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記 三


 2023/4/16    熱度:561    下載DOC文檔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記(三)
淨界法師講述

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議第四面

三:隨文釋義:入文分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今初前面講到本經的修學綱要是頓漸兼收,理事無礙。本經的修學主題有二:

(一)頓教法門:頓教法門是一種智慧的觀照。修學佛法時,我們應該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惟,對生命產生正確而不顛倒的觀照。經論上對生命的觀照主要有兩個方向:

(1)因緣觀:首先觀照個體的生命是「恆轉如瀑流」,個體生命是一種無量的生命,我們有過去、現前及未來的生命,生命就像是一條沒有止盡的水流,不斷的相續而變化,而這個體生命的變化因素,主要是受業力的引導,所謂的「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假設我們積集的是一個善業,則創造安樂尊貴的個體生命;若積集的是惡業,則召感卑賤痛苦的個體生命。我們的生命就隨順業力的累積,一次一次的相續及變化。以上是個體生命的因緣觀,或者說是世俗谛的觀察。

(2)真如觀:這是整體生命的觀察。個體生命是假借因緣所生,從本性上來觀察,它是畢竟空寂。若思惟觀察「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我們能從有相的流動生命,回歸到不生不滅的真如理性,這樣我們在流動變化的生命中,找到了一個生命的歇腳處,也就是生命中安穩的家。以上是整體生命的勝義谛觀,是超越時空的生命觀察。

若能同時通達個體生命及整體生命的觀照,則已具足大乘佛法的正見。

(二)漸教法門:有了甚深見,就能修學廣大行。前面的甚深見是理論上的認知,我們的內心從這種顛倒的無明,轉成正確的知見,必須假借事相的修行;也就是說,這種把心帶回家的過程,必須仰仗修學戒定慧的廣大行。戒定慧的修學是在廣大的色聲香味觸法境界中,持戒修定修慧,這行門廣大無邊,所以稱為廣大行;這樣的修學是要次第完成,故稱為漸教法門。當我們掌握頓教的理觀,及漸教的修學,我們就知道本經的修學宗旨了。

甲一、序分

序分中分成二段,第一段先說明三寶生起的因緣,第二段再說明本經生起的因緣。首先我們看第一段。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離欲寂靜,是最為勝。住大禅定,降諸魔道。於鹿野苑中,轉四谛*輪,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

消文 這段經文說明人世間三寶的生起。佛法認為一切法的生起無論是雜染法或清淨法,一定有它的因緣,三寶的生起亦復如是。首先說明佛寶生起的因緣:身為佛寶,主要是因佛的內心有道,道有「通達」的涵義。道主要是指六度中的般若智慧,因般若智慧能產生強大的力量,使我們從生死的此岸,而轉成涅槃的彼岸,它有通達的力量,故稱為道。

釋迦牟尼佛成就聖道的因緣,《佛本行經》說,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出生在中印度的迦毗羅衛國,他誕生後,父親淨飯王請一仙人來看相,發現他的相貌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是大福德之相。仙人預言,釋迦太子的生命有二種可能性,假如他選擇在家,以他的威德力,將能成為統領四天下的一代聖王;假設他選擇出家,以他的威德力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陀。淨飯王希望太子能留在家中,成就王霸之業,光耀釋迦家族。所以淨飯王就為太子蓋春夏秋冬四種宮殿,希望假借殊勝的五欲快樂,打消太子出家的念頭。太子在十九歲時,有一次離開王宮與人群接觸,發現生命中有老、病、死三種情況是無法避免的,他心中生起恐怖出離心,因體悟老病死無常的逼迫,於是太子十九歲時就在深夜中離開王宮,出家修道。印度當時的修道,主要有二種方法:一是冥想外道,一是苦行外道。太子起初修學冥想外道,與仙人學習種種禅定,假借禅定來安定自己的內心。在成就禅定後,他發覺禅定就像「如石壓草」,只是讓內心暫時寂靜,並不能解脫老病死的系縛,所以經過五年的修學後,便放棄這種禅定的修學,走入苦行林,修學苦行。又經過六年日食一麻一麥的苦行,太子如是思惟:太快樂享受的生活,不能生起出離的道心,但過度的苦行,身體虛弱以致精神不能專注,這也不能成就聖道,只有中庸才是隨順聖道。後來他放棄苦行,離開苦行林,接受牧羊女供養由牛奶與粥煮成的糜乳,在吃下糜乳後,精神飽滿,就在菩提樹下的一堆吉祥草上,結跏趺坐,深入觀察生命的緣起,生命由因緣所生,也假借因緣而滅,從緣生緣滅的觀察,悟入我空、法空的真理而成就聖道。

「世尊成道已」,蕅益大師說這是根本智,是佛陀自受用的智慧,也是佛陀契證真理的智慧,這種智慧是無法與眾生分享的。「作是思惟」,以下是後得智,也就是分別智,這是透過文字言說來觀察成佛的因緣。「離欲寂靜,是最為勝。住大禅定,降諸魔道。」這段經文是佛陀成道後,把成就佛道的因果作一回顧。佛陀在那一念清淨的心中,他思惟:成道後有受用的果報,內心受用的果報是離欲寂靜。世間安樂的果報中,夾雜很多貪欲的煩惱,所以世間安樂的果報是擾動不安。佛陀成道後內心出現廣大的安樂,但這安樂遠離貪欲煩惱,所以這安樂是寂靜的,這寂靜樂是在所有安樂中最殊勝的,因為這種寂靜的安樂不可破壞,不像擾動的安樂隨時會被破壞。「離欲寂靜,是最為勝」,這是贊歎佛陀所受用果報的殊勝。佛陀能夠成就「離欲寂靜」的果報,這是有因緣的,是什麼因緣呢?「住大禅定,降諸魔道能成就「離欲寂靜」的功德,這不是單靠布施、持戒、放生等人天善法所能成就,必須內心安住在殊勝的禅定。若修禅定,起初要透過修止的專注,「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續安住,」調伏心中的散亂,在這明了寂靜的心中,思惟我空、法空的真理。因為這種禅定有我空、法空的光明智慧,故稱為大禅定,它有斷惑證真的功能,是不共於外道的禅定。透過這種禅定與智慧的觀照,來降伏內心的煩惱魔。

人類歷史上,世間君子也偏重「降諸魔道」,先聖先賢也知道,內心的貪、瞋、癡、高慢心、嫉妒心等煩惱,是一種過失相,會障礙我們的快樂,所以先聖先賢也會施設「降諸魔道」的諸多方便。佛法與這些世間修行者的最大差別,在於理論上的認知有淺深的差別。世間降諸魔道的立足點是從人性的角度,如我是個人,人有欲望這是正常的,身為一個人,內心有善良的功能,也有邪惡的功能。所以世間的修行者,修習「克己復禮」,假借制禮作樂,遵守一定的軌范,以種種的音樂來陶冶性情,以降低內心邪惡的功能,增長善良的功能,這是世間人所謂的降諸魔道。他們相信內心的善、惡有真實性,因為自己是一個人,所以內心有煩惱,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他們想辦法降低內心邪惡的功能,增長善良的功能。

佛法對於人性與世間人有不同看法,佛法從因緣觀的熏習角度,雖也相信人類在相續的流轉中,由於不斷造業的熏習,內心有很多善惡的功能,但佛法認為人的本性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善不可得,惡也不可得。換句話說,修學佛法不是站在人性角度上思惟,而是站在佛性的角度上修學。也就是說,修學佛法時,應該具有大乘的正見,「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身為一個佛陀,內心雖有種種的萬德莊嚴,但這是因緣所生法,不是本來就有的。當我們撥開佛陀因緣所生的萬德莊嚴,也撥開有情眾生因緣所生的種種煩惱,這時會發現佛陀的心是「如」,眾生的心也是「如」一如無二如,我們就站在「如」的角度修習戒定慧,從這裡出發來斷惡修善。所以甚深見是深觀生命的真實相,若能通達「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既然本性是清淨,煩惱的本質是虛妄相,所以大乘佛法不認為是調伏煩惱,若不是調伏煩惱,煩惱怎會消失呢?印光大師說,修學佛法重要的是要掌握一個觀念:「心常覺照,不隨妄轉。」若知道煩惱是虛妄相,不隨妄轉,它自然會消失掉,因為它的本質是虛妄相,根本不需要對治。所以這裡的「降諸魔道」,以大乘佛法的角度即是「心常覺照,不隨妄轉。」。當然若要不隨妄轉,內心必須要有的法寶,才能不隨妄轉。這段是「世尊成道已」,說明佛寶的成就因緣。

「於鹿野苑,轉四谛*輪。」佛陀自己從顛倒的障礙中解脫出來,他起大悲心,於是施設種種方便,引導眾生也能從煩惱中解脫。波羅奈國的鹿野苑是佛陀初轉*輪的地方,佛陀把自己覺悟的真理,假借名言,開展出苦、集、滅、道四聖谛*輪。佛陀三轉四聖谛*輪:

(一)示相轉:佛陀先指出四聖谛的相貌,苦谛有逼迫性。苦有三種:

(1)苦苦:我們所遇到的痛苦果報,如老、病、死之苦,或刀山、油鍋之苦,這些苦惱果報的本質即是苦。

(2)壞苦:若遇到安樂的果報,如美好眷屬,廣大財富,這些安樂果報都是無常敗壞,隨時會喪失,我們對這些安樂果報沒有主宰性,所以心中有一種不安全感,隨時會受無常敗壞的威脅逼迫,因此安樂的果報是壞苦。

(3)行苦:行是流動、遷流,三界五蘊的果報只要是有,只要是存在,存在的本質是流動性,相對於寂靜涅槃來說,它是擾動不安,這是微細的行苦。

佛陀指出生命有這三種的逼迫性:苦苦、壞苦、行苦,這三種苦隨時逼迫我們的生命。痛苦的果報又是如何產生的呢?集谛所引生的,是由無始劫來所累積的煩惱與業力所召感,以業力為親因緣,心中愛取煩惱的滋潤為增上緣,因緣和合,就現出痛苦的果報,所以苦果是由集谛所召感,集有召感性。

佛法對生命不完全是悲觀的,佛陀指出生命的逼迫性,也指出了生命的安穩性,這即是滅谛。我們不一定要接受痛苦,我們也可以選擇涅槃的安樂果報。這滅是有可證性的,涅槃的安樂果報是可以成就的。如何成就涅槃的安樂呢?這要修道,戒定慧之道有可修性。

佛陀對四聖谛的示相轉,表示我們的生命有二種選擇,自己可以選擇痛苦,若累積煩惱罪業即趨向痛苦的果報。其次,自己也可以選擇快樂,這要積集戒定慧。所以生命有快樂的一面,也有痛苦的一面,快樂跟痛苦完全是由自己的內心所召感,這與別人沒有任何關系。由戒定慧因緣召感安樂的果報,由煩惱與業力的因緣召感痛苦的果報。佛陀成道後指出生命痛苦與安樂的因緣,這就是苦集滅道四聖谛。

(二)勸修轉:佛陀在示相轉指示生命的因緣相貌,接著是勸修轉,勸勉我們「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我們應該修道來離苦得樂,不要自甘墮落,因為自己可以做選擇。

(三)作證轉:最後佛陀作證轉:「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這是佛陀證明四聖谛是可以修成的,苦是可知的,乃至煩惱是可以消滅的。這表示佛陀的法門不是天方夜譚,是可以修行而成就的,因為佛陀自己就是這樣走過來,這是作證轉。以上是法寶最初出現在人世間。

「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這是說明僧寶的成就因緣。釋迦太子在深夜離開王宮,出家修道,父親淨飯王非常擔心,於是在釋迦族中選出五位年輕人,派他們去尋找太子。這五個人到了苦行林,遇到釋迦太子在修苦行,於是就勸太子回家,但太子不為所動,所以這五個人也就不敢回去,決定跟隨太子修行。其中有二人因受不了苦行,先離開了苦行林。太子在接受牧羊女供養的糜乳後,其余三人認為太子失去了道心,於是也離開太子。佛陀成道後,在鹿野苑找到這五個人,於是為他們宣說四聖谛法,這五個人先成就初果,後來追隨佛陀修四念處,而次第成就了四果阿羅漢,這是人世間僧寶的出現。佛、法、僧三寶中,佛有說法的功德,法有開慧的功德,僧寶有住持佛法的功德。以上說明三寶在人世間生起的因緣。

釋義 四聖谛清楚的說明,生命有痛苦的姻緣及安樂的姻緣。作為一個生死凡夫,我們也遇到很多的痛苦與快樂,但我們很難理解痛苦與快樂的因緣,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阿賴耶識的問題。業力的召感性不會立即的表現出來,如今生造了很多戒定慧的功德,但卻發現愈修行障礙愈多,痛苦也愈多,這時自己對戒定慧的功能產生質疑,佛陀說戒定慧召感安樂果報,但為什麼自己修習戒定慧,結果障礙與痛苦卻愈嚴重。有些人放縱煩惱,造作很多殺盜YIN妄的罪業,他還是很快樂,所以我們會對這種價值觀產生質疑。這應該如何觀照呢?我們要知道阿賴耶識有保存業力的功能,造業後,這個業力不會馬上得果報,它要有一段時間才能異熟。所以造戒定慧的善業,一定會因戒定慧而召感安樂果報,但不是現在馬上得到果報。現在雖造戒定慧的善業,但在阿賴耶識中,有很多前世造的殺盜YIN妄的罪業,這清淨的戒定慧,會把過去的煩惱與罪業先逼出來,在重報輕受中,讓你在今生中有小病痛、小災難,如是消除你的三惡道果報。所以對業力的召感性,我們要以現在、過去、未來三世來作觀察,不能只觀察當下,因為阿賴耶識有異熟的功能。因此從四聖谛中,身為佛弟子要信仰一個真理:只要造作戒定慧的善業,一定召感安樂的果報;若起煩惱造罪業,一定召感痛苦的果報。身為佛弟子,對這真理要深信不疑,至於業力什麼時候會召感果報,這是不可預知的。

復有比丘,所說諸疑,求佛進止。世尊教敕,一一開悟。合掌敬諾,而順尊敕。

消文 這段是說明本經的生起姻緣,佛陀在建立三寶後,僧寶中有很多的弟子,在修學四聖谛時,心中有疑惑。法雖是一,但因眾生根機不同,所產生的疑惑也就不一。弟子們把心中的疑惑,「求佛進止」,請求佛陀的開導而抉擇是非。佛陀就大慈悲來教導,使弟子們一一開悟,知道如何對治煩惱,突破障礙。弟子們對佛陀的開示,一心合掌,恭敬遵循佛陀的教誨而修行。所以本經是弟子們在修行過程中,有諸多的疑惑,於是請佛陀開示,在這些開示中,整理成四十二個篇章,流通後世。

甲二、正宗分

正宗分是本經的主要內容,蕅益大師認為本經四十二章中,第一章與第二章是正道法門,是修道的主要內涵。第三章至第四十二章是助道法門,也就是對治的法門。在正道法門中,蕅益大師認為第一章是修德,這是廣大行;第二章是信德,這是甚深見,是對真理的覺悟。所以一章是對理性的觀察,一章是事相上的修證,如是構成本經的正道法門。

第一章 出家證果

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

消文 這段是說明修學之前的道前基礎-出離心空正見,先出離心。若有志於成就聖道,所做的第一件事是「辭親出家」,辭別親屬,遠離世俗貪愛的家。我們不是今生才有生命,在過去無量劫的流轉中,我們曾與很多人結了善因緣,也結了很多的惡因緣,所以就有現在的家,若沒有緣是不會相聚的。在俗家中,容易產生愛與恨,這些是過去因緣的等流力量,這種愛與恨的干擾,障礙了修學聖道,所以修道前要遠離恩愛的種種系縛。

其次,「識心達本,解無為法」,自己應該有空正見,在大乘佛法中,空觀是觀照自己的一念心。所謂的「識心達本」,蕅益大師的注解說,這是一種觀照的智慧,觀照「遍計本空,依他如幻。」在觀照時,主要是觀照遍計執,遍計執是我執與法執,為什麼說我執與法執是遍計執呢?因為我執與法執普遍在一切的因緣所生法中產生執著,所以稱為「遍」,它對一切法普遍執著。也就是說,在我們生命中,沒有一種法能離開我執與法執的系縛。唯識學上說,遍計執是我們的思想所造成,也就是分別的我法二執;分別是指這念心與境界接觸時,首先是「於境取相」,這念心取到一個相貌,相貌本身是依他起,是由業力所召感的相貌,如福報大者,所接觸的相貌殊勝美妙,福報差者所接觸的相貌粗鄙丑陋,但「於境取相」時還沒有顛倒,之後的「施設名言」,是我們對這相貌安立了自己的見解與概念,就會起顛倒。

如有一個母親巡視她兩個兒子讀書的情況,發現大兒子在屋裡打瞌睡,手裡拿著書本;經過小兒子房間,也同樣看到他在打瞌睡,手裡也拿著書本;這時母親心中做了一個結論,她認為大兒子非常懈怠,一拿到書本就打瞌睡;但小兒子卻精進用功,連打瞌睡時都還不忘拿著書本。依唯識學來說,這兩個兒子讀書的影像現前,這是依祂起性,依祂起性不能說是過失。這念心在第一念與境界接觸時,「於境取相」,在第二念以後,這念心就施設種種名言,讓生命變得更復雜。本來是一個簡單的情境,由善業召感安樂果報,罪業召感痛苦果報,是單純的因緣所生法,但當我們施設名言時,把痛苦變得更復雜,更難以解決。譬如說:「相逢自是有緣」,現在有一百二十幾位出家眾在義德寺結夏安居,這是因緣所生法,諸位曾在某一個時空,積集了類似的善業,由這共同業力的召感,大家能在這裡相聚,住相同處所,受用相同的飲食,這是依祂起性。但在這樣的依祂起性中,大家有不同的名言,少欲知足者,覺得住在義德寺很愉快;不知足者則覺得這裡有很多的缺點。如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這就是遍計所執性。所以這念心與境界接觸時,只有第一念受用應該得到的果報,第二念以後,我們的果報開始變質,因為不斷有名言的變化,其實後來我們都是在受用自己的名言,再也見不到本來的外境,因為外境被自己的名言加油添醋,已失去本來面目。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名言妄想中,自己在心中捏造出影像,然後再受用這個影像,如是再也見不到外境的真實相,見不到真實的依祂起性,佛法說這就是顛倒。

釋義 經文說:「識心達本」,前面的遍計執是虛妄的心識,故觀察遍計本空,觀察心中的名言是因緣所生法,「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如是破除心中的名言,回歸清淨本性,以這樣的觀察思惟,理解我空、法空的真理。能如是觀察,則有資格稱為修道的沙門,因為知道障礙不在外在的人事,而是自己心中的名言。有人會說,自己過去有罪業,身體有病痛,人事上有障礙的因緣。諸位要知道,外在的障礙只是短暫的,佛法說業力所召感的痛苦果報是短暫的,因業力是無常法,所以業力消失時,痛苦就會消失。生命中最大的痛苦,是來自於心中的感受,自己內心給自己創造障礙,這種感受是相續不斷的,除非遇到佛法真理的開導,否則自己很難解脫。這裡經文說:「識心達本」,自己應該思惟觀察,心中的名言是因緣所生法,「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如是破壞心中的名言,覺悟我空、法空的真理,就有資格稱為修道人。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