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法法師:往生論注講解 第十七集


 2024/1/27    熱度:228    下載DOC文檔    

第十七集

內容提示

下卷解義分中十重義

十、利行滿足

五功德門入出功德入門出門

自利利他,速得成就

核求其本釋彌陀為增上緣

原文:

  ▲利行滿足者

  〖復有五種門,漸次成就五種功德,應知。何者五門?一者近門,二者大會眾門,三者宅門,四者屋門,五者園林游戲地門。〗

  此五種,示現入、出次第相。入相中,初至淨土是近相。謂入大乘正定聚,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入淨土已,便入如來大會眾數。入眾數已,當至修行安心之宅。入宅已,當至修行所居屋宇。修行成就已,當至教化地。教化地,即是菩薩自娛樂地。是故出門,稱園林游戲地門。

  〖此五種門,初四種門,成就入功德;第五門,成就出功德。〗

  此入、出功德門,何者是。釋言。

  〖入第一門者,以禮拜阿彌陀佛,為生彼國故,得生安樂世界。是名入第一門。〗

  禮佛願生佛國,是初功德相。

  〖入第二門者,以贊歎阿彌陀佛,隨順名義稱如來名,依如來光明智相修行故,得入大會眾數。是名入第二門。〗

  依如來名義贊歎,是第二功德相。

  〖入第三門者,以一心專念作願生彼,修奢摩他寂靜三昧行故,得入蓮華藏世界。是名入第三門。〗

  為修寂靜止故,一心願生彼國,是第三功德相。

  〖入第四門者,以專念觀察彼妙莊嚴,修毗婆捨那故,得到彼處,受用種種法味樂。是名入第四門。〗

  “種種法味樂”者,毗婆捨那中,有觀佛國土清淨味、攝受眾生大乘味、畢竟住持不虛作味、類事起行願取佛土味。有如是等無量莊嚴佛道味,故言“種種”。是第四功德相。

  〖出第五門者,以大慈悲,觀察一切苦惱眾生,示應化身,回入生死園煩惱林中,游戲神通,至教化地,以本願力回向故。是名出第五門。〗

  “示應化身”者,如《法華經》普門示現之類也。“游戲”有二義:一者自在義。菩薩度眾生,譬如獅子搏鹿,所為不難,如似游戲。二者度無所度義。菩薩觀眾生,畢竟無所有。雖度無量眾生,而實無一眾生得滅度者。示度眾生,如似游戲。言“本願力”者,示大菩薩於法身中,常在三昧,而現種種身、種種神通、種種說法,皆以本願力起。譬如阿修羅琴,雖無鼓者,而音曲自然。是名教化地第五功德相。

  〖菩薩入四種門,自利行成就,應知。〗

  “成就”者,謂自利滿足也。“應知”者,謂應知由自利故,則能利他。非是不能自利而能利他也。

  〖菩薩出第五門,回向利益他行成就,應知。〗

  “成就”者,謂以回向因,證教化地果。若因若果,無有一事不能利他。“應知”者,謂應知由利他故,則能自利。非是不能利他而能自利也。

  〖菩薩如是修五念門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佛所得法,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得此菩提,故名為佛。今言“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得早作佛也。

 “阿”名“無”;“耨多羅”名“上”;“三藐”名“正”;“三”名“遍”;“菩提”名“道”。統而譯之,名為“無上正遍道”。“無上”者,言此道窮理盡性,更無過者。何以言之?以正故。“正”者,聖智也。如法相而知,故稱為正智。法性無相,故聖智無知也。“遍”有二種:一者聖心遍知一切法,二者法身遍滿法界。若身若心,無不遍也。“道”者,無礙道也。經言:“十方無礙人,一道出生死。”一道者,一無礙道也。無礙者,謂知生死即是涅槃,如是等入不二法門無礙相也

  問曰:有何因緣,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答曰:《論》言修五門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然核求其本,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他利之與利他,談有左右。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自眾生而言,宜言他利。今將談佛力,是故以利他言之。當知此意也。

講解:

《往生論注》的學習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昨天我們把《往生論注》的十重義最後一重義“利行滿足者”文字作了一個讀誦,作了一點點提示。今天我們接著這個文字繼續來學習。因為學習淨土法門要有一個機制,這個機制我們在此就是以天親菩薩的《往生論》、以昙鸾法師的這個“注”來作為梳理我們對淨土法門的認識,對這個機制的認識,也就是這個法則,來純熟它,對我們作一個修法的指導。昨天我們把第十重義“利行滿足者”的文字讀誦了,重復一下,還是從這開始吧。

利行滿足

五功德門

利行滿足者:
  〖復有五種門,漸次成就五種功德,應知。何者五門?一者近門,二者大會眾門,三者宅門,四者屋門,五者園林游戲地門。
 此五種,示現入、出次第相。入相中,初至淨土是近相。謂入大乘正定聚,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入淨土已,便入如來大會眾數。

他這個次第來引導我們。

入眾數已,當至修行安心之宅。入宅已,當至修行所居屋宇。修行成就已,當至教化地。教化地,即是菩薩自娛樂地。是故出門,稱園林游戲地門。

入、出功德

此五種門,初四種門,成就入功德;第五門,成就出功德。
  此入、出功德門,何者是。

昨天我們把這一段文字作了一個解釋。今天我們慢慢順著看看,接著昨天的因緣吧。

第一門

入第一門者,以禮拜阿彌陀佛,為生彼國故,得生安樂世界。是名入第一門。
昨天提示到因果同時,即心即是。那麼這種教言機制,也就是所謂一切了義教的實踐,一切無修證、無修修的法則中修持的關鍵所在。這裡無所可修,真實究竟圓滿的緣起。所謂“禮拜阿彌陀佛,為生彼國故,得生安樂世界”,它是沒有前後次序的,一念契入,一念即是,全體承當,法界緣起之相。這樣的即因即果的修法實在是無修修的機制,就是無所得失,一時安住,清淨緣起。要是能識得這個地方啊,一般我們修法就有一個進趣的方便,緣起是十分清淨,十分地容易掌握、透視出來。“禮拜阿彌陀佛,為生彼國故,得生安樂世界,是名入第一門”。

禮拜佛願生佛國,是初功德相

那麼禮佛願生彼國,這就是一個功德相。那我們為什麼這樣稱呢?禮佛願生彼國,這就是福德的成熟。那要是我們轉換一個說法,假設我們來禮敬世俗,染著於世俗,縱容業習,沉淪於世間,那就是一個沉淪相、苦難相。這是可以對比、可觀的。這個地方禮佛願生彼國即是初功德相。我們也可以觀察到這樣的真實的利益。禮敬阿彌陀佛,願生彼國這是一個功德相,這實在是一個福德因緣的機制。那麼在世俗中,若是我們往往不懂因果,有人受苦報,知苦報之來源;受樂報,知樂報之來源;願往生彼國,成就無上菩提,一定要知道它的來源。禮佛願生彼國也就是一個源,這個源就可以使初功德相建立。

第二門

入第二門者,以贊歎阿彌陀佛,隨順名義稱如來名,依如來光明智相修行故,得入大會眾數。是名入第二門。
這是一個很確定的說法,以贊阿彌陀佛,隨順名義稱如來名。這個“隨順名義”是十分重要的。隨順名義,就是我們的身心世界來隨順阿彌陀佛光明智相名義,在隨順處,得入大會眾數。那麼隨順這無礙的光明得入清淨海眾之會,這是相應法則、相應的功德與利益,是十分簡單的,隨順得入,隨順成就,隨順安住,隨順可以觀察體驗。因為在淨土法門的修持中,我們大家已經漸次地有一個體會。隨順是十分重要的,隨順令我們遠離了造作與無始以來業習的蒙蔽,使我們隨順著這個大光而契入光明無礙,心智一如。這樣就是滴水還海之說,鹹同一味,與佛智光一味一味。這樣的安住就是在隨順這個剎那而安立的一個法則,是無假修持的,但是隨順得入。

因為淨土一法的教言機制十分地簡單,我們在隨順中是十分容易觀察、體驗、感知得到的,容易深入。要是用自己無始以來所熏習的知見、業習是極為難以趣入的,很難趣入,往往各個不相融。因為你所學的所有知見往往就是加上了自己染習的擇取,或者自己的好惡,它會蒙蔽這個廣大無礙、本來清淨無造作的本心。那麼仗借、仰仗阿彌陀佛這個殊勝功德光明名號,我們得以契入自己本源清淨心智,遠離造作對待,一時能得見自性之安住,就是所謂的清淨平等的安住。所以能“入大會眾數。此名入第二門”。

依如來名義贊歎,是第二功德相。

第三門

入第三門者,以一心專念作願生彼,修奢摩他寂靜三昧行故,得入蓮華藏世界。是名入第三門。
因為作願門是明曉心智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隨順修持的方法。在我們漢傳佛教中,象禅宗、教下或者種種密乘的修持中,都有一個相應的法則:證悟、三密相應、開圓解。那淨土一法:一心作願,以明曉自心作為與發願所緣。這個有明心處,也有開圓解處,也有相應處。實際就在這個隨順中而得。一心依佛願來觀察自願,佛願、自願了無差別之時,有相應處、有所悟處、也有圓解之處,無掛無礙。最主要的是我們要不斷去實踐、觀察、運用它。

“修奢摩他寂靜三昧行故,得入蓮華藏世界。是名入第三門。”

為修寂靜止故,一心願生彼國,是第三功德相。

這個功德是有實質的內容與機制的,令我們得到法則的安樂與智慧慈悲的安住。一個法則要是給修行人帶不來利益,或者說帶不來深刻的進趣的利益,往往就會被人摒棄。淨土一法亦復如是,它的實踐方法十分地簡明。

第四門

入第四門者,以專念觀察彼妙莊嚴,修毗婆捨那故,得到彼處,受用種種法味樂。是名入第四門。
所謂身在娑婆,心已是極樂中人。何以故?因為阿彌陀佛平等、廣大、無礙回施令眾生心智一時契入,非假身相。此身相雖在娑婆,可以用種種法味之樂來體察世間,體察無對待的法則。這個就是不擇於身,不擇於相,不擇於國土。但依彌陀國土殊勝清淨安住於種種自在力。這樣的修持與觀察是所謂的智慧門。入第四門。

“種種法味樂”者,毗婆捨那中,有觀佛國土清淨味、攝受眾生大乘味。

觀察極樂世界的二十九種清淨莊嚴,你會體會到種種不可思議的、難以思維的法味。我們要是依自己的想像,建立自己的妄想的國度,也就是自己的業報相,是很沒有味道的,因為它隨時在散壞變異。阿彌陀佛國土的這種國土清淨味,若是我們真是把阿彌陀佛二十九種莊嚴作為自己心智莊嚴的守護,就會受到種種清淨法味。

“攝受眾生大乘味”,往往我們的修行自力的局限,會捨大乘心,就是悲智二心,無有方便的建立,所以就是令佛法不能如實住持世間,廣利有情。那麼這個大乘味最主要地表現在普利有情,同生安樂國,令一切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令無量眾生入無余涅槃,使佛法不虛住持,令無量徘徊有情、迷失有情一時得見自心光明安住。那麼這個不虛作住持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我們在漢地修法,大乘佛教表現得十分充分的。

畢竟住持不虛作味、類事起行願取佛土味。有如是等無量莊嚴佛道味,故言種種。是第四功德相。

第五門

出第五門者,以大慈悲,觀察一切苦惱眾生,示應化身,回入生死園煩惱林中,游戲神通,至教化地,以本願力回向故。是名出第五門。

昨天我們讀到這個地方,“以本願力回向故”。

我們回顧前面的五念門中,它落實到這個第五念門,以大慈悲觀察一切苦惱眾生。我們有沒有這樣的心理的修持呢?要是我們纏縛到自我、我、我所,我們很難用大慈悲、大智慧、大願力來觀察世間。因為我們在前三種違菩提門中,為自身所求、為自身欲樂,捨離悲憫眾生的心,那麼這樣就不會有大慈悲門的修持,即所謂第五門的修持。

因為前四門滿足功德,令眾生得以安住,才能有這種出離功德的心智。這個心智是什麼呢?就是以大慈悲觀察世間。因為已是閒人,所謂閒人者,於自己生死已無所掛礙,因不造作故,無生死可寄托,那麼於輪回處一時摒棄。這時再看輪回沉淪世間,觀察這種沉淪執著有情,一時悲心生起,就會設立種種方便令此類有情往生諸佛國土,令其生有佛國土,得以成就無上菩提。何以故?佛力住持故,佛來攝化故,令眾生遠離迷失之心智。

要是沒有前四門的鋪襯,或者說前四門法的自我滿足,第五門的修持實在是有善根成熟之機制,也就是此人早已在我、我所上有破除善巧,或者說悲心重、偏重之類有情,這樣第五門之修持容易成就。淨土法門教化中的修持有直接用大悲門來觀察世間,不捨苦惱眾生,就是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從第五門下手的修持。那麼前四門亦不離佛的願力,但它是從自利這個角度來審觀,是以體驗、觀察、禮贊來體觀自己與阿彌陀佛殊勝願力的相應法則,或者光明相應的法則,或者說殊勝莊嚴這種相應法則的這種自受用。第五門是徹底摒棄一切對待受用,普利十方有情,同得大利,這樣一個回向機制,又稱回向門。

此五門的修持與前五念門的修持是有一個距離的:前五念門的修持是在念力上深入觀察實踐,在自利中有次第的一個修持;後五門,門門都是得以圓入圓見圓行的,就是因果同時法則。這樣我們比較容易體會到一個橫斷生死流的這個“橫斷”的機制,橫斷的這個修持的一個法則所建立處。我們都知道淨土法門是橫超橫斷的。

歷代人都講這個法門是了義之了義,橫斷生死之教言,一生必成無上菩提之殊勝功德教義。雖然這樣說,人多不信。一些大善知識有所證悟、有所成就以後對此深信不疑,廣傳世間,普利有情,令得遇者一生成佛。這是一個無畏說,也是一個真實說。那我們在這個法的實踐中能不能深入抉擇呢?這是個人的福德機制問題了,在此處鼓勵大家能深入此教言。

是名出第五門。

示應化身者,如《法華經》普門示現之類也。游戲有二義:一者自在義。菩薩度眾生,譬如獅子搏鹿,所為不難,如似游戲。

有人看到這個獅子,在非洲現在還有獅子,在我們這個地方看不到獅子了。“獅子搏鹿”,它們像游戲一樣,對方可能就是它的飲食吧,那麼它要放它就讓它跑,跑了再把它抓起來,再把它放掉。諸菩薩得自在力故,於一切煩惱有情中得以游戲自在,無所畏懼,就如獅子搏鹿。

“獅子搏鹿”這個言詞是世尊在經典中經常例舉的,所以“所為不難,如似游戲”。這些大善巧者於一切法無染無著,度化眾生,饒益有情,皆得游戲自在。佛法中許多修行方法猶如游戲修行方法。但這些苦難執著有情,善根不成熟者多執著於實有法則,所以沉淪世間,其修行機制就比較苦一些,而談不上游戲,只能是進趣於善根成熟,而無游戲機制。這個機制不成立或者說因緣不成立,福德因緣不成立,於法不清晰不明了,多有染著與沉重,何干游戲?尚在負重之中,不得游戲。

此處說菩薩得自在義,有這種獅子搏鹿之善巧,於一切煩惱、業習現前都是增長其善根功德之機制。我們假設真正在習法處得安樂,在無所修證處真正地了達自性,那遇到所有的困難、業習乃至於事相、逆順二緣皆如獅子搏鹿,亦會增長自己的善根福德和修法機制,無所畏懼。我們看到許多修行人在所謂的遇到事情、逆緣之時,就會畏懼、逃逝,甚至產生苦難不能自制的心。假設我們在菩薩這種修法的對比觀察中,我們會看到這種安樂。這種安樂能令有情迅速得到出離生死苦海的加持,就是說菩薩的這種教化因緣。

二者度無所度義。

一切有情若於佛法欲得真實利益,知此無法可得,無自性可得,那麼度無所度是佛正教言!

因為人的迷執,所以多生驕慢,以為有差別,染著於差別,執著於差別,乃至於沉淪於差別之中,多受其苦,此苦就來自於執著,皆因妄想執著而產生種種苦難、難緣。

度無所度者,菩薩觀眾生,畢竟無所有。

皆以虛妄執著,執著於無常之法、無我之法,而沉淪於虛妄之中,所以說“度無所度”。我們在度無所度中執著之時就會產生苦。我們在世間觀察,人再搞人我是非之時,他就要執著一個“強有”,把它搞成事實,若不搞成事實,他就感覺沒法處理一樣。那麼這個“度無所度”實際就是直接從無所度處來審觀其無自性,令眾生一時回歸到這種所謂的無我法則中,得以解脫,出離纏縛。

舉個例子,好比說我們在這個地方坐,坐心煩了,腿痛了,要是一直把這個心念放在這個腿痛上,他就坐立不安,搖頭擺腦的。那要是不這樣,就在這個地方入觀,“腿何以會疼呢?”,能入得觀,就念這個腿疼就會找到這個度無所度中,疼無所疼處。因為這個疼是一時的機制,趕到這個地方上了,不舒服、不安樂。他要是追尋著它,就是被它牽制的情況下,腿會愈來愈疼,一直讓你非得改變這個機制不可。那我們在煩惱中,都是這樣子的,以某一個煩惱為事實了,就會被它牽制,它就會牽制你,一直逼迫你,成為你非得來逃避它、或者說改變它這樣一個妄想。所以妄妄相增,不能出離。

假如我們有一個不管什麼樣的因緣現前之時,知見也好,業力也好,煩惱也好,逆順二緣也好,現前之時,要了達它無自性的本質,那就是在修法,那就是在成就,那就在度無所度眾生,那就真正地在游戲神通。這個游戲自在力就由此而生,非是由它。那你要是生起這個知見的抉擇,你就沒有畏懼,你就不會產生畏懼;你要是不抉擇,往往就會產生許多的畏懼。這個畏懼是什麼呢?就是迷茫與徘徊——可能有吧?或者有吧?假設有吧?就會沉淪在這個地方,所以眾生多受沉淪之苦。有時候我們會陷到一個很狹隘的知見與業流中,很狹隘很狹隘地就把我們逼迫在一個很苦難的機制中,很狹隘很苦難的一個機制!那我們再看菩薩作為,我們就有一個對比。所謂“菩薩觀眾生,畢竟無所有”,那我們怎麼來觀呢?這實際是給我們一個方式,一個方法。我們觀下面這些來如何度眾生呢?它會有方法。

雖度無量眾生,而實無一眾生得滅度者。

雖然面對無量無邊的事情、雜緣,乃至自他心念機制,實在無一法可得,抉擇無生忍,畢竟安住不動地,得不動智。可以出離一切世間生老病死、虛妄業緣,一時度盡。佛法的確能度無量眾生,的確無眾生可度。因為一切業緣現前之時,我們了達無自性,可令其一切業緣得以度脫。實則呢,一切業緣無自性故,所以實無所度。所以游戲自在,如獅子搏鹿,無染無著故,游戲在種種妙用之中,而不被事相所逼迫沉淪。一切事相變成菩薩的修法之財富、國土莊嚴之機制了。我們要是不知道這個,我們所遇到的事情、業緣都是沉重的、渾濁的,都是纏縛的,能令我們眾生墮落的機制了。所以這裡有一個觀察,你就會得殊勝方便。

我們看菩薩所行的法則。雖度無量眾生,而實無一眾生得滅度者。

示度眾生,如似游戲。

這個地方是不是不尊重呀?實際諸佛如來、菩薩是在游戲地,游化世間,垂跡世間,了無一相可得。一切煩惱執著有情,妄有我跡,妄有自己的這種所謂的執著於名聞利養,沉淪於世間。你看世間有情因為名聞利養,皆是因為有我、我的執著而表現出來的。那這些菩薩諸佛呢,了無痕跡,游戲神通,度無量眾生,於無量因緣莊嚴國土。

本願力者,示大菩薩於法身中,常在三昧。

就是不動心智中,以等受之光普照世間,無動無搖,隨機感應,無有造作,何以故?隨眾生機故而度眾生,非是造作度眾生故。眾生機制一旦成熟,諸佛如來,諸大菩薩種種善巧應機度化。機者,為眾生之力,眾生造作之力,諸佛以無自性法則光明照耀令其還得度脫,省力精彩。那麼諸佛如來在法的修證中,是不造作的,不費力的,不假自己的這種虛妄設置的,所以諸佛願望皆以清淨願力而建立,眾生皆以造作而執著,執著於得失。

常在三昧,而現種種身、種種神通、種種說法,皆以本願力起。譬如阿修羅琴,雖無鼓者,而音曲自然。是名教化地第五功德相。

因為在法身常住三昧中而現種種身、種種神通、種種說法。何以故?佛以如日月之身,行於畢竟之空,照耀世間,千江有水千江月現,月本身不假方便,不假分心,不假造作。眾生各有應化之得、應化之緣。諸佛隨機感應,無有造作之苦,無有造作之對待。

要是有時間,我們讀讀《大般涅槃經》,在這地方,世尊數數示現神通力,分身教化之時,有比丘有善知識問世尊:“世尊知否?世尊分身否?世尊以通力否?”就是世尊怎麼會有這樣度化眾生的善巧呢?世尊說:“世尊猶如明月映空,實無用知與不知。”我們往往用自己的知見去造作利益有情,就會生驕慢心;認為有眾生可度,就會生邪見心;以為無眾生可度,就會生斷滅心。

所有的知見都是我們對待心中生出來的對待虛妄執著。一旦這種虛妄執著消融,你的光明心智自然就會現前,會照耀世間,令世間有情得以佛法的安樂、佛法的安樂住。這實在是我們每一個在座的善知識應觀察、應實踐、應體驗的一個清淨法則。

“皆以本願力起。”此處一定要引起大家的重視。這個“本願”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本願力呢?“皆以本願力起”,因為我們學淨土法門皆是以阿彌陀佛的願力來作為自己的願力。就是以十方諸佛所成就的大願作為自身所啟用之願。這個“起”本願力就是以阿彌陀佛的願作為自己的願,以佛願作為己願,來起所謂的大功德相,無染無著故,無對無待故,但普利有情故,消除一切執著煩惱故。雖是無作無起,以願力起,以願力得歸。這個是十分要緊的。

你看現在的人累啊,學知識、學佛、修法感到累,感到苦,感到難,甚至生煩惱,甚至沉澱很多問題、矛盾。從什麼地方來呢?皆不是以佛陀的清淨願力而起的,是以自己的勞作、自己的知見、自己的執著建立對待法則,那就要用力,用力一久就會沉澱出來所謂的得失執著。得者就會歡喜,失者就會痛苦;與自己的妄想不相應是為失,與自己的妄想相應了是為得;得者自以為是,生驕慢;不得者就減損自己,以為衰惱,就會生苦惱。這樣的心的延續就會延續眾生世間、煩惱世間,來延續眾生業流。要是我們凡有作為皆以佛的願力,以法性之力,以無染著無自性之力來起、來作,如獅子搏鹿。也就是說無作無起的這種形式的法則,來回觀我們現前所作的善業或者說現前的業緣,與有情交往,那你會如阿修羅琴一樣得自在力,但聽美妙音,無需造作。(編注:【修羅琴】《佛學大詞典》解釋:阿修羅之琴。欲聽之則無彈者而隨意自出聲,此乃阿修羅之福德使然。大智度論卷十七以之比喻法身之菩薩,心無所分別而自然應眾生之機,得於種種說法教化。[法華玄義卷六上])

在這個法則上,往往凡夫有情就像我們墮在凡夫知見中,對待習慣已經建立。你說無對待法則往往生起疑慮,這種疑慮就是我們的執著,這種疑慮就是我們的迷茫、無明業相,你不會得自在。心上負重,不得解脫。與人解脫之時,亦生驕慢,認為我幫別人了,我幫寺院了,我幫佛教了,我做這個那個了。做得越多這樣的沉淪的機會反而越多,不得自在妙用故,負重故。我們作為一個學佛的修行者、實踐者,你要是不能從你心地中真正地去除諸纏縛的染著,那麼你還是一個自我的負重者。

那麼前四門的修持就甚為的重要了,前四門的智慧觀、作願觀,乃至贊歎觀、禮拜信順的觀察,在這個信順,隨順作願觀察的過程中生起智慧,消除對待心智,亦得智慧的這種自利的滿足。要是沒有這種自利的滿足,我們欲饒益有情多是造業,幫助寺院多是自慢,妄生虛妄的驕慢,就會沉淪於世間。所以前四門的修持,那就是真正地生起智慧觀、慈悲觀、妙觀、平等觀。那你這樣隨阿彌陀佛的光明智相得見自己的心智,所以作一切作為無染無著,我們就會真正地作為一個回向門的修持者、具足慈悲的修持者。

至教化地是第五門,第五功德相。當然願我們每一個修行人,實踐淨土法門的人,在這五個次第修持中,各個得以安立,以真實起來,遠離執著之苦惱,遠離虛妄染著對待負重。眾生就是負重啊。像記載的這些證得阿羅漢的聖者們,他們在證得阿羅漢的剎那間,斷除煩惱故,業習根斷故,所以不為後有,頓生喜悅,會說那四句偈子:“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為後有。”他們生起大的喜悅。我們現在看一般人的作為,稍做一點事就沉重、煩惱,要不然就會計較,越做事情計較越大,不計較就是驕慢,說以名利,說以事相,在權力上表達自我,這都是染著之心、沉重之心、負背之心,最後必然被業流所牽制,實在是背離了佛法,背離了佛法的最基本的教育,我們就背離了。

我們作為一個真正的學佛者,在這個學佛的思維正見中,一定不敢放松!說實話這麼多年來,在佛教中看到窺視佛教,就是伺機在佛教中撈點便宜,然後到世俗中爭名奪利的人十分可憐。就在佛教中想撈一點技巧,什麼善巧,到世間去搞些名堂,這樣的人很苦很苦。就是賊住於佛法中而不得佛法的正見利益,就是不能得到解脫,無所掛礙的悲智二法,反而沉淪於世俗,就是猛烈地沉淪了。所以很多這樣的正見不安立者在佛教中用功十年八年後,到社會上墮落得就更厲害了。

為什麼?就是最初的菩提心知見、正知見沒有建立,菩提心沒有生起,那就苦不堪言,走一個大的彎路。這樣的人在現前的佛教界中是最普遍最普遍的。就是這樣的機制,就是想到佛法中來索取一些知見,索取一些方法,然後去完成自己的那個虛妄的執著,完成自己的執著,而不是說順應世間苦難有情的需求,順應佛法住世傳播的需求,廣利人天的需求,來做自己應作的佛子本分事,就是解眾生之苦,解自身執著之苦,悲智雙修,這樣的人越來越少,實在是一個很可惜的一個正法末際之相。末者就是不知法則,但以法獲取虛假名利,而不於法則自身實踐。

諸位善知識,這真是我們應該十分注意、十分在意的一個心理動態。你要是不在意,十年、八年、二十年、三十年,你蕩滌進去了,落一個虛假的造作。造作了一點善巧與別人說,自身不能深入法則實踐,多墮入虛妄的名利之中,沉淪於無際的生死海中。何以故?你沒有真正地認識到正見,沒有真正地審視菩提心。現在這樣的學佛者是十分十分地多,不能說哪個人是。

我們自己要善自在這個地方不斷地看看自己的正見與菩提心是不是真正有?自己所有的發心是不是與三法印、實相印相應?所運用的法則是不是真正慈悲的、利他的?是不是令佛法住世?是不是煩惱業習逐漸薄少?自大逐漸減少了?逐漸調柔了?要不是這個,那就是背道而馳的修法。一定從心靈深處細細地審觀,不要泛泛地學一些談資之語,徒增口舌,多造口業,墮於未來世受拔舌之苦。

我感覺到這是每一個人學法的一個眼目性的知見。在這個地方,真是我們的眼目,要是看不到這個問題,學習來學習去,把這個心念給別人說的多,自己實踐的少,甚至實踐的機制都沒有,泛談者多,實踐者少。這就是所謂的正法末際之相。

我在這個問題上聽到反饋的機制是最多最多的。但你要是沒有正知見,無力實踐;要是單說正知見,自己不實踐就墮入邪見,欺騙於世間有情,騙取名利,必然墮落。

這個在現在我們漢傳佛教中,斷層帶來的惡性效果,就是急於功利之人遍布於佛教之中,十分可怖,這種現象。何以故?就是正知見的施教機制太少了,因為我們中國漢地這個斷層是很大的一個裂層。我們開始學佛急於功利似乎是常態,就是一個正常的狀態,但就佛教的教言機制來說一定不如是。這個機制已經成熟了,許多人就是在這個學習中,一代一代相傳,傳什麼?急於功利,在功利上用功,而不在自己的修持解脫、智慧慈悲上去真實用功。令一大批人假著佛教的名義沉淪於名聞利養之中,來世受惡性果報,現世難緣種種。

這個地方我感覺我們每一個善知識應該注意,一定要注意,要不注意,這是一個很可怕的結果。因為在相似的心智中,你會诋毀聖教的,受到果報的時候就會诋毀聖教,你認為自己在修行了,結果所有的用心都是為了自己的業,為了自己的造作,為了自己的名聞利養,為了強化自我而建立的這種法則。現在在寺廟裡,這樣的有情是十分多十分多。不了解自己的發心,象依附在一棵大樹下面的一個寄生蟲一樣,不得真正的利益,十分可憐可悲,那這樣就會腐蝕佛法的根本。

這個地方為什麼講這麼重呢?因為的確是,也可能是我們自身的業報,經常看到這樣的事情、這樣的業緣。一定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就是自己的每一個舉心動念是否與法相應?與三法印相應?與實相印相應?與利他相應?與除自己煩惱相應?不是強化自我這個相應。強化自我有時候會建立相似的利益,就是感覺有點相似的利益,但其毒害也廣,毒害也深。它會建立自己的勢力,侵奪佛法利益世間的機制。這十分地普遍、十分地普遍。我們要不把這個機制轉過來,我們真是枉在迦葉尊者的腳下了,枉在這個聖山福地學法了,我們可能真是有點冤枉自己了。這實在是一個很重要,很重要的問題。

入門

菩薩入四種門,自利行成就,應知。

自利者,煩惱業習進趣薄少,迅速走出自我善惡造作,隨順佛的光明智相,消除對待心智染著,真正地贊佛功德,以佛願為己願,安住於真實心中。因為佛願是真實心中所生起心智之相,我們所謂的願都是虛妄之相,不相應故。我們在一心作願觀察願生彼國之願之時,能得見自心真實之心,那麼我們就會生起所謂的第四門,智慧與正見。真正在這個世間作為利益世間之人,無染著、不掠奪、不爭奪這個世間這樣一個機制,這樣一個善巧者。要不然,我們心智中這種自我執著的毒、自私的毒害,我、我所的強化的這種毒素還在自己的生命中不斷地延續。

現在這樣的因緣在佛教中十分地普遍,不知道怎麼來肅清這個東西。就是自利正見沒有建立,到寺院裡就來強化自我,抓住機會完成自我,而不是到寺院來熏習自己,放下自己的執著,放下自己的煩惱,洗滌自己的心智。到寺院就來強化自己,強化,就是不斷地從佛法中拿一點東西拿一點東西,慢慢就會積出來一個所謂的以望東山再起的一個虛妄的業緣,來危害佛教,危害自身,這個時代不能不這樣講了。所以菩薩入四門自利成就,應知。知什麼呢?

“成就”者,謂自利滿足也。

自利的滿足的確是煩惱業習薄少,的確悲心生起,的確我們無始以來的執著會破碎,這樣你就有學佛法的正機了。

應知者,謂應知由自利故,則能利他。非是不能自利而能利他也。

自利利他這個法則是菩薩行地。自利並不是強化自我,這個概念一定要從自己心靈深處來透視這個法則。我剛剛回來的時間,有幾個沙彌給我講:“我們要受沙彌戒。”我問他們:“為什麼要受沙彌戒呢?”答:“我們被人看不起。”我感覺這個機制……我到另外一個寺院的時間,有幾個出家人也是急著要受戒去,我問他們為什麼要受戒?就是被人看不起,這不行,怎麼樣怎麼樣的。居士也是交流一類的事情,強化自我的東西也是偏多,強化自我、標立自我的東西非自利分,這決定是自我減損的東西。

但在這個世間,我們心靈深處那個自私的東西隨時在培養,在凡夫有情之類中,自私的培養是很恰當地,很正常的。你要不是學佛的佛教徒,你培養你自私的心理是正常;我們來學佛了,還培養自己心靈上的自私與強化自我,實在是不正常了。說實話,接觸到很多出家師父,包括我周邊的,這種自私,心靈深處的自我培養,剛出家的,剛學佛的,或者說自以為自己學佛很久的,這種東西都隱藏很深的,培養自我,強化自我。那麼這個身,你表面上是學佛的,心智深處成熟的還是自我的東西,一旦成熟了自我,人還會強化自己的業相的果報,膨脹自我。所以這個無我的修持,我們看到這三種障菩提心,都是為強化自我的。

當我們在平時中,在你的修持中,在你失去什麼的時候,是不是會心痛呢?是不是會畏懼呢?利他之時減損了自己,是不是真正的安樂呢?一定要審視自己。不審視自己,實在是你千辛萬苦還在造業,用盡心計千端,總是苦報現前。這樣就真是,說一點不好聽的話,我看到很多菩薩還在這個地方孜孜不倦地努力,就是在這個違菩提心中孜孜不倦地努力。

像這個淨土教言中,天親菩薩在他這個三種違菩提心中的教言機制中是十分強調的。我們怎麼來走出自我?怎麼來菩薩如實奢摩他毗婆捨那廣略修持成就柔軟心?菩薩善巧回向,怎麼來回向?怎麼來走出自己業與業力的纏縛?怎麼來走出這個?怎麼來調柔自己的身心?怎麼來利益世間?若不如是,學來學去,最多改換一個包裝,下面繼續沉淪,因為這個法則是很細微的。你可以審觀自心,莫觀其他,觀其他就容易以他過失為自莊嚴了。我們能不能如實審觀自心呢,這個地方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真正是真心學佛,還是造作學佛這個機制上來了。所以這個自利實在是走出自我,運用正見,實踐生命的一個法則。

出門

菩薩出第五門,回向利益他行成就,應知。

成就者,謂以回向因,證教化地果。若因若果,無有一事不能利他。

像我們在所有的修行機制中,若不是以利益世間作根本守護,利益有情令佛法住世為根本守護,那你於回向門是不相應的。所以回向因正。我們在因的這個因緣中是依佛的果地教化。依佛的果地教化來表達自己的因、緣起,這實在是一個不假思維的修持,你思維是難以趣入的,所以無有一事不能利他。

佛陀世尊、諸佛菩薩已證得不動法性身、清淨法性身、平等法性身,所以廣利有情,在逆順二緣中普利世間,這是決定無疑的。我們可以看看自己的心念、作為,是不是在每一個心念作為中都是利他的呢?這個利他就是令其得究竟安樂,成就無上菩提,是不是這樣的心智呢?那我們每一個學佛者不得不思維。

但在這個地方極容易草率地過去,這個地方是最草率的地方。因為什麼呢?往往與我們的妄想、煩惱、業習不相干,喜歡打妄想的人在這個地方是最不相干了。好比自私,想膨脹自我,心中膨脹自我的種子深深種下的人,也就是所謂的凡夫有情,這個地方是最不相干的,他不在意這個地方,你真正在意這個地方,你就會知道昙鸾法師這個地方是多麼地慈悲,究竟地回施給我們一個最殊勝的法則,就是一生成佛的法則,而不是我們繼續制造沉淪的法則。你心裡只要有染著,你知道你那一念虛妄的心在閃爍的時候,你就會在制造著你未來的生死業,你放心!這就是你在鋪襯著未來的生死,你在打造著你未來的輪回世間。那麼這個回向是十分重要的。

應知者,謂應知由利他故,則能自利。

這個自利是破除我、我所,破除我執我化的自我強化的這種沉淪的後效果,所以以利他故而得自利,就是自我解脫。

非是不能利他而能自利也。

他為什麼反復這樣講呢?就是令我們走出自我、自我的強化,也就是遠離違菩提門,建立真正的利他這個大悲大願大智的菩提心,運用真正的無上菩提心來在一切時處利他,以利他而走出這種所謂的沉淪機制。昙鸾法師前面提出非是利他不能自利,在這個地方又提出來這個,為什麼呢?就擔心我們沉淪在這個強化自我,行違菩提門的這個法則。

那麼現在在我們漢地這個教言機制中,尤其是念佛這個機制中,你可以觀一觀,基本上念佛就是為了“我”往生,“我”的功夫怎麼樣,我遇到很多年青出家師父,比較猛利,包括很多年青的居士,一來到這裡就是“我要閉關,你給我准備房子,我要念佛,我要怎麼樣怎麼樣。”

我經常走動遇到一些出家師父跟我這麼說,“法師能不能在你那裡蓋間房子,我要閉關,能不能給我找個地方,我要閉關。”我說為什麼?“我要證三昧,我要了生死。”就是這個一發心,一落腳,一舉念,一動手,一抬足就是個“我”,就是培養我,強化我。所有的功德就是這樣子。那你後面的機制是什麼呢?絲毫的正見與菩提心分都沒有,就是違菩提心的修持。

在這個地方是比比皆是,不是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六個,就是說所處都是這樣的因緣,這就是不正見的建立。起碼我在這個地方接待了不下百十個這樣的出家在家的菩薩了,說“我馬上要閉關,你給我准備吧。”我說你為什麼?“我要怎麼樣怎麼樣”,有的說我要讀三年經,然後弘法利生,有人說我要怎麼樣怎麼樣,我們不是不滿足他,我說你正念都沒有立起來,你修行下去就會出來一個“大人物”罷了,但你利他的機制是沒有的,你只能把你自己那種妄想在這個世間上染污這個世間。

來到這裡想作大法師的有好幾個了,我說你作不了大法師,你要是作了大法師,你還不用回家了。因為啥呢?要是培養這樣一個大法師,佛教要受災難了,很多有情就會受你的污染,受你這種虛妄的執著的污染。這麼多人在干什麼呢?來作你這個大法師的陪襯,而不是令眾生離苦得樂,不是令眾生進趣菩提,就是為了滿足自己法師的欲望罷了。這樣行不行呢?寺院要是發現這樣的人要及早地讓他還俗,及早地讓他把心歇下來,及早地讓他學佛。要不然十年八年培養出來,還是令眾生苦、令自己苦,這樣的機制。

昙鸾法師在此處不斷地強化,當然,佛教的機制整個就是這樣的,為了破除我、我所的執著,使我們得到解脫,成就無上的清淨解脫的智悲的修法,破除我們所謂的剛強難化。但在這個地方引起人們的重視的機會很少,的確是這麼多年來,在這塊引起重視的機制很少很少。

見到一個一個法師走出去了,給人講法,一個一個地還俗了,一個一個法師走出去了,一個一個又還俗了。為什麼看到這一點呢?一個一個居士會講了,能說會道了,但是自己的煩惱比以前還要多,個性比以前要大,自私比以前要更厲害。以前可能還可以為常住,瓶子倒了還可以扶個油瓶子,現在油瓶子都不會扶了。為什麼呢?成了,成什麼了?成自大了,會說了,能說會道了,有地位了,驕慢心生起來了,這樣的培養,寺廟真是不是道場了,就像世俗上的人一樣,現在世俗上很多這樣的培養機制。培養培養出來一個能說會道、能掙錢的人。在佛教這樣培養,那實在是令人慚愧了,那實在是不相應了。這個地方希望大家真實引起重視。不是說我一再說這個事情,要不重視,我們看看周邊這些事情。

休息十分鐘,大家放放松,自己也審觀審觀。

自利利他速得菩提

菩薩如是修五念門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佛所得法,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得此菩提,故名為佛。今言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是不是功利心呢?不是,你在隨順的時候,這個大利益是遠離了一切對待的功利,得究竟的安樂。究竟的安樂就是自他二利。

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得早作佛也。

因為隨順佛願,不是佛名,即入佛位。《梵網經》上講:“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我們隨順佛願者,是什麼位呢?且不管他。你會得到不可思議的利益。

耨多羅三藐菩提。統而譯之,名為無上正遍道無上者,言此道窮理盡性,更無過者。

我們稱為無上菩提心。淨土修法不依無上菩提心,一生難以成就無上道。實際無上菩提心也就是願意成佛心、度眾生心、往生心、隨順佛願的心,都是無上菩提心。你要是不能這樣隨順,他不相應。

何以言之?以正故。者,聖智也。如法相而知,故稱為正智。法性無相,故聖智無知也。

要是我們遠離造作對待,你就入無相聖智,就是無造無作無知法性中。像我們在初發心學佛的機制中,無知對眾生是最大的一個威脅,無相是眾生最容易迷失的一個感知。我們在這個無知與無相中,怎麼來建立佛法的法益呢?隨順最方便。隨順在淨土法門的修持中是十分重要,最方便。

有二種:一者聖心遍知一切法,二者法身遍滿法界。

聖心,就是他所證之修德遍攝一切法,我們稱如來是明行足、善逝、世間解,就是知一切法。二者法身遍滿法界。順應法性故,證法性身,遍滿法界,無不周遍。諸佛如來度化眾生是周遍性的,隨機感應,莫不周遍。你不相信,你可以做試驗,我發一個心,願佛時刻攝化我,我常念於此,佛決定攝化你,令你的機制建立,比你欺騙造作、苦不堪言的造作,利益大得不可思議。所以在阿彌陀佛的教言中,祈禱與隨順,在這種無知無相的隨順修法中,很容易得到逾越自己無始以來假設的位置的這種不可思議的善巧。

在我們漢地看不到祈禱,只看到自我的驕慢。你看不到一個很虔誠的作祈禱的人,很難看到,除非是被逼無奈了。到印度看看,我們去印度這一路,我最感歎的就是這個,錫克教徒、印度教徒、穆斯林的教徒,很多都在那個地方祈禱,赤足跪在那個地方祈禱,朝一個方向。很多的祈禱者,到處都是祈禱者。讓我們看來是不屑一顧的,但他們受到很大的清淨心智的訓練、無我的訓練、安樂的訓練。

你看到我們中國人學佛、學教,一個一個自大的臉上貼著更多強硬的東西,臉面上連個松弛的地方都沒有,以前是鐵板臉,現在成了鋼板臉了。你看看心裡都害怕,就是不交流罷,一交流就害怕,我真是害怕。你給他談一點佛法的東西,他拿住了,好了,臉上馬上變成了硬鋼板了,很嚇人的。所以有時候不敢談法,不敢說教,不敢說善巧。你所謂的佛法的善巧,要是給他,他馬上就“嗯?哦,我早就知道了。你看這小子給我說了,我早就知道了。”這個心就出來了。”

這樣的所謂的“知”與“相”二法就在我們心中產生了濁染的剛強與強化。所以此處講無知與無相。你看我們所有的修法是無知嗎?是無相嗎?是調柔嗎?你所有要學到的東西是要干什麼呢?是膨脹自己?還真是令佛法住世呢?還真是為了利益世間有情呢?要是膨脹自己的有情,你學得再好,你後面的沉淪不過是更加沉重罷了。那怎麼辦呢?所以這個地方善知識給我們來提示,提示這樣的教言,令我們破於“相”,破於“知”,破的就是你那個染著的知。

我以前在這個寺院裡,我不太願意說話,做事的時候不管,就說話,看到個什麼。大家對這個相,我的相的執著,他的相的執著,都有很特定的狀態。那麼我們所謂的正遍知的心、法性的感知與隨順是沒有機會的。這個地方對自己應該嚴格一些。

若身若心,無不遍也。者,無礙道也。

你要是有染著,誰也動不得你,碰不得你,那也會有障礙的。

經言:十方無礙人,一道出生死。

“十方無礙人。”我們在得失中、凡聖中、人我中、逆順中一切無礙。無礙非是造作出來的,無礙非是驕狂出來的,是清淨的、寧靜的、平等的。這樣就一道出生死,那是沒有什麼可說的。

一道者,一無礙道也。無礙者,謂知生死即是涅槃,

“生死即是涅槃”,在昙鸾法師這個地方說出來,那我們這個不造作的心就是涅槃心。所謂的不造作就是即煩惱當下了解自性即是出離,沒有強化,也沒有減損,強化減損亦是不可得,也沒有善也沒有惡。所謂善生起、惡生起一時得見自性。所以常行諸善,無染無著,遠離諸惡,無害無惱,人得以所謂的無相無住。我們每一個人對自己的心地、自己的三業,一定要重視、尊重。它是無自性的尊重,一定要尊重,這個尊重跟強化真是沒有太大的關系。

所謂知生死即是涅槃,如是等入不二法門無礙相也。

我們在不二心智中所學到的佛法,那真是得到了智慧、平等、清淨、安樂住,無礙無住了。所以佛教是不二教義,當然也不是“一”的教義。說一說二實在是沒辦法,這個地方說不二法門令眾生無礙,遠離造作與對待。因為我們漢地人的分別執著心是千百年來培養出來的。我們從一上幼兒園就說這是好孩子那是壞孩子,一直到大學,這是好學生,那是壞學生,就會這樣教育。所以我們所有受的教育就是對待教育。所謂的接觸佛法要是不把對待心智消除掉,那我們很難在這個“生死即是涅槃”中真正地得到調柔的安樂住。所以“如是等入不二法門,無礙相也。”

核求其本釋

問曰:有何因緣,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答曰:《論》言修五門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

這個《論》言是指天親菩薩的《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所說。以自利利他成就故。

然核求其本。以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

這個“本”,它這個地方表達了一個本,我們不要把這個“本”丟了。“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你現在所修的法是以你的得失心為增上緣呢?還是以利他為增上緣呢?還是以阿彌陀佛誓願力為增上緣呢?就是你所緣的是什麼呢?你要不明白你所緣的東西你就會緣“我”呗,你就會緣自己的業、業習。你緣這個就是強化自我。

強化自我,晃動於得失之中,那就開始生煩惱。所謂的學佛要真學佛,莫到佛法中來學一些不相應的法則,所以要真學佛,真學佛就是如實知自心。知自心,當然我們個個要知自心,不是我們看別人的業為自心,那是沒有用的。我們要緣阿彌陀佛的,若緣別人的煩惱業習,那不能增上緣,那肯定是墮落緣。

他利之與利他,談有左右。

這個昙鸾法師說的是很清晰的。“他利之與利他,談有左右”,就是說是有分別的,這個分別是怎麼區分呢。

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

就成就無染無著、無知無相的這些成就者來說,那是利他的。佛菩薩決定是利他,沒有自利之說。何以故?無我故,無自性故。他只有利他來引發佛法住世的願望,別無它作,這是很清晰的。

自眾生而言,宜言他利。

所以我們緣佛就是他利,阿彌陀佛在利我們,令我們走出自我,走出輪回,所以說是他利。

今將談佛力,是故以利他言之。當知此意也。

這個地方談的是佛力,談佛力一直有個禁區,我不敢談。尤其前一段在國內這個淨土之爭,就是佛力、自力,自力、他力之爭,打得血頭血腦的,我不願意爭,所以我也不願意談這個事情。那麼“今將談佛力,是故以利他言之,當知此意也。”這個地方談的是佛力,非他力,就是覺悟之力。這樣我感覺也不分自他,干脆就這樣談。所以在我這個講淨土這個機制中,我從來不敢談他力,最多談佛力,佛是覺悟者,覺悟者的力量,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運用這個覺悟。所以“今將談佛力,是故以利他言之。當知此意也。”

皆緣彌陀本願力

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

這個地方談到佛力了,實際這就是淨土法門的根呀。

在這本書上他們圈了點、點了圈的這一段文字。但你現在看我們現在學淨土的人,哪有說我依佛願力的呢?都是想我多拿些東西來裝璜裝璜自己。依佛願力的沒有,來強化自我,強化自我以後,越來越自私,越來越狹隘,越來越自我狂妄,碰不得、說不得、觸不得,形成一個自大的機制了,這樣的學佛就苦不堪言。

那我們要是緣佛的願力為增上緣,我們會感恩戴德,會越來越輕松,越來越在得失上不計較,越來越調柔,你就會作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作為一個無染無著的佛教徒,作一個不再強化自己的、不再負重的佛教徒。要不然,你能說會道也好,你自己剛強難化也好,你自己有勢力也好,你自己有很多方法也好,結果心地還是很苦很累、很沉重。那這跟佛法還是背道而馳的,就是不得解脫呀。

我們談起這一點,也是希望大家能得到佛法的真正的利益,而不是像世俗一樣學些技巧。像練個什麼拳擊,練個什麼腿子一樣的,多是技巧上的東西,那是無常相,所有的造作都會散壞的,所有的記憶也會散壞的,唯有法性常住,清淨的如來藏含納著、莊嚴著這個世間。所以這個如來藏教育是揭開眾生本來具足的法性,而不是讓我們培養強化自我。現在在佛教中背道而馳的強化自我修持的偏多一些。

淨土教言果地覺因地心就是開如來藏,“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這是阿彌陀佛出世的願望。我們緣阿彌陀佛的願力就會得到如來藏的回施,橫斷生死的機制的成熟,有這樣力的給予,你才會生感激的。要不然你會說,我這麼辛苦地學習,這麼辛苦地修行,我這麼辛苦地在做什麼,你根本不會感激佛,也不會感激三寶,你感覺到三寶到時候會虧欠你的。為什麼呢?你付出很多,得到的很少,你會生怨言。

所以說,我們在這個地方,皆是緣阿彌陀佛願力故,那你會得到喜悅、輕安,內發悲的輕安、智的輕安、寂滅的輕安。這時候再學任何東西,一目了然,其為何建立;再運用任何東西,方便自在,無染無著故,所以遠離沉重。要不然,你搜刮些東西,象我們往自己這個業緣要迅速地搜集一些東西,搜集來搜集後就很沉重了。你要守護呀,搜集過來,你要不斷地去重復它呀,那就會很累,你不得輕安,你不得內發三種輕安自在力,不管是寂靜輕安、寂滅輕安或者說大悲輕安,這是如來三業呀,你沒有這三個業,所有的修持是背道而馳的,這個我們要審觀。

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願便是徒設。

就是虛假的設置了。“凡是生彼淨土,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佛如來本願力故。”所以善導大師親承昙鸾法師的教言,他在他的淨土著作中,抉擇的著作中,《觀經四貼疏》楷定古今,就把這句話放在最前面了。就是一切眾生往生,皆仰仗阿彌陀佛的願力為增上緣。其他的行持雖是日夜六時疾走疾行,不能成就往生正因。何以故?此雜毒之善,不是正定之聚!非正定之業!就是我們日夜六時疾走疾行,但你修的是雜毒之善,其中有善有惡。那麼這樣雜毒相交,這樣的善法不能成就往生正因,不是“正覺華化生”,不是正覺之智所成立,不能往生正定之聚之國,不能成就這樣的正因,這是抉擇說。末世有情不知,枉自修練自己的皮囊,你就是把頭磕破,不與正知見相應,不與無上菩提心相應,你就是把自己油熬干,你也只是一個木乃伊罷了,你得不到這樣真正的法益。所以怎麼來一生成辦無上菩提?你要是不順應佛願佛力,你怎麼來一生成就呢?縱是多劫勤苦,多是枉自造作,虛妄設計,沉淪無邊呀!

所以以前在學戒的時候,聽他們講說,如此佛法中賊,盜於佛法少分,多受沉淪之苦。所以過去學佛修法機制,要求很嚴。先看看有沒有外道心智的人來,是不是為了守護三寶,實踐佛法,愛護道場,不是這樣的人就摒除。因為什麼呢?就怕盜佛法的機制去欺騙世人,作佛法中的賊。現在講淨土教言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你來賊也好,你偷走了你就成佛道了。阿彌陀佛的教言是普利一切眾生的,不怕你偷,偷了也行,偷也行,正行也行。阿彌陀佛的願力就是普渡一切有情,無有一個捨離。所以說這個地方反而不怕了。

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願便是徒設。

今的取三願,用證義意。

就是從源頭取三個願。

第十八願

願言:設我得佛,

我們讀這個話的時候,要不作阿彌陀佛想,作你自己想怎麼想呢?“設我得佛”,我感覺阿彌陀佛的慈悲就在他的誓願中的每一個言詞中都能表現出來,令讀者得以趣入無上大利、無上法則、無上的善巧。設我得佛,干脆說我法藏得佛,這樣說多好呢。他不這樣說,不是。“設我得佛”,這個“我”是誰呢?有緣有情莫要錯失佛力,莫要錯失佛願。

願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這個願望真是很感人呀!十念得生。我想起了一個故事。米勒日巴的一個故事,米勒日巴要取滅了,他把他的弟子召集過來說:“哎呀,以前的黑業我也做完了,現在忏悔忏悔,白業我也做盡了,黑業白業都不作了,就取滅了,要回到自己的光剎土去了。”他的弟子就說,“哎呀,那你給我們留下點什麼呢?”他說:“那樣吧,你吃我吃過的東西,用我用過的東西,念我的名字,我當時就現前來度脫你。”哎呀,弟子一聽,這太好了。他吃過的東西太多了,用他用的東西。他吃的東西雖多,就是那個荨麻;用的東西,我能得到一點也好呀;念他的名字,念他的心咒,這太簡單了,一片歡喜。這時候天魔不願意了,很多天、天魔都不願意了,說這不行,這他們太占便宜了,要遮他們。就說:“尊者,你不遮,我們遮。”尊者一想,他們要遮了,這些有情沒有度脫的方便了,因為他一遮就善根散壞了。那樣吧,他說“不要遮不要遮,念四十九遍就行了,念我的心咒、念我的名號四十九遍,我來度脫。”他這樣行不行呢?他們想想,這還差不多。就開許了。開許什麼呢?就是念四十九遍他的名字,他來現前來加持你。

很多佛菩薩取滅時都發這樣的願來攝化有情。像蓮花生大士也發這樣的願,但是也有護法者,護法者說這樣不行,這樣太便宜他們了。太便宜誰了呢?就是太便宜聞這樣法的人了,這樣他們一聞就成就了,這還了得。天魔不許,護法不許。這樣就壞世間一樣。

那阿彌陀佛這個願,很好!你讀一讀呗。那你要說阿彌陀佛的願不是真實願,那他不叫佛,對嗎?我們讀這樣的願,應該生什麼想呢?自用心想、如實想、得力想、真正攀此緣想。你這個十念是什麼樣的呢?念念相應呀,念念得見,念念真實。這是誓願力加持,不是你想出來的,你要想出來了,那就不是佛的誓願力所成就了。所以皆以佛力使眾生迅速圓滿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這是令我們滿足,依佛願令我們滿足。

舉個例子就簡單一些。好比說,這個佛像,南傳佛教給我們拉來七尊佛像,我們也沒有去化緣這個銅,也沒有找人去鑄造這個像,也沒有做這個模子。別人給送來了,拉來了,往那兒一放就可以禮敬了。那這是誰的力量呢?這是很多人的力量聚集成熟的,我們用就對了。佛陀的願力亦復如是。好比你開台車子,坐一台車子下山了,我要到哪個地方,人家就拉過去了。這裡面有多少力量呢?你說我到哪個地方就可以了,因為什麼?這個車子載負你罷了。阿彌陀佛的願力亦復如是,“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所以你持阿彌陀佛威德功德名號、具足不可思議名號、自性必然放光之名號、一時照了無假修持之名號,那你一定會得到滿足的。這是令你滿足。你說我不相信,那就是拒絕。有台車子停在你身邊,你說我不相信車子一個小時能開120公裡,那它不拉你,對不起。不信不得載負。信為功德母,能生諸善巧,能取諸寶藏。你不信,等於你先拒絕了。

我們在阿彌陀佛殊勝願力中,我們有多少實踐呢?就是你有多少祈禱與隨順呢?所以這個法門是隨順修持而得滿足啊!隨順而得真正知見,而不是根據自己那個知見、感知來審視它,是用自己隨順的究竟分,隨順有多少,隨順有多少的徹底不徹底來表達隨順滿足不滿足,隨順滿足了,你徹底隨順就徹底滿足,一部分隨順一部分滿足,少分隨順少分利益,不隨順你自己修去吧,你自己作去,那就是這個話題了。徹底隨順就究竟給予,徹彰自性,無疑無慮。這個教言一再講:隨順法滿足。那你說我不隨順,我要看看觀察觀察,那你就慢慢地觀察。

因為乃至了義經典,法界緣起經典,如來藏性經典,一切了義教的經典來對照阿彌陀佛的誓願,決定相應,這是無疑的。我也大概有好幾年,不斷地去審視審視。我說這一句名號有這麼大的方便嗎?不相信,一直拿經典查呀查,查來查去,就是順性說、真實說、不假說、抉擇說、諸佛所親證之如實說,決定無疑。查來查去,沒有啥懷疑的了。

這一段文字是有份量的。但是在一般人讀……因為啥呢?跟他沒關系。所以說一讀就過去了,這句話算什麼呀。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

這個地方有兩種法則出來了:信者,順;樂者,游戲受用之說。

“欲生我國。”

所以信順二法在這裡成立了。這一願望最主要的表達是信順滿足。所以徹底信順,究竟解脫;那你部分信順,部分解脫;剎那信順,剎那解脫;若不信順,你慢慢修持,就是這樣的機制。你就在這個地方好好觀察就對了。這一願望徹底表達了淨土法門信順修持的機制。

我在國內走動,就大聲疾呼這一點。你要不信順修行淨土法門,不信順佛願力來修行淨土法門,大難!就疾呼這一點,雖然挨了很多人相應不相應的贊謗。但是我感覺到我在宣化佛陀的心願,歷代祖師的教言,我這是沒有畏懼的。他們不管怎麼贊,怎麼謗,從來沒有管過這個事情,為什麼呢?它的確是一個很重要很重要的特別修行機制。

我們舉個例子,我們要參學,我們從北方,好比說從東北要來參學過來,到雲南,機制很多:步行是一個機制,坐火車也是個機制,也可能用半坐車半步行也可以來參學,坐飛機也可以來參學。那麼坐飛機可能兩三個小時就結束了,要是走路也可能十年八年的問題,要是半坐車半走路也可能三五年就到了,有的人也可能不到。但是這個參學機制中差別究竟在什麼地方呢?就是你擇取的什麼方法,你擇取的什麼工具。

法者,法如筏喻,就是個載負工具罷了,它沒有好壞,只是你怎麼擇取了。所以“信樂”二法實在是一個擇取了。我擇取飛機,你不能說好壞,也不能說高低,它只是快罷了,疾速罷了;我這兩條腿你也不能說它好壞,我只是真誠罷了,但是千山萬水,一定要一步一步地邁過來。飛機也可以帶你邁過來,你自己也可以邁過來,這決定都是如實的。但你要是真正地信樂,那一定會真正地給你帶來利益。

這個地方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給我們帶來的信樂,隨順滿足,所以“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句話的評判呀,世界大戰都打起來過,我告訴你,在淨土法門天天打仗,就是這一句話,經常打仗,從古到今,打到現在,還沒有打完呢。我從來不跟他們打,誰要是打,我就把腦袋墊到木頭礅子上,你快砍,一刀砍斷就對了。腦袋給你了,供養了。打不完的仗,從隋朝,《攝大乘論》一傳到中國開始打,一直打到現在,就沒有打明白過。因為什麼?他不是隨順佛願,他是隨順“他”的妄想與“他”的妄想。兩撥妄想就打,因為佛願在打,打來打去也得往生,但是最後打得精疲力竭,雙亡雙敗了,阿彌陀佛來了。他不得不念佛了,業力成熟了,對不對呀?從古到今,就是打這個事情。所有的論點就在這個願上打仗,從古到今就打。我讀了這個願,我是不敢打,因為什麼?我是個佛教徒。佛怎麼說我就怎麼實踐怎麼觀察就對了。我要打了,就是我跟佛打。

所以後面有個“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你不要認為五逆謗法的是他人呀,菩薩!你看看你的心,你給自己帶個帽子就對了。五逆是什麼呀?佛怎麼說你就不信,是不是五逆呢?佛怎麼教你不信,是不是謗法呢?我不懂,我一點都不懂。我們可以自己審觀自己的心就對了。

在這一教法中,實在是不可思議。不可思議的佛力被有情分割、遮蔽、推測,什麼量就有什麼量的推測,什麼樣的想法就有什麼樣的想法的推測,結果佛的力被他們瓜分了,被他們砸碎了,被他們分別取捨了。你要是真正地隨順佛力,象一架飛機說一小時可以飛幾千公裡,這一伙人不相信,他來拆個機膀子,他來拆個腿,他來拆個發動機,結果把這個飛機拆壞了,各說其長短呀,飛機不能起飛了。人家一架飛機“嗚……”飛跑了,你就拆去吧。因為什麼?各有所知,所以從凡一直到聖,一直到菩薩,都有所知,不是究竟知,不知佛力。枉自揣度佛力的時間,我們把佛法就給遮了,究竟的利益給遮了。

為什麼有佛果、菩薩果呢?為什麼有凡聖果呢?人不相信這個。人相信什麼呢?相信自己的思想。所以這個地方講佛力,一再講佛力、佛願。這個地方實在是我不敢輕易帶過去的地方。這麼多年來,我可以拿頭顱、拿生命來守護的一個機制。誰要說拿你的腦袋,我可以信這個地方,現在可以把我的腦袋拿去,找個墩就對了,找個地方把它卸下來了就對了,你要是能生信,決定我給你;你要真正在這個地方生信,那你就是覺悟者;你不生信,你還不覺悟,你還在執著自己的知見,執著自己的妄想。

這個地方令人覺悟大利之回施,令人覺悟威德之回施,令人放下知見究竟之回施,令人生起無畏無對待的回施,是不二法門的回施,唯有佛與佛敢說此話,唯有法性親證者敢說此語。“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是威德回施、不二回施、法性清淨抉擇回施、諸佛親證果德無遮無蓋的回施。

若有信樂者,必然得到滿足,必然得到安心,回得家來,安住法益之中。再審觀世間,了無染著,於一切世間得失業習之中,人自然消融業習,消融得失對待知見,安住於最殊勝圓滿法益之中,贊佛功德,普利十方有情。

這一段文字實在是……前面昙鸾法師作了大量的鋪襯才敢說出來。你看,前面作了多少鋪襯呀?皆是緣阿彌陀佛,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是佛力,一切往生淨土皆是阿彌陀佛願力所成,後面就說,要不然四十八願是徒設呀。不斷地這樣寫,後面才來把這個願望拿出來,讓我們來正確審觀。你是隨順者、信順者、意樂者,還是強執自己的知見者,強執自己的思維那個量者,還是自己要造作一個什麼的這樣一個人,像一個大光明鏡一樣,直接照了覺知你。你自己照了覺知你,你有任何的心理上的思維狀態,你自己可以馬上照見到它,怎麼照見?你自己看。因為這是個大光明鏡,一切鹹能往生的鏡,沒有一點斑痕的鏡,透視了法界的鏡。所以這裡面有法界體性智、有平等智、有妙觀察智,的確是有大圓滿鏡智,有種種智慧照耀你。如果你說你不願意照鏡子,那你可能是妖精。因為什麼?這是照妖鏡呀,所有的心智在這裡都會表現出來,你可以看看。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一覽無余呀,大光普照。實際前面乃至十念都是假設,“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真說,是抉擇說。這就像釋迦牟尼佛說這句話:“善哉,善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實際上是一樣的說,無二無別的說,這是沒有差別的。但我們滿眼看到的是大地眾生皆有煩惱相……你看看,都是煩惱,顛倒啊。有些菩薩干脆講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佛跟眾生之間就不一樣呀,差距太大了。一個是大光明眼目心智,一個是黑暗丑陋充塞了雜緣的心智,就不一樣呀。

我們要真正作為一個學佛人,像太陽一樣,突然亮起來了,照照自己的心,看看自己的心,有沒有陰影呀。所以這個“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實在就是淨土法門的一個金剛頂眼呀,就是他的一個眼目。一切往生者皆仗借阿彌陀佛的願力是淨土法門修持的唯一的依止。大光真應該照耀我們的心,一燈能破千年暗,我們無始以來的妄想種種就像千年暗一樣,天天培養這個暗,但我們在阿彌陀佛的誓願光明中,一念之中,消除無疑。但你不願意消除,那黑暗還會跟著你,蒙蔽著你。

這一段文字希望諸位善知識不要輕易帶過,真是不希望大家輕易帶過,輕易帶過了,就太可惜了。這麼多年來,我接觸淨土法門的修行者是很多的,現在放下淨土法門的人真是太多太多了,真正深入實踐的,依佛願力實踐的人,你沒法離開的。

我也想多次逃跑,不念佛了,也不願意聽他們罵了,逃不掉。大光普照,你何處逃啊!搞來搞去還是念佛了,搞來搞去還是念佛了,沒有辦法。因為什麼?阿彌陀佛攝取不捨之願已經深入到你整個生命機制中了,你上哪兒逃?縱你千逃萬逃,終逃不出阿彌陀佛的無礙光明。何以故?就是你究竟的抉擇心智故!你怎麼逃都逃不掉,無從逃逝。所以在阿彌陀佛這裡,我是服氣了,就是屈服了,真正是沒法再逃了。有時候也受委屈,想把佛陀的慈悲願望回施給大家,結果遭到了委屈了,不再講了,不再說了。但是一到因緣上,還是情不自禁地贊美彌陀的殊勝的不可思議的回施之力。

“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群苦,誓不成正覺。”經常看到聽到阿彌陀佛這個誓願,為什麼?就是阿彌陀佛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令一切眾生一生趣入無上菩提,無一疏漏,得遇者,必得成就。

這是震撼著我的,一直震撼著我,是沒辦法掩飾住這種感激與贊美,掩飾不了這種贊歎,所以入佛大會眾數,你不得不贊美阿彌陀佛這個不可思議的光明智相,光明功德誓願之力,你不能不贊。就是你不贊你沒有這個機會了。就像我們在黑暗中突然看到太陽光了,你不贊,它也在放著無盡的光明。你不斷地接觸它的時間,你情不自禁地會說:“光明一定能破除黑暗,無礙光明能破除一切黑暗!”這樣的情不自禁地贊美之心,而不是故意要贊阿彌陀佛,沒有那個想法。你會情不自禁地作這樣的願:“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群苦,誓不成正覺。”你會這樣作願的。你也會作這樣的願:“若人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何以故?這就是無礙光,這就是無邊光,這就是智慧光,這就是解脫光,這就是諸佛出世唯一的正因,欲令眾生入此大光,清淨道業之中。這是一切諸佛出世的正因,是無任何遮蓋的。你會發這樣的願:“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何以故?心智如是故!阿彌陀佛的本願與一切眾生法性之願了無差別呀!若識得法性,你何以不發此願呢?勤於滿足這個願呢?這個地方沒有強,也沒有弱,但是光明遍照。所以是為無礙光、焰王光、不思議光、超日月光,光光度眾生,本無眾生可得啊。那不正是阿彌陀佛的殊勝願力所成就嗎?就是親證眾生法性真實,令眾生一時得歸啊!聽聞眾生,必得度脫!

這實在是十分感人,十分震撼人的一個殊勝的聞解脫教言。所以若有眾生遇到念佛一法,其人德智與觀音等、與勢至等、與文殊等。世尊經常在經典上這樣講:此人念佛,當生如來家,是人中芬陀利華,是世間之光明相,會照耀著世間。

淨土一法的殊勝、難得難聞的機制就在這一點啊,菩薩們,我們真應該深思熟慮。過去的善知識說:這一法則的聽聞,在我們漢地就賤賣了。大家沒有感激想,真是可憐呀。真應該生感激想、難遇想、難得想,真是寧捨生命,也要守護的想。過去世尊經常在經典上講:“縱是大千充滿大火,亦當過此聞此法、求此法、行此法。”看看我們的心智中是不是有這樣的感動呢?沒有這樣的感動可能還需要一段因緣。

但這個的的確確是一直感動著我,這麼多年,真是一直在感動著我。因為以前,我感覺誰要是能念佛,我就真是趴在地上給他磕頭。當時昌宏師見過,他是知道的。你要說你念佛,我就是趴在地上磕頭,真是有這樣的心理,感激是抑制不住,不是故意的。不是說我故意,你念佛我趴在地上給你磕頭,不是,沒有那樣的想法,是感動的,遇到念佛人就是感動,感覺到這太稀有難得了。

現在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誰都會念,怎麼叫稀有難得呢?不是!要聞到阿彌陀佛的願力,依願力故念佛,難得!太難得了!實在是願力聽聞之難得!願力名號摧使十方眾生一時放下差別業力,匯入無盡光明,無盡光佛剎,一時得解脫。這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所成就,我們順應這個願力,能泯滅一切差別對待,安住清淨平等一味法中,得以究竟解脫。這就是修持之法呀!這就是無修修之法呀!這就是供佛贊佛之法呀!“贊佛甚深功德海,廣利十方無畏懼。”

你要是能隨順,那你是不可思議的人。不隨順,可能我們業習的雲彩要遮住我們本來光明心智,甚至把你蒙昧在這種烏雲之下。所以這個隨順十分重要。以前念到“隨順”二字,我頭暈過,感覺到太易得了,菩薩們!太易得了!隨順願望也太易得了!太易得了!這個願望是不是易得呢?你真正隨順了才知道易得;不隨順的時候,太難得了!太難了!我們作為一個凡夫地有情,“隨順”二字對我們太遙遠了,太遙遠太遙遠。就是隨順的心願太遙遠了,自己造作的東西太習慣了。

所以諸位善知識,假設是我們真正地隨順這個心智生起來了,你真正念到阿彌陀佛的名號,聽到了,你在這隨順中,你會得到不可思議的、不假修持的本源功德。我們就像六祖大師一樣,說出那麼多“何期自性”,你決定會說出來的!因為“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正是從何期自性、何期自性中照耀出來的,是決定無疑的自性的照耀!你在隨順的時候,你一定會見到、體驗到、感知到這種自性。像六祖大師一樣說“出何期自性具足萬法,何期自性本來清淨,何期自性本來莊嚴,何期自性本來解脫!何期自性……”無量的法則,你都會說出來!何以故?在隨順中得見得用!

關鍵這個隨順信順二法呀!這是菩薩次第中的修持才得到的善巧,這正是阿彌陀佛回施的。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中就有這樣的願望:“他方有情聞我名號,得菩薩法忍,得二種忍”,就是鈍根者得二種忍——信忍與順忍。這個的修持要經過多劫的修持,一大阿僧劫的修持得信順二種法則。阿彌陀佛就直接給我們這種力的加持,來推動我們不退轉的法則的守護與信順。我們讀讀四十八願就知道了。

很多人認為阿彌陀佛,哎呀,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知道報德之力,不知道報德之差別。拿個磚頭照你頭上一砸就是個血窟窿,這就是力量呀。阿彌陀佛的願力是實實在在是有力的呀!是可見可用的!但是我們把它當作虛無的了,把它當作烏有的了,把它當成一種說教了,而不是體驗這種實實在在的力。那你真是聞佛名,不知佛力。鳥都會念阿彌陀佛,我們的心真正念過阿彌陀佛嗎?念過這種無礙的法性嗎?感激過嗎?這個力你體驗過嗎?不知道大家體驗過沒有。

所以這個“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實在是阿彌陀佛,乃至十方諸佛出世之正因宣化,欲使一切眾生了知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不動本位,即得解脫!即生死!即涅槃!這樣的殊勝究竟的教言,我們也可能會如聾如盲,但是在彌陀的攝護下,我感覺到有機制呀!就是有成就的機制。因為他不斷地攝化你,所謂阿彌陀佛光明照十方國,攝念佛眾生,慈悲不捨,直至令其成佛,無有退轉。如《阿彌陀經》的授記、《無量壽經》的授記,是真實不虛的。

說若有人聞阿彌陀佛殊勝功德名號者,於無上菩提畢竟得不退轉。不管是你贊信謗疑,這是不管你的,不管你是贊、是信、是謗、是疑。因為回頭說來,謗疑者多呀,贊信者少。所以要是我們把謗疑者開除掉,哎呀,太痛苦了。那阿彌陀佛這個無礙光,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又開始產生障礙了。

以前我們在這個地方有過討論,也有過爭論,這個話題。今天我們也不討論了。時間到了,謝謝大家。明天接著學習。

南無阿彌陀佛!

錄音記錄:慧炬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