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法法師:往生論注講解 第十八集
第十八集 內容提示 1、下卷解義分中十重義 十、利行滿足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之三願 2、上卷 原文 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願便是徒設。今的取三願,用證義意: 謹案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雲:“菩薩求阿毗跋致,有二種道: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難行道”者,謂於五濁之世,於無佛時,求阿毗跋致為難。此難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義意: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三者無賴惡人,破他勝德;四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如斯等事,觸目皆是。譬如陸路,步行則苦。“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 講解: 《往生論注》的學習我們繼續進行。 大家在三寶的加持下,在這個聖山福地,有這麼樣學習淨土教言的一個機會,又能接觸到昙鸾法師,昙鸾法師依止《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這樣的機制,來傳播這樣一個淨土法門修持的法則。我們通過一段的學習,逐步對淨土法門的修持有一個清晰完整的認識,有機會或者說又可以生起一個緣起,來實踐這個法門。因為這個法能使一切得遇者、信樂者一生成就無上菩提,所以教義甚為難得難遇,行法甚為簡單易行,究其普機,不論於凡聖,究其教言來說,不論出家在家,其利益也廣大,方法也簡捷,證得的道業也是不可思議,難以言喻。所以我們有這樣的因緣,就把學習能完整地維持下去,把它的機制有一個健康純熟的認知。 昨天談到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十八願,也就是昙鸾法師在淨土法門中所談到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今將談佛力,是故以利他言之,當知此意也。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 他這個文字的來源,不是根據自己的思維、想象來發明的,實實在在是依止《無量壽經》,法藏比丘通過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的觀察,即四十二劫的觀察,通過五劫的思維,所設立的一個殊勝法則。世自在王這樣宣化:“若有眾生緣此法則依止,滿足一切大願。”那麼就是這句話的延續,也就是我們淨土法門延續的一個根本依止。任何一個法則,它要沒有它的根據、根本依止的經典、傳播的論、或者說歷代祖師的實踐、抉擇,那這個法是不成立的,或者說它相續的實質內容是不存在的,有情實踐這個法則就很難得力於我們的生活之中。 現在學習淨土法門的人是很廣泛的,也是阿彌陀佛誓願的威攝與恩典的回施。那麼要是不識這個恩德與願力的加持,往往自以為是,反造善業、惡業乃至無記業,或者驕慢業、卑劣業。那麼雖是持佛名,修種種善惡,還是以自身的我執我見來修持,無疑是造業。此業是因生滅法而起,因造作而起,因對待而起,這是難出生死的。 我們以阿彌陀佛願力功德,那就有這樣一個無造無作的順性起修,所有的作業皆是感恩戴德、無所得失的、無所掛礙的、清淨的、平等的。這樣無作無起的現前的種種作為皆是清淨善緣、清淨業緣、清淨功德因緣。那麼這個因緣就是說我們順性來起修,來運用,不造作於未來的生死善惡業流。 這樣一個法則十分的清晰、明快,沒有任何的遮蔽。因為我們在隨順佛陀的願力這樣的心智業緣下,就會直接逾越我們任何的造作、對待的業相,可以逾越這個業相。它不是以個人的得失、善惡、好惡來建立,皆是仰仗彌陀的威德、光明,隨順彌陀的誓願來所行的心地安樂,或者說利益世間的法則,這樣的人出離生死的困惑、輪回的困惑,是極容易實踐與認知的。 為什麼在現在淨土行人中有種種類的說法呢?現在社會上普傳的就是三大類說法,所謂的自力、他力、佛力之說,或者說自力、佛力、半自力半佛力之說。不管怎麼說,它畢竟離不開法性的根本依止,怎麼轉換,它離不開“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的這個抉擇,“一切眾生本具法性”的這個抉擇,若離開這個教言,那視同外道。 我們在這個根本上一旦抉擇,以仰仗阿彌陀佛的願力,出離各人所謂的業力的善惡造作,那是最為直接明了的。所謂的隨順佛願、佛力最為方便,如此而已。至於說自力、半自力半他力等等的修法來說,那只是一個名字的差別,畢竟要歸結到佛陀親證的法性周遍的真實,來出離生死苦海,這是畢竟要依止的。所以一個法門的機制,我們看它了義不了義,清晰不清晰,便於運用不便於運用,實踐得或實踐不得,這對於我們來說反而變得比較重要了。所以四十八願實是為利眾生,非是虛設。 昙鸾法師舉了三個願,我們接著昨天的文字。 今的取三願 從功德的緣起上取三願。 用證義意: 願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得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輪轉之事。無輪轉故,所以得速。一證也。” 這個十念往生,古來以久的很多善知識依止《攝大乘論》這樣一篇無著菩薩與世親菩薩二位合著的著作,來批駁淨土,說“實是別時意”。別時意講的是別時意往生,那麼淨土一法不可立為了義教言,不可立一法。所以淨土在這個地方受到很大的教言的阻礙,就是說它是以異經,即其他的教言,來遮蔽這個教法。那麼這個是不相成立的。何以故?佛法的一切修持,不離於當念抉擇,不離於法界緣起,是了義教言,令我們的心智能清晰透視法則,可以深入實踐,若不如是,何以實踐佛法呢?所以在這個地方若以抉擇,別時意是不成立的。 那我們在這聽聞了阿彌陀佛殊勝的願力,稱念阿彌陀佛念念佛時,那不能相續,乃至業力相續之時,是不是說你這往生有退轉呢?或者說是不是別時意呢?這是機類差別了。若善根成熟者,聞即解脫,聞即成就,聞即生死根除,一時斷滅,就是消除,一時認知一切無始以來對待作業,無有實質,認知阿彌陀佛清淨願力,但顯自性,無掛無礙。那麼這樣的抉擇非此時意,亦非別時意,但以了義,安樂自心,順性起修。這個地方可以判立淨土教言,就是可以立起來淨土教言,要不然淨土教言難以安立。但說別時意,容易造成眾生修法意識、依止的混亂,就是說他不敢抉擇於現下。不敢抉擇於現下,何以抉擇於未來呢?那麼這造成修法的疑慮與障礙。 現在很廣泛傳播的,還在這個別時意上,遮蔽修行淨土法門的人。因為這個著作,我們都知道,八萬四千病有八萬四千藥,藥藥都是治病的,但要是拿此藥說治彼病,那有時會把病搞得很重的,因為它不是對症下藥的。那淨土法門這個症,這個藥,是一定要對症下藥的,若不然呢,就會拿其他的藥方來誹謗這個藥方。那就產生了這個藥方不對、不能使用的這種不相應知見。 這是歷史留下來的一種讓我們審視法則的一個公案,也是我們學習淨土法門必須了解的一個所謂的別時意的問題。不了解這個問題,往往就不知道為什麼延續到現在?為什麼念佛法門追結到究竟上要緣阿彌陀佛願力為究竟的修持方便?要是不了解這個,你很難一生,在此一生中,斷無始以來的輪回業流,在此一生中成就無上道業,你是沒有機制的。何以故?所緣法則不一。你緣的是漸續法則。好比這麼說,我們曠劫以來造業,也是逐漸造出來的,善業、惡業,那你要想以漸次地消除,那你要逐漸地消除。那麼這個漸次教中,三大阿僧祇劫的修持,是有言說的。所以象《璎珞經》之說,基本上介紹的漸次修行,依次第而增長的,不是橫斷橫出生死的法門。所緣法則有異。 我們學到前面的文字,昙鸾法師會給我們作這樣一個補充的解釋。我們現在先學的是長行的這一篇文字,就是先學的後面的這一段文字。為什麼呢?我感覺到前面的文字更加猛利,直接的接觸,往往容易產生心理障礙。以前我們就在這個殿堂裡講,還不是昙鸾法師的教言,是善導大師的教言,還比較中緩,有的法師就承受不了,就義憤填膺地拍案而起,說這是魔說。我說:“魔說佛說,畢竟是有傳承說。”因為什麼呢?這個機制他不能承擔。所以這個藥,就是法的機制,我感覺到這樣的我們先從後篇學,可能比較中緩一些。因為前面的語言特別地鋒利,與常規教言的教言機制不太相同。 因為淨土一法要從一般的普通教言機制中走出來,它就要特立一些說法,要不然我們就剝離不出來常規的說法。就是說,聖道教言究竟與淨土教言的差別是什麼?他剝離不出來,剝離不出來你就無力使用。就是一學你就相互地矛盾起來了,心理自相矛盾,無有法緣,你緣不上這個法則,就無以實踐,你不要說成就了,那你就會產生法的對立矛盾心理。因為此處此講,彼處彼講,八萬四千病有八萬四千藥講,藥方子真是差異太大了。 雖然是法平等,法無高下,無高下對治之時的各顯差別妙用,一時對症下藥,就會使你的病得到出離,就能使你康復。怎麼康復?不再輪回的康復,不再煩惱的康復。那要是我們不能對症下藥,把藥方子全部混亂在一起,那就產生很多矛盾。好比說有補藥、有瀉藥、有溫藥、有寒藥。你不能說,拿寒藥說溫藥錯了,你也不能拿補藥說瀉藥不對,那是沒有意義的事情。所以一切法是平等的,但是為了校正我們的疑慮,校正我們所謂的造業與對待心智,令我們身心健康,脫離煩惱的糾纏,如是能使我們出離生死沉淪。 這個問題實在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往往對法的認知不清晰,就攀於高,說於低的,攀高攀低的時間,心智與法則不能認清,多在世俗高低中、得失中去認取了,那這樣於佛法反而沒有意義了,你所謂地把佛法也改造成世俗的得失了。所以佛在《金剛經》中講“是法平等,法無高下,法尚須捨,況且非法”。捨者就是我們一旦康復,藥方就不能再用了。你再用,那就是執藥為病了。現在的人不光是執藥為病,還拿自己藥方子去說其他法門的過失呢。那這樣你就產生更多的煩惱與疑慮,以法謗法,那你會犯墮法罪、捨法罪。這個我們要有個清晰的認知。 所以這個法門是當下,我們象行般舟是一樣的,勿念勿念,一期念,念其方,一念就是念佛,其他的勿念,怎麼來勿念?當下修,抉擇自心心智。淨土法門下手的方便就是當下隨順,不是再法了,不能重復再來,不能這樣重復自己的這個……,使自己的心智迷倒。那要一旦產生迷倒,那你就離佛法越來越遠,與法門越來越遠,產生法門的修持疑慮。現在這樣的機制是比較普遍的,經常遇到一些比較迷茫徘徊的學法者,出家在家的。我說:“哎,你現在學什麼法呀?”他說:“我什麼也修,什麼也學。”我說:“你確定修哪一個法則呢?你總得有一個主修的法吧?”他說:“現在拿不准,想找一個更適合自己的。”我說:“更適合自己的就是心閒下來,知道自己最需要的就是消除煩惱,斷除習氣,你能深入就你現緣最熟悉的法則,能實踐就能成就的。” 那現在社會上各顯峥嵘,說高說低的,尤其是現在受到象藏傳佛教,乃至南傳佛教,或者是我們漢傳佛教各種機制的紛紛攘攘的爭執。但你要說法有高低的時候,你一定出問題了。我們也不想談淨土法門是什麼高明的法則,但這個機制易行,教言簡單,這就是它的所謂的不共處;順願力能橫斷生死,這是它的不可思議的地方。這是我們在提倡這個法門,也不希望遮其他法,只是說你要不順緣,把一個法真正完整地徹底地認識一個機制,學習實踐它,那你今天就是朝三暮四,這個地方打一榔頭,那個地方打一榔頭。象古代這些善知識舉例子,象那個老鼠掉到棺材裡一樣,你想從那漆黑的棺材裡出去,你就一個地方把它咬通就對了,你可以出去。要是東咬一口,西咬一口,這個棺材到處咬到疤疤瘌瘌的,你出不去的。現在修法的混亂的機制是這樣子,就是我們認不准一個法則,很多人什麼也看、什麼也學。 有人說:“法師,我能不能跟你學習佛法呢?”我說:“你不要跟我學。你也不夠格,我也教不了你。”為什麼呢?我真是不讓你去看的書,你偷偷會看呢,我知道;不讓你做的事,你偷偷會做呢,我沒有必要教你這個學生,也沒有必要去強制。何以故?現在人的心智是很難在生死這個地方,真正用功夫錘打的,所以雜緣熾盛,妄想紛飛。怎麼辦呢?我們說是不是當下是個下手的機會呢?當下一旦下手,一旦上路,就是一念上路了,你人真是笑看天下之千法萬法皆是一法,不離心法之需求,千言萬語不離佛語,千教萬教你離不開佛甚深的了義教誨,就是直指人心的教誨,那你就不會在法的擇取上猶豫徘徊,說高說低了。 象我們現在遇到淨土法門的修行,象《般舟經》它就給你直接講了,不給你講其他的。十方諸佛悉皆現前立,你還感到不圓滿嗎?還不高尚嗎?還不行嗎?那你再去擇其他法。十方現前立到你面前,你還不行,你還不修行,那你修什麼法呢?這個名字已經奪你的心智了,不讓你再迷茫了。現在我們迷茫不迷茫呢?很多人就走過般舟以後,還是說:“嗯,十方現前立也不行,我還想學學其他法。”干什麼呢?彌補心中的虧欠。 淨土一法亦復如是,緣佛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這個地方,昙鸾法師是沒有任何含糊的東西,沒有任何的含糊。許多善知識評判昙鸾法師這一段話說:“昙鸾法師所講啊:緣佛願力,念念念佛,這是下品下生,臨終之時。是這樣說的,要不然就是別時意。”要我判呢,說十念念佛是臨終意,我是贊成的。為什麼呢?我們現下念念,十念念佛,以佛願力,這念念就是臨命終時。我是這樣評判的。 你說別時意,我說你當下用時,就是用時意;你不用時,就是別時意。我不知道這個三千一念、一念三千,究竟有什麼差別,這個差別是人設置的,還是真是有這個差別?說諸佛如來說法無自性,所有施教,無我無常,那現在要立實有一法,我不知道這個學佛法的機制怎麼能深入。所以若說別時意,就是你不念時是別時意,若念時就是當下意。 那麼十念念佛必然得往生,你若是運用時,念念就是斷無始生死根源,念念臨命終時;你要是不運用佛的願力,你念念還是在相續善惡二業,那念念就不是臨命終時。好比說“我念佛,我要達到什麼樣子。”那你還是在念念相續生死業相,不管是善惡業,你在延續生死,就是你念佛也是在延續生死,那說別時意是相應的。這個我感覺到需要大家在修持上認識上不斷地審思對比,分析對比。這是說的第一證。 願言:“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住正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緣佛願力故,住正定聚。 昙鸾法師講得很清楚,這個正定聚,乃至說十念即得往生,是緣佛願力而得,非是緣你的分別執著善惡而得,這個一定要運用審思清晰,你要認識審思清晰,你不要欺騙自己。你要是說你還是緣你的妄想,緣你的自大,緣你的驕慢,緣你的所謂的習氣,那你也不要說你十念往生不往生的問題了,你也不要說住正定之聚了。 要是我們以佛願力故,住持心智,了解法性,無虧無欠,延續正定之聚之功德,雖未得三昧,了知、了達一切業力皆無自性,所以得正定相似住。相似住,亦得斷除煩惱。一切業習,無力實現,無力在你生命中運用了,漸次散壞。來一個業力就會散壞,來一個業力就會散壞。何以故?以佛願力故。在正定,就是在自性威德面前,一切無自性之業力,迅速會散壞,會消融。這你要善觀察,要不善觀察,我們就會感知到什麼呢?就會感知到自己的業力了,感覺到自己的業力是什麼呢?各人真是參差不齊,千差萬別。 這第二願亦復如是。緣佛願力故,住正定聚。 住正定聚故,必至滅度。無諸回復之難,所以得速。 這是很震撼人的,直接把淨土的教言、修法、所緣,給我們講得很清楚了。一旦引起你的重視,你實踐淨土一法迅速得力;那你要不重視,你經常還會進來退去。這地方給你講得很清楚,無有回復之難,就是說你不會再回頭回腦了,你也不會說有退轉之說了。何以故呢?從念佛得往生這個正定之聚開始,一直延續到什麼呢?自取滅度,必至滅度,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它這個滅度,是無余滅度,是無上正等正覺之義,非是聲聞乘說滅度。這是於無上菩提必得不退轉之說。 這是“二證也。” 這一段文字我感覺到對淨土法門的行人來說,可以說就是眼,你能看到這個地方就是眼目,這就是淨土法門的眼目了,你能知道這一塊,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了。你要依這個實踐,能迅速地消除你無始以來的我:我執我、我慢我、善惡我、凡聖我、對待我、真實我、虛假我、造作我、不造作我,你一時都能捨離,因為在這個法義的運用中,你能純熟自己的善根。 所以“無諸回復之難,所以得速。二證也。” 願言:“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 這是對哪一類有情說呢?對度化眾生、願意度化眾生的有情來說的。 為眾生故,被弘誓铠,積累德本,度脫一切。 這個德本的德應該是道德的德,《無量壽經》上這麼說。“積累德本,度脫一切。” 游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恆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緣佛願力故,超出常倫諸地之行。 希望諸位善知識一定要注意這個地方。行普賢之德,亦是緣佛願力故。游化十方,現前行普賢之德,也是以佛願力,非是自己修持的得失。這個我感到十方諸佛會給我們作證的,一切菩薩威德者都會給我們作證的。作什麼證呢?這是以佛願力而實施的超出常倫之行。要是你以你自己所有的業與緣,這個法則是十分難以成立的。何以故呢?你被業力煩惱自得自失的東西所纏縛,你很難去行普賢之德。這個普賢之德是什麼呢?十大願王所顯,無有自力修持之為,但為禮拜、贊歎、乃至供養、忏悔,一切莫不是利益世間,莫不是令佛法住世,無疲無厭。何以故呢?無我得失故,一切作業,莫不隨順法性,令佛法住世。你要是但是仗借自己的修持力,你煩惱尚難以伏斷,你怎麼來去延續普賢之德呢?所以這個地方,亦是“緣佛願力故,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行普賢之德。” 這三個證說的都是很清晰的——緣佛願力故。在現在的淨土行人中,我們會緣自己的業力,好比我的見聞覺知性,我的善惡心智,種種差別,煩惱現前,令人隨順,煩惱現前,不能自制,都會隨順這些東西的。那麼這三種佛願力隨順故,得到往生,得到正定聚,得到現前行普賢之德。因為許多善知識在寂滅守護中不得安樂的,他不去度化別人,他受不了的;不去說教於別人,他受不了的;不去利益世間,受不了的。那怎麼辦呢?廣行普賢之德,那你可以作為的,你無掛無礙可以作為的,但你不要丟掉緣佛願力故,緣佛力故。要丟掉這一塊你會出大事情。 昙鸾法師在整個教言機制中,他說以佛願為我命,豈可思議乎?他在這個地方真正著手了,一生勤苦修持於此。昙鸾法師的確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行的。所以龍樹菩薩給他現身了,說我久居淨土,你是我同志,我來看汝,安慰於汝。龍樹菩薩從淨土來示現於他面前,來給他說這樣的安慰。何以故呢?“你所說教言行法,真實不虛故”。 我們在這個行法的機制上,能不能得到安慰呢?你只要依佛願力,你會摒棄你的善惡業、得失業,煩惱斷與不斷、伏與不伏,你會摒棄這個東西,就是在無自性中抉擇自己現前緣起,就是依佛願力。所以這個法界的緣起是以佛法的功德藏為緣起,而不是以自己無始以來的業為緣起,如是之處是為法緣起的一個要點。至於我們每時每刻,每個剎那中都有緣起法。所以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你只要起作必有緣起,法不孤起故。這個你要看不懂,那你就把握不住你那個自在的心智,你多會被迷茫的心智所遮蔽。 那我們要看得清緣起法,我們以佛的願力為緣起。在善導大師的抉擇中就是安心、起行、作業。安心者,以佛願力、以佛之所證果德為自心故,來起行、作業,得以方便,無畏無懼,現前行普賢之德,於自己所有無始以來善惡二業無掛無礙,一時捨棄,橫斷橫出。 古人經常講橫斷橫出,但到我們現在人面前,這個橫斷橫出不敢面對啊,還是不敢面對這個。一想啊,到前面昙鸾法師會講的,說有人說:“我多劫造業,怎麼一時能盡呢?”昙鸾法師舉了很多例子,來處理這個問題,處理得十分地干淨。“我千百劫了,我這一生造業,多生多劫造業,怎麼能一時蕩盡呢?”他在這個地方不斷地給我們來審思一個機制,讓我們一時能蕩盡無始以來的業,也一時能啟用無始以來的業,所以淨土法門這一個很危險的地方。 很多人修行稍微相似一點安樂以後,就會把自己無始以來的業力的魔放出來了,開始受大魔難。我也見過幾個這樣的同參道友。認為呢,哦,阿彌陀佛,我得力了。然後把佛的願力一丟,取用自己的業力去了。結果隨著業力一出來,苦不堪言,痛苦掙扎,一時沉淪,不能自拔。這會兒,我說你不要遺忘佛力,你不遺忘佛力你還得度脫,遺忘佛力那你隨著業力又蕩漾去了。在此處,我見過謗法者、捨法者。緣此法,無有捨離,得以增上成就;要捨離了,業力遮蔽你,還是遮蔽你。 那你說佛入法界身,住法界身,攝念佛眾生不捨?不念者執業遮蔽故。舉個例子,現在太陽在照著這個地方,但你要自己沒事你釘個黑匣子,你拱到黑匣子裡面,你看不到一絲光明。你的煩惱業、你的妄想執著就象你釘的黑匣子一樣,你越執著它,你釘的黑匣子你建得越厚,你遮光遮得越強。你自己的執著越強,你隨順的越少,外面再光明,大光就普照著你的黑匣子,但你畢竟還是個黑匣子,你在黑暗中,不得光明。何以故呢?你那個強執的我執、我造打造出來的這種虛妄的黑暗蒙蔽了你心裡的光明、光明的本源心智。 在此處,諸位善知識,要細細地審觀。在這十幾年中,實踐淨土(一法),見到一些菩薩,在這個地方,以前得聞這樣的教言,隨順佛的願力,稍得相似利益之後,就開始縱容自己的業習了,貪圖名聞利養啊,貪圖縱容業習啊,迅速敗滅,一時地造極大惡業,受極大苦報。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要是能本份做事,隨順願力、佛的願力,那你就太安樂了,就能從明入明,從樂入樂,這樣地念佛,那就是太安樂了。古代人講就是持戒念佛也好,隨順佛力願力,又不壞世法,這樣人得大安穩。就是說不壞世法故,在世間得安樂;隨順佛願力故,得出世安樂。出世入世皆得安樂,從樂入樂,是真正能有正修行善巧了。這一點我們怎麼來審思呢,當然可能是各人的機制差別吧。我們看到這一點,“緣佛願力故,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 以超出常倫諸地行故。 這所有的三願,從往生,到正定之聚,到現前超出常倫,行普賢之德,皆以佛願力而發起。所以善導大師在這個地方立了一個“安心、起行、作業”。後人在這個地方立了一個“信、願、行”。這樣的三個法則來導引修行淨土法門的菩薩們,使其一生成就無上菩提,這說的機制是絕無差別的。 所以得速。三證也。 以斯而推他力為增上緣,得不然乎? 這個他力就是佛願力為增上緣。得不然乎,怎麼不能成就呢? 當復引例,示自力、他力相。如人畏三途故,受持禁戒。受持禁戒故,能修禅定。以禅定故,修習神通。以神通故,能游四天下。如是等名為自力。 就象漸次修持,這是漸次修持。因為畏三途苦,所以持諸禁戒,不造諸惡業、輪回業、負債業、迷癡業,那麼修諸禅定,以禅定故,得神通,以通力故,游四天下,這是漸次漸次增上而成。“如是等名為自力。” 又如劣夫,跨驢不上。 就是騎毛驢子都騎不上。 從轉輪王行,便乘虛空,游四天下,無所障礙。如是等名為他力。 我們想舉這個例子,可能大家感覺不太好。那我們就舉飛機吧,這可以,對不對?你肯定不會飛,但你要坐到那個鐵殼子裡面,它可以把你千裡萬裡之外給你載負過去。這是完全可以的,那就是所謂的飛機的載負力我們還是可以看得到,說“他力”。那麼這個比喻就是說來讓我們有一個對待性,要是我們用自力,就要漸次地來;要用佛力,就有橫斷橫出之機制。這個要善自審觀,要不善自審觀,就墮入相對的迷茫之中了,就不敢認取這個法則。 我遇到許許多多的菩薩跟我爭論這個事情。他說:“我就不相信橫斷這個事情,我就慢慢來。”我說:“你慢慢來,肯定我不會反對,你慢慢來是你津津樂道呗,對不對?那你慢慢來。那我說這個生死無常,這個慢不得,若有時間,怕是這樣子。”有人說:“我想持禁戒,讓我得禅定,以神通力,而以種種方便善巧力,我再了生死。”我說很好,這個願是很好的。 以前有一個學禅宗的法師,我們很熟悉的,在金山寺做首座,作一個班首師父吧,再說得多也不好,班首師父。這樣跟我說:“我此生不悟,來生悟。”我說:“這話太好了,我磕頭頂戴,就是說此生不迷,來生還不要迷,這是最重要的。你此生迷不迷?”我就問他這一點。你要能此生不迷,來生還不迷,你說此生不悟,來生悟,我給你頂戴;要是此生迷了,來生還迷,你上哪兒去相續這個法則呢?這個我感覺到是個大問題。 淨土一法的教言是在此生必須抉擇往生之歸向,消化無始以來的沉淪的業流的,必須得出離的。有時候佛法不是爭論,但是必須得辨識自己的知見,認清自己的道路,不能被疑難,隨便一句話,就把你打垮了,牽制、糊塗了,那是不行的。那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一定要對自己負責任,這個責任十分地重要。 我感覺到這個,因為我是多年地爭論,叮叮當當的,一直就這個法則跟很多人在爭論,不是爭論誰的法對錯,是爭論你行的法則,淨土法門的行持法則真這麼行。這麼多年在這個地方,真是越來越深信不疑的,就是沒有疑慮這個法則了。以前我不太喜歡淨土法門,就是現在我也不認為自己是個弘揚淨土法門的人,真是這麼認為的。因為什麼?不夠資格,因為唯佛與佛能宣化的教言,你怎麼有資格呢?我們只能祈禱佛菩薩的加持,代佛宣化,如此而已。就是直接傳達他的教言,你不能有其他說。但這一法的修持,皆是緣佛的願力。這個爭論是很大的,就現在這個社會,爭論還是很大。在這個地方你能不棄法而辨識,了不起;要是輕易丟棄了,那太可惜了。就象拿個珍寶,別人說你拿的是個磚頭,你眼也沒有睜開,你就丟掉了,那太可惜了,睜開眼睛的時候,你會後悔的。因為這的確是個出生一切寶藏的法則。這個地方,昙鸾法師舉了這樣一個例子,自力他力一個例子。 “跨驢不上。從轉輪王行,便乘虛空,游四天下,無所障礙。如是等名為他力。” 愚哉!後之學者,聞他力可乘,當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你不要把他給裂開、分開。不管是自力他力,你得到你出離生死,斷除煩惱,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的利益了,這是真實的,這是最有意義的。 這一段文字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視。因為這段文字是昙鸾法師錘啊錘啊,把淨土法門的眼目都給錘打出來了。為什麼我先這樣講呢?我感到慢慢講得比較松弛了,在這個教理講得十分松馳了,我們回頭再看前面的文字的時候,我們就會感慨的。 好,下邊這一段文字再讀一下。 《無量壽修多羅優婆提捨願生偈》略解義竟。 《無量壽修多羅優婆提捨願生偈》注卷下。 這段文字就是收收尾了,實際我們才剛開始了,開始學習淨土法門。為什麼這樣學習呢?開始我讀了一些文字,開始的文字十分地猛利,它有剝脫的東西,就是要剝離淨土與其他教言的差別。剝離的過程中,要是我們心裡沒有防范、沒有准備,有時會痛苦。我以前因為接受過這教訓,在好幾個地方講,都被拍過案子。有時候感覺到不合適了,現在就用這種方法,雖然有點委屈,我也感覺到,可能是先接受,再來看的時候,就不容易受到傷害。因為這是古德們一代代傳下來的東西,不是我們後人設置的。 我到天津講的時候,有個居士,給我拍案子是這麼拍的,“嘿,你什麼時間寫的《往生論》哪?”給我笑的,我就氣得……。因為他聽到的東西,跟你講的東西,徹底地就不一樣了。他聽到的東西就是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你就是要功夫成片,你就是要沒日沒夜地念佛,你十個小時念佛不行,就是要二十個小時念佛,還有二十四個小時你怎麼辦?就把自己逼得很苦。然後你這麼一講,那不是太簡單了,你不是誹謗佛法嗎?對不對?我們學的就是要不睡覺,要什麼的。我說以前我也不睡覺,現在我也可以不睡覺,但這個地方跟佛法有沒有關系呢,你要看。就這個爭論是比較大的。 我們可以精勤地去修持,但你要修的是雜毒之善,不相應之法則,多勤勞而走彎路,不相應啊。多造業,生驕慢,所以我看到很多念佛人真嚇人。以前我也有嚇人的地方,很多人一說就是這個法師念佛不睡覺怎麼怎麼的,別人也說哎呀,說怎麼樣怎麼樣,我感到都是……那叫什麼的?拉虎皮扯大旗,嚇人的,根本沒有關系的,你真正實際的道德利益不是這個,是我們真正地隨順法則的內容了。 好,我們看文字。 《無量壽修多羅優婆提捨願生偈》略解義竟。 這是他講經,因為天親菩薩所著的《無量壽修多羅優婆提捨願生偈》是依經而入手的,是依《無量壽經》,他並不是說他自己寫了這麼個故事,不是的。 經者,若智者直達於法則;若凡愚有情來說的,須智者善於提攜,令法開明,多著於論。我們看到的論是天親菩薩為我們修行方便設置的這樣一個文字,就是依止《無量壽經》著《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乃至長行作解。彰信為能入; 末言“奉行”,表服膺事已。 就是說稱歎這個事情,信服這個事情。 《論》初歸禮,明宗旨有由; 就是禮敬這個法則,歸命這個法則。那我們要學習這個法則,不歸命、不禮敬,那你也一樣是生不起愛樂。 終雲“義竟”,示所诠理畢。述作人殊,於茲成例。 他說各人的寫法不一樣,所诠的道理法則方法不一樣。 《無量壽修多羅優婆提捨願生偈》注卷下。 這個文字不是從日本就是從南韓,就是韓國重新找回來的,因為我們中國的戰爭帶來很多機制,令很多我們佛教的文稿、經論丟失,象南山三大部什麼的,很多都丟失了,都是逐漸我們又請回來。象楊仁山居士做了大量這樣的工作,來使經典倒流回中國,來使我們學習有這樣一個機制。 從開章起,我感覺到緩沖一下還很好的。 《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注卷上 婆薮槃頭菩薩造 魏西河石壁谷玄中寺沙門昙鸾注解 謹案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雲:“菩薩求阿毗跋致,有二種道: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難行道”者,謂於五濁之世,於無佛時,求阿毗跋致為難。此難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義意: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三者無顧賴惡人,破他勝德;四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如斯等事,觸目皆是。譬如陸路,步行則苦。“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 此《無量壽經優婆提捨》,蓋上衍之極致,不退之風航者也。“無量壽”,是安樂淨土如來別號。釋迦牟尼佛在王捨城,及捨衛國,於大眾之中,說無量壽佛莊嚴功德。即以佛名號為經體。後聖者婆薮槃頭菩薩,服膺如來大悲之教,傍經作《願生偈》,復造長行重釋。 梵言“優婆提捨”,此間無正名相譯。若舉一隅,可名為“論”。所以無正名譯者,以此間本無佛故。如此間書,就孔子而稱“經”;余人制作,皆名為“子”;國史、國紀之徒,各別體例。然佛所說十二部經中,有“論議經”,名“優婆提捨”。若復佛諸弟子解佛經教,與佛義相應者,佛亦許名“優婆提捨”,以入佛法相故。此間雲“論”,直是論議而已,豈得正譯彼名耶?又如女人,於子稱“母”,於兄雲“妹”,如是等事,皆隨義各別。若但以“女”名,泛談母、妹。乃不失女之大體,豈含尊卑之義乎?此所雲“論”,亦復如是,是以仍存梵音,曰“優婆提捨”。 此《論》始終凡有二重:一是總說分,二是解義分。總說分者,前五言偈盡是。解義分者,“論曰”以下長行盡是。所以為二重者,有二義:偈以頌經,為總攝故;論以釋偈,為解義故。 “無量壽”者,言無量壽如來,壽命長遠不可思量也。“經”者,常也。言安樂國土佛及菩薩清淨莊嚴功德、國土清淨莊嚴功德,能與眾生作大饒益,可常行於世,故名曰“經”。“優婆提捨”,是佛論議經名。“願”,是欲樂義。“生”者,天親菩薩願生彼安樂淨土如來淨華中生,故曰“願生”。“偈”,是句數義,以五言句略頌佛經,故名為“偈”。 譯“婆薮”雲“天”,譯“槃頭”言“親”。此人字“天親”,事在《付法藏經》。“菩薩”者,若具存梵音,應言“菩提薩埵”。“菩提”者,是佛道名。“薩埵”,或雲眾生,或雲勇健。求佛道眾生,有勇猛健志,故名“菩提薩埵”。今但言“菩薩”,譯者略耳。“造”,亦作也。庶因人重法,故雲“某造”。是故言:“《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婆薮槃頭菩薩造”。 解論名目竟。 我們是回過頭來,從開始來學習《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注》。其中的緣由給大家作了一個解釋。 那麼婆薮槃頭菩薩造《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實是一大事因緣,此大事因緣是十方諸佛清淨加持,欲令一切有緣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以成就,也就是所謂的諸佛出世的正因。這個大事因緣的加持,令婆薮槃頭菩薩,即天親菩薩,以無礙智通達法則的善巧力,以簡單的文字、明了的文字、清晰的法則,欲使後學有情有法可遵,有法可習,有法可成,乃至說皆發成就無上菩提的善巧機制,在這個偈語長行中一時彰明。以此因緣,《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傳播至今,令無量無邊有緣有情,得以與無上菩提結於正因正緣,結以法緣。 《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就是淨土法門的一個根本指導經典,它是一個根本的指導。因為我們來直接研習《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修法,各有所解,乃至說多家注解致使無所依從。後來歷代的善知識,都抉擇於天親菩薩《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以此一偈作為三經之眼目,隨順建立淨土一法。這是不可置疑的,古來以久,無人置疑,不管他是以什麼自力他力說,或者說佛力說,皆以遵從《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作為三經一論,這一論之眼目所守護。 若智者、若以善巧成就者,直取經典,不假於分辨的法則,不假於這個,直取經典就可以來運用;但是末世凡夫有情,不具善巧,妄自發明,多迷失法則真正的內涵所在,或者說法則的機制所在,妄解妄為,所以丟失法義。那麼以此因緣,天親菩薩《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變得尤為重要,它能扼制遮護眾生,令其生起正念,就是法的隨順。 我們今天能遇到《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有這樣的機會學習,亦實在是十方諸佛出世正因的加持,延續至今,使我等有得遇正法之機。為什麼這樣呢?這是一個傳承的機制,所以《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是遵從《無量壽經》,把它極為簡潔地用九十六句偈子、四百八十個字,把它敘述出來,以五念門安立此法,以此二十九種莊嚴令眾生趣入其國土莊嚴,乃至眾生莊嚴的清淨機制,以五念修法、五門修法成就一切念佛法門的機制的利益、內涵,令眾生得見得用。 後由玄中寺的昙鸾法師受菩提流支三藏法師的傳播來執持此法,立淨土法門的法幢,注解《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這樣的文字。我們前一段學到《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注》的下半卷,即分別解的解,因為它有長行,有二重義:一個是頌經,以偈頌經,總攝經名內涵;再一個釋義,以令我們方便了解淨土一法的教義所在。 我們前邊把解義分作了一個學習,以緩沖我們對古今之別的隔離,再一個(對)教化機制有一個薰習。因為前面總攝的九十六句偈子,昙鸾法師講得是比較猛利的,或者說講得是比較直接的,比較客觀的。要是沒有很好的一個鋪襯,很難直接接受。所以說我們就把這個次第作了一個倒裝來學習,以使大家有一個緩沖地帶。 昙鸾法師我們也稍微有所介紹。現在我們來學習他的文字。 謹案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雲: 一開章案首點明此法來自於龍樹,來自於龍樹《十住毗婆沙論》,來自於龍樹,就是他的教言依止傳承《十住毗婆沙論》,龍樹菩薩所宣化。這是教法機制必須宣化的一個根本所在,即你的教言從何而來?你的教法從何而來?你所實踐的傳承從何而來?是必須得說明的。若不說明,那就會造成修法的無依止或者迷失,甚至後人來粗制濫造,那麼就會無端地繁衍,沒有根源。 《十住毗婆沙》雲:菩薩求阿毗跋致,有二種道: 來給我們剝離一個法則。菩薩者,於佛法勇猛向往者、無畏向往者、欲實踐佛法者。那你說我不是菩薩,我也不願意實踐佛法,我縱容自己的業習,在佛法中蕩漾上自己的業緣,行不行呢?那是業力的差別了。但在這個地方,他直接引導的是菩薩。 “菩薩求阿毗跋致,有二種道”,就是以龍樹菩薩的傳承教言,就是《十住毗婆沙論》來提示我們,若欲行菩薩道者,有二種不退轉道業。 有二種道: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 “難行道”者,謂於五濁之世,於無佛時。 就是我們現在這個時候,五濁惡世正是我們這個世界。 於無佛時,求阿毗跋致為難。 它這個地方就是說聖道難,它這個地方沒有判立。為什麼呢?讓我們自己來審觀擇取。我感覺到昙鸾法師有極善巧,善巧地引導,給我們區分難易二法的機制,他這樣的心智很清晰,怎麼清晰呢?他說難於依止。難者,“於五濁之世,於無佛時,求阿毗跋致為難。”就是於佛法欲得不退轉難。 此難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義意:一者外道相善 現在在佛教的傳播者內部,真正以三法印傳法,以四法印傳法,以實相印傳法者,甚為稀少,多的是依附於佛法之中的外道知見,好比說:善惡說、世俗說、好果報說,種種令眾生貪染此世間說,或者捨離此世間說,多有相似依附,非佛法正教言。象大乘教言中不出生死,不住涅槃,廣利世間有情,悲智雙運,這樣的大乘教言中,就不是外道說,那這是以大乘說;依金剛乘說,一切法則,皆以順性而安立,利益世間,無畏無懼,那麼這是金剛乘說;那麼一切法則皆寂滅,無有自性,寂滅為樂,無常無我,苦空,那麼這樣就是聲聞說。此說的三說者,要是皆以法義安立,遠離外道亂善,亂菩薩法的機制。現在的這種混亂,造成什麼呢?所謂習佛之眾習世俗之法,所以這是一大難。講的有難,這是難緣。 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 就是講把菩薩的道業,都墮到世俗中去了,你看看觸目皆是。我們要不善自觀察,多有勤苦,皆行於世俗。 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 我們現在看看觀觀,有幾人學佛不為自己?有幾人學佛是為令佛法住世?幾人學佛是悲智雙修?幾人學佛不貪利養?幾人學佛不求寂滅?不求斷滅?不證實際?這個說的聲聞自利,現在學佛者在聲聞自利心智中是十分普遍。以前我感到我這個地方也是很重的,雖然說有很多這個想法那個想法,從根源上來一探討,還是自利的向往,多向往於寂滅,欲求真實。 三者無顧惡人,破他勝德; 這個我們太容易看到了。“無顧惡人,破他勝德。”現在就是說壞人名譽,隨喜心極少。人雖多有修持,一時惡謗,毀壞於此。現在人隨喜心、隨順心、輔佐心就缺少了。所以無顧惡人,橫行世間。以前佛教的文化、這個文字,大家都相互鼓勵進趣法則的,現在你要看看很多佛教的雜志,很多東西登出來,就是相互誹謗這個東西反而偏多一些,含沙射影地多一些了。所以若於教言處相互地愛護尊重,僧贊僧者,佛法興。那麼我們要是法謗法,佛法就滅掉了。這就是“無賴惡人,破他勝德”。 你再好的名譽,他給你……象以前民國時期,過去批判印光法師、虛雲和尚、谛閒法師,還有一個什麼,說四大魔頭怎麼樣的,那報紙上到處登得都是,相互地诋毀。你看很多很大名頭的人,寫文章相互诋毀,而不是說各個安立自己的法義,普利一方有情,清淨地辨識法則,而遠離人格誹謗。這樣的機制越來越少,所以“破他勝德”。 四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 現在遇法多行非法,顛倒善果,顛倒因緣。象我這麼多年接觸制化二教,象戒法中講制教、化教,顛倒得厲害。說化教本來是利益有情,予有情得方便的法則,反而用化教來僥幸自己的心智,以為我念個真言什麼都解決了,我念句佛什麼都解決了。用這個來縱容自己的業習,不用制教來安樂世間,安樂自己的身心與法則。所以顛倒因果,於法不隨順,多在法中縱容自己的業習,用法來縱容自己的業習,制造、來解釋自己的惡緣,所以作佛法中賊,傷害梵行,所以能壞梵行,這是第四類,這是有難緣。 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 何以故呢?善知識難得,佛無住世,多以自力、自己的想象來修持,不以傳承力,不以佛菩薩三寶的加持力,更不以佛願力。 如斯等事,觸目皆是。 我們能不能觀察呢?要是能觀察的時候,的確是這樣的。末法時代,不以法為重,不以除煩惱、出生死為重,大家以事相業緣得失為重,實在是難緣多多,順緣少少。你稍微進趣一點法則,要是在自力上馬上出現違緣;那要是仰仗佛力,簡單了,違緣也是回施處,那就方便了。但要是在自力的修持中,實在是大難、十分難。所以“如斯等事,觸目皆是。” 譬如陸路,步行則苦。 陸地我們走路,苦不苦大家是知道的,你要一步一步走過來的,這所有難緣你都要突破,你要不突破,誰來突破?你自力故嘛。你不來突破那誰來突破呢?心理障礙、法則障礙、乃至福德因緣的障礙,你都要突破的。不突破,你無有行法進趣之因緣。所以“步行則苦”。 “易行道”者。 給我們作了一個對待,讓我們來觀察。 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 這地方給我們提示很清晰了,“但以信佛因緣”故,我們要是自力,是信自己的業力、修持力、持戒犯戒力。這個地方“但以信佛因緣”,就是緣佛,我不管自己的腿力,我也不管自己帶干糧不帶干糧了,我就坐上可以載負我的這個運輸工具了,那麼這就是乘佛因緣、信佛因緣、隨順佛的因緣而建立的一個法則,那麼跟前面的自力是有一個鮮明的對比的。 “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這講得十分清晰,願生淨土,就是乘佛願力,那就是放下自己心裡的業力,修行的負擔,“便得往生彼淨土。佛力住持,”緣佛力而非緣自己的業力了,緣佛力。“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 跟剛才我們學的長行的釋義是一樣的,來解釋這一段文字。要不然開始我們直接接受,就不太好接受。 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 這直接很簡單地把我們區分出來了,一個是乘佛力的易行道,一個乘自力修持的自力道、聖道。聖道者,就是漸次而行,全靠自力,斷除見思二惑,以證聖果,得以成就,證得八地菩薩,得不退轉,那麼這是所謂的自力修持。這個地方是乘佛願力,信佛因緣,佛力住持,令入大乘正定之聚,入阿毗跋致這樣的法位,橫斷生死,猶如乘船則樂。就是說乘船順水揚帆一日千裡,步行者步步踏踏實實地就去走,一步是一步,那麼一失腳,就不能前進了,要是有個難緣,就不能達到目的地。這是一個對比說,讓我們學習淨土法門的人來自審,自己來擇取這個法則。 昙鸾法師的悲心與善巧全在於此,就是一開章十分清晰地緣龍樹菩薩的教言,緣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論》的教言,給我們判定兩個路,就是得不退轉的阿毗跋致的兩個路:一個是易行的路,一個是難行的路;一個是橫斷的路,一個是漸次修持的路;讓我們自身來擇取,以令我們生起對《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所提的法則的一個信樂與向往。給我們作了一個點眼,就象寫對聯一樣的有一個點、一個眼,讓你去願意了解它。 此《無量壽經優婆提捨》,蓋上衍之極致,不退之風航者也。 這個風航就是順水而下的這樣一個機制。“上衍之極致”就是成就無上道業之極致說法,這個說法是了義之教言。所以後人對《無量壽經》的修持,對淨土法門的修持的贊美之詞我真是看得太多了,那個名詞我讀得最多的是“了義之了義之了義、徑中之徑之徑、圓頓之圓頓之圓頓”,都是這麼講的,大本小本的書寫得一本一本的,皆是這個話。但真正知道它的內涵究竟怎麼了義之了義之了義呢,究竟怎麼圓頓之圓頓之圓頓呢,怎麼徑中之徑之徑呢?究竟在哪個地方呢?這個地方昙鸾法師給我們講了。好比說了義之了義之了義在哪兒呢?信佛因緣,乘佛願力,即生彼國,住正定聚,了義之了義之了義;怎麼徑中之徑之徑呢?還不離這三句;怎麼圓頓之圓頓呢?還不離這三句。所以在此處,若緣得、順得,即住不退轉,即得無上菩提。這個地方每一位善知識應該有審思,有觀察,有實踐。 我們看它下邊的文字。 “無量壽”,是安樂淨土如來別號。釋迦牟尼佛在王捨城,及捨衛國,於大眾之中,說無量壽佛莊嚴功德。即以佛名號為經體。後聖者婆薮槃頭菩薩,服膺如來大悲之教,傍經作《願生偈》,復造長行重釋。 梵言“優婆提捨”,此間無正名相譯。若舉一隅,可名為“論”。所以無正名譯者,以此間本無佛故。 他說這個《無量壽經優婆提捨》有強譯者,我看過他們強譯的名字,就是佛所說論,佛對法論述,就是世尊對法論述,不增減對法論述,如佛對法論述,是這樣一個機制,他們是強譯的。因為此間無佛,所以它無以翻譯,強翻譯“論”。 如此間書,就孔子而稱“經”; 這個地方,舉我們中國的書籍,孔子說的書是稱“經”的,我們中國人尊崇孔老夫子是儒家的鼻祖,所以他說的是“經”。 余人制作,皆名為“子”。 不管其他人著的什麼,都不稱為“經”了。是為“子”。 國史、國紀之徒,各別體例。然佛所說十二部經中,有“論議經”,名“優婆提捨”。 這個地方也談到了。那麼在十二部經中,有“論議經”,名“優婆提捨”。所以在世尊說的三藏十二部中,有“優婆提捨”這樣的經論。所以昙鸾法師在這個地方給我們作提示,提示什麼呢?婆薮槃頭菩薩所造的《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是如佛宣化,無二無別。 若復佛諸弟子解佛經教,與佛義相應者,佛亦許名“優婆提捨”。 這就是說與佛經教相應故,亦可名“優婆提捨”。 以入佛法相故。此間雲“論”,直是論議而已,豈得正譯彼名耶? 就是說對法的一個直接的議論,怎麼來譯它的名呢?他舉例子了: 又如女人,於子稱“母”。 這我們能看得很清楚。 於兄雲“妹”,如是等事,皆隨義各別。 雖然是一女子,但是有母說、有妹說,不離其體。 若但以“女”名,泛談母、妹。乃不失女之大體,豈含尊卑之義乎? 這裡就是這個經題,不要太多去解釋,能了解它就很有意義了。 此所雲“論”,亦復如是,是以仍存梵音,曰“優婆提捨”。 就是沒有翻譯。 此《論》始終凡有二重:一是總說分, 我們現在學的是總說分,前一段我們學的是解義分。 二是解義分。總說分者,前五言偈盡是。解義分者,“論曰”以下長行盡是。 長行我們把它先學習了,這是我心理上的一個負擔,也是一個因緣吧。 所以為二重者,有二義:偈以頌經,為總攝故; 即九十六句偈子,四百八十個字,總攝《無量壽經》。很多人很喜歡九十六句偈子,你說我誦《無量壽經》,你把九十六句偈子念一遍,跟誦《無量壽經》一遍的內容沒有什麼差別,它只是把內容總攝進去了,是比較精簡的《無量壽經》。所以“總攝”。 論以釋偈,為解義故。 “無量壽”者,言無量壽如來,壽命長遠不可思量也。 這個講的是有對法中的不可思量,無量壽。有可思之無量壽,有不可思之無量壽,即有無窮之無窮,有有窮之無窮。不可思議者,對凡來說是有量之無量,因為要對聖者、智者,可能就是有量的。對我們來說,就是無量的。這個地方,他沒有……只是簡單地提了一下。 “經”者,常也。言安樂國土佛及菩薩清淨莊嚴功德、國土清淨莊嚴功德,能與眾生作大饒益。 哪一類眾生呢?得遇眾生。 可常行於世, 此大饒益的法則,可常行於世間,是為經。 故名曰“經”。 “優婆提捨”,是佛論議經名。“願”,是欲樂義。“生”者,天親菩薩願生彼安樂淨土如來淨華中生,故曰“願生”。 實際說天親菩薩,就代表著一切有緣;說一切有緣願生,是天親菩薩所言真實。一切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故,本具法性故,所以究竟願望如實故,所以說“願生”。 “偈”,是句數義,以五言句略頌佛經,故名為“偈”。 現在我們學習的因為是九十六句偈子,單解偈。 譯“婆薮”雲“天”,譯“槃頭”言“親”。此人字“天親”, 一般現在在我們中國流傳的著作是世親菩薩。 事在《付法藏經》。 以前我閱過《付法藏經》。《付法藏經》稱天親菩薩為他方如來世尊,有他的國土,名字我忘了。龍樹菩薩我記住了,龍樹菩薩是妙雲相如來,於此國土,觀察此娑婆世界,世尊取滅,就與釋迦牟尼佛說:“釋迦牟尼世尊,汝取滅後,我生汝土,作汝教言。”這是他發了一個願。 “菩薩”者,若具存梵音,應言“菩提薩埵”。“菩提”者,是佛道名。“薩埵”,或雲眾生,或雲勇健。求佛道眾生, 我們對這個法,有沒有求學之願呢?沒有求學之願,那你也就勇猛不起來了。要是有這個願,那就: 有勇猛健志,故名“菩提薩埵”。今但言“菩薩”, 中國人好簡單,就把它簡略下來了。所以就是勇猛健志求佛道者。我們對這個地方的認知,漢地人什麼都喜簡。今但言“菩薩”。 譯者略耳。“造”,亦作也。庶因人重法,故雲“某造”。 象我們中國人對這個造字,說造船廠,比較大規格的制造工業,說“造”,制造業,造,即比較復雜,用的材料機制比較龐大一些,所以“《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婆薮槃頭菩薩造”,也是一個很龐大的工程,什麼呢?欲令一切眾生、有緣眾生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故。是故名“造”。 是故言:“《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婆薮槃頭菩薩造”。 解論名目竟。 昙鸾法師在這個地方給大家作了一個《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名目的提示。剖析了這個名目之中有長行與偈頌,有總攝《無量壽經》義,有釋義分,有總攝分,所謂偈來頌經,長行釋義,這樣兩個次第的內容。 好,我們看下面的文字,因為我們倒過來學習,可以加快些。這倒沒什麼了。 偈中分為五念門,如下長行所釋。 第一行四句偈,含有三念門:上三句是禮拜、贊歎門 就是“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這四句話是第一偈。過去一般四句為一偈,此處亦復如是。九十六句偈子來表述天親菩薩對《無量壽經》的總攝所頌。第一個四句,第一行四句含三念門,上三句是禮拜、贊歎門。禮拜門,身業禮拜;贊歎,口業贊歎。 下一句是作願門。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願生安樂國”這一句是作願門。 第二行,論主自述:我依佛經造論,與佛教相應,所服有宗。 “所服有宗”,他所造的論是依佛教的,依佛的經典所造的,即宗佛經也。所以有出處,不是隨意所造,不是發揮所造,這是十分重要的。你看,我們看到昙鸾法師所及言說,皆有出處,不是以龍樹菩薩,就是以哪一經,或者天親菩薩,天親菩薩所依的經教,都要有清晰的出處,決不可泛言所謂的說法。 何故雲此?為成“優婆提捨”名故。 就是與佛教相應,就是“優婆提捨”這樣的名,其內容名副其實,不可虛設,這樣呢,其法可遵可行,要不然這法是沒法遵從的。 亦是成上三門,起下二門 因為五念門中前四句中有三門所攝,後二門是後面的偈子來廣泛解說。 所以次之說。 從第三行,盡二十三行,是觀察門。 觀察門,量是最大最大的,我們會次第學到。 末後一行,是回向門。 他把九十六句偈子以五念門剖分出來的,前四句偈子囊括了三念門,第二行,就是承前啟後之文字,後面所有的文字一直到二十三行偈子,因為我們的本子不一樣,他說的可能是以前的卷,卷的行數,四句為一行,現在我們的印刷本,怎麼來行列的呢?基本上是四句一行,後邊的是行,是觀察門,來判定那九十六句偈子,直接下邊講到偈頌了。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這前四句偈子。 “世尊”者,諸佛通號。論智,則義無不達;語斷,則習氣無余。 我們可能對斷習氣這個概念的認知,我不知道怎麼來說。智者,佛說正智慧無義不達。“語斷,則習氣無余。”象我說話口頭語,很多口頭語就是習氣。世尊說話,初善、中善、後亦善,具足圓滿,清晰條理,無有廢語,無有任何啰嗦的話。 智、斷具足,能利世間 這裡表達了所有的智德、斷德與恩德。這個地方恩德所表達的確是傳諸於世間,所以“智、斷具足,能利世間”。利世間,就是恩德。佛具三德:智德、恩德與斷德,廣泛施教於世間。我們有情要是沒有佛恩德,我們是……但佛證得智德、斷德,我們無由涉足佛的教言的。所以“能利世間”。 為世尊重,故曰“世尊”。此言意歸釋迦如來。何以得知?下句言“我依修多羅”。天親菩薩在釋迦如來像法之中。 佛滅度,按這個說法是九百歲,這個記載有異。佛滅度九百年中,天親菩薩出世。要是按正法授記中說:正法千歲,因女眾出家,正法滅於五百歲;因迦葉尊者不捨頭陀,守護正法住世故,令正法延續,多延續五百歲,所以過去說正法一千歲。按這個來說,天親菩薩還是正法之時期出世。他這個作判是五百歲判,五百歲判就因為女眾出家,世尊遮止,三止不得,阿難啟請,有大愛道比丘尼攜五百釋迦女於世尊處出家,以八淨法出家故,世尊說“因二眾雜緣,令正法早滅五百歲。”這是以五百歲說。 在釋迦如來像法之中。順釋迦如來經教,所以願生。願生有宗 依止佛的教言、佛的願力來願生,而不是說自己想願生,或者自己妄願生。 願生有宗,故知此言歸於釋迦。 這個世尊是釋迦世尊。 若謂此意遍告諸佛,亦復無嫌。 夫菩薩歸佛,如孝子之歸父母,忠臣之歸君後。動靜非己,出沒必由。知恩報德,理宜先啟。 我們在學佛法中,是不是這樣子呢?象我們講法之前,要先祈禱三寶加持,傳承加持;我們講完之後要禮敬三寶,禮敬傳承,守護這樣的法則。這本身就是為了重法,即知恩報德。所有行持思維,一定“理宜先啟”,不敢妄自發明。我們學佛一定要孝,無孝則無法無戒。要是根據你自己的想法業力,那你太苦了,你就沉淪在自己的業力與妄想之中,不能依教。若依教者,必然行孝道。孝者,就是說凡事必有所理宜先啟,知恩報恩,順教守護,這是謂孝道。這樣我們思維必有出處,行法必有法則,知恩必然報恩,你這樣迅速能走出自我業力,作一個佛子。所以“如孝子之歸父母,忠臣之歸君後。動靜非己。” 我們學佛人亦復如是,要不如是,你得不到佛法的利益的,你動靜都是靠你自己的業力,靠你自己的想法來做、來行。行不行呢?那是各人的因緣了,我們也不能贊什麼,說什麼,但你是非佛子,非孝佛子。你只能說是你自己的業力之子,你延續你的業力之相。這個呢,多生苦惱,多與法不相應。何以故呢?要是我們猶如孝子一樣地來孝敬佛陀的教言,來尊重佛的教言,實踐佛陀的法則,有所遵從,那你必然出沒有由,你必然地知恩報德,必然地理宜先啟,你必然這樣隨順。所以孝者之道,迅速出離,成就菩提;不孝者多受妄業之苦,現前自己的造作之苦,造作之苦實在是難以承受。那你要承受,這個是自身的業緣了。 現在這個法則認識不清晰,雖然說常說學佛,多是行我;雖然說學佛,多不如法,多不遵法,不順法度,流轉於六道。 又所願不輕,若如來不加威神,將何以達? 若是我們不隨順如來的加持力,不作祈禱,你的妄想必然牽制你。要是我們所有的思維,依教思維,依教奉行,依法思維,依法奉行,所有作業,皆有出處,所有觀察,皆有來源,你一定能迅速成就一個守法者,法味樂者,成就法義者,迅速地成為真正的佛的親子。我們要是學佛不用佛法,不承受佛的威德、知見加持,但以自己的業相妄想加持,那你肯定是業流的蕩漾者,那就沉淪於自己的業流之中,所謂的六道輪回之中。 若如來不加威神,將何以達?乞加神力,所以仰告。 “我一心”者 這裡在修法中是極為重要的。現在你可以觀察你的思維,修法是不是先都有禀告呢?我們一起出家的,現在能這樣下來的,很少很少了。我跟他們交流的時間,他們說,就是認為我迷信什麼。我說:“我是有點迷信。因為做事前,不祈禱,我是不敢做的。思維前,不祈禱,不找一個教言機制,我真是不敢思維。因為一想、妄想一想剎不住車的。法,以自己的想法理解(意氣)做,也剎不住車,靠自己的妄想業流去實踐,也都剎不住車的。” 這麼多年見的,真是太多太多了。很多人就是,學的法是給別人講的,自己不會去思維;學的法是給別人交流的,不去自己實踐,不去思維。那麼你這樣呢,佛的威神智慧不加予你,你自己的業力,你自己的煩惱一定直接地顯現出來了,你隨著自己的業力就說三做四去了。這時候你就疑慮佛法,你說:“佛陀怎麼沒有加持我呀?”你從來沒有祈禱過。怎麼祈禱呢?放下自己的知見,依佛教而行,祈禱佛的知見,來洗滌自己的妄知妄想,自己的妄知妄想停止造作,依教而行,你這樣自然就不煩惱了。所以孝為至道,得以法益。 我們沒事的時候閉上眼睛打妄想,這個人是、那人非,越想越苦。那你要依教奉行呢?法無自性,對一切眾生要用悲要用智,要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那你還有什麼惡業可造?苦難可造?你還苦什麼呢?但你要不依法度,你自己坐那想,越想別人越可氣,越想別人越可惱,自己越想越苦惱,越想越煩惱,那你怎麼辦呢?你自己懲罰自己。所以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善觀。 所以仰告者,我一心,世尊我一心。 一切佛教徒,一切其他宗教的守護者,你要是沒有祈禱,你是不孝之子,你入不了這個機制。你一念恭敬,就一念佛法;一念隨順,一念成就;一念貼切,一念真實。你要離開這個,那你就造作去吧,你造作得越多,你越苦惱,你背道而弛得就越遠。所以現在末法時代為什麼人不可理喻呢?孝順者少,依教奉行者稀少,少之又少;那麼依著自己的妄想、妄知、情緒、業力的,多之又多,所以稱為末法時代。就是這個法已經……孝順者少,恭敬者少,自大者多,他再苦也自大,他捨棄不了自己的那點惡業,那怎麼辦呢?苦! 天親菩薩自督之詞。 我們需要不需要自督呢?你念念“世尊我一心歸命”,你還有什麼想法呢?這是孝道。孝道就是可以切入佛道,隨順佛法的教言。所以依教奉行,歡喜依教奉行,那你就能得到法的歡喜。那你要是依自己的妄想,你把所有的佛法,三藏十二部都會背完了——善星比丘,沒什麼說的,你生墮地獄裡。你看很多人現在都在准備,准備什麼?學這學那,干什麼呢?准備給別人講,自己煩惱不消除,執著不消除,業力不消除,那最後呢,講三藏十二部墮入地獄了,那就是善星比丘的徒弟,你就學吧。所以這個地方,“世尊我一心”,是自督。自己在佛法的受用還是要真實起來,要不真實,實在是不相干了。 言念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心心相續,無他想間雜。 這個是“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過去有人跟我學這個,因為外地來個法師,千裡迢迢地趕來了,天天磕頭說:“法師你一定要傳我法。”我說:“你把這四句話念十萬遍,你再來給我求法。”結果念了一萬遍,見我就罵,煩惱大了:“你不是騙我嗎?這麼普通的四句話,你天天叫我念來念去。”我說:“我話不普通,你心太普通了。”這四句話實在是不可思議。若是我們真正在能深深去體會它,我們就能放下自己無始以來的業,無始以來的習氣,無始以來的雜想,無始以來的虛妄的苦難,去一心安住於祈禱之中,放下自己的知見,歸命於無礙光如來。 所以知見本無知見,本無凡、聖可得,亦無礙、無礙可得。你要是住於有礙,就是煩惱業習;住於無礙,就是佛力。這個地方礙與無礙本不相干,是為自在力,我們在礙力中,借助無礙力,可以出離生死輪回,可以歸於法性清淨。若不然,那就會相間相雜。 問曰:佛法中無我,此中何以稱“我”? 這個地方說:因為佛法中無我,怎麼稱“世尊我一心”呢?那麼這個“我一心”,隨順佛力之時的我又有何干呢?有何懼呢?隨順佛教我有什麼可怕的?可知此我不可怕,但是名聲力,這個名字力非是執著力,所以後面昙鸾法師對“我”有解釋。此中何以稱“我”? 答曰:言“我”有三根本:一是邪見語,二是自大語,三是流布語。 這三類我們看看是哪一語吧。 今言“我”者,天親菩薩自指之言。用流布語 就是為了傳法罷了,為了把法則廣布世間。“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每一個讀者都是“我一心,願生安樂國”,那麼引導一切眾生進趣這個法則,所以特立“流布我”,非眾生驕慢我,亦非自大我,亦非邪見我,那麼但是流布,流布教言之方便。 今非邪見、自大也。 一、禮拜門 “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者,“歸命”,即是禮拜門; 這一下子點到根本上來。我們怎麼能放下自己的身心世界,來禮拜阿彌陀佛呢?就是歸命。就是把無始以來的善惡二業一時匯入阿彌陀佛大光明藏中,安住於無礙,這就是歸命。在一切造作對待中,但觀無礙光如來,但念無礙光如來,但思無礙光如來,但隨順無礙光如來,一時歸命。身口意三業,亦復如是。是為禮拜。所以為生彼國意。“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者,“歸命”,即是禮拜門; “盡十方無礙光如來”,即是贊歎門。 那麼歸命者,即是隨順,徹底隨順,身心世界隨順阿彌陀佛如來,無礙之至,無礙方便,無礙成就。自己的生命,一切業緣,就象滴水一樣還海了。無礙光如來是對阿彌陀佛功德之贊歎,亦是功德力之隨順感知,就是相應之感知,所以是為贊歎門。如是得見得用才能贊歎,你用起才能贊歎,你不用你怎麼能贊歎呢?跟你沒有關系,贊歎它干什麼?所以才會有贊歎門。 何以知“歸命”是禮拜?龍樹菩薩造《阿彌陀如來贊》中,或言“稽首禮”,或言“我歸命”,或言“歸命禮”。此《論》長行中,亦言“修五念門”。五念門中,禮拜是一。天親菩薩既願往生,豈容不禮?故知歸命即是禮拜。 它這個地方是求個依止,說我這個說禮拜是歸命,歸命是禮拜,不是無由說的,也不是自己想象的,是有來源的,是龍樹菩薩說的,是天親菩薩說的,你們找他去,你要懷疑吧,找他去,他是這樣說的。過去這些善知識,無我得自在力,他們一下把責任推到佛那去了,推到菩薩那兒去了,有本事你找他去。你看他們的傳承很清淨,沒有畏懼,沒有疑慮,所以傳承清淨,無疑無慮地說法。“這不是自己制造的,制造出來干什麼?”想自大呗,想搞我呗,說“我認為”。那不行,這個地方不允許你,所以但流布佛法利益,廣傳世間,普利有情,不建立我、我所。所以這是為了泯滅我、我所的建立,所以這是龍樹菩薩說的。 然禮拜但是恭敬,不必歸命。歸命必是禮拜。 這給我們抉擇了。你要真正地歸命啊,這才是真正地禮拜,禮拜的真正含義是歸命!給我們抉擇了一次禮拜門所修持的要點在歸命,而不是你恭敬恭敬就算了。恭敬的機制,真正的恭敬就是歸命了。他作了一個抉擇,實際說,左推一把,右推一把,一下把你推過去了。“歸命必是禮拜。” 若以此推,歸命為重。偈申己心,宜言“歸命”。論解偈義,泛談“禮拜”。彼此相成,於義彌顯。 這個義呢,彰顯出來了。 二、贊歎門 何以知“盡十方無礙光如來”是贊歎門?下長行中言:“雲何贊歎門?謂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依捨衛國所說《無量壽經》,佛解阿彌陀如來名號:“何故號阿彌陀?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阿彌陀。又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問曰:若言無礙光如來光明無量,照十方國土,無所障礙者。此間眾生,何以不蒙光照? 這一下點到大問題上了。你說照十方國無所障礙,那我們這個地方世界的眾生,怎麼不蒙彼光照耀呢? 光有所不照,豈非有礙耶? 這個替我們問的。昙鸾法師作了一個很巧妙的回答,要是看到這個問答就避開你那個我業的質疑,你要執用你的業,你只能疑;要隨順,你只能無疑,無疑進趣佛法利益。 答曰:礙屬眾生, 實際屬於你執著啊。 非光礙也。 光怎麼能有礙呢?佛力怎麼有礙呢?你執著你自己的業力時候,你怎麼不礙呢?所以眾生可憐啊,愚迷心業之中,不願意出離啊。 今天上午有一個居士給我打了個電話,一個居士的對象—給我打了電話,他的對象瘋瘋顛顛的,他說這是佛教搞的。我說你怪不得佛教,你怎麼怪佛教呢?佛教是什麼樣的?什麼是佛教?佛教雖有寺廟也有僧人,但各個安立於業緣之中,你怎麼能說是佛教呢?你要是不從你根本上、自己的業緣上解決問題,你怎麼能怪佛呢?佛所有的願望都是利益眾生,你上哪兒怪佛呢?你恨佛什麼呢?怨佛什麼呢?你怨恨都是你的業力、你業力的執著,實在與佛不相干哪!佛所有出世的願望都是利益世間的,讓我們放下的。你不放下你怎麼能怨佛呢?發了一大通牢騷。我說發一發,也行。我說我也代表不了佛教,你發一發,行。 所以“礙屬眾生,非光礙也”。我們執著自己的業力的時候,只有煩惱。你說我就要煩惱,我就怨佛,那你就倒霉,你自己制造倒霉,那你怎麼辦呢?現在怨恨佛法的人很多啊,住在寺院裡,念佛念得久了,自己不順心了,就開始怨佛,說:“我這天天念佛,天天搞這搞那怎麼還煩惱呢?”天天念的是煩惱業力,沒有念佛,要念佛,怎麼煩惱呢?念佛你怎麼能煩惱呢?你是念自己的業,為什麼呢?念佛背後的業,沒有念佛。這個我們一定要清晰,我們所念所存的法則是什麼。 過時間了,過了五分鐘。這個地方,本來說到無礙處,可能時間一下子就逾越過去了。今天我們學到這個地方,大家下去善思維,明天接著學習。謝謝大家。
錄音記錄:明忻
願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得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輪轉之事。無輪轉故,所以得速。一證也。
願言:“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住正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緣佛願力故,住正定聚。住正定聚故,必至滅度。無諸回復之難,所以得速。二證也。
願言:“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铠,積累德本,度脫一切。游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恆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緣佛願力故,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以超出常倫諸地行故,所以得速。三證也。
以斯而推他力為增上緣,得不然乎?當復引例,示自力、他力相。如人畏三途故,受持禁戒。受持禁戒故,能修禅定。以禅定故,修習神通。以神通故,能游四天下。如是等名為自力。又如劣夫,跨驢不上。從轉輪王行,便乘虛空,游四天下,無所障礙。如是等名為他力。愚哉!後之學者,聞他力可乘,當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無量壽修多羅優婆提捨願生偈》略解義竟。〗
經始稱“如是”,彰信為能入;末言“奉行”,表服膺事已。《論》初歸禮,明宗旨有由;終雲“義竟”,示所诠理畢。述作人殊,於茲成例。
無 量 壽 經 優 婆 提 捨 願 生 偈 注 卷上
婆薮槃頭菩薩 造 魏永寧寺北天竺沙門 菩提流支 譯論
魏西河石壁谷玄中寺沙門 昙鸾 注解
此《無量壽經優婆提捨》,蓋上衍之極致,不退之風航者也。“無量壽”,是安樂淨土如來別號。釋迦牟尼佛在王捨城,及捨衛國,於大眾之中,說無量壽佛莊嚴功德。即以佛名號為經體。後聖者婆薮槃頭菩薩,服膺如來大悲之教,傍經作《願生偈》,復造長行重釋。
梵言“優婆提捨”,此間無正名相譯。若舉一隅,可名為“論”。所以無正名譯者,以此間本無佛故。如此間書,就孔子而稱“經”;余人制作,皆名為“子”;國史、國紀之徒,各別體例。然佛所說十二部經中,有“論議經”,名“優婆提捨”。若復佛諸弟子解佛經教,與佛義相應者,佛亦許名“優婆提捨”,以入佛法相故。此間雲“論”,直是論議而已,豈得正譯彼名耶?又如女人,於子稱“母”,於兄雲“妹”,如是等事,皆隨義各別。若但以“女”名,泛談母、妹。乃不失女之大體,豈含尊卑之義乎?此所雲“論”,亦復如是,是以仍存梵音,曰“優婆提捨”。
此《論》始終凡有二重:一是總說分,二是解義分。總說分者,前五言偈盡是。解義分者,“論曰”以下長行盡是。所以為二重者,有二義:偈以頌經,為總攝故;論以釋偈,為解義故。
“無量壽”者,言無量壽如來,壽命長遠不可思量也。“經”者,常也。言安樂國土佛及菩薩清淨莊嚴功德、國土清淨莊嚴功德,能與眾生作大饒益,可常行於世,故名曰“經”。“優婆提捨”,是佛論議經名。“願”,是欲樂義。“生”者,天親菩薩願生彼安樂淨土如來淨華中生,故曰“願生”。“偈”,是句數義,以五言句略頌佛經,故名為“偈”。
譯“婆薮”雲“天”,譯“槃頭”言“親”。此人字“天親”,事在《付法藏經》。“菩薩”者,若具存梵音,應言“菩提薩埵”。“菩提”者,是佛道名。“薩埵”,或雲眾生,或雲勇健。求佛道眾生,有勇猛健志,故名“菩提薩埵”。今但言“菩薩”,譯者略耳。“造”,亦作也。庶因人重法,故雲“某造”。是故言:“《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婆薮槃頭菩薩造”。
解論名目竟。
▲偈中分為五念門,如下長行所釋。
第一行四句偈,含有三念門:上三句是禮拜、贊歎門,下一句是作願門。
第二行,論主自述:我依佛經造論,與佛教相應,所服有宗。何故雲此?為成“優婆提捨”名故。亦是成上三門,起下二門,所以次之說。
從第三行,盡二十三行,是觀察門。
末後一行,是回向門。
分偈章門竟。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世尊”者,諸佛通號。論智,則義無不達;語斷,則習氣無余。智、斷具足,能利世間,為世尊重,故曰“世尊”。此言意歸釋迦如來。何以得知?下句言“我依修多羅”。天親菩薩在釋迦如來像法之中。順釋迦如來經教,所以願生。願生有宗,故知此言歸於釋迦。若謂此意遍告諸佛,亦復無嫌。夫菩薩歸佛,如孝子之歸父母,忠臣之歸君後。動靜非己,出沒必由。知恩報德,理宜先啟。又所願不輕,若如來不加威神,將何以達?乞加神力,所以仰告。
“我一心”者,天親菩薩自督之詞。言念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心心相續,無他想間雜。
問曰:佛法中無我,此中何以稱“我”?
答曰:言“我”有三根本:一是邪見語,二是自大語,三是流布語。今言“我”者,天親菩薩自指之言。用流布語,非邪見、自大也。
“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者,“歸命”,即是禮拜門;“盡十方無礙光如來”,即是贊歎門。
何以知“歸命”是禮拜?龍樹菩薩造《阿彌陀如來贊》中,或言“稽首禮”,或言“我歸命”,或言“歸命禮”。此《論》長行中,亦言“修五念門”。五念門中,禮拜是一。天親菩薩既願往生,豈容不禮?故知歸命即是禮拜。然禮拜但是恭敬,不必歸命。歸命必是禮拜。若以此推,歸命為重。偈申己心,宜言“歸命”。論解偈義,泛談“禮拜”。彼此相成,於義彌顯。
何以知“盡十方無礙光如來”是贊歎門?下長行中言:“雲何贊歎門?謂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依捨衛國所說《無量壽經》,佛解阿彌陀如來名號:“何故號阿彌陀?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阿彌陀。又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問曰:若言無礙光如來光明無量,照十方國土,無所障礙者。此間眾生,何以不蒙光照?光有所不照,豈非有礙耶?
答曰:礙屬眾生,非光礙也。第十八願緣佛願力
第十一願緣佛願力
第二十二願緣佛願力
他力為增上緣
引例自力他力
他力信心
經始稱“如是”,彰信為能入;末言“奉行”,表服膺事已。《論》初歸禮,明宗旨有由;終雲“義竟”,示所诠理畢。述作人殊,於茲成例。
經始稱“如是”,彰信為能入。難易二道
難行道易行道自力他力
名號為體
此論二重
二義
五念門
分偈章門竟。一心一禮拜門二贊歎門三作願門
世尊
菩薩歸佛
一心自督
三我
偈申己心