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音老人:大手印淺釋 第一講 大手印三要釋義 九、如實知自心


 2022/5/25    熱度:816    下載DOC文檔    

九、如實知自心

    下面指示我們怎樣用功了道,藉以成佛。

    然多生妄執,習以性成,喜怒哀樂,微細流注。”我們現在所說的是最上乘禅:“自心就是佛,佛就是自心。”你能聽到這個法,並能深信不疑,就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種善根了,而是多生歷劫以來所種善根。

    但是,我們多生歷劫以來,妄執習以為常,執著外面的境界認為是真的,執著身體是我,養成習慣了。唉喲,這身體是我,最為珍貴,不能碰我啊!其實是臭糞桶,有什麼可珍貴?清朝有個皇帝愛上一個身有香味的妃子,這香妃是新疆人,據說身上有異香。那是什麼香味啊?狐騷臭!皇帝老兒卻說是香味。可見一切事物美好與否,皆無一定標准,你喜愛的就好,否則就討厭。或者習以為常了,不好也無不好。如俗語說:久入鮑魚之肆,不聞其臭。養成習慣,就積重難返了。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聽到這,可能有人會這樣想:“這身體就是我。而且大家都這樣認為,你卻說身體不是我,誰相信你?”唉!多生歷劫妄執外境,我們習以為常,成為習慣了。於是產生了自己對待境物的種種看法,凡事都以自己的好惡來判斷衡量,合我心者執取,否則捨棄,因此,就有“喜怒哀樂,微細流注”。喜、怒、哀、樂、恐、驚、悲,每個人都有。合於我的心境就滿面春風,違犯我的心境即龍顏大怒;失掉什麼了就怏怏不樂,中意什麼了就喜笑顏開。這些都是微細流注。

    微細流注,就是極微細的妄念不停地在動。最根本的妄心是意、觸、受、想、思五個遍行心所,這遍行五法其實是心裡起的或善或惡的一念,它存在於八識當中,並且不斷地鼓動八識中的一切善惡種子,它非常非常之微細,所以叫流注生滅。所謂流注,就象無休止的流水一樣,而這水流不像大海中的驚濤駭浪,也不像江河的滾滾波濤,而像靜靜的小溪微微細細地流。其實它流得很快,快到了極點,反而不顯其動,平時你看不見,以為它是不動的,這就是微細、極微細的妄念。我們曾講到粗妄,那是對境生心的妄念。若曉得境就是我們的心,心就是境,那麼,我們就不執著。不執著,粗妄念就不起。可這個細妄種子還在。它微細極微細,你看它似不動了,其實還動得很快。怎樣才能把微細流注斬斷呢?只有深入金剛薩埵定才能見到而消滅它,不是金剛薩埵定不頂用。所以,要深入禅定。念佛人一定要得念佛三昧,不得念佛三昧是不行的。修禅人呢,要起大疑情,大疑起後,妄念不動疑情籠罩全身,時節因緣一到來,“啪”地爆開,才能親見本性。學密的人也是如此,身口意三密加持,借佛的力量加被我們,推動我們往前進,推到因緣成熟,“啪”!就爆炸了,把這微細流注斬斷!這個微細流注微細得很,你們看不見,要做功夫,定下來才能看得見。比如一杯混濁的水,裡面的泥沙你看不見,一旦沉澱下來,上面水清淨了,才看見下面有這麼多泥沙。搖晃、混濁的時候,你看不見它。諸位要先定,才能看見微細流注。

    真理雖然頓達,此情難以卒除。”我們講心就是佛,佛就是心。這是真理,你們雖然一下子就悟到了:對、對!我們本來是佛,不是佛怎麼會說話呢?還能問念佛是誰嗎?不是佛怎麼會念佛?不是佛怎麼會寫字?不是佛怎麼會走路啊?我們這個身體一口氣不來它就不動了,動是佛性的妙用。真理是頓然了悟、理解了,但是“此情難以卒除”。情者,妄情也,愛情也。愛情難以除啊!古德說:“念佛如念情,成道久矣!”假如念佛象念愛情一樣,我們早就成道了。

    我們凡夫是愛情難捨,愛情包括的范圍很廣,如男女之愛、母子之愛、夫妻之愛、聲色犬馬之愛等,還有諸多的愛好,如愛好古玩、集郵、字畫、種花養鳥等等。人愛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女人最難斷的是母子之愛,有個孩子,永遠記在心裡再也忘不了,死了也放不下來:我捨不得離開我的孩子啊!有一位念佛的老太太臨終時,我們勸她:“你放下吧,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吧。”她說:“我不去,我捨不得離開我的兒孫啊!”如此愚癡,怎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呢?

    凡夫都是“此情難以卒除”啊!卒者,立即也。我們的情很難馬上除掉,只好頓悟漸修。頓悟之後再漸修,這是沒辦法的事,然而適合我們娑婆世界現階段眾生的習性。你們不要唱高調,說自己是頓悟、頓修、頓證,不需要修,無修無得無證。嘴上說說是很容易的,但你是否真能做到呢?吹牛是沒用的,要真正做到才行。吹牛皮閻王老子不會放過你,還是要給你下請帖的。真正做到了,閻王老子的請貼才能取消。

    須常覺察,損之又損,如風頓止,波浪漸停。”須要長時間的覺察,這就是做功夫了。如修淨土宗的人就是提起一句佛號,起心動念時趕快把這佛號提得高高的、聲音大大的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把這妄情化掉。妄情不化掉不行啊!損之又損,就是把妄情一天天地減少,把你的習氣、煩惱、執著一天天地減少、減少、再減少。妄情不是一天就能除掉的,“如風頓止,波浪漸停。”風一刮,波浪即起,風停後波浪還是在湧動,慢慢地才能停下來。所以古德說:“風停浪還湧,理現念猶侵。”“理現”,真理出現,就醒悟了,然而“念猶侵”,妄念還是要侵犯的,所以須慢慢地除。

    “豈可一生所修,便同諸佛力用?”修一生一世,就想馬上有諸佛一樣的三明六通,有諸佛一樣的力量,這是做不到。我們現在雖然沒有發三明六通,但要深信不疑:我們的心就是佛心,捨此之外沒有佛心。

    說到這裡,我想跟大家談一個重要問題。我嘗聽人說:前後際斷不是開悟,要能所雙忘才是開悟。其實他不明白什麼叫前後際斷,不識本來,還要假裝大根基;他沒看教裡面的書,卻信口雌黃。

    從前澄觀法師給武則天皇帝講《華嚴經》時(你們不要以為武則天皇帝壞啊!武則天皇帝是個開悟的皇帝。現在你們讀的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就是武則天做的,是贊歎《華嚴經》的,現在都把它作為一切經上的開經偈了),對她講:“一念不生,前後際斷,照體朗然,即如如佛。”一念不生,就前後際斷。前際者,前念;後際者,後念也。前後際“啪”地斷了。照體,就是能照一切事物、能起一切妙用之體——本性。朗然——即不著一切相,即如如佛——這就是佛啊!你看說得多清楚。可是有人卻不懂,說什麼前後際斷不是開悟。他不知道前後際斷是什麼,不知道還假充善知識,豈不害人!自己不知道還迷惑別人,下地獄如箭射在!

    我們當下念一斷,而了了分明,這是什麼?!捨此,再去別求佛性,就沒有了。不要以為沒有三明六通,沒有同諸佛力用,就不是開悟、不是佛,並非這一生修行就能有諸佛一樣的大神大用。初悟道只等於剛降生的小毛頭(嬰兒),小毛頭雖然沒有大人的力用,不會工作,不會走路,不會吃飯,還要人喂,要人抱,但是你不能說他不是人。初悟道是因地佛,你必須時時刻刻覺察,時時刻刻地保護它。綿密保任,損之又損,把自己的習氣、煩惱一天天地減少,那麼,你這“小毛頭”就長大,成大人了,就力用俱備了。明白本來之後就用功,叫悟後真修。沒悟到呢,就是盲修瞎練。比如你念佛不悟本來,就是念心外之佛。我們念佛人要知道念阿彌陀佛是喚醒自己的主人公,叫自己的主人公時時覺醒,不要著在色相裡面去,不要為境界所遷流,不要有妄取執著的凡情,這樣做你才能成功。這非常重要啊!

    但可以空寂為自體,勿認色身;以靈知為自心,勿認妄念。”我們要曉得,這色身、這肉體、這軀殼不是我們自己。我們真正的本體,是即空而即寂,就是不動不搖、不來不去、不生不滅這樣一個東西,而不是這個軀殼。這個軀殼是慢慢變化的,由少而老,由老而死。不要認這肉身,肉身就是色體,這色體不是自己。千萬千萬不要認這色身為自己,要認空寂為自己。即空而即寂、不來不去、不動不搖的這個佛性就是我們自己啊!“以靈知為自心,勿認妄念”,什麼叫妄念?有所住著就叫妄念。起個念頭,心定在那裡,有所住、有所著,這就是妄念;念起無所住、無所著,才是真心的妙用。這了了靈知才是真心,它不是死的。坐在那裡不動,死壓念頭,一個念頭不起,那就變成大石頭、大木頭了。因此,了了靈知,不著、不取、無愛、無憎,這就是真心的妙用。有所住、有所分別那就是妄情。但是有一點要弄清楚:不是不可以有分別,而是有分別而不住。即這個人好我知道,那個人壞我也清楚,不是好壞不分,成糊塗蟲了。糊塗蟲就是真心嗎?不是的。好壞要知道,但是無憎、無愛、無取、無捨。不是見好人就喜歡,見壞人就厭憎。壞人我們也不捨,為什麼?對壞人我們要教導他,要憐憫他,幫助他,使他轉過來,這才對。真心就是這麼一回事。所以,真心、妄心蠻好分別的。我們時時刻刻不要認妄心為自己,要曉得靈知了了而不住相才是真心;才有所住,即成巢臼,就落到相裡去了。

    妄念若起,都不隨之。即臨命終時,自然業不能系。”這講到臨終了,臨死怎麼樣?要臨終得受生自在,須在平時做“妄念若起,都不隨之”的功夫。如果我們的妄念還沒有斷除光,一剎那妄念又來了,馬上就要覺察,不要跟它跑。假如妄念勢強,覺而不能斷,就趕快念佛、持咒,或是提起話頭,問這妄念從何處來,而將妄念化掉。假如跟妄念跑了老遠才知道,那就遲了。這覺的速遲與除的快慢是用功的力量問題。就象蠟燭光和電燈光亮度不同一樣。起初能照,照到後面不大看得見,妄念起了很久才曉得,這是蠟燭光。功夫用得純熟了,念頭一起就能照見,如強烈的燈光照在面前,什麼坑坑窪窪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走夜路便不會墮坑落塹了,這就是電燈光。這就到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階段了,不要著意照,而自然照了。這裡面的功夫大有深淺之別。

    我們做功夫須時時覺察,綿密用功。一天二十四小時,就一兩個小時用功,其他二十二小時都不用功,那太疏懶了,功夫就很難做得上去。所以我們要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時時用功,時時覺察,功夫用得上去。

    復次,妄念若起,都不隨著跑。不是認為哪個妄念好,就跟著跑。有人做了個好夢,醒來以後捨不得放掉它,還想著它。夢境本假,為何執著?夢中做了皇帝,你真是皇帝嗎?夢中你得了大元寶,你真的得元寶嗎?你戀著它,豈不愚癡嗎!人就是這樣愚癡啊!

    圭峰禅師苦口婆心給我們講,妄念若起,都不隨之,不要跟它跑。假如我們真正做到,“即臨命終時,業不能系。”系者,捆住也。一切眾生都是跟著業跑啊!善業者升天,惡業者下地獄。真能做到妄念起不隨著跑,那時候業不能捆住你,就能夠自由了。

    雖有中陰,所向自由,天上人間,隨意寄托。”真正悟道的人沒有中陰身,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也沒有中陰身。什麼叫中陰呢?就是前身已壞,後身未起。前面一個軀殼已經壞了,還沒有投胎到後面一個軀殼,當中的這個陰界之身,就是中陰身。這個中陰身是以風大為主,所以它有五通。六通當中他沒有漏盡通,他只有少分的五通,不是象佛那樣大的五通。中陰身有少分的五通,所以他有神足通,什麼地方的父母和他有緣,千裡萬裡他一飄就到。他有天眼通,千裡萬裡外他也能看見。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他到西方去了,沒有中陰身。下地獄的也沒有中陰身。下到地獄了,哪裡有中陰身?其它幾個道都有中陰身。“雖有中陰,所向自由”,真正做到念起不隨,那麼,業障抓不住你,捆不住你,障不住你,你要到什麼地方去就到什麼地方去,自由自在。“天上人間,隨意寄托”,或者天上,或者人間,隨意寄托一下。這個是最起碼的功夫,妄念還不能斷除,妄念起,我能不跟它跑。功夫到這裡,雖然有中陰,還能自由自在。妄念起跟著跑,那就壞了,就不能自由了。所以,這是最起碼的一步,最差的一等。

    若愛惡之念已泯,即不受分段之身。”愛,喜歡,喜愛;惡,討厭,厭惡。愛憎的心沒有了。不是這個好我就取,那個不好就捨。因為一切都是夢幻泡影,分什麼好壞呢?有什麼可愛憎的?這要真做到才行,假如人家給你講講,你也能做做,背了人之後你還有愛惡之情,那還是不行。愛惡之念已泯,泯者,滅也。愛惡之念滅除了,沒有了,就不再受分段生死,就出生死輪回了。當然,還有法執未除。

    自能易短為長,易粗為妙。”這是講功用。這樣的人即能變化自在,短的可以變成長的,不好的粗糙的東西可以變成美妙的精細的東西。他能變化,六道輪回他也能變成神妙,一切都變化了。你們不是常常問:我的功夫到哪一步了?你們可以不妨自己考察、自己印證:第一,是不是妄念起都不隨之了?如能做到,那你即能所向自由。進一步,如你能泯滅愛惡之心,沒有喜歡,沒有討厭,一切平等、平等、又平等。那你分段生死就消除了,就能夠變化自在了。

    如更進一步:“若微細流注,一切寂滅,唯圓覺大智朗然獨存,即能隨機應現千百億化身,度有緣眾生,名之為佛。”這是最上乘。我們修法就是要做到微細流注一切寂滅,將微細妄念的種子都消除光,而徹證“唯圓覺大智,朗然獨存”的境界,圓成佛果。我們這一生果能由見性破初關,進而在事境上鍛煉,勤除習氣,練到順逆無拘,縱橫無礙,破重關後,再上上升進,除盡微細流注,就大放光明,朗照十方,無所障礙了。你不要神通,神通自會來找你,所以能隨機應現千百億化身度有緣眾生。佛菩薩就是這樣隨機赴感,應緣現身,來度眾生的。

    意生身有三種:一、三昧樂正受意生身。二、覺法自性意生身。三、種類俱足無行作意生身。打坐深入三昧,深入禅定,能出三昧樂正受意生身。意根就是第七識,第七識意根所現之身,叫意生身。由少而多變化,最後百千萬億化身一切具足。種類俱足無行作,山河大地、樓台亭閣等等,都能顯現變化出來。功夫做到什麼程度,微細流注才能斷除?所謂微細,就是我們現在看不見它,要做功夫深入金剛薩埵定以後才看得見:唉呀,細妄種子這麼多,動得這麼厲害。知道這個在動,把它消去,不動了,但還有個“不動”在也不行,不動也不要。打破它,識蘊區宇就打破了。識蘊是五蘊的最後一蘊,識蘊打破,就成就了。所以我們要做功夫,要修行,就是要悟後真修。但是,你不悟真心不明理怎麼去修?所以,認識真心明白道理最為重要,即覺法自性意生身最重要。

    今天我把色、空之義又講了一遍,還再次重申了認識真心(見地正)的重要性:為什麼要認識真心才行,也講了講修行人臨命終時究竟到什麼地方去。你們要時時刻刻這樣做功夫,就是“常須覺察,損之又損”。我們要時時刻刻的覺照:唉喲,念頭來了。唉喲,又著相了。唉喲,妄念起了。趕快不要動,不跟它跑,這叫損之又損。你們不要講什麼一悟到底,這恐怕不是輕易做得到吧?我們不是常聽人說:“哎呀,我怎麼還有這麼多念頭呢?”你們看,一下子把念頭消除淨光,不是容易辦到的事,所以常須覺察,損之又損才行。那如何考察自己是否進步呢?應該回頭看,就是比比過去,過去自己怎麼執著、怎麼煩惱,現在比從前少一點了,心平氣和多了,那就是有進步了。有進步就好,因為知道有進步,就能增強信心。我們在做功夫當中,身體發熱,光明顯現,這都是好現象。但是我們不能追求,一追求就完了,那就是住著、就是妄念妄情。

    我們於悟後做功夫要任其自然,象流水一樣,嘩、嘩、嘩地流過去,要不停留、不可住著,不跟境界跑,不隨妄念流,把我們的妄想習氣損之又損,消除淨光,才能成就大道。此為修法之訣竅,是故不識真心,修法無益;識得真心,不知訣竅,不能成就。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