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記 十三


 2023/4/20    熱度:738    下載DOC文檔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記(十三)
淨界法師講述

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 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議第十八面

第三十六章 輾轉獲勝

佛陀在《法華經》上,對我們的三界果報,清楚的開示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我們在三界流轉的身心果報,基本上有兩種的痛苦:

(一)身心逼迫之苦:這是「眾苦充滿,甚可怖畏。」三界的果報經常受到衰老、病痛、死亡,乃至於種種不如意境界的刺激,我們常感受到逼迫性的痛苦。

(二)不安穩性之苦:這是「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我們生活在起火燃燒的房子中,這火是指無常之火,我們在三界中,對未來充滿不安穩性,我們無法預測明日之事,也無法預測今日所擁有的一切,在什麼時候會喪失,這是生命不安穩性之苦。

我們三界的果報體,就在不安穩性、逼迫性中,承受生命的種種痛苦。因此我們一個有情眾生應該如何在生命中,找到一個究竟安穩的皈依處,變成我們修學佛法最重要的目的。依本經的開示,為了達到離苦得樂的目的,必須修學兩個重要法門:

(一)甚深見:若想要改造生命,就必須先了解生命,如果對生命一無所知,如何能改變生命呢?又如何了解生命呢?天台宗的智者大師,他根據龍樹菩薩的《中觀論》頌:「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開展出對生命的觀察,首先是觀察因緣所生法,這因緣所生法是所觀境,觀察生命是假借因緣所生,它不是自生,也不是他生。廣泛來說,整個三界的五蘊身心世界,都是因緣所生法。智者大師說,在五蘊中以識蘊,亦即以現前一念心識的觀察,最為簡單扼要,所以他開展出觀心法門,若能明了心識的活動,就能了解自己生命的過去、現在、未來,所以他認為觀心就能觀照一切的生命。因此觀察因緣所生法,簡單的說就是觀照現前一念明了分別的心識。在觀察這念心識上,有三種的觀照方法:

(1)我說即是空:觀察這念剎那剎那生滅變化的心識,有時起善念,有時起惡念,這善、惡念的功能是假借因緣所生,不是本來就具足的。既然它是後天的熏習所成就,所以從本性上觀察,它是畢竟空寂的。這樣的「從假入空觀」就能把虛妄的分別心,帶到「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的清淨心。如是的從假入空觀,使我們深深的理解,「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原來我們的本來面目與十方諸佛的本來面目,並沒有差別的,一切的惡法是可以斷除的,一切的善法也可以假借修學的因緣而成就,如是成就了大乘的信心,所以修空觀使我們對成就佛道有了重要的信心。

(2)亦名為假名:前面是說明整個十法界無差別的體性,而現前所見差別的果報,又是怎麼來的呢?譬如有的果報是螞蟻,有的果報是人,在人的果報中也有種種的差異,怎麼會有這些不同的果報呢?「亦名為假名」,這念清淨的心性,它會接受業力的熏習,若造善業,則熏習這念清淨心,變現出安樂尊貴的果報;若造罪業熏習這念心,變現出卑賤痛苦的果報。因為因地所造的業力不同,故創造出種種差別的果報,「亦名為假名」,因為業力的造作,故產生十法界假名假相假用的差異。

(3)亦名中道義:若能觀察無差別的體性,也能同時觀察差別的因緣果報,空假之間能達到平衡,這即是中道的思想,已能正確圓滿的觀察整個生命的真實相。以上即是天台宗的一心三觀,引導我們如何以簡單扼要的方法來觀察生命,亦即觀察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就能知道整個生命的水流,它過去的因地如何,現在的造作是如何,未來的果報又是如何,如此我們就能了解過去,把握現在,開創未來。以上即是我們在修學之前,所必須具足的甚深見。

(二)廣大行:依止甚深見,開展出廣大行,開始從事改造生命的種種行動,使自己能離苦得樂。這些行動在本經中分成兩個重點:

(1)善業力:這是透過布施、持戒、忍辱等三個法門的修學,成就善業力,這善業力使我們得到人天的暫時安樂果報。

(2)正念力:這是透過精進、禅定、智慧等止觀的修學,使我們內心產生正念力,以出離三界火宅,得到究竟的安樂。在本經廣大的修學內涵中,一種是業力的修學,一種是念力的修學,這二種修學的重點是依止甚深見所開展出來的。以下看第三十六章的輾轉獲勝。

佛言:「人離惡道,得為人難。既得為人,去女即男難。既得為男,六根完具難。六根既具,生中國難。既生中國,值佛世難。既值佛世,遇道者難。既得遇道,興信心難。既興信心,發菩提心難。既發菩提心,無修無證難。」

消文 這段經文說明成就甚深見,進一步修習廣大行之前,須具有道前基礎,具足修道的資糧,這些資糧的具足是難而不容易的:

人離惡道,得為人難:佛陀說,一個人能從三惡道的極度痛苦中解脫,而得到尊貴人身,成為修學的法器,這件事是不容易的。唯識學說,有些人很容易從三惡道中解脫出來,有些人則難以從三惡道解脫,這其中的差別,在於是否有增上慚愧心,所謂的「增上」是指堅定而強烈的慚愧心。有些人在因地時能聽聞正法,如理思惟,對於善業召感安樂果報,罪業召感痛苦果報,他對這真理深信不疑,所以內心崇重賢善,輕拒暴惡,好樂善法,呵責惡法。雖然有這信心的支持,但他內心深處也累積了一些邪惡的功能,這邪惡的功能遇到染污境界刺激時,就生起煩惱的活動,帶動身口造罪業。但在夜深人靜時,他生起慚愧心,呵責自己,深感後悔。但沒多久,又遇到染污境界,他又造業,造業後又後悔。因為他在造罪業時有慚愧心,所以業力變得不堅固,因此墮三惡道時,果報也不堅固,所謂「雖造罪業,速疾能悔,若墮惡趣,終不久留。」所以他很容易從三惡道痛苦的果報中解脫出來。相反的,有些人的內心是無慚無愧,或雖有慚愧,但不堅固,所以他在造罪業時是數數現行,都無慚愧,念念相續,無有間斷,這業力就特別堅固,所以得果報時也特別堅固。

既得為人,去女即男難若在佛法中有正見,雖墮三惡道,但很快又能得到人身,而人身是修學佛法的重要資糧。人有男人與女人之別,女眾的果報在成就自利乃至於利他的功德上,比男眾多一些障礙,所以若從女眾轉成男眾,這也特別難得。若想要轉女眾為男眾,則要消除女眾內心的習氣。

既得為男,六根完具難若要修學佛法,身口意的修學必須假借六根,其中最重要的是第六意根,也就是心識,若第六心識太闇鈍,無法理解義理,則修學佛法有很多的障礙。若第六意識能明白道理,前五根工具的具足也是有關系,特別是眼根與耳根不能有障礙,因此六根具足對修學佛法也是很重要。

六根既具,生中國難雖然已得到六根的人身,若能生於中國,這中國是指文化水平比較高的地方,也就是生長於高貴的國家,這也是很殊勝。若生於沒有文化的邊地,修學佛法有困難,因為佛法需要靠文字的弘傳。

既生中國,值佛世難遇道者難若生長在文化很高的地方,又遇到佛陀乃至於善知識的住世,能親近他們學佛法,這也是很殊勝的事。對於親近善知識,在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中,講到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這三種即是修皈依。古德解釋為什麼要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呢?這是希望能投生於有佛出世的地方。若每天對佛的所緣境,禮拜、贊歎、供養,有這善因緣,以後就能生長在有佛出世的地方。印光大師的文鈔上說,有些修禅的大德,他不念佛、不念法、不念僧,整天只憶念空性;有些修禅的禅堂甚至沒有佛像,禅堂上只寫著一個「捨」字,這樣的因緣來生得果報時,智慧雖高但不相信佛法,因為他沒有與三寶結緣。所以若沒有禮拜、贊歎、供養,則很難與三寶結緣。

既得遇道,興信心難:若能遇到善知識,又能如理聽聞正法,生起信心,這也是難能可貴之事。在因地時,自己對於佛陀所宣說的大、小乘教法,能生起隨喜贊歎之心,則未來得果報時,容易遇到聽聞佛法的因緣。所以遇到佛法,又能產生隨順歡喜的信心,這表示自己有善根。

既興信心,發菩提心難:有了信心,進一步希望成就無上菩提心。宗喀巴大師把無上菩提心分成兩個內涵:(一)出離心。(二)大悲心。若能成就出離心,這表示對世間欲望的追求比較淡薄。所以有了信心,能調伏對現世安樂果報欲望的追求,而發起出世道心,這也是非常難能可貴。

既發菩提心,無修無證難:有了出世道心,還必須有般若波羅蜜的智慧,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無所得智慧中,修學一切善法,這也是特別的殊勝。有了道心,也要有智慧的觀照力,修行才會有所成就。

釋義 這章書主要說明修學聖道的資糧—人身難得。這裡「難得」的涵義是勸勉我們,要珍惜無量劫來善根福德所成就的人身,不要空過一生。

《大智度論》曾講一個公案:有二個兄弟出家學道,大哥非常精進的修習四念處,觀察身心世界是不淨、苦、無常、無我。弟弟的攀緣心比較重,托缽時見到富貴人家的安樂果報,生起好樂之心。哥哥勸他不要只修人天善法,應該修習四念處,成就解脫的功德,這才是究竟之道。但弟弟想要來生成就大富貴果報的心意無法改變,後來哥哥因修學四念處而成就阿羅漢果,弟弟在修習善法時生了一場病而過世,哥哥阿羅漢在禅定中觀察到已死的弟弟,因為出家的善業力及願力的引導,出生於大富貴人家,有很多的褓姆照顧他,如吃飯、睡覺、玩樂等都有不同的褓姆照料。有一天其中一個褓姆抱他時,一不小心把他從樓梯摔下來,小孩頭部撞到牆角,以致頭部破裂而死亡。他死時起了瞋心,因為好不容易成就善業,想要享受這一期的人生果報,卻因褓姆的不小心而摔死,死時因為起瞋心而觸動罪業,墮至地獄受苦惱。龍樹菩薩說,我們應該珍惜好因緣,「莫失好時,若失好時,則不可救。」我們無量劫來在三惡道打滾,三惡道的心識是闇鈍的,無法造善業或修止觀。現在我們得到寶貴的人身,具有明了清楚的第六意識,這心識造業力很強,是修道的好資具。既然善得人身,又聞正法,對正法生起信心並發菩提心,又熏習般若波羅蜜,可以說修道的整個資糧都已具足,在這資量具足的因緣中,只要精進用功,未來生命就會有扭轉性改變的可能。若是懈怠而空過這樣的好因緣,則不可救。以前我們沒有修道的資糧,如做一只狗,無論怎樣精進也不能產生作用,所以以前在三惡道時懈怠,這是可以理解的,反正什麼事也不能做,那就只好睡覺。但現在自己的心識有堪能性,能成就廣大的善業與正念,若具足這樣的殊勝因緣,卻因懈怠而空過,這是非常可惜的。若今生空過,來生的流轉中又會遇到很多的痛苦,經過百千萬劫的痛苦流轉,好不容易才又能得到像今生的好因緣,所以這段經文勉勵我們,要把握珍惜現前的修道因緣。

第三十七章 念戒近道

前面說明要把握人生,把握人生應該如何修學呢?第一個基礎是要憶念戒法,才能產生防非止惡的功能。

佛言:「佛子離吾數千裡,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

消文 佛陀說,有些佛弟子與佛陀因緣比較疏遠,他們離開佛陀有數千裡之遠,不能夠見到佛陀,也不能聽聞佛陀的開示,但他內心憶念佛陀所制定的戒法,不斷的背誦觀照戒法,以戒法檢查自己的身口意,告訴自己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則此人「必得道果」,他趨向於清淨安樂的道果。他雖然無法親近佛陀,但這與親近佛陀的效果一樣,因為親近佛陀時,佛陀也是告訴你這件事該做,那件事不該做。如果整天跟在佛陀身旁,聽聞佛陀開示,見到佛陀身相的莊嚴,但內心卻打妄想,也不憶念佛陀的戒法,而隨順自己的情緒,最後「終不得道」,佛陀也不能保證你的安全。如佛在世時,佛陀六親比丘中有三人墮惡道,他們雖隨釋迦牟尼佛出家,但身為功德圓滿的師父,也不能保障弟子的安全,因為若要墮落,誰也救不了你,所以「不順吾戒,終不得道。」

釋義 僧祇律上說,波羅奈國有兩個比丘,相約要拜見佛陀,在路途中,他們用盡了所帶的飲用水,就在不遠處見到有一口井,當他們取這井水要喝時,發覺水裡面有蟲。這時他們面臨了生命中重大的抉擇,若喝下有蟲的水就會傷害戒體,若不喝水則傷了色身,所以必須在戒體與色身中做選擇,其中一個比丘憶念佛陀所說的戒法,戒體的功德是殊勝廣大的,色身只是暫時的因緣,於是他就堅守戒體,不喝水而渴死。另外一位比丘,為了保護色身,犧牲戒體而喝了有蟲的水。結果保護戒體的比丘,因為憶持戒體而往生忉利天,並立即以莊嚴的天人身相見到佛陀,佛陀開導他四聖谛法而證初果。而那位不遵循戒法的比丘,隔天才見到佛陀,佛陀問他與誰同來呢?這比丘如是的報告,佛陀呵責他說,你沒有真正見到佛陀,你那位堅持戒法的同參道友,真實的見到佛陀。所以這段經文說,佛子雖離開佛陀數千裡,但內心憶念佛陀戒法,這才是與佛陀真實的相應。即使在佛陀身旁,若內心不憶念佛陀的戒法,則不能成就道果。

這段經文說明了一個重要的概念:若要親近善知識或佛陀,這當中有一個重要關鍵,藕益大師在《靈峯宗論》上說,「善學聖賢之道,貴得其神,不泥其跡也。」一個人能修學聖賢之道,關鍵點在於得其神,要學習善知識的心地功德—他的菩提心與戒定慧,所以若得到善知識的傳承,則得到了善知識的菩提心與戒定慧的等流功德。有些人親近善知識,只是學習善知識生活上的一些細節及動作,他其實根本沒有親近善知識,所以我們是要學習佛陀內心的功德。三世諸佛的傳承,他傳給祖師,祖師傳給弟子們,所傳授的是內心戒定慧的功德,身相是無常敗壞的,沒有什麼值得學習的。

第三十八章 生即有滅

前面一章書說明憶念戒法,產生防非止惡,滅惡修善的功能。這段經文是說明內心止觀的修學。

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

佛言:「子未知道。」

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

佛言:「子未知道。」

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

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消文 這章書是佛陀考察弟子們的修無常觀,止觀中最重要的就是無常觀。佛陀問其中的一個弟子:「你認為一個人的生命,有多長的時間呢?」弟子答:「人的生命有數天的時間。」佛陀說,你這無常觀修得太粗糙,對無常的道理,並沒有真正的了解。佛陀又問另一位比丘,這比丘回答:「人的生命並不長,只有一餐飯的時間。」佛陀對這個答案也是不滿意,認為他對無常觀智慧的觀察,仍然太粗糙。若把生命的長短,定義為一餐飯的時間,這樣對修學不能產生強大的力量。佛陀又問另一位比丘,這比丘答:「在呼吸間。」也就是「出息雖存,入息難保。」一口氣吐出來,下一口氣是否還能吸進去,這就很難確定了,所以人命只在呼吸之間。佛陀對這無常觀非常滿意,所以說:「善哉,你回答的很好,你才是真正明白生命無常的道理。」

釋義 無常觀在佛法的修學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我們在三界中流轉的果報,雖有變化,但它是相續的,因為不斷的相續,就很容易產生顛倒的錯覺。我們昨天活在世間,前天也活在世間,今天仍活在世間,因此就會產生常見,以為自己永遠會活在世間。既然會永遠活在世間,這生命就是我們的皈依處,只好把今生所有的精神與體力,用來投資追求今生的安樂上,追求廣大財富、美好眷屬及高貴的地位,因為要長久活在人世間安住,當然要善加經營這生命體。結果當有一天自己病重,進入了加護病房,這樣嚴重的打擊,「一旦無常到,方知夢裡人,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這時才猛然醒悟,原來生命是會死亡的,當死亡來臨時,一切所有全被破壞,以前的努力全付諸東流,但當我們知道時已來不及了,所以這段經文告訴我們要修無常觀。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他提出修學無常觀的三種思惟:

(一)今生決定要死:思惟死亡決定要來臨,從我們出生開始,就注定要出現死亡。不只凡夫會出現死亡,甚至佛陀、阿羅漢等聖者,也都不能避免死亡的來臨。所以終有一天自己必須離開這人世間,去到另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得果報。因此不論我們是否願意,遲早要離開人世間。人世間的生命只是暫時的因緣,有如客人到旅館投宿,只是暫時租用房間,有些人租期長,有些人租期短,這租來的房子遲早得歸還主人。所以我們只是人世間的過客,死亡終有一天會來臨。

(二)隨時會死亡:死亡什麼時候來臨呢?觀察死亡隨時會到來,我們無法規劃死亡來臨的時間。本章書對死亡隨時會來臨,講得比較微細。佛在世時,佛弟子的善根強,所以佛陀要求的標准比較高,佛陀無常觀的定義是在「呼吸之間」,每一個剎那的呼吸都觀察無常。宗喀巴大師的無常觀,比較容易為鈍根的眾生所接受,他如何安立無常呢?他是以一天為限,在早上起床時,觀想自己今天晚上就要死亡,所以今天決定要死亡。因為生命只有一天,所以能忏悔業障,積集資糧的時間就只有今天,如此自己就會把握善用今天。若今天沒死,這樣更好,又多得了一天可以用功的時間,若明天沒死,那也更好,又多得一天來用功,如此的觀想無常,以一天作為修習無常觀的單位,自己就會珍惜善用時間用功。

(三)死時除佛法功德,余皆無益:死亡來臨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自己過去花了很多精神體力,追求世間的名利,這些全都帶不走,真正能帶走的,唯有在佛法中的持戒、修定,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所產生的善根,它不會被死亡所破壞,來生能繼續受用,這才是真實的功德。所以修無常觀使我們對生命的價值,有一個很好的判定標准。

身為一個有情眾生,我們生長在五濁惡世,與顛倒的眾生共住,不是與聖人同住,顛倒眾生所釋放出來的訊息,都是邪知邪見,如此人世間充滿邪知邪見的氣氛,我們或多或少會受影響。有時我們閱讀報紙,聽新聞報導,接受這些錯誤的知見,價值觀也會變得模糊不清,不知什麼是功德相,什麼是虛妄相,那要怎麼辦呢?自己就思惟死亡,思惟死亡今天就要來臨,這時自己猛然醒悟,知道哪些虛妄相是帶不走的,哪些真實的功德能永久受用。因此既然死亡一定會來臨,你就把死亡的事情,提前告訴自己,所以透過對死亡的觀察,就會清楚的知道,哪些該追求,哪些該放棄,如此來對治我們對三界的愛取煩惱。

外道也知道對三界的貪愛煩惱是有過失的,他也想對治,他對治的方法是修無欲苦行,不吃飯不睡覺,或把身體泡在冰水中,或躺於有刺的木頭上,他們認為使自己身體受苦,有助於消滅內心的貪愛。這樣的苦行是如石壓草,把石頭壓在草上,一旦搬開石頭,草長得更茂盛。所以佛陀說,外道對治煩惱的方法,是不知善巧的無益苦行,這苦行對生命的增上沒有幫助。

《大智度論》對於佛陀教法的善巧,曾講出一個譬喻:有兩個牧牛人,一個生性愚鈍,不知善巧,他要趕牛群過恆河,因他沒有善巧,就用鞭子打牛,使牛感受痛苦而沖過恆河,用這種方法來趕牛,雖然有些牛沖過去了,但有些牛沖不過去,於是有大半的牛淹死於河中。另一個有智慧的牧牛人,他知道做事要有善巧,突破障礙需要靠善巧,他先觀察恆河中,哪一個地方距離河岸最近,哪一個地方的水最淺,於是找到了一個河水最淺,離岸又最近的地方,他又把牛分成三部分,身強力壯的牛安排在前面,次壯的牛排在中間,最衰弱的牛排在後面。開始過河時,他讓身強力壯的牛群先往前沖,一打牠們,牠們就沖過河,沖過河後,牛群很有成就感的在對岸呼叫。次等健壯的牛見到有牛沖過河,牠也有了信心,於是也都沖過河了。在大部分的牛都過河後,剩下體弱多病的牛群,輸人不輸陣,牠們也提起精神,在大家的鼓勵之下也沖過河,因此全部的牛都通過了恆河。龍樹菩薩說,雖然凡夫心中有諸多障礙,但自己要知道突破障礙的善巧,修行不是硬干就能成就,若沒有善巧,最後只會退失道心。雖然我們對三界有貪愛煩惱,若修無常觀,我們就會知道所貪愛之物,全是虛妄不實,死後完全帶不走。我們應該把對三界的貪愛,轉成對戒定慧真實功德的希求,這轉變的方法就是修無常觀,這是本章書的涵義。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