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慧法師:應機施教與時代精神——星雲大師率團回大陸弘法探親感言
應機施教與時代精神 ——星雲大師率團回大陸弘法探親感言 □ 淨慧 星雲大師此次的大陸之行,其意義和影響是多層次、多方面的。我只能就個人的觀感所及,從一個側面,談兩點體會。 第一,促進了海峽兩岸的佛教交流。大師此次的大陸之行,代表團人數之多,代表性之廣,接待規格之高,歡迎儀式之隆重,在海峽兩岸近年來的佛教交往中都是空前的。這對促進兩岸佛教文化的交流,加深相互之間的了解和友誼,都將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大師對大陸佛教界培養人才、管理寺院、福利社會等方面的工作極為關注。為了使兩岸佛教界對佛教發展的前景取得共識,大師設想盡快召開海峽兩岸佛學交流會議,圍繞“中國佛教的回顧與前瞻”的主題進行認真的研討,尋求中國佛教事業發展的共同走向。大師還建議大陸佛教界多挑選一些對佛法具有正信、熱心佛教事業、有進取心的青年僧尼到海外深造,以加快佛教高級弘法人才成長的進程,逐步改變僧尼的結構,提高僧尼的素質,以利於佛教事業的發展。大師此行,不但同佛教四眾進行了廣泛的接觸,結下了深厚的法緣,而且還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多次同文化界座談佛學,對大學生講演佛法。這種弘法形式,就大陸佛教而言,具有開風氣之先的積極意義。 第二,星雲大師開創的佛光山事業為振興佛教提供了一個成功的范例。佛陀說法,一貫強調“應機施教”。“應”就是適應,“機”就是接受教化的對象。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社會生活的環境在不斷地改變,接受教化的人的興趣和風格也因時因地而異。佛教自傳入中國以來,歷時近二千年,經歷了各個不同的發展階段,高僧輩出,宗派如林,形成了與中國傳統文化既緊密結合,又包融無遺的中國佛教。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佛教,一方面發揚了佛陀自覺覺他、悲智雙運的根本精神,另一方面又具有非常明顯的時代特征,充分體現了佛教發展的繼承性和時代性。近百年來,中國佛教不斷受到時代潮流的沖擊,佛教界一些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大德,懷抱深心大願,提出過不少振興中國佛教的方案和辦法,其中尤以太虛大師最為傑出。他早在本世紀三十年代,就大力提倡整頓僧伽制度、興辦僧伽教育、提高僧伽素質,倡導以濟世利人為宗旨的人生佛教。他始終認為佛教應當與時代同步發展,同步前進。由於歷史條件的制約,太虛大師的理想並沒有全部實現,他的人生佛教的主張也沒有變成現實。 我們處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末期。在我們這個時代,佛教究竟應該怎樣“應機施教”呢?或者說,今天的中國佛教應該怎樣繼承和發揚自身的優良傳統,回應時代的呼喚,並使之與時代潮流相適應、相協調呢?人類的歷史發展證明:每個時代提出的問題,只能由親身參與那個時代社會實踐的人們自己來解決。解決一般的社會問題是如此,解決佛法弘傳中面臨的具體問題也是如此。 星雲大師平生以追蹤往哲、振興佛教為已任。他將太虛大師倡導的人生佛教思想奉為圭臬,數十年來身體力行,使佛教與人生打 成一片,同時代並行不悖。他所開創的佛光山事業,實際上是實現人生佛教和佛教時代化的一個系統工程,可以稱之為“星雲模式”。當然,佛教具有八萬四千法門,佛教在各個地區、各個時代的弘傳,也容許有多種模式相互比較,相互補充。不過,我個人認為,佛光山事業的蓬勃發展,證明了“星雲模式”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很強的生命力,它為振興中國佛教提供了一個成功的范例。 關於佛光山事業和“星雲模式”的具體內容,《佛光山開山二十周年紀念特刊》言之甚詳,我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 我這次有半個月的時間追隨大師,同大師同車共船,朝夕相處,接席承教,如坐春風,深感慶幸。遺憾的是,我因有其他法務活動,未能陪同大師一行走完這次訪問的全部行程,拜別之際,不勝依依!謹祝大師一行法施無量,六時吉詳! 一九八九年四月十四日草於長江峨眉號游船
台灣佛光山創始人星雲大師,為探望八十八歲高齡的母親和弘揚佛法,於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四日,應中國佛教協會趙樸初會長的邀請,率國際佛教促進會代表團一行七十余人回大陸弘法探親,所到之處,均受到廣大佛教徒及各有關方面的隆重歡迎和熱情接待。我有幸陪同星雲大師一行在北京、西安、敦煌、成都、峨眉山、重慶、大足、長江三峽和武漢等地朝拜佛教勝地,會見四眾教友,講演佛法要義,游覽風景名勝,歷時半月,獲教良多。大師的高足依空法師和《普門》雜志總編輯張培耕居士要我寫幾句話,談談我陪同大師一行到各地參訪的感受。我非常感謝他們二位的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