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大方廣圓覺經 第三集
請看第六頁,繼續說明「了義」:
講義【《大寶積經 》:「佛告捨利弗:若諸經 中,宣說世俗,名不了義,宣說勝義,名為了義。若諸經 中,宣說作業煩惱,名不了義;宣煩惱業盡,名為了義。若諸經 中,宣說厭離生死,趣求涅槃,名不了義;宣說生死涅槃,無二無別,名為了義」。】
《大寶積經 》裡面有這麼一段經 文,『佛告捨利弗:若諸經 中,宣說世俗,名不了義,宣說勝義,名為了義。若諸經 中,宣說作業煩惱,名不了義』,作業就是造業的意思,這是不了義。『宣煩惱業盡,名為了義』。『若諸經 中,宣說厭離生死,趣求涅槃,名不了義』,這一句大家要特別注意到,『宣說生死涅槃,無二無別,名為了義』。這是大師引佛在經 中給我們說明什麼叫做「了義」,什麼叫做「不了義」,經 文裡面講得很清楚。由這一段經 文來看,大概小乘經 典多半是不了義,大乘經 典裡面有一部分也是不了義。在這裡我們要想到,我們自己所修的淨土法門,你們說是了義還是不了義?我們厭離娑婆世界,欣樂極樂世界,這是不了義,能不能往生?真能往生,所以這個法門叫特別的法門,諸位要記住這一點,這是帶業往生,不了義,但是真能往生。事一心不亂也是不了義,可是理一心不亂就是了義,所以淨土法門初級、中級是不了義的,高級是了義的,其他法門裡頭沒有這種情形,這個法門很特別,了義不了義它都具足。再看本經 ,本經 的確是了義,這是沒話說的。
講義【此經 如來住法性土。】
這就是常寂光淨土。
講義【現受用身。】
他受用的是報身,自受用的是常寂光淨土。
講義【凡聖同源,主伴俱會,為十二法身大士。】
十二位菩薩都是等覺菩薩。
講義【直指眾生,本來成佛。】
「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佛在一切經 裡只有《華嚴》與本經 說過,其他經 裡面都沒有這種話,所以這是真正了義經 。
講義【圓滿覺性,與佛無別,直截分明,毫無隱覆,是契經 中,了義之法,非不了義之法也。】
這是把「了義」給我們解釋明白了,我們對這個意思要搞清楚。修學當然是依了義經 為依據,不了義經 為方便,這是要懂得的,我們要想達到究竟了義,必須要有方便法,所謂是善巧方便,這都是不了義,可是這個不了義能夠幫助我們達到了義,因此這個方法也是非常的殊勝。前面是別題,後面「經 」字是一切經 的通題:
講義【經 之一字,是能诠文字,即契理契機之教。】
『經 』也翻作契經 ,圓瑛法師在此地注解得很簡單,《華嚴經 疏鈔》裡面,清涼大師解釋「經 」字有十種意思,解釋得非常圓滿。通常我們一般講經 ,總是以「貫、攝、常、法」這四個意思來解釋經 字,在這個地方不必多說,因為這是每一部經 都不例外的。題就介紹到此地。
諸位再看「教起因緣」,教就是教學,教學總得有個原因,教起因緣就是釋迦牟尼佛教學的原因、因由。
講義【如來教法,決不孤起,起必有由。】
不是突然發生的,總是有原因的。
講義【究其教起因緣,有總有別。】
我們要追究世尊出世說法利生的因緣,『有總有別』,所謂「總」就是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到這個世界上來教我們這些方法,這是總因緣;別因緣是說這部《圓覺經 》的因緣。我們曉得,佛住世的時候講經 三百多會,每一會都有它的因緣,這個因緣我們叫別,個別的因緣;佛住世這是總因緣。講到總因緣:
講義【如來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到底什麼叫一大事?古德有很多的講法,這個地方所講的完全依《法華經 》。
講義【一大事因緣者,就是如來要開示眾生,本有佛之知見,要令眾生,悟入佛之知見,而得成佛是也。此為一代時教總因緣。】
這幾句話全是佛在《法華經 》所說的。有人說「一」就是一心,就是一真,也講得通,也很好。什麼叫「大事」?大事是指生死大事,的確世出世間再沒有比生死這個事情更來得大。世間所有的學問,科學、哲學、宗教,幾乎世間所有的問題,不但人間的問題,乃至於天上的問題,他們也有辦法解決。像印度有很多宗教學者,他們的定力神通可以到四禅天、四空天,換句話說,天上的問題他也有辦法解決,唯獨沒有辦法出三界;換句話說,三界的生死無法了脫,變易生死就更不必說了。這是大事!唯有佛法能解決這個問題,佛要不出世,我們這個迷惑是愈迷愈深,沒有解脫的希望。如果這個世間有人能解決得了這個大事情,你們想想佛還來出世嗎?佛不是一個好事的人,也不是好名的人,他看到大家都解決不了這個事情,不來不行,不得已而來的。只要有別人能做,他就享清福去了,他不干,沒有人能做那他當仁不讓,這是他本願當中分內的事情,他必須要做,這一點我們也應當要學習。別人可以做的勸他們去做,我們幫他去做就好了,他不能做那我們就做,或是他有能力而不願意去做,那只好我們自己做,這些都是佛早就留了榜樣給我們。
佛自己說的跟我剛才講的「一大事」,說法不一樣,意思都可以相通。我們就《法華經 》這兩句來說,「開示眾生,本有佛知佛見」。「佛」,是覺悟的意思,這種覺悟是正確徹底圓滿的覺悟,就叫做佛。「知」是我們現在講知識,「見」是講見解,這種知識與見解都是建立在究竟圓滿大覺的基礎上,我們就叫做『佛之知見』。這一句話諸位總得要搞清楚。每一個眾生,這樣的知見,就是究竟圓滿徹底大覺的知見,我們是各個人都具足,的確是沒有差別的,所以一乘了義經 典裡面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我們這個信心,相信自己具足佛知佛見。
「開」是打開,「示」是指示,俗話說「頓開茅塞」。我們自己雖然具足佛知佛見,可是我們現在的佛知見被蒙蔽,有障礙了,雖有不能現前;不能現前,雖有還是等於無,還是等於沒有。所以一乘了義經 典,我們在講堂講的時候也常常提醒同修,不可以直下承當,又不能不直下承當,這個事情麻煩了,真的是事在兩難。直下承當了,有障礙,容易落在狂慧裡面;不肯直下承當也有障礙,落在無明裡面,難就難在這個地方。佛說一乘了義經 的目的在哪裡?目的教我們信,信了以後要求解,理解之後,依照這個理論方法去修行,「行成證入」,目的在此地,到證入的時候才完全承當,真正的承當。
「開」之一字,是要幫助我們打開悟門,利根的人,佛菩薩將我們這個悟門一點,他就通了,一點就通了,這是利根的人容易得度,他就可以悟入。根性鈍的人,佛給他開啟了,不行,他還是不覺悟,那用什麼方法?用指示,一樁一樁指給你看,叫我們覺悟。開示是老師教學的手段,佛法裡面稱之為善巧方便,開示是善巧方便,是老師的。做學生的要如何?要悟入,老師沒有辦法代我們悟,沒有辦法代我們去證得,入就是證得,這是老師沒有辦法,這兩個是學生的。換句話說,老師給我們打開悟門,我們自己就要開悟,老師指示我們,我們就要證入。老師開的是什麼?示的是什麼?就是我們自己本有的佛知佛見,做學生要悟、要入的也是自家的佛知佛見。
這幾句話不但是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一代時教的總因緣,也同時是釋迦牟尼佛這一代教學的總綱領。如果我們對這個總綱領、大前提沒有能夠掌握得住,我們的修學必定落入歧途,就是你會走到岔路上,岔路會愈走愈遠。所謂岔路就是與這個路子相反的,這個道路是覺道,佛是覺的意思,岔路是迷途不是覺道。如果我們時時刻刻都在覺道上,覺而不迷,悟入就不難了。為什麼不能悟入?就是常常走到岔路上,這才不能悟入。特別是末法時期,這個岔路太多了。末法時期,民主的社會,自由開放的社會,所以現在外面所謂宗教派系多得不得了,幾乎是一個人一個教,一個人有一個門道,這個事情就麻煩了。如果我們不能把握著這個總綱領、大方向,不迷才怪,換句話說,不可能不迷。這是今天學佛最困難的一個所在。
有一些真正有悟有入,我們俗話說有修有證,有修有證在此地就是有悟有入的,的確有入。他入的淺深是有差別的,譬如我們就圓教的經 典裡來講,了義經 典,這是圓教,圓教菩薩有五十一個等級,這五十一位都可以說入,十信位裡面初信不能說他沒有入,他入得淺,入一分,譬如我們講深度有五十一分,他入了一分,不能說他沒有入。二信位的菩薩入二分。可是十信位他進進退退,有的時候悟入得很深,但是他會退轉,他不穩定,所以在《華嚴經 》裡面,十信沒有地位,它從十住說起,從初住說起,為什麼?初住就不退轉了。往後去是有進無退,但是進的快慢各人不相同,根利的、用功的人進得快,根鈍的、懈怠懶惰的人進得慢,所以進的速度各人不相同,這些都是悟入。在我們現前這個世間確實有修有證(有悟有入)的人不是沒有,是真有,這些人勸勉我們的話必定是與佛、與古來的祖師,所謂是一鼻孔出氣的,一模一樣的,即使說法不相同,意思總是相同的。我們聽了之後怎麼樣?這是老生常談,不奇怪,不希奇。要學什麼?要學希奇的,古人都沒說過的,這個麻煩就大了。愈是好奇心重,愈容易步入歧途,愈迷愈深,真正的大道非常平凡,一點奇怪都沒有,希望諸位要留意這一點。凡是標新立異,好奇骛怪,總不是正法,正法必定是循規蹈矩。
我們學正法就得按照規矩來修學,讀經 看注解一定要選擇大藏經 裡面所搜集的,大藏經 裡面還沒有的,我們暫時把它放在一邊,為什麼?那就是大藏經 沒有收進去的,還沒有被社會大眾,也就是這些有修有證的大德們所肯定。我們是初學的人也不曉得哪個法門是正、哪個法門是邪、哪是真、哪是假,我們沒有能力辨別就得依照古人的慧眼、法眼所揀別的,我們來依他的。在大藏經 裡面,這就是依佛菩薩、古大德這些善知識為我們做增上緣,奠定我們悟入的基礎,然後你要有時間為弘法利生,也可以看看今人種種的說法,聽聽他們的見解,這是可以的。我們自己根基沒有奠定,腳跟還沒有站穩,是要以古注為第一。
說到這個地方,同學們講古注都是文言文,我們看不懂,這個話也是事實,可是這樁事情不是難題。你真正想學佛,想研究經 論,你就應當花上三年時間學文言文,三年的時間不算太長。文言文是《大藏經 》、《四庫全書》的鑰匙,你花上三年將文言文的基礎奠定好,這把鑰匙你拿到了,經 律論三藏、《四庫》你就有能力受用,你這一生受用無窮,為什麼不肯花個短短的幾年時間把它學好?你們要問:文言文應當怎麼學法?修學文言文的秘訣就是背誦古文,你能把古文熟背一百篇,這個鑰匙你就拿到了,教材從《古文觀止》裡面選就夠了。《古文觀止》裡有三百多篇,你背上三分之一,這個鑰匙你就得到了。你要能全背了,你在今天這個社會裡可以稱之為古文學家。可見得這個東西不難,就是要熟背,要背得很熟,這是學習文言文唯一的方法。暫時不必求解,只是求背,熟透了自然就通達,古人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用不著老師來講解,你念上一千遍,自己都通達了,裡面意思全都了解。所以念的遍數要多,遍數少不行,一定要遍數多,要熟透,這是講奠定我們學佛之基礎,這個可以說預備的基礎,然後才有能力閱讀《大藏經 》。
在這幾句當中,諸位特別要留意的,那就是「悟」、是「入」,所以佛法講求的,這個地方跟諸位講總因緣,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之法都離不開這個原則,不是教你求解的。這部經 這一段經 文是什麼意思、怎麼講法,不注重這個,著重在開悟。我們在講堂也常常勸勉諸位同修,我說學佛有兩個目標,近的目標要求開悟,遠的目標要證果,所以諸位學佛要向這兩個目標邁進,這就正確了。如果你只求這部經 怎麼講法,我要來學著講,將來我講給別人聽,你目標錯了,你會不會開悟?不會開悟,為什麼?你根本沒想開悟。你不是走開悟的路子,你走什麼路子?走知見的路子。就像六祖在《壇經 》裡面對神會講的,那是講反面話,「知解宗徒」,這一句是罵人的話,那是不會開悟的,只曉得講經 而不開悟。印宗法師在沒有遇到六祖之前,在廣州法性寺講《大涅槃經 》也是講得津津有味,聽眾也是很贊歎他,那時他沒有開悟,所以遇到風動、幡動就爭論不休了,到六祖給他點了一點,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仁者心動,他才有所體會。
「知解宗徒」,也就是儒家學記裡面所講的「記問之學」,是這種學問。他記得很多,他到處請教別人,人家給他講,他聽了很多。他聽得很多,看得很多,記得很多,全是別人的,自己沒有開悟,統統都是別人的,儒家給我們講的「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沒有資格為人師。可見得儒家要想做個大宗師,做個老師,要開悟,儒家也講開悟。佛法所重在出世間法,這個悟入更是重要,不但講開悟,而且證入。悟是悟自己的佛性,就是佛知佛見,入就是所謂見性,真正見道,就是得到佛知佛見。這個佛是自家不是別人,千萬不要弄錯,「悟入佛知佛見,悟入釋迦牟尼佛的知見,悟入阿彌陀佛的知見」,那就搞壞了,那就錯了,那你還是變成記問之學,解決不了自己的問題。自己的問題都解決不了,如何能解決眾生的問題?這一段很要緊。下面講別因緣:
講義【別,即就本經 ,有十因緣。】
別因緣是當會,就是圓覺一會,我們要來看這一會是什麼因緣。讀這一段文必須反省自己,這些因緣與我們相不相應,如果與我們也很相應,我們就是這一會的當機者。十條完全相應,沒話說,你是當機者;十條裡面有一半相應,你也就有資格學《圓覺經 》;如果有一、二條相應,這個東西也對你有幫助,有好處,雖然你得不到真實的利益,也有薰修的功德。十因緣:
講義【乃以本覺真如,內熏為因;十二菩薩,請問為緣。】
這兩句,凡是發心學佛的人都具足,如果你不是『本覺真如內熏』,你怎麼會想到學佛?你怎麼會想到看經 ?你怎麼會想到到這個道場來聽經 ?誰叫你來的?「本覺真如內熏」,把你薰來了,就這麼回事情,這是根本的因緣,第一因緣。換句話說,你學佛對佛法愛好興趣濃與淡,就是本覺真如內熏力量的強弱,如果這個力量強,換句話說,你天天都來聽經 ,每一會你都來參加,你一會也不缺;力量弱一點,你就若有若無,高興就來聽一下,不高興就到別的地方玩玩,這是力量弱的。力量強的,一會他都不肯放棄。讀經 也是如此,力量強的他天天要讀,力量弱的不見得天天讀,偶爾去翻一翻,這就是內薰的力量弱。這個東西與煩惱薰習成正比,本覺真如力量強,煩惱就弱;煩惱的力量強,煩惱也是內薰,力量強,你的本覺真如力量就薄弱。一個是真本,一個是妄本,本經 裡面要詳細跟我們討論。『十二菩薩,請問為緣』。這幾句,給諸位說,是本會別因緣裡面的總因緣,說出我們每一位學佛同修之所以來學佛,道理就在此地,決定離不開這個原理原則。向下,這是講十種差別因緣,我們是或有或無,不一定完全具足。
講義【一、為示因地法行故。】
這一條大概我們都不具足,為什麼?如果我們具足這一條,那就了不起,那不是普通修行,那可以稱之為大修行人。為什麼?具足這一條,我們修念佛法門的人必證理一心,那是究竟了義,一定證理一心不亂。這些文字都很重要,重要的我們就念,不重要的就不要念了。
講義【修證佛果,不離因心。】
『佛果』這兩個字的意思一定要搞清楚,因為你搞清楚就不至於迷信,也就沒有什麼奇怪了。佛是大徹大悟、大智大覺,就是「佛果」。我們要想修證大智大覺、大徹大悟,『不離因心』,因地心非常重要。佛在《楞嚴》裡面講,因地心與果地覺決定相應。阿難的修學就是因地心與果地覺不相應。因地心比什麼都重要。
講義【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這兩句話是古大德常常講的。『因』是你發心,就是你用什麼心去修行。『果』是大智大覺,『果招纡曲』,這個果就是沒有得到,而你所得的果報是迷惑顛倒,那就錯了。你發心不正,所以你得的果報才是迷惑顛倒。我們自己想想我們這個修行,因地心,自己以為很正確了,可是自己一天到晚迷惑顛倒,那你就得想想我這個果報迷惑顛倒,這個因地心是有問題,從我們現前的果報就想到我們的因地心是不是真正的正確。佛法是心法,諸位要特別留意到這一點,所以這個用心是很微妙的,我們用的是什麼心?
在本經 裡面,由文殊菩薩來作代表,文殊菩薩智慧第一,在表法裡面來講,智慧第一,他第一個代表提出問題向世尊請教的,就是代表《圓覺經 》是一切經 裡面智慧第一,意思在此地。諸位要想真正求開智慧,這個是智慧第一,可是我要給諸位說明,上根的人讀這部經 開智慧,中等以上的人讀這部經 有困難,這部經 經 文不長,義理太深,的確是有很深的深度。可是中根以上的讀《楞嚴》有受用,所以古人常講開智慧的《楞嚴》。而圓瑛法師他老人家所表演的這一套也非常有趣味,換句話說,他也在暗示我們,你看他老人家的修學,《楞嚴經 講義》在前面,他把《楞嚴經 講義》寫完成之後,最後寫這一部《圓覺經 講義》,他老人家往生了,這也就是給我們一個次第,先讀《楞嚴》再讀《圓覺》奠定般若智慧的基礎。這是他老人家在世表演這一招給我們看的,我們要懂得他的用意。
講義【如來答以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佛為示因地法行,故說此經 。】
『法』是方法,『行』就是修行,「法行」就是修行的方法。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修成佛道的方法,他依什麼心?依『圓照清淨覺相』,這是《圓覺經 》裡面所說的。什麼叫圓照清淨覺相?如果諸位對於這個名詞搞不清楚,我換一個名詞你就曉得,「圓照清淨覺相」就是一心不亂,沒有兩樣。一心就圓,二心就不圓了,為什麼?一心裡面沒有念,六祖大師說的「本來無一物」,這個心是圓的。圓是從體說,照是從用說;清淨是體說,覺相是用說,這個名詞裡頭有體有用。一心是體,不亂是用,淨土法門所修學的就是修這個功夫。「圓照清淨覺相」就是佛之知見,由此可知,一心不亂就是佛之知見。
名詞在諸經 裡面說得很多,有許多的說法,在《華嚴》裡面叫一真法界,在《楞嚴》裡面叫如來藏性,在《法華》裡面叫一乘實相、佛之知見,在《彌陀經 》裡面叫一心不亂,在《維摩經 》裡面叫不二法門,都是一樁事情。一樁事情佛說這麼多名詞,其目的是教我們不要執著在名相上,你怎麼說都可以,只要這樁事情對了就行了,不要執著在言說,不要執著文字。希望你在言語文字上體會到它的意思,得旨忘言,旨意得到了,言語文字統統捨棄,這是你真正悟入了。如果你是執著在名相上,這是障礙。執著在名相上,那就是所知障、煩惱障把你障住了。
所以,我們何必執著?一有執著就不圓,就不清淨,就不覺了,離開分別執著,這是圓,這是清淨,這個是覺相。離開一切分別執著,你的心是一心,才有分別執著,這個心就落二三了。換句話說,心要落在分別執著裡面,這就是滋長無明,而不是永斷無明。唯有一心,這是斷無明的辦法,三心二意就是在滋潤無明,幫助無明增長。我們想想我們現前一天到晚用的功夫是幫助無明增長還是在斷無明?我們學的是什麼道?佛道是覺道,與覺道相反的是無明大道,大概學的都是無明大道,天天在增長無明,在修無明道不是修覺道。無明道在佛法裡頭有一個總名詞,叫做魔道,魔就是無明,所以不覺則迷。這個在第一章裡面,第一章文字不多,就是文殊菩薩這一章。
本經 一共十二章,也可以稱之為十二會,都行。這部經 的好處,每一章都可以獨立,換句話說,十二部小經 ,合起來稱一部《圓覺經 》,章章都獨立,章章都有一個宗旨。諸位要是受持背誦的確不難,你一章一章的去背,經 文長的也只一千字的樣子,短的像文殊菩薩這一章只有四百多字,很適合於背誦。這部經 等於是課本一樣,它有十二課,所以很好背誦。
因地發心對我們修「理一心」的人來講非常重要,你要想一生當中成佛,你用這種方法來修行,你這一生一定可以得到,如果你的用心與這個相違背,你這一生沒有法子達到,在念佛法門裡面你得功夫成片,成就事一心不亂,或有可能,理一心是決定不可能的。如果諸位用這個方法,我們俗話說「取法乎上」,我們用這個最高明的方法,如果理一心要是達不到,事一心非常可能,換句話說,縱然事一心做不到,你這一生帶業往生可以保證,西方極樂世界保證你有分,決定不落空,為什麼?因地心太可貴了。第二個因緣:
講義【二、為示離幻即覺故。】
什麼叫覺?什麼叫迷?迷就是不覺,換句話說,何謂覺?何謂無明?無明就是不覺。第二章是普賢菩薩章,第二個因緣是普賢菩薩的因緣。前面一章著重在信,著重在理解,就是信解,正確的信解。這一段講修行,講稱性起修,這在一切修行法裡面是最高明的修行方法。
本經 最重要的就是這兩章,文殊菩薩代表智、代表開悟,普賢菩薩代表證入,文殊菩薩代表悟佛知見,普賢代表入佛知見,他講的是行,行成證入。往後愈講愈淺,精華、最重要的是這兩章,這兩章是究竟了義,這兩章就像六祖大師一樣是接引上上乘人,不是接引大乘人;這兩章以下是接引大乘人。這兩章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一切經 的解行兩門的總綱領,我們能把總綱領把握到,諸位將來看一切經 ,總離不開這個總綱領,的確是不難理解。我們在講堂裡面多費一點時間跟大家來研究討論,我覺得這是值得的。這個玄義我們要有耐心的在一起研究。
我過去在鳳山,煮雲法師有一次請我吃飯,辦了一桌很好的菜請我吃,真是難得,吃了一半他就告訴我,「這餐飯,法師,不好吃」,我說怎麼?「吃了之後,請你給我們講一部《楞嚴經 》」,把我嚇了一跳,真不好吃。《楞嚴經 》要很長的時間去講,我雖然沒有給他講這部經 ,我講了玄義,采取的本子就是圓瑛法師的《講義》,就是前面的玄義,用了七十多個小時,不講經 只講玄義。七十多個小時講《楞嚴經 》玄義,是我在講《楞嚴經 》玄義裡面講得最詳細的。玄義就是全經 的大意,大意給他講完了。
『離幻即覺』,首先你要曉得什麼是幻?怎樣離幻?這是問題之所在。
講義【佛告普賢:一切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
這個『如來』是自己,諸位先要明白,不是釋迦牟尼佛,不是阿彌陀佛,這個「如來」就是自己的清淨法身,也是自己的理一心。理一心有,你自己沒有證得,雖沒有證得,你的確有理一心,為什麼?『一切幻化』,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全是你的理一心裡頭變現之物。
講義【不了如幻,是名不覺。】
這是很重要的話。『了』是明了,你自己不明了這個事實,不明了一切萬法之所以然,這就叫『不覺』,這就叫無明。
講義【若知幻化,即已離幻。】
『知』就是覺悟,我們平常講的大徹大悟,大徹大悟就是此地「知」的意思。悟什麼?悟這一切法都是自己圓照清淨覺相裡面的東西,或者說原來就是自家理一心之物,這就叫『離幻』,可見得離幻不是把這一切境界捨離。你能離得掉嗎?離不掉,怎麼離你也離不掉。你離開這個都市跑到深山,鑽到洞裡去,那個洞還是一個境界。你放一把火把自己身體燒成微塵,微塵還在,你怎麼能離得掉?離不掉,而且你的神識過不了幾天又投胎了。《地藏經 》說得很清楚,人死了,神識七七四十九天之內他就投胎,中陰身時間不長,一般都不會超過四十九天。他在六道裡頭又投胎去了,他怎麼能離得開?離不開。所以這個離不是身離,也不是心離,身心都不離,而是什麼?悟就離了,離什麼?離不覺;離什麼?離迷。諸位要知道這麼一樁事情,你才曉得怎麼叫做離,否則的話,你念《華嚴經 》愈念就愈疑惑,你就念不通,為什麼?你展開《四十華嚴》,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是「離幻即覺」。人家怎麼離法?每一段經 文後面有「戀德禮辭」,禮辭就是離,樣樣事情他都參與,這世間各行各業,逆境、順境,無有一法他不參與,禮辭,辭是不著相,佛在《金剛經 》裡面教給須菩提尊者「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是此地所講的離幻即覺。
講義【既已離幻,即名為覺。】
就是這麼個意思。可見得不是離開這一切事,一切事、一切理你統統離不開的。底下舉一個比喻:
講義【如人處夢,不知是夢。】
一個人在作夢,在夢境當中。作夢的時候不知是夢,夢就是幻。
講義【一知是夢,即已離夢。】
知道自己作夢,夢境就離開了,你可以繼續不斷的作,自己清清楚楚,我在作夢,夢中的境界也很有趣味,那是什麼?游戲神通,你在夢中就游戲了,一切無礙,夢!你就得解脫,就得大自在,就是這麼回事情。
講義【離夢即名醒覺。佛為示離幻即覺,故說此經 。】
這是講修行最高的方法。諸位讀《四十華嚴》,後面幾乎有一半的經 文,十地菩薩以上全都是講「如幻三昧」,三昧的名稱盡管不同,一定有如幻兩個字,他知道如幻就離幻了。我們今天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