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願法師:珍惜使命,讓生命放光放熱
珍惜使命,讓生命放光放熱 我們現在所做的事——受持讀誦,為人演說 佛門裡面講,“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受持讀誦”是自受用,“為人演說”是他受用。如果說修行,佛帶著他的弟子們就可以修了,為什麼還全部來表演佛法?就是為眾生演說,為度化眾生。 我們現在做的,就是在“受持讀誦”,就是在自修為;我們出去以後,就是“為人演說”。我們每個人的身份是什麼?就是表演佛法,讓大家知道各個方面的因緣。古人常講“人生一場戲”,一場夢一場戲,關鍵是我們演一個什麼樣的戲,做一個什麼樣的夢,很重要。 現在我們知道了、覺悟了:我們是在做幫助眾生從夢裡面醒過來的大事業、大事情,需要演不同的崗位的人,有的人演管理者,有的人演被管理者,或者哪怕你演一個掃地的,功德都是一樣的。 歷代祖師裡面,很多大菩薩示現到這個世間來,做什麼?都是干雜活的。最著名的是浙江國清寺的豐干和尚,他示現的就是干粗笨活的身份:每天挑水、劈柴、舂米。最後他身份暴露了——阿彌陀佛來的!眾生每天去念佛,不斷地修行。那修行的人要有人來服務,誰來服務?菩薩來服務,佛來服務。所以你來做護法、弘法的人,不是為自己而做的。如果沒有人去舂米、破柴的話,那個念佛的人就不安,因為念一天佛,沒飯吃不行。所以佛菩薩來做義工,讓眾生安心修行。對我們來說,無論是做後勤,還是做其他工作,每一個人都要盡心盡力地把自己的崗位做好。 我們工作要做好,飯要吃好,也要休息好,才能夠持續發展,因為這是一個長遠的事業。祖師常講:“*輪未轉,食輪先轉”。“*輪”要轉得健康,先轉“食輪”。大家先吃飽了才有力氣去弘法,所以吃飯的事情也不能夠太馬虎,要逐漸地正規化。 慢慢地我們團隊的人會越來越多,來做一個什麼事情呢?為人類的文明,為眾生離苦得樂盡我們自身的一份綿薄的力量。這是我們個人的因緣,也是眾生的因緣。我們到這個世間來了,這是我們的因緣,來了以後你就要為這個世間做點什麼事。 不覺悟的時候,你的心量小。心量小,在地球上就像流星一樣一劃而過。古人常講,人的生命有的輕如鴻毛,有的重於泰山。為什麼他能夠重於泰山呢?因為他為別人想得多,積澱得厚,就能像泰山一樣穩固在人們的心中。如果我們天天光想著自己的小事情,光想著自己要得到什麼東西,把自己保護得越嚴,將來的果報,就是“鴻毛”了。 菩薩之所以為菩薩,因為他沒有自己。沒有自己,大家都把他當作是自己人。我們都在請菩薩回家供奉,為什麼?因為菩薩沒有“我”,所以每個善的一面都是菩薩的化身。我們雖然現在還做不到,達不到這個境界,最起碼我們明白了人間的一個真理,讓我們每一個人在人生當中,找到一個正確的選擇。 我們做事的殊勝意義——將來的果報是看現前在做什麼 佛門裡面的教學,不僅僅能讓我們這一生成佛作祖,即使你不想往生極樂世界去成佛,你懂得佛法,斷惡修善,認真修行,你可以生生世世地在人天兩道享受福報。所以佛法裡面,是八萬四千法門無所不包。 你想成佛,佛就可以讓你這一生成佛去;你想作菩薩,佛能讓你去作菩薩;你說,作佛我也沒有興趣,作菩薩我現在還不想去做,我還要享受人天福報,來生做個大富,或者做個高官,行不行?行!佛法裡面都能做得到;你說你也不想做高官了,想做一個自在的人,行不行?行!都可以做得到。這叫“佛氏門中有求必應”。 佛告訴你,你想得到這個果報,應該先從哪個地方做起,哪個基礎做起?先種因。 逐漸逐漸地這個“因”種多了,種子就生根發芽了,果報就現前了。所以佛法對於我們的生命剖析得非常透,不僅僅是我們一生,佛是教導我們生生世世轉變的過程——都隨著我們的業力在轉,是我們的業力造就的,將來的果報是看我們現前在做什麼。 眾生不明了,眾生不知道,如果眾生都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以後,哪個人還敢造惡?哪個人不會去認真學習佛法?佛法探討的也就是我們人類真正生命的真相。 現世做高官、發大財不是沒有原因的,也不是偶然的,都是有前因後果的。有的人發財發得很輕松,是有前因後果的;發財發得很難,也是有前因後果的。這不是他有多少的心計,還是有很多的手段掙來的,而是你命裡面有沒有。命裡面有財庫,坐在家裡不動,說不定哪一天偶爾一個機會就來了,人家沒有想就來了;有的人忙碌了一輩子也得不到,為什麼?因為命裡沒有財庫,過去沒修。這種事情太多了。 有很多大富貴的人,他們不知道自己怎麼富的,稀裡糊塗就富了。這不是沒有原因的。上天是公平的,每個人都是二十四小時,都在同一片藍天下,為什麼不一樣?總歸是有說道的,沒有說道那就不科學了。 所以,輪回是我們生命的一種現象,不是你不信就沒有,不信照樣有。不是我沒有看到,就以為這些東西都是虛假的,你為什麼沒有看到呢?因為你本來不具備看到的心,所以你看不到,你要去受苦。 你真正明了了以後,就知道了,弘揚彌陀大願菩薩的殊勝示現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情。我們在做這件事情的過程中,自己也在不斷地修行、學習,在自修的同時,又能夠幫助眾生,真是太殊勝了!因為這個平台好,緣分好,別人想有這個平台還沒有——你想度眾生,你講法人家不聽,你做事人家不一定贊成,所以你只好關起門來自己去念經、修行,因為沒有這個緣分。 現在我們就不一樣了,我們的法寶在流通,我們傳播佛法不是沒人聽啊,是到處都願意聽,就是沒時間去講。他說需要我們的法寶,我們只能逐漸地供應他們。這就是佛菩薩的慈悲,讓我們能夠在自己成就的同時,增長自己的福報、智慧。這個緣分太殊勝了! 我們能夠做這件事情,都是佛菩薩的加持,也是佛菩薩對我們的眷念、照顧,給我們培植了無量的福報。因為彌陀的四十八大願,末法淨土弘傳的精神能量,我們在盡我們的力量在傳播。我們不敢去說我們做主流,但是我們盡心在做這個事。誰是主流呢?《無量壽經》是主流,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是主流。我們是什麼?我們是阿彌陀佛的一個小義工,來推動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盡我們自身的力量而已。 我們有沒有功德?我們沒有功德。誰有功德?諸佛菩薩有功德,一切眾生有功德。福報都是眾生的,那眾生就沒有意見了。你不能說我有功德了,我做了很多事了,這是我們“有我相,有人相,有眾生相,有壽者相”,我們就沒有把自己提升。所以我們彌陀大願人的宗旨:高調做事,低調做人!默默耕耘,不問收獲! 不問收獲,有沒有收獲?當然有!因為我們在種因,當然會有結果了。但是我們要不斷地去種因,不斷地去做,收獲成圓滿的佛果,成就菩提大道,更殊勝了! 這就是佛在《金剛經》上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心。“無所住”,是我們自身在不斷地提升自己的靈性境界。“生心”,是自受用和他受用同時存在的。生出心,讓我們把自己的道業養好,同時再幫助有緣的眾生。如果我們明白了,我們都關上門了,什麼都不去做了,那你自己不生心了,不生心了以後,也不能滋養自己,也不能滋養眾生。 當年六祖惠能大師二十四歲開悟了,“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五祖弘忍大師就把衣缽傳給他了。“無住生心”,他開悟成佛了,不是自己關上門躲起來了,或者關在山洞裡面躲起來了,沒有。他一生弘揚佛法,弘揚禅門,把佛法發揚光大。所以我們都能夠把自己提升,然後不斷地進步,這一生才能是真正地得到受用。 佛經裡面講,“萬般將不去,惟有業隨身”。什麼都帶不去,我們世間的一切,凡是物質,你是空手來的,一點也沒有帶來,你也要空手走,什麼也帶不去。 “惟有業隨身”,業力是什麼?業力就是我們的想法,我們的念頭,它能帶過去。你這一生當中帶的是什麼樣的念頭,什麼樣的想法,就決定你來生到哪一道去投胎,投胎到一個什麼樣的生活環境。我們生命不斷循回,無量劫到現在還是這個樣子,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不明白這個道理。 如果明白了以後,我們用一生有限的時光證得無上的菩提,然後就像諸佛如來一樣,三十二應或者是千百億化身,那是何等的自在!那是無量的功德! 現在,我們沒法化身,為什麼我們沒有辦法化身?我們有業障!我們有業障,化不化身呢?化身。化成什麼身?化成業力身。誰化的?迷惑的佛性化的。覺悟了以後我們的靈性化成佛的世界;迷惑了以後,就變成了什麼世界?三惡道,六道輪回。都在化現。 諸佛菩薩常常到地獄去度眾生,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天天在地獄裡忙,那他受不受地獄的苦?不受。為什麼不受地獄的苦?因為他覺悟了,他看地獄就是極樂世界,看那個油鍋就像七寶池一樣。為什麼能是這個樣子?因為他的煩惱沒有了、業障沒有了。我們眾生為什麼看到地獄好苦呢?或看到這些現相,自身就很痛苦?因為我們在無量劫當中,不是沒有去過,去過!我們現在只是忘了而已,所以看了以後有感覺。當我們修行到一定的境界以後,不斷地把業障都消除了,自自然然地,這一生當中能夠給自己的生命有一個交代。 遇到佛法了,佛教我們破迷開悟,不是讓我們迷信,盲從。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搞清楚。佛法在這個世間,第一是斷惡修善,斷惡修善是我們人類文明、世界和諧的根本。天天作惡,天天打仗,天天有動亂,人心都不安,你怎麼去開悟?哪有時間去學習? 所以首先佛讓大家做一個善人,和睦相處,互相包容,有了一個良好的生活、修學環境,才有可能再往上提升一步:破迷開悟。破迷開悟是因,果報是什麼?轉凡成聖!轉凡夫身成聖賢身,轉凡夫的心成為佛菩薩的心,我們就自在了,就智慧無邊了。所以從大到整個地球,小到我們一個小的團體,大家互相包容,互相關愛是多麼重要! 團隊持續發展之道——彼此寬容,擴大心量 我們每一個人在這個團體裡面,都是不可缺少的角色。哪怕你每天掃地、擦桌子,你也是不可或缺的。你缺了掃地的、擦桌子的,也不圓滿。所以每一個人,盡自己的心力完成每個崗位的工作,都是圓滿的。不能夠說我掃地,擦桌子就比別人低一層了,沒有。功德是圓滿的! 咱們組成這個大的團體,在一個大的生活環境裡,大家要互相地理解,互相地禮讓,才能夠可持續地發展。否則的話我們每天都在勾心斗角,打仗,心裡不和,那就壞了!那就好比是你這個身體創口很多,招點風、招點水,很容易就長瘡、發膿了,這是錯誤的! 每一個人都有優點,但是每一個人也都有不足,有缺點,再完美的人,他還是有缺點。所以我們要取長補短,取眾人之長,來補自己的短,進而我們把大家所有的長處集中到一起,營造一個好的環境,營造一個我們修行的環境。 毛病慢慢改,改毛病也是修行的一個過程,我相信大家剛開始和現在的心情就不一樣,每一個月不一樣。在不斷地在進步的時候,你會感覺到你聰明了,有智慧了,再看外面的世界,忽然間感覺自己聰明了,這就是學佛和不學佛的區別。再想一想,過去的想法感覺到好幼稚,這都是我們進步的表現。 所以每天我們早上開始工作之前,讀讀《弟子規》是很有必要的。我的建議就是,定一個時間把手頭所有的工作都放下,大家坐下來讀半個小時《弟子規》,按照你們自己的時間表來安排哪個時間,為什麼這樣呢?第一,我們坐下來穩穩神,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對聖賢教育有一個認識;第二,是大家交流的一個過程,大家坐在這裡半個小時,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起碼還能加深印象,加強感情的交流。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在忙,各人忙各人的一攤,一天也說不上一句話,你做你的,他做他的,時間久了難免會有隔閡、鴻溝,再忽然間有點小摩擦,就容易產生誤會,誤會再不能及時解決,就越摩擦越深,結果就鬧出來一種不可收拾的局面,我們要避免這種現象。 我們要坐下來,誦誦經、念念佛,然後聊聊,這樣彼此的感覺、凝聚力就不一樣了。因為我們本來就沒有矛盾,大家都是來做事、來修福、來修行的,和任何一個人都沒有深仇大恨,矛盾從哪裡來的?就是從誤會來的。 有誤會了,但是這個人不知道,又沒有及時把它澄清,就有障礙。我們都明白一個問題,大家都是一顆善心、一個善意聚在一起的,彼此是沒有仇恨的,所以彼此要寬容,彼此都要擴大心量,這是我們的一個共識。 有一點障礙,或者有一點不和了,不要緊,他有習氣,自己也有習氣,怎麼辦?時間久了,慢慢的佛法聽多了,就沒有習氣了,沒有習氣了,就“和”起來了。所以不要因為一點小事發脾氣,或者不理人,都是錯誤的。 佛講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昨天已經死掉了,本來就死掉了。昨天的歷史、時間、空間都改變了,你想再把它給翻回來,不可能的。為什麼眾生永遠活在過去?因為眾生的意識心太強了。誰在輪回?意識心在輪回,所以我們眾生生生世世痛苦。 好的東西我們不容易記得住,刻骨銘心的恨記得清楚,恨就痛苦。我們感覺好的過去了以後,印象不大;那個人讓我生煩惱了,那個人對我有意見,一輩子都不會忘,腦袋裡會冒出這些的,如果你沒有一個合理的方法把它解決的話,就生活在痛苦的世界裡。 有一些老人也是這個樣子,聚在一堆,說哪個人好的,有,但不是很多,都說哪個人怎麼不好,記得很深。我們就明了了,他們的心活在過去,沒有活在當下,才讓生命輪回,自己做不了主。 如果你真正明了了以後,你就可以做得了主,所謂生死自在。你到哪一道去投胎都沒有問題。因為你是覺悟的,可以把握到哪一道去。所以佛菩薩會到三惡道去度眾生,為什麼?人家有把握!我們眾生做不到。我們做不到就要明白這個原理、原則是什麼,就是沒有把佛的教誨落實。我們的心不是住在過去的業力當中,就是住在妄想、無明當中,沒有突破。 佛告訴我們,沒有證得阿羅漢的果位,都不可以相信自己的見解是對的。因為我們有我執我見。阿羅漢是什麼?阿羅漢至少斷四相了,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看事情、看宇宙才很客觀。 我們看是帶著一種色彩,感性的,我們認為這個好,這個不錯,誰來分辨的?誰來分別的?是我們意識當中累積下來的種子。比如看一本書,他們講了一個標准,我用它去衡量認為不客觀,所以眾生的思想是搖擺不定的,尤其我們末法眾生更是這樣的,因為標准太多了。 那怎麼辦?只有依佛菩薩的標准,是最正確的。所以,依法不依人。學淨土的,阿彌陀佛讓我們認真念佛,好,我們認真去學。我們依的是法,而不是依的哪一個人。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是釋迦如來給我們作證明、作介紹的,而且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出廣長舌相為釋迦佛說的作證明,證明佛說的決定是真語,實語,不妄語,不诳語,不绮語。我們弘揚佛法,肯定是以佛經為標准,我們只是一個傳遞者,把佛經傳給大家而已。 我們工作的空間——弘揚彌陀大願菩薩的圓滿示現 彌陀大願菩薩的示現,就是圓圓滿滿地落實四十八大願。歷代祖師都公認的,阿彌陀佛發了這四十八大願,哪一大願是核心?第十八願。 如果沒有十八願的形成,四十八願不圓滿,這是祖師講的。這一願是什麼?一念乃至十念,就可以往生。因是什麼?要至心信樂。至心就不是我們三心二意的心!迷迷糊糊的懷疑的心,不叫至心。要至誠心,心地清淨到極處叫至誠。我們達不到,佛說了,我們認真地在臨命終的時候發大心,你去念佛,一念能夠達到至誠都接引你走。 一念乃至十念,你一念是至誠的,這是佛說“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彌陀大願菩薩就是在為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無量壽經》作證明,為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大願作證明,它是一體而不可分的,這是在我們這個時代當中,非常殊勝的而且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情。 她念著阿彌陀佛的“阿”帶著微笑就走了,我說有一個人如果他在臨命終的時候,他也能夠念著阿彌陀佛的“阿”,帶著微笑就這樣走了,我們也尊稱他是菩薩,他肯定也是菩薩!為什麼?佛在《無量壽經》和《阿彌陀經》上都說了:往生極樂世界,皆是阿毗跋致菩薩,阿毗跋致是哪個菩薩?七地以上的菩薩,當然是菩薩了! 這是大灑脫、大自在,這叫真正的生死自在,這不是說我們哪一個人想試就做得到的,你要能夠臨命終的時候能裝出來,那不得了了!我們世人臨命終時都很痛苦,在病床上苦不堪言的。佛菩薩的慈悲示現到今年就十年了,還念著“阿”,帶著微笑,這一點太微妙了,說服力太強了。 但凡懂一點佛法的人,有一點佛教知見的人,他們也不敢誹謗,不敢說別的。除非對佛法一竅不通,或者以為自己學佛幾十年了,實際上沒有真正了解佛法的人才會有懷疑,這真的是很悲哀的事情!難道沒有讀讀《無量壽經》嗎?沒有讀讀淨土經典嗎?這可不是現代人寫的經,而是幾千年傳下來的經,《大藏經》裡面的經,都是佛親口宣說的。 所以這個證據、依據太殊勝了,等於是佛所說的法,印證了彌陀大願菩薩的成就的成果,也等於是彌陀大願菩薩的這個成果來為佛法的真實性作了證轉,來證明,是一體而不可分。關鍵的是大家對於佛教的了解不夠,認識不夠清楚,才有種種的爭議現象,這也是正常的!因為我們的弘揚還不到位。 有的人還問“師父,四十八大願是什麼?”所以說,不能怪他,他不知道四十八大願是什麼,當然不知道彌陀大願菩薩是怎麼一回事。這種人不是少數,都是我們要去幫助的對象。等他知道了《無量壽經》,知道了四十八大願以後——哦,太殊勝了! 真的就像有一個居士拿到咱們這本書以後,說了一句確實讓我非常感動的話,他說“我的命可以丟,但是這本書不能丟啊!”這是一個什麼心境?真的是“至心信樂”了。不但命不會丟,而且還長養了法身慧命! 所以,不了解彌陀的四十八大願的人多,這就說明我們工作的空間大,如果都知道了,我們就沒事做了,不知道,我們才有機會去為眾生去服務,才去弘揚。 但開風氣不為師——壽誕節的緣起 陰歷11月17日是阿彌陀佛的聖誕,那一天,一位居士把安樂閣的義工全部請到一個酒店吃飯,兩大桌子,六點鐘開始吃,大家邊吃邊聊,挺高興,慶祝阿彌陀佛的聖誕。 那時候快要過聖誕節了,服務員都戴著聖誕帽,穿著聖誕衣就過來了。我忽然間靈感出現了:聖誕節,那為什麼我們不能有個壽誕節呢?西方有一個聖誕節,那東方呢?過去是“戶戶觀世音,家家阿彌陀”,家家戶戶都知道阿彌陀佛,都在念佛。佛代表什麼?無量智慧,無量光明,無量壽,那我們來個“壽誕節”多好啊!我說完以後,一看時間是多少:十八點四十八分。 這個決定不是人為的!我剛說完這個提議以後,時間正好是十八點四十八分——十八點是十八願,第十八願,四十八分是四十八大願,這真的太不可思議了!那天喝果汁,我說我連干三杯!為什麼呢?太高興了!這不是咱們有意地去創造、去等這個時間,沒有,是自自然然的各種因緣的和合產生了這麼殊勝的時間! 今天把這個余熱拿過來給大家再沸騰歡喜一下,等於把第二現場搬到這裡來了。所以說可以圍繞壽誕節做成一個模式,設計帽子,服裝,畫像等進行一個推廣,同時盡我們自己的力量把彌陀的宏願,把福報和壽命、吉祥送到千家萬戶,以這個心理去做,我們的人生、我們的生命就很有意義了。而不是說我們要有什麼創新,我們想跟別人不一樣,立自己,不是這樣的!是自自然然的一種巧合。 古人常講:但開風氣不為師。所有的一切不是我們創造的,我們是“老師”,又不是“老師”,我們永遠是學生。我們是阿彌陀佛的一個義工,盡我們的心意來推動阿彌陀佛的偉大事業。希望我們到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有點話說,否則你見了沒有交代,你還會不好意思。本來在這個世間,四十八大願已經示現出來了、證明出來了,你只是動動嘴,動動手就能把這個事情傳播到人間了。但是你逃避了,那怎麼辦?佛來了,你也會不好意思了。 這就是我們眾生和佛的關系是很親密,很密切的。就說我們這幫人,決定這個功德、利益、福報都不是一生修來的,真的就像《金剛經》上說的,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面前種的善根。不一定現前我們有多高的地位,有多少財富,不拿這個來衡量,而是拿我們能把這件事情接受下來,然後盡我們的力量發揚出去,這就不可思議了! 這就是眾生和我們有這個緣分,我們和佛菩薩也有這個緣分,在時空點交叉的時候,我們運氣好,趕上了。我們早出來一百年也趕不上,晚出來一百年也趕不上,這個時代你出來了,彌陀大願菩薩念佛成佛這種狀態,真的是從有歷史記載以來,純念“阿彌陀佛”成就肉身捨利的,那麼殊勝的,幾千年來沒有。所以你早出來、晚出來都不行,現在出來才行,真的是不可思議啊! 佛法是真實的,“四十八大願,願願真實;極樂世界,人人能去”,這是佛的宗旨。彌陀大願菩薩的殊勝示現與佛法完全融為一體,完全體現了佛的宗旨。我們能夠把這個心意領會到,並且能夠發揚光大,這個時空點我們是非常幸運的!這是真正為眾生、為佛法發光發熱的平台來了,否則的話真的沒有。所以一切佛法的示現,是表一個現相,讓我們通過這個現相回歸到彼岸。 弘法的心態——建立水月道場,大做夢中佛事 祖師大德弘法建道場,是用什麼樣的一個心態呢?“建立水月道場,大做夢中佛事”。什麼是水月道場?這個世界成住壞空,沒有人能夠把握,一個事情有生必有滅,這是我們地球上眾生業力的一種顯現,所以佛說是緣聚緣散,眾緣和合的一個現象而已。 “大做夢中佛事”。就是眾生都在夢裡,都在做大夢,他不醒,你跟他說很多,他懵懵懂懂的還是不明白,怎麼辦?在夢裡面給你示現,趕緊醒吧,在夢裡面把他喚醒。萬事萬法都在轉變,建道場,立法幢,也像水中的月亮一樣,月亮高高在空中,水裡面的月亮是千變萬化,所以生命無常,非常危脆。 佛問他的弟子,我們的生命到底有多長?回答都不一樣。有的說生命是在呼吸之間。呼吸之間我們感覺到已經很短了,一呼一吸,下一次呼氣了不吸氣了,生命也就沒了,呼吸之間嘛,所以這個相很粗。我們聽了能夠理解,天天在呼吸嘛,印象很深。其實在哪裡?在剎那不住,就是我們的生命。 在剎那之間,你生命的這個時段、時光,已經改變了,每個念頭都在改變,是每一剎那來組成我們這個世間,組成我們的這個思想方式,那才是我們的生命。只是我們現在的人錯認為這個身體就是自己的生命,那你身體的哪一個方位是你的生命?是胳膊?是手?是腿?都不是!沒有一個具體的方位,找不到自己。 在《楞嚴經》裡,佛問阿難“你的心在哪裡?”阿難很聰明,回答說一會在裡面又在外面,一會又不在裡面也不在外面,佛說都不對,找了好幾個地方沒找到,阿難就慌了:我這個心哪兒去了?找不到了。 聽佛講了以後阿難就開悟了,佛說覓心了不可得。心在哪裡呢?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處處皆是自己的真心。 我們的佛性就在心裡面,心沒有離開佛性,迷的時候是眾生,覺悟的時候就是佛陀。佛就是我們本人,眾生也是我們本人,不是別人。佛陀是誰?是你自己。眾生是誰?也是自己。六道輪回是誰?也是自己。佛的世界是誰?也是自己變的,沒有別人。所以我們學佛、修行不是為別人干的,是為自己干的;不是為別人修的,為自己修的,別人得不到。 我們的使命——幫助眾生覺悟 佛在這個世界所看到的,什麼“2012”,什麼世界末日,哪有的事?處處皆淨土,處處都是清淨的世界。那誰能看到“2012”?誰能看到世界末日?業障太重的人。“2012”對他來說已經來了。多少人在醫院裡面等著開刀,被剖腸開肚的,對他來說不就是“2012”嗎?多少人現在在死亡線上掙扎、等著死?對他來說就是世界末日。又有多少新的生命在誕生著,對他來說這個世界就不會滅。 末日不在於外面的世界末不末日,關鍵在於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緣到什麼份上。你成就了,沒有末日;你不成就,你到哪裡躲都躲不過。業力牽引到了,你躲到天上,你再小心還是要掉下來,你的業力在地球上。你沒有業力的話,在有災難的地方你照樣沒事,因為你沒有共業。 我們明白了以後,就不用恐慌,“2012”來,很好;不來,也很好,會不會來呢?我相信我們這個團體不會來,世界會不會來呢?不會來。為什麼不會來?因為有那麼多的菩薩在這裡行菩薩道,做善事,善的力量可以抵擋這個業力,就不會來了。 所以不用恐慌,每天在家念佛,有善心善行,把我們《現代佛教的成就》這本書送到千家萬戶,每天他們都在看菩薩殊勝的示現,每天心也善了,行也善了,都念阿彌陀佛了,他們家庭就變成道場了;社區都在念佛了,社區就變成一個大道場,整個社會就祥和了。一片祥和,真的是風和日麗,風調雨順,人民的災難就完全被化解了。 所以這個時代,我們有使命的!化解多少災難啊!你去賺一百個億,沒有送人家一本書的功德大,真是這個樣子的。一百個億是有形的,你不覺悟的話你照樣去輪回,你送了一本書給人家,有可能度了一家人成佛了。 所以,佛在經上講:用大千世界的七寶去布施一個人(大千世界比我們地球要大很多很多倍),不如你給他說四句偈,四句佛法。有可能他聽你講四句佛法,他證阿羅漢、成佛、成菩薩了,永遠超越六道輪回了。你給他大千世界的七寶他還是要輪回,因為都不是自己的。是你的嗎?你能夠天天背著它?不是自己的!你感覺大千世界的七寶都是自己的,那你小命都沒有了,還是你的嗎?這是愚人,不聰明。 佛跟你說,你開悟了,你提升了,你就不受什麼金銀財寶的制約了,這個東西僅僅在我們地球上適用。就好像我們看到老人過世了,給他燒點紙錢,當年印光大師就講,對此也不反對也不支持。 為什麼不支持呢?因為佛門裡面沒有;為什麼不反對?餓鬼道確實有用,他要用紙錢來花。你跟他說你不能燒,那個鬼說了你擋我的財路,能行嗎?也不行。所以佛門裡面,就把它定為這是民間風俗。 你們按照民間風俗可以做這些事,但是不要有這個心,有這個心你變成鬼道了,你沒有這個心供養給他們,他們也會去念佛。先財布施,然後再法布施。他有財了他很高興——你看是誰給我們的?念佛人給我們送的,好人啊,我們也跟著念佛吧。他們也跟著念佛了,這是度化的一個善巧方便。 紙錢給鬼道有用,那金銀財寶給我們地球上的人,我們歡喜,我們有用,天人就無所謂了,別說極樂世界的人了。天人受用的就是七寶,天福是自己的福報感應的,受用是很自在的,只不過是不長久而已,福報消完了還會墮下來,所以說有限度的。 那你聽了天界的這個境界,你再看看七寶,沒什麼意思,就好像天人看這個建築材料一樣,鐵拐李都能點石成金。天人沒有地方去花錢,他們想吃什麼,也是變化的,不用花錢,所以錢對他們來說也沒有用。只不過他們的變化是自己的福報,是修煉得成的,福善積累到一定的程度生天,得的這個果報,但是不能夠長久,沒有佛的心量大,佛的世界的受用是無盡的,是這個道理。 一切事情都有一個限度,如果我們突破這些限制了,就沒問題了。自自然然地,你不墮三惡道了,超越六道輪回了,你就自在了。那個自在才是真自在。現在我們出個門背一大堆吃的,背一大堆水,為什麼?治“病”——和我們這個頻率相應。為什麼要背這些東西?因為我們有這個“病”。那如果我們不吃這個東西我們也很開心,也不需要的話,就自在了!人類要減少多少的麻煩的事。 有的人說你減少麻煩的事,這個生物鏈不是斷了嗎?人不種東西了,不做這些事情了不就下崗了嗎?都下崗了、都沒有事情做了,那自自然然這又是一個大和諧的生命鏈條了,那不是人間,天上是這樣,地上做不到,物質上是做不到。如果都這樣的話,這個世界就變成天堂了。所以說,這只是我們不斷地努力,不斷地修學的一種感應。 有的人就埋怨說,這個世界有那麼多的不公平的事,挺生煩惱的。我說沒什麼好生煩惱的,天堂都公平,你怎麼不去?你沒有本事去。你要去了以後就沒有這些事了,都公平!怪誰呢?只能怪自己的業障太重了,生活在這個煩惱的世界裡,你不能怪別人。 所以現在我們越來越清楚了,六道輪回,你到哪一個地方去投胎,不是佛安排的,也不是上帝安排的,誰安排的?是自己安排的。你想到哪裡去,自己做得了主,我來生到天上去,我來生到佛國、佛的世界去,自己可以做得了主;你要做菩薩,到地獄去度眾生,也行。你自己去哪裡你能明了,生死自在了,這就是佛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 我們沒有到這個程度,就要不斷地學習、提升,從基礎做起,從我們自身一點一滴做起,先把《弟子規》學好,先把我們這個大家庭互相照顧,互相團結,把大家照顧好,你才能夠有這個能力、有這個條件去接引更多的眾生,這是很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大而化之,一切為大局著想,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把這個事情長久地做下去,才能夠讓自己的生命意義放光、放熱的時間更久一些,這是我們自己可以做得到的。每一個人都這樣想、這樣做的話,那就沒問題了。 要把我們每一個人都照顧好,找一個會做飯的人,可以辛苦點,做做飯,把各個方面都做做好。我們把佛的事業發揚光大,不為自己,真正是這個時代太需要了,眾生也太需要了!非常有意義,非常好!也非常隨喜大家的功德!阿彌陀佛。(眾:阿彌陀佛!) (選自2011年1月8日開願法師對北京義工的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