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智明居士:佛教淨土法要 第二卷 淨土持念法要 淨土念佛的四層功夫


 2023/10/24    熱度:539    下載DOC文檔    

淨土念佛的四層功夫

當代淨土宗顯然是圓攝普被的大法門,它既是各宗之歸屬,又有自行之系統,因此可以稱得上是契理契機的唯一了脫生死的捷徑。

淨土法門以信願行三要素構成了往生極樂的資糧,信願行三要素應平等攝持,不可偏倚。因為無真信則無由產生切願,更無真實之行持,所以從信生願,由願導行,乃是淨土行人趨入正道的必然過程。由此可知,信願的歸結點仍在於行,前者是前題,後者是實修,行持的淺深與散定,會反過來決定信願的層次。因此,淨土行人只有在信願中導入行持的深化,又在行持的體驗中開發出清淨超然的信願,方能深入佛陀悲智之願海,感應道交相契相融。

那麼,淨土的行持有多少層次呢,簡單地歸納起來,可以分為四層功夫:即從少念到多;從外念到內;從跡念到神;從有念到無。一是從數量的多少來講修持的功夫的程度;二是從五根對塵起念的功夫轉移到內六根識塵起念的離外獨靜的功夫;三是從著意的聲塵念之跡邊一直深入到無意自念,輕松自如離於內外的空覺之神念——第七識之流注念;最後是從能所相對之念進入無生的真實無念之境,即入理一心不亂。以下詳細分析各層次的功夫境界。

一、從少念到多:初念佛的人,由於不習慣於持名之念與念力的不足以及常常不能自覺的稱念,所以雖然有了初步的信願,但信願之力未能時時現前,仍舊被世俗種種妄想所牽制,往往打妄想的的時間多,念佛的時間少。初念者有這種情況,必須用多念佛號來克服,而多念的最好途徑就是計數,如用念珠計數、數息計數或時鐘計數等方法,使每日持念的佛號,從百至千,從千至萬,從萬乃至於十萬聲,隨各人的精力與忙閒等,形成定課,不再退轉,如此精進用功,佛號便慢慢地熟念不忘,信願也就在行持中逐漸深入真切起來了。

初修之人,計數的行持至少要三年,佛號才能不離於心,督責之念力也會隨之增強,自覺地能攝心於佛念之中,粗妄想自然而然地減少,人世間的苦惱與煩悶等事也就慢慢地降伏而達遠離之境了。

二、從外念到內: 念佛有內外之別,外念即口念子耳聞,或手捏念珠,鼻隨息而數等,是五根與五塵接觸中歸於佛號進行計數的一種念法,而內念則為意根中的識心持續佛號的串習之種子,機時起隨順的觀照之下念,即是正念正聽。外念在計數的過程中,由於出聲念,金剛持,捏念珠或隨息念等的相對立性的變化,使自身流入較粗的根塵運動中,無法達到離身忘境的輕安怡悅之地,所以在此過程中,念佛者往往有負擔感,身心難以調和自然。因此第二步功夫就是要打破計數的執著以及身口的倚重,完全放下了外念的方法,憑借念熟了的佛號種子,直心而念,使心念與佛號融為一體——佛即心,心即佛,除此之外,更無它心。當然中間仍會有妄想浮現,但不要緊,更不要怕念,也不要隨妄想跑,只是不理睬,平直而念,使全體的心念之力投入於佛念之中,忘記了外境,忘記了根身。如果達到了心佛相融,正念不昧的境地,即有超時間超空間的感受,但仍有感受,仍有念佛的舒暢感與輕安感,即住於身心的感受中。這是事一心不亂的初步現象,此處最關鍵的是一個“隨”字,因為念到不知何處在念,也不用心去念時,不要把心念輕輕地隨順於涓涓而流顯的佛號上,便是用功得力的時節,也是了斷妄想,得入正定的唯一途徑。

念佛到了這一點,心中自然很歡喜,一般的煩惱不再生起,有一種平淡的感受,世俗的欲樂也不大動心。當然,習氣深的人,也常常因為受染污而破壞正念,使功夫受陰而隔斷。所以除了念佛之外,經常熏陶大乘佛法,聽聞淨土經論,對於提高智慧,對治煩惱習氣,是很有益的。

三、從跡念到神:一切有感覺的念佛都是有跡的。所謂跡就是痕跡之意。.正念佛時還有身體的輕安感受有心念的生滅變化,有能念的心與佛號對立,都屬於跡的范圍,有跡就有所住,有所住則皆是妄心的作用,雖是念佛,也得輕安,但中細的分別仍連續不斷,時時在佛念中,湧現出來。如在這個基礎上,正念佛時,不起分別,也不住在感覺上,一切不管,一切不著,只是隨順而念,念不執念,這樣久而久之忽然心如虛空,忘記一切,身體頓失,,唯佛號仍在,心中念念相續,但不知從何念出,歸於何處,無去無來,念心與佛號完全融為一體,打成一片。此時似已到了全體是心,全心是佛的境地,但仍有虛空與佛聲在,就是因為有這個在,所以只是事一心不亂的正境,而未能入理一心不亂,仍有微細的能所分別。

到了這一步,生理會發生較大的變化,身體很輕,精神很足,睡眠可以減少,疾病不易發生,睡覺時也容易進入忘身的正念境界。打坐中有人驚擾也影響不大,若保持較好的,隨時都可以進入這樣的定境。世間的煩惱到此已伏,信願更切。此為因地初得勝益,如由此不斷深入空而不著空,念而不執念,則能進破見思煩惱而生方便有余土。

四、從有念到無念: 所謂有念,即是有佛號的聲在,有虛空的覺受在,有光明,輕安與喜樂在,由此便有微細心中的"流注"之執。如住有此執中,就不能悟入真空妙有的如來藏實相妙境,所以仍須打破空有兩邊的分別之念,令入真實無念之妙念,這三個過程:

(一)是保持事一心不退,安養其定。

(二)是研習大乘中道實相之理,了悟法性本空不空的真義。

(三)是以理導行,在正念中,體究於一心之源,使窮念源,達於念即無念,當體寂滅的湛然明靜的性德。於是心地豁然大明含融一切。

由此三步的理行觀修,即證入理一心不亂的念佛三昧正境,此法可以參考<<念佛三昧論>>著作,窮研理性,究盡法體,方契實相無相之真際。

念佛到了“無”的功夫,即是這禅宗連“無”也無的功夫,此時一靈獨照,十方一相,於是與禅宗徹悟者,同一心海,乃是三昧中之王三昧。所以念佛法門不可思議,古德雲:“一名佛號非大徹大悟不能全提”正說明這一點。證念佛三昧者,不但往生自在,且於此生即能起妙用而廣利眾生。


淨土念佛工夫,從淺至深是行人必然要經歷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往往會發生一系列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在此筆者根據近期來行人提出的問題,一一予以解答。

問:念佛雖然定了課,但仍會忘記,不能堅持日日如此,這是甚麼原因?

答:這是因為信願不真切之故,對於娑婆世界的苦體會不深,對蓮邦之妙樂向往不切,所以放不下身心世界,沒有把精力投入念佛之中,定課自然拖拖拉拉,難以完成了。

問:定課確立後,要想進一步地提高課目很難,這是甚麼原因?

答:修持用功不能太急,完成定課,且保持一段時間,待平穩不退後,才能稍微提高一些,不能一下子太快,否則必會後退的。另外,念佛的工夫,也要有利用一切空余時間的善巧。如在不用腦的、不費心的任何時刻,皆可用來做念佛的工夫。這樣念佛的次數與力量就有了長足的進步了。

問:近一段時問裡,念佛靜坐時,覺得胸悶、頭脹等不舒服的現象,不知是何原因?如何克服?

答:念佛本來有無量的功德,能消無始以來的業障,因此,如能正確地念佛,必會身心輕安舒適。但如果在靜坐念佛時,身體太過挺直以致僵硬緊張,則會因氣息不暢而出現胸悶;如出聲太響則會使胸部氣脈振蕩過烈,從而使中氣不得下降,造成氣結胸部而疼痛。若在念佛時用心太切,意念太過執著、太過消沈,或持念的速度太快而心跳過速等,都會導致胸悶頭脹等不良現象。另外,念佛人如心有外緣牽掛,煩擾於中而不得化解,也會在靜坐中產生一系列不適的症狀。

對治的方法相應地也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身體應放松,自然平直,不偏不倚,不挺不彎,使身覺輕安舒適。

二、靜坐時最好是金剛持與默念,要出聲也只能低聲念,不可高聲稱念,如要高聲念,可在座下繞佛時。

三、念佛時應離開粗重的分別執著心,不急不緩地直心而念,使心地寧靜安泰,如此心佛相融為一,妄念消歸於佛念,自然能得身心輕安。

四、念佛人平日應觀苦、空、無常、無我,對於人事應能看得破、放得下,不可計較塵世的緣情。對於所發生的任何事,當觀因緣如此,唯有隨順因緣而不變念佛求生方能安然處之而不動,念佛的功行才得以進步。

問:念佛已有多年,徙少念到多,但為何總難以得到輕安汝喜之法樂?

答:這是因為信願之心仍不真切,世事沒有真放下,所以厭欣未具,念佛自然無力。另外,由於在計數定課期內,用心偏重於念佛的數量,忽略了念佛的質量。因此,由念佛所產生的身心輕安的效果未能體現出來,以後可由計數改為計時定課,如靜坐一次兩小時,用鬧鐘來定其終止,心即無時間相,容易得入忘身之境,佛自然速入一心。

除此之外,平時熏陶大乘佛法,淨土經論,如理地觀察人世,明達因果事理,真正洞悉佛法真理,引發對淨土法門的真正信仰。由此藉聞思熏習之力,念佛正行之修必能契入,再加以五戒、十善、讀誦、持咒、六度萬行等之助行,則念佛如風帆行於順水,必能速證念佛三昧了。

問:念佛數年後,初步得到了念佛中的輕安,一天念佛時,忽然發現耳邊聞到的聲音都成了佛號聲,而且持續了較長一段時間,這到底是何緣故?

答:這是因為念佛的時間久了,耳膜神經發生了變化,也就是在佛號慣性頻率振動下,耳根的神經功能把一切音波化為佛號聲,這雖然是一種自然現象,卻不能執以為好而生歡喜心,更不能在佛號聲未出現時,用觀力激它再現。由於執著心之故,而易造成神經功能的失調,影響了念佛的進展。因此,只能聽之任之,不去理會它。久而久之,自然外聲消而內心靜,達到了忘我之境。

問:念佛稍為得力時,妄想反覺得比以前多了,這是怎麼一回事?

答:這是由於念佛的功德開始了覺智,使以前不曾覺察到的妄想明顯化了,所以在念佛時反而覺得妄想多了。正如陽光透過縫隙便會發現更多的塵埃在浮動。此時,不要怕妄想,不制止它、不隨逐它,只是不理睬,一心持念名號,妄想即化為烏有。因為眾生只有一念,打妄想之念與念佛之念不二,所以提起正念,妄想即消融了。

問:念佛較前輕松自然,心念也平靜了許多,唯在對境時,為何反比以前更容易受污染,一碰就好像黏了上去,心裏也就有明顯的動相,這到底是退步還是進步?

答:這是因為念佛之力滌洗了幾分的煩惱習氣,心地也有了些寧靜安詳,所以一旦接觸外境,心念仍有動相,反把故舊粗的種子翻了出來,立即覺受到心的染污與變動,因此,感覺反比以前明顯。這猶如一塊較白的布與髒物一碰就容易顯出污點一樣,而本來髒的布就不會有此反映,可見這是進步的好現象,但仍須努力上進,繼續用功,方能到達對境不動的自在境地。

問:念佛時身體己似有似無,感覺也挺舒服的,但外界突然傳來的聲音為甚麼會容易受驚?有時甚至有直接傳到心髒的剌激感?

答:這是行人將人定而未入定之際,各部神經功能變得更為敏感,所以對聲波等的反映也更為突出。此時應注意不要受驚,否則氣脈易受到干擾而生紊亂,心髒也可能會受到損害。心髒本已衰弱者更應注意。對治的方法有三:

一、修持的環境應避免喧鬧處。

二、受驚後應立即提起正念念佛,不可再想受驚的感覺。

三、平時應加強健身運動,多拜佛。

問:在一次打念佛七時,由於精追用功,忽然正念分明中,頓失根身器界,心如虛空,異常舒適,此時佛號之聲歷歷分明,自然而念,只覺得心量廣大,全心是佛,全佛是心,而此念佛之聲,又不知從何而來,去向何方。如此持續了約半小時,下座後,雖然繞佛行走,身體猶如在空中行走,虛空之心,明了之念,仍是持續不斷。徙此之後,煩惱不起,睡眠減少,甚至在睡眠中也不見有身,仍如虛空般地正念分明,慈悲之心,往生之念,愈加深切。請問這是甚麼境界?

答:這是事一心不亂的境界,如能保持不失,臨終必能往生西方淨土。因為得著此中念佛的法味,再也不求任何世味了,五欲不染,心地安詳。人雖在娑婆,其心已在西方,時時與彌陀感應道交了。

問:得證事一心不亂後,應如何保護呢?

答:初得事一心不亂,是因地的初入事三昧境,只是伏煩惱,如能保護不失,不斷增長,乃至日夜如斯,則為果中事一心不亂,證極事中三昧工夫,斷盡三界煩惱,當生即為出世聖者,臨終則可往生方便有余土了。

初得事一心不亂者,保護之法有四:

一、不要對一般人說及此中境界,只可對師父善知識求予印證,否則必退無疑。

二、初得入之人應在數月內停止一切雜務,一心安養正定,不涉外緣,使此定得以穩固。

三、堅持打坐入定,禮佛誦經,平時應正念相續,形成一種精進不退的念力。

四、適當地依善知識聽聞大乘佛法,以開慧解,發起菩提心,加行慈悲濟世的方便之行。因利他即自利故,道業得以增長。

由於得了事一心不亂,且保護不退,身心恆處安詳法樂之中,並不斷地深入體會佛法的真理,對世態也看得更透徹,因此,臨終之時就有預知時至的智慧,能自在地撒手西歸。

問:聽說理一心不亂的功夫比事一心更深一層,不知如何修法,證達時的境況如何?

答:理一心不亂的工夫,重在體究、返源,體此一念念佛之心究竟從何而來,體之不已,畢竟悟入一心之源。既入一心之源,全體理性即得現前。要修「理一心不亂」,可以在事一心不亂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明白中道實相之意趣,則於念佛時不起分別對待之觀,正念無念,打破諸受,剎那即能頓入無生理體。如未得事一心不亂者,則應研究《彌陀疏鈔》、《彌陀圓中鈔》、《生無生論》、《念佛三昧論》、《念佛三昧摸象記》等,細細體究,深深返思,在念佛時,使達於即念即觀,觀念不二,如水乳交融,一旦念盡情亡,豁然大明,靈光妙智,即得現前,證到實相,此與禅宗悟人的人,更無二致。所以一切法門到最後一著,皆歸於自心淨土,即成就理體上本具的一切妙德。

至於證理一心不亂的境界,唯證者自知,「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一,未到之時,不必詢問或探討,自責於自心中,深入持念,直到和念脫落時,便知家珍恆在。

以上的問答,基本上是念佛四層工夫的不同情況的說明,有心深入念佛法門者,不妨參考對照。如想進一步提高則應參學善知識,遍閱淨土經論,以作寶山之游。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