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味琴居士: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80~89)
◎ 傅味琴 講於 2002.3.8 提要: ■ 一切論皆先皈依文殊 清定上師說:一切論皆先皈依文殊,因文殊是一切佛的智慧,即佛之智慧顯。 此書講以上師代表三寶,修行初學廣、漸攝總,越修越略,最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第二法(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修行頭上有起點,後乃歸宿。 一切論皆先皈依文殊 今天繼續講文殊法,“清定上師說:一切論皆先皈依文殊,因為文殊是一切佛的智慧,即佛之智慧顯。”文殊菩薩的智慧是所有佛菩薩智慧的匯總,所以文殊菩薩智慧就體現了佛的智慧。 要完成佛教事業度眾生, 大雄寶殿中間一尊是釋迦佛,旁邊兩尊,有的塑的是東方佛西方佛,有的塑的是文殊菩薩跟普賢菩薩。騎白象的是普賢菩薩,騎獅子的是文殊菩薩。白象表示大行,因為象的力量很大,古印度運輸打仗全用象。有說:印度的白象從山上沖下來,這股力量抵得上一輛坦克車,所以我們以白象來表示普賢的大行。要完成佛教事業,要廣度眾生,沒有大行是擔當不起來的。上報四重恩裡的報佛恩,就是要廣度眾生。 要以法度眾生, 眾生怎麼度?要以法去度,釋迦佛把弟子們度到彼岸也是靠他四十九年講的法。跟別的宗教不同,別的宗教是用手去拉,用水去洗,佛教是以法度眾生。所以沒有法,眾生也度不了。如果你認為沒有法照樣能度眾生,肯定你認為自己比釋迦佛還聰明。一個人把自己或者把某一個人抬得比釋迦佛還要高,這是很罪過的。 要聽釋迦佛的話,只弘揚佛法, 同樣道理,我們只能弘揚釋迦佛的法,不能弘揚釋迦佛以外的法。弘揚釋迦佛以外的法,豈不等於你認為別的法比釋迦佛的法還要高嗎?難道釋迦佛的法不圓滿,需要別的法來補充補充?這麼樣看不起釋迦佛!所以皈依三寶以後,外道的法一律不學,一律不弘揚。儒教、道教,還有氣功全是外道,邪教*輪還不是從氣功這條路上發展起來的?道教講究升天,我們講究跳出六道輪回、成佛,這是兩條路線。如果是為了學古文,了解古代的文化知識,這是可以的,但是你不能夠接受儒教的封建意識。儒教有個大毛病就是封建,否則五·四運動怎麼會稱儒教是吃人的禮教?有人說,“我學習它好的一面,有什麼不好?”但是你很難不受它另外一面的影響。佛教一切都圓滿,你為什麼不跟佛學,偏去學儒教?對外道的一切非但不必學,更不能弘揚,因為釋迦佛沒有叫我們這麼做。佛弟子最低的標准要聽釋迦佛的話,皈依佛意思就是信仰釋迦佛、依靠釋迦佛、聽釋迦佛的話、走釋迦佛的路,這才是皈依。 菩薩乘就是要樹立法幢,不讓佛法明燈在娑婆世界熄滅,這就是報佛的恩 有了法,你才能做到大行,菩薩乘就是大行。佛法是眾生的明燈,菩薩乘就是要樹立法幢,弘揚佛法,廣度眾生,不讓佛法的明燈在娑婆世界熄掉,這就是報佛的恩,也是報眾生的恩,這種事業最偉大了。偉大的事業必須靠偉大的個性去完成,所以我們修菩薩法的人,首先要有普賢菩薩那種大雄大力的精神。心大了志向高了,就能干大事;心小了沒志氣,樣樣都怕,不肯犧牲自己,也不肯把自己供獻給佛教,供獻給眾生,你這個大行是行不起來的。 ◎ 傅味琴 講於 2002.3.8 提要: ■ 只求滿足個人利益,無大智亦非大行,那就渺小了 只求滿足個人利益, 從前我在機關裡學習,常有這句話:當你個人利益跟集體利益發生矛盾的時候,你怎麼辦?假如你是大心的,當然是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假如你是自私的,就會損害集體利益來滿足個人利益,那樣就渺小了。所以釋迦佛兩邊塑的就是代表大行和大智的菩薩。 眾生迷惘,要用佛陀的智慧去度,智慧在法裡 智慧就在法裡,度眾生要靠智慧,因為眾生愚癡,被人世間種種煩惱迷住了,所以必須要用佛法的智慧去度他。就好比黑暗必須要用明燈去照破。太陽落山了,咱們看起來一片墨黑,其實天空仍然是天空,房子仍然是房子,地球上的一切仍然是老樣子,僅僅是你看不見。眾生在黑夜裡就起恐慌,好像一片墨黑了,什麼也沒有了。那麼怎麼辦?誰也沒有辦法把黑暗趕出去,連房間裡的一只小蒼蠅都趕不出去,可是等到明天太陽升上來了,天慢慢亮起來了,你仍然樣樣都明白了。 看破紅塵,全靠明白道理。無智慧的人, 我常發生這種情況:睡在床上醒過來,一時搞不清楚,我到底睡在哪裡。因為晚上睡著了,做夢做得糊裡糊塗,而且我住的地方也比較多,一會住到佛協文教部,一會兒住到清淨寺。等到電燈一開,我就明白了,原來我住在這個地方。同樣的道理,太陽出來了,人們就都明白了,原來房子還是那樣,同學也都看見了,就好比恢復覺悟了,所以有了智慧就會明白。智慧能驅除愚癡,就好比陽光能驅除黑暗。看破紅塵,看破人世間,全靠明白一切道理。能夠從道理裡覺悟,要靠智慧。沒有智慧,你活著即使不做好事也不做壞事,也等於植物人。不明白道理等於生活在黑夜裡,沒有覺悟,做事情看問題總是顛顛倒倒。我們所講的智慧是指佛的智慧,佛法裡充滿著佛的智慧,要以佛法的智慧度眾生。 出離心最高,菩提心最潔, 普賢菩薩騎的是白象,表大行,光有大行還不夠,還要騎獅子的文殊菩薩。大行就要有雄心壯志。我們《律海十門》第二品就是《高潔大行》,凡是佛弟子全要修高潔大行。高是出離心,出離心最高,出離一切煩惱,出離世俗一切的染污;潔是菩提心,菩提心最最干淨。所以要具足出離心菩提心,你才能夠談得上大行。 要具足大雄大力,還靠法, 你具足了出離心菩提心,有了雄心壯志,要度眾生,還得靠法。今天佛雖然涅槃了,法還在,《心經》、《金剛經》、《普門品》、《妙法蓮華經》、《藥師經》、《阿彌陀經》,這些都是法,假如唸了不起作用怎麼辦呢?比如說學生書包裡的書很多,沒有一本書他是懂的,公司招聘,出幾個題目,他一個也回答不出來,這怎麼去工作?活人能干事,死人能干事嗎?經書是死的,你要讓經書活起來才起作用啊!你經文不懂,拼命地唸,只起了一個作用,知道這是法寶,有顆恭敬心,可是不懂經文裡的意思,這個經文就不起作用了嘛。 ◎ 傅味琴 講於 2002.3.8 提要: ■ 不懂經文的人,猶如把經書倒拿還自認是修行人 不懂經文的人, 比如我小時候,三年級就開始有英語課了,剛開學,發了英語書,我心裡有優越感:我學英語了!其實老師還沒有教,我英文也不識,我坐在我家的後門口,把英語書拿出來看,其實是做給別人看的,誰知道我英語書拿反了!(眾笑) 有佛的教導,才叫佛教, 現在很多佛弟子唸經三十多年了,自以為了不起,其實他一懂也不懂。唸經是好啊,更需要懂才起作用。如果大家都不懂,佛經就變了廢紙,最多你捨不得賣掉,也成了古董,起什麼作用呢?這樣佛教就不存在了,寺院變了文物館,菩薩像變了藝術品,出家人也不懂法,變了給人家看看,“你看,現在還有和尚,這就是和尚。”沒有法,佛教就消滅了。佛教佛教,佛的教導才叫佛教。佛的教導你不懂,不是佛教不存在了嗎?有人想把佛法毀滅,提出這樣一句口號“你唸經管唸經,不必要懂。”大家聽信這句話,大家都不懂法,佛教就消滅了。 因不懂佛法而錯解佛法, 不要說意義不懂,連經的題目都搞不清楚,標點都不會點。我家在上海,有一個時期因為房屋拆遷,住在臨時房裡。鄰居看見我們每天都唸經,她就說:“我從前也會念經的,我會念《多心經》。”只有《心經》,哪有《多心經》?說說笑話,唸了多心經,越來越多心,將來就生多心病。《心經》全名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她念成:《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所以不懂法,把佛法搞得亂七八糟,使佛法不起作用,法就消滅了,又有亂法罪,又有滅法罪,這個罪重啊。 能弘揚正法,外道就害怕, 你要懂佛法裡的意義,只有一個辦法,你必須要聽法。聽了法,你懂的多了,有了成就,智慧很大,你也要講經說法呀。你能懂,是因為法師給你講了法,你要使眾生懂,你也要給眾生講經說法呀。一講經說法,邪魔外道個個害怕。看看現實,我天天講經說法,凡是學氣功的到我這兒來聽法,要不了兩三天他就嚇得跑掉了,因為佛法一講,他那一套就站不住腳了。所以佛法不僅僅能使自己消除愚癡,得到智慧,能覺悟,能修行成就,了脫生死,廣度眾生,還能使外道個個怕,所以稱為獅子吼。獅子一吼,森林裡的百獸都怕得不得了,獅子吼比喻講經說法,森林裡的野獸比喻外道。 如今外道猖獗,魔道當世, 九十年代初,我在成都昭覺寺辦昭覺寺佛學院,因緣是開頭我在昭覺寺聽經,就請我到佛學院去給大家講一兩次法。其中有一位教語文的老師,我一面講他一面在寫問題,寫好交給我,要我回答:現在外道猖獗,魔道當世,應該用神通去降伏。請問傅老師,古時候的大德也反對現神通,傅老師也反對現神通,為什麼?從那時我就開始聽到“外道猖獗,魔道當世”這句話了,他不是外道魔道,尚且要提問題來考考我,尚且有這麼難對付的場合,碰到外道魔道,可能比他還厲害了,你沒有智慧咋行? 對付魔道、邪道、外道, 他提的幾個問題,我馬上全給他解答,我說:對付魔道、邪道、外道,何必現神通?釋迦佛就不主張弟子現神通。氣功是外道,他們很講究測,測測你的功底。如果這個學氣功的沒有什麼功夫,他也不會測,你只要跟他講一點佛法的道理,你講得好,他也會聽你的,何必現神通呢?如果這個氣功師有一點功底,還沒有走到你面前,他已經有感覺了。我碰到的氣功師都是大氣功師,他們朝我慢慢走過來,我知道他在測了,我坐著一動也不動,他到我面前,態度馬上改變,雙手合掌,“傅老師,久仰大名。”殺雞何用牛刀,現什麼神通?而且現神通有不恰當的地方,你就是真的有神通,你有多大神通?現這麼一點點,要給外道取笑,“我看見過佛教的神通,就是那麼點小玩藝。”那你不是在釋迦佛臉上抺黑了嗎?比如釋迦佛一只手一伸,出五只獅子。你一只手一伸,出五只蚊子。(眾笑)度眾生是度他了生死,跳出六道輪回,不是給他看熱鬧,所以要以佛法去度。 ◎ 傅味琴 講於 2002.3.8 提要: ■ 懂佛法,何用三宗並修?不懂佛法才會鬧分家 懂佛法,何用三宗並修?不懂佛法才會鬧分家 還記得一個問題:淨土宗、禅宗、密宗,請問如何三宗並修?我回答說:懂了佛法,你修一種,三種都在裡邊了,何必東抓西抓?修淨土的就安心淨土;修禅宗的,好好參禅;修密宗的,顯密並修。禅宗自性就是佛,心中有佛就是念佛,禅宗脫離語言文字,就是密。修淨土宗的,你能夠念到一心不亂,就是禅;十小咒、大悲咒、楞嚴咒,這就是密。修密宗的最主張念佛,而且比淨土宗念得更多,更方便。修淨土的一般只念一尊佛,密宗要念十方佛。因為佛很多,就以五方佛來作代表,每一方又以一尊佛作代表,又把這尊佛的名號攝在一個字上,你念這個字就是念這尊佛的佛號了。同時五方佛也代表佛的五種智慧,而且還主張,要知道這尊佛的智慧和功德。例如“雜”字表阿彌陀佛,又知道阿彌陀佛是修妙觀察智成就的。修密宗的人最講究修禅定,何必再去參禅?所以你懂得佛法了,隨便你修哪一種,都是圓滿的。不必三種都去抓。你不懂佛法,就要分家,有的還謗法謗宗:哪一個宗最好,哪一個宗現在不行了,哪一個宗根本修不起來的……,那就造惡業了。 佛弟子就要以獅子白象的精神來護持佛教 所以度眾生是以法來度。外道要搗亂,眾生愚癡,你不弘揚佛法能行啊?就算你有雄心壯志,有出離心菩提心,你沒有行動,也是白費。回向時都會唸“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如果真的發菩提心,咱們都應該好好地把佛法學通,大家都起來弘揚佛法,佛法馬上就興起來了。所以文殊菩薩騎獅子,表講經說法;普賢菩薩騎白象,表佛法的事業越大越好;中間釋迦佛,是我們娑婆世界的本師,我們都是釋迦佛的弟子,就要靠獅子白象的精神來護持佛教。 不學大菩薩,大乘表現在哪裡? 四大名山就是四位大菩薩的道場,全在我們中國,你們過堂的時候天天唱唸,“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南無大行普賢菩薩”,你有沒有學習文殊菩薩的智慧?有沒有學習普賢菩薩的大行?有沒有學習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唱的時候沒有忘記,唱過了就忘了吧?因為心裡想著吃飯。我們是大乘佛教,這些菩薩我們都要學,否則大乘表現在哪裡?光是唱唸,不頂事的。 說:“觀世音菩薩啊,你要對我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啊。我呢,就用不著大慈大悲了。文殊師利菩薩啊,我唸了你的名號了,你給我加持,讓我開智慧啊,我就用不著學了。”這樣,什麼都架空,實際利益一點也沒有。 佛號是佛的功德體現, 說句笑話,社會上的人有時候要精神調劑,唱唱歌,唱唱戲,進了佛門又不能唱戲,更不能唱歌,那麼就唱唱佛號吧。要知道佛號不是給你唱的,佛的號全是佛的功德的體現,是給你學的。我們要學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學文殊菩薩的智慧,學普賢菩薩的大行。四宏誓願裡有一句:佛道無上誓願成。我們最終目標就是成佛,所有的佛菩薩都希望我們成佛,如果一個佛弟子沒有成佛的志向,十方佛都不喜歡你。你就是求生他方淨土,藥師佛也希望你成佛,十二大願都是希望眾生快快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西方阿彌陀佛也希望你成佛,今天咱們所在的娑婆世界,釋迦佛也希望我們快快成佛。 ◎ 傅味琴 講於 2002.3.8 提要: ■ 所有佛菩薩的智慧都歸納在文殊菩薩的智慧裡 所有佛菩薩的智慧都歸納在文殊菩薩的智慧裡 怎樣才能快快成佛?要靠佛法的智慧,我們所懂的佛法,都是釋迦佛說出來的,經文中贊歎文殊菩薩說:“諸佛佛子攝為一”,佛子就是菩薩,所有佛菩薩的智慧都歸納在文殊菩薩智慧裡。文殊菩薩是諸佛之師,你要想成佛,你必須要有文殊菩薩的智慧。當來下生,一生補處彌勒菩薩,現在在兜率天,誰在指導他快快成佛?就是文殊菩薩。 想等到快成佛時再學文殊法, 假如你起了個念頭:文殊菩薩是金剛智,成佛的時候必須依靠文殊菩薩的智慧為指導,我現在離開成佛還早哩,等我快要成佛的時候,我再學文殊菩薩的智慧。這就好比孩子跟媽說,“媽,我知道將來社會上工作要文化的,不過我現在還小哩,等我長大了,到社會上工作的時候我再學文化吧。”你到那個時候再學文化,年紀雖然20歲,仍然是小學一年級。我們現在就學文殊菩薩的智慧,當然是走在前面。 不通過廣學,怎能理解“無所從來, “此書講以上師代表三寶。修行初學廣”,你不廣學,不通過法師、老師給你廣大的解說闡明,你怎麼懂?比如看到《金剛經》裡講,“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你不懂:明明有來有去,怎麼說沒有來去?難道如來站著不動,不會過來也不會過去?如果你請我解說一下,我不廣大地解說,只會照讀一句半語:“如來者,即是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你聽得懂嗎?當然要把如來的法義,如來的成就解說清楚。“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指如來的法身。佛有三個身體:法身、報身、化身。法身無相,法身光明遍布虛空,唯有這個才沒有來去。要這樣大講特講,你才會慢慢地明白。這次春節,我在佛協文教部講法,因為要提高聽眾的水平,講得稍微高了一點,居士們已經反映有點聽不懂了。要聽多了,慢慢才懂。懂了以後,就可以簡單了,只要提一個名相,他就知道。所以初學的人不能簡單呢! 初地應修好淨意菩提心和勝意菩提心, “漸攝總,越修越略,最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第二法”,最後只有一個法,無上正等正覺。因為如何去證到無上正等正覺的法,你過去都已經學過了,都懂了,就用不著多給你講,所以越懂得多,修起來越是簡略。 咱們以菩薩法來作說明,初地菩薩水平很高,智慧很大,他是真正在修菩薩道。初地菩薩主要修布施波羅蜜,又名為歡喜地。初地菩薩修的第一個法,就要修好“淨勝意二利”,要發起淨意菩提心、勝意菩提心。淨意為出離清淨心,勝意為利他心。你這些都懂了,修起來了。從初地修到六地,六波羅蜜圓滿。越修上去越簡單,修到九地更加簡單了,超九地就是佛地,因為你前面基礎都有了嘛。 不修禅定,開發不了根本智; 初學的人往往不肯廣學,主張學得越簡單越好。當然了,剛開始因為廣的抓不起來,先給你簡單一點,再往上,一年級課程變二年級,再變三年級……,越學越廣,要有步驟地慢慢上去,這樣才對。如果初學的人,不肯學廣,停留在簡單上,不肯上去了,那不是原地踏步嗎?你不修禅定,開發不了根本智,你不學法,得不到後得智,一直沒有上進了。 ◎ 傅味琴 講於 2002.3.8 提要: ■ 要廣修以後,才能越修越略,一字也能攝全部教法,你不懂仍然是小學 要廣修以後,才能越修越略,一字也能攝全部教法, 什麼叫做越修越略?這是廣修以後,慢慢緊縮起來的略,這個略可不是簡單,它包含著廣的。比如六百卷《大般若經》,你什麼事情也不干,光是唸就要唸三個月。在六百卷的基礎上,再縮成一本《金剛經》,但是《金剛經》裡完全具足了六百卷《大般若經》的意義。你還可以縮成《心經》,還可以縮,縮到後來,“揭谛,揭谛,波羅揭谛,波羅僧揭谛,菩提薩婆诃。”懂的人一聽到這句,《心經》所有的法義全想得起來,要這樣才起作用啊。能不能再縮?你只要全部法義都懂了,可以縮成一個字:去,全部的法義全在裡邊了,什麼都去光,什麼都空光。懂了就簡單了。對廣大的法義都懂了,然後再簡單,你這個簡單就法法具足。你不懂,仍然是一年級。 不懂佛法的人抓一句,仍然是不懂佛法的一句 咱們佛協文教部,三年前的成立大會上,佛教協會的法師來講話:“希望大家好好地學習,要學習正法,要學習戒定慧。不要聽外面說的‘只要一句就行了’。只要一句,那是地上菩薩修的。”因為登地菩薩,他學的法很廣啊。也就是說要在廣大學習佛法的基礎上,慢慢地收,那麼越收越簡單。這是釋迦佛的教導,我們既然是佛弟子就不要離開釋迦佛的教導。 最後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最高的境界,也用不著一句,一念就成佛。這個一念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說一念即能成佛的人,自己怎麼還沒成佛 我年輕時,有個有點名氣的居士對我說:“聽說你很用功,你何必這麼辛苦?你知道不知道,一念就可以成佛?”我年輕時看的經書不多,這是頭一次聽到,我說:“你還是讓我這麼樣辛苦吧,我看我現在不是一念成佛的水平,我是主張精進學習的。”他看我不接受就走了。我忽然想起來,既然成佛那麼簡單,他剛才起了好幾個念頭了,怎麼沒成佛? 心不大的人像小貓,傲慢的人不知次第, 現在的佛弟子兩種極端,一種人心不大,不像獅子,也不像白象,簡單像一只小貓,把自己看成沒用,老是原地踏步,叫他多學一點,他就怕;還有一種人呢,極其傲慢,以為自己看的經書多,學得多,一念就能成佛。我不是反對一念成佛,據說一念成佛也是佛講的,但是應該要理解如來的真實義。圓頓離不開次第的,現在上樓最快就是乘電梯,走樓梯要一層層上去,電梯“呼”就上去了,這好比是圓頓。其實電梯也是一層層上去的,只不過它速度快呀,哪有離開次第的?我再講個現實的例子。你走進辦公室,看見一個人在敲牆壁,他樃頭一敲,牆就倒了。你就說,“牆壁只要敲一下就倒了。”你怎麼一下敲不倒?因為你沒有進辦公室前,他已經敲了九十九下,等你進來時,那是他第一百下,這才倒下來。所以一念成佛的圓頓,離不開前面一步步修行的次第。 皈依後要深入經藏, “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修行頭上有起點,後乃歸宿”,修行就是聞思修,首先要聞,聽了法,你發了歡喜心,對佛教有了信心,那麼具體行動就要跟佛學了。所以修行的起點就是皈依,你首先要皈依三寶,成為一個佛弟子。歸宿在哪裡?歸宿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最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第二法”,除了無上正等正覺以外,沒有第二個法能跟它並列,萬法歸一。歸到哪裡?就歸到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上。 ◎ 傅味琴 講於 2002.3.8 提要: ■ 到彼岸並非成佛的全過程,要修菩薩道才能成佛 到彼岸並非成佛的全過程, 佛講的四十九年的法都是引導你進入佛之知見,引導你進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是絕對的真理,如果還有另外一個法,能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並列,那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變了相對。兩個歸宿你到底歸到哪裡?證阿羅漢果到彼岸,也不過是成佛前的一個過程,不是全過程,你還要修菩薩道,才能成佛。 外道偷了佛法裡的一句半語,以為就能成就了,佛門可不能這麼搞 從前我常聽到這句話: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很多外道都盜取佛教裡的名詞,比如邪教*輪,偷了佛教裡“*輪”這個名詞。解放初期有個外道叫“一貫道”,也說萬法歸一,這也是從佛法裡偷去的。他不懂佛法,偷了一句半語,以為這麼搞就能成就了。佛門可不能這麼搞。 所有數字都沒有了, 萬法歸一,都歸到最後的歸宿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歸到哪裡去?能解答嗎?你們天天唸《金剛經》,看樣子你們對《金剛經》不懂的了。世間上的一切語言文字全都是相對的,有白就有黑,有黑就有白,數字也是相對的,因為有二才有一。二從哪裡來?因為有一,兩個一加起來就叫二。所有數字都沒有了,十也沒有了,九也沒有了,八,七……,連二都沒有了,歸進來了,那麼一也不存在了。 再啟發你們一下,天空是一個天空還是兩個天空啊?(下答:一個。)咱們總是說天空,從來也沒有說:我看到了“一個天空”。既然沒有兩個天空,只有一個天空,這個一也不存在了,就是“天空”!你想想看還有一嗎? “百尺竿頭,更上一層”就進入了空, 禅宗說“百尺竿頭,更上一層”,一百尺的竹竿,你已經上到頂上了,你還要再上去一層,因為你站在百尺竿頭上,還沒有成就啊,更上一層就是叫你離開竹竿,進入空裡。所以《金剛經》裡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又說:實無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證,就是要你空光。《文殊法》裡空得更徹底,有二十空。內空空六根,外空空六塵,內外空空十八界,內外都空了,還要修空空,把你原來的空的觀念也要空掉,這第二個空就是空掉第一個空的觀念。 平等從空來, 如果有人說:“我證到阿羅漢果了。”如來不會贊歎你的,實際上你也沒有證到阿羅漢果。你要明白實無阿羅漢果可證,也沒有佛可成,什麼都空光,什麼都放下,一切都平等了,你才是徹底。平等就是從空來,宇宙的空最平等。當你心絕對平等,心裡的一切掛礙、執著全部放下,連你學到的法上的智慧也不執著了,那個時候你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最後成就的境界, 這是最後的境界啊,不是現在。如果說“我現在什麼都要空光,那麼佛法也不用聽了”,那又不對了。現在我們再把空的道理說說全面,你空是空掉有,你現在什麼也沒有,怎麼空法?一個人滿口袋的錢,看見要飯的,給這個人一點,給那個人一點,把自己已經有的布施掉,口袋裡也空掉了。假如你是個窮光蛋,自己還要向人家要飯吃了,你空什麼呀? 如今說放下的人並不懂得該放下什麼, 很長年代以來,佛門流行一句話,“你要放下放下。”有的人誤解這句話:既然要放下,何必拿?既然連法都要捨掉,何必學?那就是邪知邪見了。你有了才能放下呀。比如我現在口渴,喝了水我就不渴了,假如我喝完水還拿著杯子講法,過了五分鐘手還舉著,乃至於舉了半個小時,你們就要提醒我,“放下放下,拿著多吃力啊。”這就對了。假如我剛剛拿起杯子,你說“放下放下”,可是沒解決渴啊,我又拿起來了,你又說“放下放下”。其實這個說“放下”的人,根本就不懂得什麼叫放下。要你成就了,才能夠放下一切法,你沒有成就,你怎麼好放下呢?好比說大學畢業了,你過去念的書才能放下,沒有畢業你就放下,你怎麼當學生呢? 今天還是個修行人, 我怕說得高,聽的人要誤解,所以最後還是從高上回過來。咱們說咱們今天的話,我們還沒有成就,佛法要好好地學。如果說空,說放下,按咱們現在的水平、現在的情況,是指的空掉煩惱、空掉執著、放下惡業、不要造惡。是指這個。 今天這一段講完了,現在下課。(2002.3.8) ◎ 傅味琴 講於 2002.3.9 提要: ■ 眾生不固定在一個地方,因緣也不相同,所以“何師為我師”無一定標准 “何師為我師,何佛為我佛,無一定標准。以文殊為本尊。本尊即是我的世尊,本人的世尊。文殊菩薩擔負弟子們責任,未發心者令發心,已發心者令安住修行,有魔障者即除魔障,最後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一段話也是清定上師講解時,我做的筆記。為什麼說“何師為我師”無一定標准?因為眾生不是固定生活在一個地方,他是在六道裡輪回。而且還有各個世界,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琉璃世界有藥師佛,娑婆世界有釋迦佛,還有菩薩在六道裡度眾生,你跟哪一位佛菩薩有緣,你就會在哪一位佛菩薩那裡得度,你就以他為師。你修文殊法,就以文殊菩薩為師,文殊菩薩為本尊;你修觀世音菩薩法,就以觀世音菩薩為師,以觀世音菩薩為本尊。 顯密二教,都主張根據理論去實踐, 佛法分顯密二教,都主張要根據理論去實踐。密教在顯教基礎上,又有各種修行的法門,講到修行,那就必須要有一個師。佛法裡修智慧,有智慧法門,修悲心有慈悲法門,還有修忏悔的法門,修忏悔一般都是修普賢菩薩的法。而且菩薩還有化身,比如綠度母、白度母就是觀世音菩薩化身,大威德怖畏金剛是文殊菩薩化身,菩薩化身還不少呢,所以要看當時的因緣。 修文殊法以文殊菩薩為本尊,並要修好觀想 “以文殊為本尊,本尊即是我的世尊”。顯密二教都是釋迦佛說的,所以我們是以釋迦佛為本師。顯教基礎打好了,那時就可以專修一個法門,你修哪位本尊的法都可以。今天講的文殊修法就是以文殊菩薩為本尊,同時也要修好對文殊菩薩的觀想。我年輕時就聽說,修念佛法門也要把阿彌陀佛觀起來,稱觀想念佛。這樣修容易對佛菩薩產生親切感、恭敬心,也容易專心。 師都要對弟子擔負責任,收弟子不能收錢, “文殊菩薩擔負弟子們責任”。師都要對弟子們擔負責任。老師非但要給學生教育,使他功課好,不懂的要給他輔導,有問題要給他解答,還要把學生的品德培養好。如果老師不負責任,肯定這個學校學風不好,培養的學生也不行,到後來學校也不像學校,老師也不像老師,學生也不像學生。古人說,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這個道理。 看看今天佛門裡的師呢,不客氣的說,不負責任的很多,收了弟子,也沒有想過:我應該去教導他,我應該給他說法,該讓他先學哪一部法。收了就不聞不問了。說起來社會上的學校收學費,老師拿工資,因為錢的力量,不得不負責;佛門很崇高,不收學費,師也不拿工資,更應負責任。而現在佛門收弟子也收錢了,收了錢還不負責任,也不知道收的是啥錢?如果說是學費,卻又不上課。 ◎ 傅味琴 講於 2002.3.9 提要: ■ 難道沒錢就不能皈依了 難道沒錢就不能皈依了 要大家皈依三寶,說得對,這沒錯,皈依三寶還要付錢嗎?佛涅槃以戒為師,我們都應該受戒,沒錯,受戒還要收費嗎?那麼沒錢的人,連皈依也皈依不了,佛門的菩提心慈悲心體現在什麼地方?釋迦佛有沒有講錢? 收了徒弟不教育,居士供養培福, 社會上講了錢還負責任。有人說“我進佛門三年了,經常去恭敬供養,就是學不到法。”還有的人皈依了好幾位師父,卻沒有一位師父給他學法。十年動亂以後,國家落實宗教政策,出家人又回到廟裡來,還收了徒弟,可是沒給徒弟什麼教育。領導就說:收了徒弟要教育,你不教育好,徒弟在外面干壞事,要影響你師父的聲譽啊。尤其是對作居士的皈依弟子,當師的可沒有教育他的念頭,想的就是:你們居士只要來供養培福。寺院能夠修建起來,有的還修得富麗堂皇,這些錢都是居士供養的。有的居士對師父非常恭敬,可是師父就沒有想給他學點法的心。有人告訴我,有的師父一見面開口就是:“你最近生意做得很好吧?”從來也沒有對居士講幾句法語。 師父送徒弟來學法,真是稀有難得, 你們原在小廟裡的出家同學,也包括住在寺廟裡的居士,尤其是年輕人,你們師父能夠送你們來學法,這位師父真是稀有難得,極好極好啊。當師的就必須要對弟子的善根負責任,要關心弟子的智慧增長,尤其是咱們這個法流,弟子學什麼法,都要師給他安排好,要有步驟,還要有各種善巧方便,使他將來能有成就,“悉地安排”就這個意思。悉地就是成就。他將來的成就要靠你,師收了徒弟不負責任,浪費他的時光,敗壞他的善根,這個罪過可大了。 有善根的孩子投生到佛弟子家,父母要引導他學佛法, 也好比在家的居士,生了孩子,這個孩子為什麼會投生到你家來?因為他有善根,他要找一個信佛的父母,所以投生到你家呀。結果你不引導他,他這個善根不是被你敗壞了嗎?很多父母怕孩子學了佛法,會影響他功課。哪會影響呢?我幾個孩子,我講法他們都自發的來聽,我也沒有規定他們什麼,他們總是自覺地先念經,再吃早飯,再背書包上學。你家裡開電視、請客、打牌,那樣孩子就不安心做功課了,他也要看電視、打牌,這才會影響他學習,而且孩子還會受到不好的影響。 孩子從小拜佛,長大後卻變得吃喝玩樂, 有些信佛家庭裡的孩子,小時候看見佛像就會拜,有的孩子從小不喜歡吃葷,這都是善根啊。父母也很得意,“我們家孩子可有善根啦,看見佛菩薩就拜。”可是從不教導,慢慢他長大全變掉了,變得吃喝玩樂,連佛都不信了,那不是敗壞他的善根嘛。 為孩子做生日去殺生, 前一個時期,我聽說有一家居士生了一個兒子,非常聰明,結果父母有錢,要請客給他做生日。那天全是殺活的,這個孩子一到就哭。後來孩子腦子裡長了一個瘤就死了。大人這麼搞,善根很厚的孩子看不慣啊,為了我殺死了那麼多生命,他走了,投到別人家去了。所以孩子有善根,投生到信佛的家庭來,如果你不以佛法去教育他,那他何必投生到你家裡。 ◎ 傅味琴 講於 2002.3.9 提要: ■ 佛教家庭要有佛教思想,要保護家庭免受外道的影響 佛教家庭要有佛教思想, 我三個孩子全信佛,咱們是信佛的家庭,非但我們思想是佛教思想,生活也跟社會上不同,我們有共同信仰、有共同語言。我對整個家庭都負起保護他們不受外道的影響的責任。 未發心者令發心,文殊十大願, 文殊菩薩對“未發心者令發心,已發心者令安住修行”,安住就是不要退,還沒有發菩提心的,令發菩提之心。文殊十大願,願願都勸眾生發菩提心,目的就是希望眾生快快成佛。文殊十大願,你們細細地看看就會很受感動。裡面有說:不管你恭敬我不恭敬我,喜歡我不喜歡我,誹謗我不誹謗我,我都跟你有緣,有了緣以後,我勸你發菩提心。 菩薩的責任就是度眾生, 這就是菩薩的責任,菩薩的責任就是度眾生,如果你對眾生沒有菩提心,你這個“菩薩”不負責任的。不管是什麼樣的眾生,好的壞的,各種煩惱的,乃至於用煩惱來對付你的,他們都有佛性。又不是他自己願意干壞事,是煩惱在指揮他啊,即使起煩惱了,他的佛性並沒有死亡,你何必生氣?因為你是發菩提心的人啊。 打個比方供大家笑笑,我晚上做夢,有時候手會動的,假如我做夢的時候,手一動,剛好打在老婆身上,她絕不會跟我怄氣:“你做夢就做夢,打我干什麼?”眾生對你不好,他在夢裡啊,你生什麼氣?他醒過了,他自己也會後悔呀。所以我們學文殊菩薩,是有具體內容的,十大願就是具體內容。 只要你發菩提心,你誹謗我,我還是喜歡你 以前我曾受到誣蔑誹謗,可能有三十多年了,有些傳到年輕人耳朵裡,其實這些年輕人也不知道我是年輕人還是老頭子,是男的還是女的,也跟著背後說我閒話。可是從不記恨,只要你能發菩提心,我就歡喜你。 正義感還得講點智慧, 還有一種情況,有正義感的人,有的事情看不慣他就要說話。我年輕時候也是那樣,有次我走路,看到商店裡服務員在跟顧客吵架,我在旁邊聽了一會,我就說話了:“你剛才說過這兩句話,現在你把這兩句話吃進去了。” 正義感還得講點智慧,別用錯了地方,假如當事人已經不計較了,你就別開口了。例如有的家庭裡,女的回家心情不好,說話粗聲粗氣,乃至於冒火,鄰居就來管閒事了,“你這樣不對。”這個丈夫卻說:“你不了解情況,她今天在領導那裡受了委屈,肚裡有氣,我是他老公,當然要讓她出出氣,她就不會生病了嘛。有時候我在外面受了點氣,回家也起煩惱,她也不計較。” 對未發心者要抓住機緣令其發心 有很多的機會,很多的因緣,不要錯過了,要抓住這些機會令眾生發菩提心。昨天蒼南來了五、六個居士想聽法,其中有幾個男居士。這兒是女眾部,本來男居士不能進來的,“令發菩提之心”嘛,也得開一開,我就同意了。我昨天講的時間還特別長,為了多講一點給他們聽。講完法我陪他們去看看小佛堂。在小佛堂裡他們又提問題,我又給他們解答。按照我的生活規律,下課後吃一點晚飯就睡覺了,因為講課很辛苦。為什麼肯這麼做啊?要抓住這個緣令發菩提之心嘛。 回寮房的路上,我上一下廁所,在教務部門口又碰到他們,又跟我提問題,我又給他們解答。要不是有人勸導的話,我還會講下去,但是我已經感覺講不動了,聲音只剩了一點點,發音都感覺到有點困難。所以對有緣的眾生不要忘記:令發菩提之心。
講記(27-1)(總第80)
一切論皆先皈依文殊,樹立法幢為報佛恩
■ 要完成佛教事業度眾生,沒有大行是擔當不起來的
■ 要以法度眾生,不要把自己或某人抬得比釋迦佛還高
■ 要聽釋迦佛的話,只弘揚佛法,不學儒教、道教及一切外道,這才叫皈依
■ 菩薩乘就是要樹立法幢,不讓佛法明燈在娑婆世界熄滅,這就是報佛的恩
沒有大行是擔當不起來的
不要把自己或某人抬得比釋迦佛還高
不學儒教、道教及一切外道,這才叫皈依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
講記(27-2)(總第81)
出離心最高,菩提心最潔,
有此才能有力量大行
■ 眾生迷惘,要用佛陀的智慧去度,智慧在法裡
■ 看破紅塵,全靠明白道理。無智慧的人,即使不行善不作惡,也等於植物人
■ 出離心最高,菩提心最潔,有此才能有力量大行
■ 要具足大雄大力,還靠法,不懂經文,經文就不起作用了
無大智亦非大行,那就渺小了
即使不行善不作惡,也等於植物人
有此才能有力量大行
不懂經文,經文就不起作用了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
講記(27-3)(總第82)
因不懂佛法而錯解佛法,
既有亂法罪又有滅法罪
■ 有佛的教導,才叫佛教,佛弟子不懂經文,佛教就消滅了
■ 因不懂佛法而錯解佛法,既有亂法罪又有滅法罪
■ 能弘揚正法,外道就害怕,所以講經說法稱獅子吼
■ 如今外道猖獗,魔道當世,你沒有佛法的智慧,咋能對付得了
■ 對付魔道、邪道、外道,何需神通,好比殺雞何用牛刀
猶如把經書倒拿還自認是修行人
佛弟子不懂經文,佛教就消滅了
既有亂法罪又有滅法罪
所以講經說法稱獅子吼
你沒有佛法的智慧,咋能對付得了
何需神通,好比殺雞何用牛刀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
講記(27-4)(總第83)
不學大菩薩,大乘表現在哪裡?
光唱唸是不頂事的
■ 佛弟子就要以獅子白象的精神來護持佛教
■ 不學大菩薩,大乘表現在哪裡?光唱唸是不頂事的
■ 佛號是佛的功德體現,是給我們學的,不是給你唱的
光唱唸是不頂事的
是給我們學的,不是給你唱的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
講記(27-5)(總第84)
不修禅定,開發不了根本智;
不學法得不到後得智;不肯上進,原地踏步
■ 想等到快成佛時再學文殊法,好比要等到找工作時才去學文化
■ 不通過廣學,怎能理解“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 初地應修好淨意菩提心和勝意菩提心,最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不修禅定,開發不了根本智;不學法得不到後得智;不肯上進,原地踏步
好比要等到找工作時才去學文化
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最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學法得不到後得智;不肯上進,原地踏步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
講記(27-6)(總第85)
不懂佛法的人抓一句,
仍然是不懂佛法的一句
一年級
■ 不懂佛法的人抓一句,仍然是不懂佛法的一句
■ 說一念即能成佛的人,自己怎麼還沒成佛
■ 心不大的人像小貓,傲慢的人不知次第,懂法的人才知道“圓頓不離次第”
■ 皈依後要深入經藏,最後的歸宿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你不懂仍然是小學一年級
懂法的人才知道“圓頓不離次第”
最後的歸宿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
講記(27-7)(總第86)
到彼岸並非成佛的全過程,
要修菩薩道才能成佛
■ 外道偷了佛法裡的一句半語,以為就能成就了,佛門可不能這麼搞
■ 所有數字都沒有了,連二也沒有了,那麼一也不存在了
■ “百尺竿頭,更上一層”就進入了空,還要把這個“空”也空掉,才是
徹底空
■ 平等從空來,放下一切執著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最後成就的境界,不等於一個凡夫現在就可以把法捨掉
■ 如今說放下的人並不懂得該放下什麼,好比沒有畢業就放下書本
■ 今天還是個修行人,要空掉的是煩惱執著,要放下的是惡業
要修菩薩道才能成佛
連二也沒有了,那麼一也不存在了
還要把這個“空”也空掉,才是徹底空
放下一切執著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等於一個凡夫現在就可以把法捨掉
好比沒有畢業就放下書本
要空掉的是煩惱執著,要放下的是惡業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
講記(28-1)(總第87)
修文殊法要以文殊菩薩為師,
師都要對弟子擔負責任
■ 顯密二教,都主張根據理論去實踐,密要在顯的基礎上去修各種法門
■ 修文殊法以文殊菩薩為本尊,並要修好觀想
■ 師都要對弟子擔負責任,收弟子不能收錢,更不能收了錢不負責任
清定上師說:何師為我師,何佛為我佛,無一定標准。以文殊為本尊。本尊即是我的世尊,本人的世尊。文殊菩薩擔負弟子們責任,未發心者令發心,已發心者令安住修行,有魔障者即除魔障,最後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眾生不固定在一個地方,因緣也不相同,
所以“何師為我師”無一定標准
密要在顯的基礎上去修各種法門
更不能收了錢不負責任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
講記(28-2)(總第88)
師父送徒弟來學法,真是稀有難得,
極好極好,師要關心弟子的智慧增長
■ 收了徒弟不教育,居士供養培福,卻聽不到幾句法語
■ 師父送徒弟來學法,真是稀有難得,極好極好,師要關心弟子的智慧增長
■ 有善根的孩子投生到佛弟子家,父母要引導他學佛法,忙於請客打牌、
看電視,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成長
■ 孩子從小拜佛,長大後卻變得吃喝玩樂,那不是敗壞了他的善根?
■ 為孩子做生日去殺生,孩子傷心大哭,長了個瘤走了
卻聽不到幾句法語
極好極好,師要關心弟子的智慧增長
忙於請客打牌、看電視,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成長
那不是敗壞了他的善根?
孩子傷心大哭,長了個瘤走了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
講記(28-3)(總第89)
未發心者令發心,文殊十大願,
願願勸眾生令發菩提之心
■ 未發心者令發心,文殊十大願,願願勸眾生令發菩提之心
■ 菩薩的責任就是度眾生,眾生在夢裡,罵你打你何必生氣
■ 正義感還得講點智慧,當事人願意接受,又何必你多管閒事
■ 只要你發菩提心,你誹謗我,我還是喜歡你
■ 對未發心者要抓住機緣令其發心,已發心者要經常為他說法,令他安住
菩提心中
要保護家庭免受外道的影響
願願勸眾生令發菩提之心
眾生在夢裡,罵你打你何必生氣
當事人願意接受,又何必你多管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