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誠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 第六講


 2024/1/2    熱度:128    下載DOC文檔    

《大乘百法明門論》(第六講)      

【原文】言心所有法者,具三義故:一、恆依心起;二、與心相應;三、系屬於心;具此三義,名為心所。要心為依,方得起故。觸等恆與心相應故。既雲與心相應,蓋心不與心自相應故。心非心所故,他性相應,非自性故。相應之義有四:謂時、依、所緣、及事皆同,乃相應也。


甲一、經文簡釋

“言心所有法者,具三義故”,心所有法有三個意義,即心所有法的定義。

①恆依心起:心所永遠依著心王才能生起。

②與心相應:心所與心王必須相應。

③系屬於心:心所是心王的一部分。

   “具此三義,名為心所。要心為依,方得起故。”只有以心為依才能生起作用,“觸等恆與心相應故”,觸、作意、受、想、識等五十一個心所,恆常、永恆地與心王相應。“既雲與心相應,蓋心不與心自相應故。”心所與心相應,心不與心相應。“心非心所故,他性相應,非自性故。”心王有八個: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阿賴耶識,八個心王各司其職,又有各自相應的心所;各自相應的心所與自己的心王相應。“相應之義有四:謂時、依、所緣、及事皆同,乃相應也。”時,是時間;依,是所依;緣,是所緣;事,就是同緣一件事、同做一件事,才叫做相應。“觸等”觸、作意、受、想、識等五十一個心所,“看與何心生時”,八個心王裡哪一個心王生起時,“便屬彼心之觸等故,如次為三義也。” 觸、作意、受、想、識,這五個遍行心所與八個識都相應,其他的識、心所不一定如此,五遍行心所與所有的心王都相應。


甲二、如何應用百法來觀照諸法實相、通達緣起

     乙一、總說以百法破二執

【以文達意】這只是個簡單的說明,實際上要看文字還不是很容易懂,或許僅僅能記住心所法的三個意義,要了解其中真正的意思就(更)不容易了。

【學論目的】學習百法明門論的目的:通達無我,人無我、法無我。

怎麼通達呢?法有這麼多。

【納法為相,借相破執】就需要去歸納,將宇宙萬法歸納為一百個法,一百個概念。這是世親菩薩的智慧。有了這些名相才可以思考,才可以破我執,才有辦法來觀照。

【實用法門】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學習、工作、走路……都可用百法來分析、觀照。

【應用實例】有人罵我,某某人如何,或說一通話來罵我,或寫一篇文章來罵我。(這時就可以用百法來)觀照:這是一種聲音、一種文字,語言相、文字相。文字、聲音,你如果去作意,把語言文字連起來看,去緣它,就受傷害;你如果去觀照它,如果把一句話,十個字、一百個字,把它當作十個字、一百個字,一個字一個字來看,就傷害不了。

【非理作意】我們很多時候總是會去聯想不好的東西,不聯想好的東西,就會有很多問題。

【破執利器】(遇到一切境界都)需要分析、歸納,無論好的(境界)、不好的(境界),都觀為空,就不會執著,有成就也不執著,失敗了也不執著,觀照是一種非常好用的方法。

【無我觀照】用“無我”觀照宇宙萬法的生起、存在、消亡,所有的一切都是有因、有緣的,都是無常的。

【錯誤現行】我們常常在緣世間的名言安立,背後都有世間的“我”、“法”,即我執、法執。

【如法思惟】百法明門論,唯識,就是要依於人無我、法無我,把我執去掉。本來就沒有一個真實的我,就不存在說“我”會好或不好。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通過無我來破內在的執著。

      乙二、破除二執的次第與方法

        丙一、從我空法空

【宗】只有真正從人無我上才能緣到法無我。即:先有人空,才有法空。

【因】若我們不能觀察到自己五蘊身心是空的,我們自己所有的觀念也是虛妄的、不真實的,那麼法無我也通達不了。所有的一切境界、一切法,我們用自己的分別、執著,用內在的“我”的觀念去緣它,那麼法也變成了一種執著。

【喻】我們通常念經、持咒、用功,都是為了增加功德、培植福報。但我們是否真正能得到這些功德、福報呢?很難說。若不通達人無我、法無我,我們增長的只是對功德的貪著、內在的貪念,並沒有得到功德。貪功德本身是一個煩惱。

           丙二、了解法相觀察二空

【分析百法斷二障】學百法,目的是用百法來分析一切事物,分析我們的起心動念,分析人、自然、社會,目的是為了斷除二障,斷除二障才能證二空,證二空即登初地、見谛。

【從內入手】一切障礙、問題都不是外在的,都是我們內心的問題,是我們自己給自己造成的障礙,所以必須從內在下手來清除。

【明了自心】所以需要對內心的問題、狀態、煩惱、善法了解得非常清楚,才有辦法來決定今天、明天、今生、後生要做什麼,不做什麼。

【依法相觀】了解了法相,才有辦法對人無我、法無我進行深入的觀察。若不明白佛法的人無我、法無我,就是以有我、有法來觀察,這就是相反的。

我們要通過層層分析、自我剖析,才能認識無我,而不是簡單的概念,說說而已。

      乙三、如理修行,以無我慧觀照因緣

【無我內涵】無我包括了非常多的內容:所有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有,因緣很重要。

【組合因緣】

想要有什麼,就要有什麼因緣;

不想要什麼,就要去掉什麼因緣。

          丙一、依師經驗,解經內涵

【宗】學經、學論、聽經聞法,不是語言文字、表達方式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法師的思考。

【因】人說話是有思惟的,這麼思惟是有道理的,(了解法師的思惟方式,)慢慢我們的心才能(與法)相應。

【破斥邪執】而不是說拿一篇經文,僅僅解釋法相名詞。要解釋法相名詞有法相辭典,每一個名詞都解釋得清清楚楚。(要記名詞)你一輩子也記不完,學這麼多也不一定通達無我,都用不上。

【喻】認識很多武器、工具,但卻不一定能運用,不一定能駕輕就熟、善巧使用。

【師父強調】學法相不是為了對自己造成傷害和困惑,造成非常大的思想包袱、負擔,目的是為了通達二空。

          丙二、觀照法相,入實知見

【明識心相】我們常說皈依、依師,“皈”即回歸、回頭。那麼,我們的心回到什麼地方去?心的所依是什麼?時、依、緣、事,我們緣的是什麼?我們緣的是什麼事?我們心歸何處?我們心真正依靠什麼?

若對這些心相的問題不明白,人的心就會有動蕩。

【喻】人家批評我們,就很不高興;人家誇獎我們,就會很得意。

這都是世間上面我們常常會發生、會見到的一些現象。

【法與法相】學佛,佛是覺悟、不迷惑,通達法相就不迷惑。佛通達一切法,法本不可說,一說就變成法相。

【從觀入實】學唯識本身就是在觀照,從觀照般若證到實相般若。

【破斥邪執】而不一定非要把門關起來,或者在深山老林中,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去觀察,若不懂方法,你依然不會觀照,都會有境界。

          丙三、理事結合,不退修行

              丁一、了解理路,避免盲修

【盲修根源】念佛、參禅、持咒,目的都是為了破迷、斷執。破迷、斷執,(做不到),都是卡在“理不明”上,理不明,造成行上做不了。因為不知道做事情的意義,就不會心甘情願去做,自然就盲修瞎練。

【理行結合】了解了道理,做起來就相對容易,理門與行門是配套的。

【何為理門】理門,實際上是修行經驗的指導,是靠經驗,而不是靠文字,文字指導不了我們,必須要靠經驗。

【講經意趣】所以要講經,原因就在此。從印度到中國,從古代到現代,不同的時代、地區,眾生的業、環境、問題、事項不一樣,但都可以從道理上去剖析,講一講問題就沒有了,如果不講,我們就發現不了問題。

         丁二、學習經論,培養慧力

【錯誤現行】我們常說要破執著,執著卻越來越厲害;我們要集資糧,不僅資糧沒有積到,貪心卻越來越重。

【觀空破執】執著,單體即空,因緣所生,任何一個法都有生住滅,觀它單體即空,這個執著就破掉了,不需要拿另一個法去破它。

【師父破斥】不是說拿一個法去破另一個法,這個是不對的。

【問題症結】觀照力本身就是一種慧力,(能破煩惱),(我們煩惱的)原因就是我們觀照的能力現不起來,煩惱時失去觀照力,或者說,我們沒有修觀的能力,修不起來。

【解決辦法】所以通過分析、聞思的方法,首先從理論上承許它,然後再從理論到實踐,從理論到現實,找到我們的下手處,這樣我們才有辦法真正意義上用觀照般若。

【師父破斥】否則我們無法運用文字,只有對文字越來越執著,這是肯定的。你看到“佛”、“菩薩”、“涅槃”,你很喜歡,看到“地獄”、“餓鬼”、“畜生”就不想看;看到“功德”很歡喜,看到“過失”、“罪過”,心裡很害怕。這是對文字著相!

【喻】看文學作品,看到何種境界起何種心。

【超越名相】我們學習經論的目的,是培養觀照力。觀照力才是真正的智慧,觀照力培養起來了,才不會在名、相上打轉。

      丁三、以理導行,把握方向

【借相起修】念佛、念經,都是屬於有相修,只是這是好的相,不是世間不好的相。剛開始要借助好的相,但是若弄過頭了,反而變成一種執著。

【理事區別】事修與理修是不同的。事念佛,一心不亂;理念佛,無佛可念,能所雙亡。

【知理方立】念佛只有從事一心不亂證到理一心不亂,才不會退,如果不能見到理一心不亂,人都是靠意志力去堅持的,很少人能堅持下去,一年、兩年……十年、八年,一般人堅持不下去。一般人有意志力,認為“我做這個事情,天天干,干多少年”,但不明道理是很費功夫的,是很不容易做的;學教理、學法的目的就是要懂道理,如果不明道理,學佛就學錯了方向。這些都是比較關鍵的一些問題。

           丙四、認清根器,廣大希求

【上根利智】上根利智的人,一聽到“一切法無我”,一切問題就都解決了。如(佛世時的)五比丘,聽到苦集滅道四聖谛便即刻開悟。

【對比認識】現在我們不行了,必須很深入、很詳細的分解,我們聽了多少遍,依然有我。這樣就需要去學習。這是非常關鍵的!

【識自根機】我們要認清楚自己的根機、根性、條件,知道自己是什麼狀態,然後才知道我們該怎麼去學。我們是鈍根呢,利根呢,我們在道次第上的什麼位次?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喻】開車,如果不知道自己已經走到了哪裡,再往下就不好開了。因為你要開很遠很遠,什麼地方可以休息、什麼地方可以加油,這些都要很清楚。如果不清楚,再往下開,開到一定時候,加油也沒地方加,要吃東西也沒得吃,車壞了也沒人修,都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譬喻曉理】只有很清楚,才不會遇到這些問題,才不會處於混亂、被動、無可奈何的狀態。

【師父破斥】我們通常認為這個事情我們很熟悉,不會出問題,這都是麻痺大意的狀態!總認為在日常生活當中這些人、事,這些需要去努力的地方,都很熟悉,不需要花太多心力,不需要學習了,慢慢我們學習的心就沒有了,向別人學習的心就沒有了,希求學習的心就沒有了。

【策發希求】世出世間的學問非常深廣,窮一生都學不完。我們只有(具有)廣大的希求心,認認真真去學,才能夠不斷進步、提升。

          丙五、緣光明面,破觀過習

【結合現實】我們一生至今,能讓我們回憶起來的事、記在心裡的人是很少的。每人都有父母,每個人都覺得父母恩德大,應孝順父母。但實際上,有多少人一生中很多時間與父母同住呢?一旦同住,就容易觀過。

【觀過惡習】兄弟姐妹如果真正住在一起,也會互相觀過、排斥,問題很多。

老師也如此,老師教我們很多知識,但真正在一起生活,肯定就會觀過。

佛門裡面也是一樣,住久了,因為有煩惱,所以就會觀過;因為有觀過的心,所有與你接觸的人都會觀過。

【近則不遜】實際上我們一生當中我們傷害的人都是最親近的人,無緣無故的人不會去傷害,緣分不好的,躲都躲不及,也不會去傷害。(只有)緣分很好的同行善友,時間久了,就會觀過、障礙,業障生起,產生問題。

【可用心處】這些都是可以用佛法來觀照的。

【師父破斥】我們一生,從小到大,好人好事沒有記住多少,不好的人、不好的事記了很多,都是記得一些負面的東西。這樣的心非常有問題,不是一般的有問題!

【嚴重後果】(這樣的心態就是)一直在熏習一些不好的種子,熏習來熏習去,最後我們增長的東西都是惡法,不是善法。

【心的感知】這樣的業,對方是能夠有感受的。內心善良與否,對方都能感覺得到,語言再組裝都是其次的問題。就像一兩歲的小孩,他還不會說話就能感覺出來好人、壞人。語言能表達的是很有限的,都是人內心的感知。

          乙四、攝彼等意

【識心用心】學佛法、學唯識,就是把這些基本的心相告訴我們,人為什麼會有這些心相,原理是什麼,然後告訴我們如何來把握、通達。

【安住實相】學佛法的目的是讓我們的心住在究竟諸法的實相上,而不是安住在諸法的妄相上。住在諸法的妄相上,我們永遠無法解脫。

【結示】所以,①二無我是非常好用的方法;②一切緣起法都是無我;③轉意,要依智不依識。

【學習次第】從前面九十四個有為法來通達無為法;從有為法的生滅相來通達無為法的不生不滅相。如果一下就(進入)不生不滅相,我們是很難通達的。只有從生滅相入手,我們才容易學習。

  甲三、如何應用百法來承擔實踐,發菩提心

     乙一、以實踐為目的而學習

【如理認識】從經驗上面觀察和從文義上面來理解、看待,是不同的。

有經驗的人,和通達文字的人,是兩回事情。

【學法動機】我們學佛法的目的是要把一篇文章弄懂,還是要去使用,這兩個動機是不同的。如果我們本身沒有希求,認為聽了法要去實踐,沒有思想上的准備和希求,聽完了是不會去做的。

【喻】投資課,聽完課是否准備去投資?若單單只是聽課,覺得講得很好,聽完就完了;如果要去投資,他聽完(去投資)就有可能發財。

【引申】聽法也是一樣的,我們聽完法後想不想去做?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否則哪怕我們聽了一百次,如果沒有一次想要去做,那就是白聽了。

【重在行持】如果我們聽完了、知道了,就能去做、去行持,那效果就不一樣,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佛法、修觀,才是真正意義上來認識自己的心。

     乙二、在承擔中學習把握緣起

         丙一、認識心相,破除自我

【心為根本】我們學習廣論、百法,都是與心有關,都要用心,生死輪回、還滅涅槃,都是因為心。

【認識心所】世親菩薩在部派佛教思想非常發達的時代造本論,簡明扼要,讓我們容易學,並且他講得非常形象。如心所,三個定義,先界定什麼叫心所。如果我們沒學過,可能只是知道很多心所,如信、慚、愧、慧、定,等,但是究竟什麼叫心所不知道,只是舉了個別心所的定義。

【不識之果】這樣就是不明白佛法告訴我們的心所的意義,就非常容易從自我的身份來看待問題。自我的身份,比如說你是一個什麼“頭”,負責人,就很容易以你的身份去看問題。

【應機譬喻】以前春節廣化寺法會的負責法師,工作干不好,大家都不聽他的,光桿司令。這就是佛法沒有學好的表現。

只有通達了緣起法才有辦法去組合。

【我執行相】若自己認為“我比別人要高,安立這個位置就是要去命令別人”,那是不行的!

【了解緣起】你要對現實緣起了解得清清楚楚,要花心思,如廟裡有些什麼事,有多少人,事情是怎麼分工的,如何執行的,等等。上面的人要告訴下面的人使他明白,下面的人不明白問上面的人要能夠回答,不能一個人一個說法,毫無章法。

【師父策勵】(這些緣起),要去關心、學習,才能掌握。

【破斥誤區】如果認為與自己的工作無關,就不會去管,心就會收得很緊,慢慢人心就收死了。這樣我們內心的智慧就不能增長。

【認清我執】我們吃飯、工作、休息、拜佛等,做任何事,其實背後都有一個“自我”在起作用。這樣的話,吃飯、穿衣、拜佛、做事,都是增長我執、擴大我相的表現。事情做得好,大家稱贊,我執、我相在增強;做不好,別人批評,也是在增強。

【師父破斥】自己做好做不好都是在增強,看別人也是在增強,所以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在增強我執法執,看不慣時覺得很討厭;他人與自己相應,都是增長自己的執著、分別。這些都是同我們修道相背離的,都是注重外在的體相,不是真正觀照內心。

【師父提醒】這些都是要特別注意的,否則到一定時候很難治。

【善用其心】不管做什麼事,都要用心,這是很關鍵的問題。

如何用心?觀照自己的心,觀照外在的緣起。

【認識緣起】緣起不是一種借口,不是說事情解釋不清楚,我們就說“緣起如此”。佛說緣起,事情的產生、出現是由什麼因緣而起的,這些因緣都是可以觀察、改變的。

【由內到外】首先我們要從內在來觀照,然後從內到外。從內心的改變來改變外在。

           丙二、善觀緣起,如理應對境界

【應機譬喻】游客吃飯不排隊,你爭我搶,甚至發生糾葛。怎麼做能很快恢復秩序?就要去觀察。如果方法不對,還會火上澆油。本來境界很平靜,你去了反而更亂,你自己還會起煩惱。

【前行調心】事先要有心理准備,這種混亂的局面,我要怎樣做?如不清楚只有亂上加亂。

這時都對我們是一種考驗。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好,做好前行。心態平靜之後,還要有方法。

【善觀緣起】這種方法,即是對緣起的觀照。

如:語言如何表達讓大家能夠聽到、能夠理解,且大家願意照著去做?

其中大有學問。要觀察大家的狀況:男、女、老、少,學佛的,不學佛的,等。

【不識緣起的錯誤案例】我們常常批評別人排隊不好,罪過多大;飯沒吃干淨,“下輩子要下地獄”。剛剛學佛的人,(聽到)嚇都嚇死了:“廟裡邊飯沒吃完就下地獄,以後再也不敢來了。”其實這話是祖師大德對我們的策勵,不能隨便亂用。我們應該告訴他,廟裡面的飯來之不易,大家不要浪費糧食,他就會聽。這就是表達不當(的一個例子)。

【何謂緣起】緣起,就是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點,做我們需要做的事情。

【錯誤案例二】如果這件事情不是你管的,你跑去管,別人也不好阻擋,提也不是,不提也不是。我們內心裡面還很難明白。

【師父提醒】事情該不該我管?我什麼時候去管?怎麼去管?這裡面都有很大的學問。

心王、心所,都是很重要的。

如果不恰當,雖然動機是好的,行為是好的,但方法是不好的,也會引來很多問題。

【正確心態】我們要去觀照,如何表達對事情的解決有幫助,而不是在這個境界上顯示自己比別人高一籌、能力比別人強,而是看如何表達對事情的解決、順利成辦是有利的,同時讓大家容易接受,都能高興,這些都是要去考慮的。

      乙三、認識諸法實相,策發廣大心力

         丙一、如理策發承擔動機

【把握動機】社會上做事,動機和目的是很清楚的,佛門裡面更清楚。佛法本來就是心法,心法就是講動機的。

【喻】商品的成本、利潤、稅收、分紅、獎金等,都清清楚楚,公司才能辦下去。

【對比認識】佛教裡面講“功德”,功德是無形相的,世間上物質的財富是有形相的。

◇有形相的東西來分的話,就會患得患失。

◇無形相的,你只要去說好話,贊歎、隨喜功德、觀功念恩,你要它有多大就有多大。

【無私發心】只要看你怎麼去作意、思考,看你有沒有這個心,是不是願意把這個功德分享給大家。這種能力是很不容易培養的。但只要我們培養起來以後,自然而然就很好辦。

          丙二、如理認識世間虛幻

【眾緣和合】我們學佛法、唯識,就是要去明白:世界、人、社會都是眾緣和合而成,包括我們個人,也是眾緣和合而成。每個人及他的行為都是一個緣,你、我、他……所有人都是一個緣。

【緣起性空】這樣就需要去剖析世界上的虛幻相,才能達到諸法實相。如果不能觀察到這些假相、幻象,就容易被迷惑住。

     丙三、如理修行發菩提心

         丁一、廣發大願服務社會

【如理認識】我們常說這個人不正常,那個人情緒失控,其實,按照佛法的標准看,所有的人都是不正常的。為什麼說不正常呢?一個正常的人,對自己的學習、工作及未來,都是非常清楚、非常笃定的,而且越走越有把握,越走越堅定。

【錯誤根源】社會上面各行各業的人,外在的成就背後都是自我的成就,自我意志的加強,實際上都一種執著。外在的成就是一種表相、我相,是我所提出、所表現出的一個法相。內在實際上都是一種自我的成就感。佛教裡面講,恰恰我們一切問題的根源都是因為“我”引起的,(這樣)自然就會不正常。

【社會現狀】這些不正常的人一多,因素一多,就會造成整個社會上面的失衡、失調。用比較新的名詞來講,叫做“人類集體心智的失衡”。就是整個人類,大家集體的、心理的、智慧的失衡;就是大家普遍內心有問題,智慧有問題。所謂智慧有問題,就是沒有真正的智慧。

【結合當前】比如現在的豬流感,過去都是沒有的。

【究其根由】為什麼會有這些奇奇怪怪的疾病?都是因為我們人不尊重其他動物,不尊重大自然,只想到我們人本身,沒有考慮到其他道的眾生,沒有考慮到其他的環境。這就是一種失衡,就是跟其他道眾生的一種失衡,人跟自然環境的失衡、人跟社會環境的失衡。

【連鎖反應】大家都這麼想、大家都這麼做,不正常的東西就變成正常。不正常的東西變成正常,自然而然正常的東西就變成不正常,社會就發生很多不正常的現象。

【廣發大願】社會上面所出現的種種的這些現象,我們只有用佛教裡面的菩提心、菩提大願才有辦法轉變。否則你(的業)是很微弱的,轉變不過來。問題太大,只有真正發大願、發菩提心,才有辦法(轉變),我們自己內心才有力量來面對。菩提心發起來,自然而然這些問題就變小了。

【如理認識】我們在社會上常說的“意識形態”,意識裡邊現行出來的一種狀態,我們心裡面的狀態,意識裡面的一種形狀、一種狀態。其實這是佛教裡面的話,唯識裡面的話,即“在意識心裡面所現行出來的一種狀態”。

【菩提大願】佛教裡的意識形態,就是發菩提心,菩提大願。

【串習發心】不斷去串習,就能熏習這種力量,最後就能得到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

【願為先導】如果我們心裡的訓練不夠,在行為上的約束是很難的。只有在意識,在我們內心深處,真正把這些形態、把這些法相建立起來之後,我們才會有真正的行動力。

【面對境界】如果沒有發起菩提心、沒有大願力,遇到社會上的種種權力、貪婪、紛爭等境界,就很難過得去。

         丁二、依師法友修行,建立善法等流

【以法護心】我們知道了一種方法,我們有這種教理的一種學習和熏習,即便我們看到別人的思想、行為有偏差、有錯誤,也不會給自己心態和行為造成扭曲,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

【應機譬喻】有時我們看到別人不用功,會給自己作為一個不用功的理由,認為“他也不用功,所以我也不用功”,“他也做不好,他也做不好,我做得還可以,做得還不錯”,自然而然就會有這種心態,時間長了,我們就會認為說這是對的、這是正常的,這是我自己觀察到的,並且我們周圍的同行也是這麼看的,慢慢你就在一個非正常的狀態下熏習,一直在熏習這些錯誤的現行。

【煩惱之因】這些本身就是我們內心當中煩惱的一些行相,看到別人的煩惱行相,再來熏習自己的煩惱行相,就更加煩惱。

【通達無我,如理取捨】我們學唯識、學百法明門論,就是要對這些行相進行剖析,從而通達二無我;剖析後我們就能知道,究竟哪些行相是我們要的,哪些是我們不要的。

【啟善等流】我們只有知道了哪些要,哪些不要,好的行相才會在我們內心相續當中等流。佛菩薩(的等流)叫法界等流,我們(的等流)叫做輪回、流轉、流浪,都是指煩惱。

【依師法友】所以需要轉意,需要智慧,需要聽經聞法,需要師法友的這種環境和條件。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