思。譬如別人要殺害我,我不同意,我也不可以去殺害別人,佛教裡面說的戒,不管是在家居士或出家人,不殺生這條戒,主要還是人與人的關系,人與我是同類,我應該尊重他愛護他,不可以傷害他。所以,這個不殺害,其實我們心平氣和的時候,誰也不會說我要殺人,沒有這件事,就是利害沖突的時候,或者是心裡面或者是憤怒,或者是心裡面貪而要去殺人,各式各樣的因緣,佛說不可以殺。「己所不欲勿施人」是孔夫子說的,佛也說過這樣的話,如果別人這樣做,你不歡喜,你也不要這樣做。你就這樣想,「己所不欲勿施人」,這個戒就具足了,就可以守護住了。
別人傷害我,我不同意,所以我也不要傷害人,這是為了苦的關系,別人傷害我,我痛苦,所以我傷害別人,別人也會痛苦。所以,從這裡要推而廣之,我們要愛護一切人,也應該愛護一切眾生,所以要博愛,要普遍的愛護一切眾生。不但是人,其他的動物,我們也要愛護,它是一條牛、一只狗、一只鳥,乃至一個螞蟻,我們都要愛護,我們不要傷害別人,對於別人有傷害的事情,我們都不要做。你若做了,有後患,他將來一定要有報復,就是一條狗或一條牛,你如果傷害它,它心裡面明白白的,它就是不會說話,但是,將來有因緣的時候,它就是要報復的,那可怎麽辦呢?過去的一個故事說,有一個人就不高興一條狗,走過去就踢狗一下,狗很痛,來生他做了大將軍,他各處走,就遇見以前踢他一腳的這個人,它就不高興,他現在是大將軍,一下子就把這個人殺死了。當然這個將軍也不知道是什麽原因要殺這個人,就是不高興就是了。所以,這件事,我們人與人之間的事,你盡量的容忍一點,你不要一時的憤怒,做一些錯誤的事情,是錯誤的。如果你愛護一切眾生,將來也就很多是有緣的,你愛護這個人,這個人將來也做人或做天上的人,你也是做人或在那裡,遇見了,大家都是有緣的,沒有恨,所以應該這樣子才好。
「善有善應不虛妄,故應受持清淨戒」,我己所不欲,愛護一切眾生,我不做傷害人的事情,但是,我忍不住時還是要做,應該忍一點不要做,應該做好事。做好事有何好處呢?「有善應」,你現在做好事,你將來就會有好的果報出來,這件事是真實不虛妄。
我們讀過李密寫的陳情表,李密是三國時代蜀國人,蜀國劉備死後,劉備的兒子劉禅做皇帝,李密在當時做一個小官,後來劉禅垮台了,這時候是晉朝,晉武帝聽說李密的品德非常高,想要請他做官,但是,李密寫了陳情表,文章大意是,他幼年時母親改嫁,由他的祖母照顧他,現在他的祖母老很多,他現在要照顧他的祖母,所以無法去做官,陛下如果能滿我的願,我將來會報你的恩,其中有一句話「死當結草」的話。
「死當結草」是春秋時代的一個故事,佛教當時尚未來到中國,這個故事是,晉國的魏武子,他娶一個小太太,魏武子後來有病,就對他的兒子魏棵說:「如果我將來死了,就把我娶的小太太改嫁了,因為她的年紀還很輕」,後來,他病重的時候,又對他的兒子說:「如果我死了,就把我娶的小太太陪葬」,他就是改變原意了,後來他死了,但是,他的兒子魏棵並沒有把這個小母親殉葬,而把小母親改嫁出去。後來,魏棵也做了晉國的將軍,率領軍隊在一個地方與秦國作戰,秦國先是敗仗,後來改換一位將軍,叫做杜回,杜回是不得了的將軍,他領軍與晉國作戰,魏棵就輸了,魏棵心裡因此憂愁,他於夜間睡不著,忽然間打瞌睡了,就夢見一位老人說:「青草坡,青草坡」,他就自夢中醒來,他就對他的弟弟說:「我剛才夢見一位老人說,青草坡青草坡,是什麽意思呢」,他的弟弟就說:「有道理,青草坡是在我們這個城外某一個地方,那個地方青草深,那個老人告訴我們要往那裡跑,所以我們打敗仗時,不妨往那個地方跑,看看有什麽事情」,魏棵就說:「好」,因此他們把城門打開,繼續與杜回作戰,打幾回合後,他們就往青草坡跑,跑至青草坡時,杜回追過來,但是,杜回的軍隊卻被那裡的青草絆倒,衛珂就看見有一位老人在那裡把青草結成一個扣,所以杜回的軍隊經過那裡就被青草扣絆倒了,這時候,魏棵就明白是怎麽回事,他們兄弟二人就回頭把杜回捉住殺死了,打勝這個戰爭後,魏棵領軍回城慶祝,於夜間安然入睡時,又夢見那位老人,老人說:「你知道我是誰呢?」,魏棵在夢中說:「我不認識你是誰」,老人說:「我就是你所改嫁的那個女人的父親」,魏棵就自夢中醒來,因此他知道,就是他的小母親的父親。為什麽會這樣子呢?因為魏棵把老人的女兒改嫁了,沒有把她殉葬掉,等於是救她一命,那個女人的父親心裡面感謝魏棵,所以現在來救他,解除他的困難。
魏棵以前對那個老人的女兒好,所以他現在來幫助魏棵打勝仗,是這樣的意思。我們說「善有善應不虛妄」。在這個故事,我們看出二件事:①人死了,生命並沒有中斷,還繼續有生命的存在。這個故事發生在春秋時代,那時候,佛教尚未傳進中國,所以,你不能說這是佛教偽造的故事。人死了,還繼續有生命的存在,表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只是現在。現在有的人做了很多好事,你沒有看見他得到什麽好的果報,但是,將來會有善報,將來還會有生命來承擔他以前種下的果報。
易經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這個余字,如何講呢?易經是我們中國哲學的一部高深的書,但是,這個地方與佛法來對比,還有這個問題,就是,人死了以後。我小時候讀過私塾,就是讀論語、孟子、大學這些書,當時,我是很笨的人,老師為我講,我也不懂,但是,出了家以後,想起以前小時候讀書的事情,對孔夫子有好印象,還有歡喜心,到書店裡面看見四書,還想買回來,但是,現在回想起來,我們孔夫子還沒有說到生死輪回的事情。錢穆,他是中國的一位學者,由香港到台灣,可能也不在了,他也很明白的說:「中國的孔孟之道,只說到現在的人世,也不說過去,也不說未來」,所以,明白的說,也就是斷滅論。子路問死,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這句話實在說得有道理,未知生,未知死,若知道生,也就知道死。但是,這個回答,等於是沒有回答,還是不知道死以後是什麽事,孔子還是沒有說這件事,所以,也等於是斷滅論。易經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這句話說,這個人做了很多好事,應該有好的果報,但是他自己不能承受,因為他死掉了,那麽,誰來承受呢?這句話說,由他的兒女來承受父母做的好事的功德果報。這句話也是好,我自己做的好事,我自己將來得不到功德,但是我的兒女將來能得到功德,也是好嘛,所以,這件事也能鼓勵人做善,也有這個作用。但是,在佛教的理論上說,不是這麽回事,而是:誰做善,誰就得果報,誰做惡,也是誰得果報,你沒有做善,你就沒有得善的果報,你沒有做惡,你也就沒有得惡的果報,你自己做,你就自己負責。
但是,有的時候,這位父親的眼睛有病,他的兒子的眼睛也有病,去看醫生以後,醫生說「你這個眼睛是遺傳來的」,他的心裡就不高興。這話如何說呢?若按佛法來講,就是「共業」,不是遺傳!這是過去世時,父親與兒子在一起做過一種有過失的事情,在眼睛上做過一種有過失的事情,所以今生共同得果報,不是誰的遺傳。我現在思惟這件事,父子或夫妻,都是有共業,若沒有共業,就不能給你做兒做父親,沒有共業,也不能做夫妻,這是共業,大家一起做功德,大家就共同得果報,是這麽回事,得果報時,大家共同的享受,你做惡時是共同做惡,得果報時也是這樣。
我有一天看報紙上,有一個人寫一篇文章,上面寫「南天王」名字,南天王是什麽意思呢?就是廣州,可能是在北洋政府時代或北洋政府結束後,南天王就是陳繼堂,陳樹華是陳繼堂的名字,陳繼堂有一個小太太,陳繼堂一直的升官,但是這個小太太有時候有些事情,陳繼堂不高興,就把這個小太太驅逐了,驅逐以後,陳繼堂的官卻一直往下降,很多事情不如意,旁邊的人就說:「你趕緊把你的小太太請回來才可以」,陳繼堂就把他的小太太請回來,請回來以後,他又繼續升官。有人寫這樣一篇文章,我在想,這是共業,他與他的小太太有共業,他們以前做過什麽功德,現在要共同的享受富貴,她若不在,這個富貴就不能來的,就是有這個事。
所以,易經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是對了一半。按佛法的道理是,「善有善應不虛妄」。剛才「死當結草」的故事,也可以看出這個來。
「故應受持清淨戒」,所以,我們應該要受戒,要持戒清淨,不要做錯誤的事情,我們將來就沒有不如意的果報,我們才能增上生,才能滿足我們如意的想法。所以,除了第一個頌我們要布施以外,而且,我們要持戒。如果我們常殺生,除了到三惡道去走一走,以後還會多病短命,所以,應該要持戒。如果偷盜,當然有輕也有重,偷盜容易使令我們貧窮,就算是我們做過功德,我們能夠富,但是如果這個人偷盜過,就容易垮台,你的財富容易無緣無故就失掉。所以,也不應該做殺、盜、邪YIN、妄語這些事情。
「有情雖為欲所苦,願離於欲者甚少,若能發心修靜慮,得三昧樂欲苦滅」:增上生,也有二種,①第一種是在欲界內得到富貴榮華的一切如意事情;②第二種是上升色界天、無色界天去,就是這種人不高興這種欲。
「有情雖為欲所苦,願離於欲者甚少」,我們一切有情都有欲,也是為欲所苦惱,應該是離欲啊!但卻不是,「願離於欲者甚少」,為欲所苦,應該要離欲,結果,要離欲者不多,願離欲者很少。
「若能發心修靜慮」,只有少數人忽然間有決心,不願意有欲,就放棄欲,專心修禅定,有志者事竟成,他就會成功,他就能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或無色界天四空定,得到禅定以後,有何好處呢?有三昧樂,就是有禅定的快樂。禅定的快樂,經論上現成的名字,叫做輕安樂。
我們人世間只有二種樂,一個是欲樂,一個是三昧樂。第三種,就是涅槃樂。就這三種樂。涅槃樂,是聖人的境界;我們凡夫,就是一個欲樂,一個三昧樂。欲樂是多諸苦惱,三昧樂是沒有那麽多苦。成就三昧樂的人,多數是在深山裡面住,他不願意與我們凡人在一起,他在深山裡面住,我們肉眼來看,感覺他很苦,因為他的生活條件不好,但是他的心情是快樂的,因為他只要少少的飲食就可以活命,少少有點衣服,他就能過得去,原因就是他內心裡面有禅定,禅定能保護他的身體少病痛,不能說完全沒有病,能減少病痛,四大容易調和,減少病痛,因為有三昧的快樂,所以他在深山裡面住,與我們凡人不一樣,他是非常快樂的。得到三昧樂以後,「欲苦滅」,欲的苦惱沒有了,他也就不歡喜有欲,欲的苦惱沒有了,他就只有三昧樂,有三昧樂的人,對於我們人世間的事情,在他來看,都是不值得,不值得去求名,不值得去求權位,哦,我希望做國家的領導人,他都不希望,他也沒有興趣求財富,他的內心裡面非常的充實,除非他有大悲心,他才會來到人世間來,與我們人在一起,有多少會幫助我們一些,如果沒有大悲心,他就會在深山裡面住,不管我們的事,他若將來死掉了,壽命到了,他就到色界天上去了,色界天以上的壽命特別長,都是以劫計算,一個大劫、二個大劫,非非想天的壽命是八萬大劫,壽命是特別長,不老也不病,有這種境界。我們人間的人的身體,是多病痛,如果年輕人可能稍微好一點,年紀大的就問題很多,因為有了病痛或老了的時候,就多諸苦惱。
欲界天上的人,也好一點,他們也是不老也不病,身體也特別健康,但是會死掉,欲界天上的人,也是有欲,他們的欲比人間更重。我們人間的人,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要去找一個職業,要做事情,天上的人就沒有這件事情,因為他們的衣食都是自然的,不做工,不去求發財的事情,所以整天沒有別的事情做,時時的就是樂,各式各樣的欲樂,只有這件事,另外沒有別的事情。
色界天以上的人,沒有欲樂,只有三昧樂,壽命更是長,身體的境界更是微妙,色界天上的人就是光明的境界。我們讀法華經化城喻品,大通智勝佛成佛的時候,大通智勝佛放大光明,十方世界放大光明,五百萬億世界的梵天王都乘著宮殿到大通智勝佛這裡來,我們從經文上看,色界天的人都是乘著宮殿在虛空裡飛,經過很多很多的世界,到大通智勝佛這裡來,科學家如何解釋這種事情?從這裡看出來,天上的人的境界是不可思議。不過,現在我們人也是很有智慧,制造飛機在天空裡飛,但是,不是百分之百的安全,還有這個問題。
以上這段文,一個說布施,一個說持戒,一個說修禅定,施戒修,這是增上生應該學習的事情。這個第二段,已經說完了。以下繼續說第三段。
身不淨,受是苦,止觀無常與無我,過去心未來心現在心,無所住不取相不可得。
唯見色聞聲,是人不知佛,真如非是識境故,暖頂忍世第一,一剎那見聖谛。』。
我們是一般的人,不是特別有權力的人,我們也可能會做惡,但是,做的都不會太嚴重,特別嚴重的是有權力的人,他在做惡是不得了,惡事非常大的,所以,那些人啊,其實在生命結束以後,就到三惡道去了,我們一般人也可能會做惡,當然我們孝順父母的功德非常大,對父母不孝的罪過也是很大,當然是要到三惡道去,其他的罪過或者輕或者重,從三惡道出來以後,也是無常的,或到人間,或到天上,又到三惡道去,總是這樣流轉。欲界天上的人,也有這種苦,也有愛別離苦的問題,我們人間的男女問題,這個人歡喜那個人,那個人歡喜那個人,大家有的時候滿意了,有的時候不滿意了,就會有苦,天上的人也有這種問題,天上的人也是要結婚的,就是男女,也同樣有這個愛別離苦,但是,怨憎會苦的情形很少,只有阿修羅與他們敵對。但是,人間啊,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老病死苦,這個苦是太多了。
我是小孩子出家,我感覺我很僥幸,我沒有當過兵,我小孩時就出家了,沒有社會經驗,但是,我從報紙上看或聽人家的口頭傳說,在社會上做事,煩惱多得很,煩惱很多很多。
「生死眾苦無能出」,你若不修學聖道,這些苦就不能解脫的。到天上去,是好一點,但是不能永久在天上,一定要回到人間,回到人間以後,你一定是要苦惱的,所以,要修學聖道才能解脫眾苦。
「聖道甚深復甚深」,修學聖道,是講緣起法,那不是我們肉眼所能知道,深而又深,很不容易學習。那麽,怎麽辦呢?「從聞思修為次第」,從聞,就是要聽聞佛法,我們聽人講解佛法,叫做聞,但是,我們自己閱讀經論,也可以說是聞,從經典經論裡面聞,就是閱讀也在內。我們一般說,我們就這樣閱讀、這樣聽人講解以後,我們會明白多少佛法,但是,聞思修這三種智慧,按解深密經的解釋,這個聞慧,還是很高的,就是你通達什麽是佛法了,你要到達這個程度,不是說我看見一部經,我懂得多少,這叫做聞慧,這還不具足,聞慧還是不具足,你要通達什麽是佛法,要達到這個程度,可見,聞慧還是很高的。「思」,就是思惟,你聽聞什麽是佛法以後,你還要閒居靜處專精思惟才可以,思惟這個道理,這也不是簡單的事情。
我想,我們中國佛教,有正法、像法、末法,到末法時代,我們學習佛法的人,多數停留在聞慧的階段,思慧不具足,未能專精思惟,所以,我們佛教徒對於佛法的認識,多數是膚淺的。哦,「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國」,這個很好講嘛,我就可以講嘛,其實,按佛教導我們學習的次第,聞慧是最起碼的境界,是要有一個思慧才可以。佛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是要經過內心的思惟,專精思惟才可以。
我以前講過一件事,就在滿州國的時候,九一八事變,日本侵略中國,在東北成立一個滿州國,成立一個滿州國的時候,有一個人,叫做王善人,王善人是在鄉村為人打工,沒有讀過書,這個人有何特別呢?這個人有特別的事情,什麽事情呢?他若聽說某一個人有特別的優點,例如,聽見有人贊歎說,某處有個人說出一句話,這句話很有道理,王善人就會離開這個地方,到那個地方去為這個人打工,無條件的為這個人打工,就是注意這個人一天內如何說話如何行動,這個人若說出一句有道理的話,王善人就在內心裡面思惟,就這樣想,思惟到什麽程度呢?你和他說話,他沒有聽見,到這個程度,就是耳識不動了,他的耳朵沒有聾,但是,你說話,他沒有聽到,就是他的心專注一境、專注一緣,達到耳識不動的這個程度,他這樣思惟,後來怎麽樣呢?達到什麽程度呢?他開了智慧!就是鄉村裡面的兄弟不和或婆媳不和,這些有煩惱的事情,王善人知道了,他就會到你家,與你說一段話,這個問題就解決了,婆婆與媳婦就和氣了,或者兄弟不和,聽到王善人講一段話,大家就和氣了,或者父子的糾紛,鄉村就是很多這些事情,王善人就是說一段話,就有這樣大的效果,達到這個程度。後來,有錢的人就為王善人成立一個地方,請他在那裡講,這些有問題的人都集中到那裡聽他講,所以叫做道德會。我的叔叔、我的大嫂(我的大哥的太太),都到那裡聽他講。他自己沒有讀過書,他為什麽有這樣高的智慧?就是專精思惟!我是在鄉村裡面讀書,後來到城市裡面讀書,但是,讀書少,我沒有受過大學的教育,我現在聽大學畢業的人說,大學裡面有些讀書的方法,現代的教授的方法,啊呀,我聽見這句話,我心裡面很羨慕,我沒有受過這種教育,感覺到很遺憾的事情,但是,我反想過來,重新想一想,「從聞思修為次第」,這是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讀書的方法,釋迦牟尼佛的方法,應該不次於現在大學的讀書方法,會不如它嗎?釋迦牟尼佛說的方法會不如大學教授說的讀書方法嗎?我不相信這句話,我相信佛,第一智者,佛是最有智慧的人,釋迦牟尼佛的方法就是「從聞思修」,思惟,專精思惟。像剛才說的王善人,他有那樣高的智慧,雖然你是大學教授,如果你去為婆媳不和的人講幾句話,你能不能把問題解決?那個王善人有這個本事。這就看出來,思惟的重要。
我剛才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如果我們從文字上明白這樣的道理,你再能閒居靜處,在寂靜的地方,沒有吵鬧聲音的地方,你能專精思惟這個道理的時候,那就不同,就能超越了你從文字上得到的智慧,是更高更高的境界,能得到那裡,這樣子,這是思所成慧。
「修」是什麽意思呢?修,就是得到禅定以後,在禅定裡面再思惟「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思惟諸法實相、不生不滅的道理,這樣思惟以後,會如何呢?就得聖道了,就是聖人了,不是凡夫了。如果小乘佛法,他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得阿羅漢了;如果大乘佛法,是得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就是大菩薩了。修是這樣的意思。聞與修的中間,是有一個思,若沒有思,修還是不行的,還是差一點;沒有聞也不行,聞是最初的。沒有聞不可以,沒有思也不可以,沒有修也不可以,聞思修都是要具足的。如果你不聞也不思,你就要修,那也不是佛教,不是佛法。如果你有聞有思,你不修,那也不行,你不修,就很難得聖道的。所以,要聞、要思、要修,這才是圓滿的,這是圓滿的學習佛法的次第,是這樣,「從聞思修為次第」。這段文是總說的,把大概的次第說完了。
「身不淨受是苦,止觀無常與無我,過去心未來心現在心,無所住不取相不可得」,這一段文是說修慧。在禅定裡面,這樣修行,然後就得聖道了。我們想要發心決定勝,你想要走這條路,就是要修四念處的法門,四念處就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就是要這樣修行。為什麽要這樣修行?我們可以這樣問,為什麽要這樣修行,這是一個問題,為什麽要這樣修行?是有這樣的需要,什麽需要呢?我心裡面考慮了很久,然後我決定要選擇決定勝這條路,我想要轉凡成聖,我要做聖人,我不願意做生死的凡夫了,你有了這樣的意願以後,你就應該要有實際的行動,實際的行動是什麽?就是四念處。
四念處的第一句話說是「身不淨」,這句話是什麽意思呢?我們讀佛陀講的這些法,從阿含經開始,阿含經、大寶積經、大集經、法華經、涅槃經、華嚴經,讀這麽多的經論,我們有什麽感想呢?釋迦牟尼佛是非常的實際,他說出一個法門來,是要解決實際的問題,而不是馬馬虎虎的應付應付就完了,不是這個意思。例如,這裡有毒蛇,也有兀鷹在那裡飛,雖然我們不太高興兀鷹在那裡飛,但是,這個不是太嚴重,嚴重的是毒蛇,要趕緊把毒蛇請出去,要做這件事。如果你認為這裡的毒蛇不要緊,不先把毒蛇請出去,而先把兀鷹驅逐出去,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用功修行,不是這樣的態度。哪件事是最重要的,就要先解決那件事,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說法,是這樣子。
今年是九七年,於九五年、九四年,我去拜見印順老法師,我請問他一個問題,我說:「佛教傳到我們中國來,我們中國有沒有得聖道的人?」,印順老法師一直的不出聲,默然,一直的不出聲。我又提出一個問題,我說:「我們讀經的時候,讀般若經、讀寶積經,乃至讀法華經、華嚴經、阿含經的時候,很多人就在聽經的時候得聖道了,不是說要坐破十八個蒲團,當然也是有,有人結夏安居三個月,就得初果、得四禅八定,他修行九十天的聖道而有所成就,但是,在經論裡面看,有的人只聽佛說一段經就得阿羅漢果,或得初果須陀洹,為什麽這樣容易呢?」,我這樣問印順老法師,我提出這個問題,印順老法師回答我了,他說:「你知道啊,佛在世時,佛為人說法,就像一個刀似的,一下子刺到你的心裡面,佛說話時有力量,就像這樣子,所以,人容易得聖道的」。我們現在聽你說話,是聽到了,但是心裡面有什麽事情?沒有什麽感覺。但是,若聽佛說話,就像刀刺在你的心裡面似的,你有這樣的感覺,你才容易有成就的,所以容易得聖道。我說這句話是什麽意思?這是我的感覺,可能你們有更好的感覺。
「身不淨」,就是我們自己應該反省自己,我是聖人或凡夫?我是凡夫!因為我是凡夫,所以,我就是有煩惱,如果沒有煩惱就是聖人。我有各式各樣的煩惱,但是,其中什麽煩惱是最重的、力量最大的?就是欲煩惱!這種煩惱怎麽辦呢?佛告訴我們就是觀身不淨,你這樣觀,就把自己的欲降伏了,降伏這個煩惱。佛在世時,不要說出家人,就是在家居士也有人得聖道,也有得初果、二果、三果,不只是出家人,出家人固然有得聖道的,在家居士也是有,為什麽能得聖道?就是你修行了,你就是這樣修行了,你觀身不淨,這樣修行。
如果不修行,我們只是,我們現在的修行,我這樣看,都是在聞思修三慧裡面的「聞慧」就算修行,就是「聞」而已,例如,早上把金剛經念一遍,這就是功課,這就是修行了,哦,念大悲咒或念什麽咒,就是念,就是從文字上有音聲,念,這就是修行了,當然我們也會拜佛,這是修行,或者我們做了什麽功德,這也算是修行,但是,佛在世時,佛教徒的修行,是比我們高,就是從聞到思到修,到修,所以他們容易得聖道。如何能得聖道呢?就是在禅定裡面,或從欲界定進一步得未到地定,或進一步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在禅定裡面,欲界定差一點,欲界定的定力太淺,未到地定好一點,就可以;在未到地定裡面,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樣思惟。或者說,到初禅以上,在禅定裡面這樣思惟,那是最好。若不得已,那就在未到地定裡面,也可以。他就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樣修行,就能得初果,就能達到決定勝的境界。
觀身不淨,我簡單念幾句,「觀此粉飾身,瘡傷一堆骨,疾病多思惟,絕非常存者」,這是文句經裡面的偈子。大智度論裡面還有很多這種偈子。「觀此粉飾身,瘡傷一堆骨」,我們的身體,要粉飾莊嚴一下,洗洗澡,穿上好的衣服,戴上帽子,看上去就很莊嚴,原來是很丑陋的,這樣子就莊嚴一點,「瘡傷一堆骨」,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六個瘡,人的身體若長瘡了,這個瘡就流出膿流出血,瘡是這樣子,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流出很多煩惱,煩惱就像瘡,就像流出膿血似的,所以,我們從眼睛看到什麽境界,就生出貪心、瞠心,各式各樣的煩惱,耳朵聽見聲音,鼻舌身意,意根、意識遇見什麽境界,也是貪瞠癡的煩惱,這就是我們不清淨,「一堆骨」,身體就是一堆骨頭,髑髅骨、胫骨、肩骨、脊骨、肋條骨、乃至腳的趾骨,也是一條一條的,就是一堆骨連接起來,然後包上一層皮,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啊,在這裡走路,會說話,就是這樣子,人就是這樣子。但是,若修不淨觀的時候,就觀這是一堆骨,就是一節一節的骨連接起來,會穿上衣服,會走路,會說話,就這樣觀。有很多種不淨觀,我們不說那麽多了。
觀身不淨,開始的觀察,先觀察自己是一堆骨,從足至頭,從頭至足,一堆骨,如果你觀不好(觀不來),先閉上眼睛,前面放一具骨人,醫院裡面有模型,一節一節的觀,觀成功了,一具骨,再觀第二具骨,最少你觀七具骨在你的面前,穩定以後,這時候,你觀自己,應該可以觀上來了,觀自己是一具骨,然後你觀別人也是一具骨,這樣久了,欲心就沒有了。我們為欲心所苦惱,現在這樣觀,欲心就沒有了。有的在家居士學佛多少年,想要出家做出家人,但是想:「啊呀,我有欲心,出家恐怕持戒不清淨」,這個想法是錯誤不對的,你出了家以後,你能修不淨,這個問題就解決了,不修,就不行,如果不修不淨觀,就不可以。
「觀受是苦」,我們的感覺,我們說是,愛著這件事、愛著那件事,很多很多的愛,原來的目的是什麽?就是為了樂的關系!現在,佛實際告訴我們:受即是苦啊!不是樂啊!受是苦啊!受,有三種受,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不如意的事情,當然是苦;如意的事情,是樂;還有一種中庸性的,不苦不樂。三受,在事實上看,是這樣子。但是,深一層看,樂受也不是樂,也是苦,樂受如何說是苦呢?你追求樂的時候,也很不容易,也是苦,就算你沒有失敗,你成功了,你還要守護它,守護這個樂也不容易,也很難,苦不苦呢?也是苦,終究有一天會失掉,失掉時,也是苦,所以,這個樂使令你有很多苦,它也就是苦,所以,樂叫做壞苦。這個不苦不樂,是中庸性的,中庸性的,它不停留在那裡,它在時間上要繼續向前演變,不是苦受,就是樂受,苦受也是苦,樂受還是苦,所以,總而言之,觀受是苦。這樣子,我們不再追求樂了,那麽,心就清淨了。所以,應該觀受是苦。
這是說,在禅定裡面,觀身不淨,觀受是苦,欲心就沒有了。如果欲心在的話,有什麽不好呢?就說出家人,不要說在家人,出家人原來是在家人,現在做了出家人,只是把衣服換了一換,把頭發 了,這件事很容易做,但是,內心裡面的事情,不是這樣容易,要繼續修行,才能改善,才能清淨。如果說:「我不修行,有一點欲心,我只是心動了一下,然後就滅了,沒有關系嘛」,不可以,有什麽問題呢?在障礙你修行!你不能得聖道,它有障礙的作用。你若把它清除了,沒有障礙!沒有障礙的時候,你再修無常觀、修無我觀,就得聖道了。所以,還是需要修不淨觀,要觀受是苦才可以,要這樣做。
「止觀無常與無我」,這個止,就是禅定,在禅定裡面修不淨觀、修觀受是苦。但是,禅定,我們簡單的說,是在未到地定,未到地定是有定了,也不是高深,它還是有欲的,所以,在未到地定裡面修不淨觀,破這個欲,進一步就是觀心無常。
我們人,如果學過哲學的人,可能有這種思想,或者我們學習佛法,也容易有這種思想,什麽思想呢?世間上宇宙間的萬事萬物,都是成住壞空、生住異滅的變化,都可以空了,唯獨我這一念靈明的心是常住不壞,我們可能會這樣想。這樣想,就與外道一樣。佛在世時,也有其他的宗教,大多數的其他宗教都是有我論,就說:心是常住的,其他都是有生滅變化的,心識的流住,它是沒有生滅變化的,是常住的,就是我,外道這樣講。但是,佛告訴佛教徒:心是無常的,心是因緣所生法,它是生住異滅的變化,不是常住的,所以不是常住的我。
我們如何知道心是生滅變化,不是常住的呢?可以舉一個例子,做醫生的人,他在學校裡面學醫的時候,一段文有一段文的義,有各式各樣的名詞,有各式各樣的病理,有各式各樣的藥,什麽病要用什麽藥,什麽藥是治什麽病,他學完了畢業了,就做醫生,他就可以為人治病,治病的時候,他就這樣看病,寫這個藥方,用佛法的理論來看這件事,就是他在學習的時候,他要把這件事,他剎那剎那的這樣思惟,就把所學習的這些事情熏習在他的心裡面了,每一樣事情都是心的分別。例如,甘草,這是二個音聲,但是,甘草這種藥裡面有什麽作用什麽作用,又如,人參這種藥是有什麽什麽作用,遠志這種藥是有什麽什麽作用,什麽病什麽病,也都是一個字一個字,也都是人的分別心,你學習以後,就變成你的分別心。你經過內心的分別,就熏習在你的微細的深心裡面去了,然後你再用的時候,又從心裡面出來,甘草、遠志,就寫出來這是什麽什麽病,心就是這樣子。這就可以知道,你各式各樣的分別心,就是你以前怎麽樣的熏習,現在就怎麽樣的生起,一樣一樣的心,生起來就滅了,生起來就滅了,所以有各式各樣的不同的心,次第的生起,次第的滅,就是這樣子。你熏習其他的事情,也是一樣,例如,建築師或律師,也是一樣,你學習佛法,也是一樣,各式各樣的分別,都是經過原來的熏習,而現在又現出來,都是這樣子,現出來一個以後,它又滅了,然後又現又滅,相同的心情、不相同的心情,都是經過內心的生滅生滅變化。這又可以看出來,很明顯的,心是在生滅變化。所有的內心思想,都是經過熏習成為種子,而後有現行,顯現出來行動,都是這樣子,如果你沒有學過,你就沒有這回事。
民國初年的八指頭陀,他沒有讀過多少書,但是他寫出來的詩,大學教授都認為好,什麽原因呢?就是他宿世讀過書,而今生坐過禅,消除了很多的障,過去世的熏習容易現出來。所以,從佛法的理論,使我們容易明白很多事,從這裡看出來,心不是常住的,心是剎那剎那生滅變化的,如果這樣的話,這就不是「我」了,因為「我」的定義是常住不變的。
外道的理論說:這個身體的臭皮囊會老病死,死掉以後,我還存在,我又得一個身體,或人的身體、或天的身體、或老鼠老虎毒蛇的身體、或惡鬼道的身體,這個生命常變化,而我是常住不變的。外道的理論是這樣講,但是,我們初學佛法的時候,所講的話,就像外道講的這樣子。如果我們讀阿含經、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佛法是主張無我論,只是色受想行識的生滅變化、相續不斷,這樣子。所以,觀心無常,就是要破掉我。我們身體的地水火風的物質,組成的眼耳鼻舌身,這不是我,最初是我父母幫助我,然後我要依賴空氣、依賴飲食、各式各樣的營養,使令身體漸漸長大,這都是外來的,沒有一樣是我本來有的,所以,這都不是我;受想行識呢?也是從久遠以來的熏習,都不是我本來有的,都不是常住不壞的。所以,都是無常的,就是無我(無我論),所以就是無常,無常也就是無我。我就簡單說到這裡。
「過去心未來心現在心,無所住不取相不可得」,我們的心,在時間上說,有過去的,有未來的,也有現在的,不管是過去現在未來,都是因緣所生。例如,我現在是一位建築師,但是我歡喜學醫,就去學醫,去做醫生了,又如,我原來是西醫,但是我感覺中醫很好,我又去學中醫了,心實在是變,過去現在未來有變化,心沒有真實性,是畢竟空的,「無所住」。這個心有所緣境,我們的心,色聲香味觸法是我們的所緣境,所緣境也都是因緣所生的,因緣所生的,也就是沒有真實性,所以,沒有一個真實性的東西為心所安住。
「不取相」,我們的心看見什麽境界,就取著什麽境界。例如,那個人瞪我一眼,我一看見,我就取著這個瞪我一眼,心裡面就出來一個恨,看見滿意了,心裡面也取著,心裡面就生愛,這是取相。取著這個所緣境的相貌,取著的結果,心裡面不是憎就是愛,所以,我們人就在愛憎裡面生活。現在你若想要修學聖道,就不可以愛,也不要憎,所取的一切相,都是因緣生法,都是無常的,都是生滅變化的,終歸於空的,所以不取相。
「不可得」,所取的相都是畢竟空寂的,是不可得。這樣子,心就不住一切法,心本身就是離一切相的,住於無分別境界,成功了,就是聖人。
前面是說修四念處,身受心法,是我們的所緣境,能作如是觀。以下是說,一般的境界都是假的,如果我看見佛了,也是假的嗎?這是一個問題。
「唯見色聞聲,是人不知佛」,我們是普通人,佛來到我們人世間,他要有一個身形,當然,釋迦牟尼佛來到人間,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非常的殊勝,他要會說話,聲音要非常的美妙,能說出來種種的佛法,我們沒有得聖道的人,就只是看見佛這樣的身相、這樣的色、聽見這樣的聲音,其他的什麽,我們都不知道,我們看見一個人,也是看見一個人的行住坐臥,表現於外的威儀的相,我是看見了,說話的音聲,我也是聽見了,其他的什麽,我們都不知道,我們看見佛,也還是這樣子,這樣的情形,「是人不知佛」,這個人是不明白什麽是佛的,佛所以為佛的,我們是不明白的。究竟佛所以為佛的是什麽?是真如的境界,真如的境界才是佛。讀金剛經,「如來者,諸法如義」,諸法如,這是佛的境界。什麽叫做諸法如?不明白!那麽,我們看見佛,我們也不明白佛的境界,只是一個色身的虛妄境界而已。所以,「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金剛經這樣告訴我們。怎麽樣才可以算是見到佛了?你能見到諸法如,你才能見到佛了,是這樣的意思。我們平常靜坐的時候,沒有什麽特別的境界,有一點相應的時候,有可能見到佛來了,或者見到諸天來了,這時候,應該怎麽辦呢?「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應該是這樣子。
我們去拜見一位禅師,向他參學時,拜見完了,他就會問你:「你從什麽地方來?」,就會問這句話,你若說:「我從三藩市來」,這個禅師就會打你香板,因為你回答得不對。如果你是照見五蘊皆空,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他問你:「你從什麽地方來?」,這時候,你如何回答?你就不會那樣回答,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來去者不可得,情形不同了。
所以,這裡說,真如才是佛義,「如來者,諸法如義」,你若見到諸法如,才是見到佛了。但是,這個如,「非是識境故」,不是我們現在的分別心的境界,那是聖人無分別的清淨的智慧境界,我們若經過聞思修的修行,成就那個清淨的無分別的智慧,才能見到諸法如。
「暖頂忍世第一,一剎那見聖谛」,我們若在禅定裡面這樣觀,觀諸法如,或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我們這樣觀,觀而又觀,白天也是觀,夜間也作如是觀,久了的時候,你的智慧也就增長了,就會增長,逐漸就強大起來有力量,達到極點的時候,就叫做「世第一」,到了世第一,一剎那間,一進步,就見到真如理了,就是「一剎那見聖谛」,見到諸法如了。
何謂「暖頂忍」?「暖」,不是寒冷的意思,舊時代鑽木取火,木原來也沒有什麽溫暖,但是,你不斷的鑽,它就溫暖(熱)了,這表示什麽呢?由熱而又熱,最後就出火了,這個火是光明的,表示聖人的智慧是光明的,就出來聖人的智慧了,但是,火是熱的,暖也是熱的,暖與火有相似的地方,就是我們在禅定裡面觀諸法如,常常這樣觀,這個時候,還不是聖人,但是,你的智慧與聖人有相似的地方了,都是熱的,暖就是這個意思。「頂」,譬如你走到高山頂,向四方望的時候,看得非常清楚,就是你不斷的修止觀,你的智慧進步了,觀察諸法的真理,觀察得非常清楚,而不是朦胧朦昧的,這就是頂。
「忍」是什麽意思呢?就是你同意(肯定)是這樣子,忍是安忍不動的意思,就是你觀諸行是無常的,諸法是無我的,一切法是不生不滅的,道理在你心裡面安忍不動了,承認是這樣子,這個忍還有什麽意思?不退下來了。前面的「暖頂」,還有可能會退,到「忍」的時候,就不退了。再進一步,就到「世第一」,這時候的智慧還不是聖人,但是,在凡夫的世界,他是最殊勝的、最第一的,所以叫做世第一,再進一步就是聖人了,一剎那間就得聖谛了,當然,這時候還沒有圓滿,還要繼續用功的。
『重巖我卜居,鳥道絕人跡,庭際何所有,白雲抱幽石,
住茲凡幾年,屢見春秋易,寄語鐘鼎家,虛名定無益。』。
「庭際何所有」,我住的那個房子裡面有什麽?我的屋子裡面有沙發嗎?沒有!電燈也沒有!「白雲抱幽石」,我的那個屋子,白雲有時候來,再來就是有幾個石頭,就只有這麽多,若按我們人世間來看,認為這個地方太苦了。
「住茲凡幾年,屢見春秋易」,若有人問,你在這裡住多少年了?我也不知道多少年,我就看見春天百花開,秋天又枯萎了,下大雪了,就是這樣子。
「寄語鐘鼎家,虛名定無益」,在這裡住,能放下一切萬緣,專心辦道,一定是成功的,成功以後,心裡面有三昧,也有聖道,所以,他的內心是非常充實的,非常的快樂的,是真實的有成就,任何人不能破壞他。如果你說:「我不歡喜那樣苦的境界,我要在世間上奮斗,我要成功了,我有很多的財富,我有很大的權力」,鐘鳴鼎食之家,就是富貴的人家,你歡喜這樣子,我「寄語」告訴你,「虛名定無益」,世間上的富貴榮華都是假的,沒有真實的利益,誰是最苦惱的?就是富貴人最苦惱。
你看看歷史,劉邦打垮楚霸王,劉邦快樂嗎?劉邦並不快樂!其他皇帝都是一樣,唐太宗的心裡也不快樂。隋文帝臨終時,心裡就後悔了,不應該把權力交給他的二兒子楊廣,楊廣實在是個敗家子,他父親打的天下本來是很富強的,楊廣很快就搞垮了,所以,改由唐太宗做皇帝。如果隋陽帝知道好歹,像他父親那樣子,那麽,唐太宗未必成功,所以,諸法是因緣的,隋炀帝很苦惱,他死掉了,唐太宗的心裡也是不快樂。世間上很多的富貴人,例如,晉朝時的石崇,都是不得好死啊,積了很多的財富,結果苦苦惱惱的死掉了,有什麽好啊!「寄語鐘鼎家,虛名定無益」,富貴榮華是個虛名而已,實在沒有什麽好處,真實要有什麽好處,只有修學聖道,才是好的。
對不住,我中間這段文講得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