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參法師:夢參法師談修行


 2022/7/15    熱度:971    下載DOC文檔    

夢參法師談修行
善緣整理
     
       離開紐約不到四年,這次重回紐約,我問了很多道友:“有沒有拜忏啊?”“地藏聖號有沒有念?”“修行的功課有沒有斷啊?”有的答復是:“沒斷!”但十分之七的人都沒做了!大家一起共修時,每個都很精進;沒有共修或沒有佛堂,少了那種氣氛,就精進不起來了!這是為什麼呢?
      不管我在加拿大或美國其它地方,甚至人到了台灣,到了大陸五台山,特別是在五台山時,我特別惦念著你們這批道友,希望文殊菩薩加被大家,祝大家幸福,希望大家生活美滿愉快。給大家求了,但是我的力量太薄弱,我回來紐約之後,知道有些道友還是經過了很艱難的歷程,這是因為大家向三寶的心不夠!今天我們談修行,到底修什麼呢?怎麼樣才算是修行呢?
照顧自己的心
       不論顯密所要修的就是“心”,我們的心不停地動,如何把自己的心照顧好,是很重要的。 
      心的活動相當復雜,人的心在活動的時候,是不會停的,連睡覺也沒有停過,睡覺時人的身體是停了,可是心還是照樣活動。你看!人在睡覺時還是會做夢,即使不做夢,心還是不停的活動。心的活動范圍非常復雜,現在我們就來分析這種心的過程:
心的“心路歷程”
       當我們的心跟外面的境界(景像)結合起來時,就會受外面景物(境)的影響,而產生了情感。產生了情感之後,高興的,就使身體感到快樂,這叫樂受;不愉快的,就產生了痛苦,在身體“受”的方面來講,就有苦和樂兩種。這種“受”“經過”“心裡思惟”,就有歡喜和憂愁(煩惱),例如家庭成員和睦相處,幸福美滿的,當然會感到愉快;如果家庭成員不和,一天到晚吵吵鬧鬧,或不幸生病、出車禍等,這就苦了。這些境界使我們的心有憂也有喜。而這些受都是“心的領受”,不是“肉體上的受”;身體雖受諸苦痛,如果心裡愉快的接受。譬如有人遇到種種不愉快的事,使心裡不快樂,但他想,欠債就得還,現在受諸苦,就像在還債,經過這樣一想,他的身體欣然承受這種苦,而心裡卻不受影響。
      “想”再深入就是思惟的過程。心對外面景像,好比我現在面對著大家,思想一定會不斷地分析,分析之後,照佛所說的教義,或依師父所講的,加以分別這個是對或不對,好的叫善心;壞的就叫惡心。
悲喜皆是自作自受
      就像剛才陳圭璋居士介紹我在大陸監獄呆了三十三年,大家聽了,都認為是共產黨嫁禍給我,使我在裡頭受苦!其實這是我自己做的──自己的業,自己受。這是很公平的事,經常有人向我抱怨:這個世界很不公平!財富有富有貧,壽命有長有短,家庭成員有和睦,也有不和睦的,這個世界任何事情都不平等!他問我:“這樣平等嗎?”我回答說:“從我的角度看去,這一切都很平等!”不是嗎?今生富貴的,是前世布施行善而有;今生貧苦,飽受生活壓力,人家當老板,你當伙計,受人支派。如果有智慧,能看到自己前幾世的所作所為,就會明白,這一切都非常公平;明白心裡的一切苦、樂、憂、喜,都是自作自受!
       現在面對苦境,一天到晚把心糾在一起,還想求解脫,那是辦不到的事。真正想求解脫就得消業,認識到這是自己應該承受,就怕明明知道應該受,還肯不接受!這樣自然產生痛苦!因此身體的苦樂,心裡的憂喜都是自己作的。
      身體和外境接觸後,在心裡先有個印象與概念,遇到歡喜的就想吸收,不歡喜的就想排斥,這一切都是幻想,能夠真正隨心所欲嗎?《金剛經》講,這一切都如夢幻泡影。
      心經過了受、想、思三個歷程之後,就起了怎樣付諸行動,而這種思還只是心的思想而已,身體還未行動。心思惟後通過口叫口業,通過身就叫身業,身業在佛教講有殺盜YIN,口業則有妄語、兩舌、绮語、惡口等,意有貪嗔癡。通過了身口意,造種種業。口裡贊歎三寶、稱三寶名號、讀誦大乘經典,口業自然清淨;身拜佛或誦經、靜坐等,身業自然清淨;意裡思惟觀想莊嚴佛像,或觀想佛所說的經義,意業自然也清淨。
      《金剛經》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何住心?又如何降伏其心呢?如何把心降伏到純善無惡呢?乃至於善也不可得,善也是心所生的,心無所生,沒有善惡之念了,這種境界我們達不到。由此而生的善惡,善是心的活動,惡也是心的活動,善的活動叫業,惡的活動也叫業,造惡業的就得受苦果,心所造的業為主導,身所造的業還沒有形相時不定罪,若發自口,發自於身,就定罪了。
      人從生下來那一刻開始,就具足了善惡,也就是前生所造的善惡種子,全都帶到今生來。有人講:“一念之間可以造很多的惡業,一念之間也可以行很多善事”,這“一念間”“並不是一個念頭就停了”,而是心裡起了一念,口說出來,加上身體實踐;善有善的意識,惡也有惡的意識,如上面講的,善心代表不貪、不嗔、不癡;不善的心就具足了貪嗔癡、貢高我慢、疑及邪見等,但不論善惡,心總是一個。
發心助人先量其力
      我們常聽人講:“我的煩惱很重!”煩惱很重,大都從惡而生,煩惱本身就是惡,就是昏了、亂了!煩惱就是心不清淨!有的人心既不起善念也不起惡念,但還是煩悶不已,使人感到心很不安定。在心很不安定中,自己分辨不出是煩惱是善或惡。
      煩惱有沒有善念呢?有!例如發心想幫眾生,利益眾生,幫人解脫痛苦,力量不夠,自然就產生煩惱。這個時候自己要想辦法,在“思”惟上面打主意,如何從惡轉善,如何幫助他人解決現前的痛苦。譬如生意失敗,或身體有病痛,特別是醫生宣布他得了癌症,或家庭不和…等,在這段過程中,煩惱沒有停過,佛弟子常說要幫助道友或眾生解決一些煩惱,人家的煩惱還沒解決,你自己先煩惱!大家仔細想想,自己是否曾遇到過類似的問題?譬如我本來是想幫助人的,但幫得不得法,或沒有那麼大的智慧,也許你不幫,他不忙;你越幫,他反而越忙!這樣,你不但沒有幫人解決煩惱,自己煩惱,還添了對方的煩惱!但你是出於善意,並非出於惡意想害人呀!所以佛經說:“有了智慧,行方便是解脫;沒有智慧行方便,則非但自己被束縳了,連帶的把別人也束縳了!”此正是“有慧方便解,無慧方便法”,有沒有智慧皆是你自心的思惟,大家多讀《金剛經》或《心經》吧!
不執著,隨緣盡力而為
      怎麼樣的思惟才算是純善呢?不起執著,人一起了執著,就著相,著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你用這種執著的心去做事,結果不但自己煩惱,別人也跟著起煩惱。你若不執著的去做,一切隨緣,幫助別人時,不要勸對方決定怎麼做;也不要勸人決定不怎麼樣。一切不忘隨緣,隨緣盡力而為。我們的業還沒完全消失,定力也不夠,心裡的觀想力自然不夠,智慧也不足,這樣煩惱自然消除不了。
心誠心信則靈
      這樣,你自然會發出種種的懷疑!懷疑讀大乘經典沒用?其實不管讀那一部經,都是功德無量,特別是地藏經,當你遇到任何困難,求地藏菩薩或讀誦普門品,求觀世音菩薩,沒有不應的。求不應,問題沒有解決,你就懷疑佛說的話,這當中有個問題,就是你沒有要求自己!我認為讀經或觀想或求佛菩薩加持,實際上是你自己的心力,因為你的心和觀世音菩薩的心相應了,觀世音菩薩就會加持你,你的心和觀世音菩薩的心不相應,縱使觀世音菩薩加持,你也得不到。
      你的煩惱心、污染心和觀世音菩薩清淨的心結合不到一起,你在求的時候,心裡有貪嗔癡,求了之後達不到目的,就開始懷疑,一起了疑,心就不誠。再說,你現在心裡起了疑,就是你對觀世音菩薩、對地藏菩薩、對普賢菩薩不相信之故!你不相信又如何能求感應呢?
頭頂佛足心不淨  叩破頭皮也徒然
      也許有人不認同上面這段話,說自己是多麼地相信,見了菩薩就叩頭!要知道,叩頭是一回事,心裡誠不誠又是一回事。三寶是清淨的,你求三寶之前必須先有清淨心才行。再說,佛堂是清淨的,你進佛堂,帶著一顆貪嗔癡的心進來,佛堂也被你染污,跟著貪嗔癡了!再如,各位來這裡聽講,如果你提著一桶大糞進來,相信其他的道友都會反對,而你肚子裝著的大糞,別人看不到,就沒人反對。不是嗎?每個人的身體內都裝著一桶大糞!這種自然現象沒有人會反對,但你另外再帶一桶進來,別人一定會反對!
       用貪嗔癡的心,到佛堂想得清淨果,就得先把自己的貪嗔癡去掉,否則和佛菩薩不相應,沒感應,就不要抱怨!是自己不誠、自己不信,你信了、誠了,自己就會加被自己,不需要佛菩薩加被了。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