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石巖教授:覺·教導的智慧 第三章 人文智慧的啟發
覺·教導的智慧 第三章 人文智慧的啟發 人文智慧就是一種精神生活的創意,使人產生蓬勃的朝氣,明白事理的睿智和反省思考的能力,而禅的本質正是人文教育所必須的內涵。 人的一生能否不斷福慧增長,邁向成功之路,要看他是否具備起碼的人文智慧。我所說的人文智慧是指一種內在的精神悟性,它像禅家所說的“毫光照大千”一樣,給自己孕育活力、熱心和光明。人文智慧得到開展的人,幸運之神必然經常守護著它。因此,教育上必須重視對學生人文智慧的啟發。 禅的本質就是要開啟一個人的覺性,透過清醒的智慧,去展現其豐富的人生,幸福的生活,成功的事業,恬談悅樂的態度和慈悲的精神。它正是人文教育所必須的內涵。 智能和智慧是不同的,智能是智慧透過經驗法則所衍生的思考、邏輯、知識、經驗和言語系統;智慧是一種創意、開悟和直覺的能力。我們因為有智慧才孕育出創意,觸及到一個全新的思考領域和情性的活動;但如果要把它加以證驗、整個和敘述,就必須用智能來處理。智慧是一種觀照和開悟的能力;智能是一種系統的邏輯和思考工具。 就精神生活而言,智能是很重要的,但智慧尤其重要。智能是現象的、形式的、可以操作的系統。智慧是無相的、超越的、創意的、領悟的。因此,我們若缺乏智慧的創意,就沒有解決新問題的點子。然而,我們的教育太偏重科學智能或人文的知識,很少啟發其智慧,所以科學研究的創意不彰,人文精神的表現亦顯得沒落。本章的盡可能談的人文知識就是一種精神生活的創意。透過它我們才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道德的判斷。透過它我們才能在坎坷的人世,有著堅強的毅力、清醒和活潑的態度。 生活在一個價值觀念紛歧,物欲充斥,處處是誘惑與陷阱的社會裡,能保障孩子不致墮落的是人文智慧,能促進孩子開展成功人生的是人文智慧,能使他活得悅樂自在的也是人文智慧。 人文智慧是無相的,所以很難直接教導。父母教師只能透過經驗學習來孕育孩子的人文智慧、茲就實踐的智慧、信心的智慧、否定的智慧和應變的智慧加以討論如下: 一、實踐的智慧 禅是傳遞生活智慧的一門藝術。它不是理論性的哲學思辯,也不是規范性的道德格律;而是啟迪一個人,活在醒覺和實現的過程中,具有實踐的智慧,能妥貼地待人接物,解決問題,過創造性的生活。 禅師們教導弟子,無不落實在生活的實踐,深入心靈的啟悟。在教學上避免理論和規范的闡述,而用直接導入的方法,要學生自己去發現,去品觸,並享受其成的喜悅,承擔挫折或失敗的感覺,從而學會自愛與自重。只有這樣才能直接獲得實踐的回饋,好讓他們能自我提升,發現生活的光明面。 在教育上說一篇冗長的大道理,顯然不如從直接體驗和力行中去表達善行來得有效。與其讓學生說得頭頭是道,還不是如實際去做一次觀察、激蕩和探究。生命的圓滿答案,生活的喜悅態度,是從每一個人的心中流露出來的,因此,如何使一個人能在實際生活中綻放著智慧,才是教導的核心課題。 你一定不會否認這個事實;影響自己最深的教誨,往往不是從課堂的學習獲得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經由老師、父母或同學的激發。諸發如一件偶發事件,一次及時的談話或提醒,直接在那事態中觸動你的心思,直滲心頭,使自己的有了徹底的改變,從而走向新生。禅家總是提醒我們: 這是說,經過系統化整理的說教,充其量只不過是一堆知識,孩子們即使照單全收,也不能獲得活潑的創意和智慧,真正的智慧必須在實際活動與思考中歷練得來。 因此,禅者時時刻刻把握機會,為弟子作出風馳電掣的腦力激蕩,要他們在讀誦經典之後,把知性的說教推開,用自己的悟性去思考,去發現,去生活,去展現,去適應那充滿變化和新奇的環境,去解決所面臨的問題。禅師就像催化劑一樣,能及進觸動學生的心靈,讓他們的思想活絡起來,看透疑惑,發現到清澄的答案。禅師也像一盞明燈,總是在學生山窮水盡的時候,給他們一線光明,照得柳暗桃花明,這就是禅門教導的禅機。 現代的老師或父母,在教學上普遍犯了禅家的大忌。大家總是求功心切,想要一語道破,好讓學生照單全收,結果反而失去學習的歷程,教學效果也就大打折扣。我常聽到老師訓示學生說,“要有禮貌,這樣才有好人緣”、“你要有恆心干下去,它是成功的憑藉”、“你要有公德心,這是現代公民的責任”等等。但你也必然發現,我們的國民禮貌,實在無可恭維,公德心更不當一回事。試想,當你看到市民蠻橫地擠公共汽車,開車子的紳士卻不守道路交通完全規則時,你能說他們的老師和父母,從未教給他們起碼的規矩嗎? 生活態度與德行不是用知性化的理解培養出來的。許多人說,現代人缺乏道德觀念。我認為,道德觀念一點也不缺乏,真正缺乏的是實踐的能力與智慧。今天的教育,太偏重知而忽略行;太強調知識而不重視在生活中實踐。最近,我與兩個念國中的兒子討論學校應如何加強生活教育。他們對我開玩笑說:“老爹!你是教育專家,你是知道的,教育部可以請國立編繹館,再編一本厚厚的課本,讓學生們讀誦、記憶和考試。最後,讓大家忙得連家庭生活情趣也沒有了。”我知道是玩笑,但是我們目前的教育不正是也是如此嗎? 在教導上,我們很少透過生活的回饋和體驗來建立學生的道德能力和生活態度。我知道許多父母和老師,嘴上說教個不停;要用功讀書!要誠實負責!要放輕松一些!這種說教法,即使說破了嘴皮,也達不到真正的教育效果。所以禅家說: “思而知, 慮而解, 是鬼家活計。” 如果父母親不在生活中教導子女,只一味要他念書,而不時時透過風趣、規矩和及時的指導孩子應對時退、做家事,就很難培養孩子們主動負責的精神和實踐力行的毅力。 無論是家庭教育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核心問題是培養孩子們的實踐智慧。教育學家們把它解釋為一種思考、判斷、探究和實踐的能力。人一旦具備這種能力,就能引發自愛和自動的精神,它是心智不斷成長的動力,也是健康精神生活之所系。因此,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有個健康而幸福的人生,就必須從以下幾點去培養他們的實踐智慧。 ·鼓勵孩子讀書,更要鼓勵他們學習做人做事。 ·讀書、待人和做事必須結合起來,成為一個完整而有意義的實踐智慧和能力。 ·要引導孩子自己回答問題,才能培養其實踐智慧。 在我們社會裡,父母親雖然普遍關心子女的教育,但卻偏重學校的智育,而疏忽全人教育的陶冶。而智育的目標又定位於考試。因此,許多父母親把教育看成學生的成績單,只要有好成績就處受了好教育。這一來,五育均衡的合適人教育被犧牲了。孩子們整天埋在書堆,喪失接受生活教育的機會。許多家庭為圓孩子能考個好成績,更把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只有讀書,不足以開展智慧,照顧得太多,孩子就會缺乏獨立和安全感。生活的體驗越少,經驗越窄化;多替家裡做些家事,合作分擔勞務,反而使孩子覺得能干、有用、快樂、有信心。禅的教導是: “日常生活之中涵藏著珍貴的教導。” 如果父母和師長,不注重寓教於生活,所學習的知識,無非是一堆幻夢泡影的東西,那是不實在的。 其次,學習能否具有豐富意義,使學生真正受用,有個通盤的了解,那就是要看所提供的教育是否能把知識、待人和接物完全融合起來。佛法重視“理事無礙”,也就是說,所有的學習必須構成一個完整的意義。這點文化學派教育哲學家斯普朗格(E.Spranger,1982—1963)把它解釋為:把知識和經驗的意義,作豐富的把指握。 說到這裡,我想起多年前的往事。當時,我的第二個孩子念政大實驗小學三年級,有一天晚上,茶馀飯後的時間,他很仔細地告訴我吳郭魚的引進,魚在水中游泳的動作和優美。又說到魚器官的功能,最後還告訴我魚肉的鮮美。我很驚訝於他所知之多,而且實際有系統,於是問他怎麼會知道得那麼多,他說: “今天上自然課,我們分組觀賞吳郭魚,五個人一組,既好玩又有趣。我觀察得很仔細,連呼吸、尾和鳍的擺動,游泳的姿勢,都看得很清楚。” 我接著問道: “你又怎麼知道魚的內部構造和器官呢?” 這時他張著一雙亮麗的眼睛說,在他們充分觀察魚的外形,揣摩魚的游泳動作,所賞魚的優美線條之後,老師教他們如何迅速讓魚窒息,減少魚的痛苦,如何放在鍋子裡煮清蕩,接著仔細品嘗吳郭魚的鮮美肉質,邊吃邊觀察器官和骨頭,我聽著,自己也融入那驚奇與穎悟之中。 當時我為了使這個生動的教學擴充其廣度和深度,讓孩子能把握更深更豐富的意義,所以又問道: “那條活跳跳的魚,後來那裡去了? 孩子說: “被我們幾個小朋友吃光了!“ 我接著問: “這樣就結束了嗎?” 這時,孩子疑惑地看著我,一言未發,顯然不知道如何回答我的問題。稍停片刻,我對他說: “要記得感謝師恩,因為他教給你驚奇、探究、實踐和領悟,也要感謝那活生生的吳郭魚,因為他現身說法,啟發你了解自然的神秘與完美。”孩子點頭笑了。他的笑似乎包含意義豐富的完整學習歷程。 最後,教導必須能引發學生自己回答問題的能力。一個稱職的教師或父母,必然要引導孩子主動求知和尋找答案的能力。被動的學習,對孩子心智成長並無實益,死板的記誦,無法產生實踐性的智慧。美國北卡羅來那大學威廉斯(H,Williams)教授,對他所任教的哲學課考試,有其獨特的看法。如果你照他所說的作答,一定得不到好成績。有一次,有全位學生抱怨說: “老師!我寫下的答案都是你課堂上講的,一個字也沒有改,為什麼得不到甲等?” 威廉斯教授的回答是: “那麼我問你,我吃了一頓飯,你得到了營養嗎?這次考試。我要的是你們的省發和意見,我的意見我自己早就知道了。”威廉斯不愧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他深深的了解教學的目的在於發慧,而不是記誦。禅門又何嘗不是一樣呢?唐朝的洞山苦苦要求他的老師沩山為他解釋醒覺之道時,沩山卻橫下心來對他說: “我父母為我生的嘴,不是用來替你解答疑情的。”生活的智慧,必然要建立在“自性自悟”上,如果孩子不能自己反省思想,不能在生活中觀察省悟,他所學習的一切知識都不能有益於生活,這將導致生活的潰敗。香嚴未悟道時,也乞求他的老師沩山為他解說生活之道,而沩山總是說: “我說的是我的答案,對你沒有什麼幫助啊!” 可是經過一番波折和歷練參學,香嚴卻自己悟道了,當時卻說:“老師啊!要是當時你為我說穿,我怎麼有今天這樣麼徹底的發現呢?” 禅家總是苦口婆心地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去破解疑惑,而不讓步學生撿現成的答案。反觀現代的教育,則往往疏於實踐智慧的培養。我常常想著,校門口寫著“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真能培養出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嗎?教師們把學生集合起來,訓誡他們一定要守紀律、負責、講公理,這樣的說教,可以孕育高貴的情操和民主態度嗎?我也常常想著,用一只鈍拙的斧頭,能精雕出綻放光芒的明珠嗎?很明顯,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們要透過禅的智慧去教導學生,啟發子女,要讓教導落實在日常生活之中,才能引發孩子們實踐智慧的開展,也是我們能給下一代最珍貴的般若明珠。 二、信心的智慧 一般人認為信心是一種心理現象,或者把它解釋為一種道德規范或必須恪守的生活律則。我認為這並沒有把信心的本質和內涵,作完全的把握。事實上,信心是一種生命力,同時也是生活上珍貴的智慧表現。人的一生有了信心或信仰,必然能生活得穩實有力。生活有了信心,做起來業就能把握原則,是非分明。學習有了信心,就能锲而不捨,一定會有成就。所以教育之先,必須先培養信心。 禅門很看重信心的培養,《華嚴經》上說“信為道元功德母,能養一切諸善法”,它是成功人生的基礎,是孕育生命活力的泉源。所以,我們不妨把信心視為一種精神生活的智慧。教育上,在啟發思考之前,必先建立信心,在教導待人接物之前,也要先陶冶信心。由於它與精神生活息息相關,與圓滿的人生不可分離,所以唐朝僧璨大師的《信心銘》中說: “信心不二, 不二信心, 言語道斷, 非去來今。” 信心這種人文生活的智慧,是在生活中直接表現出來的。它決定精神生活的品質,決定事業的成敗。它不是用言語傳遞的知識,不是用熟讀和記誦所教得來的。當然,這也不是時間上過去、現在、未來所刻意要表現的道德規范,而是瞬目揚眉之間,與生活完全本融,自然流露出來的。所以,只要你刻意想使自己有信心時,信心總是不夠渾厚實在。 因此,做為教師和父母,必須重視孩子們信心的培養。星雲大師期勉佛光山弟子的工作信條就是: “給人信心, 給人歡喜, 給人希望, 給我方便。” 其實,這四點就是教師和父母培養孩子信心和人生智慧的方法。孩子們要在成功的經驗中建立信心,在多方面學習和試煉中增長信心。孩子們信心的成長要從生活與工作中培養,從易而難,由簡到繁,由近及遠。它要從家事做起,從待人接物做起,從學習上的點點滴滴做起,當父母親能引領孩子,多嘗試,少責備;多指導,少批評,孩子就很容易建立信心。 鼓勵孩子自己去試探,很容易培養主動歡喜的干勁,這是培養信心的第二種妙力。IBM公司現任總裁湯馬斯·華特生二世(Thomas J.Watson,Jr.),在他所寫的《父子公司》(Father & Son Co.)一書中說: “父親從不刻意教我經營之道。他希望我有更多自由作決定。但在同時,我也必須為每一件須經他批准的事上據理力爭。我知道父親在考驗我,鍛煉我,讓我學習成功的智慧。”他靠著父親給他的信心和歷練,在他父親過世之後接管了IBM而這個迄今卻成為世界性的大企業。 有希望的人,一定會有信心,有信心的人也必定充滿希望。教師和父母一定要給孩子希望和信心。你必須了解,希望是自己發現的,而不是別人指定的,發現希望的動力就是信心。因此,能給孩子信心,就等於給了他成長的希望,生命的希望,幸福的希望。成人不可以拿物欲來引導孩子,因為那會誤導成為欲望,反而失去真正的希望。 最後是方便,有方便才有善巧,有方便就有貼切的啟發。我們能給予孩子學習上的方便,適應孩子的需要,力求變化彈性,配合學生的需要加以指導,都是方便權變的做法。教育的真谛是: “教學的措施是為了適應學生成長的需要; 絕非強制學生來順從教學的措施。” 教導的旨意在於啟發學生,使他有信心,有興趣,肯自動學習,從而開展他的潛能和智慧;而不是把學生教成讀書而不懂求知,會考試而不懂生活的書蟲。 信心的背後是一種安全感;經常遭遇挫敗,受到過多的批評和凌辱,失去安全感,沒有機會伸展自己的才能等等,都會嚴重破壞孩子的信心。因此,師長要多方維護孩子信心的成長,這樣才能培養堅定不阿,剛強有力,能力行悲智大願的人。 真正的信心不是建立在依賴權威之上,而是一種能自我肯定的開悟。這種對生命的開悟,是自由的,是能從許多障礙和誘惑中解脫出來的正信。它使自己能更自在,更接近真理。難怪唐朝的仰山禅師對他的老師沩山禅師說: “我連信仰都不要。” 於是沩山問說: “你是信之後才要它呢?還是不信才要它呢?” 仰山回答說: “除了我自己之外,還能信個什麼。” 禅家所謂的信心,不是對權威的盲目信從,不是自大和自我膨脹,更不是挫敗後神經質的迷信。真正的信心是源自內在心靈世界的反省、覺悟和肯定。透過這樣的信心,才接觸到生命的第一義谛。這才回向過來,能實實在在的去過理智的生活,同時與佛的精神法界相應。 信心顯然是要從日常生活中培養,形成一種肯定、安全感和積極的態度,最後形成一種剛強的生命智慧。我認為培養孩子的信心,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鼓勵孩子發揮優點,改正缺點。 ·培養凡事預作准備的習慣。 ·在孩子心中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 ·培養自信信人和喜歡別人的態度。 ·引導孩子勤勞做事的習慣。 ·陶冶正確的宗教信仰。 每一個孩子都很聰明,只要你能看出他們的優點,信心之火即可引燃,脫穎而出。世有伯樂而後有千裡馬。只要你稍加留意,就可以看出各個孩子本有的才智。有一位教師為一名頑皮的學生大傷腦筋。他的學業水准低落,鬧事,以大欺小。有一天,老師請他幫忙收拾辦公桌,他不但把桌子整理好,而且把桌子移致力另一個角度。並對老師說: “老師,桌子移動一下方向,顯得氣派,你看!光線也好多了。” 教師新奇的坐上移動後的位置,對他表示滿意和感謝。第二天,這個頑皮的學生,又建議老師,重新布置他們的教室。老師同意他的建議,由他負責策劃並指導他征詢班上同學意見,提出計劃。一星期後,班上煥然一新,頑皮的孩子也泛著自信的爽朗。老師能給予學生自我肯定的機會,學生就可以發展潛能,所以禅家說: “灼然一切處, 光明燦爛去。” 讓孩子看出自己的優點,就是佛光普照;佛光普照之處,缺點也會轉變為光明的助緣。 培養孩子凡事預作准備的習慣,信心就會自然的建立起來。人之所以缺乏自信,是因為對眼前的事情缺乏了解,而引發不安的感覺。因此,無論家庭教育或學校教育,都要培養學生“預備”的習慣:讀書要預習,考前要充分准備,參加一個活動也要事先搜集資料。就成人而言,參加一個會議要准備,赴國外考察要先閱讀基本資料,參加一個餐會也要有所准備。許多人曾疑惑的問我,去參加一個餐會,看一個少謀面的遠親,為什麼要准備呢?我的答覆很簡單,“如果你不知道共餐的人的基本生活資料,就會因為無話可說而尴尬,說話不切題而覺得窘迫,氣氛也不熟絡。最後,你會敗興而歸。”類似的經驗是使許多人對於交際活動卻步的原因。准備可以使你胸有成竹,信心倍增。禅家說: “一切現成。” 但如果沒有一番修行和預備的學習功夫,那來的“現成”呢? 給孩子成功的經驗和溫暖是很重要的,這正如同時要給他必要的生活磨練一樣不可或缺。給孩子成功的經驗和溫暖,是要在孩子心裡深處打下建全的自我形象,給他一些工作上的磨練,是要發展他的承擔能力和責任感。給孩子成功的經驗,就是給他自尊;讓孩子承擔責任,就能使他多才多藝,這是信心的來源。 日本企業界用人,普遍主張從基層干起。從基屋干起,做起來容易成功,多學些成功的經驗;由基屋做起,各種磨練考驗增加,將來才有信心堪當大任。禅家重視基礎生活的磨練,幾凡挑水、劈柴、知客種種要作都要磨練,因為道就在這些紛繁的生活與工作之中表現出來的。禅門的教育信念是: “潭深魚聚。” 經過多方面的學習,知識有如深潭,種種的見識就像群魚一親活絡浮游出水。沒有經過艱困就沒有入木三分的體驗,缺乏生活的挑戰就不可能有好的信心。請主意,禅家的妙語: “伸腳就在縮腳裡。” 不過,師長們一定要記得,對孩子的歷練,需要你多方面的指導、鼓勵和支持,這才是真正的愛。 培養子女對人的信任,也是教育上重要的一環。能清醒與人建立互信,自己才有安全感,才有和諧人際關系;它影響子女未來的家庭、婚姻、社會適應。現在,由於綁架犯罪太多,師長對孩子,並遍在教導防人之心不可無。但若過於危言聳聽,做了過當的暗示,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安全感將會受到危害。我們要教給孩子健康的一面,當然也要教給他們的消極面。但要立足在積極面上才行。 最後,信仰可能是當前教育最缺乏的一環。我們把信仰含糊籠統地視為宗教迷信。於是,正信了宗教信仰,隨著對封殺迷信的強制性意識,被摒除於教育之外。正信的宗教理念和信仰被遺棄了。人們天生所需要的宗教信仰,開始盲目移轉。在宗教自由的條件下,不少迷信的神壇或寺廟,反而誤導了信仰。而正信的宗教,包括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等,反而沒有發揮應有的教化功能。我們社會的宗教活動,脫離不了怪、力、亂、神,甚至是一種精神困惑的反應。 天是,正信的宗教清流,有必要介紹給新的一代,讓他們接觸生命的本質,看出人生的崇高意義,給予光明的生活引導和待人處世的基本態度。 宗教給予我們安身立命的精神力量,它不是一種強制的教導,而是在生活中的薰陶。正信的宗教情操,促進個人精神生活的成長與圓滿,它能給孩子一項人生的最大財富。在價值紊亂,世途險惡之中,我們離不開苦難與迷失。只有透過宗教的信仰,才有個真正皈依處。清素禅師說: “世界是佛魔共有的, 最後放下時, 要能入佛, 不能入魔。” 信仰所能給我們的是生命的終極關懷——成佛~~一種精神法界的生命延續,要趨向善良和慈悲。 我認為信心是精神生活的智慧,有了它,無分男女、老幼、貴賤、貧富,都能得到安穩和悅樂。教育一定要重視信心——自信、信人和信仰,這才能給下一代一個清明的人生坦途。 三、否定的智慧 我們除了要教導學生信心之外,也要教給他們“否定的智慧。”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習慣於用“是”來表示肯定和支持,用“不”來表示否定與反對。在語言使用上,我們有了刻板印象,總覺得否定是很難為情的,是跟別人過意不去的,不合作,不成全對方的。肯定則表示自己識大體,支持別人,個性大方而隨和。於是,許多人礙於情面,為了保持自尊,經常因為不便說一聲不字,使自己陷於困擾和窘境。 人總是不便婉拒朋友,才會跟他們一起斯混。不能勇於說不,而使自己失去做人的原則。不好意思表達自己不同的看法,造成無謂的損失和困局。事實上,否定的意識一如肯定的意識,同樣具有積極的意義,都能促進思考的清醒,個人的獨立和自由。所以說,肯定與否定的平等的。教導學生時,兩者不可偏廢。 禅家經常教導弟子透過否定去尋找肯定。他們訓練弟子否定自我中心,而促進自我了解,提升自己的感受性,發揮清醒覺察的能力。人總是在拋下對面子和尊嚴的顧慮時,才有幾分自在,少許自由和清醒的思考。因此,唐朝的趙州禅師,最常用否定的方法來啟發學生,特別是弟子們問到什麼是道或什麼是成佛的根本法門時,他總是說: “無!” 他回答的“無”,不是表示沒有答案,而是“無”這個否定的智慧就是答案。他要你否定一切成見,一切偏見,一切刻板印象,那就能張開法眼,看到最清楚的答案,這時看的人和被看的對象,都處於最真實的“如來”狀態,亦就是人類智慧流露和展現的時刻。 無這個字表示不要被別人的意見所左右。如果一個人很容易被別人的批評或消極性看法所感染,就會打擊自己的信心和豪情,放棄自己秉持的原則,而走向失敗之路。反之,若能否定別人的冷言冷語和消極性批評,自己就能堅持理念,去創造新機運。 日本新力公司的締造者盛田昭夫說,新力公司在一九五七年便向美國貝爾實驗室買到電晶體的專利,他們不斷開發新的電晶體,同時也開發了小型收音機。當時,美國也有一家公司比他們先制造出電晶體收音機。他說,我以銷售員的身分,信心十足到美國推銷自家的收音機。美國公司也派員推銷產品。當時的收音機有真空管放大器,加上使用大型喇叭,音響有分量,能發出好的聲音,消費者對於小收音機興趣缺缺,於是美國公司停掉生產電晶體音收機。然而日本新力公司卻努力開拓市場,他們發現同一個時段有許多節目,而以一個一台收音機,好收聽自己喜歡的節目為號召,在推銷上獲得成功,而行銷世界。 新力公司在聽到消極的反應時,瓴導人深通禅家所謂“無”的否定智慧,不受它的影響,而睜開自己的慧眼,淨靜的創造市場奇奇跡。而美國公司卻接受了一個消費者的刻板印象,不懂重去改變消費者的觀念,這就是成改的分野了。唐朝牛頭法融禅師說: “無心恰恰用, 常用恰恰無。 今說無心處, 不與有心殊。” 禅門所說的“無”即是否定一切刻板的意識情結,用活潑的“心”去待人處事,所以是“無心恰恰用”,而最恆常可用的心卻來自“無”。在這種心境下,“無心”與“有心”並不是絕對的殊異,而是一體之兩面。這是我們所要教給學生的。 於是,我把“無”這個開啟智慧的禅家妙方,取個名字叫“否定的智慧”。它是以否定來發現肯定,以消除塵垢來看清事理,以淨化自心顯露智慧。這個無心妙方要從以下幾個層面去努力: ·否定貪婪才能展現卓越的潛能。 ·否定對尊嚴的的執著,才有自由的判斷。 ·否定消極的念頭,才衍生積極的態度。 ·否定刻板的思考,才能孕育創造的智慧。 貪婪是一種精神生活的病毒,一旦侵入人的思想,就會破壞他的正常思考,老想著投機取巧,來滿足無限的野心和填補無盡的欲望坑洞。我們的社會,貪婪的病毒正流行著。欲利所在,趨之若鹜,把生活看做滿足欲望的手段;把經營事業的理想,扭曲為發財占有的伎倆。為了錢,有些人可以放棄經營已上軌道的事業,一賭發財的美夢,人總是在貪婪時,最容易被引誘上當,最容易本末顛倒,只有把貪婪的惡習戒除,才能踏實地成就事業,過成功的生活。因此,破除貪婪的奢靡,是當今教育的首要工作之一。 其次,每一個人都愛面子和排場。這看來很像是自愛,事實上,愛面孔子往往使自己沒有勇氣認錯,而堅持錯到底。為了顧及顏面,強撐著承擔自己負荷不了的工作,更是愚不可及。人總是在貪婪冒寵時,才把自己的生活糟蹋得緊張忙亂。禅家總是提醒大家: “人法雙淨, 直心真實。” 人唯有把愛面子和追求別人贊美的虛幻之心放下,不受它的干擾,自己才能自由的思考和判斷。 無論處理什麼事,只要從自家顏面去考慮,心理負擔自然沉重,做起事來不免虛偽不實。因此,你必須用否定的智慧,把自己追求顏面和虛浮不實的壞習性破除,這樣一顆明辨事理、謙虛求教之心也就自然然展出來。 有智慧的人重視的是真實,愚蠢的人眷顧的是顏面。教學要注意避免誤導學生流於愛面子的虛榮。 其三,消極的念頭可能是精神生活最頑劣的毒素。消極、逃避、絕望和心灰意賴的意識,可以毀掉一個人的前途,貶抑其豪氣,破壞其健康,斲喪其生機。人在逆境的時候,最容易產生消極的念頭。重病人的,只要一念絕望,病毒就加速吞蝕他的寶貴生命。事業失敗的人,憂郁的情緒可以摧毀其東山再起的豪氣。自怨自艾的人,悲觀的意識,使他抑郁終生。 消極的意念是精神上的貧血,它使人感到夫力和暈眩,前途一片茫然。這時,你要用一聲“無”去否定它。你有沒有聽說守,“禅門一聲無,雲破月圓時。”驅走了消極的心念,心裡便能油然浮現積極與振作的力量。 最後,每個人都要提防自己的刻板思想。禅家所謂“無常”是指時間、環境、潮流、意識形態、經濟生活和文化社會的不停變化。如果以刻板的意識觀念去適應無常瞬息萬變的大脈動,終究要被淘汰的。因此,要培養自己否定既有的刻板觀念,努力充實求知,要有廣博的知識和見聞,也要有多方面的參與和經驗。 所知越少,越容易陷入刻板的狹隘思想,所知越多,越能虛心求證、客觀落實。因此,否定刻板的思想不是要學生學讀書、不思想、不歷練,而是要他們精進的打起精神,多讀、多看、多聽和多參與,而後從中孕育自己的創造性思考;從許多經驗和知識中解脫出來,形成真正有用的智慧。牛頭法融禅師說: “不住空邊盡, 當照有中無。” 打破刻板的思想觀念,不是叫人什麼都不學,而是要人從許許多多的知識和經驗中,觀照出智慧,而不流於食古不化的刻板。 禅門所揭示的“無”,是一種孕育生活智慧的微妙獨立思考。禅者在“無”的參究和訓練中,否定一切障礙,而令自己優游於正念之途,這樣才能自由獨立思考,綻放智慧之光。 教師務必要教導學生在紛擾多欲的社會中,及時知道自拔,否則很容易經不起引誘而誤碼入歧途,教導上,最好的方法就是訓練學生參一個“無”字。用“無”來否定誘惑,排遣煩惱,解脫干擾,泯除消極和怠隋。從而培養其心平氣和。積極向上的志氣。《大學》上說: “知止而後有定, 定而後能靜, 靜而後能安, 安而後能慮, 慮而後能得。” 禅門的“無”字正是上開精神的表現與實踐,它給予一個人否定的智慧,有能力去除執心,讓自心中的良心和智慧得到展現。 當前的社會價值觀念紊亂,物欲橫流,資訊傳播無處弗及,各說各話,莫衷一是,如果不培養學生“否定的智慧”,將來就無法做正確的抉擇。 現代的教師和父母,要注意培養學生否定的智慧,否則他們會迷失在自由社會的迷宮之中,看不出正義、真理和慈愛的人生坦途。 四、應變的知識 教導下一代適應環境的變遷,是教育上最值得重視的一環。 在高度工業化的社會裡,社會變遷是迅速的,人無時無刻不是生活在變動的情境中。周遭的環境在變,經濟生活方式在變,思想和情感也跟著變。佛家說生活的本質就是無常,而我們的智慧和心力就是適應無常的憑藉。同時,正因為能適應無常的變動,自己的智慧才有所增長。無常的變化,種種的打擊,形形色色的遭遇都是促進智慧增長的因素。禅家因而認為無常本身就是一種生命的實現和智慧。因此如何教育一個人在無常多變中成長至為重要。 人注定要在苦難中成長,從巨大的心理壓力中超越,由惡劣的環境中脫穎而出。任何一個人都會遭遇到失敗和挫折,也許是失業的落魄,學業上的挫敗,愛情上的失意,家庭生活的悲郁。只要能挺得住,願意去控制當時的情緒和沖動,就能冷靜的發現新機。請仔細回想自己過去的經驗,那一次難關不為你帶來豐碩的收獲,不為你帶來智慧的成長,宋朝宏智禅師說: “六塵昏擾, 世界峥嵘。” 只要能保持清醒,維持積極的生活態度和信心,不要被消沉的思想所左右,必然能夠安然度過困境,這就是禅定的功夫,是福慧增長的要源,更是我們要傳授給下一代的智慧。 人最忌諱在遭遇不幸的時候,對自己強烈的情緒失去控制,驚慌失措,以致把困難和不幸誇在,造成強大的精神壓力,導致思想的萎縮和紊亂,這就有了精神崩潰的危險。有一天,一位媽媽打電話給我,她劈一句話就說,“我活不下去了,我想自殺。”接著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從電話筒中傳來的只有哀傷和絕望的啜泣。後來她告訴我,“我的兒子令我絕望,他在校成績絕大部分不及格,國英數等重要科目,只老個位數的成績。我想盡辦法幫助他,總是失敗,他注定沒有前途,我也絕望了。”我深信,當一個人把部分的挫敗誇大成全部的失落時,就像一瓶墨汁污染一缸水一樣,再也看不出清澈的部分,那就會絕望。 絕望令人窒息和厭世,也是令人瘋狂的原因。透過谘商,這位母親發現到自己兒子滿聽話,長得高壯,沒有學壞,看到這些優點,於是情緒開始轉趨平靜。人總是著眼在失去的東西,才感到絕望,若能回看自己手中所有的,又開始萌生希望。 絕望顯然是用消極的念頭去看自己的遭遇所導致的迷失現象,有一位先生歷車禍而鋸斷一只腿,他幾乎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每天憂郁,情緒低落,自怨自艾。後來,當他發現除了一只腿之外,其他部分還是很健康時,他開始有了新生的念頭。 禅無非是要教導一個人去看出生活的光明性。人一旦綻露著自性光明的力量,就可以活得起勁,活得達觀,恢復信心,努力克服當明的困境。唐朝馬祖道一禅師有一次生病,弟子們問候他說,“和尚近日尊候如何?”馬祖回答說: “日面佛, 月面佛。” 在這裡,左眼是日面,右眼是月面;和尚雖然生病,身體不適,但還是很平常的有如日月一般,以“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的態度生活,用日月一般的光輝來待人處世。 在佛經的象征式語言中,日面佛代表著光明的覺性,這個積極的心意力量,就是阿彌陀佛的法性,它的光明像太陽的能量是一切生命所依托。月面佛代表潔淨澄澈,它使我們冷靜清醒,令我們不被火辣的情緒和熾熟的急躁所吞蝕。這種“月燈三昧”,正是彌勒佛的法性。有了冷靜閒適的月光和清醒,就能夠孕育明月太陽一般的光明,遍照自己的人生,使自己活得朝氣蓬勃。禅家把人生的真理解釋為: “日照書, 月照夜。” 人需要學習用積極光明的態度去看種種無常的變局,努力克服困境,力求精進。但是這個光明的力量,卻來自清醒冷靜的心情。就好像要經過月夜般清解的睡眠,把種種紊亂的情緒和思想統統放下來,充足的睡一覺,才有隔日的活力和力勁。這是教導時所應留意的。 生活是不容許用消極的念頭去看待的。在無常的生活中,無論困難是什麼,都必須去承擔,去克服,去設法改善,苟或不然,就會造成情感或情緒的困擾。人只有面對困局,實事求是,生活才有幸福,心情才能安泰,智慧才會展現,禅家說: “三世諸佛, 向火焰裡轉大*輪。” 教育的主要職責是教育人在種種困局中實現人生,要在波折和失敗中發現智慧,要在困難重重中找出成功的經驗。也許現在你要問我,怎樣教導火焰中轉大*輪,好穩定他的思想和情緒,增強其應變能力呢?我認為父母或教師應教給孩子以下幾種能力: ·控制緊張,排除一再重復的消極性想法。 ·避免生活紊亂。 ·認清事實做成決定,避免用感覺做判斷。 ·采取行動,保持樂觀。 ·要有信心和信仰。 人在遭遇巨變時,情緒即刻焰入沖動或紊亂,隨即全身肌肉也就緊張起來。這兩者交互影響,使人更加心煩意亂,甚而導致精神崩潰,無法處理事情。因此,在不幸遇到巨變或困局時,要能控制肌肉不緊張。須知身心是互相影響的,如果能放松肌肉,心情上的疲竭狀態就不易產生,放松肌肉最好的方法是散步、運動、做一點體力的勞動。能維持心智的鎮定,才能客觀的認清事實。 其次,大部分的人一旦遇到變局,比如說深愛的人去世、得了不易治療的疾病、失業等等,都會深覺痛苦,甚或精神委靡不振。這時,如果生活不能維持正常的動作,情緒健康將大受影響,以致振作不起來,若要扭轉困局就要有一點豪氣,不要整天陷在愁雲慘霧之中,要照常工作或正常的起居,才能分散憂郁。記住!正常的起居和生活,可以幫助人擺脫消沈的心情,孕育新生的活力。 第三、處理任何事情,不可憑感覺作判斷;在情緒低落、懼怕和不安的時候,感覺往往是扭曲事實的想像。因此,不可以一相情願的相信自己的感覺。自己所感覺的憎恨、厭倦、孤立無援和失望,只不過是一種不確實的感受。只有遠離這些感覺,才可能面對事實,了解真相,看出希望,做正確的抉擇。 第四、遭逢不幸的人,很容萬念俱灰,無精打采,即使有所決定,也不能付諸實踐,那就會使他愈陷入困境的泥淖。實踐的動力是樂觀,當自己在認清事實,做完決定之後,就要對決定保持樂觀,要從好處想,才能鼓勵自己,振作精神,培養活力。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樂觀的人總比悲觀的人善於應變和解決問題。要常常提醒自己,“我知道我辦得到,我現在就去做!” 最後,信心和信仰可能是應付巨變和困局最重要的因素。信心是一個人對前途抱持肯定態度的情操,它能帶來熱情和毅力,給自己安全感和堅持的勇氣,無論做什麼事,只要有十足的把握,根本沒有信心的問題,一個面對困局必須在艱難中突破瓶頸的人,才真正需要信心,但這時的信心是多麼難得呢!因此,克服困境所必須的信心,降了充分准備與努力之外,更需要有宗教的信仰,它是一種高級宗教的正信,它給我們一種崇高深邃的精神力量。當佛或神與人同在的精神力量,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即刻領悟到生命的價值和微妙的啟發。因此,人在平常就要培養宗教信仰,有宗教信仰的人是有福氣的。 人生是無常的,隨時都可能面臨困局或巨變,只有懂重教給孩子禅定之道,將來他才有智慧去應變,也唯有讓孩子懂得“在火焰下轉大*輪”的道理,才能增長其智慧,過有活力,有朝氣的人生。 教育一定要重視培養個人的應變能力,因為它即是智慧的生命力的本身。 人文的智慧使一個人產生蓬勃的朝氣,明白事理的睿智和反省思考的能力。孩子所受人文智慧的薰陶越多,越能幫助他建立清明的待人處事態度。人文智慧並不是只限於實踐的智慧、信心的智慧、說不的智慧和應變的智慧。這四種智慧只不過是適應現代生活最不可缺的部分,其他如恬談、溫柔、慈悲等等,都是高妙的人文智慧,均是豐足精神生活所不可缺的教育素材。
鄭石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