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誠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 第十一講


 2024/1/4    熱度:136    下載DOC文檔    

《大乘百法明門論》(第十一講)

     

【原文】一切最勝故。與此相應故。二所現影故。三位差別故。四所顯示故。

言與此相應故者,謂此心所,與其心王,常相應故。望於心王,此即為劣,先勝後劣,所以次明。

      甲一、經文簡釋

    這一段話說的是心所的問題。

    心所恆常與心王相應。心王不能獨立造作,要造業必須假借心所。心王驅使心所造業,故心所在百法明門論裡就擺在第二位,第一位心王,第二位心所。

 甲二、總略宣說心所與修行的關系

     乙一、正明心所

    心所,心所有法,就是人的心理活動的過程和狀態。

    過程,是有次第的;狀態,是有形相的。

【喻】後山的水,往下流,經過哪裡,呈現出什麼狀態、形相。

【引申】人心也是如此,從小到大,從生到死,從早到晚,它的活動是有過程、有形相的,這種過程、狀態、次第、形相中是有規律可尋的。

【無明覆蔽】不學佛法就不了解,不了解的話,我們的心是模模糊糊的,一早起來到晚上都是模模糊糊的,所以人就很苦惱。

模糊,是講得好聽一點。說得不好聽就是”糊塗”,用佛法的話講,就是無明。

     乙二、佛法對心所的認識過程及意義

    我們怎樣讓自己的心相及活動過程不模糊呢?

    所謂不模糊,就是要非常清楚。

【絕非易事】不要說一年當中心路歷程的次第和狀態,一天、一小時,我們心所活動的過程和狀態能不能認識、了解、把握,都是很難的事情。

【無奈現狀】因為不認識、不了解、把握不住,所以我們會隨波逐流,隨我們自己的妄想心起伏。

【佛法對心所的認識過程:清楚    明確     深刻    透徹】

 ◆第一步

學佛法就是要讓這種模模糊糊的心非常清楚。

 ◆第二步

【宗】非常清楚還不夠,還要讓我們內心的活動過程和狀態非常明確。

【因】如果我們知道真正內心是一個什麼狀態,知道內心的活動過程,但是不明確這個狀態是對還是錯,這個活動過程有沒有問題,(是不夠的)。

雖然清楚,但是我們不能下結論,就是不明確。

【意義所在】在對心相觀察比較清楚的基礎上,還要明白這種起心動念是正確的,這樣一直往下用功,才會有信心、有把握,才不會迷路。

 ◆第三步

【宗】明確夠不夠呢?明確還不夠。

【因】今天認為現在這樣的心相是好的,到了明天、後天,又一種心相出現,我們就不知道怎麼辦好了,所以在對內心比較明確的狀態的基礎上,對內心狀態的認識還要非常深刻。

【意義所在】非常深刻,就是不會變化,不會淺嘗辄止了。認識不深刻,說明只是認識到問題的表層,沒有認識到問題的核心。

 ◆第四步

【宗】深刻之後,要對我們整個心相非常透徹。

【因】大徹大悟,覺悟,什麼意思呢?就是完全能夠掌握自己的心。

【喻】“大圓滿覺,應跡西干,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就是能夠為自己的心做得了主。

【認識現行】我們現在就是沒辦法為自己的心做主,不能自主,所以迷惑,所以我們的很多行為自己很難確定對錯。

 【小結】這些都同心所有關,我們只有對一種又一種內心狀態了解得非常清楚之後,才能對整個心路歷程了解得更清楚。

 甲三、結合身心,現為教授

     乙一、樹立正見——看清心路

【究其根由】我們模糊,就是因為有二執,有二障。

【二執二障】二執:我執,法執;二障:所知障,煩惱障,由二執生二障。

【二空二果】怎麼來破除二障呢?要靠二空。我空,法空。

通達二空才能證菩提涅槃二果,兩種果報。

【宗】二空,是斷二障、破二執、證二果的非常重要的行門,它不是講道理的。

【因】它讓我們一步步明了、清楚二障對我們的障礙,二執對我們的危害,(同時,對)二空的道理(的理解)就會越來越清晰、明確、深刻、透徹,然後,慢慢慢慢,我們才會轉依,才會有涅槃寂靜。

【樹正知見】大乘佛法告訴我們的主要就是要建立這樣一種知見,正確的知見。

【二執現行】我們迷惑於事,就會有我執;迷惑於理,就會有法執。

要麼迷事,要麼迷理;要麼執事,要麼執理,都是會有問題的。

【執著過患】只要有執著,都會有障礙;有執著,對諸法的緣起就不能通達。

【如理認識】一切法的成就都是因緣和合而有。

【反顯】如果我們覺得離開了因緣,還有什麼法的存在,什麼果的存在,有一個法、一個果讓我們去求、去證,這本身對法、對涅槃,對轉依妙果的理解就出了偏差。

【正確認識】我們說要成佛,要證涅槃,目的是為了讓我們對這些清淨的果報產生希求、向往,它是這個作用。

【付諸行動】我們有了希求心、向往之後,下一步怎麼辦呢?怎麼努力,怎麼下手,就顯得非常重要。

     乙二、依法實踐——明確方向

         丙一、佛悟緣起·平凡而深刻

【根本教義】佛法兩千多年來,一直在流傳。

釋迦牟尼佛悟到的是什麼呢?緣起法,因緣果報。

世間法是因緣果報,出世間法也是因緣果報。

世間法是雜染的因緣果報,出世間法是清淨的因緣果報。

我們要在這樣一個根本教義上能夠知道、了知。

【喻一】牛頓發現萬有引力時,說:“我只是一個幸運的小男孩,在知識的海洋裡揀到一片貝殼而已。”

【體會內涵】這麼大一個大科學家,發現了萬有引力,如果換成普通人,不可能是這樣一個心態。這就是有作為、有成就的人具有一顆平常心。

【喻二】曾有人問愛因斯坦:“你為什麼這麼偉大?”他回答說:“我是一只甲殼蟲,爬在圓球上,說出了這個球是圓的而已。”

【平凡·不凡】世間上有大作為、大成就的人,他們有成就之後,講出來的話看起來很平常,但裡面非常有味道、有意境,這個話就一直流傳。

【反顯】如果一個不是很有成就的人,或者成就有限的人,常常有豪言壯語,都是火候不到的表現。

【類比現行】學佛法也是如此,我們講起來滔滔不絕,實際上跟我們的心、對方的心、現實因緣毫不相干。

          丙二、體會佛法·知易而行難

【生佛差別】佛說緣起,是見到緣起、悟到緣起,也說緣起。

為什麼我們不能見到緣起?都是因為妄想執著。

“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都是妄想執著造成的,都是二障、二執。

【清醒認識】這些不是我們聽了一次兩次,問題就解決了,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

【明確目的】我們聽法,都是為了對照內心。

【譬喻曉理】比如說,色法,質礙。這個誰不知道呢?

例如石頭,非常堅硬,有質礙,誰不知道呢?

問題是:我們見到色法,看到前面的香爐、香盤、拜墊,能不能生起質礙的感覺?都是生不起來的。

工人就能,他知道這個石頭有多重,要去搬,要去砌石頭。

當我們要去搬石頭時,才會生起質礙的感覺。

【結論】平時沒有真正想去緣它的時候,我們是生不起這種質礙的感覺。

【如實認知】以此類推,我們對人、事,心是沒有造作,沒有去緣的。

去緣,也就是把對方作為我們緣的境界。

【觀察思維】我們看到有形有相的色法尚且如此,我們對自己的心、自己心裡活動的過程和狀態都搞不清楚,怎麼有辦法去緣對方的境界呢?

【如癡如盲】都是我們內心的無明,因為我們緣不到,就對諸法的千差萬別相不了解。

【佛法如目】學佛法是要辨別、分明諸法的差別相。

【從內至外】對自己內心的活動規律不了解,就造成對外在的不了解。

【舉例說明如實理解佛法之難】

五蘊,色受想行識,我們學過無數遍了,大家都會解釋。

【錯誤理解】佛說五蘊的目的是為了對治我執、破我執,“我是五蘊和合而已”,而不是說“五蘊合起來就變成了一個我”,你這樣剛剛理解相反。

【佛陀本意】佛陀說人是五蘊和合,所以是空的、無我的,講五蘊的目的是為了通達無我。

     乙三、廣發大願——永不動搖

【認識修行】莊子講:“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佛陀功德】釋迦牟尼佛有無量無邊的智慧,非常深廣的大智慧、大覺悟、大辯才。

【廣發宏願】我們如何得到呢?必須要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量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設問】為什麼要發四弘誓願呢?

【反問自心】如果我們沒有這麼作意,你會去管這麼多差別相嗎?管不過來!

我們沒有這麼去作意,我們會這麼認真對自己內心活動的煩惱進行分類、認識煩惱的過程嗎?不可能!

【願力攝持】只有發宏願(我們才會有動力去修行、去認識自心)。

【以願導行】四弘誓願都是在我們的心。

必須有大願心,才能大行菩薩道;沒有大願,不可能會有大行。

有了這種大願,才能夠“變大地為黃金,攪長河為酥酪”,我們受戒時都有這樣的文句。

【願力之源】儒家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佛家講“自利利他”。

【依正不二】大地能夠變成黃金,河流能夠變成酥酪,就像我們昨天(第十講)談到的,人看到水是水,佛菩薩、天人看到水,境界又不一樣。我們看到娑婆世界是五濁惡世,釋迦牟尼佛看到娑婆世界是淨土。

業不同,環境就不同,所看到、所接觸到的依報環境也就不同。

【不識自心】我們常常(對)自己的心念——更准確來講——我們的心所,活動的狀態不了解。不了解,我們認為它沒有規律,控制不住,也把握不住。

【心念無常】一天又一天,我們的起心動念,自己就會感覺到很無常,反復無常。

所謂反復無常,就說明我們心念變化的快速。

稍微有一點功德的人都會知道我們內心的變化。

這是一種不好的狀態,散亂,所以就反復無常。

【由靜生定】反過來,我們內心如果很寂靜,有願力,自然而然定力就會產生,我們內心中就會有一種堅固的力量、持續不斷的力量。這種力量是很強大的。

【觀察自身】如果我們沒有這種力量,就說明我們沒有願心。

【散心雜念】雖然一天有這麼幾個好的念頭,善的心所,但是沒有一個更大的善法來攝持。

【以願攝持】如果我們發了大願,天天都發,如成佛的大願,那我們每天所作的善行、善法就會被這個大願之手所攝持,我們內心就會越來越踏實、真實、有力。

     乙四、精進學修——透悟心性

【凡夫心相】如果沒有的話,我們內心就是散漫、散亂、無常的,這些都是凡夫眾生心生滅、聚散、起伏的狀態,所有人都是如此。

【師父策勵】所以必須要學佛法、用佛法,否則絕對過不去。

【分析原因】實際上,內心堅強也好,內心無力、疲憊也好,心性是一樣的,只是我們不了知我們的心性,只能在相上打轉,相上又認識不清楚,所以就認知不了自己的心,也認識不了自己。

【學習目的】我們學百法明門論的目的,就是像用一百個顯微鏡、放大鏡來透視、放大自己,這樣才能夠真正了解我們的心、心相、現行,了解到我們所作的業,以及這些業是因為什麼緣結合在一起,它會產生(什麼)果報。

所有這些都是能夠對應的,都是能夠用佛法說得清楚的。


甲四、自利利他,走大乘路

     乙一、欲求利他先自利

         丙一、佛法培訓,自我定位

【教育成才】我們接受了什麼教育,得到什麼樣的訓練,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才,世間法、出世間法都是如此。

【人才創業】有了什麼人才,最後就能成就什麼事業。

【因緣而起】不可能說這個事業是憑空而起、無緣無故(而起的),(這是)不可能的。

【環環相關】它跟人才有關系,人才同他所接受的教育和基本訓練有關系。

【佛法訓練】(佛法的)這種訓練,就是要通達無我,要了解我們自己的本心。

【清楚認識】不是很簡單的,(不是)我們打打坐就能坐出來,或念念經就能念出來的。

念經有念經的用處;打坐有打坐的用處,我所說的這種教育和訓練,是徹底、完整、系統的,對我們心的認知、了解和把握。

【認清主次】一個人也好,一個團體也好,外在事業的成敗得失都是其次的問題,也可以講都是容易的問題,但是如何用佛法貫穿我們自己生命的整個過程,就不是很簡單。

【因緣和合】如果我們能夠用佛法貫穿自己生命的整個過程,無論順境、逆境(都不會執著)。

順境、逆境是因緣,失敗、成功也是因緣。

所謂因緣,它就不是一個緣,它是眾多的緣造成的。什麼是緣起呢,道理就在這裡。

【錯誤心態】但我們常常認為說,一個道場、團體,總之這個問題,上面的人會有辦法。

【勿自輕棄】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個緣,每個人都要意識到自己這個緣的重要性。

【喻】一座房子,每塊磚頭、每塊瓦片,都是一個緣。若缺了一塊瓦片,房子就會漏水,大殿裡漏水,做功課都沒辦法做;哪塊玻璃壞了,透風,晚上睡覺也睡不了。

【如理認知】(每一個緣)都是非常重要的。

這些都是因緣,都是業感緣起。

         丙二、明察心相,應機度眾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或他人的思想上有錯誤的觀念,也有正確的觀念。

【應機教化】對己對人,何時要用破的辦法,何時要用立的辦法,何時亦破亦立,何時非破非立,都同我們對心相的把握有關系。

【立】心相本身非常弱的人,好比一個病人,身體很不好、很虛弱,要補身體,就不能用破的辦法,要用立的辦法。

【破】有些人見解執著非常堅固,這時就不能鼓勵,不能再去立,不能再去肯定說:“你這個想法是對的。”那就越來越堅固,此時就要用破的方法。

【亦破亦立】有些人,(光是)破他受不了,還要講幾句好話,亦破亦立。

【非破非立】有些人自己能夠自覺自立,干得很好,按部就班,每天需要做什麼,應該做什麼,自己都清楚,就既不用破也不用立。

【此即是法】這些都是佛法。

【用法不當】我們掌握不好,該破的時候去立,該立的時候破,法就用錯了,就會越來越麻煩,這是與吃藥一樣的道理,特別是中醫的理論。

         丙三、樹立榜樣,啟發自身

【生命典范】學佛法,我們要學習佛陀、祖師大德們的精神,學習他們這種精神的目的在哪裡呢?(目的是要)喚醒我們自己的精神。

【師父策勵】(我們常常覺得)“佛陀很了不起,(但)我做不到。”做不到,我們學不學呢?做不到,學一點也可以啊。

【心心相傳】薪火相傳就是這樣一個道理。通過經教,通過聽經聞法,來呼喚、喚醒我們自己的心,讓我們自己的精神越來越強壯。

【如理認知】我們學習佛法,就是要學習佛陀覺悟的過程。

【佛陀示現】他是怎麼覺悟的?四門(出游,見老、病、死及沙門而受啟發,出家修道),最後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

【啟發自身】(用)佛陀覺悟的過程來引導我們,讓我們也能夠逐步走向覺悟;用佛陀的覺悟來啟發我們自己的覺悟;以佛陀破無明、斷煩惱的過程來啟發我們自己破無明、斷煩惱。

         丙四、學習講聞,善弘教法

【弘法利生】要學習佛陀與弟子們向六道、九法界的眾生傳遞力量的功夫。

轉*輪就是傳遞力量,傳遞力量靠佛法,靠經,靠語言。

【說聞相應】我們法師在這邊說,你聽,相應,接受,接受就能產生作用,就能改變。

通過耳根聽到心裡,心念就能改變,我們心裡就與法相應,就不與煩惱相應,這也是一種傳遞的過程。

【宗】怎麼去傳遞,也是不簡單的事情。

【喻】華嚴經、般若經、涅槃經,都那麼長,要講很久,很長的時間。怎樣能夠攝眾生的心,讓大家越聽越有意思,同時又能夠不跑題?這是怎麼樣的一種力量?

【深入內涵】我們要慢慢在佛經的文字背後來找答案,才會有更加積極、健康、樂觀的心態,否則念來念去也會索然無味。

         丙五、善用其心,具足教證

【受用不知】佛法在日常生活當中,“百姓日用而不知”,像百貨商店一樣,老百姓天天都需要,卻不知道它的珍貴。

我們常常受用佛法,但是卻分不清楚究竟什麼才是佛法。

【究其原因】我們佛教徒也是(如此),每天都用佛法,但是分不清楚究竟什麼才是佛法,就說明我們的心還在迷茫、迷惑,我們不了解自心活動的狀態和過程。

因為不了解自心,所以不了解佛法,所以我們受用佛法而不知佛法。

【普遍情況】實際上不少人都是這種狀態:在受用,卻不知道。

【百法之要】《百法明門論》本身屬於教,它要讓我們明白”一切法無我”的道理,讓我們去理解這是萬法之要、百法之要,百法的宗旨。

只有明白了無我,才明白了百法;如果明白了百法,卻不明白無我,那仍然沒有用,只會越來越顛倒。

【學習目的】學百法、萬法,目的是要解剖,讓大家知道人、法、萬法都是無我。

【教理行果】明白了無我,自然破二執、斷二障。

破二執斷二障就是行。

二執破了,二障斷除,我們就能夠證菩提涅槃二轉依之妙果。

《百法明門論》本身教理行果具足,就看我們怎麼用心。

【如理用心】其它的論也是如此,《法華經》也好,《菩提道次第廣論》也好,都是我們怎麼用心的問題。

    乙二、學習佛陀發大心

        丙一、運度眾生,大乘發心

【如理認識】“大乘”,“乘”即車乘,活動的車乘,是一個開著的車,不是停在那裡的車。

“運載義”,就說明這個車一直在跑,而不是停在路邊。

【喻】大車在跑,裡邊坐著很多人,(對於)駕駛員(來說,就有很多問題要考慮):你准備把車往哪裡開?車上面快沒有水了,車上面快沒有油了,過一個小時還要吃午飯了,各位怎麼辦?都要去考慮的。

【認清責任】學大乘佛法,很多人的生命在我們手裡,不是那麼簡單地說“我們是大乘”(就是大乘)。

【深遠寓意】它是一種比喻,(比喻)從生死的此岸運到涅槃的彼岸,從生死到涅槃,一直在運載。運載的過程就是我們內心活動的過程;在整個路上跑的狀況,就是我們內心的狀態,就是我們的心態。

【小結】大乘、小乘,是在人的心量上面來劃分的,在我們的發心上面來認識的,在我們的心相上面來說明的。

        丙二、佛陀示現,生命啟示

【佛的一生】釋迦牟尼佛未出家以前是王子,然後出家、成佛、轉*輪、建立僧團,一生有那麼多人得度,最後證涅槃。

【三業示現】釋迦牟尼佛一生的所作所為都是在示現,身、語、意都是在示現,為我們示現了從凡夫到成佛的一個過程,八十年。

    我們會認為修行非常遙遠,八萬四千劫,三大阿僧祗劫。

    三大阿僧祗劫可以濃縮成釋迦牟尼佛的一生。

【生命啟示】釋迦牟尼佛一生不同的生命階段都能夠給我們非常大的啟示,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啟示。

    我們只有真正照著這些啟示去實踐,才會真心實意去做,才會做得到,才會做得好。

如果我們在釋迦牟尼佛這一生八相成道的過程中都沒有(得到)什麼啟發、啟示,都不能有所覺悟,那我們學佛經,就如我們來學釋迦牟尼佛說的話,肯定是更加遙遠的事情。

佛法都是活生生的,能夠讓我們內心感受得到的。

         丙三、謙下委婉,善體他心

【常見狀態】一些比較用功的居士,為什麼內心會被束縛得很緊呢?

【分析原因】他認為自己求到了法,得到了真理,生怕這個真理被丟掉,沒有了,自己得到了真理,又希望別人也能夠得到,所以常常不知不覺把自己所認為的這些真理強加給別人。

【不辨緣起】實際上,我們對別人內心的問題、局限,傳遞(佛法)的過程和我們內心幫助的力量能不能做得到,都是很打問號的。

【誤入歧途】一旦我們認為“我的觀點是正確的,你的觀點是錯誤的”,這本身已經成了問題。

【妄求果相】沒有從每個人的內心去認識問題,而是從外在的結果認識問題,這不是佛法認識問題的角度,我們常常講的“看果相”就在這裡。

【心為關鍵】一個人說一句話、做一件事,跟人的心有關系。為什麼要這麼說、這麼做,才是關鍵的。

         丙四、因果不虛,自他不二

【因正果實】如果我們沒有發“眾生無邊誓願度”的這種心,就沒有因,沒有因怎麼會有果呢?

有因才會有果,才會有成佛的果;有因種,才會有果實。

【度生即度己】實際上,我們發願度眾生也就是認識自己內在煩惱的一個過程。

     乙三、破除邪執避誤區

         丙一、心不平等,執取外相

【境由心生】因為我們的心有高下、不平、遠近、前後、對立,所以就會造成種種的問題。

【聖凡差別】

◇佛菩薩的心是平等心。所謂平等心,即只要眾生與佛有緣,眾生與佛說的話相應,他就能夠得度。

◇我們的心是根據我們自己的喜怒哀樂,根據我們自己的情緒來判斷的,(根據我們的情緒)來判斷我們對別人要怎麼辦。

【喻一】我們常常講正法、像法、末法。

對眾生來講有正法、像法、末法,越到末法離佛法的距離越來越遙遠,佛法的味道越來越淡。

對佛來講有什麼正法、像法、末法呢?

【喻二】眾生有本門、性門。

本門是平等不二的,性門是差別、有相的。

我們看到性門,不認識本門;

我們看到有相門,但是我們認識不到無相門。

這就是我們眾生取相的原因。

【深入分析】心是整個活動的一個過程和狀態,相狀,我們只是在整個心相續的過程當中取了某一個相而已。取了某一個相,就執著於某一個相,這就產生了顛倒,產生了問題。對自己如此,對別人也是如此,就成了我們的障礙。

      丙二、不通無我,人我對立

【修行誤區一】學佛法如果不是對我們自己的心認識越來越透徹的話,一年、兩年、三年下去,如果學得不好,就(會出現)剛才我講的那種狀態——善法凝聚不起來。

【修行誤區二】學好一點的人,如果對自己的心相把握不好的話,會有更嚴重的問題。

什麼問題呢?

【自贊非他】就是認為我們自己所作所為才是如理如法的(前面我談到的另一種狀況),別人的所作所為、別人的用功都不如理不如法。

【排斥異己】一旦認為自己得到了佛法,就猶如擁有真理一樣,別人意見同你不合,情緒同你不順,觀點與你不一致的地方,你就認為他是謬論,就會這樣認為、作意。

時間一長,問題就很嚴重。

【極端體現】為什麼西方的一些宗教會出現極端呢?原因就在這裡——他認為自己的觀點是最正確的,乃至發生宗教的一些戰爭等等,都是因為背離了宗教基本的教義形成的。

【背離初衷】沒有真正認識到我們學佛法是要利人的,不是要跟別人對立的。

【判斷標准】一旦我們跟別人,跟其他的法有對立,就不對了。

【萬法無我】一切法都是無我的,百法也是無我的。

用一百個方法,用許許多多的方法來說明無我,來理解無我,讓我們覺悟無我。

【緊密相關】我們內心的信仰同自己內心活動的狀態、過程緊密相關,心所跟我們的信仰緊密相關。

【小結】如果我們不是這麼來學佛法的話,(就很容易)學偏了,學出問題。

     丙三、心無慈愍,僵化教條

【弘法誤區】注重外在形式的人,非常容易拿一本經、一本論,或者說拿經論中的某幾句,某一段,某一個法類,作為自己的智慧。

【生搬硬套】這時我們內心就感受不到佛菩薩的力量,感受不到佛法傳遞的力量、加持的力量、內心充滿善法的力量,感受不到慈悲柔和的力量,而是非要讓人家接受這兩句話。

【應機為要】這兩句話我們應該怎樣來稀釋,讓對方、讓現實時空因緣下的人能夠接受、領會、相應,非常關鍵。

【以他為主】我們跟人家說法,不是說引用經論的原文就沒有錯。

“沒有錯”只能說明你說的這個話完全是跟經論符合的,但是能不能管用(就不一定),只是我們自己在說,不是說給對方聽的。

要說給對方聽,要度人,要幫助別人解決問題,是以對方對佛法理解的程度來判斷的。

【適得其反】如果我們講了半天,最後他理解不進去,或者學一學反而不願學了,或者他學得出現了偏差,甚至出現了錯誤,產生了執著,這跟我們的引導、帶動、講說是有很大的關系的。

【堅固我執】這個過程不知不覺就會把自我的意識轉嫁到別人的身上去。

別人接受了我們的觀點、做法之後,我們在內心當中就樹立了一個更加堅固的自我意識,這個我就會越來越堅定。有一天遇到一個更自我的人就麻煩了,就過不去了,問題就很大了。

      乙四、下手之處識自心

【應機設喻】到廟裡來,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你為什麼會坐在這裡,坐在這裡干嘛?

第二個問題:你是不是真正坐在這裡?

第三個問題:究竟你是誰?或者“我是誰?我在哪裡?我為什麼會在這裡?”

這些問題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要回答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我是誰?”是很難回答的問題。

他肯定(會回答)說:我是某某人,叫什麼名字,家住什麼地方,哪裡人,身高多少,體重多少,文化程度怎麼樣,就是把簡歷說一通,但真正很難回答。

【深入思惟】我們的名字、身高、體重、身份,這些信息只是和我們有關而已,並不代表這個就是我們本身。

你叫張三,他叫李四;你體重七十公斤,他體重八十公斤;你身高1.7米,他1.8米……

很難說到底1.7米好還是1.8米好,七十公斤好還是八十公斤好,這個名字好還是那個名字好,分不清楚。

從這些不能看出你跟他到底有什麼差別,說明不了什麼大問題,跟你的本身相去甚遠。

【喻二】看簡歷。簡歷跟一個人的閱歷有關系的,閱歷就是你在人世間的經過:發生什麼事,受過哪些教育,(等等)。(閱歷)只能說明說你受過哪些教育,你經過了一些什麼事情,不能說明說你是什麼。

你學歷不高,只是說明說你沒有念過那麼多(書),沒有接受(多少)世俗社會的正規教育,沒有那麼豐富的社會、人生閱歷,它只能說明這個問題。

【宗】它同“你是誰”、“我是誰”、“人是誰”這樣的生命本意是不同的。

【開演思惟】佛教徒也是如此,我們也可以這樣來假設:佛教徒是誰?佛教徒是什麼?你是不是一個佛教徒?你是一個佛教徒,為什麼會在這裡?

從人、我(的概念),到佛教徒(的概念)。

這樣就知道:我們是佛教徒,我們應該要做什麼事情,就非常清楚。

就如說:我是誰?我在這裡,我為什麼在這裡?我要學什麼?我要說什麼?我要做什麼?(進而去想)佛教徒在這要學什麼?要說什麼?要做什麼?

【以法識心】這樣慢慢從世俗的名言到佛法名言的安立,然後清楚名言裡的內涵,一步一步去追究、去認識我們自己的心及身份。

【無明現狀】我們模模糊糊,就是不知道自己是什麼,不知道自己是什麼身份,不了解自己的心態、心路歷程、內心的活動過程。

【由此下手】我們都不知道,怎麼來發現、把握、改變它的規律呢?

【師父策勵】所有這些我們都要非常細心去學習。

百法明門論一步一步都會對我們(進行)非常深細的分析。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