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秉全居士:一心不亂往生乎?信願持名往生乎?


 2022/12/14    熱度:1092    下載DOC文檔    

一心不亂往生乎?信願持名往生乎?

時下修行念佛法門的人很多。可是受到二種不同說法的影響,感到無所適從,以致真信無法建立,念佛不能深入。一種說法是,只有念佛達到一心不亂,才能往生。另一種說法是,不必達到一心不亂,只要有信願,信願持名,即可帶業往生。二種說法,都言之有據,各有經文依據。

主張第一種說法,即一心不亂才能往生者,依據的是《佛說阿彌陀經》。經雲:“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主張另一種說法,即不必一心不亂,只要信願持名,即可往生者。依據的是《無量壽經》四十八願經文。彼經雲:“若有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指命終)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彌陀果佛已成,因願必滿,金口誠言,豈會有錯。又:《佛說阿彌陀經》三次提到信願往生之事,“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並在後面經文中保證說:已發願者已生,今發願者今生,當發願者當生。”兩經明文若此,信願持名,決可往生。

二種說法,各有經文依據,到底應如何正確理解經文含義,從而決定相信何種說法?筆者以為應當信從藕益大師《阿彌陀經要解》所說,以求得二種不同說法之統一。因為藕益老人證到六即佛中的名字位,大開圓解故。《彌陀要解》曾被印光大師贊譽為“縱古佛再世,重解此經,亦不能高出其上矣”。

藕益大師在《要解》中對一心不亂的經文是如此解釋的,他說:“念佛有事持、理持。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佛,而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決志願求生故,如子憶母,無時暫忘。理持者,信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所具造洪名為系心之境,令不暫忘也。”這是對事持一心與理持一心的含義界定,十分明確。大師又說:“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先盡,皆事一心。不論事持、理持,持至心開,見本性佛,皆理一心。”這是從伏惑、斷惑(指破無明惑而言)有異,來判定究竟屬事一心,還是理一心,也十分清楚。依大師所判:“事一心者,伏除煩惱,則往生凡聖同居極樂淨土。見思先盡,則往生方便有馀極樂淨土。理一心者,豁破一品無明,生實報極樂淨土,分證寂光極樂淨土。若四十二品無明斷盡,則是究竟實報,究竟寂光淨土。”(因寂光土是理性,依實報土而顯故)

從《要解》的诠釋中,我們可知事一心又有二種分別:一種是斷見思惑的事一心不亂,則生方便有馀淨土。一種是伏惑的事一心不亂,則生凡聖同居淨土。夫斷見思惑,生方便有馀土,則是通途教網所收,還屬豎出三界。伏惑事一心不亂,是指行人在臨命終時,心不顛倒,一句佛號,正念分明,短時間內,煩惱妄想不起,一念乃至十念,即便命終,如此情況,則生凡聖同居土,但此行人,平時須有真切信願,才能蒙彌陀洪誓攝受,伏惑往生(或曰帶業往生)。《觀經》十惡之人,遇善友教,以怖苦故,拼命念佛,少時間心佛融為一體,乃至十聲,即便命盡,亦預九蓮末品,即屬此種情況。由此可知,主張第一種說法,一心不亂,才能往生,是指一心不亂達到斷見思惑,方可往生極樂淨土,是指通途教網所攝,仗自力斷惑,迳生方便有馀土的行人。主張不必一心不亂,只要信願持名即可往生,是指主要仗彌陀洪誓攝受之力,臨終短時伏惑,心不顛倒,即便命終而得往生的行人。由此可知,前面一種是仗自力通途教理說法,後面一種是主要仗佛力兼仗自力的特別法門。二種說法,皆言之有據,並不矛盾。但有一點,《要解》說得十分清楚:“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何以故?此等行人,持名念佛縱然得到一心,但未能斷見思二惑,或斷而未淨盡,(思惑有八十一品故)既不能仗自力斷惑往生方便有馀淨土,又無有信願,仗彌陀洪誓攝受,往生凡聖同居淨土,進退失據,故不得往生。或者有人疑曰:誠如所言,則彌陀經一心不亂,即得往生之文,又如何解釋?答:關於經中“若一日,若二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亂”之經文,乃指僅能一天或七天念佛一心不亂而未斷見思二惑的行人,《要解》釋雲:“利根一日即(達到)不亂,鈍根七日方(達到)不亂,中根二三四五日不定。”又:“利根能七天(保持)不亂,鈍根僅(保持)一日,中根六、五、四、三、二日不定。”是指未斷見思惑的行人十分明顯,這部分行人也須具足信願才能往生,故經文接著說:“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要解》又設問曰:“七日一心不亂,平時耶?臨終耶?答:平時也。”又問:“七日不亂之後,復起惑造業,亦得往生耶?答:果得一心不亂,更無起惑造業之事。”此何故也?因平時若能達到上述二種七日一心不亂境地,其善根已非小可,故我佛金口誠言,旭祖道眼答問,印可其臨終必定往生也。

我們再來看《要解》五重玄義,在明宗條下,藕益大師說:“宗是修法,乃修行要徑。此經以信願持名為宗。非信不足以啟願,非願不足以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以滿所願而證所信。”又說:“信願持名為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信願行三,如鼎三足,缺一則蹶。念佛之人,若信願具足,臨終少時伏惑,達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融為一體,仗彌陀洪誓攝受,亦可往生。何以故?佛力不可思議故,眾生心性不可思議故。蓋吾人現前一念心性,豎窮橫遍,本具十法界,極樂淨土,彌陀果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行人正念佛時,心具之佛界,全體顯現,馀九界全體化為法界矣。(因界界互融故)此名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作佛,是心造。是佛,顯心具。佛心,生心,各各豎窮橫遍,當體無外。約佛邊說,九界眾生,是佛心內眾生,約九界眾生邊說,佛是眾生心內之佛。所以行人正持名時,能念心外,別無所念之佛。所念佛外,別無能念之心,能念於佛。果佛、因心,互遍交攝。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似水投水,似空合空。以念念即佛故,念一句,是一句一心不亂,念十句,是十句一心不亂,念百千萬句,是百千萬句一心不亂,以心外無法,更無可亂故。所以持一句佛號,縱未斷惑業,亦能迳生西方,頓脫三界樊籠。《要解》說:“所持之名號,真實不可思議,能持之心性,亦真實不可思議。持一聲,則一聲不可思議,持十百千萬無量無數聲,聲聲皆不可思議也。”以不可思議心性,持不可思議佛號,念念即是多福德、多善根。由於平時信願真切,念佛工夫常不間斷,臨終之時,自然心不顛倒,一句佛號在懷,無有失落,或一念,或十念,此方報謝,八識田中淨境自現,彌陀聖眾現在其前,接引往生,此臨終所以能伏惑(或稱帶業)往生之真因也。或者疑曰:若行人臨終少時持名,能伏惑往生,平時何勞終日孜孜孜矻矻持名耶?答:須知臨終能伏惑往生,乃平時不間歇持名所致,若無平時念茲在茲工夫,豈有臨終一念十念之灑脫。《要解》說:“縱下下品逆惡之人並是夙因成熟,故感臨終遇善友,聞便信願,此事萬中無一,豈可僥幸。”所以欲決定今生往生西方者,必須在平時,往生願望,時時掛懷,一聲洪名,常不間斷。臨終自然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彌陀聖眾,不來而來。行人心識,不往而往,往生極樂世界,享此伏惑一心不亂之殊勝利益。

綜上所述,可見一心不亂,有斷惑一心不亂,有伏惑一心不亂之分,不能混為一談。若約斷惑一心,則生方便有馀土,還同豎出三界。若約伏惑一心,有信願,則生凡聖同居土。所以說,一心不亂往生,還是信願持名往生,各有其理致,兩者並不矛盾。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