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誠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 第五講


 2024/1/1    熱度:118    下載DOC文檔    

《大乘百法明門論》(第五講)

    【原文】:“一切法者,略有五種。”此總標諸法也。稱理言之,實有無量,以眾生性欲無量。是以瑜伽始五識身,歷至法界六百六十等法,今言五位百法,豈非要略乎?故雲略有五種。自此至真如無為,總答初問。

   “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應行法。五者、無為法。”

心法者,總有六義:一、集起名心,唯屬第八,集諸種子起現行故。二、積集名心,屬前七轉識,能熏積集諸法種故;或集起屬前七轉現行,共集熏起種故;或積集名心屬於第八含藏,積集諸法種故。三、緣慮名心,俱能緣慮自分境故。四、或名為識,了別義故。五、或名為意,等無間故。六、或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識。斯皆心分也。

 甲一、經文釋義

    乙一、一切法者,略有五種

    這兩句是世親菩薩《百法明門論》裡面的,宇宙萬法,一切法,概略說,有五種。“此總標諸法也”,諸法把它總的概括起來有五種。“稱理言之,實有無量”,如果從道理上面來說,有無量無邊的諸法。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法?

   “以眾生性欲無量”,因為眾生的根機、好樂心無量無邊,所以就有無量無邊的法。

【喻】吃菜,有中餐、西餐;中餐又分各種菜系,有不同的口味,但實際來說都是菜。

    佛法也是一樣的,法的本性、本相是一味的,但相上是無量無邊的。

【造論緣起】這麼多法相,我們學不過來,怎麼辦呢?分成五種。

    部派佛教時期,眾說紛纭,對佛法理解很多,不能統攝,於是世親菩薩造本論將之概括起來。在當時注重論辯的環境下,談得越多越離譜,離佛法越遠,所以本論簡明扼要。

【造論目的】造這個論的目的,就是為了通達無我,也就是為了修行。從一個法相到一個法相,從一個法類到一個法類,來诠釋其無我性。

【萬法無我】不是只有最後到了六個無為法才是無我的,前面九十四法,每一個法都是無我,都是相,它的圓成實性、自性上面來講都是無我、無為法。前面都是有為法,生滅法,那無為法才是不生滅法。

【初識百法】“是以瑜伽始五識身,歷至法界六百六十等法”,《瑜伽師地論》從“五識身”(“五識”)一直到“法界”,一共是六百六十個法。“今言五位百法,豈非要略乎?”一百個法對比六百六十法來,六百六十法來講,難道不是要略嗎?

    “故雲略有五種。自此至真如無為,總答初問。”剛開始問“何等一切法?雲何為無我?”這裡回答了(第一個問題)“何等一切法”。

    “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應行法。五者、無為法。”一百個法。過去有個偈頌:“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個心所法,二十四個不相應,六個無為成百法。”四句就把他概括了。

     乙二、略釋心法

    五位百法,第一位是心法。

“心法者,總有六義。”

    心法通義有六,別義即八識。

【心法通義】通義,即貫通八識的,有六:

(一)   集起名心。唯屬第八,集諸種子起現行故。

【宗】窺基大師的注解,如果從“集起”義來講,只有第八識可以稱為“集起”義。

【因】何謂“集起”呢?即“集諸法種子”。我們種種現行的出現,都是有種子的;沒有種子,就沒有現行。我們能夠看到種種相,都是跟我們內在的種子有關系。

【喻】有了種子,才能發芽、開花、結果。

【理論傳承】

◇部派佛教時期,認為人身語意造業,集合感果。

◇大乘唯識宗認為:業集合起來變成種子,即“業種”,這樣更好理解一些。

【大小差別】

◇部派佛教只講六識;

◇大乘唯識講八識,談到種子、現行、業。

【結釋】我們造了種種業,業過去了就變成種子;種子以後再感果,種子實際上也是因,起了現行也就是感果。

   “此義唯屬第八心王阿賴耶識,其他心法沒有這種功能。若就現行集起,則通其余的諸識。”

    其它七識沒有此功能(集諸法種子),如果通現行,其它七識也有。

    其他識現行的狀態、特點,都與種子有關。

 (二)積集名心,屬前七轉識,能熏積集諸法種故;或集起屬前七轉現行,共集熏起種故;或積集名心屬於第八含藏,積集諸法種故。

【宗】能熏、能積集為前七識,所熏、所積集為第八識。

【因】第八識被前七識所熏,前七識能夠熏第八識。第八識,漢譯為“藏識”,也叫“含藏”。

【喻】它(第八識)像倉庫一樣,前七識造種種業所構成的種子,都保留在第八阿賴耶識當中。

【辨析】集起屬前七轉現行,共集熏起種故;或積集名心屬於第八含藏,積集諸法種故。第二義主要是從能熏、能集(的角度)來講的。

“積集”義是心的通義。

(三)緣慮名心,俱能緣慮自分境故。

1.正明

【宗】緣慮:能緣,自慮,自分境。八個識,每個識只是我們心的一分,各個識都只緣自己的一分。

【因】心是無形無相的,只能從作用上來說明心的意義,所以分為八識。八識各有心所,只有從現象、表現出來的作用上,才能說明它的意義。若不從相上說,就很難說。

【喻】我們常說,你這個人對人不好,“沒有良心”、“心不好”,什麼叫“心不好”呢?心能不能拿出來看?佛法所說的“心”不等於醫學所說的心髒、大腦,前者是心法,後者是色法。

【萬法歸心】唯識、百法,是從心上來說明它的規律、說明無我。

無論何宗派,顯教密教、性宗相宗、大乘小乘,如果我們沒有心,這些宗派就與我們沒有關系。修任何一個法門、法類,都與心有關系。只有我們心去緣它,我們心去學它,這些宗派對於我們來講才是有意義的。

【識心為先】佛法是怎麼來認識我們的心?佛法上面是怎麼講?我們首先要搞清楚。如果我們沒有去學,我們本身就搞不清楚佛法是怎麼來認識心,它怎麼來剖析?

【喻1】醫學解剖,把整個人分解,各個部位、器官,都清清楚楚。

【喻2】電腦、電視、錄像機,都是如此,各個零部件的名稱、性能、形狀,都很清楚。

佛法對心的認識也是清清楚楚的,只是後人難以理解如此復雜、深細的理論,剖析內心的理論。

2.破除邪執

    我們學習本論,不是只學一百個定義,若僅僅是學習一百個定義,可以找到很多參考書,都寫得清清楚楚。

【依師學法】學佛法,是學習一種經驗,即講課的法師對經論的體會,只有這樣才能與現在接軌,現代人才能接受。

【喻】醫學、科學,必須要人講,才容易、快速(地了解),才能少走彎路,才不會走錯路。若沒有人講,只是自己看書(的話),科學的書這麼多,我們怎麼看得過來呢?科學的門派、學科非常多,我們都不知道學哪個,肯定學不好。

【依法識心】《百法明門論》,佛法,非常扼要,讓我們一步步、一層層,逐漸認識自己的心,認識佛法要告訴我們的心態究竟是什麼。

【師父破斥】不是我們自己妄想“我們的心是怎麼樣,我們要用功”(就可以的),過幾天用不下去,算了。這純粹是一種妄想!妄想,今天這麼想,明天那麼想,怎麼能夠持久?

3.聽聞與修行

【聞法目的】要對我們的心進行非常深入、細微、系統、全面的剖析,我們才會知道:我們的心有哪些好的方面,有哪些不足的方面,有哪些問題……這才是我們聞法、學習經論的主要目的。

【重在實踐】我們聽經、聞法,本身就是在修行,就是在用功,是真正意義上面的用功,而不是僅僅聽一些道理。聽了道理若不與心結合起來,絕對有問題,絕對只是一套理論。

【喻】上解剖學,能夠把軀體的各部位與自身對應起來。上電腦課,(書上的)各個零部件要(與機器)對應起來,一定要對應,如果不對應,很久都學不下去。

 (四)或名為識,了別義故。

 (五)或名為意,等無間故。

什麼叫等無間呢?就是前面的滅了,後面的生起,中間沒有間隔。

 (六)或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識。斯皆心分也。

這些都是心的一部分。八識各有作用,但都是心的一部分。

甲二、學習方法

    我們學佛法、唯識、法相,很多人覺得麻煩,記不住。

    法是法相,而不是學習一百個名詞,如果把所有的名詞定義都記住了,卻不能通達無我,那麼你記得越多越煩惱。

【分類演繹】要匯歸到無我,匯歸到空性,再多的相本性都一樣,再多也不怕,可以給它分類。

【喻】百貨公司有幾千幾萬種商品,但只要能夠分門別類,找起來就很簡單,一目了然。

【以喻說明】商品是色法,色法需要分類,心法也需要分類,否則認識不清楚。

【經驗導行】但要分類也不容易,需要經驗。如百貨公司,這麼多東西給你分,肯定發愁,但經理一看就知道。它都必須要經過學習,沒學過是分不了的。我們基金會分衣服,大家都很頭疼,這麼簡單都分不了,原因就是不懂得分類學。

【心的演繹】任何一個法,歸納和演繹,世間法將之運用到物上,佛法將之運用到心上。


甲三、結合現實破邪顯正

    乙一、不依佛法盲目修行

    我們長期不能解脫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構築了自己的一套名言體系,既不同於世間的名言體系,也不同於佛法的名言體系。

【現行誤區】我們學習佛法,對世間的一切都不上心、不用心了,世間上面的名言、名相已經壞了,至少壞一半,因為他覺得這些東西可有可無,學佛法不在乎這個東西了。但是,又不懂得佛法的名言體系,不知道佛法是如何安立的,以為否定了外在,內心就能得到肯定。

【清醒認識】但是,否定外在,並不等於正確的就能建立起來。必須通過佛法來建立,而不是憑自己的熱情就能建立起來的。先要學習佛法,沒學過絕對建立不起來。

     乙二、不依智慧亂用法類

【佛法妙用】佛說法,是為了讓我們的心完全、徹底、究竟解脫。如果心不能解脫,就是有束縛、不自在,被捆住了。佛法讓我們覺悟:心的束縛把它去掉,心的局限讓它突破,心的癡暗讓它光明。

    佛法就是告訴我們這樣一套方法,讓我們突破內心的局限,照亮內心的光明,讓我們的內心從死氣沉沉到死灰復燃。

    不僅有方法,還有標准,內心的境界是有標准的。

    當下如何用功?轉心,轉識成智。

【轉識成智】要以智慧去觀察,而不是以分別心去觀察。

◇分別心和妄想去了解、認識外境、外物,答案是錯誤的。

◇智慧是覺悟,是透徹的觀照。

【喻】身體有問題,用心電圖、X光機透視一下,就能找到問題。

【自利利他】佛法是自我透視,能夠知道自己內心的狀態和境界。如果能掌握佛法,就能給很多人透視。好比醫生掌握了儀器,就可以給很多人透視。

【師父提醒】但如果不精通,就會出大問題,如(醫生)用測心髒的儀器去測胃,就是亂用,折騰一番,沒有病都被折騰得有病,至少是破財了。佛法亦如此,亂用法類(就會出問題)。

【心理解剖】學佛好比心理解剖,必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達到。

【內外分別】佛法如何看待外在世界?如何看待我們的內心世界?這兩個方法是不同的,我們不能用對待內在世界的方法來對待外在的世界,也不能以對待外在的世界來對待我們內心的世界。

【四悉檀】世界悉檀、各各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

對治內心世界用對治悉檀,對應外在世界用世界悉檀。

【外在標准】世界悉檀即世間公共標准,你必須要遵守世間公共標准,否則肯定不成就。

【喻1】直播,有一個公共標准,怎麼做才好,我們只有掌握了、熟悉了、應用了這種公共標准,我們才能做成功。若哪裡還有問題、哪裡還有不熟,就說明我們對於這些標准的掌握還不熟練。

【喻2】開車,必須遵守交通規則。

【內心標准】內心標准(與外在標准)不同,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一套標准,佛法有佛法的非常嚴整的一套標准。有人以無標准為標准,亂七八糟。

(【結論】我們必須用佛法的標准來看待外在及自己的內心世界。)

 乙三、不學無術妄滅煩惱

    我們找到了問題,還要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社會要解決問題,用科學;修行要解決問題,用佛法。

    只有掌握了高科技,你才能運用它;佛法也是如此,你不掌握怎麼應用呢?

當我們起煩惱時,光拿一本藏經、抱一尊佛像是不能去煩惱的;正如只拿著一本科技書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師父強調】必須要熟練掌握、融會貫通(才有用)。

【喻】炒菜,什麼東西和什麼東西不能放在一起,什麼東西和什麼東西放在一起會變質,這裡面都有科學的道理,不掌握、不了解,炒出來的菜就不行。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乙四、內心矛盾處處對立

【錯誤現行】我們常常到處都是矛盾:人與人矛盾、事與事矛盾、自己與自己也矛盾--是要看書呢還是勞動?是個人用功還是集體共修?等等,總之時時刻刻、隨時隨地都是矛盾。

    矛盾都是一種煩惱。

    怎麼辦呢?怎麼認識這些問題呢?

【“矛盾”新解】矛、盾。左手持矛,右手持盾,左手之矛與右手之盾互相矛盾。如果你認為左手的矛具有發展性、進攻性,右手的盾具有保護性,那就不矛盾了。如果你老認為矛是進攻別人,盾是保護自己,(就會覺得)自利和利他難以統一;(如果你認為)矛是進攻敵人,是利他,盾是保護自己,是自利,(自利與利他就統一起來了)。老是覺得到底是自利還是利他,本身就是不會用矛、不會用盾的標志。

【引申】就是不能很好地認識什麼是自利、什麼是利他,把自利與利他對立起來,把動與靜對立起來,把讀書跟修行對立起來。實際上都是我們內心互相矛盾,不能超越、解脫的表現。

(實際上)哪裡有矛盾?矛、盾都是一種工具,一種武器,就看人怎麼來用它。

     乙五、不識無我難以超越

【錯誤現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空間、方位,也非常執著。上中下、前中後、左中右,都很執著。例如站在前面就高興,站在後面就不高興;站在上面高興,站在下面不高興;站在中間就高興,站在旁邊就不高興。

【世俗知見】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世間上認為:人在上面就高人一等,站在中間比較有尊嚴,等。這些都是世間名言、價值的標識。

【入佛知見】佛法,無論前中後、上中下,都能夠從無我來認識。站在上面不會認為比別人高一等,站在下面也不會自卑。

【無我無煩惱】從無我觀照,很多煩惱都沒了。自他起煩惱,都可以觀察為無我,“一切煩惱、問題很快都會過去,煩惱、問題都是不實在的”,內心就不會被煩惱境界、煩惱現行所轉。

【煩惱如火】否則,對方煩惱時,非常容易引發我們自己的種子,讓我們自己的煩惱種子也起現行。對方起煩惱就如同起火一樣,火燒到你的煩惱,你也起現行,火與火燒到一起,越來越厲害。

【師父策勵】所以需要學佛法,來觀照無我,色法、心法,都用得上。

【錯誤現行】大部分人都是活在一種感覺當中。例如剛才所說上中下(的方位),他感覺在上面、在中間比較好;又如領導走紅地毯,(其實)走紅地毯與走水泥地有什麼不同呢?只是感覺不同,感覺身份不一樣,都是一種感覺。

【對比認識】大部分的人都活在感覺當中;第二等的人,理性的人,能從事物本質意義上來認識問題;而佛法,不僅僅是感覺、理性,是超越感覺和理性的。

【深入辨析】感覺,局限在事物范疇的;理性,是講事物背後的原因和道理。佛法,超越事與理的對立,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來不去,不一不異。為什麼呢?就是超越的。沒有生就沒有滅;沒有煩惱生起來,也就談不上斷不斷的問題。


甲四、信為根本,依師修行

    怎麼來超越、怎麼來轉意?這就非常關鍵。

    乙一、修行三過程

    首先,我們是否真正意義上相信(我們)能成佛?這一點如果我們不能真正的相信,其他都會有問題,其他所有的理論、方法都會有問題。

    因為首先對我們終極的目標有懷疑,其他任何的步驟都會有懷疑。

【喻】科學研究,他一定是相信自己能夠研究出來,有信心,就能研究出來。

【師父強調】我們內心深處要真正意義上相信輪回、相信解脫、相信修行能夠成佛。

    其次,要有理論與實踐的方法。

     第三,還要訓練,之後才能有真正意義的實現。

【區別認識】訓練與實現,是兩個概念。訓練階段是在練習。

【喻1】當兵,要先去練習、訓練;

【喻2】大學生畢業後到社會上去工作,有實習期。

【認識自身】修道也是如此。我們大部分的人,實際上訓練期還沒有過,有時候根本就沒有經過這種訓練階段。

【師父破斥】聽到就能實現,怎麼可能?

【依師訓練】所以戒律裡說要“五年不離依止,通達開遮持犯”。如果五年還不能自立,還不能真正意義說自己能實現的話,還要繼續學。依師的目的,就是來訓練自己的心。如果沒有依師,沒有依照外在善知識對我們訓練,我們自己很難把自己訓練起來。訓練不了,人會有很多問題,我們自己很難學會,很難學好,很難自己掌握一套佛法的理路。

     乙二、培養善法欲

【師父破斥】如果我們以分別心、功利心、世俗心在佛門中來看待人事物的話,那我們內心呈現出來的都只是自我的增長,根本無法看到諸法實相。

【培養善法欲】我們內心必須培養一種追求真理的能力,佛法才是永恆的真理。我們內心當中必須有對成佛、修道的渴求、渴望。

【喻】如同我們口渴了想喝水一樣,不然身體就會有問題。

【煩惱症結】我們現在煩惱重重的原因,就是因為對修道,對成佛沒有渴望,沒有渴求。所以他覺得這個佛法不管用,不需要。

【喻】比如你不想喝水,眼前擺再多的礦泉水,跟你也沒有什麼關系。真正這種渴望,饑渴感有了,你才會去享用這些美味佳肴。

【信心根本】我們對一個道場、三寶、善知識有沒有信心,歸根究底是對佛法有沒有信心;對佛法有沒有信心,是對自己所走的路以及自己信仰的終極目標有沒有信心,這些都是一種連帶關系。

【師父破斥】不是說是無緣無故的,我只要裡面一個法類,別的就不要了,你就能夠堅持得下去,那絕對不能長久!

     乙三、忏悔業障,消除分別

【錯誤現行】我們總是認為娑婆世界很苦,要到極樂世界去。苦海茫茫,自己還不能度怎麼能度人呢?肯定會掉到大海裡面去淹死。我們還沒有成佛,還不是菩薩,我們怎麼度人呢?

【師父破斥】這些都是很荒謬的想法!

【如理認識】此岸與彼岸,此地與他方,凡夫與成佛,不是時空的距離,是心態的距離。

【聖凡對比】以佛的心態,穢土就是淨土。如果我們是煩惱的心態,認為自己是凡人、沒有辦法,如此作意,堅持這麼作意,那永遠就煩惱。

【自甘墮落】你認為“我有問題,沒有辦法”,那你永遠就有問題,這些問題就永遠沒有辦法解決。因為你沒有想去超越,所以內心的距離只有越來越遠。痛苦跟快樂,凡夫跟聖者,此岸和彼岸,這種距離只有不斷擴大。擴大到什麼程度呢?最後已經都分不清楚此岸彼岸了,他不去分了,也不去管了,也不去管現在是現實世界還是極樂世界,到底我們要成佛還是成凡夫,好像就這麼過了。

【嚴重後果】慢慢下去的話,那我們人對佛法的信心就越來越沒有了。

【問題症結】我們有對立,就是不懂無我;不懂無我,隨便遇到任何一個法,都沒辦法學下去。有可能是色法,有可能是心法,也有可能是心所法,無論哪個法,你都過不去,這是絕對的。

【忏悔業障】所謂業障,有障礙,讓我們學不下去,把前面的路擋住。那怎麼辦呢?我們必須去忏悔,把前面的石頭、障礙排除掉,否則要麼走回頭路,要麼繞道而行。

       乙四、如理認識修行

【百法功效】我們學百法,就是讓我們對內心潛在的問題,在種子位的時候就不要讓他起現行。現行,讓它斷滅、轉化、轉意。

【認識修行】

從種子位到現行位,從因至果,我們現在處在什麼階段?

我們要讓哪些種子不起現行?

我們要讓哪些現行持續?

我們要讓哪些現行轉意?

這都是我們修行要去培養的地方。

【修行方法】

好的等流,好的現行要持續,是有方法的,從內心上來著手才能持續;

不好的現行要把它去掉,那我們怎麼把它去掉?也有它的方法、理路。

我們要轉識依智,要轉意,也是有方法、理路的,有訓練技巧及實踐過程。

【避免誤區】

我們現在究竟是處在一個什麼狀態?我們現在怎麼修?我們現在怎麼學?我們現在在哪一個點上著力?這些自己都要非常清楚,否則的話,我們勢必會造成頭痛醫腳,肯定是弄不成!最後很多工作、很多用功都是無益的,頂多種種善根,熏習佛法的種子,僅此而已。

【修行關鍵】我們要更進一步來深入了解和認識,必須要有佛菩薩的經驗,沒有佛菩薩的經驗絕對是過不去的。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