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法法師:往生論注講解 第九集
第九集 原文: 〖莊嚴無諸難功德成就者,偈言“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故。〗 《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我們這個《願生偈》的學習今天繼續進行,打開書的……,本子不一樣,我們做個記錄,做個記號就行。昨天我們把十七種國土莊嚴的前十四種莊嚴功德作了一個讀誦提示,那麼佛法的利益還是剖析在個人,每個人與法的緣、守護、感知還是參差不齊,所以得遇得聞者令其鹹得“遇無空過者”的利益,那沒有這樣的機制,佛法的利益是很難現前。所以說莊嚴功德的這種機制差別也是令有緣在這個順性的功德中不斷地純熟自己的本性光明的善巧使用,遠離無明煩惱業習的蒙蔽。 好,我們接著學習第十五種莊嚴: 十五、莊嚴無諸難功德成就 〖莊嚴無諸難功德成就者,偈言“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故。〗 那麼莊嚴無諸難功德成就亦復如是。“永離身心惱,受樂無常間故”,那麼引用這兩句《往生論》的偈子來告訴我們:我們依止阿彌陀佛殊勝功德的加持回施,能令我們永離身心的困擾。身心困擾的這種障礙在凡愚有情中,仗借自力實在是很不易的,如身心惱,如性別之惱,沒有兩個阿僧祗劫的修持,於佛法得不退轉之機制是不能成就的;沒有一大阿僧祗劫的熏修、兩大阿僧祗劫的成熟,女身之難是不能脫離的。那麼這樣就說永離身心之困擾,在佛法中這種不可思議的加持,只有阿彌陀佛這種甚深廣大的願力,能在我們隨順的剎那,使其身器——就是苦器、煩惱的心智得一個徹底的改變。無間的安樂,也就是法性之樂,無有造作之樂真正的生起,也就是所謂的寂滅樂。 因為我們在有為法中、對待法中、善惡法中、得失法中,已經擇取得甚為純熟了、十分地純熟。所以凡有舉念,難以離開對待,那麼就會產生對待擇取的痛苦,就是能所就會造就出來種種粗重的塵垢與煩惱。若是我們能在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殊勝的功德加持下,此身心的苦惱與阿彌陀佛的願力為已命的一念的隨順中,我們粗重的身心煩惱就變作智慧之體、清淨妙用之心。 那麼你說有這樣的機制嗎?要沒有這樣的機制,佛不名為佛。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諸佛的這種大功德成就、圓滿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果地的這種不可思議的加持力,眾生有一念隨順分,決定得不退轉,於無上菩提直趣成就。這一念也就是說實際眾生無始以來倒見、蒙蔽、身心種種苦患,實在無力減損阿彌陀佛,乃至十方諸佛,乃至一切眾生本源心智,實在是無力減損它的,也沒法蒙蔽它、毀壞它,只是在虛妄這種業流中自诩蒙蔽,就是我們強執著這種蒙蔽,以為已命,以為自己的身心世界。那我們一念隨順佛願,隨順佛力,此不實的、虛妄無自性的苦惱,那麼就從我們這種自性中、自性的光明照耀下直接能認取他。他的本質就是所謂的無量壽、無量光,也就是一切諸佛所親證的大功德相。 為什麼凡夫要熏習這一個知見呢?也就是我們學佛的一個下手的最殊勝方便,所謂的最殊勝方便能令我們離開這種淨濁的對待世間,受寂滅清淨之樂,乃至說莊嚴不可思議之樂。我們所有的身心苦難,必然來自於無始以來我們造作虛妄的執著與執著的這種認取。我們可以平實地回憶觀察自他或者說依正二報中的這一些身心的苦惱,就像世尊證悟之時說,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那就是一切眾生本來永無苦惱,永遠應該受法性之樂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身心苦惱逼迫呢?就是妄認虛妄的這種所謂的虛妄業、業相,沉淪於此。那我們信順彌陀的教言,會得到“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的利益。 它是接著昨天的莊嚴受用功德承上啟下的一種言教的機制。前面講受用功德者“愛樂佛法味,禅三昧為食”,以“禅三昧為食”,能順佛願,知佛願,以佛願為命。那麼這樣的身心惱、身心的苦患就會永遠得以出離。何以故?無有眾生在不可得虛妄苦處去執著追求它。但我們以為業力有實,那就未隨順佛所給予的或者說我們本具的這個佛法法味、三昧之樂。那要是真正體會到佛法的三昧之樂,世間的一切苦患、不實的苦患瞬間就會化作所謂的佛陀的願力,轉身利益世間。 這轉身能不能利益世間呢?我們看下面的偈贊,第十六門。 十六、莊嚴大義門功德成就 〖莊嚴大義門功德成就者,偈言“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故。淨土果報,離二種譏嫌過,應知。一者體,二者名。體有三種:一者二乘人,二者女人,三者諸根不具人。無此三過故,名離體譏嫌。名亦三種。非但無三體,乃至不聞二乘、女人、諸根不具三種名故,名離名譏嫌。“等”者,平等一相故。〗 這是第十六莊嚴大義門功德成就,來闡述極樂世界大功德相的與他方世界的差別。 “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 極樂世界所有回施,皆是平等清淨之回施,往生彼國,身相無異,皆具種種相好與莊嚴,所以這個地方就是“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這個沒有譏嫌名,譏嫌名尚不可取,況且根缺及二乘種性呢?在這個地方把根缺、女人、二乘這三類放在譏嫌名之類乃至譏嫌之報,來作一個匯總。極樂世界遠離三種過。 淨土果報離二種譏嫌過,應知。一者體,二者名。體有三種:一者二乘人。 那麼就把二乘人從初果到四果,四向四果,中間這些智者、聖者、於佛法得不可思議的解脫者,在這個地方怎麼會稱為譏嫌之過呢?因無大慈悲善巧故,但以自力取滅故,所以不能發起廣大善巧故,那麼稱為佛法中譏嫌。如了義教言中說,此聲聞心智者,是為焦芽敗種。但是聲聞法不可滅,聲聞法是出世善巧,聖者所守護,是大乘之機制,是普利有情之威德所在。這個在就是它可以證取回小向大之善巧,這個機制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在佛法中又稱聲聞乘為根本乘、根本守護,能令佛法住持延續在世間。那麼這二乘人,就是二乘闡提之類,執著於寂滅,成就於斷滅之相,所以不能普利於世間,這樣的心智是不可取的。那麼要證得聖果,二乘聖果是不可思議的,但以這種祈禱,回小向大,即是不可思議聖功德智大菩薩善巧者。所以這是一個執著之說,我們稱為定性闡提。 二者,女人 因為欲界方有這種男女之別相,那到色界有情,此身即散壞了,就是對待這種命相已經散壞了,象禅天皆以自身受用具足而安住於生命之中,所以得禅味之樂,從初禅到四禅,那麼就在這禅定中。那欲界眾生善惡交替所不及,像我們在這個欲界有情中,皆以善惡來分辨於苦樂,也就建立男女淨濁二法,在得失中徘徊猶豫,所以稱為六道輪回之機制。 那麼女人她是一種欲界的標相罷了,不能說極樂世界只有男人,似乎這種說法有點勉強一樣的。他這樣講是一個機制的對比,就是說非欲界攝,非欲界欠虧所現,因為男身女身尚不可及。我們因為久久地沉淪在欲界,對欲界的這種心智生命種子相已經認取了、抉擇了。就象《楞嚴經》所講,為什麼會有引發男女二相?欲界有情因為二種心性的變異,所以共向的吸引而產生男女二相,那麼這二相實在就是得失相、善惡相、淨濁相、天地相、對待相所幻現,無有其實質。這段無有女人是作為一個這些對待與無明的一時匯入法性之清淨表達。 三者諸根不具人。 “諸根不具”,象我們說眼耳鼻舌身意,這是六根六識再加上六塵延續著這個世間。那麼這個根不具,我們可以觀察到周邊的現狀,在出家法中六根不具過去是不允許出家的。那我們從人壽五十歲到人壽七十歲,或者說人壽百歲以內,六根不具是比較普遍的一個現象,所以過去出家法中,是甚難成就的。世尊在世的時間不管種姓,若是六根具者皆可以出家行作沙門,住持正教,所以以前世尊在世時印度四種種姓都可以出家,但六根不具,有多種遮難之有情是不准出家的。實際根性不具也是善根不具的這種不成熟的一個標志,這也是最主要講善根不具、福德不具的一種說法。 無此三過故,名離體譏嫌。名亦三種。 這個名字。 非但無三體,乃至不聞二乘、女人、諸根不具三種名故,(名離名譏嫌) 就是惡名尚不存。我們在這個世界上,這個對待的世界上,往往隨順著順心,順自己感知的語言,就是喜歡聽好聽的、相應我們心智的一些語言,對這種譏嫌名、不相應的語言、惡名往往就經常會聽得到的。在這個娑婆世界中,善惡是對待相,基本上就象我們這個日月二輪一樣表達著天地之間的相,一半一半那個狀態。所以有善名就必然有譏嫌名,極樂世界無有此過。那我們在隨順阿彌陀佛這個殊勝功德往生彼國的願望的抉擇下也會產生這兩種功德,遠離世間譏嫌染著,成就清淨平等心智,以清淨平等心智善觀察世間,或者說抉擇清淨平等心智,不以譏嫌心、虧欠心、不具心來審觀世間,以具足福德心、圓滿心智來審觀。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法的機制。 等者,平等一相故。 此雲何不思議?夫諸天共器,飯有隨福之色。 我們現在可能也會有這樣的感知,好比說人對飲食的這種感知差別,南北方人差別很大,東西方人吃飯的差別也是很大的,就是對色味的這種感知,隨著福德因緣具與不具。他這舉的是個天人的例子,諸天怎麼來……,我們要是用自助餐的時間,我們都會看得到,這差別十分大的,同樣這一盆一盆的東西,拿這個碟子去取這個飲食,各人的心理差異十分大十分大的,所以隨福各顯其取用,有別之說。 足指按地,乃詳金礫之旨。 我們都知道世尊尤其在講經中,有菩薩來問世尊說:世尊,十方諸佛鹹有自己的清淨報土,七寶為地,何以世尊偏居於此五濁惡世沙礫之土這樣的一個世間呢?這時釋迦牟尼佛足指就按地,大地變成金琉璃色,七寶所成。這是這麼一個公案。(編注:《維摩诘所說經·佛國品第一》:爾時捨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薩心淨則佛土淨者。我世尊本為菩薩時意豈不淨。而是佛土不淨若此。佛知其念即告之言。於意雲何。日月豈不淨耶。而盲者不見。對曰不也。世尊。是盲者過非日月咎。捨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捨利弗。我此土淨而汝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捨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捨利弗言。我見此土。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捨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捨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捨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捨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捨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莊嚴。) 而願往生者,本則三三之品, 就是九品往生。九品往生實是隨順九界眾生心智願力差別,相應不相應,取用之別而顯現九品差別,佛陀親證果德是平等回施的。所以三三品往生,三三品之說,是順應眾生愛樂之說,業力標相之說。 今無一二之殊。 沒有差別的。那麼一個是果地覺,一個是因地的隨順取用。要是說但是往生報土,無有差別,往往一些不信因果有情,就破滅於因果法則。在我們國內從九五年有一段(時間),大家接觸到日本的一些淨土法門的教言,很多人就藐視於因果一法,認為阿彌陀佛清淨的教言平等一味,可以不計於因果。這個要是真正隨順佛陀的願力,於一切善惡果報面前無畏無懼,不妨此教;但是擇取善惡有情在苦樂分中,尚染著得失中,尚計較之人,作此說實是欺騙,是自欺之心中流出來的所謂的壞於因果法則的一種不健康心智。 當時對這個地方,常年之中我一直在這個地方抗爭。我認為什麼呢?我們要隨順佛願清淨平等,隨順佛的果德之力,決定一味真實,令一切眾生得以度脫,無二無別,成就菩提,這是決定不虛的,但決定不可壞於世間之因果。壞於世間因果它有一個什麼樣的惡劣的果報呢?就會令眾生肆無忌憚,惡報一來,在凡位故,所以不能荷負,這類事情我見到的是極為普遍。那我們要是真正地隨順佛願,隨順佛力,任運往生,無畏無懼,一切果報——善惡苦樂果報現前之時,清淨面對,贊佛恩德,透視本源,那你是不可思議的修行者。若不抉擇於此,那不如念佛深明因果,安住本位念佛就是智者所行。這個智者不管世俗之智或者出世之智,二種善巧,鹹能成就。 這是一個特別大的法則問題。怎麼說呢?在這個地方希望諸位善知識在無有譏嫌過這個地方要深深地思維。淨土法門在我們中國的傳播這種機制、模式是很多的,但你是不是真正能隨順阿彌陀佛果地覺、大願力呢?能隨順著我們的法性真正的這種所謂的無造作的延續呢?要是自性光明中照耀著未來,那這苦樂你是不計,善惡你是不可得的,凡聖是不可知的,那進趣無造作的這種所謂無量光壽中這種真正的安住法則,那是不可思議的,這個地方它決定不會破滅世間因果的。何以故?他是以平等法則利益世間,非因果法所攝,所以三界不系,導歸極樂,皆是平等一味之法則。這個地方要是用得不好,那就會出現一個大的過失、過患,就是以凡夫心智縱容業習,用阿彌陀佛廣大平等之教言,在這個傘蓋下面,造著自己的業習,那就會得到不可思議的苦報,而不能面對與承受。這個機制問題,我感覺還是個激發所運用的問題了。 所以這個“今無一二之殊”。 亦如淄渑 山東省內,是個縣名,下面是條河,可能說都是河水的意思,就象這個河流歸海是一樣的,可能是這跟昙鸾法師所居住地有關系。 亦如淄渑一味。焉可思議? 阿彌陀佛這個教言的確是回施我們清淨平等的教言,那我們在這個地方擇取之時,或者說隨順之時,是依佛願還是依業力業習?這希望諸位善知識善自觀察。好我們看看第十七種莊嚴: 十七、莊嚴一切所求滿足功德成就 〖莊嚴一切所求滿足功德成就者,偈言“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故。〗 今天有一個居士給我打電話。大概是三年前,這個居士說我誦經一天誦四十九遍《普賢行願品》,《普賢行願品》說眾生所願樂,隨順能滿足,求什麼得什麼的,我有什麼願都可以的,一天誦四十九遍經典。我舉這故事,大家不要猜什麼人就對了。我要發多少多少的財,我要做多大的官位,然後就一天四十九遍《普賢行願品》,結果念了半年,不光財沒有發,官沒當上,可能吃飯都成問題了,對象天天就和他鬧,要養孩子,要養家庭,你天天這樣讀來讀去,你什麼也不過了?就來找我說:“這佛法欺騙人啊,說所願樂都能滿足,怎麼這不能滿足呢?我誦誦經就要點財呗,發點財呗,就當當官呗有什麼呢?那這個眾生願樂能滿足這不是虛诳之語嗎?” 所以這個是從妄心中推導出來的,沒有隨順佛教的教義教理來審視佛法給予的真實功德,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現在在世俗中,這樣的心理是很普遍的,基本上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出家在家的菩薩,就是做了一段事情以後,然後就來說:我這個要求,你這經典上這樣說,我沒有得到滿足。在天津也有這樣的事情,他們修藥師法來說:我們要修藥師法。干什麼?想發財,發財才能做世間事,才能做出世間的供養。我說你要把心智搞明白,有兩種福德:一個有人以欲勾來接近佛法而證得佛法的不退轉的智慧與善巧,與佛結甚深因緣。這是我們出家人的願望,因為他貪欲世間的五欲、權勢什麼的他來學佛,我們也是鼓勵的。他們這一類人的心理,他們想假著佛法來達到世俗的這種滿足,名聞利養的滿足、財色的滿足,那麼我感覺是各得其所吧。往往世俗的心願他得不到滿足,他就有怨恨。 〖莊嚴一切所求滿足功德成就者,偈言“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故。〗 這是以阿彌陀佛殊勝願力,隨順願力故,而得到滿足我們現前的因緣。就是你要由隨順分而得到滿足;你要想拿自己的妄想業習造作,你得不到滿足。因為你是延續你的業力,並不是延續佛陀的威德力與果地不可思議之力,所以說那滿足不了的。有人念《藥師經》,《藥師經》上講:求財富得財富,求男女得男女,求什麼得什麼。他就說:哎喲,這可好了,我就念藥師佛,我要什麼得什麼,我要個房子,我要台車子,那這個是延續的虛妄因緣,而不是隨順佛陀的願力來延續這個清淨的智德,可能比這個房子汽車要福德因緣大得不可言及的,但他是不會要的。 那麼這個願樂能滿足。所以有四十八願說,有阿彌陀佛殊勝願力說,因為我們要隨順法性來觀察世間,這世間就是個大摩尼寶,一切皆隨順法性守護者,而得以隨順給予。像我們不知這個摩尼寶的,就會以掠奪、狹隘、貧瘠的心智,去掠奪這個世間,極狹隘地逼迫自己的這個心,逼迫自己的業相成熟,所以多在貧窮、貧瘠、虧欠、怨恨這種徘徊中受苦報。那麼這個機制我感覺到我們學佛人自他二種認識中一定要清晰,所以隨順阿彌陀佛的這種大願力功德的回施,照見自性的清淨本源,福德具足,所以能滿足一切現緣,那的確是真實不虛的。 那麼今天這個菩薩給我打電話說這個事情,說法師三年前你老人家是慈悲的,就是怎麼樣怎麼樣的話,說以前有誤解,就認為佛法怎麼這個樣子,經過幾年的實踐,了解到佛法究竟是什麼樣一個作為。 此雲何不思議?彼國人天,若欲願往他方世界無量佛剎,供養諸佛菩薩,及所須供養之具,無不稱願。 他是這個來解釋的,順法來解釋說:供養之具得以滿足;神通善巧得以滿足;福德因緣得以滿足;衣食受用得以滿足。這個滿足是往生彼國,實際說就是隨順佛願力故,而得滿足,得法滿足。得法滿足的親證而得一切受用滿足,那世俗滿足自然也就囊括在裡面了。象我們對世俗這一點偏執的要求實是很狹隘的,也就是很羸弱的一種貧賤的受用。這個沒有什麼,可能就是一個認知的謬誤處。那麼這個諸供養具,我們讀《大方廣佛華嚴經》那裡面十方諸菩薩供養釋迦牟尼佛的那種妙香雲樓、璎珞雲樓、天衣雲樓,什麼無量無邊的這種珍寶雲樓,言不可及,充塞世間,隨心供養,所以得以心智莊嚴,富有滿足。那象我們這一點人間或者欲世間的一些受用,它有極大的局限性。 又欲捨彼壽命,向余國生,修短自在,隨願皆得。 我經常也聽到他們這樣講,說往生阿彌陀佛國土不行啊,我希望有雜居眾生,就是有男有女的這樣的世界,我們往生極樂世界都是男人有啥意思?實際這都是顛倒妄想心智所殘留的一種知見,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給它剖析一下,令此類有情亦得愛樂彼國,就是願生彼國。說往生彼國以後可以到十方剎土,一切濁土淨土中自在游化,不捨方便的,就是你會得不退轉的。那麼這個不退轉並不因為到濁土,或者有濁染之心,或者說有度眾生之願、利眾生之願,甚至游戲娛樂之願也不能埋沒,就是也會於佛法得不退轉。所以“修短自在,隨願皆得”。 這種廣大的利益非世俗人所能知曉,非我們世間的這些虛假的名聞利養、世俗的這種所謂的強化的這種高樓大廈所能比擬的,它是不能相取代的。最主要就是可能是一個對這種大願殊勝功德,好比說世尊在四十八願中講:往生彼國的人具一切三明四智五眼六通,具一切大方便力,一食之頃可以游歷無量的他方國土,供養他方世尊,以種種妙供養具隨心供養,這個自在是分身無數,可以游歷十方國土。(編注:《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發大誓願第六》: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為眾生故。被弘誓铠。教化一切有情。皆發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賢道。雖生他方世界。永離惡趣。或樂說法;或樂聽法;或現神足。隨意修行。無不圓滿。我作佛時。生我國者。所須飲食、衣服、種種供具。隨意即至。無不滿願。十方諸佛。應念受其供養。若不爾者。不取正覺)那我們在濁惡世界,你就是再享受人間的一些作為,它也是受極大局限的。 有人說,我也聽這樣菩薩講,說:“我這個人講現實,我講實實在在的,你這是玩虛的呗。”那要有這麼狹隘短淺的心智,此人福德因緣尚不成熟,與這一類人可以與他福報作回施。就是說你這樣人念佛,亦得不可思議的世俗福德,這是決定的。何以故呢?我們念阿彌陀佛可以遮蔽我們世俗染著的過失、這種過誤,令人趣向於清淨法則,福德成熟。所以對此類人亦要勸其念佛,不捨棄此緣。所以令一切眾生隨順阿彌陀佛殊勝願力,能滿足一切願,這是真實不虛的,從根本上說是真實不虛的,包括世俗願望也能滿足。只是說急於功利之心,多有遮蔽。 好比說一個人他貪圖世間的財色名食睡,他念佛也能得到相應的地方,但太急於功利了,強制性的肯定會受惡性果報,那他會催熟自己的惡性果報。他要是隨順著念佛,自然顯現的這名聞及利養,那也是沒有什麼的,很自然的。有的人急於趨於功利,就是殺雞取蛋之作為,那會受到惡報的。這樣我們可以觀察,從自他二種因緣中可以看得到的。 所以說“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是真實不虛的。那麼這十七種莊嚴對我們有情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個自我心智的觀察,也是彌陀報德回施的觀察,也是以佛願為已命所受到的真正的安樂的透視。要不透視這一塊,我們可能就會出現其他的問題,甚至不正見。 因為在淨土法門中,不正見比較普遍,這種不正見就是所謂的以世俗心推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功德,以分別心推導不可思議的法性,廣大心智、廣大善巧的這種本源心智被自己現前的業習蒙蔽,所以不能相應故,會受種種苦報。 未階自在之位。 一般的對比而言。 而同自在之用,焉可思議? 這從相似的法中可以抉擇一下,我們比喻說,相似法比喻說,就是很難用一個定義把它表述出來。那麼自在之位,多是說八地不退轉之位,阿毗跋致為自在位,此位按通教中皆是八地以上的菩薩,於法、於種種報德中得以無作意修持的善巧,所以得以自在力。從一切聞法行法、利他自利二種法則中,鹹有無退轉之機了,沒有退轉之機了。這時候諸佛世尊會加持勸請此類有情住廣大善巧威德之中,不要取滅。過去說七地以往,就會有這樣的因緣了,就是七地進趣八地的時候,他就會有這種取滅之相,若是諸大善巧者不做勸請,他們就會象聲聞一樣取滅,有余無余的涅槃,無余涅槃會作取滅之相。 “未階自在之位,而同自在之用”。我們凡夫之類有情,你不要說八地了,我們現前的煩惱伏尚不可伏,斷尚不可得,你怎麼能與八地菩薩同一類比呢?那以阿彌陀佛願力故,隨順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這個功德回施,以阿彌陀佛願力的這種果地的心智,或者說果地的加持,能令我們凡愚有情同自在之用。 這一段話,這兩句對詞——“未階自在之位,而同自在之用”,一定要引起我們的思維與觀察,不可輕易帶過的,一定不要輕易帶過。有時我們學法會把一些名詞跟自己不關聯的帶過去了,這就是淨土法門的一個特定教言,或者說它的威德利益所在。淨土法門它別就別在這個地方了,與其它法不同就不同在凡聖同一受用,這就是清淨平等覺的回施。就是清淨平等覺的回施令凡愚有情、熾盛有情同得平等饒益,這是最不可思議的地方了。這是學習其他法門所不許的,就是其他法乘教義中不許這樣的說法的,唯獨淨土一法,在這個地方是特許之教。 過去的善知識舉這樣的例子,象一乘載負,就是一個大船來載負凡聖智愚有情同度彼岸,不管是智愚、南北、凡聖,只要被載負者,同一法味,同一得生。所以依佛願力故,入佛智海故,同得解脫,同得成就。這是凡聖同修的特定的一個功德利益,這唯有淨土法門在這個地方是特定的,在許多教言中,多有擇根擇行的,在此種回施中沒有擇的。 剛才我們說“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那求世俗的人,他要執著於世俗,雖然是平等的回施,那隨類而取用了,回施是廣大清淨的,那你要是真正地徹底隨順阿彌陀佛的願力,那麼就是凡在凡之位,受用不退轉之法益,所以一生即得不退轉。這是淨土法門十分重要、十分重要的凡聖同修,一生住不退轉的根本教言,歷代祖師莫不傳承,莫不在此熏習、傳達、實踐。這是淨土法門與其他法門的一個特定的差別,並不是說其他法門沒有善巧,不是!就在淨土法門的這個機制中,你看我們淨土法門一提就提出什麼呢?凡聖同修!一生即得不退轉!現生即往生此極樂世界!這樣的教言,你要是搞不明白,就會做其他的機制,去把淨土一法的特定的教言混淆在其他法中了,就在淨土法門中得不到真實的利益,那就反而可惜了,就說我們得遇了這樣的機制,就反而可惜了。 就象我們有人坐過船,象在大海上,有輪船,也有汽墊船,也有兩棲船、可以飛行的船還是有的,都是在海上運行的。那麼這個法門不同,都在海上運用,它也是表現不一樣的,它的機制是不一樣的。那我們怎麼樣來區分這種機制呢?就是你要被它載負,要隨順這個法則才能被這個法則載負。好比說它是兩棲船,它可以飛行的,你非來揣度它說我坐在水上,怎麼蕩怎麼暈,那樣是不行的,它不會是一樣的機制的,就是所載負的工具、法度、法則是不一樣的。 希望諸位善知識在這個地方有一個正思維觀察,這是一個特定。在這個地方象這個本子上,他都有圈點,過去的善知識在這個本上圈點,象這些話他十分注重的圈點,就是淨土的教言機制中他就會圈點圈點的。為什麼要圈點?它是重點所在。 象這個“未階自在之位,而同自在之用,焉可思議?”但我們平時要是不去注意它,就一帶而過了,這就是一句話,與你沒有太大的關系。那要是注意了呢,你就不會擔心你在凡位,這種於佛法的受用問題了。你說我就是個凡夫,我具足煩惱業習,那我得不到這樣的利益,那一下子就把自己的淨土因緣否定了,把淨土法門的回施利益、平等回施的利益否定了,就是失之交臂,我們還是說去寶山而空手歸了。 好,我們看下面的文字。 示現自利利他者 〖略說彼阿彌陀佛國土十七種莊嚴功德成就。示現如來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故。〗 言“略”者,彰彼淨土功德無量,非唯十七種也。夫須彌之入芥子,毛孔之納大海,豈山、海之神乎?毛、芥之力乎?能神者神之耳。是故十七種雖曰利他,自利之義,炳然可知。 善哉!他後面作一個總結,對十七種莊嚴功德作一個自利利他的總結。昙鸾法師在這個文字中比較平白簡單地把淨土教義依止著《無量壽經》、龍樹菩薩、天親菩薩的教言,這麼次第地傳下來了。他這種傳下來就是讓我們來接受面對。那有的人說我機制不成熟,那不成熟慢慢地來,總是要慢慢來的。因為對淨土教言,說實話善根不成熟者,也是聞若未聞啊,甚至有其他的疑想都是可能的。我們看它的文字: 示現自利利他者, 略說彼阿彌陀佛國土十七種莊嚴功德成就。示現如來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 我們知道阿彌陀佛國土的依報莊嚴,此依報莊嚴,這個大功德相實在是利他所特定設立,因為以利他設立故,而得自利具足。這正是諸佛菩薩所行善巧利益所在,徹底破除了我、我所,普利十方有情,安立清淨國土,自利具足,清淨具足故。你看我們現在學佛的人有時候會產生一個錯誤的知見,在我、我所的這種粗重中不斷地培養。象我們學比丘戒的時候講那個“三細”,“三細”這個名詞要是哪一天有黑板可以給它寫出來,在家的居士也可以學一學,這也是個名詞。在這個名詞中,它會比較細的剖析我們真性一動之剎那產生的第一知見,然後延續出來的能所二法的這種粗相,後面會有六種粗重。 現在看到學習佛法的有情,表現六粗的人是甚多甚多的,執著於外相,沉染於這種濁垢,就是說不知萬法唯識所現,唯心智所照耀,唯自性所流淌,蒙蔽於外境之中,所以會生喜厭之感、苦樂之感、得失之覺,蒙蔽自心,那麼就在這苦樂中延續種種業,那六粗中有深刻的比較細膩的宣化了。現在的學佛的就是這種機制比較多。像阿彌陀佛的教言中,實在是直接就破除了我、我所的一個清淨教言,說阿彌陀佛大功德回施令一切眾生得見自性圓滿,遠離造作故。我們說造作就是能所二法,雖然是二細,這個細眾生不能覺知,要能覺知這個法則了,象宗下人說你必然是證悟之人,或者說信悟之人,或者說有所悟處之人,理解不相干的。(編注:三細六粗,起信論所明。三細者,根本無明相也。六粗者,枝末無明之相也。) 今天一菩薩打電話就說他對這個法性證悟的過程,他就講:在了解法性之剎那,心生光明,看一切事情都是明亮的,無所掛礙,無所對待的。我說是,這是法界心智的少見分,它不是具分,具分如摩尼寶,映徹於十方,殊勝莊嚴功德一時現前的。你要是對法性沒有認取,隨順佛力甚為善巧!它直接可以破除我、我所之蒙蔽,就是能所之蒙蔽,我、我所的蒙蔽,就直接地得見第一念清淨。就是你那個念一生起來,你不要蒙蔽它了,你要知道它,就是要念阿彌陀佛了,要知道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是自性的願力了、自性之力的光明了。這個地方能直接透視,當下當念而認取自性,不被下面的“能所”蒙蔽了。 我遇到一些學教的菩薩們,對教下我還是十分的尊重,現在是十分尊重。這種蒙蔽比較多,作意理解之蒙蔽,就是在名言上作意蒙蔽了,就是他理解與蒙蔽,我理解,所理解,我能理解,我所理解,所謂能所就產生後面的業習——驕慢。就是他聽什麼東西都用他理解、所知來蒙蔽一切心智,就是一切外緣。所以就是把所學到的一些教言去覆蓋任何的心智的差別,就是自性的流淌,所以不見自性之光,多被虛妄名詞所蒙蔽了。他那個理解都是對的,能所都不會錯,但是後面會延續粗重的煩惱,就是驕慢與邪見,很苦很苦的,這一個地方不脫落,過去說但知名言,不知真實心智,證不得心智善巧的。這樣人很粗重的,表現得很粗重,很自以為是,很苦的,就是表現得很粗重,慢心十足,調柔一分也沒有的,十分的累——這樣的人。 那麼阿彌陀佛的這個教言中,他直接把這個地方剝離了,就是當人當念當下來認取自性,所以阿彌陀佛清淨回施,令眾生於心念中直得不退轉,就是用心念的當下來認取。他就把這個能所二法在一念萌動之時就給你喚醒出來,南無阿彌陀佛就喚醒出來。 這個自利功德,示現如來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這功德力的確可以使我們於現下一念,當下一念,抉擇無畏,要不然你在能所上會產生畏懼的,你說我這一念清淨會不會有什麼得失呢?你不會有這樣的想法,因為阿彌陀佛回施給你莊嚴清淨,真實不虛,任運無畏無懼,在現下這一念中抉擇。象般舟行法是一樣的,所謂的當下修、當念修的抉擇。所以以摩尼寶號認取心智,而不是以能所延續這些所謂的名相來蒙蔽自心。這是一個特別大的問題,也請諸位善知識在大善巧處著力用功,在這個地方善巧處用功。這是一個親證法性最直接的一個善巧了,最直接的一個善巧。 在這個地方要能生起無畏的心,人很容易證得三昧,相似三昧,能進趣一相一行或者說念佛三昧的,很容易的。因為它本來就是自性之萌動,就是說我們這個覺性真性的生起之剎那照耀著世間,說一切外相一時顯現,都是清淨真實的。那你照耀不到的,阿彌陀佛的這個無礙光、智慧光、歡喜光、清淨光要多多的存念,以破除我們那種妄執分別的我所心智。那種識心會把你蒙蔽得十分深厚,你認取得越重,你那個執著也會越重。所以煩惱障與所知障,所知障最難破除,象這個破除所知障的,象阿逸多這樣的菩薩,世尊要以佛力來破除的,所以佛告阿逸多勿住珍寶成就牢獄。那麼我們在凡愚這個層面的有情,你怎麼來破除自己的煩惱障與所知障呢?這個真是希望我們每一個菩薩對自己要生起責任感。 “示現自利利他者,略說彼阿彌陀佛國土十七種莊嚴功德成就。示現如來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故。”為了利益十方有情阿彌陀佛建立清淨國土,立四十八大願,以四十八大願普利十方有情而現自利圓滿。他這自利圓滿,實是不為自利,但為利益饒益十方眾生故,建立清淨國土,建立因地殊勝莊嚴,令一切眾生進趣菩提善巧,所以得以利他的這種功德成就故。 言“略”者,彰彼淨土功德無量, 象這十七種是略舉彼器世間,就是依報所現的功德莊嚴,那麼此無量無邊的阿彌陀佛國土莊嚴、無量無邊的莊嚴實質內涵,十七種只是略舉罷了。就是給一斑一孔,就是讓我們大家有一個透視的機會,這樣一個因緣所現。所以為彰彼淨土功德無量故,設置的這樣一個十七種莊嚴。 非唯十七種也。夫須彌之入芥子, 我們都知道一個小世界就有一個須彌山,須彌山腰是細的,山頂是大的,山頂上住著忉利天,忉利天不以日月為取明,以自身光明為明。四大天王在半山腰住,以日月二輪為光明相,人類我們閻浮提就在這個日月二輪下面,取日月之明、燈火之明,自身無明,我們自身沒有放光的機制。古來以久的一些善知識乘願再來,或者說天界來的有情降生這個世界的,還會自身有光的。象我們中國有這樣的記載,象著《華嚴經》疏鈔的那個李長者(編注:唐代棗柏大士李通玄著《新華嚴經論》),他身體就帶光的,晚上看書沒有光相就把肉一扒開就可以照,自身光明尚未有徹底泯滅,自身還有帶光的。 你要是有禅定也知道,一入禅天光相是自然的。有的人看書看書天黑了根本不知道的,還是一樣地看書的。因為什麼?他入正定之相了,所以說光相不泯,就是光相不會變化的。就是所謂的正受力現前了,光相不泯,就是光相不會黑下來了,他沒有那個東西,他是次續相續的東西,是這樣子的。 那麼須彌入於芥子,我們都知道芥子有多小的,芥子我們都知道的,因為芥子我們要用手粘上那個東西的,我們現在吃芥子油的也有,嗆鼻子的那個玩意,就很嗆很嗆的。那麼芥子很小很小的,就是想捏都很難捏到它,要用手指頭沾一沾它,這樣一個芥子。芥子能把須彌山給裝進去,所以“須彌入於芥子”。 毛孔之納大海, 那你想象,你怎麼能想象這個事情呢?毛吞大海怎麼敢想呢?你思維怎麼想呢?佛法裡如是教育亦復如是,非你心力思維所能涉足的。但你要說我就思維,那你就慢慢的想吧,那你怎麼辦?那所知障就把你障在你那個思維的量中,不得趣入這個無盡的善巧之中,就是大吞小,小吞大,大小互容,你不知。所有的知都是你心智的礙,心智無礙方知芥子能納入須彌,毛能吞於大海。你心裡有障礙的時候,你那個毛吞大海你怎麼來吞的?你吞不下去啊,怕你吞不下去吧?所以在可思維心智中,是當下受阻的,你是沒法去接納這種知見的。 豈山、海之神乎? 那山能變大變小嗎?密勒日巴給岡波巴他們做過這樣的試驗,在藏傳佛教有這個故事。有一次密勒日巴跟他這些弟子去傳法,天上下雹子了,密勒日巴就拱到那個牛角裡去了,躲在牛角裡給他們說法,這牛角也不增大,你也不變小,他怎麼裝到裡面去呢?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那思維怎麼能思維呢?我也不知道怎麼思維,我也想不懂,我感覺大家也可能想不懂,你若能想懂,你告訴我,你怎麼想的,真是我想不懂啊,誰要是這個想法能想懂告訴我呗,我想了好多年也沒想懂。這不是思維智所能帶來的,所以我們可思維智這個智慧是有現量的,不可思議智是有一個量的無窮思議智,你要不可勝智、不可稱智,這個智慧的差異差別太大了。我們要用思維智,這個量實在是不好搞。 毛、芥之力乎?能神者神之耳。 所謂神者,不思議力所現。我給大家說個方法,大家可以做試驗,但是你一定要注意,不怕苦的人可以做試驗,我這完全可以給你講講。但這個你一定要小心,不要減損自己的色身,我以前色身受過很大的減損。我就舉這個例子,我看到水泥台,我就想到我這個減損了。那一年在這安居的時間,也是剛剛做了水泥地,天上下大雨,也是安居嘛,我十分心痛,我們信施不易啊,這沙子被那個馬馱上來,蹲到那個地上,身體發抖,血汗從毛孔裡流出來,我都掉淚,我說這要是下雨,把這個地方給沖了,於心不忍,就坐在這個地方,閉上眼睛就把身體大大大……我想大概把這個山大住了,我就不管了,我想反正雨淋不著就對了,就大大大……後來就下雨下雨啊,但這個地方不下了,周邊就下雨,人很難受也很痛苦的。 你說你這個玩意它能那麼大嗎?我不知道,但你可以做試驗,你完全可以做這個試驗的。但你一定要感知到這個大,就是你的感知一定要到的。你不能說我身體象法界一樣大,沒有用啊,那你是吹牛,對不對?你要你那個感知很親切的能感知到這個地方。好了,他們說,我說好了沒有呢?好了。後來就忘了把這個意識感知平和地來把持一下、調整一下,忘了。好了,第二天第三天就開始身體就不行了,特別弱,怎麼搞的?怎麼想也想不起怎麼回事了,後來想,哎喲,你搞鬼名堂嘛,你肯定搞鬼名堂了。後來想一想就是因為這鬼名堂把自己身體搞的,有一段時間身體可不好了。那你可以做試驗,我不是嚇你的,但你這感知性一定要到。我說這個神之所以神,就是個感知的問題,你能不能做得到呢?人人都能做得到的。 主要是我們人類很少去好比說修四大觀——風大、地大、火大、水大,或者說修六大、四大啊,你要是修四大的,你感覺這個都不算什麼的,沒有什麼,也沒什麼懸,也沒有什麼,很普通的一個修法。但是你一定要知道,你能大能小的,能大能小的這個力量是個什麼東西?我們所謂的神之所以神,用所謂的平常思維是很難遮蓋一個東西,那麼你要說你可以不讓它下雨,你再給我們試一試,我沒有那麼多力量了,你可以試驗的。 是故十七種雖曰利他,自利之義,炳然可知。 我們的心智是沒有自性的,所知之所以神,我們的感知業力也是沒有自性的,之所以神。這個地方就是個自他二利的一種無自性法則的暢明。好,我們看看下面的文字。 ▲入第一義谛者 〖彼無量壽佛國土莊嚴,第一義谛妙境界相,十六句及一句,次第說,應知。〗 “第一義谛”者,佛因緣法也。此“谛”是“境”義,是故莊嚴等十六句,稱為“妙境界相”。此義至“入一法句”文,當更解釋。 這是個很重要的一個問題了,剛才我們說的無自性的問題。 入第一義谛者 第一義谛,我們講真俗二谛,那第一義谛就是所謂的真谛。 彼無量壽佛國土莊嚴,第一義谛妙境界相 第一義谛妙境界相,那麼娑婆世界不是第一義谛妙境界相嗎?娑婆世界亦復如是,決定無疑的。那你怎麼不講娑婆世界第一義谛殊勝妙相莊嚴,我們大家就會容易混淆走不出來,因為我們固執的熏染,在這世上生活的固執的知見已經形成一種力量了,所以以阿彌陀佛他方淨土殊勝第一義谛妙相莊嚴境界來牽制我們,令我們走出現前知見的執著,這是一個方法罷了。 十六句及一句,次第說,應知。 因為總共是十七句,第一句“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那麼是清淨觀,所謂的清淨莊嚴分,他說第一義谛就是彼國清淨,那麼我說這個閻浮提娑婆世界是清淨的,你能信嗎?你怎麼個信法?怎麼個思維方法呢?所以這個地方以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清淨莊嚴的這種相來引發我們的這種審視思維觀察的機制。所以“十六句及一句”,那麼加起來十七句。“次第說,應知。”這個次第呢,說了第一句,來展現十六句清淨實質內涵。 那我們心智要清淨,我們這一念法界體性智,一念最初清淨心智的萌動所照耀覺知的世間,可以說都可以在第一義谛的平等清淨下來觀察的。 “第一義谛”者,佛因緣法也。 為什麼說因緣法呢?世尊在教言中這樣宣化,“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那麼這是三乘所認取的共同一個教言。佛教要不講因緣法就講愛憎法了,你一定會有愛憎了,會有善惡了。但佛世尊講因緣法徹彰中道義,但說因緣,所以“因緣法”。 此“谛”是“境”義, 以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十七種莊嚴來緣,令我們得見心智,說外境照見心智,心智亦了知外緣,所以境心一如,這樣我們就能萬法唯心的有一個透視之力。那當然也就會了解第一義谛之善巧,無對無待。 是故莊嚴等十六句,稱為“妙境界相”。此義至“入一法句”文 這一法句就是所謂的清淨句,把十六句匯入到清淨句上了,就是無對無待。那麼分開,俨然莊嚴於世間,普利諸有情,自他受用自然具足。這個地方怎麼來審觀呢?《普賢行願品》講這個講得就比較簡單了,三世為一念,一念入三世,那麼這個就是一個方便法了,我們能不能把無量無邊的差別相歸入無差別總相中來審觀呢?所謂清淨相就是總相吧,第一義谛所表達。那麼展開就具足無量的莊嚴,所以有十六句分別說,十六句實是無窮說,說一句清淨莊嚴實是總攝一切清淨法界,總攝一切眾生心智清淨。那麼這樣我們就得一個觀察方便。所以“入一法句”文。 當更解釋。 第一句,看看他下面怎麼解釋。 “及一句次第”者,謂觀器淨等總、別十七句觀行次第也。雲何起次?建章言:“歸命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此中有疑。疑言:“生為有本,眾累之元。棄生願生,生何可盡?”為釋此疑,是故觀彼淨土莊嚴功德成就。明彼淨土,是阿彌陀如來清淨本願無生之生,非如三有虛妄生也。何以言之?夫法性清淨,畢竟無生。言生者,是得生者之情耳。生苟無生,生何所盡?盡夫生者,上失無為能為之身,下湎三空不空之痼。根敗永亡,號振三千。無反無復,於斯招恥。體夫生理,謂之淨土。淨土之宅,所謂十七句是也。 十七句中,總、別為二。初句是總相,所謂是清淨佛土過三界道。彼過三界有何相?下十六種莊嚴功德成就相是也。一者量,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故。既知量,此量以何為本?是故觀性。“性”是“本”義。彼淨土,從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既言出世善根,此善根生何等相?是故次觀莊嚴形相。既知形相,宜知形相何等體,是故次觀種種事。既知種種事,宜知種種事妙色,是故次觀妙色。既知妙色,此色有何觸?是故次觀觸。既知身觸,應知眼觸,是故次觀水、地、虛空莊嚴三事。既知眼觸,應知鼻觸,是故次觀衣華香熏。既知眼、鼻等觸,須知離染,是故次觀佛慧明照。既知慧光淨力,宜知聲名遠近,是故次觀梵聲遠聞。既知聲名,宜知誰為增上,是故次觀主。既知有主,誰為主眷屬?是故次觀眷屬。既知眷屬,宜知此眷屬若為受用,是故次觀受用。既知受用,宜知此受用有難、無難,是故次觀無諸難。既知無諸難,以何義故無諸難?是故次觀大義門。既知大義門,宜知大義門滿不滿,是故次觀所求滿足。 這段文字稍微長一點,所以次第觀者,次第觀相是由淺至深的一種方法,實際說雖是平等,若以次第的能令我們趣入這種感知觀察心智中,來除我們心中之疑慮、粗細二種疑慮,這疑慮真是很迷惑人的。 “及一句次第”者,謂觀器淨等總、別十七句觀行次第也。 總別相——總相是清淨,別相具足種種實質內涵,所以次第顯現。 雲何起次?建章言: 一開章就稱為建章,九十六句子一開始就這麼說, 歸命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他說“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是他這個所謂的建章之言,開始就這麼樣的設置。 此中有疑。疑言: 我不知道大家生疑不生疑,生疑不可怕,你不要回避這個疑,回避這個疑是沒有意義的,疑者不捨,進趣消除的善巧,這樣正是學習佛法的一個機制。要是捨了那就不叫疑了,那叫拒絕,那就不是疑。這個地方大疑大悟,沒有事情,小疑小悟。那你說淨土信願行嘛,這信是建立在除疑的基礎上生的信,並不是說我迷信,迷信你不能往生彼國的。何以故?你迷失自心,你虛妄認取了。我們看他這個講法,“此中有疑。疑言:”他是這樣說的。 生為有本, 生滅之法,對待之法,有生必然有滅,這是有為造作。 眾累之元。 你說往生往生的那這不是眾累之元嗎?輪回對待之本嗎?這是設立一個疑。我們有沒有這樣的疑呢?你沒有,你要鼓勵鼓勵自己看看心靈深處有沒有這樣的疑,你要不鼓勵自己,那你就會草草的把它帶過去了,那你下邊真正遇到事情,你還是朦胧。我們看看他下面的文字。 棄生願生,生何可盡? 這是設問啊,前面生疑,後面設問。疑中有疑慮,慮者就有所疑慮的內涵了。那生何可盡呢?你棄生願生,棄此娑婆世界之生、輪回之生,願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之生,那這生何可盡呢? 為釋此疑, 為了解釋破除這個疑慮故。 是故觀彼淨土莊嚴功德成就。 那麼這十七種都是為了消除這個疑慮的。我們看看前面有文字說,天親菩薩講是這樣子的,說觀察彼國莊嚴功德由於觀彼而生信心。他講因起觀生信者,他判十重,把長行來做了十重解釋,第二重就是所謂的起觀生信,那麼這還是解釋起觀生信的文字。因為你要觀行體相,你才能入淨心莊嚴,次第講的這十重義,他把它分了十重義。這個地方就是來次第消除我們的疑慮,使我們因觀生信,所以就是它第二重義所攝。 象我們學這個文字的前後次序不可錯亂,為了消除這個疑慮,是故作這個國土莊嚴功德成就觀。 明彼淨土,是阿彌陀如來清淨本願無生之生, 何以無生為生呢?我們都是知道阿彌陀佛的因地為利益十方眾生故,設立淨土,這本身就是無生之生。不為自求就是順應法性,為使迷倒輪回有情得生清淨安樂住,所以設立清淨國土,是順性設立的,本生是無生的,所以此國土就是無生國土,說生彼國土即是無生國,那生亦是無生。所以隨順佛的這個清淨願力,得生彼國,彼土即是無生建立故。要是我們作為一個在凡有情,法性未有親見之時,說讓你守護法性,隨順法性,你會落入頑空斷滅見,會生起大畏懼的。所以欲眾生莊嚴國土,進趣無生。這個是我的解釋,我們還看他的文字。 阿彌陀如來清淨本願無生之生,為什麼說阿彌陀如來清淨本願?阿彌陀佛的願望不為自求故,但為眾生認識本性故,欲使眾生出離生死虛妄苦海故,所以是清淨本願,非是濁願。眾生種種顛倒執著、種種顛倒願望,那是濁願,所謂的顛倒知見,阿彌陀佛的願望是清淨的,是真實的,是順應法性的,所以“清淨本願無生之生”。 非如三有虛妄生也。 這就是說不是我們在色界欲界無色界,這樣的不管是以十善法得生,以惡法得生於惡道,以善法得生於人天,以禅定得生於色界天,於非想非非想之類得於無色界天,非是此三界。所以“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非三界道所攝——極樂世界。如此淨國土實是無生土,這個地方我們不會有畏懼,無生土有種種殊勝功德妙相莊嚴、種種不可思議功德利益,我們不會生起斷滅心。所以在唯識中這是第四觀的善巧了,就是壇城莊嚴善巧。象我們一般的人就不知道諸佛所證清淨法則殊勝莊嚴,往往就是頑空知見,在漢地這個頑空知見還是比較多的,就是所謂的泛空主義的泛空教育了。 那麼“如來清淨本願無生之生,非如三有虛妄生也。” 何以言之? 怎麼說呢? 夫法性清淨,畢竟無生。 阿彌陀佛所建立的國土,沒有一剎那、一絲一念是不順應法性的,所以無嗔想、無害想、無異想,無量兆載的修持皆是為了利益眾生故,清淨設立,四十八願願願度眾生,非為自利,非為塵染,所以畢竟無生。 言生者,是得生者之情耳。 這話十分重要。就是我們一切凡夫的情執剎那間消融之時,就是得生彼國之抉擇,那麼你就會隨順法性得以安住,那麼這樣的果報,隨順佛的願力,必得生此報土,這樣這一念情識隨順得生彼國。那我們無量兆載的修持也好,業相也好,你沒有什麼可得的,這一念情所系所緣會現果報,這我們大家都能明白的。所以緣佛成佛,你緣貪嗔癡慢疑六道輪回,緣禅定你到色界天。那這一念情計所緣,何以維系呢?那我們把這一念情投入到阿彌陀佛殊勝功德願海之中了,那你就會得大休息。 所以這一句話是十分重要的,“言生者,是得生者之情耳。”是我們眾生的執著分所維系罷了,也就是所謂的懸崖前撒手這個撒手處,你說懸崖前我撒不了手,阿彌陀佛說:“來,我接你,你撒手吧。”那你還不撒手,那你就慢慢來吧,你就站在懸崖前吧,那沒辦法,生死懸崖就困住你了。古代人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你就進吧,你說我不敢了,那不敢你就趴在那個竿頭上守在那吧,那也是挺好玩的。 那我們這個情計業相延續唯依情計所顯,你好比說我們四大散壞的時間,你最後捨棄這個身,業報的最後這一念是什麼呢?就是這一念情了。我們都知道人臨命終了,捨報了,那麼這個人捨報時二十四個小時都不要動他啊,怕他起嗔心,怕他墮到三惡途中,就是為了這一念情啊!那是不是這樣的?那你說我已經中陰這個地方跟我沒有關系了,一切色事和我沒關系了,是打、是砍、是剁任它去了。那你這樣證得無生忍,那我們就不管了,那你太方便了,那你是大自在者。若於現世,若於來世,若於生生世世皆是自在的成就者,那你於佛法得不退轉了,那可以啊,那這個情都沒有意義了。這是對凡夫而言。 生苟無生,生何所盡?盡夫生者,上失無為能為之身,下湎三空不空之痼。根敗永亡 這個地方呢,我們已經看到前面順應法性,畢竟無生這樣的法則,所以是生者之情耳,就是消融我們這一念執著罷了。這一念執著就是所謂的情計的延續罷了。要是我們這一念消歸到這種清淨法性之中,何得何失呢?何情何不情呢?它是下面的解釋這些言說。所以“盡夫生者,上失無為能為之身”。所以有為無為,皆無所依也無所貪了,就沒有這樣的機制了。 “下湎三空不空之痼”。所謂的自空、身空、依報空、空空,二十八空也好,十八空、二十一空也好,種種空實際就是法無自性之抉擇徹底在這個地方建立起來了,所謂建立實無所建。 根敗永亡 根——無始以來我們貪嗔癡慢疑邪見所有的虛妄積累執著,一時散壞。何以故?法性坦露故,就是清淨法性一時坦露。你在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的加持下,是會徹底坦露的,可以徹底地把它的蒙蔽剝除的。要不然我們靠自己的這種心念是十分難的。 號振三千 所以若凡若聖,但顯一切眾生心智本源。不管你是凡聖了,不管你是智愚了,不管你是南北了,說“號振三千”。 無反無復 一法而不再法,法性無一造作故,無一對待故。 於斯招恥。體夫生理,謂之淨土 這個地方實際是很勉強說的,就是強立。這個招恥是強立的一個體。極樂世界建立這個國土,是為有情而特定設立,是很勉強的這樣一種說法。那要說沒有,大家馬上就墮入斷滅了。所以就是招恥之說。所以“於斯招恥,體夫生理,謂之淨土”。如果沒有極樂世界這個載體,我們這一念情無所放捨,無所歸依,這個地方的確是強制而說,就是委屈中說,於中道義中委屈說,於清淨心智中委屈設立,這是委屈中說的,沒有辦法不給我們這樣說,不這樣說,我們永遠聽不懂了,就是你這一念情計無所存放,你這個業力無所歸向,無所依附。 所以因緣法中,你不能安立了,你不生斷滅,你不生怖畏嗎?你真破因果法了?你真是在這個無因無果中得自在力了嗎?清淨隨順中得自在力了嗎?那這個因果不要緊了,他可以不安於淨土,所以十方無方剎土隨念往生,任運自如,驢胎馬胎隨你住,那行啊!要不然你這個地方,他不這麼設立,所以這是委屈說。淨土設置,過此十萬億佛土有世界極樂,有佛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實是佛委屈自己,順應我們能接受的方法來說的,實在是這樣子的,這個沒有欺騙啊,但他是委屈說,在他眼目中不是這樣子的,十萬億國土,一念信即是。但他要給我們這樣講,我們馬上心又開始發慌了,說這佛怎麼這樣子說話呢?東說西說的。 “於斯招恥,體夫生理”,最主要是讓我們有一個機制,有個往生的機制,所緣的法則就是因緣法。這十六種莊嚴皆是所謂的警誡意,以攝眾生鹹有歸向故,取向有情,就說於因緣法中不能撒手之有情在這個因緣中撒手。在造作分中不能停止造作,在這個歸向中得到停止造作;在無生法則中不能安住,在這個往生法則中回歸到無生國土——就是說委屈說,很委屈很委屈的。但佛要不這樣說,我們沒救啊!你越串習你越知道佛的慈悲就在這兒表現出來了。 這不是佛的知見啊!但這個可以清晰地表現佛的慈悲的威德與莊嚴、慈悲的給予與真實。慈悲的體就是所謂的清淨體,又回歸到法性上來了。所以此生即是無生者,此生即是無生土。這個地方給我們消除了畏懼,我們有兩種畏懼是十分可怕的:一個怕生命沒有歸向,這是很可怕的;再一個怕沒有可去之處,墮入頑空也是很害怕的。說往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一片光明,那是啥?一想想是不是斷滅啊?對不對啊! 很多人問聲聞法則,世尊就說,有人問世尊說:“世尊,何以為涅槃呢?”世尊說:“斷煩惱處。”你看你稀有不稀有啊?很莊嚴的,對不對?說斷煩惱處。要不然怎麼給你教導,怎麼給我們引發呢?對不對?實際這都是委屈說,佛本不建立法故。何以故?佛不需一切法則,得自在力,他知一切法無法可建立故,皆無自性故,無我故,無常故,本質寂滅故,所以他不需要這些東西,所以委屈中說。“於斯招恥,體夫生理,謂之淨土。” 淨土之宅,所謂十七句是也。 到時間了,過火了。我們把這十七句這一段給念了。 十七句中,總、別為二。 好,總別。 初句是總相,所謂是清淨佛土過三界道。彼過三界有何相?下十六種莊嚴功德成就相是也。 那麼就是別。明天我們來接著學習所謂的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與壞相,我們來了解六種相的說法,來剖析這國土就比較好一些。 好,今天就學習到這個地方,謝謝大家! 錄音記錄:妙飛
此雲何不思議?經言:“身為苦器,心為惱端。”而彼有身、有心,而受樂無間,安可思議?
〖莊嚴大義門功德成就者,偈言“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故。淨土果報,離二種譏嫌過,應知。一者體,二者名。體有三種:一者二乘人,二者女人,三者諸根不具人。無此三過故,名離體譏嫌。名亦三種。非但無三體,乃至不聞二乘、女人、諸根不具三種名故,名離名譏嫌。“等”者,平等一相故。〗
此雲何不思議?夫諸天共器,飯有隨福之色。足指按地,乃詳金礫之旨。而願往生者,本則三三之品,今無一二之殊。亦如淄渑一味,焉可思議?
〖莊嚴一切所求滿足功德成就者,偈言“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故。〗
此雲何不思議?彼國人天,若欲願往他方世界無量佛剎,供養諸佛菩薩,及所須供養之具,無不稱願。又欲捨彼壽命,向余國生,修短自在,隨願皆得。未階自在之位,而同自在之用,焉可思議?
▲示現自利利他者
〖略說彼阿彌陀佛國土十七種莊嚴功德成就。示現如來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故。〗
言“略”者,彰彼淨土功德無量,非唯十七種也。夫須彌之入芥子,毛孔之納大海,豈山、海之神乎?毛、芥之力乎?能神者神之耳。是故十七種雖曰利他,自利之義,炳然可知。
▲入第一義谛者
〖彼無量壽佛國土莊嚴,第一義谛妙境界相,十六句及一句,次第說,應知。〗
“第一義谛”者,佛因緣法也。此“谛”是“境”義,是故莊嚴等十六句,稱為“妙境界相”。此義至“入一法句”文,當更解釋。
此雲何不思議?經言:“身為苦器,心為惱端。”而彼有身、有心,而受樂無間,安可思議?
實際這個受用功德及無諸難功德加持力在彌陀的教言中是甚為重要的,猶其對凡夫有情。若無佛法受用,對所謂的“乘佛願為我命”認識不清晰,那麼我們就會依自己的煩惱、業習、知見,就是自己所現前知見以為已命,那就會作為業力之命輪回六道。那於佛法不堪有所攝,業力蒙蔽故,我們無始以來的自我業力,所有的這種延續都是一種自我蒙蔽的癡暗之相。不假著佛的願力,或者說果德的回施,很難揭示我們本源心智的無量光壽。那麼不乘佛願力,我們必然有業力的這種所謂的蒙昧與隨順。
此雲何不思議?夫諸天共器,飯有隨福之色。足指按地,乃詳金礫之旨。而願往生者,本則三三之品,今無一二之殊。亦如淄渑一味,焉可思議?
此雲何不思議?彼國人天,若欲願往他方世界無量佛剎,供養諸佛菩薩,及所須供養之具,無不稱願。又欲捨彼壽命,向余國生,修短自在,隨願皆得。未階自在之位,而同自在之用,焉可思議?
這十七種莊嚴最後一種莊嚴功德,莊嚴一切所求滿足功德成就。這個地方就是要走出一個誤區,那有人說我想干什麼就可以干什麼了。自利利他
入第一義谛
十七句次第
總相別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