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法法師:往生論注講解 第六集
第六集 內容提示: 1、第二義起觀生信 作願門止有三義 觀察門觀有二義 回向門兩種回向往向回向還相回向 2、第三義 觀行體相 此分中有二體:一者器體,二者眾生體。 器分中又有三重:一者國土體相,二者示現自利利他,三者入第一義谛。 本集講解 : 國土體相五不思議二力相似相對 原文: 〖雲何作願?心常作願。一心專念,畢竟往生安樂國土,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 譯“奢摩他”曰“止”。止者,止心一處,不作惡也。此譯名乃不乖大意,於義未滿。何以言之?如止心鼻端,亦名為止。不淨觀止貪,慈悲觀止瞋,因緣觀止癡,如是等亦名為止。如人將行不行,亦名為止。是知“止”語浮漫,不正得“奢摩他”名也。如椿、柘、榆、柳,雖皆名木。若但雲“木”,安得榆、柳耶? “奢摩他”雲“止”者,今有三義:一者一心專念阿彌陀如來,願生彼土。此如來名號,及彼國土名號,能止一切惡。二者彼安樂土,過三界道。若人一生彼國,自然止身、口、意惡。三者阿彌陀如來正覺住持力,自然止求聲聞、辟支佛心。此三種止,從如來如實功德生。是故言:“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 〖雲何觀察?智慧觀察。正念觀彼,欲如實修行毗婆捨那故。〗 譯“毗婆捨那”曰“觀”。但泛言“觀”,義亦未滿。何以言之?如觀身無常、苦、空、無我、九相等,皆名為觀。亦如上“木”名,不得椿、柘也。 “毗婆捨那”雲“觀”者,亦有二義:一者在此作想,觀彼三種莊嚴功德。此功德如實故,修行者亦得如實功德。如實功德者,決定得生彼土。二者一得生彼淨土,即見阿彌陀佛。未證淨心菩薩,畢竟得證平等法身。與淨心菩薩,與上地菩薩,畢竟同得寂滅平等。是故言:“欲如實修行毗婆捨那故。” 〖彼觀察有三種。何等三種?一者觀察彼佛國土莊嚴功德,二者觀察阿彌陀佛莊嚴功德,三者觀察彼諸菩薩莊嚴功德。〗 心緣其事曰“觀”,觀心分明曰“察”。 〖雲何回向?不捨一切苦惱眾生,心常作願回向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 回向有二種相:一者往相,二者還相。往相者,以己功德回施一切眾生,作願共往生彼阿彌陀如來安樂淨土。還相者,生彼土已,得奢摩他、毗婆捨那方便力成就,回入生死稠林,教化一切眾生共向佛道。若往若還,皆為拔眾生渡生死海。是故言:“回向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 ▲觀行體相者 此分中有二體:一者器體,二者眾生體。 器分中又有三重:一者國土體相,二者示現自利利他,三者入第一義谛。 國土體相者: 〖雲何觀察彼佛國土莊嚴功德?彼佛國土莊嚴功德者,成就不可思議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寶性,相似相對法故。〗 “不可思議力”者,總指彼佛國土十七種莊嚴功德力不可得思議也。諸經統言有五種不可思議:一者眾生多少不可思議,二者業力不可思議,三者龍力不可思議,四者禅定力不可思議,五者佛法力不可思議。此中佛土不可思議,有二種力:一者業力,謂法藏菩薩出世善根大願業力所成;二者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力所攝。此不可思議,如下十七種,一一相皆不可思議。至文當釋。 “如彼摩尼如意寶性相似相對”者,借彼摩尼如意寶性,示安樂佛土不可思議性也。諸佛入涅槃時,以方便力,留碎身捨利,以福眾生。眾生福盡,此捨利變為摩尼如意寶珠。此珠多在大海中。大龍王以為首飾。若轉輪聖王出世,以慈悲方便,能得此珠,於閻浮提作大饒益。若須衣服、飲食、燈明、樂具,隨意所欲種種物時。王便潔齋,置珠於長竿頭,發願言:“若我實是轉輪王者,願寶珠雨如此之物,若遍一裡,若十裡,若百裡,隨我心願。”爾時即便於虛空中雨種種物,皆稱所須,滿足天下一切人願。以此寶性力故。彼安樂佛土亦如是,以安樂性種種成就故。 “相似相對”者,彼寶珠力,求衣食者,能雨衣食等物,稱求者意,非是不求。彼佛土則不然。性滿足成就故,無所乏少。片取彼性為喻,故言“相似相對”。又彼寶但能與眾生衣食等願,不能與眾生無上道願。又彼寶但能與眾生一身願,不能與眾生無量身願。有如是等無量差別,故言“相似”。 講解: 《願生偈》的學習我們今天繼續進行。有書的就把書打開,可能書的種類不太一樣。我們昨天學的,我們把它聯系起來學習。昨天我們把口業贊歎這一門的文字作了一個讀誦與提示。因為在這個十重義中,在解義分,就是長行以下,解義分,第一重說的願偈大意,第二重起觀生信,那麼起觀生信這一段文字昨天我們作了一個學習,起觀生信是它的第二重義,在起觀生信的所謂的五念門、五念力,在這個五念門中作了一個提示,所謂的口業贊歎。 今天我們接著下面的文字學習。下面我們學習,我們先讀誦一下。 雲何作願?心常作願。一心專念,畢竟往生安樂國土,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譯“奢摩他”曰“止”。止者,止心一處,不作惡也。此譯名乃不乖大意,於義未滿。何以言之?如止心鼻端,亦名為止。不淨觀止貪,慈悲觀止瞋,因緣觀止癡,如是等亦名為止。如人將行不行,亦名為止。是知“止”語浮漫,不正得“奢摩他”名也。如椿、柘、榆、柳,雖皆名木。若但雲“木”,安得榆、柳耶? 作願門,在這五門中,禮拜、贊歎、作願、觀察、回向,作願門是我們應該十分在意的一個修持的方式。因為我們在初發心的位置上,修行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若方法得體能疾速成就與法相應,與道相應;若是修行的方法不得當,或者說不清晰條理,那麼相應的功德不能如實現前。昨天我們把禮拜、贊歎二門作了一個剖析,當然今天希望在這個作願門,我們作一個相互的交流。 雲何作願?心常作願。 這個心,對心的解釋,方式是很多很多的。我們說現前這一個心念,當下、當人的一個念頭,就比較容易去感知它;說真心、妄心、聖心、凡心、智心、愚心,這心心是無量的名字的。那我們怎麼來把這一個心把握的清晰、運用的純熟呢?可能現前這一念我們比較容易去體驗、運用、熟悉它;要是說真心、妄心、佛心、凡心、聖心之類的,內心、外心哪,很容易讓我們跟自己聯系不上。那我們不如直接當人、當念、當下這一念,我們應該來常常審視。 心常作願。一心專念,畢竟往生安樂國土 這一心專念,專念什麼?在淨土一法專念佛願,專念佛的國土,專念佛力、果地心智、佛的不可思議的願力與功德名號。那麼憶彼國國土,念彼佛功德,念彼不可思議的功德名號。這些念呢,不像平時我們會這樣說:“哎呀,我在念佛的時間裡,總是妄想紛飛的,不可自抑。”那麼這個念、這個願,就是讓我們專注於憶念阿彌陀佛國土、阿彌陀佛願力、阿彌陀佛名號與殊勝功德力的一個法則,這樣“畢竟往生安樂國土”。 所謂的“畢竟”,就是一種相應的心智感召出來的一種法則。“畢竟往生”。“往生”二字我們昨天作了一個提示,就是往返二種,對阿彌陀佛功德的二種認識:一個就是自己的實踐認識,再一個就是回向於眾生的實踐認識;一個是自利的審觀,再一個就是利他的修行。那麼這個“往生”就含攝著往返二種善巧,出功德、入功德二種法則,自利利他的圓成所在,是為往生。這個往生跟生死實在是無關的。無生無死,無了可了,是為往生安穩相。具足往返自在、出入自在,出功德、入功德皆得自在,是為往生之大利。 往生安樂國土,永不退轉,此心無所退。何以故呢?以佛力故,以佛願故,以佛國土故,順應法性故,非造作、非生滅法故。所以安樂國者,究竟順性而建立,徹彰一切眾生法性土,以彌陀報德而顯現。眾生若隨順,鹹得大利,就是所謂的往生安樂國土的真實利益。 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 “奢摩他”翻譯過來,就稱為“止”。 譯“奢摩他”曰“止”,止者,止心一處 這是一種無事不辦的善巧。世人多在此處散壞、遺失、迷茫。止者,止法,多於安樂住,有種種三昧之力、正受之力。所謂的制心一處,無事不辦,這個無事不辦能止惡揚善。 不作惡也。 這個惡是無明之惡、散壞之惡、不可自制之惡。 此譯名乃不乖大意,於義未滿。何以言之?如止心鼻端,亦名為止。不淨觀止貪,慈悲觀止瞋 這是所謂的數息觀、不淨觀、慈悲觀,就是五停心的修持,就是對治法中所修持。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裡有這樣的宣化,說對治法中雖有善巧,亦有其過患。他舉了一個例子,好比說有人嗔心太重,就修慈悲觀,因慈悲觀修習得純熟,多生染著,反而生貪染之心。這個地方就是說它都有負面的作用,惟有念佛一法是可以使人出離這種對待、對治的一種方法,它是總攝一切法則。 因緣觀止癡 這是所謂的五停心的修持。 如是等亦名為止。如人將行不行,亦名為止。是知“止”語浮漫。 就是“止”這個言詞是很廣泛的,那這個奢摩他的修持究竟說些什麼呢? 不正得“奢摩他”名也。 那就不能稱佛教 “止”這個名字了。佛教這個“止”的名字實含三義:一止輪回六道之苦,二止聲聞自利之苦。在止眾生輪回之苦中呢,有兩種延續:一個是變異之苦,一個是分段之苦。因為變異之苦是聖者所攝,像我們分段死是凡夫所存。這裡邊有三種利益,奢摩他這個“止”就有這樣的功德與內涵。 這個是柘(zhuo)木吧?一個木一個石,讀柘(zhè)。 “漫”,“浮漫”就是不可確定的意思。那麼這個奢摩他為什麼不翻譯為“止”呢?為了保持它的實質的功德內涵。我們都知道,在佛教裡“止觀”二法稱為奢摩他、毗缽捨那的修持,這個修持一般是不翻譯的,翻譯過來就容易使人混亂,造成誤解,就是說它比較泛泛而談,不容易使人清晰這個具體所指。 如椿、柘、榆、柳,雖皆名木。若但雲“木”,安得榆、柳耶? 就是說你怎麼來分析是什麼木質呢?就是具體的來所指的問題。 “奢摩他”雲“止”者,今有三義:一者一心專念阿彌陀如來,願生彼土。 這是昙鸾法師剖析三義。 此如來名號,及彼國土名號,能止一切惡。 這個實是有很深刻的教育內涵,大家一定不要忽略地帶過去。因為這個止惡啊,我們這個六道輪回是一個粗重的惡,輪回是很粗重的惡,那麼貪染於色界、欲界也是為惡的,還是輪回之惡。雖然色界眾生有禅定之樂,但難免輪回;雖然無色界有情在非想非非想之處得以自在力,亦未出三界火宅,所以依於聖智者所見,亦名為惡。那麼我們一心專念阿彌陀如來願生彼國可以制止一切惡,這個惡,後邊有講,包括聲聞自利之惡、菩薩不究竟圓滿之惡,當然也有獨覺所謂的但是自覺不能廣泛利他之惡,就是對待之惡,一時消融,但以諸佛果地究竟廣大慈悲普攝十方,所以能止一切惡。 二者彼安樂國土,過三界道。 我們剛才講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若人一生彼國,自然止身、口、意惡業。身、口、意惡,這三個惡啊,我們現在在娑婆世界,有人證得善巧了,就是說有所證悟,三惡果報難免,果報是免除不掉的,只是說他依果報可能轉聖者、勝功德之中了,但是果報亦復如是的延續。那我們要想真正有惡道之怖畏、輪回之怖畏、乃至說業報的怖畏,那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可以避免這一切身、口、意惡業無始以來所造的惡性果報,或者說你畏懼的果報。 它為什麼有這樣的功能呢?過去的善知識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好比說有一個其他國家的公民,犯了這個國家的法律,應該受到制罰。但是這個人與中國人呢,好比說與我們中國,或者其它國家呢,有所利益,或者說有所相應的因緣,他就脫離了那個制約他的國家,到另外一個國家,會得到庇護,這個庇護他可以平實安穩的生活,只要他不去造新的過惡,那麼他的國家的制罰就可以免除。這當然不是為了培養我們的僥幸心,他只是說告訴我們因果是可以仗借阿彌陀佛殊勝願力而得到遮護、轉化的這樣一個殊勝功德因緣。 要以我們自己的修持或者我們自身的願望來轉化我們自己的身、口、意三業的果報,實在是甚難的。好比在此國土犯過罪以後,不受法律的制裁,那是十分難的,因為法律畢竟是要制裁的,因果亦復如是。所以“安樂國過三界道”。 若人一生彼國,自然止身、口、意惡。三者阿彌陀如來正覺住持力,自然止求聲聞、辟支佛心。 這就是所謂的喚醒有情的大悲心智。以前最早到西雙版納的時間,在世尊從忉利天下來的一個大的石頭上,在那個地方我作了一個祈禱:“希望一切聲聞自利之有情以阿彌陀佛殊勝名號與願力喚醒其生起大悲心,這些聖者不要取滅,來趨於大乘教言,普利十方有情。”當時作了這麼個祈禱,他們有的人還是傳出來了,就有的人批判了,說我想改南傳佛教,還真沒那個心願。只是說像聲聞乘的親證者,一些聖者啊,證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聖者,若是沒有人勸請,沒有阿彌陀佛的願力的呼喚,或者一些因緣的祈禱啊,他們就會取滅,若有余、若無余,那麼這一取滅呢,就是大慈悲的種子就斷掉了,他就住於非三界之法性土中,安住在自己的寂滅樂中,無利於饒益世間。 因為世間成就一個聖者、智者,或者說一個聖果成就者,十分不易,在我們這個末法時代,出現這樣的因緣已經十分不易。那麼他們要出現能回心向大,就是所謂的以度盡眾生為慈悲願力,那他們的作用非無量無邊的凡夫有情所及,就是他們有大雄、大力、大善巧。好比說他們具足通力、善巧力、禅定力、三昧力的這種不可思議的功德力,可以隨機感應,以意生身善巧,乃至說禅定善巧、大悲願的善巧觀於一切有情的心智,隨時來度脫、幫助、輔佐這樣的有情,這是不可思議的。 所以我們作為一個念佛人,不要認為自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單單是為了自利的,我們在念南無阿彌陀佛的時間,可以喚醒這些已經成聖的聲聞乘的智者、成就者,以阿彌陀佛的願力故、名號功德故,喚醒他們的大慈悲心,來饒益世間有情、無明妄執有情。他們的力量是我們一般的凡夫所不能比擬的,所以勸請善知識住世尤為重要。那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亦是勸請一切聖者、智者常住於世,常轉*輪,饒益有情,無有疲厭、無有放捨,這樣一個修持。 此三種止,從如來如實功德生。是故:“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 那麼奢摩他的如實修行呢,有這三種力,我們才稱為奢摩他。所以此奢摩他不可泛稱“止”。那麼就是說奢摩他具有這樣的三種功德利益:能使聲聞、獨覺之類回小向大;能使罪惡有情止惡;能使三界道的這些天、善道之有情能歸於無上菩提。所以這個地方有止惡,止三惡道;有的能令三界道有情,我們稱為善道有情往生阿彌陀佛國土,能使他們出離輪回;能使聲聞、辟支佛之類回小向大。所以我們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可以普利十方九界有情,以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名號故,能令十方九界有情止惡揚善,進趣一乘,這實在是不可思議的一個大功德修持。這個地方希望我們每一個有情心常作如是廣大願,就是普利十方九界有情之大願,稱念一句阿彌陀佛無礙光明名號,普照法界,令十方九界有情歸入一真,成就無上菩提大功德願。 所以發無上心,心常作願奢摩他之修持,但以無上心,遮止一切過患,與阿彌陀佛功德名號相應。如是諸位善知識讀到《無量壽經》,我們經常會讀到:若有眾生發無上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名,如何如何……《無量壽經》經常會這樣講。那麼這個願呢,就是無上菩提心。普利十方九界有情一時歸入無上菩提道,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文殊菩薩的大願:“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樣的誓願是同等的。只是說這是仗借阿彌陀佛願力名號摩尼寶號的功德,稱念之時,普利十方九界有情,鹹歸一乘之無上菩提願力的不可思議的感召,令一切眾生皆得無上的功德與利益,就是無上菩提心的功德與利益,喚醒一切有情同歸一真,而不是說我們簡單的能自利這樣的一個遮蔽。好,我們看看下面的文字。 雲何觀察?智慧觀察。正念觀彼,欲如實修行毗婆捨那故。 譯“毗婆捨那”曰“觀”。但泛言“觀”,義亦未滿。何以言之?如觀身無常、苦、空、無我、九相等,皆名為觀。亦如上“木”名,不得椿、柘也。 心緣其事曰“觀”,觀心分明曰“察”。
觀察門,第四門。觀察門的文字我們來看一看。 雲何觀察?智慧觀察。正念觀彼 這個觀察它有個前提,就是所謂的毗婆捨那修持是智慧觀察,智慧是前提。我們常念無染無著智慧力、無依無托智慧力、無形無色智慧力、不增不減智慧力、無來無去智慧力、非有對待智慧力,那麼這個智慧力來觀察什麼呢? 正念觀彼,欲如實修行毗婆捨那故。 那麼這是原文,這是《往生論》的原文。 譯“毗婆捨那”曰“觀”。 這個觀,像前面講的也不是泛談。 但泛言“觀”,義亦未滿。何以言之?如觀身無常、苦、空、無我、九相等,皆名為觀。亦如上“木”名,不得椿、柘也。 “毗婆捨那”雲“觀”者,亦有二義: 就是毗婆捨那單單用觀也是不相應的,就是說不可具體有所指。 一者在此作想,觀彼三種莊嚴功德。此功德如實故,修行者亦得如實功德。 所謂功德如實啊,修行者得如實功德。 如實功德者,決定得生彼土。 這個“決定得生彼土”,是昙鸾法師這一支教言中的根本教言。 我想哪一天我們有時間把昙鸾法師他所傳的淨土教言的來歷作一個提示。從阿彌陀佛到我們賢劫中的第四佛釋迦牟尼佛、到龍樹菩薩、到天親菩薩,乃至說我們中國的昙鸾法師,一直到近代的印光法師,他們所宣化的淨土,就是決定得生彼土,他們的淨土的教言是決定得生的。 凡是依佛願力者,無疑無慮,決定往生彼國。這就是淨土法門教言的一個綱領,萬修萬人去就是淨土法門的教義的綱領,這是乘佛願力故,如車船載負,省力得以滿願的這樣的一個佛力回施的法則。就是說皆是以佛無礙力回施令眾生得度脫的一個法則。方法有八萬四千法,各有異同,那麼以果地覺為因地心的這種回施的教言是決定往生的,是沒有疏漏的,沒有一個遺漏的有情。 若有遺漏就不是“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不是佛證的果德,十方有情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的這樣的佛地覺悟,也就不是“阿彌陀佛照十方國無所障礙”的這個法則了,也就不是阿彌陀佛的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願力成就。 現在很多在學習淨土法門中,以自己的情計,以自己的修持,以自己的想象,以自己的學教,來分析阿彌陀佛的教言,結果就昧失在自己的所知障中,不得佛法利益,不得淨土法門的利益,就是廣大清淨平等的利益。這個廣大清淨平等的利益,就是諸佛親證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的無上根本心智,也就是說一切諸佛所證的果德在阿彌陀佛這個地方,徹底地無疑地回施給眾生,令一切眾生於現下聽聞之時得到覺悟與印證,在此處無疑無慮,得以安住,就是往生彼國之大利,不離當人、當念,不離於當下,得以抉擇,所以“決定往生彼土”。 此土是一切眾生法性之本體,此土是無量光佛剎,無掛無礙,此土是清淨土、平等土,是一切眾生本具之德相土,遠離造作過患,壽命無量。這個諸佛來印證,我們感覺到散漫無依,但以阿彌陀佛觀察二百十一億佛土殊勝莊嚴,以五劫的思維觀察一個善巧,怎麼樣把諸佛所證的果德平等回施於一切有情呢?他就發起了這樣的大願:願一切眾生聞阿彌陀佛的功德名號,即印自心。如是知諸佛所證,如是接納諸佛所證,如是照見自心與佛無二心智。 那麼這樣一個大功德回施的法門,阿彌陀佛又發這樣的願:“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群苦,誓不成等覺”。他這個大施主,就是令一切眾生決定往生彼國。“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群苦,誓不成等覺。”就是佛以下都是貧苦者。他又發這樣的願:“設我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正覺。”他發這個“名聲傳十方”的願望干什麼呢?在他的一個究竟願望中發出來了,說“設我成佛道,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所以阿彌陀佛出世的願望就是以名號聽聞,令眾生得以印契自心,得以度脫成就,得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那麼最弱的有情得以不退轉的種性的成熟,再弱的就是作以遠緣,他不信不順,作一個遙遠的因緣,亦得究竟的利益。所以“決定得生彼土”。 二者一得生彼淨土,即見阿彌陀佛。未證淨心菩薩,畢竟得證平等法身。 諸佛如來所證,就是一切法界有情,若胎生、濕生、卵生、化生,若凡、若智、若愚,其本質與佛決定無二無別,所謂的平等法身心智者。阿彌陀佛就加被一切眾生得見此清淨法身、平等法身。我們一般讀《無量壽經》就有這樣一個經題:《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那麼一切眾生其本質心智皆是如來會,所以《大寶積經》有十方諸佛如來會這樣一個如來會集品,那麼一切眾生在諸佛心智功德眼目中都是如來會。 所以我們看看《大方廣如來藏經》我們就會看得到,佛看一切眾生都坐在清淨蓮花中,皆坐在清淨蓮花中,眾生不知不曉,被自己現前虛妄無明業習所蒙蔽,煩惱執著所蒙蔽,其花就枯萎了。但在佛的清淨智德中,親證如是,決不被蒙蔽了。我還建議大家下去能讀一讀《大方廣如來藏經》,我們放光寺倡印了很多,客堂就有,希望讀一讀,很薄,但是我看讀的人很少。它實在是講的是諸佛如來的正知正見,如來的心智的回施,無遮無蓋,作了九種喻。在我第一次看到這個藏經的時候,出了一身汗,掉了一通淚,感動的,感激的……真是很感激的,因為一切了義教的印證是無二無別的。以前讀到蓮花生大師的一個伏藏品的赤裸真性,讀的時候也是痛哭流涕的,跟讀《大方廣如來藏經》的感受是一樣一樣的,就是說心智受到了極大的安慰,深感諸佛如來是一個無畏施者、智慧施者、慈悲的施者、報恩的施者、真知恩的施者,令一切有情感動的,起碼像我這樣頑愚有情能感動,我感覺其他人會受感動的。 清淨平等法身。與淨心菩薩, 就是八地以上菩薩, 與上地菩薩, 歡喜地菩薩, 畢竟同得寂滅平等。 這個寂滅平等實在是諸佛證的一切眾生本源心智。我們在這個地方主要是認取不夠,所以我們念阿彌陀佛以喚醒自心。這個地方真需要去實踐與修持,單明其理,多生邪見。假設說我們了解到這個地方了,你不去實踐阿彌陀佛的願力與名號,你會生邪見的,因為你會拿你懷疑的業力思維去觀察這個名號的功德,那會產生五逆謗法之過患的。在阿彌陀佛的願力中,說惟除五逆,誹謗正法,那麼我們疑佛、謗佛之心,在凡愚之心中是最重最重的。遠離謗疑,像我們薄地凡夫是甚難甚難的。舉心動念,多有疑慮。何以故?這種疑心塵垢深厚故。怎麼來消除呢?就是先明其理。 是故言:“欲如實修行毗婆捨那故。” 彼觀察有三種。何等三種?一者觀察彼佛國土莊嚴功德。 有十七種。阿彌陀佛的國土莊嚴,天親菩薩用十七個角度來闡述它的莊嚴,後邊會學到的。 二者觀察阿彌陀佛莊嚴功德。 阿彌陀佛有自他二種受用,八種功德所顯,後邊也會學得到。 三者觀察彼諸菩薩莊嚴功德。 就是四種菩薩正修行功德,後邊我們也會看得到的。這合起來就是二十九種觀察,能了解阿彌陀佛依正二報的殊勝利益,其國土莊嚴的不可思議的內涵,就是我們的家珍,也就是我們法性之威德,以及莊嚴的實質內涵。要不了解這樣的內涵,人就不願意往生彼國,所以通過作觀,抉擇於往生彼國之信心、安樂住。 心緣其事曰“觀”,觀心分明曰“察”。 就是說了了分明是為觀察之心。 好,我們休息十分鐘,要不然就過時了,我們還看文字吧。 雲何回向?不捨一切苦惱眾生,心常作願回向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 回向有二種相:一者往相,二者還相。往相者,以己功德回施一切眾生,作願共往生彼阿彌陀如來安樂淨土。還相者,生彼土已,得奢摩他、毗婆捨那方便力成就,回入生死稠林,教化一切眾生共向佛道。若往若還,皆為拔眾生渡生死海。是故言:“回向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 …… 回向門,不捨一切苦惱眾生,我們作為一個念佛人,心中不捨一切眾生是很不容易的,這個修法有一定的……對凡夫的心量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這個難度可能來自於我們的親疏觀、善惡觀、是非觀,可能會有取有捨。第五門的修持是十分重要的,前四門是自心修持,第五門是利他修持。 不捨一切苦惱眾生,心常作願回向為首。 作什麼願呢?回向令一切眾生,若往若返,得往返的利益,不是為自求,佛法一直有一個大的綱領就是不為自求,但在我們漢地這個不為自求的修持,這個要求,往往人不清晰。我常年在這個地方遇到出家師父、居士來要求閉關的十分多,從九七年到現在來的太多太多了,但是說我為常住、我為大家學佛、我做點什麼守護啊,為大家了生死、為大家的道業的人,基本上沒有聽到過。就是你們修法吧,我來服務,我來做事的,基本上沒有聽到過,大部分是我要閉關、我要修什麼、我要怎麼的、我要怎麼的、我要求什麼、我要成什麼,基本上是這個概念。 那這個在佛教中是基本上違背佛教的教義。那為什麼我們現在的狀態會是這樣的呢?藏傳佛教不可能,讓他這樣發心是不可能的,這樣的發心是很難聽到的,在藏傳佛教點個燈也會發個願,說願此燈光照亮法界有情,願一切有情得以智慧光明,他不會說我點個燈我有智慧吧,這樣的心理肯定是很少很少人有的。所以說我們漢地的教育,有時候反而形成一種很自私的東西。所以我們晚課有一個“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雖然我們這樣天天念,但到事上還是我要干什麼,我要成什麼,我能是什麼,這樣的知見在我們生命中表現得很充分。 那麼這個慈悲門的修持是佛教修持的一個特別重要的地方。就是我們的煩惱越來越少,我執我見越來越少,那就會生起慈悲心。所以看你慈悲心是否生起來了,就是欲饒益其他有情,令有情得安樂的心是否多起來了,那這樣一多,你的煩惱也就少了,我、我所、我執堅固也就少了,那佛法也就現前,利益就現前了。這個一定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要引不起我們的重視,那可能就會出現其他的學習佛法的彎路,與佛教不相應的一些法則。 回向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 回向有二種相:一者往相,二者還相。 就是往返二種往生,在這個地方昙鸾法師就講出來了,就是往相、返相二種往生。像我們一般說往生彼國,然後還到此娑婆世界度化眾生,那就是往返二種心智。有人說我再也不來這個娑婆世界了,這個世界太虛假了,太苦了,太渾濁了。那麼這是單是往生之心,沒有返相修持。返相修持在現世中也可以返相修持,在未來世中也可以返相修持。說未來世多令眾生迷惑,所以當下修持中可以深刻觀察。 說二者還相往生,還相。往相者,以己功德回施一切眾生,作願共往生彼阿彌陀如來安樂國土。 我們現在拜往生禮贊說“願共諸眾生,同生安樂國”,那麼這個願是十分重要的。往生不是我往生,是法界清淨往生,是平等往生,是一切眾生皆得往生。淨土教言的教綱在這個地方,願一切眾生得往生。就是照十方國無所障礙的心。與這個心相應,就是與佛願相應;與佛願相應,就與佛的果地覺相應;與佛的果地覺相應,你的心裡就沒有障礙;沒有障礙,就遠離了對待;無對待就是無對待光,無對待光你心智就會暢明,就會與阿彌陀佛相應,你就會在贊佛念佛,就是佛佛相念,你就是覺悟者念佛。要不然我們用自己的情執、自我的自私心來念佛,那“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這樣的心智是很難成熟的。 所以阿彌陀佛照十方故無所障礙,也就是度盡眾生,同生安樂國土的意思。那你要是說我看那些人怎麼能往生呢,甚至有些人不希望別人往生。我以前到一些地方跟人共同學習淨土教言的時間,經常聽到這樣的人說,說某某某要能往生了,我就不往生了。我說你不往生也不能擋著別人往生啊,對不對啊?他說這樣的人太壞了,他不能往生。我說你怎麼知道你是個好人呢,對不對啊?再說阿彌陀佛的教言中也不是說好人和壞人往生,是“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鹹成無上菩提的。 所以我們在學淨土法門中,要常常審思淨土法門究竟是什麼樣的教義,果地覺究竟是什麼樣的覺?果地覺的確是無所障礙的覺,果地覺是清淨覺、平等覺、無造作之覺、無對待之覺、智慧之覺、慈悲之覺、喜悅之覺,超越了思維之覺、不思議之覺。這個覺是圓滿覺、無上覺,是不動搖之覺悟。 那我們要用我們的凡夫心去覺,覺來覺去就煩惱重重了。所以我們念佛之時實在是校正自心,如實知自心與諸佛之覺無二無別之覺,要不然真是我們學佛太難了,尤其念佛這個法門很難契入。我們還看下面的文字。 還相者,生彼土已,得奢摩他 就是“止”。學習佛法要是離開當下、當人、當時之一念,我不知道怎麼下手。因為這也是我與許多善知識有爭議的一個說法。過去一些人說淨土,我往生極樂世界以後,然後再乘著願力輪再來到此娑婆世界來度眾生。我說你這樣說不如你現前這一念,念阿彌陀佛之時普利十方有情,令有情得安樂,回施給有情,令眾生皆能往生彼國。我感覺這樣守護是為最殊勝方便,這樣念,人心智就很暢明。 因為在一切說教中有密義與顯義:顯義者順應眾生說,令眾生接受故;密義者,但說心智之抉擇,橫斷三際,無前後際,一念入三千,三千入一念,皆在一念中,來了達現前心智之善巧。佛法要不抉擇在這個地方,我不知道怎麼來運用。所以這個地方雖然有些人有爭議,我感覺我們要尊重自己現前這一念,發起正修行,能有正修行的善巧。 還相者,生彼國已,得奢摩他、毗婆捨那方便力成就,回入生死林,教化一切眾生共向佛道。若往若還,皆為拔眾生渡生死海。是故言:“回向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 所有的返相、往相,皆是為了拔濟眾生。那我們現在念佛,皆是為了拔一切眾生之苦,非為自求。要是於一切眾生說不為自求,現在你到街上走一走看看這些念佛的人,大部分修行就是為自己。所以若往若返,皆為拔濟眾生之苦。以前看到本煥老和尚抄血經一個序言,本煥老和尚在抄血經之前,他就被佛教的一些善知識不為自求得安樂,不為自求安樂,但為拔眾生之苦而出家行道的這樣的心智深受感動,他寫了一個序言。我看到這個真是感覺到十分的感動。 那我們修行佛法要是為自求,或者說為一己之利來修行佛法,那怎麼能與佛法相應?那你還有一個為自利的我、我所,你那個自利是何物呢?所以回向為首,就是為了修行這種大悲心,拔濟眾生之苦。這是我們漢地人學佛之急務,這個地方要是走不出來,佛法利益終不現前,十分可惜。雖遇無上乘教言,還行人天福報之心智,為自利之修持,只落人天福報,哪怕是最殊勝教言,落得人天福報就不錯了。這實在是可惜,在這個地方希望大家要真正的去思維。 尤其是第五門的修持,希望諸位善知識多多地下去思維串習。就是往返二種修持中皆為利益一切眾生往生安樂國土,令一切眾生得大安樂,出生死苦海。這樣一個地方要是我們能純正的、無畏的去實踐實踐,你真會得到淨土法門乃至佛法的最殊勝功德利益,就是無我的大利。希望諸位善知識善於觀察,善於思維,這個要多多的串習。往往在凡有情,修這個慈悲心是不容易的,就是不為自求的心。 學佛的利益最主要是表現是我們的煩惱薄少了,習氣薄少了,慈悲心生起來了,你這個佛法一定會相應。若沒這三點,你越學越自我,越學越迷失,越學越自私,跟佛法真是背道而馳。所以我們的晚課中,“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以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文殊的這個大願,十分契合淨土,淨土的教言十分智慧,這個第五門就是智慧中的慈悲門。就是不為自求,若往若返,皆為眾生,皆為饒益有情。你一定不要把這當成一種口號,當成一種高尚的話,你要去付諸實踐的,付諸你的心智的實踐,若不然我們實在是真是很痛苦的。得遇佛法而不實踐佛法,得遇佛法而迷失在自私的狹隘之中,那真是很狹隘、很狹隘的。這個地方希望我們不厭其煩的來善觀。 好,我們看下面一段文字。 ▲觀行體相者 〖雲何觀察彼佛國土莊嚴功德?彼佛國土莊嚴功德者,成就不可思議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寶性,相似相對法故。〗 “不可思議力”者,總指彼佛國土十七種莊嚴功德力不可得思議也。諸經統言有五種不可思議:一者眾生多少不可思議,二者業力不可思議,三者龍力不可思議,四者禅定力不可思議,五者佛法力不可思議。此中佛土不可思議,有二種力:一者業力,謂法藏菩薩出世善根大願業力所成;二者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力所攝。此不可思議,如下十七種,一一相皆不可思議。至文當釋。 “如彼摩尼如意寶性相似相對”者,借彼摩尼如意寶性,示安樂佛土不可思議性也。諸佛入涅槃時,以方便力,留碎身捨利,以福眾生。眾生福盡,此捨利變為摩尼如意寶珠。此珠多在大海中。大龍王以為首飾。若轉輪聖王出世,以慈悲方便,能得此珠,於閻浮提作大饒益。若須衣服、飲食、燈明、樂具,隨意所欲種種物時。王便潔齋,置珠於長竿頭,發願言:“若我實是轉輪王者,願寶珠雨如此之物,若遍一裡,若十裡,若百裡,隨我心願。”爾時即便於虛空中雨種種物,皆稱所須,滿足天下一切人願。以此寶性力故。彼安樂佛土亦如是,以安樂性種種成就故。 善哉!這是長行解義分的十重義的第三重。昙鸾法師把解義分,就是長行這一段文字說十重義,這是第三重義,第三重來解釋觀行體相。因為我們所觀所行的體相,你要是沒有了解為什麼它有這種功德與利益,我們不能深入。 此分中有二體:一者器體,二者眾生體。 就是觀極樂世界情世間與器世間二種相的差別。若我們不觀這個,我們知道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也由情世間與器世間二種世間所表達。過去講四悉檀中,有對治世間、第一義谛世間,情世間與器世間,說四悉檀。(編注:悉檀,意譯作成就、宗、理等。佛化導眾生之教法可分四個范疇,即:世界、各各為人、對治、第一義等四悉檀。略作四悉。悉,即遍之義;檀,為檀那(梵da^na,譯作布施)之略稱,即佛以此四法遍施一切眾生,故稱四悉檀。)那麼這個地方講這兩個情世間與器世間,眾生體。 器分中又有三重:一者國土體相,二者示現自利利他,三者入第一義谛。 那麼這三重表現的實際跟四悉檀的教法是沒有差別的。我們看國土。 國土體相者: 〖雲何觀察彼佛國土莊嚴功德?彼佛國土莊嚴功德者,成就不可思議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寶性,相似相對法故。〗。 這個“相似相對”它是個比喻說,就是一個對比說,以令我們有一個參照、了解的心智,或者讓我們來接受這種不可思議的力。因為我們會不接受、拒絕,所以說在我們一切眾生法性中與諸佛一樣同等莊嚴,具足妙用,但我們不接受,只接受的是妄想執著無明業力,那麼這樣就會拒絕這個不可思議的功德力。所以用相似相對的法來給我們作一個提示。 “不可思議力”者,總指彼佛國土十七種莊嚴功德力不可得思議也。 十七種莊嚴功德,我們後邊會學得到的,就是“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那一段文字,就是講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的依報莊嚴。 十七種莊嚴功德不可得思議也。諸經統言有五種不可思議 就是說佛舉了五種不可思議的種類。 一者眾生多少不可思議。 就是你說我思維思維眾生有多少量,這是不可思議的,這個量是不可及的,不可言說,不可稱計。像我們有的人就去看過高倍望遠鏡,你那個手啊,或者隨便搞一滴水什麼的,在鏡底下一看,那個蠕動的東西你就會嚇死了,太多太多了,我們稱為細菌。生命的種類太多太多了,蜎飛蠕動之類,大到抹香鯨、大象,我們說再大一點的大鵬金翅鳥,龍啊什麼的,這樣的一些大體動物;小到的確在顯微鏡下,在高倍顯微鏡下可以看到的蠕動的東西。實際整個世間要是用特定的心智來看都是動的,都是在動的,都是有生命的。那麼這可能是個差別,所以“眾生多少不可思議”。 二者業力不可思議。 有人會問: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皆有佛性,那為什麼會有差別眾生呢?這是業力不可思議的表現。佛力、本性力決定不可思議,那麼我們的執著無明的虛妄業力,亦不可思議。它不可思議與佛性、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的這個力不可思議是同等的,但取用有異。我們取用了業力,業力變的真是不可思議;我們取用了佛力,佛力的不可思議力會表現在我們的現前因緣中。這個地方你要是不深信,你只會認為可能是佛力不可思議吧,業力可能很好轉化的,是!你要說這五種力中唯有佛力是最不可思議的,這樣能讓我們進趣佛力;但你要是捨去了佛力,你攀緣於我們的業習煩惱無明遮蔽的業力,業力就是不可思議。所以《無量壽經》講:佛力不可思議,眾生的業力亦不可思議。所以業力不可思議。 二者業力不可思議,沒有講清楚是佛的業、菩薩的業、天的業、修羅的業,還是地獄、餓鬼、畜生、人天的業,他沒有講,就是說一切業力皆不可思議。 三者龍力不可思議。 中國人稱為龍的傳人,對吧?我們稱為這個,天子稱為什麼?我們中國人稱為龍的傳人;到印度,印度人稱他們是大梵的傳人;到基督教、天主教,他們認為他們是什麼樣的傳人,中國人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那麼這個傳人,我們且不說它。這個龍,在佛教講,龍有不可思議的變化力、守護財寶力、布雲興雨之力。守護財寶之力是其他不能代替的,能大能小之力、守護變化之力,龍所具有,所以龍力不可思議。我記得有人送我幾套《龍王經》就是講龍力不可思議的,有時間我們也可以看一看。 四者禅定力不可思議。 世尊舉例阿羅漢的禅定力,說阿羅漢把一個大千世界放在左手,一個大千世界放到右手,把它置換一下位置,大千世界的有情不知不曉,他已經把他的位置給錯換過來了,他有多大的力量呢,我們怎麼能想象啊?沒法想象,就是說心力、業力在這個地方我們力量是不可及的。 禅定力不可思議。五者佛法力不可思議。 這五個不可思議力,我希望大家能有一個概念性的東西,文字下去能抄一遍最好了。因為這五種力你要能了解到不可思議,你可以隨順、借用、不對抗它。不思議就是說你不會去打妄想了,也不會去揣度它,也不浪費這個腦子就是了。明知道不可思議你還去浪費你那個妄想干什麼呢?造作那個心智干什麼呢?我們就不去累自己了。有時間可以抄一抄。 此中佛土不可思議,有二種力:一者業力 所以說阿彌陀佛國土有不可思議,其中就有業力,阿彌陀佛國土的這個業力。 謂法藏菩薩出世善根大願業力所成。 我第一次讀到善導大師他的文字中說,一切眾生往生阿彌陀佛國土皆以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為增上緣。我讀到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的時候,我腦袋裡驚了一下,就是閃過一個問號,我說眾生的業力還可以說,阿彌陀佛怎麼會稱業力呢?是佛的業力,就是所謂佛願業力。因為在報德修德之中,皆可稱為業力。這裡希望諸位善知識一定要審視清楚,要審視不清楚我們就壞於修德差別,那阿彌陀佛的報德對你的攝化功德不能現前,你就會生驕慢心的,或者說邪見心,平庸心會生起,那你對佛的感激與贊歎隨喜,你就不得力,不能現前起作用。 二者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力所攝。 也就是說佛法力。那麼這二種不可思議力,能令眾生往生彼國,得以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不可思議,如下十七種,一一相皆不可思議。 阿彌陀佛國土的這個十七種莊嚴,乃至佛的八種自受用莊嚴,四種菩薩正修行莊嚴,皆一一不可思議,那麼這個國土亦是不可思議的,那我們五濁惡世的果報也是不可思議的,真是不可思議的。因果相續,不可思議。這個不可思議並不是讓我們麻木不仁的無記,不是這樣子的。是讓我們有正確的、恰當的正思維觀察方法,而可以了知。這個了知,就是不可思議智所現前。 至文當釋。 那麼下邊文字到了會解釋到。 “如彼摩尼如意寶性相似相對”者。 什麼叫相似呢?就是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及法藏比丘這個大願業力,還有阿彌陀佛成佛的善力住持二種法則的不可思議力,就像摩尼寶性一樣,各個眾生的需求不同,它會表現出不同的法則與效力。求衣者得衣,求屋者得屋,求珍寶者得珍寶,求飲食者得飲食,求什麼得什麼,就是如意摩尼寶性,所以“相似相對”,滿足眾生需求。借彼摩尼如意寶性,示安樂佛土不可思議性也。 那麼我們要順性修持,或者順阿彌陀佛的願力修持,都會得到這個如意的摩尼寶性。我在這個地方提示自己對佛法的一點感知性的東西吧,可能這個地方只可以作為一個參照。像出家遇到佛法,得很少很少的一點相似的利益。但在這個相似的利益中,說句實話遠遠超過自己對佛法的期盼。或者說我修證啊,我要學習啊,我能得到一個什麼樣的一個果報啊,遠遠超過了自己的期盼。我出家時間很短,或者學佛修持都很不得力,但得到的回報遠遠超過自己的願望,我真是這麼感受的。許許多多都是意外的給予的,就是佛恩德的布施、回施,絕對是意外的沒有想象得到。我周邊所有得到的佛法的利益,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都是超越了我的意願的,都是意外的加持的成就。所以說“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我是深信不疑的,沒有任何的疑慮,很難對它產生疑慮。 假如說我們順應阿彌陀佛報德的修持,這個願力的修持來念阿彌陀佛,你可以觀察到,你平時很多願望,隨時都會現前,會成熟的。當然我們說善的願望成熟好;不善的願望,忏悔掉也是有意義,不善的願望會有苦報的。 以前在桐柏山區的時候,我養成一個壞習慣,也不是故意念佛,就是晚上一睡覺就會念佛,閉上眼睛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那樣念,晚上、白天不敢想東西,白天知道打妄想,就會成就,隔不了一兩天就會出現這個事。後邊嚇得經常是一想東西就趴到佛前忏悔,不管想什麼,絕對不敢想。現在我的腦袋很少會想東西的,不敢想。你說那你就多想一點什麼能滿足自己願望的事吧?根本不敢想,我告訴你,因為你連成幾個事以後你再也不敢想了。主要是,我感覺到就是念佛的這種願望,一旦你隨順進去了,再讓你打妄想你也不願意打了,打了你肯定會趴那裡忏悔去,不管是好願望、壞願望你都會忏悔的。因為啥?你太害怕了。因為我們都知道我們作為一個凡夫有情的想法太亂了,一會這樣想,一會那麼想,它都會成就的時候你就害怕了。後來慢慢再看這個,原來這個思想是沒有善惡的,只有業習的善惡,只有認取的善惡,只有苦與樂的善惡。它的本質,我們說這個三細中,(編注:三細六粗:《大乘起信論》用語。三細與六粗之合稱。為根本不覺所生之三種微細相,以及更以境界為緣而生起之六種粗顯相。三細者,即無明業相、能見相、境界相,因其相微細難知,故名三細。所謂六粗,即以現相之境界為緣,所生起之六種迷相。)真心觸動之時是沒有善惡的,能所生起還是沒有善惡的,苦樂生起對待取捨之時才有善惡延續。這是這麼一個機制。 借彼摩尼如意寶性,示安樂佛土不可思議性也。諸佛入涅槃時,以方便力,留碎身捨利。 很多人都見過佛的捨利,我們這個地方有沒有佛的捨利啊?這上邊供的有捨利吧?應該有吧?也有,那個瓶子裡就是捨利。我們這一段可能在南傳佛教的這些菩薩們,經常給我們送捨利。 這個碎身捨利,捨利,與人作出世入世的福田、禅定的福田、忏悔的福田。所以說若是你得見捨利,於佛塔中得見捨利,一切眾罪皆能忏除。因為啥?它是出世入世的福田。所以在塔廟中如果要是有佛捨利,好比說經典、形象、塔、種種的這種碎身捨利,不管是骨、血、發、種種捨利,若作禮敬供養,皆能忏除我們無始以來不可思議的業力,令其還得清淨。所以就是這麼個例子。 以福眾生。眾生福盡,此捨利變為摩尼如意寶珠。 這個我是十分相信的。我以前跟許多人結緣過捨利,很多人給我打電話說他們結緣的捨利就長了什麼的,一個變多顆的都很多的。有的捨利一年就會長,一年會長,一年會長的。那麼捨利怎麼會長呢?這樣的人就比較勤於供養,勤於贊美佛的功德,多作善緣,這樣的人他供的捨利就會長。要不然那個捨利就會沒掉了。這個人多作諸惡,虛假欺騙,乃至罪惡累累之人,捨利守不住。你給他他也守不住,也會遺失掉。這裡我感覺就是所謂的“相似相應”的問題了。業力蒙蔽,就能使所謂的福盡,是你福德已盡,這個捨利就會走掉了。這樣的事情我也聽說了很多,我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遇到,我但願不遇到。 能使捨利增長是我們的願望。許多有成就的善知識,他們帶的捨利就不斷的增長增長……能廣泛的與有情結善緣,是這樣子。 此珠多在大海中。 這個摩尼寶珠有二種來源:這是一種來源,一種就是大鵬金翅鳥,我們這個地方沒有畫這個像,就是有的佛像上邊有一個鳥,很大很大的樣子,他們稱為大鵬金翅鳥。這個大鵬金翅鳥,它的飲食就是龍,就是海裡的龍,它用翅膀一打,把水掀開,有飓風嘛,那個龍就顧不住自己了,它一抓就把它抓了吃掉了,那個龍王,以前這供的有大鵬金翅鳥,我們收起來了,一抓就把它抓了吃掉了。它的心髒,它是世間最大的生命體了,它的心髒,它一死掉,心髒就會變成摩尼寶。龍王就說:哼,你還吃我,這一次可拿了你的心了。就把它當成裝飾品。 大龍王以為首飾。若轉輪聖王出世,以慈悲方便,能得此珠,於閻浮提作大饒益。若須衣服、飲食、燈明、樂具,隨意所欲種種物時。王便潔齋。 潔身,持齋,是過午不食的意思。過去的王者為了行法都是蓋一所新房子,挖五尺以下的土,現在印度還有這個習慣,挖新土。我們這一路去走的時間我還經常看到他們在路邊,都是女性去拿一個什麼容器,把土掏出來,他們和和泥,就稱新土,沒有污染的土,泥巴泥巴,塗牆壁什麼的,他們現在印度人還是那個習慣,他是這種習慣。那麼過去轉輪王為了祈禱就建這樣的房捨,新的房捨,然後去穿新潔的衣服,沐浴更衣,持齋,就是過午不食,然後再作祈禱,好比說一日七日這樣的齋戒清淨以後,再去祈禱。所以過去學佛的人做什麼事情都很在意、很在意的。像那一天她們女眾要求受那個什麼戒啊,那個祜巴溫尊那個菩薩就說你們先走吧,他感覺他要沐沐浴,他要去淨淨身,處理處理自己。 過去我們誦戒日,大家都要調整一下自己,到戒堂灑水,淨堂啊,來漱淨自己的身心,亦復如是的,這是很重要的一個修持。所以說我們好比說你要下山了,你要把自己搞的很干淨,自己住的用的東西搞干淨再下山,或者來了也那樣做,什麼事情都這樣做,就是一個潔淨的緣起。叫什麼呢?吉祥的緣起。齋戒清淨是一個很吉祥的事情。 現在人就心智顛倒,煩惱了就去干事去了,越煩惱越做事情做得猛,那就不吉祥了。那不吉祥的事一定不要做,發脾氣任性子的時候,一定要好好的去忏悔忏悔,等心智吉祥了,平和了,齋戒清淨了,再去做事情,你一定有個好的果報。你看這個修行很簡單吧。我們現在在這個地方的大部分都是過齋戒的,那我們就用喜悅的心來守護它吧,純潔的心。是這個意思。稱為“潔齋”。 置珠於長竿頭,發誓言: 就把這個摩尼珠系在百尺竿頭。 “若我實是轉輪王者,願寶珠雨如此之物, 願摩尼寶珠雨,讀雨(yù)了,就是普降的意思。不能雨(yǔ)了。 願寶珠雨如此之物,若遍一裡,若十裡,若百裡,隨我心願。”爾時即便於虛空中雨種種物,皆稱所須, 就是所謂的相似相對法,就是說你要什麼,它會給你雨什麼。你也不要疑慮,你說我也沒有見,我不相信有這東西。要這樣想你永遠都見不到了,你沒那個因緣了。反正是這個地方你要是不相信你就慢慢來吧。所以“皆稱所須”。 滿足天下一切人願。以此寶性力故。彼安樂佛土亦復如是, 這是舉個例子。這個摩尼寶珠是順應眾生的需求,各個給予利益滿足。那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呢,亦復如是。 以安樂寶性種種成就故。 “相似相對”者。 就像這個摩尼寶珠一樣,你需要什麼它就給你什麼,極樂世界的寶性國土亦復如是。我以前看到說阿彌陀佛如意功德摩尼寶號之時,我心裡很激動,這個摩尼寶號你要稱念就太好了,他有寶性功德之力,有不可思議佛願功德之力,有不可思議業力,也有不可思議的龍力,因為護法也會守護你,你要這樣念嘛,所以說五種不可思議力一時都可以具足的。你要相信了那你就會廣泛地利益世間的。所以稱為阿彌陀佛的萬德洪名為摩尼功德寶號,能入我們這個混濁之心智中,心智不得不淨,不得不具足,不得不莊嚴,不得不具足威德。那你要是不稱念他,不相印契的時候那可能就不是摩尼如意寶號了,那就不是寶號了。要在這個地方你要真正有一次的感知,這個阿彌陀佛的功德名號你念定了。這個總持法門不可思議。 彼寶珠力,求衣食,能雨衣食等物,稱求者意,非是不求。 我們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個願望也是要有所求的,有所願的。你說無求無依智慧力嘛,我不求了行不行呢?你要在妄想中生起這一念,不起作用;你要是隨順這一願,還是起作用的;但你要是作意中求,不作意中不求,恰好修持。就是我作意中我不疑不慮地求往生彼國,不作意就剛好安住,那你正是正修行發起了,作意不作意皆得利益。這是很重要的。 有的人說我不作意多好呢,但是還常常打妄想。你打妄想的時候你就作意往生彼國多好啊。說作意不作意皆得安樂,這樣修行就是圓滿的修持啊,就是與淨心菩薩同得功德利益。這是十分重要的。有時候我們會迷失這個東西,說:“作意是不淨意,你看,佛法要無染無著嘛,不求方所,不取不捨的這樣才是真正的修行。這是八地菩薩所守護,你要是沒有證得這個地方,還老老實實的去求。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挺好的。就是念生起的時候老老實實的去這樣求願,這是很好的。因為啥呢?你要是沒證得八地不退轉心智,你老老實實地求是十分有意義的。 彼佛土則不然。性滿足成就故,無所乏少。片取彼性為喻 那我們要順應阿彌陀佛的報德了,不需要求了;隨順阿彌陀佛的願力了,不需要求了;你會發現許多意外的給予,佛陀給你意外的給予;你要是感覺到不滿足,有所求的時候,不妨求;你要是知道阿彌陀佛國土願力名號的給予時,你不妨不求了。何以故?你在稱念的時候,就了了分明,念念能滿足你。那你要是感到我還是求好吧?那你求還是行的。所以求與不求皆得安樂,你不要畏懼,最主要要不畏懼,無畏懼心在這個地方就容易得到善巧。求也安樂,不求也安樂。這個地方一定要注意。說這個寶性滿足啊,所以“無所乏少,片取彼性為喻。” 故言“相似相對”。又彼寶但能與眾生衣食等願, 就是說摩尼寶珠能遂眾生的世俗需求,要衣物給衣物,要什麼給什麼。 不能與眾生無上道願。 阿彌陀佛就是滿足眾生的一切所願,不光是世俗之願,出世之願、無上菩提之願一樣能滿足。 又彼寶但能與眾生一身之願,不能與眾生無量身願。 就說這個摩尼寶你見到它的時候,它能給你一生之願。那麼與眾生無量身願,那是沒有這樣的事情的。阿彌陀佛的願力呢,可以給我們無量無邊的生命未來的延續的願望。 有如是等無量差別,故言“相似”。 他是舉的例子,說摩尼寶性與法性、與阿彌陀佛的願力的功德成就的這種佛力住持,與阿彌陀佛的業力住持、願力住持,與他的這個法力成就果德的願力住持、與業相的住持,種種住持的差異用摩尼寶來作個比喻罷了,都是具足的,能令眾生滿足,所願滿足,不光是一生一世,不光是入世間,包括出世間,都能滿足。 所以這個是觀其形體,觀行體相,這是第三重義。這個第三重義來給我們解釋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力,就是這二種力:一個是業力,就是法藏比丘出世善根的大願業力;二是阿彌陀佛法王善住持之力,這二種力:一個是因地力,二個是果地力。他說的因地力就是願力所現,果地力就是法性住持、法界之力,不可思議,攝化十方。那麼這兩種力來成就饒益有情。 我們再讀一段文字吧。 觀國土十七種 〖觀察彼佛國土莊嚴功德成就者,有十七種,應知。何等十七?一者莊嚴清淨功德成就,二者莊嚴量功德成就,三者莊嚴性功德成就,四者莊嚴形相功德成就,五者莊嚴種種事功德成就,六者莊嚴妙色功德成就,七者莊嚴觸功德成就,八者莊嚴三種功德成就,九者莊嚴雨功德成就,十者莊嚴光明功德成就,十一者莊嚴妙聲功德成就,十二者莊嚴主功德成就,十三者莊嚴眷屬功德成就,十四者莊嚴受用功德成就,十五者莊嚴無諸難功德成就,十六者莊嚴大義門功德成就,十七者莊嚴一切所求滿足功德成就。〗 先舉章門,次續提釋。 那麼在第三重義,所謂的器世間。器,有其二體嘛,一體就是器體中,有十七種莊嚴。這十七種莊嚴,有十七種莊嚴不可思議力,莊嚴功德力。我們若是能隨順這種莊嚴功德力,就會得到器世間不可思議的攝化,來成就我們願生彼國之抉擇。 那麼今天可能學習這一段文字也來不及了,我們明天繼續學習。謝謝大家給我這個機會。3、作願門
“奢摩他”雲“止”者,今有三義:一者一心專念阿彌陀如來,願生彼土。此如來名號,及彼國土名號,能止一切惡。二者彼安樂土,過三界道。若人一生彼國,自然止身、口、意惡。三者阿彌陀如來正覺住持力,自然止求聲聞、辟支佛心。此三種止,從如來如實功德生。是故言:“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止有三義
4、觀察門
“毗婆捨那”雲“觀”者,亦有二義:一者在此作想,觀彼三種莊嚴功德。此功德如實故,修行者亦得如實功德。如實功德者,決定得生彼土。二者一得生彼淨土,即見阿彌陀佛。未證淨心菩薩,畢竟得證平等法身。與淨心菩薩,與上地菩薩,畢竟同得寂滅平等。是故言:“欲如實修行毗婆捨那故。”
彼觀察有三種。何等三種?一者觀察彼佛國土莊嚴功德,二者觀察阿彌陀佛莊嚴功德,三者觀察彼諸菩薩莊嚴功德。觀有二義
5、回向門
回向門,也就是出功德門,前四門就是所謂的入功德修持,出功德門,這個出功德就是往返二種回向,在這裡邊提出,令我們審觀這個法則。二種回向
往相回向
還相回向
三、觀行體相
此分中有二體:一者器體,二者眾生體。
器分中又有三重:一者國土體相,二者示現自利利他,三者入第一義谛。
國土體相者:
“相似相對”者,彼寶珠力,求衣食者,能雨衣食等物,稱求者意,非是不求。彼佛土則不然。性滿足成就故,無所乏少。片取彼性為喻,故言“相似相對”。又彼寶但能與眾生衣食等願,不能與眾生無上道願。又彼寶但能與眾生一身願,不能與眾生無量身願。有如是等無量差別,故言“相似”。國土體相
五不思議
二力
相似相對
錄音整理: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