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隽教授:禅學的生命智慧 三、中國禅門的主要旨趣 3.習禅與讀經


 2023/8/24    熱度:228    下載DOC文檔    

3.習禅與讀經
    
    你要習禅,除了觀心,禅宗怎麼看讀經呢?按照馮友蘭先生講法,東方的方法,智慧是用負的方法,是做減法。很多人跟禅師學禅,禅師也不會教你很多東西,只是給你做減擔的功夫。什麼意思呢?你們之所以不了解佛,是因為你們學得太多,雜念了解的太多,我要幫你把已有的東西拿掉,把你身上的擔子減輕,我做的就是這麼一個工作。
    我們經常讀經,讀經是獲得佛教知識的一個很重要的渠道,禅宗內部也有讀經派與不讀經派的爭論。要獲得佛教的知識就要讀經,但是禅宗說獲得智慧就要去掉你的只是,聽起來好像很矛盾,其實不是的。在六朝時期,中國般若學有一個很重要的學者僧肇大師,是中國佛教史上了不起的一個人,他寫的《肇論》,被學術界稱為中國佛教史上的無尚精品。《肇論》中有很重要的一篇叫做《般若無知論》,這個題目本身就很好笑,般若就是智慧,智慧就是無知。智慧就是無知,你要讓老百姓變得很無知嗎?但是,智慧和知識是兩個層面的概念,對於禅宗來講,你要了解自己的本心,你的知識本身也是一種障礙——所知障。你要了解本心,你就要把你的知識也放下。
    我們的本心就好比一面鏡子,心如明鏡台嘛,但是我們的心已經被污染了,上面有很多灰塵,所以我們看不見實相,不能有如實觀。你們現在看到的世界都是假象的,因為我們妄念很多,沒有如實地看到生命的本質。我們看到的事情,其實都是像看到筷子放在水裡,看起來是歪的一樣,你認為是真實的,其實是虛假的。你要把鏡子上的灰塵去掉,這個灰塵就好比我們的一些雜念。佛教的知識是不是灰塵?對禅宗來講也是。一個鏡子如果充滿了灰塵什麼都看不到,如果鏡子上都是黃金,鋪上去也還是沒有用。佛教的知識對於禅宗來講就是一個金粉,所以般若就是物質,你所了解這些經典的東西將它放下,才能了解自己的本心,才能了解外在的世界。科學的方式是從感官到理性,推理到外在的世界。東方人的智慧不是從外在了解,而是靜下來從內部了解,只有了解了內在的東西才能真實了解外在的東西,因為天人是一體的,這是東方人一個古老的智慧。所以,禅宗認為經典只是你修正當中當做參考而已。達摩把佛經稱為“閒文書”,你有空的時候翻一番,參考一下,沒必要讀之前搞焚香沐浴這些儀式。讀經,不同的人讀,理解也不一樣,所以先不要急著讀經,重要的是要明心,見到自己的本性,這樣讀經才能讀得懂,這才是“活句”。很多讀經的人都是在讀“死句”,認為自己懂很多經典,懂很多知識,其實你懂的只是概念,根本不理解背後的意義。禅師們發現很多人一天到晚讀經,到最後是讀死經。要做到活學活用,先要有經驗,然後去讀經,這樣才能讀活句,不會死在句下。
    壇經裡說有一個比丘尼,讀法華經讀了幾十年,還有些地方讀不懂,就去問慧能大師。慧能說,我不識字,你哪一段不懂念給我聽吧。比丘尼就念給他聽,慧能就把經文解釋給比丘尼聽。後來慧能說,雖然我不認識字,但我了解本心,所以我才能真正理解經典。天台宗有一個說法是“觀心釋”,就是你要先觀照自己的本心才能找得到解釋。我們現在讀經是相反的,只是讀經沒有讀自己的心。慧能說:“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意思是說,你們讀經的人,都不了解自己的本心,自己的本心都是迷惑的,所以讀經就被經典牽著鼻子走。我先讓自己開悟,開悟以後,經典就是我的注腳。所以要讀活句,必須先要經歷,自己見到自己的本心,這是第一義,經典是第二義的。有一個關於沩山大師的故事,有一個徒弟問他,那十二部經中,哪些是佛說,哪些是魔說?十二部經是對所有佛教經典的一種分類方法,十二部經就是指所有的佛經。那麼所有的佛經裡,哪些真的是佛講的,哪些是假的,也就是魔講的。因為在佛教歷史上,有很多佛教經典是偽經,是人自己編的,然後說是佛經。沩山大師的回答是可以使所有的佛教徒都嚇一跳的,他說通通是魔說。他說當你把那些經典,即使是佛說的,你從你的意識,從你的知覺去理解它,它就已經變成魔說的了。因此你只有見到本心,才有可能真正的理解經,那是第一義的,所有的文字經典都是第二義。這就回到禅的精神——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真正的禅的精神是在經典、經教之外傳的。
    禅師更深入一步地就是你要懷疑,要起疑心。你要開悟,你沒有懷疑是不可能的。就像我們學習也是這樣。我們學知識也是這樣,老師會說知識取於懷疑,只有懷疑才會想辦法去研究,然後去突破它。禅宗說你讀經典也是這樣的,你先要起疑心。那我們說佛教是講信,要相信經典上的每一句話。那禅師叫你要先起疑心,“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不疑就不悟”。小的懷疑就獲得一點小開悟,大的懷疑就得到大的開悟,你不懷疑就一輩子開悟不了,這聽起來好象很矛盾。
    關於這個也有一個故事,說禅宗歷史上唐代馬祖道一是非常出名的一個大禅師,也是慧能的嫡傳,他有一個弟子叫做香嚴禅師。香嚴禅師去見沩山大師,沩山大師教人的方式都很厲害,沩山就考他,他說“聽說你很有學問,讀很多經,問一知十,問十知百”,人家問你一下你可以講十點,問你十個問題你可以講一百點。但他說你只不過是聰明伶俐而已,“意解識想”,只是停留在意識層面。沩山又說,我現在考你一個問題,“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時,你試道一句看?”你告訴我你父母沒生你之前,你到底是怎樣的?這是就是禅宗講的本來面目。你跟我講講,你讀了那麼多經,那麼有知識,那麼會辯,那你跟我講講這個是什麼。香嚴禅師一下子就被問住了,他完全不知道,然後趕快回到自己的房間把看過的經典通通查一遍,結果還是找不到答案。香嚴最後感歎,畫餅不可充饑,讀經典也只不過是畫餅而已,碰到實際的問題就解決不了。後來香嚴又多次去找沩山大師,希望沩山告訴他自己的面目是什麼。禅宗的精神就體現在這個故事中。蔚山說“我若說似汝,汝已後罵我”,他說如果我現在告訴你,你以後會把我罵死,不理他。從這裡面可以看到禅師有的時候對待弟子的教學方法。胡適了有一點就很了不起,他研究禅宗史,特別重視研究師父是怎樣教徒弟的,他說那裡面有很多教學的方法,並不是弟子問什麼老師都回答你,不是的。有時候在禅宗裡面一個高明的師傅,要培養一個真的弟子,他有的時候是給你一堆問題,讓你起疑心。但是他丟了問題不是讓你靠他來解決,禅的精神是獨立自由的,最後你自己想辦法去解決。禅師經常講,一個真正的禅師教導弟子的時候要讓他變得很獨立,讓他變成自己的師父,讓他不需要師父,這是禅宗的教學方式。後來香嚴沒辦法,就把自己以前學的經典燒掉了,說“此生不學佛法也”。香嚴就出去行游,到處走走,吃吃喝喝,也不讀經,免得累得要命。有一天他到了一個草安的地方住下,然後自己天天坐在那裡天天打掃衛生。突然有一次起了一陣風,他在除草的時候一個瓦片從房頂上掉下來,瓦片掉下來的聲音突然讓他驚醒了一下,他突然就悟道了,這就是“香嚴擊竹”。這時候他趕快回去沐浴焚香,很感謝沩山。他說“和尚大慈”,師傅你真是大慈大悲。“恩逾父母”,你對我的恩比我父母還要高。他當時若為我說破,何有今日之事,你當時如果直接告訴我,我就沒有辦法今天經過懷疑,經過懷疑到極點的時候,當機緣到的時候自己就突破了。之後香嚴寫了一首詩,裡面說“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時”,這一擊打聲音讓我把我過去知道的東西通通忘記了。這個故事說明什麼呢?只有你把你所學的東西通通放下忘掉的時候,你才能見到本心。師父即使跟他講一個答案,他還是會在枝節裡,好像意思上也懂,但還不是真的懂。所以,禅師講“一擊忘所知”。這一個聲音突然讓他把從前的忘掉,就是空了。連師父也幫不了你,師父只是一個外在的傳達而已。師父只是讓你自己見到你自己的師父,也就是你自己的本性,這就是禅宗很了不起的教學方法。
    所以,禅師經常描寫開悟的經驗是如桶子底脫,就像腦袋裡面裝了很多知識,開悟就像桶底脫掉以後,所有的東西都掉了,都空了,空了以後你就開悟了。禅不是讓你再學很多外在的知識,而是把你所學的東西通通忘掉。開悟不是要學很多東西,就像老子講的“為道日損,損之又損 ”,就是空,通通放下你就開悟。這是禅宗的教學方法,這跟我們現代知識的教學方法正好不一樣。開悟的方式和為學的方式是不同的,正好是相反的。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