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智明居士:《寶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語 示諸佛二土折攝法門第八


 2023/10/12    熱度:373    下載DOC文檔    

示諸佛二土折攝法門第八

  夫二土者即諸佛折攝二門也。行人聞上所說依正之境,則能如彼經旨,了知此土實苦,彼土實樂。雖聞觀慧法門圓融微妙,而直見二土俨然皆即實境,非如淺信之人謂,彼土心有則有,心無則無,光影幻化虛妄不實,處處皆是西方等解。深知彼土亦如此土,端確的實而無謬誤。

晨語:應了知此土與彼土的實存,娑婆為業報之境,故造業眾生見為實存,極樂為佛淨土的報境,故唯與佛相應之時方能見到。

  若人能具此智,不為世間一切邪解偏見諸惡知識之所回轉,則當正觀二土苦樂淨穢,於其境上,生二種心以為方便;非此二心,不能生彼。

晨語:真正了達淨穢的緣起與實存,則有正眼之智,便能明觀正道,不被偏邪所影響。

  何謂二心?一者厭離心,二者欣樂心。於此二門精進修行,念佛三昧必定成就。

晨語:初修時應生厭離心與欣樂心,到一心證三昧時,就達到了厭欣的不二了。

  何謂折門?以聞如上所說極樂勝妙,則應如理觀察此娑婆世界皆苦無一樂者,三途地獄日夜燒然,餓鬼旁生不可堪忍,修羅忿戰,人處何安?根塵與八苦交煎,因果共四生升墜,時有寒暑,境是沙泥,晝夜推遷,無常不住。又復受身臭穢,男女異形,所需衣食艱難粗惡,壽命不永,眾苦相生;縱有生於天宮,報盡還歸極苦。又不知人中樂即是苦,親正是冤,顛倒攀緣不求出路,從業致業展轉不休。如是苦惱不可具陳,故當厭離也。

晨語:深觀娑婆的穢惡而生厭離,但於厭中不要落於消沉、灰心,應該於生命的本身生起自信與自覺,努力去開創道德行為與善業。這是折門中所要注意的地方。

  何謂攝門,行人聞說娑婆實苦如是,則於彼土西方極樂生大欣樂,彼極樂土寶地寶池無三惡道,莊嚴妙勝超過十方,無寒暑晝夜推遷,無生老病死結業,純男無女,蓮花化生,衣食自然,能成法喜,壽命無量。身光莫窮,聞法音則應念知歸,睹相好而剎那悟道。如是種種快樂無量,得名極樂。故當欣樂也。

晨語:觀察西方淨土的美妙極樂,把自己攝入到佛的光明中去,使自性的功德逐漸開發。所以應讀誦淨土經典祖師們淨土贊文,觀想蓮邦的一切妙嚴之事相與理性之智慧。這樣自然與佛相應,在因地中已種下成佛的種子,臨命終時,彌陀勝境即得現前。

  若能於此一門,精進修習日夜不休,隨順佛教。於此土聲色諸欲,作地獄想,作苦海想,作火宅想,於諸寶物作苦具想,飲食衣服如膿血鐵皮想,於諸眷屬作夜叉羅剎啖人鬼想,況復生死不住,長劫奔波,實可厭離。於知識若經卷中,聞彼佛願力國土莊嚴,於念念中,稱披理趣生安隱想,生寶所想,生家業想解脫處想,彌陀如來菩薩僧眾,如慈父想,如慈母想,生接引想,生津梁想;於怖畏急難之中,稱名即應,功不唐捐,剎那受報至,速來救護想,應念出離想。如是功德無量,實可欣樂。

晨語:應常作如是觀想:於厭離境因觀而放下,了斷,不再執著,染污;於欣求境則因觀而相應,生起妙慧等功德,使自心在脫落五濁時,顯現清淨的光明。

  若於此折門,不能修行,厭離不深有感觸,則娑婆業系不脫;若於彼攝門,不能行,欣樂不切,則極樂勝境難跻。

晨語:說明折門與攝門的相對關系,唯有折門徹底,攝門才能顯現作用。

  是以行人欲生淨土成就念佛三昧,當齊修二門,為發行最初一步也。若不修此二門,雖了觀慧之旨,但成虛解,縱欲生彼,以不欣厭,無因可得,若能修此二門,不識觀慧之旨,雖可生謂尼說固執著相而輕棄也。

晨語:修寶王三昧的初心人,一定要先修此二門,然後生起觀慧,再依觀法而得入,則路平直,證悟三昧。

  或曰:何不諸緣放下一念萬年,使心與理會境與神融,自然合法,何必欣厭取捨若是之深?答:若謂諸緣放下是道,只起一念放下之心,便不名為放下,卻與道反遠,類於斷見外道。故鵝湖雲:莫祗忘形與死心,此個難醫病最深。又雲:若還默默恣如愚,知君未解做功夫。又佛十八不共法中,有精進無減。

晨語:問答說明厭欣與一念放下的關系,如只一念放下而無提起的功夫,則很可能落於偏空無記,意識中的染污性並未清除,一旦再入世俗,則與俗人無異。而淨土行人先使其厭離娑婆的一切,早已把世間的一切煩惱放下,然後在淨心中觀想淨土妙境,則出生了佛的功德妙嚴,這樣道業何愁不成?淨土何由不生?

  又六波羅蜜因精進故方得成滿。且放下者,但放下世間業緣耳!豈是放下精進體道之心哉?古人所謂坐在無事甲裡。正是此輩。若謂放下自在是道,而不勤加精進一心修行,豈得心會境融打成一片與道合耶?

晨語:放下世緣與精進向上並不矛盾。

  若知不放下是放下,熾然欣厭取捨,即是不欣厭取捨;修即無修,念即無念,則名無功用行,亦名無作妙心,奚難速證中道之理!

晨語:此示無功用行,無作妙心的方法。

  又修故離斷,無修離常;斷常既離,則異乎所問。而直生安樂世界,以二大土為同修,日與彌陀佛相對,彼時知何法而不可問,何行而不可學,何疑而不可除,何求而不可得,既無退轉,則此欣厭豈不是成無上正覺之大因行哉?!

晨語:總結欣厭是成就無上正覺的大因行。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