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石巖教授:覺·教導的智慧 第二章 教導的新猷


 2022/10/11    熱度:433    下載DOC文檔    

覺·教導的智慧

鄭石巖

第二章 教導的新猷   

  教育需要老師的愛、睿智和勇氣,教導需要教師一念清醒的處置與回應。更可透過佛學中的“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湼盤寂靜來檢討反省教導的本質。

  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必須認清“諸行無常”的道理:世事是無常多變的,所以你不能以撮薾小知去應對千變萬化的世事。當然,你也不可以食古不化,用多年前到的一些教育理念,想要在教導上勝任愉快。

  社會是變遷的,在你跟前的孩子,他們的思想、情感、情緒狀態,似乎不是你年少時的經驗所能了解。他們生活在一個開放的社會裡,自由與放縱很容易混淆。他們的生活富裕,在物質生活上有著強烈的消費傾向,以致很容易被奢靡之風所感染。他們活在價值繪歧、言論自由的時代,但卻不知道如何作正確的判斷。他們面對汗牛充棟的知識,卻找不出究竟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處城市的繁榮,卻又感受到孤獨與心理壓力;貪婪的巨獸,隨時在都市的叢林中出現,張開血盆大口把他們吞噬。

  因此,教師和父母必須用更多的心血來引導孩子,協助他們用生活經濟經驗的素材來沃壯智慧的根,用愛與耐心轉導他們走出狂飙與泥淖。於是,師長必須具備教導的基本知識和技巧。本章就教導的權威、教導的本質、教育對社會的回應和教育愛四個觀點加以闡述,作為教師和父母教導孩子的參考。

一、教導與權威

  教師或父母在進行教導時,必然扮演著權威的角色。因為教師有管教的責任,知識和能力比孩子高;特別是社會規范對老師和父母的地位相當尊重,其權威性也就相當明顯。

  權威可以促進孩子學習,特別是在身教的認同上,更是明顯。孩子總是對權威角色產生仰慕,而在潛意識中直接吸收權威對象的人格特質和待人處世的態度。換言之,身教是因為權威而引發的。權威也可以產生一定強制力,強制孩子認真學習,改正錯誤,鞭策其努力。

  權威往往被誤會為疾言厲色,或者不容懷疑的絕對服從。當權威被視為絕對服從時,其怕進行的教育是控制的、灌輸的、屈服的、沒有創意的。這樣的教育正好是反教育的。因此,權威必須建立在知識上、智慧上、品德上和專業能力上,特別是在啟發孩子的教育愛和能力上。它才會成為對學生循循善誘的力量,並成為孩子們認同的榜樣。

  從禅學的觀點看,教師必須先具備開悟的能力,才能引導弟子開悟。因此,禅門的教育是教師先具備心智開展的事實,然後才建立教育學生的權威,否則光說而不能力行,是空洞沒有價值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也是一樣,特別是做人處事方面,如果教導者本身,都不具備基本的倫常能力,沒有關愛別人的修養,他就失去做為“人師的權威”。他所講的話不容易產生有力的指導性。

  在教導上,人盡皆知,必須建立在自己“能夠”,然後才把孩子也教得能夠。你會英語才能教會學生英語,你會數學才教會學生數學。當然,做一位教導者的父母和老師,也必須自己能孝順才教子女孝順;能講信修睦才能教導具有這種人文素養;能負責,講公義,具備民主生活的態度和能力,然後才有能力和技巧去教好孩子負起責任,履行公義,適應民主生活。

  教師和父母所以失去教導的權威性是因為自己缺乏有素養的所造成的。自己缺乏愛人的能力,所以不能引發孩子也愛你,自己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孩子自然誤向歧途。所以我一再的呼吁,要把師長的權威建立在能力和智慧上。

  許多人自己不肯敬業上進,卻要教孩子認真向學;他們沒想到自己的行為本身就是楷模,而只是一味地“欲求”孩子的好表現。結果要求越多,發生的困擾和反判也越大。身教的楷模是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一位肯上進,能慈愛孩子,負起責任的人,他自然散放著強列的身教氣息,引導孩子實踐力行。反之,如果自己對子女或學生缺乏愛,不能踏實的關懷他們,幫助教導他們,尊重其根本因緣加以引導,缺乏教育子女的知識。那麼,無論是老師或父母,動用高壓手段也教不好孩子。

  管都孩子要嚴;對與錯,是與非,總是要清楚明辨。但不是用嚴厲的手段,而要用陶冶和引導。你當然要制止錯誤和不良的行為,而且要斬釘截鐵,毫不遲疑。因為你正代表著明智和社會規范,必須適時回應給孩子,這就是教導權威。但你必須注意,權威代表的是一種正確明理的力量,它的本質是愛,而不是暴。

  如果你是在氣憤之下,想到動用權威來壓制孩子,那只是運用了權柄,去強壓對方,並沒有引導孩子心智成長。在氣憤下打孩子,看起來也是管教,美其名為師嚴而後道尊,事實上,師長的威嚴並沒有建立起來,道也尊貴不來。原因是:教導者只是在生氣洩憤,並沒有時行教育或教導。

  孩子犯錯時,你要制止糾正,要督導改正;必要時可施處罰,甚至體罰。但處罰和體罰要越少越好,因為它會伴隨著嫌惡性後果,破壞良好的溝通,壓制自由的思考,影響學生情緒的正常發展,造成被動的行為態度。如果你非體罰不可,定要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對孩子施以體罰是出於愛心,而且是有能力的愛,能引發孩子改過遷善的愛。

  ·不能在氣憤時體罰孩子,這會把教導工作誤導成洩憤,既失去教育效果,又容易失手打傷孩子。

  ·孩子錯在哪裡,要說清楚,體罰之後,要言簡意赅加以訓勉。

  ·體罰加以追蹤考核,改過自新時,要及時予以鼓勵,言語的勉勵和欣慰的太度,對孩子最具誘導性。

  ·要慎選體罰工具,以教鞭或戒尺為宜,懲罰的方式不能造成孩子身心上的傷害。

  嚴格的說,體罰可能是比較無奈的辦法。不過,它也是一帖猛藥,不得已才可以用,而且要心懷愛心,打在手裡,疼在心理。請切記!猛藥要少用,否則會有嚴重的負作用。

  千萬不要把老師和父母和權威建立在處罰和體罰上,而要把它建立在德行、知識、智慧和處理事情的能力上。在自由民主社會裡,教育必須教導孩子愛、尊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集權式的權威,顯然有害於民主自由美德之開展。

  在禅的觀點下看教育,教育無所謂權威。禅家的出發點是用智慧的權威訓練學生,作學生的楷模,教導學生開展人生的智慧。禅者慈悲心的教導下,學生必須接受嚴格的磨練。禅門戒規,一言一行,都要如法才行。所謂:

  “具眾足戒,

  不犯威儀。”

  以現代教育來說,校規、生活禮儀、家庭生活規范,都是生活教育的一部分,都要嚴格要求,如有違失,亦施懲誡。不過,這是生活的規矩,而不是老師的權威。接受嚴格的生活訓練和勞動服務,負責各種職事,辛勤的工作等等。更重要的是接受忍耐的訓練。

  “一等僧是在師家的鍵錘中日益強壯。”

  教導一定要嚴,要認真,要多加磨練,但卻建立在悲智雙運之中。而學生卻也在老師以智慧引導下,終於有了開悟。

  從禅的觀點來看,教師的權威終究要面臨學生的挑戰。因為弟子如果不從老師的權威中解脫出來,就不能在精神生活上超越出來。比如說,唐朝的黃檗禅師,有一天,就用耕作的機會,以鍬來表示智慧與權威說:

  “就是這,世上沒有人能豎得起。”

  臨濟知道黃檗的意思,便把鍬奪過來,豎在地上說:

  “為什麼卻在我的手裡呢?”

  這也就是說,“老師,法和智慧不是也在我的掌握之中嗎?”於是,當天黃檗便退回去,並向弟子們說:

  “今天已有人帶領你們工作了。”

  禅的主要目的在引導弟子們醒覺、開慧、展現他的人生,教師的權威建立在智慧上和慈悲心上。當弟子們開悟時,已不再是權威了。

  禅門的教導方式是嚴格的,但卻很慈悲;有些禅師的慈悲,像春風一樣,引導著弟子徹底悔改。宗演禅師還是雲水僧時,在建仁寺的俊涯禅師下參禅。某日,天氣炎熱,在俊涯禅師外出大吃一驚。宗演驚醒了,來不及回避,只好繼續狀睡。禅師小心的走過,輕聲的說:“對不起!對不起!”而宗演比時則漸愧得渾身冒汗。從此,一分鐘也在敢放逸,朝夕精進參禅,後來成為一代宗師。

  我認為禅師們對弟子的教化,有時像烈日,有時像春風,時而迅風雷雨,時而清涼雨露。他們在教導的方法上表現得嚴格而慈愛。

  禅者自己是一個醒覺者,他們從來沒有因弟子的冒犯或過失而被激怒。所以在教法上也就活潑伶俐。我認為現代的教師和父母,在教育子女時,要保持幾分醒覺,才能樹立起教導者的權威。特別是學校教師,更應該從覺性中,培養好的感受性,了解學生,用他的專業素養和技巧來教導學生,而把那陳舊的打罵教育淘汰掉。

  當我們把教導的權威建立在智慧、知識、愛和專業的技巧上時,權威就不再是壓人的權柄,而能引導學生的能力和品行,學習的目的也就不再是建立權威。因為權威已經不復存在,老師和學生不是上下的關系,不是主從的締結,而是一種建立在教育愛和心智成長的互動關系。學生在學習,教師也在教學相長。學生投入沉習與探究,教師也進入一種謙虛謹慎的態度。學習的場勢,看起來教師是在循循善誘,但師生是同時面對真理的。

  教導的起點需要一種共識,那要靠教導者來建立,那是權威的。由於權威的特質,學生願意,也心驚成服的向師長學習。一旦進入教學的互動,權威已經沒有存在的余地,可是最後教師把學生教會了,學生對教師的愛心和求知態度則又無比的感激與尊敬。所以禅門把它分成三個階段:

  “開始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修行時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悟道時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

  在教導的過程中,教導者的權威是知識與愛,而不是強大的權柄。建立在知識與愛的權威,才能啟發學生,使學生不致掉入權威的奴隸,失去他們的創意和心靈的自由。

  

二、教學的三法印

  作為一個教導者,無論是父母或教師,都應認清教導的本質。有人說,教導是把知識和經驗傳遞給學生,把研究方法傳授給學生,把待人處世交代給學生。這些所指的都是教導的內涵,而不是教導的本質。教導者在沒有認清教導是什麼之前,一味強調教學的內涵,是不容易對教導工作掌握得恰其如分,發揮教學的效果的。

  一般人的觀念是把教導解釋為讀書和考試,這種看法簡值把教導狹隘到失去教導的意義。另有些人說,教導是師長引導學生學習德、智、體、群、美五育衡發展的活動,這樣的說法,看來十分妥協,也是今日國民教育的教導宗旨,這應該是很周延的說法,但是我們多年來的學校教育是不是很成功呢?於是,我認為上項教育宗旨,仍然沒有把教導的本質,作最活潑而具啟發性的闡釋。

  現在我要從佛學的“三法印”來說明教導的本質,這三法印可以說是生命成長的規律,是心智啟發和教育理念的宣示,透過三法印來檢討反省教導的本質,就很容易作意義豐富的把握。這三法印是:

  ·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涅槃寂靜

  這是佛陀為了驗證法所口說的三個規准,它是印證思想的三個法印,是鑒別思想是否錯誤的依據,它很像是現代邏輯實證論的哲學家所建立的規准“邏輯的一貫性”、“經驗的檢證性”、“道德的可期性”一樣,具有普遍妥當性的檢證效果。  

  (一)諸行無常

  什麼是諸行無常呢?它是指了世上一切事物乃至人世遭遇,沒有停滯不變的。比如說,經濟生活方式是變遷的,人類從游牧到農業,又由農業到工業社會,經濟體制越是自由化,生活就越是復雜,特別是從工業革命到現在,短短的兩百年間,經濟生產已進行了三次大變革;生產的技術隨著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益,經濟生活的方式也日新又新。市場、行銷、財務管理,都在活生生的變動著,這就是諸行無常。

  社會生活乃至社會結構,也在不斷的解組與重組之中變動,從農業社會文化到都市文明的更替,不只生活的方式改變,連價值觀念也紛歧多元。每一個人都在變遷中力求適應力求成長。

  每一個人每天所遭遇的事情,都是他必須去解決的新問題,你不能用昨天適應成功的方法去解決今天所遭遇的困境。因為情境已經不同,如果你還執著在昨天的成功經驗裡,就不能創造新的答案,你就注定失敗了。

  人的思想、行為、意識、情緒狀態也不停的在改變之中,如果想用一種刻板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往往是鑿枘不入的,是注這難以成功的。

  於是教學的本質必須建立在對人、事、時、地整體情境變遷的認識和適應上。師長如果不進修,不用自己的創意和智慧,不用自己的覺性去了解周遭的變化,覺察學生心智發展的狀態,只是一味依教科書來教學,那是死的教育,即使你用了啟發的方式來教書本裡的教材,也難逃死的知識。因為你教的東西跟學生心智成長和學習適應沒有關連。

  教師必須認清知識與經驗是具有時效性的,是無常的,的怪你要教育孩子能面對無常,能在無常之中發展覺性,發揮創意,懂得如何解決所面對的問題。禅門也經常引用陶淵明所謂的:

  “今是昨非。”

  教育哲學家杜威(J,Dewey)說教導是要促進一個人知識與經驗的不斷重組或改造。所以教導的目的是智慧的成長和環境的適應,而不是讀者,死記知識,那是愚昧的作法。禅家所謂:

  “直指人心,

  見性成佛(覺)。”

  這種教導方式就是不執著於知識、文字和既有的解答。禅的教導方法從疑至悟,沒有疑就沒有參悟,沒有參悟就失去覺性,那就是愚昧的無知。

  今天的教育如何呢?為人父母和師長的人,是否想想自己的教給孩子的是有用而能解決問題的智慧,抑或給他一堆死的知識?據我所知,我們已生活在民主的社會裡,卻很少教導民主社會所必須的待人處世之道,對於民主的道德和法治觀念,很少涉及,特別是許多父母和教師,自己對於民主法治的生活規范和基本適應能力都付阙如,他們又能教給孩子什麼呢?

  由於諸行的是無常的,所以我們的心智必須不斷的成長,這就是教導的本質。而實現這項教導理念,必須教師和父母得不斷的進修,都能參照社會環境的變遷進行教學。同時要認識,知識是活的,是一種解決問題的工具,而不是用來考試以表現成績的。《六祖壇經》上說:

  “心迷法華轉,

   心悟轉法華,

   誦經久不明,

   與義作雠家。”

  教導是活的,不是刻板的,是要在變遷中找答案的,而不是抱著死知識埋沒於變遷的洪流之中,這是佛法的第一個法印,是值得我們深思反省和警惕的。  

  (二)諸法無我

  諸法無我是指在待人接物的種種行為關系中,要明白事理,明辦是非,和諧合作,互相尊重,而不能從自我中心出發。事事想著自己的利益、地位、權勢,就會使自己陷於愚昧無知。所謂當局者迷,即指以自我中心待人接物的後必然是迷失無知。

  剛愎自用的人是不懂得諸法無我,自私自利的人是昧於諸法無我,不懂得群策群力以立大功的人更谙諸法無我的真谛。自我中心不但障礙了師長對學生的了解,也會破壞同僚之間的教導的合作。

  一個班經是由好幾位老師共同分科教學的。如果教師之間彼此有了成見,就不能合作無間,啟發學生。我認為基於教育愛和教導學生的使命感,教師與父母之間要損棄成見,教師與教師之間更應該不分彼此,共同啟發學生的。

  然而,在人際相處之間,要作到明是非,除我相,是不容易的。父母親可能對老師的不諒解而一狀告到法院,我實在很懷疑,這種訴諸法律處理方式,對於教育子女是否具有啟發性。相反的,一位老師不能時時檢計自己,而卻以師道尊嚴為藉口,認為教師的權威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又怎能教育學生明辨是非。我們的社會正流行著法院去控告老師,在法治社會中,我認為沒有什麼不可。但我要強調的是:它是不教導。

  我認為父母和教師都是教導者,他們如果不把自我中心的執著放下來,對子女的教導會產生嚴重的負面作用,甚至於產生摩擦,而學生成為受害者。有一位家長告訴我,他在學校游藝會之後,由於一時找不到級任老師,所以在告知另一痊任老師之後,把孩子順道帶回家去。次日孩子被級任老師嚴厲的指責,在言語間表示著貶損和恐哧。孩子覺得既無辜又害怕(對於一個比較怯弱的孩子,使用這種懲誡手段是反教育的,是對孩子心靈的一種傷害,一定要避免)。父母知道事態嚴重了,便打電話向老師道歉、解釋和賠不是。並解釋說,當天他已向某某老師說過,並沒有不告而帶走孩子的意思。這種誠摯得像野人的獻曝的說明和求饒,卻得到一個冷酷的答案:

  “你不用再說了!”

  這是何其絕情的回答。電話掛斷的喀啦聲使這位家長茫茫不知所措。事情似乎並沒有就此結束,這位老師在知道同事應允家長帶走自己班上的學生之後,卻又找同事理論指責,現在連另一位老師也被波及了。

  教學無非是為了要培養學生明白事理,有個政黨的心智成長環境,現在老師不斷旁生枝節,又怎能啟發孩子心智成長呢?仔細檢討起來,這個教師是陷在狹隘的自我中心之中了。當然,教師應該就這個事例做為教學上的參考實例,避免父母擅自提早把孩子帶走,但實在不需要制造偌多的糾紛和煩惱。自我中心有如一片烏雲,它會障蔽我們的智慧和光明性,會使一個人憂郁而消極。明朝普明禅師說:

  “一片黑雲橫谷,

   誰知步步犯佳苗。”

  要當心啊!父母新如果把孩子視為自己的一部分,把自己的欲望投射在孩子身上,要他來替你完成自己未遂的願望,那是錯誤的。因為孩子會變行成你欲望的工具,同時也會障礙其自我實現。當孩子的潛能被抑制時,他不容易嘗到成功的樂趣和充滿希望的人生。

  老師對學生的冒犯不可以牢記在心中,這既不衛生又不理智。它會影響孩子應有的教育啟發,更會因為成見而扭曲孩子的許多的意思表達。父母也是一樣的。如果師長不能把孩子們對自己的不敬,一掃而空,每天以嶄新的眼光去看學生,那麼你就會不停的受到干擾,你的自我中心也就列加嚴重。最後,你會失去教導者的全部立場。而且會越來越脆弱,越容易受傷害。那時,你的教學和生活都會受到相當的損害。

  最後我要說,師長若能擺脫(解脫)自我中心的習氣,孩子在你的教導下,會覺得情誼濃厚,有安全感。更重要的是他們也從你的身上,學會開朗和自由的思考,他們也能從狹隘的自我中心裡走出來,展現通達的人生。  

  (三)涅槃寂靜

  教學過程在教育家的眼進而,總認為它是一種活動必須從寂靜出發。

  當孩子的學習不受干擾時,學習效果隨之提升。什麼是干擾呢?你強制孩子坐下來讀書,本身就是一種干擾,所以許多父母強制孩子用功,終究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教師強制學生讀書,也是一樣。反過來,如果老師宣布一個小時之後考試,孩子們就會專注的讀書。俗語說:

  “牽牛容易,推牛難。”

  師長們預設一個有意義的目標,孩子們會動員起來,專注的學習。目標不宜訂得太遠太大,則對孩子的引導性較強;訂得越遠越大,就失去它的引導效果。許多父母老是告訴孩子,努力讀書有多好,可以謀得好職業,好待遇。這種目標既不正確,又甚為遙遠,是不會有好效果的。

  干擾有許多種,情緒上的不安是最嚴重的干擾,比如說,父母失和,家庭破碎,失去溫暖。所以我一再呼吁父母親,基於子女的幸福和成長之需要,要努力去締造友愛的家庭,甚至於呼吁政府,對於每一對新婚夫婦,施以婚前教育,告訴他們創造人健全家庭之前。研究中顯示,犯罪的青少年大部分來自不健全的家庭和父母離異的家庭。其主要原因是問題缺乏愛,造成不安和價值判斷的紊亂。情緒上的干擾是孩子心智成長上致的打擊。因為不安與矛盾不斷危害了他的專注和邏輯思考系統。

  其他的干擾包括生活環境的不適,交友不慎而誤碼入歧途,身體不健康等等。這些都可能導致學習上的干擾,師長必須注意協助,加以排除,或作適當的輔導。在禅的傳承中,佛陀說:

  “涅槃妙心。”

  教導者與學生之間,都必須在涅槃寂靜時,才可能有最好的心力進行教與學。也就是,如果不解縛就沒辦法邁履向前行動,不排創造心中的煩惱、障礙、疑惑和矛盾,就無法綻放清醒的心智去學習新知。

  涅槃表示教導與學生之間,都願意把困擾和障礙排除。教師把對學生的成見、偏見和刻板印象損棄時,就能清楚的認識孩子的潛能,引導他們自我實現。教師能診斷出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能替他進行補救教學,把基礎打好了,學習起來沒有困難,這就有了“妙心”或能力去學習新的單元。而對於學生的心理困擾,更須施予輔導,幫助他們克服它,自然能有好的學習態度和能力。

  在現代社會裡,工作是忙碌的,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是激烈的,所以心理壓力是沉重的。因此,學校與家庭都應教導學生心理壓力,心保持身心健康。緊張和壓力是導致許多人頭疼、怠倦、苦悶和身體虛弱的主要原因。特別是由心理壓力所引起的消化系統的疾病,經常感冒和失眠,給現代人帶來無比的困擾。當心理壓力超過一定限量時,甚至可能產生精神崩潰,造成嚴重的精神症狀。自殺的人口逐年增長,要懂得淨化自己的塵勞。消除心理壓力,才能恢復自由清醒的心境。這樣才活得自在,活得有朝氣。《六祖壇經》上說:

  “使六識出六門,

   於六塵中無染無雜,

   來去自由通用無滯,

   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

  當自己透過感官去處理各種生活事務,沒有染雜執著和心理障礙時,就能清醒思考,表現出好的適應能力,去創造和展現,那就是定慧等的三昧自在。

  我們必須肯定心理壓力的纾解、禅坐的訓練、運動和休閒的培養、美育和喜悅情緒的陶冶,是教導上必須重視的課題。

  

三、對社會的回應

  過去的教育,一向重視知識、學理和思想的教導。其內容是獨立於現實生活之外的。到目前為止,我們的教科書仍然以學科和學理來編纂,而很少能直接反映社會的需要。比如說,我們生活在高度工業化社會之中,每一個人都承受著相當心理壓力,可是在國民教育之中,幾乎很少教導纾解心理壓力或維護心理衛生的技巧。學生們在課本中所學的是一篇大道理,但與社會適應攸關的事情則諸阙如。比如說,我們的社會正走向民主化和自由化,但教師對待學生的言行和平時所表現的太度,卻不是建立在民主之上。

  我認為民主教育必須建立在生活教育上,建立在對於公共事務的討論與了解上,建立在人際關系的處理上。因為它是活生生的練習,透過與生活的結合,民主的素養才表現出來。有許多人以為民主教育的重點是選舉,我的看法是如果把主教育的重點擺在選舉上,將會是掛一漏萬。

  當社會主民化、自由化等,他的國必須具備民主的能力和自由的心靈。民主是結合大家的意見、思想和能力的一種方式,同時也是尊重個人尊嚴,維護個人權益的制度。民主教育的目的應是培養合作的行為,從合作之中建立共同的規范,從小組研究中探究新知,從分工合作中相互尊重。民主不是只限於政治活動,而是一種求知的方式,不只是協調意見的過程,同時是相互關愛的理則。透過民主生活的歷練,學生知道每一個人的角色各不相同,知道彼此敬重。更明白為了維護共同的權益,必須守法,學習制定公共政策,並學會如何相處之道。

  想想我們對年輕的一代提供了什麼教育?我們在生活教育上所教的都能回應社會的需要呢?在教材之中,我們沒有討論什麼是宗教,什麼是迷信,以致連大學畢業的人也同樣走入神壇,為他簽大家樂或買股票許下貪婪的願。我們教給孩子倫理學上的教條,卻完全不告訴他們倫理正是他的心智狀態,他們的言行和舉動正在影響自己的幸福、心理的健康和對子女的身教。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能回應提升社會、政治、經濟的需要時,教育就是無能。當這個社會有許多人在盲目的操作股票,忙於投機式短線炒作時,教育有沒有及時反應出來,給學生們一個正確的股票教育?沒有。這個社會離婚率越來越高,教育是否及時作婚姻幸福的教導?沒有。青少年沉迷於電視,不肯承擔責任,游蕩嬉戲時,教育是否對剛結婚的人施以教育子女之道的講習?沒有。公寓及大樓的喧鬧吵雜,寵物的糞便和噪音干擾,教育是否提供過公寓生活的單元來教導改進?沒有。我很懷疑,我們的教育的應變及回應能力。所以,我建議教育部應該有一個機構,全責搜集社會對教育的需要,及進回應在教學上,那才是活的教育。當然,我也期待教師和父母,要及時把社會上所發生的事情,反應在日常的教導之中。禅門常說:

  “道就在日常生活之中。”

  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教導,那才是生動活潑有意義的教材。我建議每一個家庭,都能在晚餐之後,很輕松的跟自己的子女閒聊學校生活、社會新聞或生活趣聞。這不是教訓子女,而是閒聊的討論,高有責備和評價,但要能在傾聽、寬容和了解之中,去引導孩子明白事理。

  我稱這樣的生活教育活動叫“家庭大學”。我家的家庭大學中,從科學到文學,從宗教到迷信,從社會百態到生活趣聞,從學校到家庭,都是談聊的素材。我聽的似乎比說的多,孩子們教了我許多新知,他們更是在談話中反省思想,他們每天都在生活中自我教導。當然,我也是其中一員。現在我把家庭大學價紹給每一個家庭,不必每天開講,在自然的氣氛下進行,時間不拘,可長可短,其樂無窮,教導的效果亦大。

  我也建議中、小學校老師,在班上開設“閒聊時間”,對於社會百態,校園點滴,生活見聞等等,讓學生們很自然的說出來,交換意見,提出討論,老師當然也是一位參與者。不過,老師必須注意自己的角色,你只是一個引言人,不是批評者,是一面鏡子,而不是答案的提供者。教師的使命是讓孩子在討論、爭辯和互相回饋中認清事理。不過老師要維持學生們避免對人的評價和人身攻擊。

  社會的進步是由於教育能提供及時的導正功能。如果教導的內容不能發揮先導的效果,教導就失去了它的意義。

  

四、教育的愛

  現代父母對子女的愛是豐富的,但卻有一個弱點,他們的愛大多是一種有能力的愛。有能力的愛是能引發子女愛的回應:能沃壯子女關心別人,負起責任,努力求知,成長為健全人格的力量,依我的觀察,許多家庭的愛是一種盲目的溺愛,這種愛不能引發子女心智的成長。

  許多父母親的心腸軟得不能把握教導的原則,未能堅持要求孩子為自己的生活負起責任,為家庭作出貢獻。結果,孩子生活在溺愛之中,被保護慣了,造成了一種脆弱不能承擔責任的性格。你要當心,一個脆弱又不能承擔責任的人,已經足夠資格當不幸的人。

  最近,有機會與校長及科主任漫談學校教育,談到教育的風氣。有一位校長告訴我說:“許多老師是來教書的,他們來學校的職責是把書本按照進度表上完;他們沒有愛,不關心孩子的心智成長和情感狀況。”有一位輔導主任告訴我說:“如果一位老師,在學校裡所談的不是教育而是炒作股票,不是對孩子的關心而是飲酒作樂,不是道德文章而是言不及義,我真懷疑他們在教室裡,能給孩子些什麼。”教師自己如果不能從愛裡綻放著以身作則的光輝,孩子成為成長的心理環境又何其清冷哪!

  教導的基本原理是透過愛而引發孩子對社會的關心,對袍澤的關愛,對四周情境的關注。同時,也透地過愛所表現出來對孩子的責任和尊重,而引發孩子同樣有此能力。愛能激發一個孩子上進、求知,愛也使一個人成長為一位健康的巨人。任憑挫折和無情的打擊,都能經得起生活中的風寒。

  民主與自由的社會是開放的,開放意謂開放的,開放意謂著你再也沒有一個權威的東西可以依賴。因此每一個人必須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成為他自己:自己就是自己的依賴。禅門所謂:

  “你就是自己的依正。”

  每一個人必須依自己的根性因緣成就其人生,要接納自己,要喜歡自己的生活,那就是自愛、自由和醒覺。不過,要引導孩子走向這條獨立自由之路,最需要師長他有能力的愛。

  對孩子的愛,師長所付出的不只是保護和撫育,同時要給他權會磨練,勞其筋骨,若其心志。教導者是一種愛的付出,學習者是經過陣痛的誕生。我認為教導是一件艱钜的工作,師長也在苦其心志中教導,在動心性中,引導孩子長出智慧與德行的新芽。據我所知,學校裡像這樣的老師也是大有其人。他們是一群沈默的工作者,從未伐善,亦未施勞。

  有些師長是在關愛學生,但是愛之深,責之切,反而對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傷害,這種情形時有所聞,有是今後教導上應多加留意的。有部分師長,在苦口婆心之後,學生還是頑得混淆不清了。所以我呼吁現代的老師,處罰學生一定要冷靜為之。

  我最擔心的是一些體罰的官司,會影響教師對學生的退縮。幾個特殊的案例,導致教導風氣的丕變,教育將會益表無能。

  教育需要教師的愛、睿智和勇氣,教導需要老師一念清醒的處置與回應。我知道,師恩是何其偉大呀!

  這個時代是一個變動迅速的時代,往後的社會變遷將更加快速。我們不可能教給下一代生活適應的定則,因為那永遠趕不上適應新情境的需要。所以我們要培養一個醒覺的心靈,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對人與事物之熱愛。基於這個信念,教導才顯得活潑有效。

  教導是一門活生生的藝術,它需要各種知識,更需要創意;只有透過師長的創意,才可能教好學生,只有透過教育工作者的自覺,才能引導學生走向光明的未來。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