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倫居士:《淨法概述》第四章 持名念佛
《淨法概述》 第四章 方倫居士 第一節 念佛並不是專指口念,心念也算是念佛,所以念佛法中,除持名念之外,尚有實相念和觀想念各法。實相念即是入第一義心,觀佛法身實相,此其所得三昧,是真如三昧,亦名一行三昧。這一法門,本屬於禅,但禅心所顯的境界,便是淨土,故亦攝於淨土法中。此法非上上根器,不能悟入,故中下兩根,便不能普被,所以在淨土法中,很少有人提倡,而歸禅門去提倡。 其次即是觀想念,這是依照《觀無量壽經》中,對於阿彌陀佛極樂國的依正莊嚴,作十六種觀法,觀行若得純熟,則開目閉目,無非極樂,立可轉娑婆為淨土,不俟命終,即身便游樂國,功效之大,匪可言喻,此其所得的三昧,是般舟三昧,亦名佛立三昧。惟是觀法微細深玄,有五種難成:一者、根鈍則難成;二者、心粗則難成;三者、無善巧方便則難成;四者、認識不深刻則難成;五者、精力不及則難成。若要根利、心細、聰巧,再加上印象深刻,精神強旺,這就萬不得一了,所以也不能普及,也是難行門。 再次即是持名念了,持名念比較上述二種念法,容易得多,不論上中下根,但使能念,無不成功,念到一心不亂,便得三昧,此其所得的三昧,是念佛三昧。持名念佛一法,經過二千年來佛門大德不斷提倡和實行的結果,已成為最普遍而深入民間的佛法。就因為它有修必成及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的緣故,所以其所度脫的人數,也遠非各宗所能望其項背,可以說占有佛法以來,得度總人數百分之七八十以上。所以若單就數量一項來計算,已足使各宗都黯然無色。其實它所含道理的溥博淵深,不特較諸各宗絕無遜色,並且各宗所有的精髓,竟無不包羅在內,實具有集各宗之大成之汪然氣度。此所以論效果,論學理,論難易,確都卓然獨步,無與比肩。 於此可知,世人瞧不起念佛法門,謂為系愚夫愚婦之所修者,此人之自身,即系一十足之愚夫愚婦,對於念佛法門裡所含有的原理,可以說是毫無認識。假使他是真有認識的話,那他對於淨土這一方便法門,自然會佩服到五體投地,恐怕就是殺他的頭,也要念呢。 第二節 所謂念佛或執持名號,即是念“南無阿彌陀佛”或“阿彌陀佛”之謂。這六個字是由印度文譯音而來,若譯義,則南無是敬禮或皈依,阿是無,彌陀是量,佛是覺者,所以將這六字合起來,就是敬禮無量覺者之意。這一尊阿彌陀佛便是極樂國的教主,他曾發過誰念我名號,此人命終時,便來接引往生我國之願,這便是後人稱念佛號之所根據。《彌陀經》裡說過:“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所以也有人稱他為無量壽佛,念佛號時,便也念“南無無量壽佛”。這原無不可。不過稱無量壽,則“無量”二字便僅限於壽命,其范圍和意義,便被限制了,所以不如稱“南無阿彌陀佛”,把壽字除掉,較為廣闊合理。考這一尊佛,除壽命無量外,其他如光明、尊嚴、慈悲、功德、神通、智慧等,皆是無可稱量的,絕不可僅指明某一項,而把其余各項的意義完全都抹煞,此所以稱他為“無量壽”便不如稱他為“阿彌陀”了。 為了要適應念佛時的環境和心境起見,為了要適合念佛人的根器起見,所以念法便有種種不同,每一種方法都有它的作用,有它的特長,行人念佛時,可以自己選擇下列合宜之方法,加以實行。若是念了些時,覺得此種方法又不能鎮定當時的心境時,便可以再換一種念法,如是一換再換,八換十換,均無不可,只要這一刻能定心掃除妄念的,便是這一刻的好方法。譬如醫病,但醫得病好的,便是對症良藥,眾生妄念是病,佛號是藥,能除痼病,便是妙藥。持名一法,原為淨土修行途徑之中堅,因其重要,故特將各種念法分別詳述於左。 一、高聲念 念時聲音洪大,把全身之精力,都貫注在一句佛號上,大有音若金石,聲滿天地之慨。此種方法,雖然稍嫌耗氣喉啞,不能持久,但是它能對治昏沉懈怠,驅除相續的雜念。行者念佛時,若昏昏欲睡,或想入非非時,猛一提起精神,高聲朗念,頓覺頭腦清醒,正念恢復,仍舊有無窮活力,強大作用,並且會使聞聲之旁人亦生起念佛之心。昔永明禅師在杭州南屏山頂念佛時,山下行人覺其聲音如天樂鳴空,高朗嘹亮,所用的就是這種念法。 二、默念 念時自外表看來,只見動唇,並不出聲,雖是不出聲,但“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在行者心識中,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為了清楚明白之故,所以心不走失,正念得凝成一片,故其效力並不減於有聲。這一種念法,可用之於臥時、病時、沐浴如廁時,或不便出聲之旅次及公共場所。 三、金剛念 念時聲音不大也不小,甚為中和,行者一面念,一面用耳聽,不論四字念,或六字念,但能一字字聽得分明,不走失,自然心定。此種念法,效力至大,故以金剛喻之,蓋金喻其密,密則不為外境所滲入,剛喻其堅,堅則雜念無不破,在各種念佛方法中,獨此最為常用。 四、覺照念 念時一面稱佛名號,一面回光返照自性,所以眼前虛靈超拔,但覺我心佛心、我身佛身,凝成一片,光奕奕,圓陀陀,境界遼闊,充塞十方,所有山河大地、房捨器具,一時頓失所在,乃至自己四大假身亦不知落在何處。如此,則報身未謝,已證寂光,佛號初宣,便入三昧。以凡夫身,預佛境界,無有較此更捷者。可惜非上上根人,不能領悟實行,故度機較狹。 五、觀想念 念時一面稱佛名號,一面觀想佛身相好莊嚴,卓立我前,或手摩我頭,或衣覆我體,或再觀想觀音、勢至侍立佛旁,諸聖賢眾圍繞於我,或者觀想極樂國金地寶池,花開鳥鳴,寶樹羅網,光輝嚴麗。如觀想真切,即身便可游於極樂國土;如不真切,亦可作為念佛之助緣,使淨業易於成辦。倘久觀令熟,平時已在心目中存留甚深印象,一旦報體衰謝,此方塵緣不復牽累,則極樂勝景便一齊現前了。 六、追頂念 念時用上面金剛念法,但將字與字之間,以及句與句之間,連綴得極其緊密,形成一字追一字,一句頂一句,中間不留間隙,所以名為追頂念。因為追頂緊密,不留間隙的緣故,雜念便無法乘機契入。此是念時情緒緊張,心口亢進,正念的威力蓋過一切,故能使無明心想暫時歸於沉寂。所以此種念法,效力至大,淨業行人多采用之。 七、禮拜念 念時一邊念一邊拜,或念一句後拜一拜,或不論字句多寡,但邊念邊拜,邊拜邊念,成為念拜並行,身口合一,再加上意中思佛,便是三業集中,六根都攝。這樣則吾人身體上所有能發生作用的器官,全部都用在念佛上,更沒有閒家具能再涉及念佛以外之事,或念佛以外之念頭了。所以此法是特別精進,效力也特別大,惟是拜久則身勞氣喘,故只宜兼用,不宜專用。 八、記十念 念時用念珠記數,每念十句佛號,撥過一粒念珠,或用三三三一制,或用三二三二制,皆於第十句念畢後,撥過一珠。如此心中既要念佛,還要記數,不專也要專。若不專心時,則數目便錯亂了。所以,此一法可算是強迫專心的方便法,故對治雜念極有功效。 九、十口氣念 念時但用追頂法念去,不論佛號多寡,但以盡一口出氣為度,待到出氣已促,勢須抽吸進一口氣,方能再續念時,名為一口氣。如是十次,名為十口氣。此系專為每日並無暇晷念佛之極忙人而特設的方便法。大約念完十口氣,只須五分鐘左右,每日只須念過一次十口氣,便夠往生極樂國,所以縱使極忙人,也能做到。此是根據彌陀第十八願“十方眾生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願文而設。據古人研究結果,謂所謂十念,即是十口氣,因為佛願甚廣,而淨土法又最切實,所以雖僅十念,臨終佛亦必來迎也。 十、定課念 念佛最怕的是始勤終懈,無有恆心,故古今行人,每將念佛一事定為按日功課,只要日日實行,便是道心不退。佛號多寡,規定時可以不拘,古人中每日定為十萬、七萬、五萬等,皆為常有之舉,可見其精進。總之,此事當斟酌環境及自身力量,定為功課。既定之後,無論如何忙法,也要把它念完,否則次日即當照補,養成習慣。若起初藉一股勇氣,定得太多,以致後來做不到,則不好;若定得太少,則近於懈怠,亦不好。所以在決定之時,是要細加斟酌的。 十一、四威儀中皆念 行者淨種純熟,則念佛自會精進,由於勇往直前的結果,便不以定課為滿足,在定課之外,不論日裡夜裡,除睡眠外,幾乎無時無刻不念,這便是行住坐臥四威儀中皆念,久之成為習慣,則一句彌陀,永不離口矣。這在古人往生傳中,比比皆是:有的業打鐵,便一面打,一面念;有的業磨豆腐,便一面磨,一面念。最後都是聲音一停,便已立化。這都大可作為吾人之借鏡,果能做到這種程度,則定課和不定課便不成問題了。 十二、念不念皆念 上述四威儀中皆念,是指口念,此處念不念皆念的最後一念字,是指心念,照題目即是說:不論口念,或口不念,而心中皆是在念佛。這樣說起來,口念時心中固是在念佛,即使口不念時,心中也是在念佛,這就於持名之外,又加上憶想,當憶想時,也正在持名,所以與單是口念時才想佛者,又有不同。行者果能做到不論何時何地,也不論口念口不念,意中都是在思佛,如此則淨念堅牢,心如銅牆鐵壁,風吹不入,腳踢不破,沒有一絲世念染念能夠闖得進去。此時念佛三昧,不成自成,往生彼國,便如操左券了。古人說“念而不念,不念而念”,即是這種境界,若不是念佛有年,功行純熟,則絕做不到,所以不是初學者所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