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石巖教授:禅悟與實現 第十章 無住的生活藝術


 2022/10/18    熱度:458    下載DOC文檔    

禅悟與實現

鄭石巖

第十章 無住的生活藝術   

  無住就是不拘泥,不抱持成見,放下好善惡惡,放下自我中心,放下凡聖的差別,它與淨是相通的。但是無住比淨更徹底,是連淨都不要,連成佛成聖,建功立業,求福求慧的觀念都放下。那時,自己真正自由了。這裡所說的自由,不是為所欲為的縱欲,也不是小乘佛法的寂滅,而是大乘法器的實現。這時內心裡展開著“仁”與“能”的光明面,發而為濟世度人的慈悲。這是無心的慈悲,是無條件的奉獻與實現。這時無需刻意去講求,很自然地能夠行於布施(服務社會)、忍辱(包容與親切)、精進(光明、公正與積極)。《金剛經》上說:

  “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所住而行於布施。”

  “應生無所住心,

  若心有住,

  則為非住。”

  無住表示著真正的剛強,它意味著沒有為我的動機,也沒有為人的動機,而是超越於人我的實現。所以才能真正秉持著理體去做事,作正確的判斷,那就是最珍貴的生活態度,是出世的入世觀。

無住與自主

  對於一個無住的禅者而言,他的內心是虛空的,是沒有偏袒的,無所執求的。所以他所作的都是真誠的,一致的,自主的。以禅者的話來說,那是不受遷流的。有一位學生問白水禅師說:

  “什麼是不遷義?”

  白水說:

  “落花隨流水。

  明月上孤岑。”

  不遷的本義就是“來去自由,心體無滯”,這樣才產生智慧,才能夠“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當一個人見異思遷時,當然失去正確的判斷,當一個人別有居心時,也必然不能正確處斷事情。白水禅師所謂的落花流水是指如水常流通,沒有壅塞。明月孤峯表示明照與孤高。

  無住的另一個意思就是以“是”的價值觀來代替“有”的價值。一個人能以“是”來裁度事理,才能趨近真理,符合真知,活在真如法界。反之,以有來審察事理,必然是非不明,造成紊亂,有一位和尚問普山禅師說:

  “地、水、風、火四種要素是怎麼變成‘執有’之價值的?”

  普山說:

  “湛水無波,漚因風起。”

  又問:

  “漚滅歸水時如何?”

  普山說:

  “不渾不濁,魚龍任躍。”

  這也就是說,所有現象界的萬物,有情無情,都是由業力的驅史,才健構出來的,業力就是一種驅力,是一種動能,它合和了許多因子,形成了萬象。我們的心就是驅力與動能的來源,如果心起驅動力,起了類似佛洛德所謂的動能,我們才會形成種種行為和種種造作。所以,當我們能無住於有而優游於空的時候,才能把握真實。成見因“有”而起,它障礙正確的思考和判斷,各種執著也是因“有”而發,它使我們失去性靈的自由和直觀的喜悅。

  有與空兩個生活態度只是一線之隔。自然的“有”表現如實的“空”意,有心的追求“空”,卻又把空當有來愚弄自己。有與空之間,存在著一個微妙的關系,那就是自然,就是不執著。有一位學生問慧忠國師說:

  “禅師見十方虛空是法身否?”

  慧忠說:

  “以想心取之是顛倒見。”

  無論什麼事,只要一墮入用心機去執取,就有了驅動的能,而發生造作,都會造成愚昧。然而,唯一不墮於愚昧的最好方法就是自然和性靈的自由。換句話說,人類唯有獲得心靈的自由,才有真正的智慧,使自己生活得更充實,更美滿,更惬意。

  當一個人能夠把影響正確判斷和性靈自由的幻想,和對現象界的執迷同時放下時,便能看到生活的真實面,那就是醒覺。《楞伽經》上說:

  “彼於一切眾生界,

   悉皆如幻,

   不勤因緣,

   遠離外境界,

   心外無所見,

   次第隨入無相處,

   次第隨入從地至地三昧境界。”

  一切眾生界即一切分別識所產生的不安和透過心理防衛機制所發生的種種念頭和判斷。這種判斷是不正確的,是有缺陷的,有偏見的,都是非真實的,因為它是在不安與防衛機制下所產生的虛妄。如果一個人能遠離這種虛妄,才是真正的無住,也是空的本義 。一但能“空去”這些虛妄,空掉這些心中的眾生,那就能以真心去看,去聽,去聞,去品觸,所以稱為“心外無所見”,而能入於“無相”,悟入真實性,而發揮真正的創造性和自由,體入無相三昧的寧谧與喜悅。

  無住表示能依據事物的本質與因緣作如實的把握與回應,從而獲得大用。因為我們沒有曲解,不旁生枝節,沒有自私的囤積和占有,所以我們能用腦而不用煩惱。人如果能用腦而不煩惱,才真正體會到“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奧妙,真正做到正德、利用、厚生的理想,那就是圓成實性。人的心識和觀念一旦走向有所住,就開始有了障礙,有了煩惱,有了災難,普山禅師說:

  “存機猶滯跡,

   去杌卻通途。”

  人總是在有心機時,才有遲滯,才失去偉大的包容性,失去最珍貴的真知卓見。當然如果把這種執著與膚淺放下,就能清楚地思考,凡事迎刃而解。

  

無住與單純

  無住表示能以單純的觀念去待人處事。單純是一個人能力所以發揮的基本因素。單純表示誠心和專一,表示能心無旁骛。單純也表示自己沒有什麼負擔,對生活能勝任愉快,所以剛健無比。這就好像你去登山旅行一樣,行李一定要簡單,只要能維持基本的需要就好,這樣才能愉快的走完搖遠的全程。反之,如果你把日常生活的各種器具衣物都放入行囊,各種喜愛的珍寶和食物都帶著走,登山旅行才開始,已經把你累倒了。

  中國廣播公司第二調頻網每天晚上七點鐘都播出慧深法師的佛學講座。有一次我在佛光山見到這位大慈大悲的法師,他告訴我說:

  “生活的真理就是單純,如果心地復雜,欲望增多,起心動念,都會徒增累系。懂得單純的信念,則無堅不攻,懂得簡樸的生活,則日用富裕。”

  他又告訴我說,現代人雖然富有,但是滿櫃子衣服,總是缺一件。滿卓佳肴,總是不合胃口。到頭來還是貧窮呀!反之,一個單純質樸的人,雖在只有少許衣服,卻從不缺乏,雖然簡單的衣食,卻能歡喜溫飽。

  單純使一個人充滿活力,我們總以為成功的人具有超然的毅力,天賦的聰明才智,但事實上,他們的毅力和智慧卻來自單純的理念。一八八六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博士在接受電視記者訪問時說:對科學的研究是基於求知的熱忱和單純的信念,才有毅力去克服萬難,锲而不捨,獲得成功,如果是為了領獎而從事研究,不可能承受那種長期煎熬的挑戰。

  單純的信念,使一個人真正有所成就,過實現的人生。單純的信念,也使一個人在性靈上得到滋潤,使自己堅強光明。

  單純表示沒有成見或偏見,所以能有所醒覺,有所承擔。一個無所求的人才能有所作為,一個沒有成見的人才會看到真相,一個沒有偏見的人才可能趨近真理。唐朝時候,招提慧朗去參訪大寂(西元七O七——七八六年)。大寂問:

  “你來何求?”

  招提答道:

  “求佛知見。”

  大寂說:

  “佛無知見,知見乃魔界,你從南岳來,似未見石頭曹溪心要,你應再回去。”於是招提便回去他的老師石頭希遷(西元七OO——七九O年)那裡。他問石頭說:

  “如何是佛。”

  石頭說:

  “你沒有佛性。”

  招提問:

  “蠢動含靈又怎麼說呢?”

  石頭說:

  “蠢動含靈卻有佛性。”

  招提又問:

  “那我為什麼沒有佛性?”

  石頭說:

  “因為你不肯承擔。”

  就因為這段對話使招提大徹大悟。他徹悟的是什麼呢?我想就是最後的一句——要能承擔。人要想有能力去承擔,不被擔子壓得透不過氣來,不會被種種色相牽著鼻子走,就必須體悟“無住”真理。

  

無住的藝術

  每個人都有一種與生俱有的不安全感,那是成長過程,很自然的反應。人在發現自己與別人存在著競爭性,以及面臨生活缺乏保障時,開始了種種顧慮和不安。這個原始的不安,演變成兩個截然不同的態度。第一種態度是汲汲於鑽營、囤積、逃避、尋求保護。另一種態度是從不安全感中醒覺過來,面對事實,落落實實的生活。前者生活在虛幻裡頭,心態上永遠需要個護身的憑藉。後都是如實的去實現生活,所以真正的實現,生活得有創意,有安全感。第一種人在精神生活上一直尋求某些保護,把自己投入經由合理化後的理念或千方百計覓來的權勢與名利之中,求得一些安全感。但是很不幸的,鑽營與追求的人一直都不能填滿心中的貪婪,在精神生活上時時表現出不安。因為他一直在追求一個護身符。耽源禅師有一次問他的老師慧忠國師說:“有沒有個最重要的法則可遵守(以免失去憑據)?”

  慧忠說:

  “真是可憐呀!須要個護身符作什麼呢?”

  生活的本質就是去生活,去實現生活,不必在生活之外,覓個虛幻的護身符,不需追求名利而物化自己,喪失了般若自性的。大珠慧海曾說:

  “心逐物為邪,

   物從心為正。”

  當我們向外尋求而生活於虛妄的情境時,我們的生活漸漸被物化了。這時自己以為如如實實地掌有權柄,獲得利益,享受聲色。但事實上,那些追求也只不過是為了填補那虛幻的念頭,所以那些追尋也是空虛的,都是不實在的。所以“心逐物“就是“住”,就是“住香、味、觸、法生心”,那會使自己越來越瘋狂,越不心安,越不自在。反之,能生活在“物從心”,就是不被物所迷惑,就是無住,以物從心就是“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真正意義。

  無住的生活態度就是解脫,它能解脫干擾,解脫物欲,解脫煩惱,解脫一切業障與習性,而真正的見性,真正的自由自在。因此,它是生活的最高藝術。有位學生問大珠慧海說:

  “雲何即得解脫?”

  大珠說:

  “本自無縛,不問求解,直用直行,是無等等。”

  這裡所謂的“無縛”就是無住,就是泰然自在,心安理得。也許也住這個觀念,會令你懷疑是否會導致消極的人生態度。事實正好相反,一個無所求的人,才有足夠的智慧去為眾人服務;無所偏袒和執著的人,才能大公無私;無需文飾和需索的人,才有真心奉獻的實踐與力行。

  懂得“無住”才能真正懂得大乘經典的究竟意義,從而悟入覺性(佛性),得大自在。一個“無住”的人不會只停留在別人為自己解釋的知見上,因為知見也是一種束縛和障礙。 人必須能在生活中去體會,從內心裡真正地醒悟過來,那才真實。這種不令自己停留在別人解說的文字知見就是無住。換句話說,如果學佛只停留在讀經誦忏裡,就無從見性。百丈懷海說:

  “不被一切善惡、垢淨、有為、世間福智抬系,即名為佛慧。是非好丑,是理非理,諸知見總盡,不被系縛,處心自在,名出發心菩薩,便登佛地。”

  又雲:

  “若垢淨心淨,不住系縛,不住解脫,無一切有為無為解,平等心量處於生死,其心自在。”

  又說:

  “去住自由,不為一切有為因果所縛。”

  又雲:

 “讀經看教,語言皆須宛轉歸就自己(自己真正體悟)。但是一切言教,只明如今覺性自己。俱不被一切有無諸法境轉是導師;能照破一切有無境法是金剛,即有自由獨立分。”

  無住就是心靈的自由,是大自在的藝術。是智慧覺性的根源。人源無住於境,就能解脫貪、瞋、癡及種種煩惱,從而過實現的人生,進而優游自在,接觸到法體(精神生活的范疇),證人永恆的一真法界。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