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靈峰宗論》導讀講記 第二十一卷


 2023/5/3    熱度:898    下載DOC文檔    

第二十一卷

《靈峰宗論》導讀。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64面,我們這一科是講到乙四、止觀篇。那麼止觀篇呢我們分成兩部分,第一個是對治止觀,第二個是圓頓止觀。那麼對治止觀的目的,就是我們在修行之前有一些粗重的煩惱必須要先對治,所以我們必須假借不淨、苦、無常、無我的四念處觀來對治三界的粗重的煩惱,那麼這個是有一點像是破障,破除煩惱的障礙,為我們作圓頓止觀作前方便。那麼這個四念處觀把我們的粗重煩惱調伏了以後呢,我們內心當中就有一些少分的寂靜的境界出現,這個時候我們應該進一步地修圓頓止觀。那麼這個圓頓止觀主要的是觀諸法實相,來對治我們心中的無明。那麼觀諸法實相,根據天台宗的說法,就是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就是我們以空假中三觀的智慧來觀照我們現前一念明了分別的心性。那麼這樣子我們就能夠慢慢地明白生命的真實相。

那麼在觀察這個圓頓止觀,我們可以分兩個部分來進行,第一個是理觀,第二個是事修。理觀是偏重在修空觀,就是觀察我們這個明了心性它是假借因緣所生,從本性上來觀察,那個常一主宰的我是不可得的,“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禅宗說是覓心了不可得。我們在理觀的時候,就是以空觀的智慧來破除心中的一個自性執,那麼這樣子就能夠滅除我們無量無邊的煩惱跟罪業,這個是約破惡來說的,成就那個聖道的功德,三乘的聖人都是在覓心了不可得的境界裡安住。那麼有了空觀是不夠的,我們應該繼續修假觀,就是事修。就是我們這個空觀的境界是離一切相的,在空的境界裡面佛也不可得、眾生也不可得、一切相不可得,那是一切法如的境界。但是我們從空性裡面出來,跟有相的境界接觸,我們會遇到無量無邊的眾生,我們也會遇到無量無邊的事情。如何正確地抉擇一套待人處世之道,這個就是假觀,就是事修的一個方法。

那麼這個假觀的事修,我們總共六篇,現在講第三篇,就是當我們從空性出來的時候,來到有相的境界,我們如何地抉擇待人處世之道。這以下我們看蕅祖的開示,我們先把論文念一遍:

(三)以冰霜之操自勵,則品日清高;以穹窿之量容人,則德日廣大。以切磋之誼取友,則學問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則道風日遠。故曰忠以行已,恕以及物;又曰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

這段論文我們分兩段來說明,第一段是一個別明,第二段是一個結勸。

看別明:以冰霜之操自勵,則品日清高;以穹窿之量容人,則德日廣大。以切磋之誼取友,則學問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則道風日遠。我們待人處世,這當中有四個內容,就是有關自勵、有關容人、有關取友、有關利生,就是這四件事情,我們應該是以什麼樣的假名假相假用的態度來面對。先看蕅益大師怎麼說。

那麼在自我要求、自勵這方面呢,是以冰霜之操來自勵。就是我們對於自我的要求是一個冰霜,就是一個非常嚴厲的操守來自我要求,這樣子有什麼好處呢?“品日清高”,我們的品德會一天一天地清高。要求自己是應該嚴格地呵責自己,身口意有過失不能有一點的感情,完全是理性的。那麼前面是講自勵,這是講容人,那麼面對眾生應該怎麼辦呢?——“以穹窿之量容人,則德日廣大”,這個穹窿就是廣大的意思,我們應該以比較寬厚的胸量來包容眾生的缺點,這樣子,我們的德行才能夠廣大。所以待人跟自我要求是不一樣的,一個是冰霜之操,一個是穹窿之量。

再看取友跟利生。那麼我們如何來選擇同參道友呢?“以切磋之誼來取友,則學問日精。”那麼同參道友可貴的就是要能夠彼此間互相切磋、學習,所謂的輾轉相勸、相教忏悔,我有不好的地方你提醒我,你有不好的地方我提醒你,彼此間互相地勸谏、互相地增上,那麼這樣子學問能夠不斷不斷地精純,這是一個取友應該有的態度。那麼“以慎重之行利生,則道風日遠”,那麼我們在做利益眾生的事業,要緊的就是慎重。我們在自利的時候,是不用考慮因緣,就是印光大師說的,煩惱一起,當下就要叫它消滅,不必等待好的因緣。但是在利益眾生、弘法的事業,這件事情是不能急切的,這個要等待眾生的因緣。我們看這個禅宗的傳承,你看達摩祖師,達摩祖師他是開了悟以後才來到中國,他當時的福德智慧資糧都具足了,但是來到中國以後還在少林寺面壁九年,九年當中沒有說一句話,他能夠忍得住,因為他等待弘法的因緣。後來慧可大師出現了以後,才開始弘法。你看那個六祖慧能大師,慧能大師也是這樣。慧能大師他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一個悟境得到五祖的印證,那麼他離開的時候,五祖說“佛法濫起,不宜速說”,弘揚圓頓法門有很多的障礙,你現在因緣不具足,要往南邊走。結果慧能大師到南邊的山上偏遠的山區在獵人隊裡面呆了十六年,這是不容易的。一個人他已經開悟了以後,他還能夠為了眾生的因緣等待十六年的因緣,他才正式出來弘法。所以說弘法的事業這件事情是不能急切的,要慎重,你要等待法的因緣的成熟,這樣子的道風才能夠日遠,這樣子你的法的弘傳才能夠久遠。

那麼這是蕅益大師有關的假觀,就是自勵、容人、取友、利生,有四個不同的態度,這是一個別明。

那麼第二段是一個總結:故曰忠以行已,恕以及物。那麼面對自己的身口意是“忠”,就是竭盡心力,要求自己要盡心盡力。那麼待人接物要緊就是“恕”,寬厚之心,待人處世要寬厚,要恕。就是一個忠、一個恕,簡單地說。孟子又說: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這個天爵跟人爵的差別我們引用孟子的話來解釋一下。孟子曰:“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這個天爵就是仁義忠信,那麼依止仁義忠信呢,樂善不倦,好樂修習善法而不疲倦,這個是天爵,這個天爵偏重在一種內心的功德。那麼公卿大夫偏重在一種外表的名利,功名富貴,這是人爵。那麼這個孟子的意思就是說,我們應該是先成就內心的仁義忠信的功德,你自然而然就能夠召感外在的榮華富貴,“人爵從之”,這個意思。那麼內心的功德,前面說過了,一個是忠,一個是恕。就是我們觀一切法空,那是無有少法可得,那也沒有人可得、也沒有事可得,那是一個絕待圓融的境界。但是你從空性出來的時候,你內心當中“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呢?——就是一個忠,一個恕。待人處世就是一個忠,要求自己是盡心盡力;對待別人就是恕,比較寬厚之心。那麼以這樣的天爵,自然就“人爵從之”,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看第四段,我們先念一遍:

(四)病是吾輩良藥,消盡塵寰妄想,觑破此身虛幻,深明苦空無常無我觀門,皆賴有病境耳!願寬心耐意,安忍無厭,作隨緣消舊業想,轉重令輕受想,代眾生受苦想。正不以不如人為愧也。

這個假觀是說我們遇到病,有生病的情況,我們應該要修怎麼樣的假觀來對治。

病是吾輩良藥。那麼我們剛開始修行都是以凡夫的身心世界來修行,帶業修行,帶了無量無邊的罪業,那麼雖然我們積功累德,但是我們過去無量無邊的罪業它還是起現行,就是有各式各樣的病痛出現。這是怎麼辦呢?蕅益大師說,我們應該把病當作一個良藥。

這個良藥它有三個好處,第一個、深明苦空無常無我觀門。那麼當然這個主要是無常,諸行無常。就是我們一個身體健康的人,我昨天身體很健康,今天身體也很健康,每天身體都很健康,我們很難體會無常,就是產生常見——我永遠是健康快樂的。那麼我求生淨土干什麼呢?那麼一定是從無常的變化體驗到苦,從苦體驗到無我,從無我體驗到畢竟空。那麼這樣的一種四大觀門,主要是由病給我們的一個啟示,所以病痛增長我們一個無常、苦、空、無我的智慧,這是第一帖良藥。第二個、消盡塵寰妄想。我們一個身體健康的人會打很多妄想,各式各樣的事情要做,各式各樣的名聞利養要追求。但是有了病痛呢,“消盡塵寰妄想”,這個染污的世界,這個有漏的世界對名聞利養的一種貪求之心,病痛它有這樣的一種力量。第三、觑破此身虛幻。知道色身是不能久住的,時間到了宜安去,古德說了時間到了就換個房子。那麼這前面三種功德的生起,是皆賴有病境耳——有病痛的出現才能夠使令我們成就前面三種功德。

那麼這三種功德應該是怎麼樣成就呢?這以下蕅益大師告訴我們修三種假觀:願寬心耐意,安忍無厭,作隨緣消舊業想,轉重令輕受想,代眾生受苦想。那麼我們對於病痛要緊能夠“寬心耐意,安忍無厭”。那麼這當中的寬心、安忍,這當中要做三種的轉想。第一個、隨緣消舊業想。我們應該感到慶幸,我們是一個業障凡夫,帶業修行,這個我們平常分期付款,每天生一點病,臨命終的時候比較沒有障礙。那麼每一次的生病都是在消除一種罪業,這樣子。你的病痛越多,消的罪業越多,這是一個緣消舊業想。第二個、轉重令輕受想。那麼我們今天發了菩提心的六波羅蜜的功德,跟這個過去的罪業接觸的時候呢,就把這個重大的罪業的勢力破壞了,就變成重報輕受。本來是到地獄去的,那麼變成一種短暫的色身的病痛,這個就是轉重令輕受想,重報輕受。那麼前面兩個是偏重在智慧,屬於業果的智慧,那麼第三個是修慈悲,第三個就不容易。那麼我們在病痛的時候觀想代眾生受苦想。我們觀想無量無邊的眾生很多很多的罪業,都由我一個人承當,我以這個病痛來代眾生受苦。這個代眾生受苦,從緣起的角度,佛菩薩不能代眾生受苦。這當中這個唯識的經論講出一個理由:因為眾生的苦是從他自己的妄想生起的,佛菩薩不能深入到眾生的妄想當中把他的苦消滅,因為既從心起、還從心滅。你在做夢,你在自己的妄想當中編織很多的夢境,這個夢境除了你自己覺悟以外,誰也不能進入到夢境裡面幫你解決事情。就是說痛苦如果是外來的、心外而來的,那佛菩薩有辦法處理;問題是這個病痛的本身——“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病痛是自己的妄想所生起的,所以佛菩薩不能代眾生受苦。那麼不能代眾生苦,為什麼要做代眾生受苦想呢?這個是修慈悲觀。就是菩薩修這樣的慈悲觀呢,他有利於菩提心,他可以這樣子修觀——願代眾生受苦想,這是增長自己的大悲。

所以,正不以不如人為愧也。我們在病痛當中能夠往道上會,那麼這樣子的病痛增加我們的智慧、也增加我們的慈悲,剛好是一個修智慧跟慈悲很好的所緣境,那麼反倒是一個很有利的因緣,不必以此而感到慚愧。

我們從過去的經驗來看,初學者,如果一個煩惱很粗重的初學者,身體太過於健康,五蘊熾盛,這件事情是不吉祥的,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剛開始修行常帶三分病、身若無病貪欲深,剛開始煩惱粗重帶幾分病,等到煩惱淡泊以後,你要成就廣大的弘法事業,這個時候身體健康就很重要了,這就是一個次第的問題。

好看第五篇:

(五)身病易治,心病難遣。古雲:“克己須從性偏難克處,克將去!”慈雲大師亦雲:“行人各有無始惡習,速求捨離;當自觀察,何習偏重,呵棄調停取令平復,勿使行法唐喪其功。”夫惡習豈唯殺盜YIN妄而已,二六時中,四威儀內,苟可動人念頭者,最能折福損壽也!

前面的病是講色身的病,這個地方的病是講內心的病。就是我們身心有病,這一個修觀對治方法。看現在講這個心病。

身病易治,心病難遣。那麼身病是一個暫時的因緣,頂多就是今生的問題,這個是容易對治的,但是內心的煩惱病這就不是簡單的,這是生生世世的累積而來的,這個就是難遣。它來無所從、去無所蹤,那麼這個是很難對治的。那怎麼辦呢?

古雲:“克己須從性偏難克處,克將去!”那麼我們講克己復禮,在克除我們的私欲、克除我們的煩惱呢,這當中有一個原則,就是從這個習性最重的地方克將去。我們無始劫來每一個人所熏習的煩惱各式各樣。有些人貪欲重,貪財貪色貪名,但是他沒有脾氣,你打他罵他,他也無所謂;有些人他貪欲的煩惱很淡泊,個性很清高,但是你不能觸惱他,你一觸惱他,他不得了,脾氣很大,但是他的貪煩惱很淡泊;有些人貪煩惱也淡泊,嗔煩惱也淡泊,但是很愚癡,你跟他講道理,他就是聽不懂。這個煩惱是各式各樣的。所以說呢,我們重點就是擒賊先擒王,你看你哪一個地方煩惱重,從這個地方先克除。這是一個對治心病的方法。

那麼慈雲大師亦雲,前面是古德的話,這裡是講慈雲忏主的話:“行人各有無始惡習,速求捨離”。我們修行人每一個人每一個人的惡習不一樣,各式各樣,怎麼辦呢?當然不是抱病過活,應該是“速求捨離”。怎麼捨離呢?這當中有兩個方法,第一個、當自觀察,何習偏重。那麼你應該先冷靜下來,觀察你的習氣哪一個重,有些人貪重,有些人嗔重,有些人癡重,先把賊王抓到。那麼找到了習氣以後呢,呵棄調停取令平復。那麼第一個是呵責,就是思惟這個煩惱的過患,思惟煩惱就像大火一樣,使令我們熱惱、不寂靜。煩惱就像魇賊一樣,奪取我們的功德。我們好不容易每天起來誦《楞嚴經》、誦《楞嚴咒》、拜《八十八佛》,積集很多的功德,這功德得到也不容易,減少飲食、減少睡眠、勉強自己才積來的一個功德,但是煩惱的火一活動,就破壞掉了。奪功德法財故,名之為怨賊。那麼我們一開始先思惟煩惱的過患,呵責煩惱。第二個、調停,用對治的觀法——多貪眾生不淨觀,多嗔眾生慈悲觀,多癡眾生因緣觀。就是有各式各樣的觀法來調停取令平復,使令它慢慢地消滅。那麼勿使行法唐喪其功,不要因為煩惱一次一次的活動,使令我們做了很多次的加行,完全跟法不相應。本來我這樣的修法,應該有什麼功德出現的、或者戒的功德出現、或者禅定的功德出現、或者般若波羅蜜的功德出現,結果什麼功德都沒出現,這個就是有障礙,煩惱障礙你了。所以我們應該是要對治煩惱,使令我們的行法不要唐喪其功。

夫惡習豈惟殺盜YIN妄而已,二六時中,四威儀內,苟可動人念頭者,最能折福損壽也!這個煩惱當然主要所發動的是殺盜YIN妄了,但是呢,其實我們二六時中在行住坐臥,一些小動作,使人家看到不歡喜的小動作,這個都是能夠折損我們的福報、折損我們的壽命。這個四威儀動人念頭的主要的是口業,我看是口業最厲害。人跟人之間相處講話要厚道一點,不要刻薄。這個厚道人比較容易有福報,他的有福報也能夠保存下來,刻薄人他修福報這個福報容易折損,有這樣的差別。那麼這個是講對治心病。

這個事情是說我們發菩提心以後要積功累德,這個功德它有一個依止處,一切佛法的功德一定是依止清淨心生起的。在《楞嚴經》上說,一個人他修很大的布施、修很多的慈善事業的善法,但是他貪煩惱重,這個人下輩子會墮落到魔道去,那跟三寶的功德不相應;這個人他修了很多的善法,嗔心很重,下輩子到神道去,在鬼神道裡面享受福報,那跟三寶的功德也不相應了,沒有那個解脫的功德。所以講“勿使行法唐喪其功”,就是這個意思。因為佛法的功德它一定是依止清淨心生起的,所以我們在修行任何法門,只要有煩惱生起你一定要對治,否則你的善法增長,煩惱也增長,煩惱是熟境界,必定是隨煩惱而轉,它引導你到染污的境界得可樂的果報,那這樣子就很可惜了,這個煩惱會染污我們所有的善法。所以講“勿使行法唐喪其功”,就是這句話。那麼這就是講到對心病的一個對治方法,就是你無量無邊的煩惱,先找那個王,擒賊先擒王,這個賊的王抓到,其他就是烏合之眾,就容易對治了。你最難的這個地方突破了,其他的就好對治了。先集中你的心力去對治那個最重的,蕅益大師是講出這樣的方法。

好,看事修的最後一段:

人不難有志,難有忍。事不難有察,難有容。故曰:“有容德乃大,有忍乃有濟。”

我們一個大乘的修行人,我們在佛堂裡面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從空性裡面出來遇到兩件事,第一個遇到人,一個人當然最主要的要有志向,人跟人自己要有個目標,但是這個目標還不是最重要的,“不難有志向”,要緊就是要能夠忍,安忍。因為你在達到目標的過程當中有很多的障礙,為什麼這個人他出家了三十年、五十年,他能夠不斷地趨向目標,有些人就在目標的跑道當中消失了?同樣初發心都有一份的志向,都有一份的理想,這關鍵點就是忍辱不夠,沒有忍力,遇到逆境的時候忍不過去,所以這也是一個大問題。那麼對這個人就是容忍。第二個、處事,“不難有察,難有容”,當然我們對事情應該有觀察力,知道這件事該這麼做、那件事該那麼做,但是往往在事情的操作過程,事與願違,很多事情跟我們理想的是有差別的,這個時候我們在觀察力之余,要多一分包容的心,知道很多的因緣是應該包容的。那麼蕅益大師講這個待人跟處事,待人是一個忍,忍字,處事一個容字。所以蕅益大師作一個總結說:有容德乃大,有忍乃有濟。那麼就是有容你才能夠成就大功德,在各式各樣的差別因緣當中,你能夠跟人家合作配合成就大功德。有忍乃有濟,你立定了目標以後,你還得要能夠安忍逆境的刺激,你才能夠把你的目標做成功,這個“濟”就是成功。

忏功師父說修行三門——解門、行門、事務門。老人家說,一個人有天大的解門、天大的行門,性格不行,那就是不行,當然這個是約大乘佛法。修小乘法,你觀一切法空,你也不要跟人接觸,也不要跟事情接觸,那麼無量無邊的眾生在苦惱當中,無量無邊的弘法事業跟你都沒有關系。但是你發了菩提心以後,你這個性格就很重要了。就是說,我們這一個團體的功德,這個大眾的力量要發揮起來,當然我們內心當中會有自己的一個看法、一個抉擇、一個目標,但是當把很多人集合在一起的時候,這個時候人跟人之間的溝通協調就很重要了。所以理想是一回事,要把理想實踐的時候,你看干執事最難的就是協調溝通,這個協調溝通不好,你這個事情辦得再好都不行。那麼協調溝通的兩個原則,第一個就是容,第二個就是忍。有時候因緣不成熟,你要忍得過去,有時候事情跟心中的希望有差異,你要能夠包容得過去。這樣子你這一生當中才有可能成就大功德,否則你只能成就你自己的一個小功德而已,要成就廣大的功德是不可能的。所以這個就是為人處事一個容、一個忍,這個是蕅益大師的大智慧的一個開示。

那麼這一段等於是把事修講完了,我們看最後止觀篇的總結,丙三、結示。我們先把它念一遍:

不能頓盡者,塵緣之累;不可暫忘者,出世之心,待無累而修行,何如借修行而脫累;且塵勞逼迫,正可警悟苦空,磨礲情性。每見人冗中偷閒吟詩習字,作種種清課,豈不能偷閒玩大乘,息心學定慧邪?彼於詩字得少幻味,未嘗於大乘定慧得真法味也;然縱不得味,亦為無上菩提而作種子,且幼時詩字亦向不得味中來,安知佛法漸熏習,不於現身得受用邪?嗟嗟!人之精神用之詩字,吾見右軍李杜,不出生死;用之佛法,吾見散亂艷喜,愚癡特迦大事已辦!

我們把它分成三段,第一段是講歷緣對境修,那麼第二段講坐中修,第三段講總結,把這個止觀以這一篇作一個結勸。

看第一段的歷緣對境修。那麼歷緣對境修分兩段,先看第一段:不能頓盡者,塵緣之累;不可暫忘者,出世之心。身為一個業力凡夫,我們內心當中攝持無量無邊的有漏的業力,這個業力就會生起很多很多的境緣,很多的塵緣的干擾。那麼我們身為一個人的確是有很多很多應盡的責任跟義務,這件事情是不能馬上逃避,也不能馬上解脫的,這個是不能頓盡的,事實如此。但是要緊的就是“不可暫忘者,出世之心”,就是我們在事情的觀察當中很多的境緣是要處理的,但是這當中要緊的——處事不忘菩提,心中保持一種希求佛道,一種悲憫眾生的一個菩提心,這個是我們能夠堅持的。外在的境緣的干擾這件事情是我們沒辦法去處理的,但是起碼我們在境緣當中呢保持我們一份的真誠的菩提心,這是我們該堅持的。“不可暫忘者,出世之心。”這是一個前言。

為什麼這樣講呢?蕅益大師再把這個觀念再把它開展出來:待無累而修行,何如借修行而脫累。那麼我們一定要排除一切的塵緣才修行,那麼你為什麼不借修行而當下脫累呢?很多人就說,唉呀,我現在因緣不具足啊,修行因緣不具足,等到我年紀八十歲、七十歲再來修行吧!這個修行是不用等待的。我有一次聽我一個老師達理老和尚,達理老和尚的師父是妙果老和尚,很有名的一個大禅師。有一次達公作早課,在那個地方排班等待,就是上殿以後在那兒站著。妙果老和尚走過去說,你在干什麼?說我等作早課,說作早課要等啊?你不會拜佛啊,作早課還要等嗎?意思就是說做功課你還等哪,你現在有三分鐘、一分鐘,你就趕快拜佛。就是說我們不可能把全世界的事情停下來再開始修行,你不可能有那一天的。就是“待無累而修行”,你重點就是你要加強你的正念,你讓你內心當中對境界的取著慢慢地淡泊,這才是一個比較實際的辦法。我們講“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我們要求外境不來干擾我們,這樣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這個你不能做主的。你不如要求你自己加強正念,來解脫對這種塵境的執取,這樣子比較直接、比較實際一點。所以蕅益大師講“待無累而修行,何如”你當下靠著修行而解脫這種塵勞的這個累贅。而且反過來說呢,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呢,“塵勞逼迫,正可警悟苦空,磨礲情性”,有各式各樣的境界、人事的干擾,我們才能夠從這個當中去加強我們苦空無常的智慧,去磨煉,這個磨礲,這個砻是古時候磨谷去殼的工具,這個工具把帶殼的稻谷丟進去它把稻殼的殼給磨掉,就變成白米出來。它是磨練我們這個情,這個情是外在的感情,性是內在的習性,這磨礲我們個性的一個最好的因緣。

我們一個人的成長過程跟我們成就的功德有關系。當然有些人福報大,他一生的逆境少,但是他要成就一個堅韌的個性就比較困難,他要能夠觀察苦、空、無常、無我就會比較困難。這個世間上的事情的確是好壞是很難講的。有些人他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逆緣特別多,但是從這個當中剛好加強他這種堅韌的個性,他的韌性、他的忍力。忏功師父說修行依眾靠眾,他老人家講出一個譬喻出來,他說我們洗這個馬鈴薯,你自己一個馬鈴薯要洗,要洗很久,這怎麼辦呢,你把很多馬鈴薯放在一起,互相地磨練,你磨我,我磨你,唉,全部都洗干淨了。就是說依眾靠眾就是說呢,我們在大眾當中好修行啊,因為每一個人帶著各人的煩惱習氣來到這個地方,人跟人之間的思想有差異、行為有差異,你刺激我、我刺激你。這個時候從刺激當中呢,就加強一個人的忍力。所以你一開始就住茅蓬你不能得到這樣的功德,你沒有得到別人磨練的這種因緣。所以說呢,塵勞一方面靠正念的加強而調伏,另一方面,塵勞在我們警悟苦空、在磨礲情性這方面,這件事情還是不可以避免的,你還不能避免,這個是非常需要的。

那麼這就是說,境無好丑,損益在人。這個塵勞的境界,有些人遇到塵勞的境界,他自暴自棄了,我不修行了!修行的境界障礙那麼多;有些人從這個塵勞當中突破了,加強自己的忍辱波羅蜜。所以說這個假觀的確也是很重要。

我們先講到這個地方,有沒有問題?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