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秉全居士: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在《佛說阿彌陀經》中,有四處經文,提到“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的話。第一次,是在敘述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青黃赤白四色蓮華,各舒其光,微妙香潔之後,說道“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第二次,是在介紹其國眾生,清旦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之後,又說“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第三次,是在彼佛國土風吹七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聞者自然生起念三寶之心後,又說,“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三處說的都是稱贊極樂國土之依報莊嚴成就。第四次,是在介紹彼佛光壽無量,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諸菩薩眾,亦復如是之後。再一次說道,“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處是說彼佛國土的正報莊嚴成就。重重結示,無非令我等深信一切莊嚴皆是彌陀導師願行所成,種智所現,亦是我等淨業所感。每讀誦經文到這些地方,總使我激動不已。若非阿彌陀佛深慈大悲,以大願大行莊嚴成就這個極樂世界,攝受我等末法五濁惡世,無力斷惑的障重凡夫,帶業往生其國,怎麼能擺脫百千萬劫來,頭出頭沒生死輪回之苦。若非阿彌陀佛,成佛十劫以來,已攝受、往生、成就如是非是算數之所能知的諸上善人,讓我等往生之後,不但能親聞佛的金口法音,還能與諸上善人在一起,相觀而善,亦步亦趨,從此不遭退墮,保證一生便補佛位。每興念及此,深感佛恩高厚,雖粉身碎骨,亦難補報於萬一,精進念佛之心,油然而生。蕅益大師說,“種種莊嚴,皆是阿彌陀佛大願大行稱性功德之所成就。故能遍嚴四種淨土,普攝十方三世一切凡聖令往生也。”但這些話是約佛一邊而說,“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若約生邊說,也必須“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方能往生極樂國土。如何成就?必須堅持信願持名一法,此是往生親因。為什麼呢?因為彌陀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我們持名之時,以名召德,就能將彌陀多善根之因,多福德之緣,轉化為自己的多善根之因,多福德之緣,以此來開發眾生心中本具種種莊嚴,使自己善根福德同佛,方能享受與佛一樣,壽命無量,及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之福德待遇。經中告誡我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無異是說,唯有信願持名,才能積聚多善根多福德,別無他途。蕅益大師說,“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令信願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當。”這是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念念當下成就,而不是將來方才成就。大師說得很明白,“此則以阿彌陀佛種種莊嚴作增上本質,帶起眾生自心種種莊嚴,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全佛即生,全他即自,這二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就是說,全彌陀依正二報種種莊嚴,即是眾生自心本有的種種莊嚴。不過因念佛而顯罷了。乃是借他佛,顯自心。離開念佛的淨心,怎麼能顯彌陀依正二報種種莊嚴。心淨才能佛土淨啊!所以說“全佛即生,全他即自”的話。合上面約佛邊說,約生邊說,二重意思,故曰“成就如是功德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